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朝的宝钞政策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朝的宝钞政策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朝的宝钞政策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朝的宝钞政策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0年经济类专题

【文献号】1643

【摘要】

【原文出处】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原刊地名】福州

【原刊期号】200001

【原刊页号】44~51

【分类号】F7

【分类名】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03

【标题】论明朝的宝钞政策

【作者】唐文基

【作者简介】唐文基(1939—),男,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福建史研究。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明初朱元璋出於财政需要,滥发宝钞,引起通货膨胀。宣德正统年间为遏制宝钞贬值,又以增税办法大力回笼宝钞,但无济于事。景泰成化之交,宝钞已被完全排斥出商品交易市场。但宝钞仍被国家用来支付部分的财政开支,使官民受害,也导致宝钞倒卖行为的产生,干扰了正常社会经济活动。总之,发行大明宝钞,是朱元璋治国第一弊政,影响所及,约二百余年。

【关键词】明朝/宝钞政策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59(2000)01-0044-08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发行太明通行宝钞,明代经济政治生活因之受到重大影响,学者们对此颇为重视,纷纷撰文探讨。李剑农的《明代的一个官定物价表和不换纸币》(注:见《明代经济》第247至267页,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和吴晗《记大明宝钞》(注:见《读史@①记》第303

至316页,三联书店出版。)概论了大明宝钞发行、流通和阻滞的基本史实。叶世辉《论大明宝钞》(注:见《平准学刊》第四辑下册第637至664页,光明日报霭嫔绯霭妗#┰蚴蔷捅Τ 魍ǜ鹘锥蔚淖纯觯 抑当涠 土魍ㄊО茉 蜃髁讼昃》治觥1疚脑蛄η蟠用魍醭 源竺鞅Τ 哒庖唤嵌茸鞣羟程教郑 郧蠼谭郊摇?br> 一、滥发宝钞出於财政目的

朱元璋声称,发行大明宝钞目的在于“便民”。但史实证明,他的真正目的是在于财政需要。

宝钞发行之初,明朝就规定,百姓可用金、银兑换宝钞,金1两兑钞4贯,银1两兑钞1贯,但宝钞不许兑换金、银。这种单向兑换,使宝钞实际上成为不兑换纸币。明王朝依仗国家权力发行这种不兑换纸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对洪武时宝钞的年印制量,《大诰续诰·钞库作弊第三十二》透露说:“……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造钞起,至十二月天寒止,尽力所造钞六百九十四万六千五百九十九锭。临奏钞数,已(被宝钞提举司和户部)匿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四十锭,……”据此,洪武时年造钞是694.6599万锭。宝钞印制量当然不等於它的发行量。宝钞依仗国家权力,通过财政支出单一渠道,被强制地投放于市场。

明初财政支出可分作经常性和临时性支出两类。经常性支出包括:皇宫支费、宗室俸禄、官吏俸禄、军兵月盐和盐户工本。

1、皇宫支费。其中最大一笔是光禄寺供办祭享宴劳酒礼膳羞支费。据万历时大臣赵用贤报告,明初光禄岁费除铜钱外,钞400万贯。(注: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三九七。)钞5贯为1锭,即年支费钞80万锭。

2、宗室俸禄。明朝宗室皆受封。男的封亲王、郡王直至奉国中尉凡6级,女的封公主至乡君6级。洪武九年规定,亲王岁支米5万石、钞2.5万贯(但靖江王仅岁支米2万石,钞万贯),郡王岁支米6千石,钞0.28万贯。公主已受封者岁支粮1500石,钞0.2万贯(注:《明史·食货志·俸饷》。)。据嘉靖年间大臣欧阳铎报告,洪武时受封亲王、郡王、将军共49位,女受封者9位(注:欧阳铎《中尉女授宗女宗婿名号疏》,《明经世文编》卷二一二。)。他们当然要支取一定数额的宝钞。

3、官吏俸禄。明朝官吏分京官和外官。洪武时外官人数,特别是各品秩外官数,难以详核。据《诸司职掌·吏部》记载,洪武十三年废丞相制度后,在京各衙门(含应天府)官吏共计1671名。

(注:可参见拙著《明代赋役制度史》P112-113,表11“洪武时期南京文职京官数目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宝钞发行后,洪武九年宣布,官吏俸禄以米、麦、钞兼支。洪武十三年重定官俸之制,正一品俸米岁千石、钞300贯,递减至从九品岁俸米60石,钞30贯(见表1)。

附图

从表1可以算出,时京官(含应天府,不计未入流的吏员)年支俸米125480石,钞33995贯,即1.4779万锭。洪武十八年,明朝宣布文武官员以钞代禄米,每石米折钞2.5贯,125480石约折钞6.3万锭,加上原俸钞,共约7.8万锭。洪武二十五年再更定文武官吏俸禄标准,自正二品至正九品均有所减少,但官俸全支米。(注:《明史·食货志·俸饷》。)降至永乐,又明令京官一至二吕的官俸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四品米、钞中半兼支;五、六品支六分米四分钞;七、八品支八分米2分钞;钞2锭折米1石。(注:张孚敬《议处宗室》,《明经世文编》卷一七八。)

4、军兵月盐。明前期采取征兵制和军户世袭制,又广泛实行军事屯田,军饷大部分来自屯田。但是,明朝规定按月另给军兵菜盐,又称月盐,有家小者月支2斤,无家小者月支1斤。洪武十五年定,在外军兵月盐悉折钞,盐每斤给钞100文。(注:《诸司职掌·户部·月盐》。)据载,明初在外军兵992154人。(注:《洪武实录》卷二二三。)以人支月盐折钞100文即0.2锭计算,每月19.8万锭,全年约支234万锭。明前期,军兵“止以有妻为有家小”,不包括父母。(注:王hóng@②《奏报边事六务疏》,《明经世文编》卷四三。)但在军户世袭制下,大部分军兵是有妻子的,因此年支月盐钞远远超过234万锭。

5、盐户工本。明朝沿袭历代垄断食盐产、销政策,给盐户一定工本,收取盐户的产盐。洪武十六年令盐户工本米改领宝钞,各盐场所工本钞给价不一。十七年户部尚书粟恕建议,两淮、两浙盐

每引仍给工本钞2.5贯,其他地区盐每引给钞2贯(见表2)(注:《洪武实录》卷一五九。)。

表2 洪武时发给各盐司食盐工本钞数额表

盐司岁盐引(万引)每引给钞(贯)给钞总额(万锭)

两淮盐运司35.2 2.5 17.6

两浙盐运司22.04 2.5 11.02

长芦盐运司 6.31 2 2.52

山东盐运司14.33 2 5.73

福建盐运司14.45 2 5.78

河东盐运司30.4 2 12.16

广东盐提举司 4.68 2 1.872

海北盐提举司 2.7 2 0.27

四川盐课提举司1012.7 2 405.08

云南盐课提举司7.18 2 2.872

陕西盐课司13.15 2 5.26

合计1163.14(万引)470.164

据《洪武实录》卷一五九、《明史·食货志·盐法》制表。

从表2可知,洪武时全国年办盐引1163.14万引,应给工本钞约470万锭。在宝钞的经常性支出中,这是最大的一笔,也是唯一的生产性支费。如果加上军兵月盐钞,洪武十七年以后仅这两项岁支钞就超出700万锭,超过了每年宝钞的印制量。

