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筋伤重点

中医筋伤重点

中医筋伤重点
中医筋伤重点

中医筋伤

一.名解

1.研磨提拉肌实验: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两手握住患肢踝部,屈膝90°,然后用力沿小腿纵轴向下挤压

膝关节,并做内外旋转活动。如患膝关节内外侧疼痛即为阳性,说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如将小腿向上牵拉,并做内外旋转活动引起疼痛,则说明膝胫、腓侧副韧带有损伤。

2.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的局部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

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3.旋后肌综合征:是由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症候群,又桡管综合征。

4.腕关节盘:又称三角纤维软骨,位于腕关节尺侧,具有承受,传递和缓冲压力的主要结构,也是桡尺

远侧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之一。

5.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

以拇指多发。

6.弹响髋:髋关节在做某一动作时,感到或听到的弹响。多见于青壮年,常为双侧性。

7.臀肌挛缩症:是由臀部肌肉及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

有的步态,姿势异常及体征的临床病症。

8.踝管综合征:指胫后神经及经过踝管内侧的纤维骨性管道的胫后肌腱等受压而产生的综合征。

二.小题

1各关节活动度(P16)

2.肢体长度的测量表1-2(P19)

3,检查肌张力时,肌张力增强,静止时肌肉紧张,被动活动关节有阻力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肌力减退或消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4肌力分级:分为6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完全无收缩力者。

1级肌肉动力微小,不能带动关节活动者。

2级肌肉动力可带动水平方向关节的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3级能在抗肢体重力而无抗阻力的情况下使关节活动。

4级能抗较大阻力,但比正常活动者弱

5级正常肌力

5病理反射是指椎体束病损时,临床常用的有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髌阵挛,踝阵挛。

6特殊检查:臂丛牵拉实验------神经根型颈椎病;Adson实验----前斜角肌综合征;疼痛弧实验---冈上肌腱炎;网球肘实验——肱骨外上髁炎;4字实验——骶髂关节病变;--

7筋伤并发症:早期——骨折,关节脱位,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晚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骨质疏松,组织粘连,组织增生肥厚与官腔狭窄,组织钙化、骨化和骨质增生,关节内游离体

8 筋伤治疗的药物内治法(着重看代表方):初期治法——攻下逐瘀法(桃仁承气汤,大承气汤),行气活血法(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清热凉血法(属清热解毒方剂的有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属凉血止血方剂的有十灰散,四生丸,小蓟饮子);中期治法——和营止血法(和营止痛汤,七厘散),理伤续筋法(新伤续断汤,补肾壮筋汤);后期治法

9颈椎牵引时间:间断牵引每次牵引15-20分钟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以无不适为度。持续卧床牵引者每天可持续6小时以上。

10落枕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11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的临床表现表2-1(P74)

12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各神经段会出现症状:腰3-4突出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

腰4-5突出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突出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

13腰椎椎管狭窄的主要临床表现: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其诊断会考小题(P90)

14肩周炎分为急性期,粘连期,缓解期。

15旋后肌综合征临床表现:早期以肘部疼痛为主,若活动增加,腕部屈曲为前臂反复旋前旋后时肘部疼痛加剧。晚期前臂背侧骨间神经所辖肌肉萎缩,有伸腕无力,伸指障碍及伸指无力等症状。因此,本病特征是垂指且垂腕,肌肉瘫痪而感觉正常。

16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P128小题会考)

17 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病女性多于男性。患者主诉桡侧3或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肘部,甩手,按摩,挤压手及腕可使症状减轻。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屈腕实验阳性,叩击试验阳性,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18腱鞘囊肿手上有3个部位多见:腕背,腕掌面偏桡侧,手掌远端及近指关节掌侧的指屈肌腱腱鞘上。临床表现:部分病例除出现肿物外,无其他不适,但大多数患者主诉有局部胀痛,腕力减弱。

19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解剖: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肌腱,经过桡骨茎突桡侧的纤维鞘管。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20指伸屈腱损伤的临床表现(P139小题会考)

21梨状肌解剖:髂后上棘至尾骨尖做一连线,由此线中点向股骨大粗隆顶点做一连线,此直线即为梨状肌下缘。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部分有解剖变异者从梨状内穿出。

23梨状肌综合征与腰突症的鉴别

24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临床表现为站立时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座位时双膝分开不能靠拢,站立及行走时呈明显的“外八字”形。体征多呈跳步征,尖臀征,蛙腿征,交腿实验阳性,髋部弹响,髂胫束实验阳性。骨盆X检查示骨质多无异常改变。

25 腓总神经损伤后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消失,足下垂内翻。

26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起于胫骨上端关节面髁间棘内侧的前方凹陷处,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得后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胫骨髁间棘后窝后部,止于股股内侧髁的内面后部。

检查: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前抽屉实验实验阳性,轴移实验阳性;后交叉韧带损伤者后抽屉试验阳性,胫骨平台后移征阳性。

