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刀尖上的灵魂——武士道的心理学分析

【徐光中】

有一次一个友人揶揄我:“你自以为懂得武士道多少?你以为你真正懂得武士道吗?”我笑道:“别说现在我没有真正懂得武士道,就算我老死的那天也不一定能真正懂得武士道。”他又问我:“那你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懂得武士道?”我答道:“等到我有勇气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剖腹的时候。”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深奥沉重的话题,我只能持着谨慎的态度,以探讨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武士道到底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武士,我们来了解一下武士阶层的起源,645年中大兄领导下的改新派发动了政变,推翻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统治下的旧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建元大化,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兼摄政大臣。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类似于奴隶)私有制,原来私有的土地和部民成为公地和公民;改革税收制度,实行“班田收授制”(班的意思就是分发,分配);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日本著名的大化革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中古封建社会,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封建贵族地主阶层通过各种手段集聚了大量的土地,建立起了“庄园”,然而随着封建土地兼并的加剧,到了10世纪中期,贵族地主阶级所拥有的庄园越来越多,而国家控制下的土地寥寥无几,大批农民纷纷破产,国家没有足够的土地用来班给公民,班田收授制度渐渐趋于废止。

11世纪时,作为天皇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的班田收授制彻底崩溃,中央无力对地方进行控制,作为封建土地所有者的贵族地主阶级组建起了自己的军事力量用以兼并并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庄园制度迅速发展,用以扩张并保护封建贵族阶级的土地的“侍者”即是武士。1192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镰仓幕府,日本出现了第一个武家执政的政权,武士阶层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从武士阶层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武士的职业就是效忠于主君——即作为土地所有者的贵族地主阶级。“主君用其财产的一部分与从者的生命交换。”所以说武士与其主君之间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一旦主君需要武士为之卖命,主君往往“以恩赏作诱饵钓取忠义”。

武士道指的是武士在日常生活以及在执行任务时所需要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其中包括忠、孝、勇、礼、诚、、知耻、名誉、勤俭等等。

说了这么久我自己都感到离题太远了,似乎我在写记叙文而不是在写议论文,好吧,我就尝试着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对武士道最根本的三大要义——“克己”、“勇武”与“知耻”作一番浅显的分析。

(1)、克己

武士的日常生活以及职业生涯决定了他们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面临着来自死亡恐怖的威胁,如果他们在面对死亡和痛苦的时候临阵退缩,那么很可能会带来个体生命的毁灭,既然逃避死亡与痛苦的结果会招致更大的灾难,那么如何才能尽量躲避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呢?答案是——“直面死亡与痛苦”,也就是说与其逃避不如迎接,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而人类痛苦的

根源是因为人有欲望,而欲望之中最为强烈的欲望莫过于求生的欲望,性本能是人类求生欲望的最根本与最深刻的体现,死亡的痛苦无疑是人类最根本、最深沉的痛苦,而“直面死亡与痛苦”本身就是极端强烈的痛苦,怎么办?答案有二:将“苦”变成“甜”;将“甜”变成“苦”。

第一、将“苦”变成“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经济关系,前文已经说过了,武士与其主君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雇佣关系、利益关系(当然“情义”在武士与主君的雇佣关系之中也显示着金钱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武士必须以忠诚报答和换取主君的恩赏,“主君给从者恩赏,要求从者报恩——奉公”,“主君之要务,就是根据从者忠与不忠、忠与不忠的程度给予恩赏”,在此我援引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来予以分析,斯金纳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将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两种,并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出于操作性反应,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应)呢?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每当一个行为产生之后,接着给予一个积极(消极)强化,那么这个行为产生的频率就会增加(减小)。因此如果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地拼命厮杀,“折敌项,取敌首”的赫赫战功一旦获得主君的赏识,那么主君就会对他的这种勇猛无畏的行为提供一个正性刺激,也就是积极强化,表现在物质层面上就是给予武士一定的财富、地位与权力,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表彰武士的英勇无畏的武士精神,也就是给予武士以名誉,名誉直接关系到武士自身及其子孙后代的权益,名誉就意味着财富、地位与权力。为此,武士一生都在珍视名誉、求取名誉,并将名誉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在武家社会,“名誉”与“恩赏”是一对双生子,武家社会刺激武士追求和珍惜忠诚、武勇和甘为主君献身的名誉,武士则需要以忠诚、服从、报恩、知耻等名誉,来达到昌盛家族、荫蔽子孙的人生目的。从心理学角度归根到底地说,就是因为名誉象征着物质财富,正如金钱象征着一切商品一样(当然精神上的欢欣与慰籍也不可忽视,甚至十分重要),不管物质财富还是精神享受,这两者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都可以称之为“正性刺激”。如果说战场上的痛苦与死亡对武士而言是巨大的“负性刺激”,那么在经过一场伤筋断骨的残酷厮杀之后所得到的物质奖励、精神慰籍则极大地抵消了武士职业生涯所遭受的痛苦。