除上述各项经常性支出外,宝钞还供临时性支出,包括赏赐文武官员、士兵、内外使者、工匠,以及赈灾,采购粮食、马匹等。临时性支出在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六年间达到顶峰,数量之多,实在惊人。洪武十九、二十两年,临时性支出在万锭以上,仅就《洪武实录》记载,就有表3中所列的10项。

表3 洪武十九、二十年临时性支钞万锭以上项目表

时间项目数额(万锭)见《洪武实录》卷数

十九年二月赐云南各卫军士15.49 177

十九年二月赈河南饥民 5.33 177

十九年三月赐全国官员每人柴炭薪每月钞50贯? 177

十九年四月赐乌撒等卫军士15.48 178

十九年五月赏江西袁州等卫从征云南士兵 4.9 179

十九年十一月往陕西河州等卫市战马39.369 179

二十年六月赏陕西、山西、北平军兵

11.5万人,每人钞5锭57.575 182

二十年八月以钞赴四川市耕牛万头 3.2 185

二十年八月赏钞给调往征云南的湖广兵56560人。56.8 185

二十年十一月赈济南、东昌、东平三府饥民31.98 187

二十年十一月遣官运钞赈登州、莱州二府灾 100 187

降至洪武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临时性支出数额更为巨大,动辄十余万锭甚至几百万锭(见

表4)。

附图

从表3、表4可以算出,除难以计算的项目外,洪武十九年临时性支出在10万锭的项目共计支钞80.555万锭。洪武二十年增至249.555万锭,二十一年仅仅10万锭以上的临时支出共计钞937.49万锭,

二十二年增至1442.38万锭,二十三年稍降至1058.8985万锭。其中以不能兑换的纸币向民间买耕牛、马匹、粮食,无异於对百姓的劫夺。

货币流通量要商品流通量相适应,这是货币流通规律。马克思说:“

商品价格总额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违反这一规律,货币发行量超过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必然引起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明初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多少?大明宝钞年流通周转次数又是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大明宝钞的迅速贬值,从反面证实了它的发行量过多。这也是洪武后期以来许多朝野人士大声疾呼的不争事实。洪武二十三年十月户部尚书赵勉报告:“近闻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宝钞已贬值75%,但朱元璋仍坚持宝钞初发行时原定官价:“凡钞一贯准钱一千”。(注:《洪武实录》卷二○五。)二十七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由是物价涌贵,而钞法益不行。”(注:《洪武实录》卷二三四。)朱元璋滥发宝钞,是凭藉手中权力与客观经济规律相抗衡。而宝钞的大幅贬值,是对无视或者说是不懂得经济规律的当权者的惩罚。应该说,受到惩罚的朱元璋是有所收敛的。他听到宝钞大幅贬值的消息,虽然口中斥责“民心刁诈”,但从二十七年开始临时性财政开支的宝钞数额急剧减少。从《洪武实录》统计可知,二十七年至三十年的4年间,临时性支费的宝钞总额不足65万锭。但是,永乐年间,朱棣滥发宝钞不逊於朱元璋。他不仅同样以宝钞大量赏赐功臣和士兵,而且将洪武后期京官领取全数俸米的制度,改为米钞兼支。这在前面已叙及。永乐七年六月,又增设北京宝钞提举司等制钞机构,规制如南京,从而使宝钞印制量成倍增加,以满足朱棣财政支出的需要。当然,这只能引起宝钞更大幅度的贬值。

二、劫夺百姓的回笼政策

为遏制宝钞的贬值,从洪熙以后,明朝大力执行宝钞回笼政策。

永乐后期市场已拒绝使用宝钞。明朝又屡禁以金、银、铜钱作交易手段,造成民间日常买卖惟用布帛米麦,相当发展的商品市场竟然回到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回笼以提高宝钞币值的建议被提出来了。洪熙元年,户部尚书夏原吉建议宝钞应“为法敛之”,仁宗同意,而后宣宗、英宗在宣德、正统年间大力执行。通过货币回笼阻止币值下贬,这本是金融货币调控的正常措施,办法有二。一是增加商品投放量,但明王朝手中没有足够商品可供实施。二是以贵金属金、银回购宝钞,明朝也有人提此建议,如正统时少保黄福主张“宜量出官银”倒换旧钞,但被户部拒绝(注:《续文献通考》卷十“钱币考”,卷八“征榷考”,卷十“钱币考”。)。明朝回笼宝钞的办法是,国家既不花钱又可以达到回笼目的,那就是增加税种、税额和各式各样的罚款名目。

明初滥发宝钞是为财政需要,而宣德正统间又主要是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来回笼宝钞。具体措施如下:

1.征收“户口盐钞”。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建议“暂行户口食盐之法”,强近全国官民计口配盐纳钞。大口每月配盐2斤,纳钞2贯,小口折半。据陈瑛估算,实行后每季可收钞5000余万锭(注:《永乐实录》卷三十。)。经群臣讨论,成祖准行:大口月配盐1斤,纳钞1贯,小口折半,称“盐钞”。不过,由于乡村小民得钞不易,可纳米配盐,称“盐米”。

2.增收门摊税。明人说,“若门摊一节,……只税店面”(注:何良俊《与王槐野先生》,《明经世文编》卷二○四。)。可见门摊税指的是店面税,它不同於三十税一的交易税,於明初就已存在。洪熙元年下令增收门摊税40倍。宣德元年以增收40倍太重,降为增收5倍,并规定只在顺天、应天等府以及除云南、贵州之外的各行省中33个“商贾所集之处”城市增收(注:《宣德实录》卷五十。)。

此外,宣德四年六月又一举增征四种税:

3.开征蔬地果园种植税。规定南北二京军民种植蔬果货卖者,蔬菜地每月亩纳钞300贯,果树每10株岁纳钞100贯。八月,此税种推及广东、浙江、江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但税额稍减(注:《宣德实录》卷五五、五七;《明会典》卷三一“钞法”。)。宣德六年又将蔬菜地种植税减

半(注:《宣德实录》卷七七。)。

4.增收塌房、库房、店舍税,每间每月纳钞500贯。同年,对油坊、磨坊、砖瓦窑、木植场、裱褙铺、车院店等征收数额不等税钞。宣德六年以后,税额有所降低。正统十四年塌房等税每间每月降至400贯(注:《续文献通考》卷十“钱币考”,卷八“征榷考”,卷十“钱币考”。)。

5.开征驴车、骡车运输税。凡受雇装载货物车辆,每辆岁纳钞200贯。七月,还开征牛车、小车运输税。此后,车辆运输税增减不时。

6.设钞关,征船料。在从北京至南京的运河沿线的主要城镇huǒ@③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和南京上新河设立七个钞关,征收船料。规定七钞关间的每一航段,过往船只每百料征钞100贯。南北两京直航者每百料征500贯。此后,运河和长江沿岸各钞关时有废置。据成化十六年户部报告,各钞关年征钞约2400万贯,(注:《成化实录》卷一九九。)即480万锭。

7.罚钞。除上述增税措施外,还有各种名目的罚钞。如永乐二十二年十月,颁布私宰耕牛十倍罚钞令(注:《洪熙实录》卷三下。)。宣德元年十月,实施@④笞、权罪赎钞法。同时又宣布罚钞赎脏例,金每两赎钞8万贯,银每两赎钞2000贯,铜、锡、铁、铅、zhù@⑤丝、罗、棱、官棉布等各有赎钞标准(注:《宣德实录》卷二二。)。