其病因病机(P157了解)

27膝关节三联征: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的同时合并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

28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做膝关节穿刺抽液送检:抽出液应为淡红色液,表面无脂肪滴,白细胞计数小于0.5*10^9/L

29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P175小题会考)

三.简答题

1.治疗原则

答:筋骨并重:筋与骨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肝主筋,肾主骨,故有“肝肾同源”之说。筋伤与骨伤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并能相互影响。

内外兼顾:在筋伤治疗中需要把握“内外兼顾”的原则,既要外治筋骨,皮肉损伤,又要内治脏腑,气血的病变。

急慢有别:筋伤临床上有急慢之分,急性可因失治误治而成慢性,慢性也可由外力等诱因而急性发作。

防治结合:应将治疗与预防保健密切结合起来,尽快促使组织愈合,功能恢复。

2固定的注意事项

答:选择适当的固定材料和固定方法;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的血运情况;预防压迫性溃疡的发生;适当抬

高肢体;掌握固定的位置和时间;及时指导患者积极练功;筋伤后局部或关节内血肿过大,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瘀血,进行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3颈椎病分型及各型的特点

答:神经根型: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以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脊髓型: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其退行性变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段,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椎动脉型: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枕部,顶枕部头痛,眩晕,甚至猝倒等症状。

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兴奋和抑制的症状。

4冈上肌肌腱炎临床表现与诊断

答:好发于中年,起病缓慢,常有轻微的外伤或受凉史,大结节处有压痛,每次肩外展60-120°时,有明显疼痛。60—120°疼痛弧是冈上肌肌腱炎的特征。单纯的冈上肌肌腱炎无肌力丧失现象,轻者仅上肢外展受限,但被动外展不受限,重者肩部疼痛不能活动,肌肉萎缩。

X线偶见冈上肌腱钙化,骨质疏松,为组织变形后的一种晚期变化。

5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答:好发于50-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慢性发病,主要症状为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疼痛可为钝痛,刀割样痛,夜间加重甚至痛醒,可放射至前臂或手部,颈,背部,亦可因运动加重。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但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最显著,如不能梳理头发,挠背,洗脸,穿衣服等。病程较长者,可见肩胛带肌萎缩,尤以三角肌萎缩明显。

6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

答:理筋手法:先扭转,摇揉上臂,肘部,前臂数分钟,然后用拇指在压痛点处用稳定力分刮数次,提弹前臂伸肌群得深浅层各2-3次,最后将前臂伸肌于屈腕屈肘,前臂旋前位做屈伸摇动数次,顺势伸肘扳数次;

练功疗法:为防止肘关节僵硬及周围组织粘连,每日应主动进行握拳,屈肘,旋前等功能练习;

药物疗法:包括内服和外用;

其他疗法:封闭,小针刀。

7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因病机

答:发病部位在掌骨头相对应的指屈肌腱纤维鞘管的起始部。此处由较厚的环形纤维性腱鞘与掌骨头构成相对狭窄的纤维性骨管。指屈肌腱通过此处时收到机械性刺激而摩擦加大,加之该部掌骨隆起,手掌握物时,腱鞘收到硬物与掌骨头两个方面的挤压损伤,逐渐形成环形狭窄。

题型:名解5*2 填空20*1 选择20*1 判断10*1 简答5*5 病案1

冈上肌腱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为重点,主要的考点在上肢和下肢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九章 胸背部筋伤

第九章胸背部筋伤 胸背部位于颈以下、腰以上的躯干部位,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述:“背者,自身后大椎以下,腰以上通称也。” 胸背损伤在临床上常见,损伤程度不一。轻者常伤及胸廓部的软组织、骨骼,重者伤及胸腔内的呼吸、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甚至有生命危险。骨折及胸腔内脏器损伤的内容在其他教材中讨论,本章讨论胸背部筋伤,即该部的软组织损伤。但临床上出现胸背部软组织损伤时,一定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骨折或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骨性胸廓是由12对肋、12个胸椎和胸骨借关节、韧带连结而构成。上7对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为真肋。下5对为假肋,第8~10肋借助第7肋软骨形成肋弓后再连接于胸骨,第11-12对肋骨前缘游离,为浮肋。肋间神经、血管位于肋骨的下缘。胸骨由上而下,分为柄部、体部和剑突部。脊柱骨背部正中段为胸椎,构成略向背侧的生理弯曲。各椎骨之间由上、下关节突相互构成胸椎关节突关节。胸椎体两侧接近上缘和下缘处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肋凹,与肋骨头互相构成胸肋关节。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肋横突关节。 肋骨间软组织有两种肌束方向互为相反的肋间内、外肌。胸椎间有软薄的椎间盘位于两椎体之间,前后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椎管内容纳胸段脊髓。背部肌肉分三层:浅层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中层为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上、下后锯肌;深层为竖脊肌。胸背部筋伤,就是指以上关节、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损伤。 第一节胸部扭挫伤 胸部扭挫伤或受自身扭转、牵拉所致,或因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导致局部筋伤和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胸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 胸壁扭挫伤常见于因屏气搬抬重物、用力举重等致胸部肌肉过度牵拉、扭转而产生损伤,导致气机运行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扭伤可以伤气为主,亦可由气及血造成气血两伤。暴力直接损伤,如胸部被打、踢、碰撞、挤压及跌仆等,而致胸部皮肤、筋肉受挫,经脉受

