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零售业的国际化扩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大潮流。由于零售业是涉及到向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活动,它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零售业国际化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同时,世界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实行全球营销网络扩张也将使其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第一节零售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零售及零售企业

(一)零售的概念及其特点

零售指任何人和组织将商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以供某人消费而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是商品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售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处于终点,零售活动的完成即意味着流通过程的结束,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结束,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零售交易涉及到的是最终消费者,即零售业直接与终端顾客发生关系。终端消费者的地域分散性使零售业的空间布局往往较为分散,这就促使大型零售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具有交通便利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建立分销机构,也是当今世界零售巨头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对于跨国经营的零售商而言,零售市场的空间分散性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使跨国经营的营销管理成本和供应网络的管理成本在其成本结构中占较大份额。

第三,每次交易规模一般比较小,即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较小,但交易的频率较高。它要求对与每一笔交易有关的费用(如送货、包装)都进行严格控制。低成本战略是当今零售业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

第四,零售业需要以大量的供应商作为支撑,因此,零售商的供应网络的密集程度、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是影响零售商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零售商重要的无形资产。一般而言,大型零售商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应伴以供应网络的同步扩张。

第五,零售贸易不仅只存在于零售企业之中,任何从事这一销售活动的机构不管是制造商、批发商或者是零售商,都可以进行零售活动,即零售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因此零售市场往往竞争激烈。

第六,由于消费习惯受文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强烈,因此,零售的地域性和本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跨国零售市场的差异较大,这为零售商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带来困难。

(二)零售企业

222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零售企业是以商品和服务直接供应终端消费者作为个人生活消费,或供给社会集团作为非生产性消费的经济组织,其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零售活动。零售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做好商品的供应工作,不断扩大商品销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需要。零售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利用相应的营销策略与消费者保持长久的联系,并构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稳定的忠诚关系。

零售企业按照同一家零售企业所拥有的分店数量可以划分为独立零售商和多店面零售商。前者是指经营10家分店以内的单一所有者,而后者是指同一家零售企业拥有10家或10家以上的分店,全部销售类似商品,拥有相似的外观设计以及遵循相似的业务程序的大型零售企业[2]。当前,多店面零售企业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而独立零售商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世界零售巨头均属这一类型。

多店面零售企业与独立零售企业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有可能使零售业务标准化以及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由于属于同一连锁商店的所有店铺拥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产品,所以整个多店面零售商可以共同开展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这些资源的共享降低了每家店铺花费在广告宣传上的费用。

第三,与独立零售企业相比,连锁经营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多种媒体宣传,并能在全国电视网络和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

第四,依靠其分销和信息系统,连锁集团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例如,大型连锁店可以通过自己统一的运输、仓储和订购运作提高成本效率,从而降低其对批发商的依赖程度。

第五,连锁商店在与供应商的议价过程中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当今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零售业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集中体现。随着服务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零售业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愈加重要,零售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美国为例,2003年美国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34亿美元,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03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在零售业就业的人员达2300万人,占美国从业人员的22%,平均每5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零售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据英国经济情报所(BU)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GDP)的增长将达4%,这将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动力。同时,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预期将达到1.2%,这意味着到2010年,全球新增的消费者的数量将达7亿,为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零售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更主要体现在零售业在各产业部门的主导地位。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由消费决定生产的特征愈加突出,企业的整体活动自始至终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和最终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作为销售终端的零售业对上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得以加强。这种特征主要是通过零售商对于商品的定购、产量的控制、标准的规定、物流的走向等方面决定权的增加来体现,表现在零售商自有商品品牌经营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世界零售巨头经营范围普遍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发挥着引导、组织生产,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的主导功能。近年来,世界大型零售企业加快了自有品牌的发展,厂家按商家提出的性能、规格、质量、包装等要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23

求从事生产,生产的商品打上商家自己的品牌上架销售。在零售业发达国家,商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相对于厂家品牌的发展有加快的趋势。在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最高者达54%;美国超市中40%的大百货公司开发了自有品牌。

(二)国际化成为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零售业也不可避免地将其企业经营活动纳入全球经营范围。与制造业相比,零售业的国际化起步较晚,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世界零售业巨头才开始其大规模国际化历程。分析零售业国际化起步较晚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零售业当时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所决定的;二是,零售业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实力难以支撑其海外扩张;三是,零售服务的本地化特征较为明显,海外市场的陌生和距离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四是,发达国家本国零售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开拓本国市场是大型零售企业的首选目标。1980年代末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前述因素对零售业的限制作用减弱。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型零售商面对的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一方面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迅速,实力增强,国内市场的发展却受到拘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需求趋同对零售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张的机会出现。产生于美国连锁经营形式的发展和推广,加快了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在消费者的购买力大范围的分散状态下,分散的消费可以通过分散的连锁店形式来加以满足,使分散的许多单个性的店铺在连锁经营的集合下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优势;通过连锁经营制,能够将国内成熟的经营理念、品牌标识等无形资产、管理机制和方法、经营技术和手段等竞争优势直接输出到国外加以利用,方便了零售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自1986年到2003年,国际零售商跨国经营步伐明显加快,平均跨国经营国家数从2.8个,增加到10.1个,平均拥有外国业务国家数从4.7个,增加到14个。世界零售百强企业都是国际化发展的典范,位居前10位的企业在各国的店铺数都超过1000家。世界最大的沃尔玛1992年才开始进行国际化经营,2001年底在全球就已经拥有4150家分店,其中海外店铺数占25.17%;麦德龙在欧洲、南美、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607家分店,年销售额达87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占40%。

(三)新型零售业态不断涌现,零售企业通过多渠道提供服务保持竞争力

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的经营形态,它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和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是零售机能变化的结果。从零售业发展过程来看,其业态创新的思路大体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直到目前世界零售巨头的基于消费者趋势为中心营销战略。这些零售商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始终保持一种随时反应的姿态,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商店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衍生出零售业态的多次革命,从早期的百货商店、便利店,发展到当前包括大型综合超市、食品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家居用品中心、专业商店、会员俱乐部、名牌货廉价店、超级市场等多种业态形式并存在格局。同时,世界零售巨头多实行多业态经营,1998年,《财富》杂志所统计的全球500强中的41家零售企业,有36家选择多业态经营模式,沃尔玛、家乐福的高速发展就得益于其灵活多样的业态经营组合迎合了不同消费者心理。店铺连锁零售商将试图使自己的每一家店都成为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的目的地,增加非传统经营的商品,增加非商品消费服务。由于大多数零售业态都可以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存在,因此连锁经营将成为零售业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大型零售巨头普遍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零售网络。据美国商务部

224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统计,美国在19个大的行业门类中都已经实现连锁化。1998年美国最大零售商前100家全部为连锁经营,共开设店铺111 800多家零售店,平均每家拥有1100多家连锁店铺。美国的连锁经营已占社会零售总额的60%以上。因此,连锁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控制了零售业,覆盖了大多数的消费层面。

图12-1 1875年~2000年英国主要零售业态模式

(资料来源:托尼·肯特等,什么是零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零售成本

多店面的连锁经营方式使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成本大大提高,对于在全球拥有营销网络的世界零售巨头来说更是如此。为此,零售商除了采取大规模采购以压低进货成本外,还以商用卫星系统、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运作方式,使顾客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销售资料、补货系统、营销手段的调整等都可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进行管理。特别是大型百货公司、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现代业态,由于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越来越明显,组织规模的扩大使内部各职能的分离越来越严重,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协调和沟通的任务更加艰巨,信息量增加,对信息的依赖性也日益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流通企业的信息表现方式、信息载体和信息处理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逐步由书面信息转变为电子信息,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手段实现作业活动的电子化,完成信息加工、处理、存储由人工化向机械化的转变,其主要成效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作业的效率性和低成本。在流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主要表现是建立信息系统,例如,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增值网(V AN)、高效消费者响应系统(ECR)等。大的零售组织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随时了解经营情况,扑捉市场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商品销售和节约经营费用,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商店等业态都要求高度信息化。

早在1987年,沃尔玛就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私人卫星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同3800家供货商实现计算机联网,每天的销售情况直接反馈到供应商,供应商便可以根据情况适时安排生产并及时补充供货;该系统也用来连接沃尔玛所有商店及设施,通过商店付款柜台激光扫描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25