将“苦味”变成“无味”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够让人的感官产生一种“甜”的幻觉呢?我这

里想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武士从小就要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磨难,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日后战场上面对死亡与痛苦时所产生的退缩心理,让武士在遭受肉体上极端巨大的痛苦的时候能够习以为常,安然处之,武士道的根本精髓就是:从上一年的除夕开始到下一年的年底,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把“追求死亡”作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考虑,我认为这在生理学的意义上是为了通过从小对武士忍受极端痛苦的训练来让大脑皮层等生理系统对肉体上的极端痛苦甚至

是生命毁灭做到逐渐适应甚至逐渐麻木,显而易见,用麻木一词恐怕不太合适,也就是说如果认为这种训练将肉体上的极端痛苦减小至无痛苦恐怕言过其实,但是这无疑极大地减轻了这种痛苦的程度,更确切地说是极大地减轻了这种痛苦在精神上的反应的程度。

第二、将“甜”变成“苦”,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个人自认为,胆怯退缩的行为根源于这种行为能够带来一个正性的刺激,什么正性刺激呢?也就是短暂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有些高考考生为何怯场,原因在于这个怯场的反应能够让他短暂地逃避高考所带来的负性刺激,一个负性刺激的消除也可称为正性刺激,同理在战场上,武士在面对敌人手中的刀剑的时候,多少也会有逃避退缩的心理存在,但是战斗时无情的,对方绝对不会因为你有了胆怯懦弱的心理而会对你有丝毫留情,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胆怯懦弱的心理反而会让敌人战斗意志更加坚韧,战胜信心更加坚定,而且在战斗过程中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所以说这种胆怯的心理可以带来短暂的“甜”,也就是带来短暂的安全舒适感,但是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生命被敌人毁灭,而且就算生命得以保存,那么因为胆小怯弱而导致的战败所面临的严重后果——名誉毁于一旦,甚至是剖腹自杀(剖腹有时是主君的意旨,有时是自觉颜面尽失需要以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

如此一来这种因为胆怯退缩的行为所导致的短暂的安全舒适的感觉很快就被名誉的丢失、生命的毁灭等巨大的痛苦所浸没。武士不惧痛苦的大无畏精神其实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所以说武士克服自己的胆小懦弱的心理直面痛苦与死亡其实是为了避免死亡与痛苦。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这里也能用得上。

(2)、勇武

其实勇武说得冠冕堂皇,说到底也就是为了主君的利益,尚武斗狠、取敌首级,这其实是武士作为人的“人性之恶”的反应,人性之恶最根源的原因是人有着死亡的本能。

我在另一篇博文《日本右翼与武士道》里面对日本武士冷酷暴戾、残忍嗜杀的本性所产生的原因已经讲得较为清楚了,在此不妨引用一下:

“武士道的产生不仅仅是与日本的传统经济模式以及“海上骑马民族”的岛国掠夺本性有关系,而且与日本的岛国环境气候有关,日本列岛四面环水,而且一年四季地震火山,海啸台风频繁发生,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而且大部分又都是山地,自然资源极其贫乏,日本人历来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惊恐惧怕的心理,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生的能量与死的能量是人活动的一切动力,生的能量主要表现为性欲的本能冲动,而死亡的能量则表现为攻击本能的冲动,死亡的能量是指生物身上所具有的将有机的生命体带回到无机状态的能量,因为死亡并非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生就意味着死”,两者相互渗透,日本人对于死亡有着潜意识的极端恐怖,正是由于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怖,使得日本人的性格非常狭隘急躁,而且时刻感到危机重重,而为了排遣这种死亡的能量,日本人往往将这些能量指向外界,因此日本人极其好斗,一旦这种指向外界的能量回到了自己体内(即对外发泄死亡能量的过程失败),日本人就会被死亡的能量所击败,我个人以为,日本武士包括现在的一部分日本人往往采取以剖腹这种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与此有关。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与日本武士道的不惧死亡的精神相互矛盾,事实上并非如此,日本武士的不惧死亡与对死亡的极端恐惧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对于死亡的极端恐惧使得日本武士身上的死亡能量极其强烈,侵华期间日本人灭绝人性的暴戾行径就是明证,而一旦攻击受挫,日本武士的死亡本能就指向了自身,表现出自虐自残自杀的行为。日本武士不惧死亡的实质是他已经被死亡的能量所击败、所支配,死亡的本能最终在他的身体与精神上取得了胜利,辨证法在这里也是有活力的,所以说两者并不矛盾。”