宣德正统时以增税、罚钞手段回笼宝钞,是对百姓赤裸裸的劫夺。如户口盐钞是计口配盐征钞,即依据黄册上登载的户口数强制性地执行。众所周知,黄册登载户口失实,是明朝户籍制一大弊端。据以征钞配盐,百姓受累。宣德六年二月巡抚侍郎赵新说:

“近因钞法,江西各府计口征纳盐钞,有司但依黄册所编丁口征收,有死亡无从征收者,有老疾贫难及居深山穷谷无钞纳者,有将男女典雇易钞者”(注:《宣德实录》卷七六。)。还应该指出,户口盐钞是配盐纳钞。但官府往往无盐配给,却征钞如常。正统四年六月,英宗承认:“民纳钞如故,盐课司十年五年无盐支给”。(注:《正统实录》卷五六。)户口盐钞实际上成了明朝凭空向人民征收的人头税。而在商业较发达运河沿岸重镇临清,因征收塌房、店舍税,“民贫无钞,有鬻子女产业输官者”(注:《宣德实录》卷七六。)。景泰五年八月,礼科给事中陈嘉猷等奏,由于两京增收各种塌房、店舍、蔬果种植税,导致“军民人等畏惧纳钞艰难,有将铺面关闭不敢买卖者,有将园圃瓜蔬拔弃而平为空地者,有将果木砍伐而减少株树者。……纵使钞法疏通,而民已疲弊不能卿生矣!”(注:《景泰实录》卷六二。)

随着宝钞回笼量增加,宣德正统间虽不时出现所谓“钞法少通”局面,但仅仅是昙花一现。

三、僵死的政策造成“钞不行而仍有必须用钞之处”的怪事

景泰五年五月户部报告:“宝钞局近已停止造钞”(注:《景泰实录》卷十。)。成化二年史称:“时钞法久不行,……甚至积之市肆,过者不顾”(注:《成化实录》卷二七。)。《明史稿·食货志》也说“穆宗时,宝钞不用垂百年”。穆宗隆庆年间上追百年当是景泰成化之交。成化时进士陆容说:“宝钞今惟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二厘,钱二文”(注:陆容《菽园杂记摘抄》卷五,见《纪录汇编》卷一八四。)。宝钞从发行之初每贯折钱千文降至2文,无异于废纸。凡此种种记载,可以断定景泰成化间,宝钞已被排斥出流通领域。宝钞被市场摈弃,这是货币流通规律使然,也是市场自身选择的结果。

尽管宝钞被市场摈弃,但它却幽灵似地顽强存在于明代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出现了“钞不行而仍有必须用钞之处”(注:《续文献通考》卷十“钱币考”,卷八“征榷考”,卷十“钱币考”。)的怪事。这种事完全是明王朝僵化政策的产物。明王朝凭藉国家权力,把近乎废纸的宝钞强行作价发放,以补缀其部分财政支出,从而给官吏、士兵,尤其是百姓带来灾难,也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纷乱。直至万历之前,明朝以宝钞作为财政开支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支付官吏俸禄。从永乐元年以来官俸米钞兼支成为定例。此后,米麦兼支比例和俸米折钞标准虽时有变化,但万历以前宝钞总是官俸的一部分。成化二年规定俸米折钞标准是每石10贯(注:《成化实录》卷二七。)。依据陆容所说,10贯钞仅值银0.3钱。成化六年,京师“米价踊贵,……每糠米一石收钱六钱,粟米一石五钱”,(注:《成化实录》卷八八。)0.3钱银只能购买糠米5升。成化十三年,据指挥周广报告,此时钞价更降至千贯值银四五钱(注:《成化实录》卷一六一。),即10贯仅值银0.04至0.05钱,只能买糠米8合左右。无怪乎在官修《成化实录》中,执笔者公然抱怨说:“小吏俸薄,无以养廉”;(注:《成化实录》卷二七。)“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注:《成化实录》卷九七。)。少数仅靠俸禄为生的廉洁官员,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如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官至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秦hóng@⑥,“妻孥菜羹素饭常不饱”。(注:《明

史·秦hóng@⑥传》。)多数官吏只好贪污致富。

2.支付军兵月粮。明初就全国范围而言,大约有60%卫所的军饷来自屯田(注:范中义《论明代军制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其余部分由国家拨给月粮。洪武时定月粮标准:京外卫马军月支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士兵1石。城守者如数给,屯田者折半。永乐时改定,粮多之地旗军月粮,八分支米二分支钞;而福建、两广、四川则“米七钞三”;明中叶军兵月粮“本折则例,各镇多寡不同”(注:《明史·食货志·俸饷》。)。如成化七年,陕西延绥、庆阳官兵,总旗1石5斗,其中本色米8斗,另7斗折钞;小旗月粮1石2斗,其中本色米6斗,另6斗折钞;有妻子的军兵月1石,其中本色米6斗,另4斗折钞(注:《成化实录》卷九三。)。军兵月粮40%至60%折成无价值的宝钞,其生活困苦可想而知。成化二十二年右副都御史黄绂巡抚延绥,“出见士卒妻衣不蔽体,叹曰:健儿家贫至是”(注:《明史·黄绂传》。)。明中叶以后,士兵不断逃亡、哗变,与部分月粮折钞、待遇变低有关。

3.支付买办费用。所谓买办即铺户当行买办,指的是城镇铺商被强令将本行经售的商品卖给官府,官府以钞支付,而且经常拖欠。如成化十年十月,明朝曾“给内帑钞三百三十万贯,偿大兴、宛平二县铺户买办物料之直”(注:《成化实录》卷一三四。)。嘉靖时,光禄寺依然以每季100万贯钞向京师各商铺买办物料,而且自嘉靖十五年秋季起,至十九年春季止,“共欠一十五季,该钱六千七百五十万文,钞一千五百万贯”。(注:梁材《议勘光禄寺钱粮疏》,《明经世之编》卷一○二。)以无价值的宝钞购买有价值的商品,铺商叫苦不迭。

4.用作赏赐。皇帝以宝钞赏赐大臣、士兵和中外使臣的制度,一直沿续至明末。据统计,天启七年熹宗死前仅赏赐宝钞给权宦魏忠贤就达18次之多。(注:叶世昌《论大明宝钞》,《平准学刊》第四集下册第651页。)万历时,乌斯藏阐化王遣使率600人使团来京朝贡,皇帝赐钞6万贯。户部右侍郎郭正域就此事上疏说:

“看得宝钞之制,……后因行使不便,公私遂停不用。然用之赏赍,……则大谬不然。……与之不足示恩,受之苦于无用”(注:郭正域《改赏夷钞疏》,《明经世文编》卷四五四。)。以废纸无异的宝钞赏赐于人,只是明朝皇帝效法祖辈行为的僵化之举,受赐者仅得虚荣,毫无实惠。