器,售出的每一件货物,都会自动记入电脑,当某一商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发出信号,商店可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既不积压存货,又不使商品断档,加速资本周转,从而大大降低成本。麦德龙连锁集团所有连锁店都使用POS销售终端机,从客户接待到结帐,从商场订货到进货,从广告宣传到财务处理,一切都是电脑智能系统有条不紊的处理。正是由于拥有强有力的信息系统和同步报告系统以及决策调整执行系统,才使得国际零售商能够准确有效地快速决策,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

(五)互联网成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渠道

大规模地利用国际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零售业的一大新变化。方便、经济是消费者永远的追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网上购物环境的不断改善,这种方便、经济的购物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网上商品销售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网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国际互联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子商务日益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的交易量迅速增长,交易范围不断扩大。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有意购买某种商品时,不再需要去零售商店,而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查看零售企业产品目录,并选择到哪一家商店去购买;在做出决策之后,也只需通过国际互联网签署订单即可,而购物款则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也有一些零售企业为了吸引顾客,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目前,美国绝大多数规模经营的零售商均已经建立商店或公司的网站,虚拟商店和实体商店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美国网上购物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2004年美国网上购物实现销售额为14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有3700万个家庭在网上购物。其二,多渠道商品信息搜寻和选购,已经成为美国消费者的新购物习惯。12岁以上年龄的居民,平均每周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9小时,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消费传播媒体。美国的信用卡制度为网上付款提供了便利性和安全性。2001年美国全年的网上零售额为32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9.3%,网上零售额占整个零售业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0.1%。不少从事网上零售交易的公司也开展了跨国经营活动。比如,2001年,在线拍卖巨头易趣公司(eBay)在韩国的一个拍卖公司投资了 1.2亿美元,而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公司(Amazon)于2000年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日元网站,将网上销售业务成功地扩张到日本。因此,互联网技术也大大推动了零售业的全球化发展。

(六)规模化经营

大型零售商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庞大,零售产业集中度日趋增高。以美国为例,1998年美国100家顶尖零售商销售总额8610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20466亿美元(不含机动车零售)的42%。平均每家大型零售商年销售86亿美元。前10家年销售额4013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0%。前20家销售总额5465亿美元,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7%,占最大100家零售商的63%,平均每家年销售273亿美元。

表12-1和表12-2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5个主要连锁超市所占市场份额的变化,表中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欧美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明显上升趋势,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零售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还使得它们在与供应商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此外,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它们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因而,规模化是零售业的必然选择。

226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表12-1 美国5个主要连锁超市市场份额增长

超市名称 1993(%) 1998(%)

凯洛格(Korger) 6 10

沃尔玛(Wal-Mart) 0 9

阿尔伯森(Albertson’s) 3 9 森富威(Safeway) 4 7 阿霍尔德美国(Ahole USA) 2 5

40

合计 15

资料来源:James E. Tillotsoon, Global Supermarkets, Nutristion Today, May, 2000.

表12-2 欧洲部分国家前5名连锁超市的市场份额

国家 1988(%) 1996(%)

64

英国 52

52

法国 41

41

德国 27

西班牙 20 25 资料来源:James E. Tillotsoon, Global Supermarkets, Nutristion Today, May, 2000.

第二节世界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营销网络

一、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动因

零售业之所以在上个世纪末加快了建立全球营销网络的步伐,除了零售业的日趋成熟以

及通过向世界市场进行网络扩张可以获得规模优势和垄断优势之外,还有更多深刻的内因和

外因。

(一)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内因

(1)本国市场的过度饱和和过度竞争。欧美等国的零售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

走向成熟,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内并购活动的频繁,零售业的集中度也相对提高。加之由于零

售业进入壁垒低,导致零售业成为国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最低的行业之一,据统

计,1996年世界上最大500家企业中零售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01%。国内市场的过度

饱和和过度竞争迫使大型零售商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纷纷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

(2)国内对增设店铺实行严格的计划政策。为了避免大型零售业之间的合并造成小零售

商的破产而引起失业率的上升,一些国家对在大城市里新建商铺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欧洲

国家的大型零售业发展面临更多的限制。比如在意大利,一些当地政府的法令就明文限制了

大型零售商在本地开展业务,以免使当地的小零售商店破产。而1996年底西班牙国会通过一

项新的贸易法,在该法中对开设新的大型商场要有额外的许可才行,另外还对超市在周日和

节假日的营业时间进行了限制。

(3)人口减少和老化,以及国内经营成本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降低一直是困扰

欧洲零售业的最大问题,这意味着如果不向外发展,就必须忍受国内低的增长率。此外,由

于国内市场的过度饱和,在商业稠密的地方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人工成本和经营成本也居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27

高不下,对于美国的零售商而言,因为国内较大的市场规模,所以,对比欧洲国家而言,国内市场支撑零售商发展的市场基础更好,但是,由于外资零售业大量的进入,也使美国零售业趋向饱和,并大大提高了在美国开展零售活动的成本。

(二)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外因

(1)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出现和世界性消费需求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动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也为发达国家零售商进入这些国家提供了可能。比如,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由于人口稠密,国家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外资零售业投资的热点。此外,随着跨国公司和全球化的影响,也使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呈现趋同性,即使是在不同国家的零售店也销售类似的商品。

(2)对外资准入放松管制。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不少国家对外资进入零售业都放松了管制,尤其是在所有权的要求方面。菲律宾的零售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由本国人垄断,严紧外商涉足。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菲政府2000年颁布了一条新的法律,有限开放零售业,以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本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根据2000年3月生效的菲《零售业自由化法》,凡投资250万美元以上、750万美元一下、在菲开办或收购零售企业的外商,在两年内可至多拥有零售企业60%的股权两年后可拥有全部股权;投资额在75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可拥有100%的股权;投资高档商品或奢侈品零售店的外商、如其资本额不低于25万美元,也可拥有零售店全部股权。这吸引了很多跨国零售商到菲投资。

(3)来自竞争的压力,促使零售商采取跟随的战略。由于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将全球化发展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出于竞争的考虑,一些本来只着眼于国内发展的零售商也加快了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的步伐。

二、跨国零售企业全球营销网络的特点

(一)全球营销网络的建立主要以欧美大型零售巨头为主

零售企业建立全球营销网络需要以企业自身的规模、国际化经验为基础,从当前全球营销网络建立的实践来看,这些零售业巨头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主要包括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瑞典的宜家家居、德国的麦德龙等。在世界200家大型零售企业中,按销售额统计,美国最高,为48%;其次为日本(9.6%)、德国(9.5%)、法国(9.4%)、英国(7.5%)、意大利(2.2%)、加拿大(1.5%),其他欧洲国家所占比重为8.4%、全球其他国家为3.0%。西方七国集团占销售额的近90%。表12-3显示了世界零售巨头海外销售额最大的15家企业,在这15家零售企业中,德国占5家,法国占4家,美国、英国、荷兰、瑞典、比利时各占1家,来自非欧美国家的只有日本,占1家。以上数据说明,全球营销网络的建立主要以欧美大型零售巨头为主。

表12-4为2002年按照销售额计算的前15家全球零售巨头。在15家零售巨头中,全部为欧美国家,其中美国就有10家,其他5家分别为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德国的麦德龙和Aldi Einkauf、英国的Tesco。在全部的15家零售巨头中,欧洲国家的零售商是主要的跨国经营者,而美国只有沃尔玛进入表12-3 所列全球最大跨国经营前15家零售企业,其他零售商由于美国本土巨大的零售市场而没有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228

表12-3 全球最大跨国经营零售企业(海外销售规模,2002年数据)

排序企业名称总部所在地主要业态海外市场规模

(百万美元)

跨国经营

国家数量

1 万客隆(Ahold)荷兰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 50377 27

2 沃尔玛

(Wal-Mart)

美国大型超市,折扣店, 39124 10

3 家乐福

(Carrefour)

法国大型超市,便利店,折扣店 31739 32

4 麦德龙(Metro)德国百货店,大型超市,专卖店 22338 28

5 德尔海兹

(Delhaize)比利时大型超市 16183

11

6 廷格尔曼

(Tengelmann)德国大型超市 13671

16

7 阿尔迪(Aldi)德国折扣店 12811

12

8 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日本食品超市 11168

13

9 宜家(IKEA)瑞典专业店 11037

33 10 欧尚(Auchum)法国大型超市 10390

20

11 英特

(Intermarche)法国大型超市 9156

8

12 瑞维(Rewe)德国大型超市 8113

11

13 皮诺春天集团

(Pinault)法国百货店,专业店, 7429

16

14 特易购(Tesco)英国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7114 11

15 利德集团(Lidl)德国大型超市 6711

20

资料来源:Neil M Coe, The internationlisation/globalization of retailing:towards an economic-geographical

research agend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4,V ol36。

表12-4 全球零售巨头15强(按照销售额计算,2002年数据,单位:百万美元)