中医筋伤学详版(优选借鉴)

中医筋伤学 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 填空=20-30 总论部分 名解5题=25 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特殊检查的方法 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筋 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 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 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了 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 ★《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填空)《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和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瘀 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 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和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 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 的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 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0.李仲南《永类钤方》总结了损伤后的三期用药原则(活血化瘀、养血舒筋和培元固肾)。 奠定了筋伤外用药的给药方法(按摩手法外还结合辛香、辛热、开窍的洗药、熨药、贴药、敷药)和用药原则基础(麝香、冰片、苏合香、冰片、麝香现代药理:透皮吸收)。 11.明代-正体科和跌伤科;清代-正骨科(伤科)。 12.薛己《正体类要》: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阐 明和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13.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直旨》提出了以摸法诊断筋伤,以按摩推拿法治 之,具体到推拿按摩的手法定义、适应证及手法的作用和机理。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

第五章 髋及大腿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五章髋及大腿部筋伤 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能作屈曲、伸直、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髋臼窝内富有移动性脂肪组织,随着关节内的压力改变而时出时入,以维持关节内压力的平衡。 髋关节囊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其前部和上部较厚,最为坚韧;后部和下部较薄。近端附着于髋臼边缘及髋臼横韧带;远端前方附着于粗隆间线,后方附着点为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髋关节韧带关节囊的前方、下方及后方分别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骨韧带所加强。髂股韧带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人体直立时,人的重心位于髋关节后方,此韧带能维持伸直而不需要肌肉的主动收缩,并有防止关节过伸和内收的作用。此外,股骨头韧带为一关节囊内滑膜外的三角形纤维束带。 肌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能产生很大的活动幅度。屈曲动作主要是由髂腰肌、股直肌和缝匠肌所控制,伸直动作主要由臀大肌控制,外展动作主要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控制,内收动作则由内收肌群控制,旋外则由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控制。 神经髋关节的神经支配是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前支,后者又有一分支支配膝关节,故髋部疾患往往会引起膝部疼痛。 大腿肌肉及筋膜大腿的许多肌肉伸越过髋、膝两个关节。大腿深筋膜像一个紧身袜,包裹整个大腿肌肉,其远端与小腿深筋膜相延伸,近端附着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以及坐骨、耻骨支、骶结节韧带。大腿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前组,是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有屈髋和伸膝功能。内侧组,浅层是股薄肌、长收肌,深层是短收肌、大收肌、内收小肌和闭孔外肌,使大腿具有内收、屈曲和旋转功能。后组,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有伸髋和屈膝功能。前组的肌肉由股神经支配,内侧组由闭孔神经支配,而后组由坐骨神经支配。 综上所述,尽管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坚实牢固,但在髋部骨折、脱位损伤中常并发损伤。此外,由于人体中某些部位存在解剖弱点,局部超负荷的劳累亦是髋、大腿筋伤的原因。《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说明髋部损伤后再感受外邪,则会加重损伤后出现的症状。 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 股四头肌覆盖在股骨前方,分为四部分。股直肌呈梭形,是股四头肌群中最前面的一条。它起于髂前下棘,而腱的弓状部起于髋臼上方的髂骨,是股四头肌群中唯一越过髋关节及具有屈髋功能的肌肉。其他三个头起点均始于股骨上端,以后与股直肌一起附着于髌骨上缘。股四头肌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具有伸膝功能,其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时可致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B.后纵韧带劳损C.棘间韧带劳损D.棘上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B.肱骨外上髁C.尺骨鹰嘴D.肱骨粗隆 3、陈X,女,50岁,干部,长时间工作后头晕、头痛、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臂发麻、痹痛,休息后可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落枕B.颈部肌肉劳损C.中风D.颈椎病 4、不可能使上述整症状加重的检查是: A.双眼上视B.牵拉试验C.咳嗽D.颈部后仰 5.脊髓型颈椎病以什么为特征 A.头痛、头晕B.颈肩疼痛、手臂放射痛 C.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D.头部位置改变引起猝倒 6.哪项不是引起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原因: A.肥胖B.长期弯腰搬重物或工作C.长期腰部姿势不良D.急性腰部损伤治疗不当 7患者男性,43岁,来诊诉反复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活动受限,否认有外伤史,检查发现左侧腰肌较紧张,于腰5左侧横突处压痛明显,余无特别。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B.腰肌筋膜劳损C.棘上韧带劳损D.棘间韧带损伤 8.棘间韧带劳损最易损伤的姿势为:

A.腰后伸位B.腰前屈位C.腰侧屈位D.腰仰卧位 9.患者30岁,男性,晨起觉颈背部疼痛,转侧不利,敷热毛巾后有所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椎病B.落枕C.颈部急性扭伤D.颈项筋膜炎 10.患者40岁,女性,因长期伏案工作后颈部疼痛,并牵涉及右肩臂部,手指麻木,伴有耳鸣,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颈椎病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肌腱炎 11.棘间韧带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胸1――胸11段B.胸11――腰1段C.腰1――腰3段D.腰4――腰5段 1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劳损所致 A.拇长展肌腱B.拇长屈肌腱C.拇短伸肌腱 D.拇长伸肌腱 13.落枕的临床表现为: A.头痛、头晕B.颈部疼痛C.头常偏向患侧D.颈部活动受限14.腱鞘囊肿多发于: A.腕背B.腕掌面偏桡侧C.腘窝D.肩部 15岁男性患者,平素有肩痛史,初起感觉右肩外展不利,一天突然外展捉物时剧痛,随即无力外展上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肩部扭挫伤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腱断裂16.一17岁中学生,在一次校运会上参加标枪比赛,赛时觉右肩有隐痛,但仍

中医筋伤学复习题

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筋伤学》复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 A1型题(5分)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 B.前纵韧带劳损 C.后纵韧带劳损 D.棘上韧带劳损 E.棘间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 B.肱骨外上髁 C.尺骨鹰嘴 D.肱骨粗隆 E.桡骨粗隆 3.肘部严重扭挫伤,早期处理应: A.行理筋手法 B.敷药并固定肘关节于屈肘45o悬吊 C.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90o悬吊 D.敷药后自由活动 E.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135o悬吊 4.一20岁患者,从3米高处跳下,右足先着地,即觉右跟部剧

痛,不能步行,而X光未见骨折,最大可能是: A.跟痛症 B.外侧副韧带损伤 C.内侧副韧带损伤 D.踝关节脱位 E.跟腱断裂 5.一男性15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跟部肿痛,皮肤温度稍高,色红,跟部压痛,步行时痛加,X线未见异常,血沉为25mm/h,类风湿因子为阴性,此病为: A.跟后滑囊炎 B.跟腱止点撕裂伤 C.痹证性跟痛症 D.跟骨骨骺炎 E.肾虚性跟痛症 A2型题(10分) 1.“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嘱休息为主 B.臂部理伤,拨筋法 C.痛点按摩 D.中药外敷外洗 E.痛点封闭 2.痛点局部封闭,不适宜下列何种损伤:

A.网球肘 B.尺骨鹰嘴滑囊炎 C.肱骨内上髁炎 D.肘部扭挫伤 E.前臂伸肌腱周围炎 3.以下哪项不经过腕管: A.拇长屈肌 B.指深屈肌 C.正中神经 D.指浅屈肌 E.掌长肌腱 4.以下因素引起急性腰肌扭伤,只有下面哪项除外:A.猛然搬动过重的物体 B.劳动时两人配合不当 C.平地滑倒 D.突然打喷嚏 E.感受风寒 5.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除了下面哪项均可选用:A.手法治疗 B.石膏固定 C.药物治疗 D.封闭治疗

第十章 腰骶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十章腰骶部筋伤 腰骶部筋伤又称为脊柱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引起腰骶部筋伤的原因很多,如腰骶局部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各种病理性损伤、先天及后天结构异常等。 腰骶部是指躯干背部的下部,是由5个腰椎、1个融合的骶骨和1块尾骨及两侧的髂骨形成的骨性支架。腰椎位于活动度很小的胸椎和固定于骨盆中的骶骨之间,承担着上半身的重量,而且还是躯干部最重要的运动枢纽,可作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各个方向的运动。这种承载和复杂的运动,极易导致局部的损伤。 腰椎是由1个椎体、2个椎弓根、2个椎板、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和1个棘突构成的(见图10-1)。腰椎的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型,横径大于前后径,前缘长于后缘。椎孔较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外。横突粗大,朝向后外方。上关节突的背面有一大而不规则的突起,称为乳突,为肌肉的附着处。棘突呈垂直的板状,几乎呈水平突向后方。 椎间盘为连接相邻两个腰椎体的软骨盘。盘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为髓核。盘周围部分是按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层构成的纤维环,它能牢固地连接上、下椎体,并限制髓核向外突出(见图10-2)。椎间盘在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能立刻复原,具有“弹簧垫”样的缓冲作用(见图10-3)。椎间盘还允许脊柱作一定范围的各方向运动,当脊柱前屈时,椎间盘前部被挤压变薄,后部增厚,伸直时立刻恢复原状。 此外,在椎间盘的上、下各有1块附于椎体的透明软骨,称为软骨板。其与椎体和纤维环紧密相连,可防止纵向受力时髓核突入椎体内。