“钞不行而仍有必须用钞之处”的怪事,还导致明中叶社会中另一怪事发生:宝钞的倒卖。一方面是,宝钞虽被市场摈弃,但国家依然征收几种税钞,以支付上述诸项财政支出。据《明实录》中有关历年财政收入的统计可知,景泰、天顺两朝税钞征收的统计有田赋折钞、户口盐钞、杂课钞、茶课钞4项。成化时有田赋折钞和杂课钞(其时户口盐钞并入杂课钞统计)。弘治、正德、嘉靖时税钞统计有户口盐钞和杂课钞两项。隆庆时,户口盐钞已折银征收,但仍征收田赋折钞和杂课钞。万历时,随着一条鞭法推行,仅剩茶课钞1项,年约1183锭,为数甚微。天启时的统计有租税钞一项,年约81130锭。这些税钞取自百姓,但百姓纳税所用的钞,不是通过市场的商品交换取得,而是直接用银买来,从而形成了宝钞的买方市场。另一方面,官吏俸钞、军兵月粮钱以及赏赐钞不能用来购买商品,只要有人买,宁愿贱价出售,从而形成宝钞的卖方市场。正统二年就有人报告:“近年各处门摊、户口盐钞诸色,多被奸民贸易”(注:《正统实录》卷二六。)。降至成化,宝钞倒卖更是被权贵、豪富操纵。成化十三年指挥周广说:

“近年钞法不行,每钞千贯止值四五钱,在京势要殷富之家,往往载于各布政司及府州县,公行嘱托,每钞千贯,征银五两,其利十倍”。(注:《成化实录》卷一六一。)成化二十一年正月,五军都督军掌府事张懋说,京师各城门,“迩来无籍之徒,驾称权势,强卖钞贯”(注:《成化实录》卷二六一。)。更典型的是,正德时权宦钱宁,将所敛宝钞,强行发放于全国11府,要地方官员负责售卖。浙江地方官议定钞1块(50锭)易银2两。钱宁要求易银4两,最后同意以3两出售。钱宁仅在浙江就售出钞11996块,即239.92万锭,得价银35998两(注:方良永《劾朱宁疏》,《明经世文编》卷一四五。)。万历以后,更由于税钞征收额锐减,朝廷又需要以钞作多方支费,所以官府也要以银买钞。当时人郭正域说:

“有等奸民专营为钞户,专一收买官钞,每块官价一钱三分,而彼仅出二三(分),复得一钱三分之价。旋收旋纳,旋赏旋收。在官费银一钱三分,受赏者曾无二三分之实惠,而奸民获六七倍之利。旋相周转,如@⑦无端”(注:郭正域《改赏夷钞疏》,《明经世文编》卷四五四。)。这里讲的是“钞户”与官府间的宝钞倒卖行为。钞户从受赏者手中以每块钞二、三分银购买来,再以每块钞1.3钱银价售于官府,从中获6-7倍利。郭正域在同一奏疏中还提到,他所在的户部有个办事的吏员叶永达,家中堆积着准备卖给官府的宝钞,“盈房充栋,无虑数千万”。宝钞的倒卖,百姓与朝廷两头受损,

肥了倒卖者,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明代商品经济已发展到相当高度,需要足够的货币量作交换手段。但货币流通有其自身规律,违背它,只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危害。明朝当权者对货币流通规律一无所知,对大明宝钞采取的政策,完全是主观、盲目的。它从财政支出需要角度,滥发宝钞,而且所发宝钞除了部分用于盐户工本这一生产性支出外,大部分是消费性发放。这种发放不可能促进生产发展,只能引起通货膨胀。当宝钞大幅度贬值时,又采取掠夺性的增税回笼政策,对百姓进行超经济的剥削。当宝钞被市场摈弃之后,当权者还强行发放宝钞,促使宝钞倒卖行为的产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可以说,发行大明宝钞,是朱元璋治国的第一败政,影响所及,约二百余年。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合)右加刂

@②原字立右加雄左

@③原字氵加郭

@④原字狃左加己

@⑤原字纟加伫右

@⑥原字纟加雄左

@⑦原字置上加(哀去一点)

【责任编辑】张燕清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1.《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神魔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已经成熟。2.“二拍”指凌濛初创造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3.《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P70 4.“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种传奇。P10 5. 6.《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历史资料、民间故事、文人改编。P51 7.《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 8.锦囊妙计和“耳畔分付”是《三国志演义》制造悬念的方式。P83 9.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给正统文学思想带来了极大挑战。P139 10.公安派诗学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P140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 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这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基础上经文人加工整理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2. 茶陵派:茶陵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成员有铎、张泰等人。他们论诗主张宗法杜甫,针对台阁体平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虽未尽除台阁遗风,他的有些作品摆

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他们的诗歌成就不高,但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3. 台阁体:明初流行的文体,因其代表作家杨士奇、杨荣等位太阁大臣而得名。这些作家大都身居高位,远离下层社会,作品大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缺乏丰富社会生活内容和真实情感。格平正典丽,但有肤浅,空泛的弊端,流行几十年,造成不好影响,文学史上评论较低。 4.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他们均为湖北竟陵人,因而称为竟陵派。竟陵派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使其作品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但缩了文学表现的视野,显示出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吴中四杰”不包括(B)p23 A. 高启 B.刘基 C.杨基 D.张羽 2.生就一副“雷公嘴”,“孤拐脸”是形容( C)的人物形象的。P121 A.猪八戒 B.牛魔王 C.孙悟空 D.沙僧 3.( B)是汤显祖最为得意的剧作,也是戏曲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剧作之一。P105 A.《南柯记》 B.《牡丹亭》 C.《鸣凤记》 D.《浣纱记》 4.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 )P67

【明清史论文丛】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60 【摘要】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53~159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103 【标题】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作者】田澍 【作者简介】田澍1964年出生,甘肃通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元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出版《朱元璋传》(合著)、《宦官》等3部专著,并在《文史》、《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正文】 祖制与革新是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存在着的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政治的混乱乃至王朝的崩解;处理得当将对革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嘉靖前期革新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制与革新的利弊关系,纠正将祖制与革新完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 一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一提起“祖制”,多数人将其视为僵化和陈腐的代名词,并把祖制与革新简单地对立起来,把抨击祖制者誉为改革者,把维护祖制者斥为保守者。事实上,祖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某一王朝立国的根本制度,又包含各项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显然,不可能在全盘否定祖制的前提下来顺利地推进任何改革。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改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王朝更替时的因革,二是某一王朝内部的鼎新。两者之中,以王朝更替时的因革较为剧烈,其显著表现就是对文物典章的重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绝不是与前朝体制的断然决裂,而是继承与革新的统一。史籍中所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金承宋制”、“明承元制”、“清承明制”等等,就是此意。改朝换代时的变革如此,王朝内部的变革更不例外。换言之,任何革新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而是与继承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离开了继承,就不可能有革新。 在正德、嘉靖之际,明代上层人事更迭,时政因此发生巨变。世宗与“大礼新贵”张璁、桂萼、霍韬等人对洪武祖制在政治变革中的作用给予新的诠释和认识,并以其为利器,将有违祖制的重大弊政尽可能地予以革除,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味地推崇杨廷和在武宗暴卒之后所推行的所谓“嘉靖新政”,把杨廷和等人在匆忙中拟定的世宗即位诏书视为其推行新政的纲领性文件。其实,这种以即位诏书来确定革新的作法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从明成祖开始,明代诸帝皆有革除前朝部分弊政的即位诏书,以示更新。如果把世宗即位诏书视为革新纲领的话,那么,其他诸帝的即位诏书皆可如此对待了。与大多数君主的即位诏书一样,世宗即位诏书的除弊对象仅仅局限于正德元年正月至十六年四月之间的部分败政(不包括弘治十八年五月至十二月间的武宗乱政),弊政款数虽多,但其结构与内容并无特殊之处。所不同的是,杨廷和等人是打着恢复孝宗政治的旗号来推行所谓嘉靖新政,把纠正武宗的部分乱政当作其最高的政治理想,故不愿也不敢追溯正德弊政的源流。更甚者,他们公然割裂孝宗弊政与武帝弊政之间的联系,敦促世宗效法孝宗而革除武宗弊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将孝宗与明太祖相提并论,并为此而引发了“大礼议”。李洵先生曾精辟地论道: 杨廷和一派所提出的议礼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不使世宗以藩王独立系统继承皇位,而必须纳入孝宗以来的统系,在政治上必须继承孝宗的政策,执行孝宗的制度。这在杨廷和一派炮制的即