今明两天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最后的两天,前段时间我看了美国记者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拍摄的现场录像,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噙着泪,我看到一个逃亡的母亲背上背着的一个幼小的男孩居然还扭过头来对着镜头露出一种对街上的逃亡场景感到好奇的微笑的时候,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了,这个小男孩不知道:国家要亡了,民族要亡了,他更不知道自己绝对活不过今天。果不其然,一会儿后日本军人一把从他母亲怀里夺过了他,他哭着要向母亲求救,而母亲要用手去挽救他的时候,日本军人的手臂用力将母亲推倒在地上,同数以千记的中国婴孩一样,他被残忍地挖去了双眼,被日军用刺刀戳,用皮鞭抽,用铁钩勾起放进滚烫的开水中烫死,我当时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同胞,与我血肉相连的同胞。

日本武士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疯狂、冷酷、邪恶、残暴是他们人性深处死亡本能的直接表现,是他们通过发泄死亡本能来获得一种极端强烈的快感的无耻方式。

(3)知耻

武士道的核心是知耻,忠、义、勇、忍等品德无一不出自于“耻”,如果说我刚刚谈论的是自我对武士行为的影响与控制,那么“耻”作为超我无疑就是一种作为一种内在化、道德化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才是武士道德的精髓之所在,日本人判断道德的依据是“耻感”,也就是说如果旁人不觉得是耻辱的,那么就可以为所欲为,在日本人心目之中,判断是否耻辱与是否善、是否恶(我指的是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善恶)基本上没有关系,所以本尼迪克特说,这个耻不同于西方的罪恶,也不同于中国的“知耻而后勇”,仅仅与荣誉相关,日本人就算做出了丧尽天良的滔天罪行也不感到耻辱,因为他们没有超越性的善恶观念,在战场上的仁慈与宽容反而会被自己的同胞视为懦弱胆怯的诺夫,所以此时“仁”反倒成了耻辱。

那么为什么“耻”对日本人,特别是日本武士有着这么大的控制力呢?我想从武士的职业生涯与作为统治阶级的主君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前已叙述过,武士的职业就是杀人,武士的死亡本能极其强烈,故而极其好斗,古代的日本武士时时有性命之忧,在路上偶尔遇见的一对武士,稍不顺眼就拔刀相向,打个你死我活,因此我认为武士的性格是攻击型的性格,对人尊严的伤害是最具杀伤力的,所以武士绝对不能容忍别人用精神上的利刃去剥离他视之比性命还要珍贵的人格尊严,一旦别人冒犯他的尊严,那简直是比要了他的命更加难受,况且我刚才已经谈到了“名誉”象征着物质财富、权力地位,所以武士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绝不容忍任何人玷污他的名誉,一旦战败就剖腹自杀,用自己的生命来洗雪自己所蒙受的侮辱,武士对于耻辱的敏感有时甚至达到了极端偏执的地步,据说有位商人好心提醒一个武士背后有跳蚤,结果马上被劈成了两半,而理由竟然是令人吃惊的简单:跳蚤是生长在畜生身上的,把武士看作是畜生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挑衅与侮辱,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武士极其强烈的耻感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攻击性心理的体现。

第二,从作为统治阶级的主君来讲,控制、统治武士阶层来为自己服务(说到底就是牟利),什么才是最有效果的呢?金钱物质?权力地位?这些固然异常重要(马克思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起不到从根本上控制武士的目的,只有从精神上予以控制才能最大效率地驾御武士为自己效命,怎么控制呢?方法是宣扬武士道德,从小教育武士知耻,用“耻”来对武士进行思想与行为的控制、操纵,古代日本武士面临死刑的时候,往往被统治阶级“特许”以剖腹自杀的名誉方式去死,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耀,难道是因为剖腹自杀死得更轻松吗?恰恰相反,剖腹自杀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死亡方式,以这种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性命反倒被统治阶级宣扬为“勇武、坚韧、无畏、忠义”,原因何在?在武士本身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惧死亡与痛苦,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在统治阶级自身则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砥砺那些仍然活着的武士的“勇武、坚韧、无畏、忠义”的人格。

以上是我对武士道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希望行家指出表述有误的地方,当然我已经说过了“等到我有勇气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剖腹的时候”才是我真正懂得了武士道的时候,一个被人当场抓住的小偷无论他怎么贼眉鼠眼、胆小怯弱,他也永远无法体会一个乘着月色在大猫眼皮底下“捞外快”时的老鼠的心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老鼠,同理,我根本无法体会真正的武士道,因为我不是武士。