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由胶原组织和黄色的弹性组织构成的关节囊包绕。因腰椎为躯干的运动枢纽,活动范围较大,故关节囊较松弛,当腰部扭伤时易造成关节囊滑膜嵌顿。第5腰椎与骶椎构成的关节称为腰骶关节,此关节负重最大,较容易发生局部损伤。沿骶骨底上面作一直线,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称为腰骶角,正常为34度(见图10-4)。骶骨与髂骨之间形成骶髂关节,骶骨在内,髂骨在外,关节面扁平呈“耳状”。此关节活动范围微小,仅女性在妊娠期时,骶髂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腰椎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的韧带。椎体前缘有前纵韧带,非常坚韧,紧贴于椎体前面,与椎间盘及椎体牢固相连,前纵韧带可防止脊柱过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其较前纵韧带细而薄弱,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相邻的椎弓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起于上个椎板前面,止于下个椎板后面,连于相邻的椎弓板之间,参与围成椎管,能限制脊柱过分前屈。此外,还有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对维持脊柱的稳定具有一定作用。(见图10-5) 下背部及腰部的主要肌肉,按其解剖位置和作用可分为背侧组、前侧组和外侧组。背侧组有三层:浅层为背阔肌的下部,中层为竖脊肌,深层为多裂肌、回旋肌。竖脊肌位于棘突和横突间,具有伸直腰部的作用,当一侧竖脊肌收缩时可使脊柱侧屈或旋转。前侧组有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具有伸腰作用。外侧组有腰大肌和腰方肌,主要作用为侧屈脊柱。 胸腰筋膜由前、中、后三层组成。前层覆盖于腰方肌的前面,亦称为腰方肌筋膜,起于腰椎横突前面和椎体的基底部。中层附于腰椎横突,向上附于第12肋,向下附于髂嵴。后层最厚,向上与胸部的深筋膜相连,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在竖脊肌的外侧缘前、中、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中医筋伤学选择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B.后纵韧带劳损C.棘间韧带劳损D.棘上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B.肱骨外上髁C.尺骨鹰嘴D.肱骨粗隆 3、陈X,女,50岁,干部,长时间工作后头晕、头痛、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臂发麻、痹痛,休息后可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落枕B.颈部肌肉劳损C.中风D.颈椎病 4、不可能使上述整症状加重的检查是: A.双眼上视B.牵拉试验C.咳嗽D.颈部后仰 5.脊髓型颈椎病以什么为特征 A.头痛、头晕B.颈肩疼痛、手臂放射痛 C.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D.头部位置改变引起猝倒 6.哪项不是引起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原因: A.肥胖B.长期弯腰搬重物或工作C.长期腰部姿势不良D.急性腰部损伤治疗不当 7患者男性,43岁,来诊诉反复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活动受限,否认有外伤史,检查发现左侧腰肌较紧张,于腰5左侧横突处压痛明显,余无特别。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B.腰肌筋膜劳损C.棘上韧带劳损 D.棘间韧带损伤 8.棘间韧带劳损最易损伤的姿势为:

A.腰后伸位B.腰前屈位C.腰侧屈位D.腰仰卧位 9.患者30岁,男性,晨起觉颈背部疼痛,转侧不利,敷热毛巾后有所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椎病B.落枕C.颈部急性扭伤D.颈项筋膜炎 10.患者40岁,女性,因长期伏案工作后颈部疼痛,并牵涉及右肩臂部,手指麻木,伴有耳鸣,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颈椎病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肌腱炎 11.棘间韧带常见的发病部位是:A.胸1――胸11段B.胸11――腰1段C.腰1――腰3段D.腰4――腰5段 1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劳损所致 A.拇长展肌腱B.拇长屈肌腱C.拇短伸肌腱 D.拇长伸肌腱 13.落枕的临床表现为: A.头痛、头晕B.颈部疼痛C.头常偏向患侧D.颈部活动受限14.腱鞘囊肿多发于: A.腕背B.腕掌面偏桡侧C.腘窝D.肩部 15岁男性患者,平素有肩痛史,初起感觉右肩外展不利,一天突然外展捉物时剧痛,随即无力外展上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肩周炎B.肩部扭挫伤C.肩峰下滑囊炎D.岗上肌腱断裂16.一17岁中学生,在一次校运会上参加标枪比赛,赛时觉右肩有隐痛,但仍能主动活动,当晚渐见右肩肿痛,肩外侧有压痛,经自搽万花油5天后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 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衣袖口,故名肩袖。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定。 14. 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 旋前圆肌综合征: 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七章踝及足部筋伤 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是由胫、腓骨的下端的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组成的蜗状关节。胫骨下端内侧向下的骨突称为内踝,胫骨下端后缘向下突出者称为后踝,腓骨下端的突出部分称为外踝。外踝比内踝窄,但较长,其尖端在内踝尖端下0.5cm,且位于内踝后约lcm。内、外、后三踝构成踝穴,即距小腿关节窝。距骨是下肢唯一的一个没有肌肉附着的骨块,位于踝穴内,分体、颈、头三部,有6个关节面。距骨颈部覆有骨膜,为主要营养血管进出部。距骨体前宽后窄,其上面的鞍状关节面与胫骨下端的凹形下关节面相接,其两侧关节面分别与内、外踝的关节面嵌合。距骨体下部有三个关节面,与跟骨的相应关节面对合。距骨头的关节面和舟骨构成距舟关节。 胫腓两骨下端被坚韧而有弹性的骨间膜、胫腓前、后韧带及横韧带连结在一起。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因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胫、腓两骨可稍稍分开;跖屈时,两骨又互相接近。 距小腿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距小腿关节的前后韧带较薄,这样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距小腿关节的屈伸活动。距小腿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比较坚强。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分深浅两层。浅层为胫跟韧带,止于跟骨载距突的上部。深层呈三角形,尖朝上,基底朝下,止于距骨颈、体的非关节部分。外侧副韧带不如内侧韧带坚韧,分为三束,即跟腓韧带(外束)和距腓前、后韧带(前束、后束)。 除关节、韧带之外,肌腱也加强距小腿关节的稳定性,如后方有跟腱、前方有拇长伸肌和趾伸肌,前内方有胫骨前肌,后内方有胫骨后肌,外侧有腓骨长、短肌。 距小腿关节的活动范围因人而异,一般足背屈可达20度~30度,足跖屈可达40度~50度。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腓骨旋外、上升并向后移动,踝穴增宽1.5-2mm,以容纳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同时胫腓韧带相应紧张,距骨内、外侧关节面与内、外踝关节面紧密相贴,距小腿关节稳定,故在足背屈位受伤时每易造成骨折。而足跖屈时,距骨体较宽部分滑出踝穴,其较窄部分进入踝穴,腓骨旋内、下降并向前移动,踝穴变窄,距骨呈与两踝关节面仍然接触,但胫腓韧带变松,距小腿关节相对不稳定,故容易发生韧带损伤。距小腿关节的功能主要是足背屈、足跖屈与负重,处理踝部损伤时,必须考虑到距小腿关节的这两种功能,既要保持其负重的稳定性,又须注意其活动的灵活性。 足骨共有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它们由骨间韧带、足底韧带和背侧韧带所约束。足的内缘形成一个平衡良好的机械弓形结构,依靠静止性支撑和动力性杠杆负重,并使人体向前移动。足背筋膜很薄,呈膜状;足底皮肤很厚,耐磨,并附有一层结实的纤维脂肪,其下层有强大的足底腱膜,中央较厚,两侧较薄。在足背,趾短伸肌起于跟骨上外方,向下分为四股,内侧者附于拇趾近节趾的基底,而其他三股则在第2、第3、第4趾的背侧,与趾长伸肌一起,伸至足趾。足底的趾短屈肌可分为三组。这些肌肉协助足的外展、内收和屈曲、伸直。