排序零售企业国家销售规模(百万美元)

1 沃尔玛美国 244524

2 家乐福法国 64774

3 万客隆荷兰 59267

4 (家得宝)

Home Depot

美国 58200

5 (克罗格)Kroger 美国 51760

6 麦德龙德国 48561

7 (塔吉特)Target 美国 43917

8 (西尔斯)Scars 美国 41400

9 特易购英国 39521

10 (科斯托)Costeo 美国 37993

11 (艾伯森)Albertson’s美国 35626

12 阿尔迪德国 33713

13 (彭尼)J C Penney美国 32347

14 森富威美国 32100

15 凯玛特美国 30762

资料来源:Neil M Coe, The internationlisation/globalization of retailing:towards an

economic-geographical research agend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4,V ol36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29

在欧美国家大型零售巨头中,又以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瑞典的宜家最为典型。

沃尔玛1962年成立于美国,在最近的20年里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全世界有4000多家连锁店,还设有40多个商品配送中心,多个特别产品销售中心,产品进入沃尔玛等于进入了全球销售网络。2002年,沃尔玛的销售收入是2450亿美元,超过美国通用电气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是第二大零售企业的3倍。它不仅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也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最大的零售商。它占据了美国超大购物中心79%的市场份额,82%的美国家庭在2002年至少光顾沃尔玛商店一次,每星期有108亿顾客光临沃尔玛位于世界各地的分店。表12-5是沃尔玛在美国的一些商品中的市场份额,显示了沃尔玛占据了美国多种商品的销售主导地位。同时,沃尔玛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在十个国家建立的营销网络,分别为: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德国、波多黎哥、英国、韩国、加拿大、中国(图12-2)。

沃尔玛直接从生产商进货,实行统一订货,统一配送,尽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各分店的订货单先汇集到总部,然后由总部统一订货。为了降低商品采购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搜索最低价的商品,沃尔玛在全球有1万多个供货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沃尔玛的目光,从2002年它从中国进口了120亿美元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0%。从孟加拉进口2.66亿美元,占美国从该国进口总额的14%。

表12- 5沃尔玛部分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2001年)

商品名称一次性尿布护发品牙膏宠物食品家用纺织品市场份额 32% 30% 26% 20% 13%商品名称 CD DVD 食品杂货 OTC药品单本杂志市场份额 15%~20% 15%~20%19% 16% 15%

资料来源:转引自张计划,国际零售业发展走向与应对,特区经济,2004年第2期

图12-2 沃尔玛全球营销网络分布

M. Coe and Andrew Currah, Globa

(资料来源:Neil Wrigley, Neil lizing retail: conceptualizing the distribution-base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NC),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5,29, 4)

第十二章 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230 顾客的全球供应链。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无缝联结与合作沃尔玛与供应商通过计算机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共享信息,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供应商,都通过信息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商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沃尔玛及时地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厂商,并帮助厂商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完善。在供应商和沃尔玛之间的配送渠道方面,沃尔玛坚持必须由自己控制商品的变动情况。正是依托统一、集中、实时监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为实现直接“控制生产”和高水准的“客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沃尔玛集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于一身,直接连接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一方面将大量触角伸向每个城市、每个社区,另一方面将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的制造商,甚至干预制造商的设计和生产活动。将以前需要通过市场流通网络完成的所以活动纳入自身,转变为单个企业内部的商品转移。另外,沃尔玛还通过建立较为稳定的伙伴关系,降低信息搜集、讨价还价的费用,以及不信任可能增加的市场交易费用,通过严密规划和整合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将所有的费用降到最低。

家乐福1963年成立于法国,1999年并购普罗莫代斯,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零售企业,是法国最大的上市公司,经营业态主要以超大市场、超级市场、折扣店和便利商店为主。家乐福扩展海外营销网络的步伐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家乐福在法国以外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例不断提高。1998年,家乐福国外销售额为1974亿法郎,占总额的42.3%,国内销售额为2693亿法郎,占总额的57.71999年家乐福在法国和国外的总销售额为5087亿法郎,增长了9%,其中在法国国内为2774亿法郎,仅比上年增长3%,占总额的比例下降为54.5%,在法国以外的销售额为2亿法比上年增长17%,占总额的比例上升到.5%。到2004年,其海外销售额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0.8%,海外销售额比重超过国内销售额。从销售额的空间分布来看,到2004年底,家乐福在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546个连锁店,表12-6给出海外营销网络全部集中于欧洲、美洲和亚洲地欧洲是其营销网络最为密集地区,在欧洲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37.3%,分布的国家有比利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波兰、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等9个国家。美洲主要集中于中南美地区,分布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5个国家,在这一地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6.5%;在亚洲建立营销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韩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和泰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7%(图12-3)。到20年底,法国家乐福、西班牙家乐福、葡萄牙家乐福、希腊家乐福、巴西家乐福、阿根廷家乐福、台湾家乐福和印尼家乐福等9家都成为当地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国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零售市场并建立的在亚洲最为密集的营销网络。到2004年,家乐福在中国的店铺数量已达226家,占全部亚洲店铺总数的66%,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在亚洲总销售额的34%。

沃尔玛是典型的拉动式供应链,以最终顾客的需求为驱动力,整个供应链的集成高度集中。它跨越了企业内部和与外界的界限,形成了以自身为轴心,联结生产厂商与%。313郎,45了各类业态店铺和销售额比重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家乐福的区,其中,04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31

图12-3家乐福全球营销网络分布

(资料来源:同12-1)

表12-6 法国家乐福全球营销店铺和销售额比重的空间分布(2004年)单位:家

法国国

法国以外

总计 各业态

内 欧洲 美洲 亚洲 合计 超大市场 179 288 157 170 615 794 超级市场 588 690 211 6 907 1495 折扣商店 630 2606 488 164 3258 3888

便利店 0 194 0 0 194 194

其他 129 240 0 0 240 369 销售额比重% 49.2 37.3 6.5 7 50.8 100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e613434237.html,

如以国外销售比例看,瑞典宜家家具公司在全球是最高的。宜家成立于1943年,原本是瑞典南部一家杂货商,1950年起开始经销家具,并很快成为瑞典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现在,宜家在瑞典各地共有14家家具商店,国内销售额为56亿克朗,相当于瑞典专业零售总额的11%。1963年,宜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开设了第一家国外分店,1969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大街上出现了宜家家具店的招牌。1970年代中期以后,宜家的经营触角延伸到欧美和亚洲许多国家、地区。先后在瑞士(1973)、德国(1974)、加拿大(1976)、台湾(1979)和中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总数达150家店铺,总销售额为70多亿美元。宜家的总销售额虽然远不能与沃尔玛和麦德龙等巨头相比,但它的外销比例却是世界之冠。1996年它的272亿法郎销售额中有240亿法郎是在瑞典之外的24个国家(120个分店)完成的,占88.9%。2004年,宜家家居公司的销售额为128亿欧元,其中,欧洲市场占销售额的81%,北美洲占16%,亚洲占3%。而在地区采购方面,宜家家居公司利用其全球采购中心,充分利用全球产品市场,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232