《壬辰倭乱1592》韩国抹黑中国明朝的巅峰之作

《壬辰倭乱1592》韩国抹黑中国明朝的巅峰之作 最近,由韩国KBS和中国的央视合资拍摄的《壬辰倭乱1592》,在中韩乃至日本的网络间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片不仅有中韩两国合资合力拍摄,连涉及日本的部分也由日本演员以日语对白完成,可谓是集三国之力来戏说这场战争。这还真是东亚历史上的头一回。然而这部戏说成分浓厚的韩剧却给自己打上了历史纪录片的头衔。这不免让观众对于剧中的历史细节,要求高了起来。可惜,作为此片制作主导的韩方,依然保持了其宣扬大民族主义历史观的特色,将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改的面目全非。不仅对本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无限拔高。对于为朝鲜击退日本入侵而尽心尽力的中国明朝,也是习惯性的多有贬损。已经看完全剧的小编,就以那些一眼扫过就能发现的纰漏,来给这部所谓的历史纪录片,好好扒扒皮。1.朝鲜火炮射程是日本火器的十倍? 此剧第一集末介绍的朝鲜玄黄铳筒时,都提到了射程是日本火炮的十倍。如此说来,日本火炮射程居然只有90-130米?实际上,日本国内较大口径的火炮的射程并不输于朝鲜人手里的家伙。1570年代时战国大名大友宗麟所使用的佛郎机炮国崩的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1500米左右。2.万历皇帝变身金色小白兔此剧的前两集,也就是全剧五分之二的戏份,都献给了韩国当代历史造神运动的主角--李舜臣。作为

真正中流砥柱的明朝军队,一直到第三集才有了亮相机会。然而万历皇帝头上戴的居然是冥器金丝翼善冠,而且造型诡异,好像一只金色小白兔。这金丝翼善冠原本是1957年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时,在万历身边的盒子里发现的。不过自唐代以来,皇帝戴黑色冠冕已成常例,而且现存的明朝皇帝画像中,皇帝清一色戴的都是乌纱冠,并没有戴着金丝冠的皇帝画像。可见,万历皇帝头戴金丝冠上朝是不符合真实历史的。韩国人的祖先要是知道自己的后代如此戏弄宗主国君主,一定会吓的家法伺候。3.壬辰倭乱是东亚最早国际战争?估计是导演觉得前几个槽点还不够大,于是在第三集中爆出了更大的槽点——东亚最早的国际战争?然而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只看国际战争的话,早在9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隋炀帝就已有过三征高句丽的事迹,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也都多次对高句丽用兵,这都无疑早于万历朝鲜战争。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都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日本国后来加入战争,而唐朝的军队里面还包括了刚刚奉唐朝为宗主的突厥势力。可见早在壬辰倭乱之前900年,半岛地区就曾经爆发过一次涉及东北亚全部势力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在663年的白江口之战中,唐朝和新罗联军在名将刘仁轨的指挥下,痛击日本和百济联军,此战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日本停止对朝鲜的扩张,900余年内都不敢进攻朝鲜半岛。韩国人是真的不知道这段

明代文学概况

二、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 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长篇章回小说的问世,以及一些南戏改编作品,为明后期小说、戏曲的繁荣准备了一定条件。 明后期,小说和戏曲再现辉煌。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如徐渭和《四声猿》、汤显祖和《临川四梦》、吴承恩和《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冯梦龙和《三言》、凌濛初和“二拍”等。在诗文方面,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二)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在传统文学观念中,人们一向把诗歌、散文等雅文学视为正宗,而把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视为鄙野之言,甚至是淫邪之辞。明初,朱元璋还制定了压抑通俗文学的政策。但是,后来出于最高统治者自己享乐的需要,他们又往往破坏了某些禁令。朱元璋就喜欢听平话,特别是后来承平日久,荒淫无耻的帝王们在寻欢作乐之余,对小说、戏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正德皇帝爱看《金统残唐记》,万历皇帝爱看《水浒传》,上行下效,朝廷大臣、文人学士也开始爱好俗文学。这为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明代从理论上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从李梦阳赞扬民歌开始,到嘉靖以后,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把《西厢》《水浒》称作“古今之至文”(《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为“逸典”(《觞政》)。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这些言论,在当时都无异于振聋发聩,对俗文学繁荣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明代俗文学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小说的勃兴。长篇章回小说的发展,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短篇小说以“三言”“二拍”为突出代表。其次是戏曲的兴盛。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流。明前期传奇,总的色彩比较黯淡。嘉靖以后,“三大传奇”陆续问世;“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异常火爆。涌现了汤显祖、沈璟等一大批剧作家和曲论家,杰出的《牡丹亭》把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高峰。随着南戏传奇的繁荣,北区杂剧也开始了蜕变。明初皇室作家朱有炖,率先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惯例,开创了对唱、合唱、接唱等形式,甚至有南北合套的体式。明中叶,出现了明代首屈一指的杂剧作家徐渭和他的《四声猿》,展示出明杂剧的特殊风貌。 (三)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二是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三时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四是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四)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1、不同的文学群体形式 明代文学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明初以“三杨”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的群体,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其性质属于兴趣型;中叶以后的文人集团,如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等,都各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其团体性质属于主张型;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臧否人物,党同伐异,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复社、几社等,这类团体属于政治型。 2、明代文学论争的特点 最受人注目的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的论争。其特点是:各有明确的文学主张;都有较强的革新意识。另外也有故意标新,矫枉过正,拉帮结派,不容异己的霸气倾向存在。当然,正常的论争可以促进文学的创作,如“唐宋派”的创作,“沈汤之争”后的情形都是。

[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复习经典-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代)