--------------- 徐光中作于2007年12月30日

西方心理学史课后问题

西方心理学史课后问题 为了方便同学们独立学习的需要,整理出如下问题,以帮助同学们学习和思考。 苏堪宇 第一章绪论 1.西方心理学史的涵义和学科性质。 2.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地位。 3.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4.意识经验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5.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方法。 6.“新史”编纂观的意义。 7.西方心理学史编纂的基本原则。 8.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有哪些?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有哪些启发? 9.历史思维及其特点。为什么要有历史思维? 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1.米利都学派及代表人物的观点。 2.简述毕达哥拉斯学派对灵魂的认识。 3.赫拉克利特是如何认识灵魂的,为什么说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哪句话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 4.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是如何演变成气质的四种类型的? 5.概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6.简述柏拉图的心理学思想。 7.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 8.简述奥古斯丁的心理学思想。 9.试分析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10.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11.简述达·芬奇的心理学思想。 12.叙述培根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13.界定洛克的“白板说”,这体现了他的什么心理学思想? 14.叙述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15.简述康德的心理学思想。 16.简述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 17.阐述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18.阐述理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轨迹。 19.简述哈特莱的心理学思想。 20.简述培因的心理学思想。 21.何谓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22.简述希波克拉底的心理学思想。 23.简述加伦的心理学思想。 24.界定人差方程式。 25.论述近代生理学对心理学的贡献。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主要心理学思想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主要心理学思想 摘要: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古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关键字:精神分析心理学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正文: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一生中,他从未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而获得重要的科学或医学奖项。 精神分析理论试图通过考察个体内在的东西、特别是探究个体的无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1.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1)意识——对此,一个个体可以不怎么困难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2)前意识——一个个体可以将之召唤到意识当中;(3)无意识——他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一个个体的自觉意识,除非这个个体依靠精神分析家的帮助。 抑制——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个体阻止某些儿时的事件和其他东西成为在自觉意识中可以获得的东西。 偏见——通过这个过程,无意识层面的神经性的、或精神的焦虑被转化为有意识的恐惧。因此,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对行为的一种内在考察的、个体性的解释,是通过对无意识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2.弗洛伊德的方法 (1)首先,他尝试催眠术,但他发现催眠术转移了症状却没有彻底医治他的病人。 (2)后来,他转向与个人进行长期深入的访谈,其途径是以一种完全不作判断的方式来接受病人所说的任何东西(自由联想)。 (3)弗洛伊德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对付他自己的神经病,即一种创造性疾病。梦为弗洛伊德提供了观察无意识心灵的一个窗户——最初是他自己的不安的心灵,然后是其他人的不安的心灵。他关注梦的分析,这是他生涯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有助于他搞懂自己的精神神经疾病,并阐述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 宣泄——通过替代性的手段对某个个体的强烈的情感进行清洗。 移情——一个病人的情感态度从父母或过去的其他个体向治疗者的转变。(弗洛伊德认为,对于治疗者的这种非理性的爱的情感或敌对的情感是病人与童年时期的依赖性的重大而又必要的脱离。) 认同——通过这个过程,某个个体接受了另外一个人的特性,并将之体现在他,或她的个性之中。(弗洛伊德将“认同”看作是持续长久的心理情感。他认为模仿是一种短暂的认同。)3.弗洛伊德认为他的主要发现为:梦是某种希望的实现,是某种压抑的、不可接受的性的希望的间接性表达。《释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4.俄狄浦斯情节——存在于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一种乱伦的诱惑。 5.他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希望的实现: (1)快乐原则——主要由某种性本质的希望和欲望所构成,它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们可以要求并不十分文明的行为。快乐原则统治着无意识。