在亚洲采购的比重达31%,欧洲为66%,北美洲为3%。

(二)空间上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为营销网络的最密集区

零售业直接面向最终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潜力的大小直接影响零售巨头营销网络的密度。一般而言,消费品市场潜力越大市场营销网络的密度越高。而消费品市场潜力的大小,一方面受经济总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的制约。从经济总量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总量较大。2002年,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1%,欧元区占29%,日本占14.5%,以上三个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75%。虽然欧洲和北美地区只占世界人口总量的近20%,但是,这些欧美国家人均消费能力较强。根据美国统计局公布数字,2002年美国社会零售总量为23959亿美元(不包括汽车及配件),约占全球的65%,列全球第一位,比第二位到第五位的日本、中国、德国和英国的零售总量之和还要大。在全球200强零售商中,美国约占45%,在零售总额中约占53%。因此,这些欧美发达国家自然成为这些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的首选地,营销网络也最为密集。沃尔玛目前在全球10个国家共建立店铺5311家,其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建立店铺数为5036家,占总数的94.8%。家乐福的营销网络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中南美洲,在其全球6546家各类业态形式的店铺中,在欧洲就集中了5544家店铺,占全部店铺数的84%。宜家家居公司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独资商场196家,除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拥有2家和4家商场以外,其余190家商场均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从地区营业额和地区采购额来看,欧美地区占其营业额的97%。虽然近年来宜家加大了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采购比重,但采购额的69%仍位于欧美地区。在宜家的65000名员工中,欧美地区的员工总数为62000,占其总数的95.3%。销售额前5为的国家全部来自欧美地区,德国(20%)、英国(12%)、美国(11%)、法国(9%)和瑞典(8%)共占其销售额的61%。由此可见,宜家家居的销售市场主要在欧美地区,其在欧美地区的营销网络也最为密集。

表12-7 全球最大30家食品零售商分布最集中的国家和地区(2002年)

国家法国波兰西班

牙德国美国比利

英国泰国中国

台湾

中国

零售巨头

数量

14 13 12 11 11 11 10 10 10 10

国家葡萄牙捷克丹麦荷兰意大利韩国巴西匈牙利马来

西亚斯洛伐克

零售巨头

数量

10 10 8 7 7 7 7 7 7 7

资料来源:Neil M Coe, The internationlisation/globalization of retailing:towards an economic-geographical research agend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4,V ol36

表12-7中的20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30家食品零售巨头进入数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由表12-7可见,有10个欧美发达国家进入上表,共有101家次零售巨头在这一地区建立了

营销网络。它们占20个国家和地区中这些食品零售巨头进入家次的55%,这进一步证明欧美

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最为密集的地区。

(三)亚洲和东欧地区成为当前世界零售巨头营销网络扩张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国际零售巨头加快了向亚洲和东欧国家地区扩张的步伐。从全球零售市场发展潜

力来看,中南美洲国家从2001年开始经济普遍下滑目前经济尚未完全复苏。非洲由于政治和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33

文化的差异,近几年也不是国际零售商的扩展热点。中东地区虽然是重要的消费市场,但由

于政治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已经发展了众

多的店铺,基数较大,潜力已经不大,这一地区的增长率一直较低。在这一情况下,东欧和

亚洲国家成为国际零售巨头营销网络扩张的热点地区。

1990年代末期以来,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与西欧零售业发达国家空间邻近,尤

其是欧盟东扩的巨大推动力量,使东欧国家成为新兴的零售市场。在表12-7中,波兰、捷克、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已有37家次的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

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国家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人口数量也成为新兴的零售品市

场。据统计,1996年~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年增长率为2.8%,亚洲新兴经济体为4.3%,

而以中国为首的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则为6.6%。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亚洲新兴市场人均收入提

高,带来消费水平的增长。表12-8为亚洲新兴国家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对比。

由表12-8可见,亚洲新兴经济国家人均收入年增长速度普遍快于经济发达国家,其中尤

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受到瞩目。加之以上两国人口基数大,零售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据估计,中国零售市场规模达到3250亿美元。印度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800亿美元[4]。据统计,

从1995到2000年,零售巨头在中国营业额平均增长速度达42.7%,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7]。

目前,印度零售业尚处于分散化和零碎化状态,有组织的零售业仅占销售额的2%。除德国麦

德龙公司已经进入印度,有两家分店,美国沃尔玛和法国家乐福等均未进入印度。印度肯德

鸡快餐店只有4家网点,而在中国网点数已经超过1000家。亚洲地区除了市场潜力较大而使

之成为零售巨头海外营销网络建立的热点地区以外,其除日本外,多数地区零售业仍处于欠

发达状态,没有可与欧洲大型零售企业相抗衡的能力也是这些零售巨头进入的原因之一。同

时,近年来,亚洲各国为了更快提高本国零售业现代化的水平,都制定了放松在流通领域对

外资出资比例的限制的政策和发令。例如泰国于1999年1月完全取消了对外资比例的限制,

所以特斯科、加希诺和家乐福等都增加了对泰国零售业的投资。家乐福、特斯科和加希诺在

购并泰国企业总的股份比例,分别提高到80%、75%、66%。

表12-8 亚洲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比较(1980~2002)

国家(地区) 1980~1985 1985~1990 1990~1995 1995~2002

中国 9.1

6.2

11.1

7.1

香港 4.0 6.7 3.1 1.4 印度尼西亚 3.9 5.1 5.8 0.4 韩国 6.5 7.8 6.4 3.9 马来西亚 3.2 3.1 6.9 1.9

新加坡 2.2 6.2 5.9 2.5

台湾 6.7

3.9

5.6

泰国 3.7 8.4 7.6 0.6

印度 3.3 4.2 3.2 3.7

日本 2.6 4.3 1.2 0.8

法国 1.4 2.7 0.7 1.8

德国 1.3 2.9 1.8 1.2

意大利 1.8 3.0 1.1 1.5

英国美国1.8

2.1

3.1

2.3

1.3

1.2

2.1

1.9

资料来源:Robert W.Fogel:表现卓越的亚洲经济,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234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第三节 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空间模式

一、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进入方式

特许、合资、独资(自我进入或有机增长)、并构,是跨国零售商海外建立营销网络最常用的模式。此外,国际战略联盟发展也很迅速,这种形式也逐渐成为跨国零售巨头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的一种新的模式。

(一)并购

采取并购东道国零售企业的模式建立营销网络为其确立海外市场份额提供了最快的路径,一般适用于经营业绩好,有很强资本运作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它要求采取这一模式的企业在零售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能运用管理模式整合业态模式,并且能够快速进行市场扩张,因此,是零售业巨头在海外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常用的模式。伯特(Burt)的研究发现,欧洲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时候更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购逐渐成为跨国零售商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的主导模式。表12-9给出了1999年零售巨头的主要并购案例。

表12-9 1999年主要的国际零售商并购

收购公司目标公司投资

阿霍德(Ahold,荷兰) ICA集团(ICA Group)北欧的领先食品零售商 50%的持有股份

阿霍德(Ahold,荷兰)足迹公司(Pathmark)位于纽约的美国零售连锁零售商 17.5亿美元收购

家乐福(Carrefour,法国)普罗莫德(Promodes),法国零售集团兼并

沃尔玛(Wal-Mart)阿斯达(Asda),英国第三大食品零售商收购

德尔海兹(Delhaize,比利时)罕娜福(Hannaford),美国东海岸杂货商 36亿美元收购

资料来源:托尼·肯特和欧尼基·奥马尔,什么是零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2.特许

特许的优点是可最大限度地扩大零售商品牌影响力,用较少的资本便可迅速扩展其海外营销网络,特许零售商的品牌与服务必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受许人全过程的控制比合资、独资的方式低。一般情况下,零售商在向海外扩张其营销网络的初期,由于缺乏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和经营经验,加之如果海外市场与母国市场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特许是一种扩张海外营销网络的较好模式,从这一点看,特许往往是世界零售巨头扩张国际市场初期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于越来越多的欧洲零售商来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但由于日本市场与欧洲市场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和消费习惯,社会、文化、心理距离较大,况且日本市场发达的零售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样许多欧洲零售商就采取了特许模式进入日本市场,如意大利家具零售商弗里特(Frette),法国珠宝零售商阿格萨(Agatha),英国妇女儿童零售商母爱公司(Mothercare)等。瑞典的宜家家居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也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各开设两家特许专卖店,待取得在中国市场的一定营销经验后再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3. 合资

合资使零售商可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分销网络,并且该模式还为跨国零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35

售商与本地零售商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因此,这一进入模式可降低零售巨头在一个文化、社会和消费习惯比较陌生的海外市场的经营风险,是零售巨头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初期常采用的一种模式。例如,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等零售巨头在中国建立营销网络的初期就首先与中国的零售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市场环境越来越熟悉,经营经验越来越丰富,这些零售巨头才开始以并购或有机增长的形式在中国拓展其营销网络。英国的零售商圣斯巴利(Sainsbury)和比利时的吉柏公司(GIB)合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的零售商圣斯巴利不熟悉DIY(do it yourself)的方式,而对于吉柏公司,面对的是英国市场不熟悉的经营环境。1979年吉柏采取与圣斯巴利合资的形式进入英国市场,圣斯巴利持有75%的股份。通过这种方式,DIY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这种合资也使圣斯巴利的经营业务多元化。但合资模式也有弊端,如双方常会因投资决策、市场营销和财务控制等问题发生争端,有碍于跨国零售商执行全球统一的协调战略。