[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复习经典-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选》(明代) 明代部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传记文写得很有特色。 本文是一篇赠序。记述了自己幼时家贫,在买书和求师都十分不易的条件下,不畏艰难、刻苦求学的经历,以此勉励后辈应珍惜良好条件,专心学习,刻苦自励。 对比手法的运用:先写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经历,再写今日太学生读书的优越条件;然后说明,如果“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那主要是因为自己用心不专,而非他人之过。对比鲜明,词顺理达,颇有说服力。自然使人认识到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重要性。 结构布局:全文布局先宾后主,宾详主略,选材精当。先写自己,再写太学生,最后才写马生。写自己过去求学的艰难,引出写今日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再引出对作为今日太学生之一的马君的夸奖和勉励。这样由宾而主,逐层写来,点明题意,推出主旨,过渡自然,水到渠成。 语言简洁流畅,恳切自然。理明词达,情真意切。 《卖柑者言》 刘基,字伯温,精天文和兵法。 主旨:文章通过卖柑者之口,淋淳酣畅地指斥那些坐高堂,骑大马,饮美酒,食佳肴的文臣武将,不过是一些不懂用兵、不会治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配物,尖锐地揭露了元朝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的本质,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愤世嫉邪”之情。

构思巧妙:这是一篇含蓄深刻讽刺小品,以讲故事的形式发表议论,讽刺世态,警戒后人。由买者的责难,提出“欺”字,引出下文的卖柑者之言。又由卖柑者的回答,引出作者的感想,点明题旨。卖柑者的议论是一种自我辩护,但其思想实质是讽刺时政,在自辩中借以揭露邪恶、抒发愤慨,是本文构思巧妙之处。 诘问手法:本文采取了设辞问答的方式,反诘揄,深化题旨。买卖双方的问答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问答中运用大量排比反诘语,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理力量。卖柑者边疆反诘展开别开生面的论辩。这种句式不仅显现了文章揄论证的深度,而且使行文跌宕多姿,气势酣畅。 对比鲜明,揭露非常深刻:如柑子“表”与“质”的对比,文臣武将“外”与“中”的对比,皆极显其“败絮其中”的本质。由柑子而文武官僚,又巧妙地构成了自然物体与社会现象的类比关系,把文章题旨推向深处。而以“察”与“不察”作比,进一步指出应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从“柑”的“小欺”去认识社会的“大欺”。通过这层层对比,展开叙事说理。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还有长篇《平妖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作品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种种矛盾斗争,着重表现了作者对于雄豪混战及暴君苛政的不满与谴责;对于和平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与选择。结构宏伟严密,战争场面的描写雄伟壮观,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洗练明快,均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盖世才能,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超人的智慧和一种求实精神笔强烈的事业心。

明朝军事史之以卫所制为基础的军事制度

明朝军事史之以卫所制为基础的军事制度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512 字体大小: 【小】【中】【大】 以卫所制为基础的军事制度 (一)五府与都司卫所 五府为明朝最高军事机构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的总称。明初,设大都督府,统领全国军队,以朱元璋之侄朱文正为大都督。洪武十三年(1380年),为防止军权过于统一,分为五军都督府,分领全国卫所,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等。多以公、侯、伯充任,事权很大,后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佥事参赞军事。 五军都督府分领除在京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及在外各都司下辖的卫所。五军都督府下辖各都司卫所情况措置不一,明迁都北京后,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大致情况如下:左军都督府领在京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在外分领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所属卫所。右军都督府领在京留守右卫、虎贲右卫、武德卫及在外直隶宣州卫、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等。中军都督府领在京留守中卫、神策卫、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蕃牧千户所及在外南直隶诸卫、中都留守司、河南都司等。前军都督府领在京留守前卫、龙骧卫、豹韬卫及在外南直隶九江卫、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兴都留守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等。后军都督府统在京留守后卫、鹰扬府、兴武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义勇后卫、武成中卫、蔚州左卫及在外北直隶、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等。 五军都督府的职权范围,凡武职世官、流官、土官之袭替、优养、优给等项,由地方逐级上报于府,府再转送兵部请选。选定后,经府下达都司卫所。首领官之选授、给由,则由吏部。其他如武官之诰敕,水陆步骑之操练、军伍之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诸事,会同有关机构处理。各府只有统兵权,调兵之权在兵部,遣将则由皇帝自主。战时皇帝命将、调五府所辖卫所兵出征,事毕将上所佩印,解职,兵各还卫所。 五军都督府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但实权并不大,永乐以后,其权渐归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仅是虚衔而已,这是明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 五军都督府下辖都司。都司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是明王朝地方一级的军事机构。洪武八年(1375年)设置了13个都司,计有: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南。还设置了两个行都司,甘州、大同。洪武十四年,增置中都留守司及贵州、云南都司。二十年置大宁都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17都司及一个留守司。洪武二十七年置四川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年)废北平都司,宣德五年(1430年)置万全都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湖广行都司,嘉靖十八年(1539年)置兴都留守司。此后遂定制,除南北直隶不置都司外,共有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16个都司中,有13都司设于省会,为明代省级行政单位都、布、按三司的一部分,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按察使司,共同处理一省的军、政大事。 其他三个都司为辽东(治所定辽中卫即今沈阳)、大宁(治所原为大宁卫即今内蒙宁城,永乐元年内迁保定)、万全(治所宣府左卫即今河北宣化),均位于边境地区。五个行都司亦如此,山西行都司治所为大同府,陕西行都司治所为甘州左卫(今甘肃张掖),四川行都司治所为建昌卫(今四川西昌),湖广行都司治所为郧阳府(今湖北郧县),福建行都司治所为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均设于军事要区,兼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卫所制是明代独特的军事制度。卫即卫指挥使司,所则有千户所和百户所。以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按地方大小利害设置,一般一郡(府)者设所,连郡(府)者设卫,从京师到地方皆立卫所。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百户为正六品,无定员。洪武二十三年又在未设府州县的边境地区设卫军民指挥使司和军民千户所,兼理民政事务。此外还有守御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2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3540 【摘要】 【原文出处】文史哲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141~14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206 【标题】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英文标题】China-Japan Kan-He Trade and Japanese Pirates in the Ming Dynasty SHI Xiao-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do ng, Jinan) 【文章日期】2001-12-10 【作者】时晓红 【作者简介】时晓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4 时晓红(1963-),女,山东沂源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内容提要】明代中日勘合贸易的兴始和断绝,都与倭寇问题相关联。永乐年间,明廷希国以勘合 贸易换取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抑制,然而,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化,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并导致了 勘合贸易的断绝。宣德八年以后,以消弭倭寇为切入点,中日勘合贸易再度恢复,由于在勘合贸易 中日本实际上占据着主动地位,使勘合贸易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并最终因倭寇问题导致了嘉靖年 间勘合贸易的再一次断绝。 【英文摘要】The commencement and discontinuity of the China-Japan Kan-He Trade in th eMin Dynasty are all related with Japanese pirates. During the YONGLE peri od, Kan-Hetrade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a view to getting support from Jap anese government torestrain Japanese pirates. Due to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Japan, the kind of trademethod ended up with no good results, which ca used the first breaking off of the Kan-Hetrad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des troy Japanese pirates, China-Japan Kan-He trade wasrestored from the eight h year of the XUANDE period. In respect that Japan was in thesuperior posi tion in the Kan-He trade, which made a heavy burden on the Ming Dynasty, t 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Japanese pirates, Kan-He trade was cut off ag ain duringthe JIAJING period. 【关键词】明代/勘合贸易/倭寇 Ming Dynasty/Kan-He trade/Japanese pirat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4-0141-05 一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争取日本纳贡称臣和抑制倭寇,对日贸易的限制并不严厉,但日本拒不奉 表称臣,反而支持胡惟庸作乱。明太祖遂决定彻底断绝与日本的往来,将日本列入不廷之国,永远 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他希望通过加强对外关系,“招徕绝域”,使万国来朝, 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企图借此消弭人们对他以非正当手段夺取帝位的不满心理,为此,即位不久 就改变了明太祖的对外政策,一时间,“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1](《成祖本纪》) 当时,日本与中国断绝交往已逾15年。从洪武十六年(1383)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但日本九州南部和对马等岛屿的倭寇仍不时在中国沿海为患。明成 祖认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应当恢复中日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 贸易使日本获取厚利,日本政府为了维护贸易利益,必然要主动抑制倭寇。明成祖这一借日抑倭的 认识,是中日勘合贸易动议的基础。