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这是与许多人理解不太一样的,推崇的是善良的本性。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当权者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武士道本来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伦理观,统治者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因为自古武士把武士刀和和弓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当这种对于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变为了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善良的,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统治者用到了歧路上去了,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要了解武士道,先要看看武士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06056 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西方心理学史的分期: 1、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生理心理学。 2、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 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17-19世纪英、法两国的心理学主要特点: 1、心理学仍然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心理学理论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哲学心理学主要以联想论、感觉论、经验论为理论形式。 费希纳的物理心理学的意义: 1、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 2、费希纳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冯特心理学的意义: 进步: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2、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为心理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人。 局限:冯特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想要建立一们科学心理学是不相容,造就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得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意义: 1、冯特继承了前人或用代人如费希纳、微博、高尔顿等人的工作。岁实验的条件等不断改进,得到了一些可信的和有一定 科学价值的心理资料,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利用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国际性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 艾宾浩斯理论的意义: 1、为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活动,如学习、记忆、思维等。 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1、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在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这一鸿沟之间建立了桥梁。 2、发展观点、历史方法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3、在进化论的影响下,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关于个别差异等,都成为了心理科学研究的课题。 4、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对机能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5、但是达尔文忽略了动物与人类的区别,发展心理学不能仅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济群法师开示心理学高校弘法 2013 济群法师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这一话题,我觉得很有意义。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佛教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其中,仅汉传佛教就有八大宗派,可谓法门林立。其中的每个宗派,对如何认识并改善心灵,都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可视为佛教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人的心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它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降服烦恼,调御心行,乃至明心见性。近代以来,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古老智慧,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作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其中,尤以正念学说的影响最大。 由此可见,了解佛教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东方心理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心理学。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

佛教是教育,也是心理学。其中既有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的健康状态,什么是患有疾病的症状,同时还介绍了如何治疗的具体方法。 佛经中,经常将佛陀和众生的关系比喻为医生和患者,并称佛陀为“大医王”,因为他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那么,为什么将众生称为患者呢?难道我们都有病吗?须知,这个病不是身病,而是心病。在佛教中,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就是贪嗔痴。这一点,和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些异于常人且带来各种障碍的心理问题,才被列入疾病范畴。至于常人都有的贪嗔痴,并不在其治疗之列。 而在佛教看来,只要我们内心没有摆脱贪嗔痴三毒,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都属于轮回中的患者。佛陀曾经也是这样的患者,但他通过修行,最终断除烦恼,证得觉性,成为一个透彻生命真相的觉者。佛法就是佛陀找到的、解除贪嗔痴的方法。 所以说,佛法就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而修行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 1.四谛法门 佛法中,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很多,经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面对如此众多的法门,如何才能有效契入,畅游法海?博大精深的佛法,有没有一个基本纲领?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根据自身的修行经验、生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修行总结为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这是佛陀根据当时医生治病的过程安立的。当医生面对一个病患时,首先要进行如实的诊断;其次要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第三是对治疗结果加以评估,知道健康后的状态是什么;最后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也是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四谛法门又包含两重因果,即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 轮回和解脱,是印度文化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印度人普遍认为,生命是一种无尽的轮回,其中充满了烦恼和痛苦,充满了不自由和不自在。所以,印度哲学和宗教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就是从认识轮回到终止轮回。印度人称之为解脱,即终止这种充满迷惑烦恼的生命延续。 整个佛教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轮回做出正确解读,即四谛法门中的“苦”和“集”;二是指出超越轮回的解脱之道,即四谛法门中的“灭”和“道”。 所谓苦,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所谓集,是阐述痛苦的由来。只有正视现实,找到根源,才能究竟解除痛苦。就像治病,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和成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如果不能对症,哪怕吃再多的药,治再久的病,也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 佛法说人生是苦,有人因此误解佛教是悲观消极的。我曾就此问题发了一条微博:“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而快乐的,只因迷惑,人生才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一旦止息迷惑烦恼,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清净、自由和快乐。”之所以说苦,是指凡夫的生命现状。在这充满迷惑的人生中,无论有多少表面的、暂时的快乐,其本质还是痛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真正的快乐,无论在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久,都是快乐的。在这个世间,我们找得到这样的快乐吗?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某个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暂时平衡。如果没有需求为前提,或是所得超出承受能力时,平衡就会被打破,使快乐转为痛苦。事实上,平衡是暂时的,而不平衡是长久的。 在佛教中,迷的另一个表述方式是无明。就像雾霾天那样,使人看不清生命真相,也看不清世界真相。因为看不清,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对世界产生错误认定。进而还会执著这种误解,使生命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痛苦。可以说,生命的迷惑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所以佛教认为,以无明、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是轮回的因果。 我们要解决痛苦,既要找到痛苦根源,还要知道痊愈后的健康状态。四谛法门中“灭”,就是告诉我们解除迷惑、息灭烦恼后的状态,佛教称之为涅槃。这是一切躁动平息后的寂静,是深层的、究竟的、无所不在的寂静。这种寂静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那么,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解除痛苦?苦集灭道的“道”,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方法。 所以,四谛法门的两重因果,都是先说结果,再找原因。首先,看到痛苦的现实,知道以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其次,明了这种痛苦来自生命自身的迷惑和烦恼。第三,知道健康的生命状态是觉醒、自由和喜悦的,那就是涅槃。最后,了解走向涅槃的方法。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1, 101?110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101 收稿日期: 2010-05-10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CXLX006)。 通讯作者: 阎书昌, E-mail: yanshuchang@https://www.doczj.com/doc/ec13519314.html,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 阎书昌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 传教士丁韪良出于借心理学来传播宗教的目的在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 这是融入了许多西方科学心理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中国最早开设心理学课程的登州文会馆的两名毕业生在丁韪良撰写《性学举隅》过程中进行了笔述工作。丁韪良曾为益智书会撰写心理学教材但未完成, 益智书会转而出版了颜永京的《心灵学》(上本)。以丁韪良及其《性学举隅》为纽带, 19世纪后半叶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构成了一副较完整的历史图景, 反映出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与宗教传播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举隅》吸收了当时西方心理学前沿性的生理心理学知识, 向中国引介了催眠术和颅相学知识, 并对中国的“五官说”、“七情说”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同时也借用了汉字的造字法来阐述其部分心理学观点。由于丁韪良向中国传播心理学是其宣传宗教思想的手段之一, 而颜永京译述海文原著的《心灵学》更倾向于向中国传播心理学这一学科, 强调了心理学与众多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价值, 因此丁韪良在心理学术语创制上的历史功绩要逊于颜永京。颜永京于1882年将psychology 翻译为“心才学”, 这是目前发现心理学学科的最早汉语翻译名称。 关键词 丁韪良; 《性学举隅》; 中国近代心理学; 登州文会馆; 颜永京 分类号 B84-09 1 引言 在华传教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于1898年出版了《性学举隅》, 这是第一部融入了许多近代西方心理科学知识的中文心理学著作, 此书虽曾在中国心理学界被提及过, 并误以为1904年才问世(赵莉如, 1991), 至今始终未见心理学界内对该书及其在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进行过深入研究。1988~1989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汪兴安在随荆其诚出访美国期间, 在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这本1898年版的《性学举隅》。目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着一份复印本(Jing & Fu, 2001; 汪兴安, 个人访谈, 2010-05-06)。在心理学界之外目前仅见《丁韪良与中国》一书中专设一节以1904版《性学举隅》为基础对其内容、特点、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评述(王文兵, 2008), 但是该著作对《性学举隅》的解读在心理学理论和历史的视角上仍显薄弱, 致使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性学举隅》的认识有待深化。本文在深入考察原著的基础上, 以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传播为历史背景, 试探讨这部心理学著作在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的历史价值, 同时将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 梳理丁韪良及《性学举隅》与中国近代心理学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事件或著作的关联性, 以此来构建19世纪后半叶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图景, 从而达到对中国心理学所走过的这一历程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的目的。 2 丁韪良与《性学举隅》 丁韪良, 字冠西, 1827年出生于美国基督教世家。1846年他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 并在大学学习过精神哲学(又译“心理哲学”, Mental philosophy)课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神学院接受《圣经》方面的