中医筋伤学期末考试

一、A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持续劳损D.肌肉强烈收缩E.挫压 2、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的颈椎病类型是(D )。 A.颈型B.神经根型C.脊髓型D.椎动脉型E.交感神经型 3、冈上肌腱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A ) A.外展B.内收C.外旋D.内旋E.前屈 4、肘关节扭挫伤引起的肘部血肿极易出现的并发症是(B )。 A.创伤性关节炎B.骨化性肌炎C.肱骨头坏死D.关节内游离体E.网球肘 5、指屈肌腱腱鞘炎好发的手指是(A)。 A.拇指B.示指C.中指D.环指E.小指 6、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多见于(A)。 A.10岁以下B.10岁以上C.50岁以上D.青年人E.50以下 7、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可出现(B )。 A.抽屉试验阳性B.侧方挤压试验阳性C.“4”字试验阳性D.回旋挤压试验阳性E.研磨试验阳性 8、有“筋之府”之称的关节是(D )。 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 9、踝关节扭挫伤多见的类型是(A )。 A.内翻扭伤B.外翻扭伤 C. 背伸扭伤D.纵向挤压伤E.跖屈扭伤10、梨状肌综合征,受到梨状肌压迫和刺激的神经为(A )。 A.坐骨神经B.股神经C.腓总神经D.臀上皮神经E.胫前神经 二、B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B ) 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 2、下列描述的是何种颈椎病类型: (1)晚期可出现下肢或四肢瘫痪的是(B )。 (2)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C )。 A.椎动脉型B.脊髓型C.神经根型D.食管压迫型E.交感神经型3、(1)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D)。 (2)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E )。 A.小儿B.青年C.青壮年D.中老年E.老年 4、下面的情况应诊断为什么病? (1)右肘外侧痛2个月,用力握拳或拧毛巾时痛加重,右肘外侧局限性压痛,Mill 征阳性。(C ) (2)女,50岁,左肩痛1个月,不能梳头洗面,左三角肌萎缩,左肩局限性压痛,左肩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D ) A.冈上肌腱炎B.颈椎病C.肱骨外上髁炎D.肩周炎E.肘部扭挫伤5、下述情况拟诊为什么疾病: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筋伤:俗称“伤筋”,是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2、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患者若感到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牵引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颏部,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如抬升或牵引是疼痛缓解或减轻则为阳性。笨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跟症状和表现出颈神经跟病变体征的患者,也可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后部的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正常人可抬高70-90度,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一般要左右对比,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为阳性。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膝关节、髋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度,然后屈曲膝关节。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是股神经收到牵拉所致。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 7、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医者两手握住患侧膝部下方,向前后推拉。若小腿有过度前移,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或松弛,反之,表示后交叉韧带松弛或断裂。 8、研磨提拉试验(apley试验):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两手握住患肢踝部,屈膝90度,然后用力沿小腿纵轴向下挤压膝关节,并作内、外旋活动。如患膝关节内外侧疼痛即为阳性,说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此外,如将小腿向上牵拉,做内、外旋活动引起疼痛,则说明膝胫、腓侧副韧带有损伤。 9、McMurray征,又称回旋挤压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握膝,另一手握足。先使患肢尽量屈膝,然后使小腿充分外展、内旋或内收、旋内,并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患肢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即为阳性,检查时小腿外展、旋内伸膝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多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小腿内收、旋内伸膝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多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根据伸膝过程中出现疼痛的先后判定前、后角的损伤。 10、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着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响应的症状或体征。 11、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甚至后纵韧带,向后方压迫脊髓或向后外侧压迫颈神经根,最终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12、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病因有异常骨质、斜角肌痉挛、纤维化等。临床表现为臂丛神经及血管受压症状。 13、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随和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产生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4、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五十肩等,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 总论 1、筋伤的分类:按损伤的性质分为急性筋伤、慢性筋伤;按受伤时间长短分为新鲜筋伤、陈久筋伤;按受伤方式分为扭伤、挫伤、碾压伤、切割伤等;按筋伤的病理分类分为筋伤血瘀、筋出槽(筋位异常)、筋撕裂伤、骨错缝5种。 2、筋伤的病因: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 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 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 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 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 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 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 夕卜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 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 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 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 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 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的一种疗法。 11.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 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 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 如衣袖口,故名肩袖。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 14.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 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劳损并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I所出现的综合征。是由于肘部反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16.旋后肌综合征:是由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症候群,又称为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多见。 17.腕管综合征: 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感觉、运动和自

最新中医筋伤学试题库(记忆版)

中医筋伤学试题库(整合版) 一、选择题 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持续劳损) 2.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祛瘀,理气止痛)3.(清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歪、筋柔、筋正、筋断、筋折、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4.筋位异常(筋歪、错缝、筋走筋翻) 5.伤筋初期及中期,外用药物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常用药膏有(三色敷药)6.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筋强) 7.损伤后肌腱、韧带位臵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筋翻) 8.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桃红四物汤) 9.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和营止痛汤) 10.《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曾述及(按摩法、推拿法) 11.急性伤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何法为主(养血和络温经止痛)12.风寒砂适用于治疗(陈伤隐痛、风湿痹痛) 13.急性伤筋中期临床表现的是(疼痛渐减、瘀斑青紫、局部肿胀渐消)14.筋的范畴的组织有(肌腱、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韧带、筋膜)15.伤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撕脱性骨折、损伤性骨折、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僵硬、神经损伤、损伤性骨化、血管损伤、坠积性肺炎)16.不宜施行理筋手法的是(骨恶性肿瘤、妊娠期、骨髓炎、骨结核、肌腱断裂)1.瘫痪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2.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引起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钩椎关节增生)3.瘫痪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脊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行走不稳)

4.眩晕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椎动脉),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眩晕、猝倒)。 5.痹痛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神经根),也称(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肩臂麻痛)。 6.局部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反复落枕)7.只出现猝倒症状的颈椎病类型是(椎动脉型) 8.一般不宜采用手法治疗的颈椎病类型是(脊髓型) 9.治疗颈椎病的枕颌牵引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5kg ) 10.颈椎病的主要治法是(理筋手法) 11.用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是(旋颈诱发试验) 12.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拇指、示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 (C5-6 ) 13.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示、中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 (C6-7 ) 14.比较少见的颈椎病类型是(脊髓型),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神经根型) 15.可发展成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的颈椎病类型是(瘫痪型) 16.不属于理筋手法适应症的颈椎病类型是(瘫痪型) 17.属于颈部劳损性改变的是(颈椎骨质增生、项颈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化)18.可造成颈椎管狭窄,导致瘫痪型颈椎病的原因有(突出的椎间盘、颈椎椎体后缘增生的骨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19.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头痛、颈性眩晕、猝倒)20.落枕的常见病因是(睡眠时姿势不良、枕头高度不当、颈部感冷受凉 ),压痛点在(斜方肌),(1)周内多能痊愈。 21.颈椎病受压并可引起临床症状的组织有(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食管) 22.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猝倒、眩晕、头痛、易跌倒)23.导致神经根型 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的重要因素有:(髓核的突出、椎体后缘 骨赘形成、后纵韧带肥厚、小关节的骨质增生) 更多精品文档