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武备志

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武备志 中国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明茅元仪辑,240卷,文200 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 茅元仪(1594~1644?),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自幼“喜读兵农之道”(《石民四十集》卷69),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1629),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即菊花岛,今辽宁兴城南),获罪遣戍漳浦(今属福建),忧愤国事,郁郁而死。他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 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兵诀评18卷,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认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天启元年本,下同),学兵诀不可不读《孙子》。 战略考33卷,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战例。所选注重奇略,“足益人意志”。如,吴越争霸,勾践的卧薪尝胆、乘虚捣隙;马陵之战,孙膑的减灶示弱,诱敌入伏;赤壁之战,孙刘的联合破曹,巧用火攻;淝水之战,苻坚的分兵冒进,谢玄的以战为守;虎牢之战,李世民的据险扼要,疲敌制胜;蔡州之战,李□的乘虚奇袭等等战法。又如诸葛亮的据荆益、和诸戎、结孙权、向宛洛、出秦川的隆中决策;岳飞的行营田,连河朔、捣中原、以复故土的计划;成吉思□的避潼关、假宋道、下唐邓、捣大梁的谋略,等等。其所录内容,在紧要之处均有所评点。 阵练制41卷,分阵和练两部分。阵,载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配以319幅阵图,所收较《续武经总要》为多,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为详。阵有说记,有辩证。“记”载“圣王贤将”所立之阵,予以广扬;“辩”言唐宋伪托附会之阵,予以廓清。对古阵图,“举而合之”又“陈异同之说”,其中“有最卑浅而无当者,然废之适足以惑世”,此亦“鲜所删铲,陈所掊击,以广学者之目”。练,详记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方面内容,选自唐、宋、明有关兵书中的律令,尤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重。如编伍,推戚氏编步、编骑、编车、编水之法;悬令赏罚,采自《行军需知》、《练兵实纪》中的作战、训练条约。认为“士不选,则不可练”,“士不练,则不可以阵,不可以攻,不可以守,不可以营,不可以战”,所以“练为最要”。

明代文学史论述题(汇编)

●论述题: 简述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发展与演变,并举例。 一、概况: 复古是明代文学的主流和总体特色,从明朝初年的宋濂到中期的前后七子,再到明末的张溥、陈子龙等人,均是鼓吹复古的。文学复古经历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的第一个复古浪潮,然后是以谢榛、李潘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的第二个复古浪潮,以及明末“言志”“崇道”思潮复兴的第三个复古浪潮。自前七子明确提出复古此命题后,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即形成了明代文学发展的一条明显的主线。 复古文学的兴起既是对明初“台阁体”歌吟升平、文风萎靡的反拨,又是明初王学盛行、思想异动的情势之下,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对宋元以来文学审美理性化而出现的“道学体”的逆转。同时宋朝严羽的复古思想对明朝诗学家影响很大,不仅明初的高棅、李东阳深受影响,而且对明中期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有很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对严羽复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复古实质与目的: 复古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力图恢复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的文学运动,目的是荡涤宋元诗歌之流弊,矫正台阁体之陋态,振兴儒家文化之正统,复兴汉魏高古之人品。 三、复古的动因: 1.诗歌式微:从明朝开始,以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被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形式所取代,明代的诗学家们希望探寻诗歌复兴之途。 2.社会氛围:前七子之前的弘治时期,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歌、散文有复兴的倾向,社会上学古之风日盛,为复古运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氛围。 3.发展趋势:明初文坛在“台阁体”的笼罩下,创作大多以程朱理学为基础,道学气浓厚,追求雅正平和的风格,内容贫乏,文风萎靡,而代之而起的“茶陵派”并未彻底纠正台阁体的偏颇。 四、复古运动的发展过程: ◆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统的近百年间,文学思想上以明道宗经为主导倾向,诗歌创作上推崇汉魏盛唐。其代表人 模拟,借拟古而振起元末纤秾柔丽之风。 创作主张继承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古文学家“文以明道”的观点,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 。 以盛唐为法。高棅专门编撰《唐诗品汇》,提出“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中唐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当时的台阁重臣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占据文坛主导地位,三杨是指杨士奇、 诗文以欧、曾为师。他们所写的诗文内容大都比较平乏,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南朝宫体诗一脉相承却又有所区别。) 李 诗学汉唐的 。他的这些复古论点成为前、后七子拟古派的先 1465—1572),文坛上流派众多,互相间有融合,也有冲突,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掀起了第一和第二次文学复古革新思潮。这期间的主要流派有前后七子和唐宋派。 1.郎署文学: 在成化、弘治时期,郎署文学逐渐兴起,代表人物是邵宝、储巏。二人被视为复古运动“开启门户”的人物。 在诗文复古方面,储巏重视“法律”、“典则”,他还非常反感当时靡弱的文风,竭力倡导刚健向上的诗风。他的许多文学主张与活动,为后来的李梦阳发动诗文复古运动奠定了基础。邵宝是茶陵诗派李东阳的门生,他有着较为明确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明朝政治制度

明朝政治制度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后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监察机构和特务机构,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在地方设立三司,加强地方管理。主要机构有:六部;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其中以吏部(主管文官升迁)最为重要,户部人员最多。礼部(主管祭祀大典)与工部(主管公共建设)地位较低。监察机构;在洪武十三年前,明朝还沿袭元的监察制度,设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后,朱元璋废御史台。两年之后,朱元璋设立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都察院下面设立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到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六科;明朝开始只设了给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该制度基本是继承了唐朝的门下省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而该制度也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五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内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立四辅制度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后被废。之后朱元璋请来几位翰林学士帮忙辅佐,这些翰林学士的官职被命为“XX大学士”。这也就是所谓的内阁机构。特务机构;明朝实行严密的特务政治。主要的特务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在东厂设立后,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而成立。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北。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东厂在设立之初,就由宦官担任提督,后来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置于武宗时期,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第一讲 明代文学概况;明代小说的繁荣

第一讲明代文学概况(第四周1) 绪论: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 《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世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代表作是“三言”、“二拍”。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变化和特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前期文学】明代前期文学的发展,有个曲折的过程。除元、明之交产生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外,这时期没有产生成就较大的作品,只是到成化年间戏曲和民歌才有一些新的开拓。 【后期文学】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取材面也较广。这是明代后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后期的通俗形式的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戏剧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都在各自领域中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一时期“雅”、“俗”文学传统相互混融的现象,也比前一时期更为突出。 一、明代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一)前期沉寂的原因 元明之际社会动荡,形成了一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了一批精神上比较解放而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作品有阳刚之气,作家有忧患意识。以《三国演义》、《水浒传》、南戏中兴、宋濂、刘基、高启诗文为代表。但这种繁华很快就遭到阻扼和摧残。 1、明初,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自秦汉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 顶峰。