4. 有机增长

有机增长被定义为在现存的或组合的组织框架中新店铺的发展。采用这种模式的零售商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管理与销售过程,经营利润完全归自己支配。与其他进入模式相比,有机增长能够维持零售商的品牌认知度,而不至于在海外扩张时使零售商品牌吸引力下降。但有机增长是一种费用极高的方式,尤其海外扩张的初期阶段,因为起初销售收入很少,巨额的前期投入很难迅速收回。因此,这一方式扩展营销网络往往是在销售风险较小或已经通过特许经营、合资经营等方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市场经验后所采用的一种模式。例如,宜家家居在1963年在与其地理邻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挪威扩张营销网络时,风险较小,因此直接采取了有机增长的方式,但对于亚洲而言,由于宜家并没有足够的营销经验,投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宜家家居首先于1975年在香港设立两家特许经营店铺,之后才在其他国家进行有机增长式的扩张。

5.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一种股权或非股权的合作形式,其特点是相互协调,而不是控制。联盟可以使企业获得新技术、市场营销、分销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合作伙伴可在资源和竞争能力方面互通有无,并相互交流经验。因此,以这种模式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可以降低零售巨头的经营风险,因此,往往也是零售巨头进入海外市场初期经常采用的模式。

一、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空间模式

从地理学的角度,建立全球营销网络是零售企业跨国空间扩张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零售业建立跨国零售网络始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在地域上进行持续的扩张。早期的跨国零售网络扩张的典型特点是大型零售企业从本国市场向临近的国家具有共同特点的市场发展。这些共同的特点包括文化、语言、消费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跨国零售网络的数量和种类增多,并且一些小的各种专卖店也加入其中。随着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经验和信心的增加,零售企业的目标市场已不仅是地理、文化相似的市场,而是向其他地理距离更远、语言、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更大的海外市场转移。但是在世界零售业巨头进行营销网络的扩张中,由于不同的企业战略又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主要包括三种空

236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间模式:

(一)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

该种空间模式是与零售企业在建立海外营销网络中的相对保守的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邻国市场—全球市场的渐进式扩张模式。即在空间上,待在母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强竞争实力后,首先以母国为中心在空间邻近、文化相通的邻国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由于零售市场本地化特征强烈,在邻国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既是一个拓展市场空间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探索和积累在海外建立营销网络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是零售企业在具有更大差异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的基础。之后零售企业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而以一个空间距离更远、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更大的先期进入市场为基地逐渐向外扩张。一般而言,这个先期进入的市场往往市场潜力较大,并且通常由于东道国零售企业竞争力不强,还不能达到与其展开竞争的实力,同时,世界零售业巨头大多尚未开发东道国市场,因此,首先在这样的国家(地区)建立营销网络盈利的可能性较大,风险较小。该种空间模式以美国沃尔玛公司为代表。成立于1963年的美国沃尔玛公司的海外营销网络的扩张直到1991年才首先在与其邻近的墨西哥开始。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国内巨大的零售业市场使沃尔玛将主要的营销网络设置在美国本土,另一方面也与沃尔玛谨慎的海外营销网络建立的海外战略有关。沃尔玛的海外营销网络首先是在与其邻近的中北美洲,1992年在波多黎各建立营销网络,1994年在加拿大建立营销网络,1995年在阿根廷和巴西建立营销网络。这些国家均具有与其地理邻近、市场竞争强度不大的特点。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海外营销经验后,沃尔玛开始在竞争力较强的欧洲和空间距离较远、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较大的亚洲建立营销网络。为拓展中国乃至亚洲市场,1998年沃尔玛首先在中国建立营销网络。沃尔玛首先的中国建立营销网络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在19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品市场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零售商的竞争力娇弱,尚不能对沃尔玛构成威胁,加之世界零售业巨头在中国建立分销机构并不多,因此,中国零售业市场竞争不强,首先在中国建立亚洲的营销网络风险较小,容易取得成功。沃尔玛在中国取得成功后,1998年在韩国建立营销网络,但直到2002年才在本土零售企业竞争力较强的日本建立营销网络。在欧洲,沃尔玛并没有像其他美国企业那样首先在文化、语言相似的英国扩张欧洲市场,而是于1998年收购了一家德国的零售企业,然后于1999年进入英国。沃尔玛首先在德国建立营销网络是由于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着眼于沃尔玛未来的欧洲战略,在德国更容易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市场潜力较大、零售市场竞争不很激烈的中、东欧市场较为便利,同时,德国本土的零售业历来由于服务质量差而受到消费者的批评,在德国建立营销网络可以利用其优质的服务水平和低廉的商品价格战略取得成功。

(二)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

具有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特征的零售企业往往与其大胆的海外市场扩张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进行扩张模式。即在空间上邻近国家扩张与全球扩张同时进行的跳跃式扩张。以法国的家乐福为代表。成立于1963年的家乐福公司1969年就首先在比利时开始建立其海外营销网络。1972年又在西班牙建立分销机构。在这之后的20年里,家乐福在南美洲、亚洲、欧洲同时建立其营销网络。1975年和1982年在巴西和阿根廷建立营销网络,1989年在亚洲的台湾地区建立营销网络。在整个1990年代,家乐福同时在欧洲的希腊(1991年)、意大利(1993年)、波兰(1997年)、葡萄牙(1999年)和亚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37

洲的马来西亚(1994年)、中国(1995年)、泰国(1996)、香港(1996年)、韩国(1996年)、新加坡(1997年)印度尼西亚(1998年)日本(1999年)和美洲的墨西哥(1994年)、智利(1998年)、哥伦比亚(1998年)建立其营销网络。

(三)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

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中间的一种,兼有渐进式和跳跃式的特征。表现为在初期以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然后在远离本国的地区和邻近国家和地区同时进行扩张。以瑞典的宜家家居公司为代表。瑞典宜家家具公司是全球海外营销网络最发达的零售商,从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看,宜家在1996年海外销售比例已达88.9%,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16家分店。宜家家居的营销网络的设立就是首先从地理邻近、社会经济文化相近的国家开始,1963年首先在北欧的挪威(5家)建立零售网络,1973年宜家营销网络向中欧和西欧扩张,先后在瑞士(6家,1973年),德国(35家,1974年),奥地利(6家,1977年),荷兰(11家,1978年),法国(15家,1983年),比利时(5家,1984年),美国(22家,1985年),英国(13家,1987年),意大利(10家,1989年),匈牙利(2家,1990年),波兰(7家,1991年),捷克(4家,1991年),斯洛伐克(1家,1995年),芬兰(2家,1996年),西班牙(6家,1996年)加拿大(11家,1976年)建立营销网络。在亚洲,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后开始进入亚洲市场,之后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台湾、沙特阿拉伯、中国(2家,1998),建立分销机构。进入21世纪,宜家又在俄罗斯(4家,2000)和葡萄牙(1家,2004)建立其海外营销网络。

图12-4世界零售巨头全球营销网络空间模式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238

三、影响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因素

零售业巨头建立全球营销网络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这些企业在进行营销网络的扩张中,主要受一下因素的影响。

(一)东道国环境因素

(1)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潜力与竞争状况。一般而言,经济总量大、当地居民消费能力强、人口总量大,则市场潜力较大,往往成为零售巨头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的首选地区。欧洲、北美地区成为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的热点地区,主要是基于市场潜力巨大的考虑。同时,如果经济规模大零售商在该国的市场规模也可能会大,因此零售商往往采取高成本高控制程度的进入模式。另外,东道国经济发展活力以及零售市场的竞争状况也是影响零售巨头进入的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零售企业竞争能力不强,零售巨头以其强势的竞争优势在这些国家建立营销网络更容易取得成功。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消费人口众多,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受到零售巨头的青睐。表12-10为世界零售巨头在中国建立营销网络的情况。为了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尽快建立营销网络,零售巨头在以合资、战略联盟、特许经营等模式进入后,往往采用有机增长和并购的方式在东道国拓展其营销网络。如果东道国市场潜力不大,需求又高度不确定,零售商往往采取许可或特许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而当东道国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时,零售商往往也不会采取资源承诺程度较高的进入模式,如直接投资或者收购等。一般而言,东道国竞争越激烈,战略联盟越优于其他模式。