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映像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在物理学普通力学与量子力学中的映 像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前言 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就其深刻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型。但对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却较少且不易研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其学说在心理学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与研究价值。普通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物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分支,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都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现今不断有人将精神分析理论与力学与量子力学对比,得出人类本能中符合自然界一切事物规律的结论。本文综合了全世界几十篇有关此类问题的文献,其意义在于,总结前人有关生死驱力与质量定义与能量最低原理的关系的研究,通过比较来得到更加令人信服且具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正文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便有德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中描述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对于人的适用情况做了预测与猜想,直到七八十代时,物理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交流逐步形成,其间的关系才逐渐浮出水面。 以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以上所说的两种本能即为“生死驱力”。 现今对于生存本能在物理学的映像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经典力学中有关质量的不同属性。第一属性,惯性质量指衡量当物体受力时,它对于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抵抗程度。惯性质量可以通过给物体施加一个力,测量由此导致的加速度而测定。而人的生存本能则使人能保持一种“活着”的状态而不改变,是惯性在生命轨迹中的体现。第二属性,引力质量是由一个物体的引力通量(引力通量等于引力场在一个封闭表面的面积分)来决定的。引力质量是物体相互吸引的基础且是这种相互作用量度的决定因素。类似于人类的性本能,能够解释与异性之间的好感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归属感问题,同时也从侧面给出了同性恋的合理性。这些都是很有价值与前景的研究方向,从心理学问题找到物理学中的映射,同时从物理学中反推至心理学的现象并给出解释,这也是物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有关死亡本能的映像,则可以在量子力学中寻找到答案。其中作为已知的能量最低原理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高觉敷__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高觉敷__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反应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了。古人以为在人体内有某一东西在主宰人的活动,这个东西被他们称为"灵气"或者"灵魂"。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伯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罗马的伊璧鸠鲁(公元前约 341,270)、卢克莱茨(公元前约99,95)、西欧中世纪的奥古斯丁(354,430)、阿奎那(1224,1275)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说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心理学确实有一个长期的过去。心理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却很短。心理学这个名词在欧洲16世纪以前没有出现过。通过17到19世纪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和19世纪心理生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得到了它的体系、科学事实和研究方法。而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若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的心理实验室建立为标志,则至今仅仅有120多年的历史。 绪论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 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心理学史的性质和对象 1、学科性质与发展动力 研究心理学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历史学科而不是理论科学。 关于发展动力的两种观点:伟人决定论(托马斯?卡莱尔的《论英雄、英雄崇拜及历史上的英雄行为》——整个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史”)和时代精神决定论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Samurai High School观后感 武士Samurai,是古代日本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阶级,是日本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武士”一词出现于日本平安京时代,成型于德川幕府,在江户时期,武士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后来,明治政府颁布“废刀令”标志着武士阶级的彻底倾覆。在这一过程中,低级武士被流放成为“浪人”,部分高级武士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此之前,天皇招募的士兵主要由农民组成,具有很大的不正规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恒武天皇为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座下的地方势力。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之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势力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交出政权给天皇为止。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hair-cut”、“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 “武士”虽说已成为历史,但由“神道教”教义和天皇信仰融合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却被广为流传,且至今仍对日本社会具有深远影响。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具体内容介绍: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否定、退回、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种,也是人们常运用的防卫方法。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绪论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得基本情况 一、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对象 西方心理学史就是研究西方心理学得产生、发展与演变得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得形成有三个故乡: ●古希腊就是心理学起源得故乡, ●德国就是心理学诞生得故乡, ●美国就是心理学发展得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一大势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二大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大势力” 二、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方法 (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得历史背景下进行 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得心理 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得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 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 (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得产生原因、发展过程、 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得学习意义 (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得历史规律 把构成现代心理学得许多领域与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与理论之间得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与批判精神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提高鉴别能力与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得创新精神与人格魅力 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与开拓创新得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得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她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得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得建设 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得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得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 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 历史研究得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就是?就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得历史。 (一)西方得心理学史研究 第一个时期就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得研究。(被忽视) 三位心理学家: 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 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得一百年:1833—1933》