【明清史论文丛】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数据库】人大全文1998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576 【摘要】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124~13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199806 【标题】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作者】田培栋 【作者简介】作者田培栋,1927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正文】 据目前的明史研究,洪武时期有两个土地数字,一个是《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四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官民田地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另一数字是《诸司职掌》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究竟哪一个数字代表当时的实际耕地数字,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诸司职掌》一书完稿,朱元璋遂诏令“颁布中外”。从此,该书记载的田土8496523 顷便成为最权威的田土数字,正德刊本《大明会典》及正德至嘉靖后修订的《后湖志》、万历重修的《大明会典》及清初编写的《明史》等书,都采用这个数字。再加上景泰六年户部尚书张凤奏疏:“洪武年间,天下征纳粮草田地山塘共八百四十万余顷”(注:《英宗实录》卷二五四。),嘉靖八年(1529年)詹事霍韬奏疏:“洪武初,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注:《霍文敏公文集》卷三《修书疏》。),进一步肯定了800 余万顷的记载,更增加了《诸司职掌》的可信度。 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曾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十几年,明史界又开展了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看法是“定位错误”观点。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湖广布政司在统计时,极可能在该地区耕地数字202175.95顷之前,多写了一个“二”字,这一笔误使耕地虚增了2亿亩。河南的耕地也极可能是在449469.82顷前多抄了一个“一”字,虚增了1亿亩。按此推理,《诸司职掌》记载的数字多写了3亿亩。对这一种观点,顾诚先生曾进行论驳,他说:“《诸司职掌》是遵照朱元璋的指示编纂的重要法典,成书之后又由他下令颁行中外,朱元璋并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出现这样明显的重大错误,他不能不发现或漠然处之。”又说:“当时造册书写数字的表达方式是‘几百几十万……’,不用阿拉伯数字,也就不可能出现多写‘一’字头、‘二’字头的问题。”(注: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顾文发表之后,仍有人坚持此种观点,只是另换说法,认为当时计算数字是用珠算,而珠算错位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认为,在明初严刑峻法之下,湖广、河南布政司的官员在统计田土时,怎能会出现相差10倍的定位错误呢?而且《诸司职掌》一书是由吏部尚书负责编撰,又由许多学识渊博的翰林儒臣集体参与,决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错误。 明初政府对田土总数的登记有两个系统:一是由户部负责根据全国黄册统计的数字,亦即《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的3874746顷,这一部分土地明朝称为“额田”或“赋田”,系实际纳税的土地。另一个系统是由吏部负责编纂的《诸司职掌》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的8496523顷,即“额田”和全国可垦荒地的合计。本文拟就《诸司职掌》所记载数字的内涵、来源以及它与明代耕地扩大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及其统计方法 根据史书记载,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十分庞杂,例如金华府属兰溪县仍保存了南宋时登记的土地种类:水田39 545亩,山陆地29 064亩,平田178 145亩,竹脚8 288亩,山桑17 933亩,竹xiāo@①8322亩,平陆35 705亩,屋基15 222亩,塘28 393亩,坟地8 013亩,杂木53 385亩,茶地146亩,桐果木15 699亩,石灰山280亩,柴山508 935亩,坊墩基地20 825丈,白地24 685亩。(注:万历《金华府志》卷六。)该县土地之中只有前五项应属农田,其他都是非农业土地。这种非农业的项目到明代更为繁杂,以浙江省为例,田土之中包括田、地、基、山、塘、荡、池、濠、

明朝的疆域极盛时

明代辽东 明朝的疆域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毛佩琦教授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首在文化成就的灿烂,为世界贡献良多;文明的悠久绵长,为现世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实体;历史记忆完整、史学传统丰厚,不断团结感化倾慕中国文明的有志之士,来维护中国、重建中国。而不在征服侵略、夸耀疆土广大。疆土广大仅仅是后来的既成事实而已。 国家的力量和疆土不单讲求面积,明朝时候国家税收主要来自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湖州、嘉兴七个府,这七个府面积约不到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耕地约占全国的17%,人口约占全国的15%,但是税收长年占全国的36%-50%。现在蒙古土地面积大,可它绝对是个小国。 而明的文化疆土更是广大,影响遍及亚洲,这些"软实力",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像信用一样,蓄积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丧失则很快,沦为野蛮人的奴隶,华夏文明被压制的奄奄一息,充满病态,这些"软实力"已经丧失殆尽。 以来在某些偏听偏信的人心里,朱元璋搞定纳哈楚平定辽东的历史,是吹牛吹出来的。 明成祖完全毁灭黄金家族的声威和蒙古首都和林,收复广大北方领土是吹牛吹出来的。 明代在辽东废州县,立军卫制,修边墙,实行军垦,使辽东地区城镇林立,农业发达,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伊始,便对辽东用兵。1370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明王朝,朱元璋下令设置辽东卫指挥司,任刘益为指挥同知。败走辽阳的元将洪保保不满,密谋刺死刘益,投奔元将纳哈出。同年明廷又建立辽东指挥使司,任马云、叶旺为定辽都卫指挥使,在老鸦山寨(辽阳东)击溃元将高家奴,先后占领辽阳、沈阳等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立辽东都司,治辽阳,辖有二十五卫二州。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 定辽前卫,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所今辽阳城东北。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今天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找着的,希望对于有益于想查找资料的吧友。我准备有时间看看这里的推荐书目。(也不知道国内北大是不是清史领域的NO.ONE,书目的入门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明清史研习入门 课程号:02132400 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 基本目的 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 第1-2周: 一、研习明清史初步 1、认真阅读明清史名著,掌握明清史的基本框架――精读孟森《明清史讲义》等。 2、阅读明清史的主干文献,熟悉基本史料――《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圣武记》等。 3、学习作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关注中外学术前沿动态。 4、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3-4周: 二、明清史的基本线索 1、政治与政治制度 2、赋役制度与商品货币经济 3、社会动荡与转型 4、“心学”、理学与汉学、宋学 5、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 6、“封贡”外交体制与中西文化交融 实践活动:任选《明史》或《清史稿》中的一篇“本纪”,与相应一朝的《明实录》或《清实录》对照,编写一份某帝王简表。

第5-6周: 三、如何利用明清史研究的工具书 1、纸本工具书的种类。 2、纸本工具书的利用。 3、网络信息的查找。 实践活动:选择一部自己家乡所在县(或府)明清时期的一部方志,概述该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纂修特点。 第7-9周(8周运动会): 四、明清制度史研习 什么是制度?内容包括政治制度(中央至地方机构、军事、法律)、经济制度(包括赋役、水利、钱法、商税、海关等),以及民族、宗教、边疆、宫廷、外交等。 制度研究的基本文献,以具体制度说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任选《大明会典》(万历)或《大清会典》(乾隆)中之一种,与《明史·职官志》或《清史稿·职官志》的一部分对比,条陈其异同。 第11-12周(10周为黄金周): 五、明清政治事件研习 研习政治事件的主要资料(明清《实录》、《起居注》、《方略》等官书,《上谕》、《朱批奏折》、题本等档案,文集、笔记等) 政治事件的分类(宫廷、军事、民族、民变、外交),以事例谈研究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始末、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