表12-10 世界零售巨头在中国建立营销网络情况(2000年)

沃尔玛家乐福普尔斯马特欧尚店面数 25 27 11 5

空间模式先华南,后东北,

正进军华北先华北,后东北

及华东

扎根首都,定型战

略扩张

先上海,向长江中

下游扩张

进入模式合资合资有机增长合资资料来源:《投资与合作》2003.2

(2)法律政治因素

东道国政治环境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完善、是否有利于海外零售企业的运作等方面是零售业巨头拓展营销网络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东道国的政治或政策不稳定,则会为零售巨头经营带来较大风险。空间上,零售巨头的营销网络就相对稀疏。零售商对于采取资源承诺程度高的进入模式就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中东地区国家的居民消费能力虽然较高,但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就制约了零售巨头在这些地区的发展。非洲没有成为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的热点地区,原因之一也与其不稳定的政治有关。另外,如果东道国法律、政策对外资的进入有严格的限制,也不利于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例如,在东道国政府对于海外零售商所有权形式管制严格情况下,契约型方式(特许、许可)与合资的模式就比独资或并购更可行。

(3)空间距离、社会文化因素

一般而言,空间距离较近的邻国往往与母国文化距离差异较小,另外在商品配送中运输的时间和距离成本较底,往往是零售巨头建立营销网络的先期进入地区。尤其对于采取海外市场扩张战略较为保守的渐进式扩张模式的零售商就更有可能在邻国首先拓展海外市场。当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239

前,零售巨头大多属欧美发达国家,因此,与其邻近的欧美国家自然成为营销网络密集区。对于这样的海外市场,零售巨头多采取有机增长的模式。而进入与母国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很大的市场时,零售巨头往往较为慎重,在这种情况下,特许往往更优一些,但在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中,零售商往往将文化距离与海外市场进入的难易程度结合在一起考虑。

(二)零售商特定的因素

(1)零售商规模

零售商规模越大,在海外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的能力越强,市场空间范围越大,往往采用跳跃式和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越容易采取高控制进入模式,如独资、收购。因为零售商规模越大意味着可利用的资源越多,资金实力越强,就越有条件采取直接独立投资的模式。相反,零售商规模越小,在海外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的能力较弱,市场空间范围较小,往往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由于缺乏足够的管理资源与资金支撑独资或并构,因此往往采取合资或特许的模式。

(2)零售商的专业技能

零售商专业技能价值越高,越易采取独资或并构的模式在空间上进行跳跃式扩张。当零售商拥有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技术或管理水平,或差异化的产品时,零售商就拥有比较优势,这些资产对零售商的价值越大,零售商就越倾向于使用控制程度强的进入模式,以确保这些资产不被外人利用。与制造业相比,零售商的专业技能更不容易被保护,因此零售商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更倾向于选择高控制程度的进入模式,如独资、控股,以防专业技能被模仿。

(3)国际化经验

国际化经验是营销零售商空间扩张模式和进入模式的重要方面。零售商将随着边际经验与知识的增加,实施更多的进入模式,在空间上也随着国际化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扩大。在零售商国际化初始阶段,由于经验知识较少,没有充足的资源保证,以及对提供的零售组合能否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零售商在管理上更可能采取谨慎的态度,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同时选择低风险、低控制的进入模式,如特许。待到零售商具备了海外经营的经验后,零售商往往采取跳跃式和综合式扩张模式,进入模式的选择也就多样化,而且更倾向控制程度高的方式,如独资。

另外,零售巨头的海外扩张战略也是影响空间扩张模式和进入模式的重要方面,这在前文已经叙及。

因此,零售商营销网络建立的模式上东道国环境因素与零售商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托尼·肯特和欧尼基·奥马尔. 什么是零售.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方惠等. 从世界零售业发展看中国零售业态发展走势.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 田旭. 国际零售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评论,1999,4。

[4] 孙远欣. 零售业再定义. 商业时代,2005,9。

[5] 秦群力. 美国零售业的特点. 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12。

[6] 肖利平.,罗宵. 论零售业全球化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中国软科学,2002,7。

[7] 梓峡. 解读全球零售业TOP200:变化、选择与渠道. 市场与电脑,2002,4。

240

第十二章世界零售业及其全球营销网络

[8] 杜晓郁.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带来零售业的机遇与挑战.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4。

[9] 李骏阳. 对我国零售企业规模经营的思考. 上海商业,1997,12。

[10] 汪旭晖. 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 中国流通经济,2005,6。

[11] Neil Wrigley, Neil M. Coe and Andrew Currah. Globalizing retail: conceptualizing the distribution-base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NC).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9, 4(2005)。

[12] Neil M Co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 globalization of retailing: towards an economic-geographical research agend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4,V ol36

全球创新指数概览

全球创新指数概览 创新能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将创新视为其发展战略的核心。此外,创新的定义已经不局限于实验室研发和科技论文发表,创新体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商业模式的改进,文化创作都可以归结为创新,这种创新对经济增长同样有巨大的推动力。而传统的创新评价体系仅参考论文数量和科研水平,不能完整客观地评价一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创新指数项目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于2007年发起,旨在寻找更好的衡量社会创新能力的方法。 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单位合作完成,以7大类,共79项指标衡量全球141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表现与成果。通过狙击与创新相关的多种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量化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对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全球创新指数研究聘请欧洲、美国、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哥伦比亚、南非等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15位专家学者为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创新指数研究中心主任陈东敏教授为该委员会中的唯一中国委员。 与传统的创新评价体系相比,全球创新指数的主要优点

在于相对全面客观,其指标体系不局限于评价科技研发和科学论文发表,而是基于OECD对创新所做的新定义,包含了文化创意和商业模型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创新,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该指数的指标来自于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30多国际重要组织的报告和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在该评价体系中,每个经济体总的创新能力由总创新指数来衡量。总创新指数是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得来的。创新投入次级指数衡量的是体现出创新活动的国家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共分为五大类:(1)机构,(2)人力资本与研究,(3)基础设施,(4)市场成熟度,和(5)企业成熟度。创新产出次级指数体现的是创新成果的实际证据,分为两大类:(6)知识与技术产出和(7)创意产出。每个大类下又分为3个小类,共计21个小类,该框架结构如附件图1所示。每个小类中又有若干指标,共计79项指标。尽管创新产出次级指标只包含两个大类,但它在计算总创新指数时与创新投入具有相等的权重。此外,创新效率等于创新产出次级指数除以创新投入次级指数,它表示特定经济体单位创新投入获得的创新产出,数值越大,效率越高。 创新指标体系中的79个指标的55个指标来自于直接确切数据,19个是综合指标,5个是调查问卷指标。其中包含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

它难以完全取代其他业态而独步天下。而“杂货店”之类的小店,大多分布在居民生活小区,虽然局限于一定的社区内,但它的存在是不容替代的,比如说一些家用的小工具、极小的生活用品是在大超市里难觅踪迹的,而在小店里是随处可见;而且大超市一般离居民区有一段距离,在居民急需的情况下,到自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是居民的首选。 其二,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商业相对于其他生产行业而言,所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水平是落后的。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竞争不断呈白热化状态。这就迫使商业特别是零售业态不断引进、发展新的管理理论,不断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零售业高科技的特征日益突出。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零售业的市场适应和拓展能力,改善了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而技术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为敏感发现市场变化,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各项指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换言之,技术手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中介手段。它有力地推动零售业态的实践深入,从而也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零售业中各企业纷纷引入与应用更为现代化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谁能争胜于市场,技术手段是否现代、