浅析佛教与心理学

浅析佛教与心理学的自我观 在中国漫长的岁月中,佛教文化作为一朵奇葩,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了参天大树。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科学、一种生活方式早已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晋以来,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陈寅恪)。 由于佛教的传入,在人的心、性、情、才与认知结构,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个体自我的神圣完满性(佛性),能动的主体与重重无尽的世界的关系,顿悟、直觉、创造性思维的爆发力,以超越意境的追求等方面的体认或研究,都比之前的先秦哲学要深刻许多。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在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描述观察、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上的成果,其分析之细微,体系之复杂,甚至达到了使许多心理学家都叹为观止的程度。 “自我”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人创造一切奇迹和文明的心理前提,体现了智慧的最伟大力量。“认识你自己”是一个永恒的深刻的命题。在现代社会,新的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文化氛围让人们迷茫、空虚、无所适从,因此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探索真实的自我,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大家找到心灵的平静。而佛教的自我观则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 一、佛教的自我观 自我是个人存在的根本,一切心理活动存在的根基和内核,人存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我的实现。因此在早期社会,因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崇敬,人们往往期望有“神”的存在,或者相信灵魂存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而佛教的“我”与任何宗教与哲学都截然不同。佛学所说的“我”是梵语atman的音译,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灵魂、精神、自我、身体、本质等含义,指其体常一、有自在作用的个人或宇宙,作为独立永存之主体,潜在于一切事物之根源内。佛教所说的“我”,含义非常复杂,不同的经典也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分类。《圆觉经略注疏》卷上将佛书中所说的“我”分为四种:㈠凡夫妄计我,所认经验的自我为实我,及有作为轮回主体、永生的自我。㈡外道所执神我,佛教把佛教之外的哲学或宗教派别都笼统称为“外道”,它指的是佛教外的哲学或宗教认为宇宙中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或神。㈢三乘所立假我,佛教诸乘皆肯定的分别称你我他的我,为伦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经验我、第一人称我,亦称“俗我”、“世流布我”。㈣法身真我,如来藏经论中所说佛性真我、大我、涅槃真我,被认为是真正的我。 佛教的“我”无所不包,统摄了其他一切哲学、心理学中的关于“我”的观念。 与所有的哲学宗教派别不同,佛教坚决否认有一个支配世间的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本体或灵魂的存在。在佛教看来事物都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关系中。说道缘起最完备的莫过于“十二因缘”理论。“十二因缘”就好比一个既没有起点有没有终点可言的圆环,十二个环节都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关系的,没有什么先后始终之分。“十二因缘”中每一环节的生起,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的作用而决定的。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依存,互为因果,没有绝对的独立或存在。因此,科学的说,佛教所说“十二缘起”,是一个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园”的概念,而不是锁链式的直线概念。根据佛教的“缘起论”,我们发现,所谓宇宙、人身内身外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实体的存在,称之为“阿特曼”