中医筋伤学重点

B: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 血管等软组织。 霍夫曼(Hoffmann)征:医者左手托住患者手掌,右手的示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再用拇指轻弹患者中指指甲。如引起患者拇指及其余各指出现屈曲动作为阳性反应,提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头部略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者两手交叉,按住头顶向下施加压力。 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用于颈椎病的检查。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 特异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四个肌腱组成,亦称肌腱袖、肌腱帽。 肩峰下囊:位于三角肌近侧深面,而喙肱肌囊,三角肌下囊和肩峰下囊三者实际是一个大滑膜囊。 作用是使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和喙肩韧带分开,减轻在肩关节外展和旋转式以上结构间的摩擦。 肩胛带:是以肩胛骨为主,包括锁骨、肱骨以及相关韧带、关节囊、肌肉等一组解剖功能结构。功 能关节①肩关节(喙肩韧带 /盂肱韧带/喙肱韧带)②肩锁关节③胸锁关节④肩胛胸壁关节肌肉①动力:胸大肌、斜方肌②稳定关节,关节动力: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③稳定并重:三角肌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醍炎,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醍腕伸肌腱附着处发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致病。 密耳Mills征:肘、腕、指屈曲,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肱骨外上醍处出现疼痛。 高尔夫球手:又称肱骨上醍炎,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肱骨上醍或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 腕管综合征:(鼠标手)是指由于弯管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受压而形成的综合征。 堕L:系指掌侧的腕横韧带与腕骨所构成的骨一韧带隧道。腕管中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和4个手指的指屈深、浅肌腱。 腕关节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是一块位于尺骨茎突与梯骨的尺切迹下端之间的纤维软骨,略呈三角 形(腕尺侧的缓冲垫)拔伸捺正法服药:七厘散/补筋丸或小活络丸外用药:消肿止痛膏/梧桐皮旋后肌综合征:指梯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梯管综合征等。(劳累后放射痛,垂指不垂腕,申肘是伸中指抗阻力阳性) 锤状指:当远侧指间关节平面伸指肌腱断裂,或伸指肌腱未断裂而其末节指骨基底部之附着处有小 骨片被撕脱,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末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不能自动伸直时,临床上称之为锤状指。 股收肌群损伤: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固定盆骨。大腿收、外展受限,皮下肿胀瘀斑,X线股收肌群附着部位钙化阴影。 髓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多见于的10岁以下儿童,因过度外展、旋外,将关节囊、关节脂肪、股骨头韧带挤压在股骨头与髓臼之间,使股骨头暂时不能完全复位。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短暂的以急性慨关节疼痛、肿胀、跛行为主的病症。 侧向分离试验为膝侧副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将患者膝关节完全伸直,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向侧 或外侧牵拉,另一手顶推膝外侧或侧,如膝关节出现翻或外翻活动,即为侧向分离试验阳性。 抽屉试验:为膝交叉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仰卧,慨、膝分别屈曲45。、90。,助手压住骨盆及患足背作固定,检查者双手环握小腿上段作向前或后的推移动作,如胫骨平台前后移动超过 0.5cm,即为抽屉试验阳性。 回旋挤压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仰卧,充分屈髓屈膝,检查者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置于膝部,先使小腿收旋,然后外展伸直,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后收伸直,如膝部有疼痛或弹响指,即为阳性。 研磨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俯卧位,患膝屈曲90。,检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 压并作旋转研磨动作,如膝部出现疼痛,即为研磨试验阳性。 膝交锁征:系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行走时膝关节突发剧痛,不能屈伸,状如交锁,将膝稍作晃动或按摩2?3分钟,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

中医筋伤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论 一、筋伤学得发展: 1、起源: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得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得渊源,中医学理论得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 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得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得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 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得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得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得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得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得缝合方法; 《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得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 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第二节分类 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 二、筋断:就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 筋不断:就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得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筋强:就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就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 筋结:就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得局限性结块而言。 筋缩:就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得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 碍。 筋痿:就是指筋伤后筋腱功能减弱,痿软无力。 筋柔:就是指筋伤后关节松弛乏力。 三、分类: 1、按受伤性质分类:扭伤、挫伤、碾挫伤; 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与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得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其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得活动时,可使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撕裂、断裂或移位,也可以引起关节得微细错缝。 挫伤:就是指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得闭合性损伤。 碾挫伤:由于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之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得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得碾挫伤及肢体皮肤得脱套损伤。 2、按受伤时间分类:急性筋伤、慢性筋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