零售调研报告

零售企业调研报告——以河西人人乐为例 一、前言 人人乐,一个在与世界零售巨头近距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一个以满足大众生活需求为己任的优秀零售企业,以不断勇于竞争的精神不断开拓,以不断超越自我为宗旨,用心打造着一个优秀的民族商业品牌。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优秀的民营零售连锁企业,自1996年成立至今,人人乐已经快速成长为中国30强零售连锁企业品牌之一。从深圳到华南、西北、西南、华北,截止2008年12月,人人乐在全国20多个市级以上城市,已拥有经营门店81家,签约门店100多家,员工人数超过1.8万人,2008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6年荣获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连续5年荣获深圳市100强企业、深圳商贸流通企业20强。2007年荣获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连锁企业30强。 人人乐主营大卖场、社区超市和百货三种业态;同时针对细分市场,人人乐首创了“大卖场+大百货”的卖场格局,并逐步加以完善,形成了“以大型超市、大型百货、大超市+大百货、大超市+小百货、小超市+大百货、中型超市、社区超市”七种混合零售业态的基本产业业态。人人乐坚持“为顾客创造服务、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营理念,以为顾客提供:整洁的环境、优质的商品、实惠的价格、快捷的服务为己任,多种业态优势互补,为消费者提供高质、超值、安全的商品与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购物需求。 人人乐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企业公民,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在承担商业责任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为员工提供宽阔的事业平台和永远的升迁机会。 二、调研背景 (一)企业简介: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市人人乐连锁商业

聚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聚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的得分 61/100 答对题数 1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2018年1-11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9.5%,是()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 单选题:4 分]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5年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 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 单选题:4 分] A 2.12% B 3.12% C 2.89% D 3.89%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3 2018年1-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单选题:4 分] A 6.3% B 7.3% C 8.3% D 9.3%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3.8% B 4.8% C 5.8% D 6.8%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单选题:4 分] A 国企改革 B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市场体制改革 D 金融改革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2018年1-11月份,我国工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单选题:4 分] A 5.6% B 6.4% C 6.9% D 7.2%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错误 7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多少? [ 单选题:4 分] A 5.9% B 6.3% C 6.8% D 7.2%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错误 8

零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

零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是一个难以估 量的巨大数字,而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来源就是零售业,零售业在我国消费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零售业的分布网店也越发密集,不少企业形成庞大的商业网,连锁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其发展带动与零售业相关产业的繁荣。同时,各种发展难题也随之而来,零售业自2011年开始就一直面临高成本、高竞争、资源垄断、低回报、难扩张等难题。零售业 商品是来源于各种商品生产商,一旦零售业面临以上发展问题,生产商们也将面临商品销售难的问题。 一个行业大发展脱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零售业,无论在什么地方建立一个商业网点都要因地制宜。比如:周边地段的人口流量、交通环境、国家政策以及周边同行业网点等问题都要纳入选址考 虑中。一旦选址决策出现错误,对企业及相关产业都将造成不可估量 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采用PEST分析法对零售行业进行宏观分析。PEST 分析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要根据各自特点和经营需要,对分析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针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

(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己基本确立,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国家对企业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财产保护、市场经营行为等方面都通过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现在正处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政治环境稳定,是零售业高速发展的上升期 1、零售行业的管理政策日趋完善 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零售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陆续下发的各种税收法律新制度极大地减轻了零售业的税收负担,使得零售业的发展难题得以减缓,扩张空间变大,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加大了赢面。 2010年9月12日,商务部发布《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扶 持零售业节能,提出“绿色零售”新理念,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 了一条新道路。2008年,商务部下发《关于2008年零售企业分等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型超市分等定工作在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展开,于2008年12月底前完成达标大型超市的评定工作。此举大力鼓励了大型及超大型超市的发展,如永辉超市等,为大型及超大型超市的发展提供了泛空间。同时,为了规范行业的经营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 列法律法规,如为了规范企业的价格,国务院重新修改了《价格违法 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对一些价格违法行为予以惩治。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

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我国零售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零售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连锁化时代,其形式特点是: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餐饮店的兴起,大量城市步行街的建设和将来要发展起来的各类shopping mall。其间,大量国际零售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开店,民营连锁商业快速发展,各种商业业态纷纷连锁化经营; ?而其他各业态近年来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业态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品迎合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且又以产品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占据相当的竞争力,将成为内外资企业竞争的焦点; ?百货店将向细分化、个性化发展,传统百货店市场份额将逐渐萎缩,购物中心将在未来几年内有较大发展; ?从对业内专业人士的调查发现,未来主流的商业业态将集中在便利连锁店和各类超市方面传统商业模式将退居次席。 ?2004年底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而中国本土零售业无论是在资金、服务还是在业态的配置方面都与国外企业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分析市场上的供需、消费群体的喜好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相当指引意义; ?思潮公司会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影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市场关键信息,并将对信息进一步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翔实准确的咨询服务; ?思潮公司提醒欲进入国内零售行业的企业:零售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其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经营业态的选择,而经营业态的选择当前国内现阶段,比较适合走规模路线,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是成功的关键。

商圈研究 ?连锁经营调整发展的同时,许多企业忽视了市场容量和市场属性对其的影响,造成连锁店建设的盲目性与重复性。 目前许多连锁企业处于亏损的临界点,有的企业甚至已面临破产问题,这里固然有规模不够大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的原因,但连锁网点布局上缺陷和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商圈研究就是运用特定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网点商圈的构成情况、范围、特点以及引起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等,为选择商业网点选址或制定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商圈研究成为现代零售店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而受商家普遍重视,它可以: o帮助客户确定商业投资选址和商圈范围; o协助客户进行商圈环境的分析,评估商圈的竞争格局、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 o了解商圈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潜力,提供市场经营战略的指导依据 ?选址的商圈分析内容与步骤

中国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分析报告

中国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分析报告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显示: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8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但也要看到,我国创新环境与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6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在研发经费投入总和占全球总量97%以上的40个国家中,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第18位,比上年提升1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专家表示,我国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其经济发展阶段,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同时,相比美日韩,我国创新指数得分还相对较低,创新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一)位于“第二集团”前列 报告选用了40个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继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杆分析法测算国家创新指数,所用数据均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数据库和出版物,具有国际可比性和权威性。《国家创新指数报告》自2011年以来已经发布了5期,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大方面指标。 根据国家创新指数历年结果分析,参评的40个国家可划分为三个集团。我

国当前已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据介绍,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为第一集团,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中美洲1席,亚洲4席,欧洲占据10席;第16位至第30位为第二集团,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第30位以后为第三集团,多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澳大利亚,居世界第18位,如期实现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达到68.6分,比上年提高了0.2分,超过澳大利亚0.7分,继续拉大与后面的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等国家之间的领先优势。与排名第17位的爱尔兰相比,我国仅存在0.01分的微弱差距;与第一集团国家相比,我国与排名第15位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从上年的2.4分缩小到0.8分。 我国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2014年中国人均GDP 为7590美元,在40个参评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远高于印度和南非,接近奥地利、比利时等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二)创新质量持续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玄兆辉说,我国企业创新排名第12位,比上年提升1个位次。2014年,我国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申请量由上年的233件提高到270件,排名提升1个位次至第27位;三方专利数量占世界比重和企业研发经费与增加值之比排名与上年相同,分列第

浅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浅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不需要更多百货店 消费者只为购物去某家百货商场的动力越来越少,再加上品牌雷同和海外代购、网购分流、停车难等问题,百货业经受考验。一个城市,让大量顾客习惯来店的商场屈指可数,那样的店有时需要昔日故事和情感沉淀。 未来的百货业,就是在黄金地段做精致商品与服务,或者成为购物中心主力店。拥有娱乐、餐饮业种优势的体验式大型购物中心是实体商场发展趋势。百货连锁业要转型升级,大数据驱动下的泛渠道发展是首选策略,其中购物中心是重要布局。企业泛渠道发展,把020作为重要手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让企业无所不在。 一家有实力、远见的百货连锁企业,应该持续优化百货门店、大力发展购物中心、积极建设电商平台,以及在微信、天猫、APP、京东等渠道拥有不同形式的存在和温度。 二、电商业高增长、高投入下难掩疲态 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电商平台每获取一名新用户的平均成本接近100元,这样的高投入被行业高增长繁华所掩盖。 天猫、京东、凡客等电商平台的高投入、高增长,同时正在遇到类似实体零售业巅峰时困惑和瓶颈:电商份额持续做大,消费者更加挑剔,与供应商的和谐程度或定价权遭受挑战,税收等规范化压力收紧,移动互联网重塑格局;而实体零售企业做电商,即使破釜沉舟如苏宁易购,标新立异如银泰网,也仍在摸索中。 阿里把淘宝拆分为淘宝、天猫等不同事业群后,其价值和基因在演变重塑,典型如双11是天猫主打的电商业狂欢,而淘宝做双12拓展消费者权利。阿里某童鞋私下开过严肃玩笑,“天猫的‘品牌’有时还不如淘宝集市”。 腾讯电商等待微信,京东大建物流,一号店由沃尔玛控股……2014年,电商平台格局继续演变,将逐步清晰。 传统零售商进军电商,苏宁云商做苏宁易购已是中国电器零售业最有魄力的公司了,管理体系严密是其传统优势,但与纯粹互联网公司不同。一家跟易购合作的公司透露,易购的办公区之间区隔和等级森严,她花了八个月才从一楼的食堂吃到八楼,越往上越好,“总监们吃的楼层,食堂水果就有十几种,每季有好多补助打到卡上,用于大楼内消费,包括那家星巴克店”。 银泰网高速发展,为银泰商业集团的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和方法,仍在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姓名 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 2013年04月15日