历年心理学史(自学考试)模拟练习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19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是缪勒的____________。 2.费希纳发展了____________,为实验心理学开辟了道路。 3.被国际心理学界誉为“德国心理学界的老专家”的是____________。 4.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5.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确定动物和人类的表情在发生上具有共同的____________。 6.卡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__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__。 7.吴伟士提出了动力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8.麦独孤在情绪心理学上的贡献表现在他对情绪进行了分类:一种是__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__。 9.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重心在于____________ 的满足,而阿德勒心理学的重心在于____________的实现。 10.卡丁纳根据人类学的考察,强调____________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 要代表。( ) A.洛克 B.霍布斯 C.哈特莱 D.休谟 2.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不论空间知觉还是时间知觉都是与生理过程相对等的,这种理论被称为 ( ) A.身心对应论 B.同型论 C.因果论 D.身心平行独立说 3.斯金纳通过实验得出的学习规律有:习得反应、条件反应和(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抑制和消退律 D.泛化和消退作用 4.詹姆斯的____________给美国的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 A.构造主义 B.实用主义 C.行为主义 D.工具主义 5.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动物和人的心理具有( ) A.本质的区别 B.微小的差别 C.种类的差异 D.心理的连续性 6.以屈尔佩为首的符茨堡学派进行了一系列关于____________的实验研究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 A.知觉 B.思维 C.记忆 D.注意 7.莱布尼茨在论述身心关系时,提出了____________主张。( ) A.预定和谐说 B.身心交感论 C.心物平行论 D.身心平行对应论 8.____________认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有差异的。( ) A.费希纳律 B.韦伯定律 C.强化律 D.贝尔——马戎第定律 9.华生曾说,给他一打健全的儿童,他可以任意把这些儿童训练成他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这反 映了他的心理学主张是( ) A.环境决定论 B.本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种族歧视

精神分析学派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1838-1917)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但是意动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譬如看必有所见,听必有所闻,思维必有所思及的对象。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等就是意动。布伦塔诺以为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 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 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 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

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影响。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 单子论是莱布尼兹最有名的哲学论述,莱布尼茨在《论自然本性》中把实体阐述为单子,他说“实体的本原,在生物那里就是灵魂,在别的东西那里就是实体的形式。这种本原与物质相连就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一'的实体,但凭它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单元,也就是这种本原,我名之为单子。”单子=实体本原=简单实体=实体形式 在莱布尼茨看来单子具有其固有的本性-知觉和内在的本原-欲望: 知觉:莱布尼茨的基本规定是“知觉是一个单元中的对繁多性的表达”,也就是一个单子对所有其他单子或者说由单子构成的宇宙的表达。知觉作为一种表达,其主体是单子,其对象是宇宙中所有的单子。知觉是单子的一种自主活动,它不是由外部事物对知觉者起作用引起的。 欲望:莱布尼茨的规定是“欲望是从一种知觉到另一种知觉的倾向,是单子内在本原的活动”,也就是说单子具有自发性。 他认为,单子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的、单纯的不可分的实体。“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因此,各个单子不能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而是彻底孤立的。单子没有量上的差别,但有质的差别,“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单子本身的变化来自于内在的原则。因此,在这里,单子虽然是实体,但却不具有传统实体的特性。 单子构成了现实的事物,它们与灵魂相似,具有不同等级的知觉。无机物和植物只具有低级的“微知觉”——隐德来希,动物的灵魂是高一级的知觉,人的心灵是具有理性的知觉,天使则具有更高一级的知觉,而最高级别的担子就是上帝,是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是全能,全知,全善的。除此而外,单子之间的等级如同数字一样具有连续性,全部单子构成连续的整体,中间并无空隙。 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 由德国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是指一个观念如要从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些界限便是意识阈。其意思是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他认为,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故意识不是人的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称为无意识活动。就字面而言,无意识就是“无意识的意识”。看来似乎矛盾,其实人的无意识的性质就是如此。他还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随着时间的变迁,意识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面而成为无意识的。相反,被抑制的观念可通过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