摘要 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但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外国零售企业的进入,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新鲜气息,丰富了零售市场的内容。它们都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决定将“以中国为主要供货市场”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海外销售市场”的战略。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零售业也相当红火,外资零售商店并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太大冲击。相辅相成的促进结果是:第一,中国的现代零售商店将继续走大型化与综合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差异化个性化追求催生大型化与综合化零售商店三是中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为零售商店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发展;竞争

Abstract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has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and good expectations, bu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giants, ambitious to expand China mark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ayout, companies will compete in the battlefiel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rapid development. Retail sa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both domestic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has landed in China, are clearly feeling the pressure.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white-hot stage, where to retail industr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for the domestic retail trade has brought fresh breath,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retail market. They are bullish about China's huge potential market and consumer spending, decided to "as the main supply to China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into a "with China an important overseas sales market" strategy. Due to China's domestic retail industry is booming at present, foreign retail stores will

2013世界创新指数排名

2013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第1 中国第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月1日在日内瓦共同发布《2013全球创新指数报告》(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3)。报告显示,瑞士和瑞典继续位列全球创新指数前两名,中国排名第35位,中国香港位列第七。 《2013全球创新指数》由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city)、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撰写。报告通过对重点大学水平、风险投资、人力资源等84个指标进行分析,对全球142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报告显示,尽管受经济危机影响,高收入国家和新兴国家均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且自2010年起开始取得积极成效。报告的作者之一、康奈尔大学教授苏米特拉·杜塔表示:“2013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了今天全球的创新状况。排名前25位的国家位于世界各个地区,其中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和中东。在高收入国家在榜单上占据前列的同时,一些新兴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也出现了增长。”

报告显示,瑞士和瑞典继续排名前2位,两国在多项创新指数中均位列前25名,显示了十分平衡的创新能力。英国、荷兰和美国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其中美国由去年的第10名上升五位,主要原因是雄厚的教育基础和知识密集行业的强劲增长。 报告还指出,包括中国、哥斯达黎加和塞内加尔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在创新方面充满活力并超过同类国家,但仍没有进入全球创新指数的领先位置。对此,报告作者之一、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欧洲创新力项目负责人布鲁诺·朗万表示:“创新指数显示,全球范围内存在创新能力的差异。今年和去年的前十名,都是相同的国家,只是排名有一些变化。这表明,存在看不见的障碍让排名靠后国家没有能够进入前列。但对那些被称作…创新学习者?的国家来说,也有好消息,这些国家在创新领域表现出迅速的进步和增长,他们正在努力成为更好的创新者。” 《2013全球创新指数》指出,中国位列第35位,较2012年的第34位下降一名,突破创新中存在的障碍、鼓励制定创新政策是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过,杜塔教授仍对中国在创新中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只有三年的时间,三年内已经有了非常出色的表现。中国高校排名指数位列第9,高科技制造排名第16。所以我想中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并且也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荀振英广州商业总会会长、广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抑通胀、调结构、促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商品需要由国内市场去消费。在以消费 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商业是经济内部循环最重要的 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 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 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商业与地产深度结合无缝对接 商业地产是今年的热门话题,零售商和地产商双方都 意识到强强联手的重要性。事实上,订单商业地产在国外 是很流行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联盟,有利于降低双方的 经营成本,有利于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整个社会 的发展。 就零售业而言,租金成本不断上升,造成百货零售业 新门店前一二年亏损压力很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针对零 售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续约 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而店铺数量增幅9.8%,这充分 说明了租金高涨对商业运营商发展的影响。而由于商业地 产和商业发展“二层皮”,选址、物业设计不匹配,也给商业 地产的发展带来掣肘,造成招商不到位,投资回报受影响。 “地产+商业”模式则有利于双方近期和长远的共同利益。零售商与地产商的战略联盟,只有保持利益的平衡才能发 展久远。 多元业态差异化细分化发展

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 在传统商超和百货业态的基础上,开始涉足大型商业综合 体和社区商业中心等商业地产领域;二是针对不同区域市 场消费者特点,实行细分自有多品牌发展策略,尤其是在 高端市场和折扣店领域表现突出;三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 与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期望成为未来效益的新增长点;四是供应链管理向上游延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原产基地采购、改善供应商合作模式等将更加巩固主业核 心竞争力;五是区域零售企业间并购将成为热点,未来还 会涉足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行业细分化和经营特色化也是未来零售业 的发展趋势。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进 行多业态的店面形态创新。 目前不少零售企业仍在搞同质化竞争,只是盲目依靠 的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这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后患无穷。 零售企业不能贪图大而全,而是应该寻找自身的差异化。 自主经营将不断增强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比较复杂,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仍存 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将对消费者 信心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行为,给零售经营 带来一定风险。为应对风险,未来零售企业必须变革现有 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业普遍采用联营模式,缺乏自主 经营能力,几乎使国内百货商场沦为“房东”,此类“房东”越 来越多,行业毛利将越来越低。未来零售商场必须强化自营,买入商品自己销售,提升毛利率。 联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百货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需要。

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对外正式发布了《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世界零售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二、我国零售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进一步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几点看法。 总撰稿人,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指出,这一报告旨在于通过分析世界零售业总体态势和发达国家零售业的发展战略来寻求加入W TO的中国零售业的应战之策。 全球零售业:增长明显放慢前景依然看好 报告分析指出,目前推动世界零售业发展有两大因素:一是全球经济的加快增长将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动力;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世界人口的增长。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衰退,全球零售业的增长明显放慢。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从目前看,世界零售商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国际零售商作为世界零售业的中坚力量,正在

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张,由于受经济、人口增长以及零售网点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零售商在本土发展的空间受到约束,跨国发展是他们保持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出路。到2002年,全球30家最大的涉及食品零售商的门店数已从1997年的9.8万多个发展到12万个以上,其活动范围在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70%。 对世界零售巨头在选择海外扩张市场的策略,报告作了如下的分析:政治方面的种种不利致使中东地区作为重要的消费地区的优势日益丧失;拉丁美洲的经济复苏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更不会吸引世界零售巨头的眼球;非洲的发展落后世界一步,其政治和文化的差异还在继续影响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内也不太可能吸引世界零售巨头们的注意;在世界零售巨头集中的北美和西欧本土,由于已经发展了众多的店铺,基数比较大,潜力已经不大,这一地区的增长率一直比较低。综合以上种种,中国、东欧及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发展中国家就成了世界零售巨头最重要的扩张市场。 而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们的相继争夺抢占市场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大型零售业继续快速发展。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30家国际最大的食品零售商超级中心扩张速度增长62%。其中:大型综合超市扩张速度增长50%,主要扩张地区是亚太、中欧和东欧;现购自运的模式增长49%,重点扩张地是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百货店增长47%;折扣店增长25%,主要扩张地区是拉丁美洲、中欧

零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 报告编号:162526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e613434237.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 报告编号:162526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改变,以前消费者购物注重的是一站式购买,普遍关注的是商品价格,而现在消费者面对众多可选择的商品时更加注重个性化需求和购物体验。一定程度上来讲,发展中的小业态正击中了消费者需求的横切面,而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也开始注意到回归零售本质的重要性,去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认为,目前,智能硬件在商业上的应用越发普遍,硬件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也日趋完善,创新层出不穷,同时,免费wifi等已经成为实体店的标配,4G等更新一代的网格技术的发展让智能技术为商业在经营、管理、营销等各方面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1年)》在多年零售业行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零售业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零售业市场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零售业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 1年)》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零售业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零售业行业前景预判,挖掘零售业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零售业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零售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零售业的相关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