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1年12月22日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召开的“2010-2011年度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食品工业强县(市、区)经验交流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培育龙头食品企业,打造食品工业强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国食协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自1997年以来,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表彰先进、交流经验、谋划未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我们邀请了6位专家,介绍一些与食品工业有关的规划、对外贸易以及政策法规等情况,供大家学习、参考。首先我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大家介绍全国食品工业的概况;最新的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展望和中国食协的职能与工作。

食品工业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揭示了食品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因为此,食品工业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今年11月1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食品工业被分为4个大类、22个中类、56小类。4个大类名称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

制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成为工业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截至“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底,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1867家,从业人员654万人,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6.31万亿元;按工业增加值计算,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10.4%。“十一五”期间,经过食品工业全行业的努力,《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全面或超额完成。这五年中,食品工业企业布局趋向合理,加快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物流节点集中,集约化程度提高,规模企业数目有较大增长;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品种档次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大大增强;食品工业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德国之外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食品冷加工、高效能太阳能干燥、大型连续成套高技术设备的国家之一;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食品工业“三废”排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平均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食品工业对外贸易总额比“十五”期间增长125.9%,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7%,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810.7亿美元,其中出口1750.4亿美元,进口2060.3亿美元。2011年1-9月份(即今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数占10.1%,从业人员占7.4%,现价工业总产值占9.0%,利润占10.0%,税金占19.3%。这些数据表明,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食品工业最新运行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仍然可以说是速度较快、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今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已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已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对食品工业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各项指标相对要更好一些。今年1-9月份,食品工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利润增长速度、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产品销售率,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或平均水平。上个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们对今年前三季度食品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判断是: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有所提升;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价格上涨有所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技术进步取得进展。1-11月份,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7万亿元,达到70246.25万元,今年全年食品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7.5万亿元,利润有望达到4500亿元,税金将超过6500亿元,食品工业的整体规模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已经通过自己的机关报——中国食品安全报,向社会发布了。下面特别介绍几组平常大家可能不太注意的数据:一是食品工业各大类的工业总产值比例。农副食品加工业占56.43%,食品制造业占18.2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15.33%,

烟草制品占9.54%。与上年同期相比,烟草制品业占比降低近1个百分点,其他行业略有增加。从这组数据看,食品工业中简单加工的部分占了一半以上,比例仍然很高。提高精深加工的比例,努力增加食品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应该成为食品工业努力和突破的一个方向。二是区域分布的食品工业发展比例。目前的食品工业发展布局是,三分之一的省份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产值。全国食品工业产值前10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南、四川、广东、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吉林、福建,上述10省前三季度食品工业总产值合计37248万元,占全国食品工业的67.1%。此外,从今年起,区域分类从东部、中部、西部变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前三季度食品工业总产值中,东部略有降低,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上升,中部地区增加较多。从发展的趋势看,中部崛起正在显现,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热情不减,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前三季度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793亿元,同比增长34.9%;比同口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10个百分点,占比3.2%;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额3626亿元,占食品工业投资额的53.4%。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就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速度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食品工业的增长主要还是靠规模的扩张,既说明食品工业还处于上升阶段,又表明内涵式增长的潜力还很大。另一个就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占据全部食品工业的一半以上,食品工业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相近,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展望

(一)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营养健康食品为导向,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强创新、保安全、低碳化”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转变食品工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培育自主品牌,全面提升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二)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发展

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装备自主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处理好不同区域间食品工业的关系,形成各具优势、特色鲜明的食品工业布局,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统筹处理好食品工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构建食品生产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统筹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既要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优

势品牌,又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

3.坚持质量优先,确保食品安全

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严格对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4.坚持适度加工,引导健康消费

倡导合理加工,合理利用资源,改变片面追求“精”、“深”加工的生产模式,保护好食物的有效营养成分,引导健康消费。提高加工制品比例,降低生鲜食品损失率;深入挖掘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全料利用。

5.坚持低碳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强化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在满足市场需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增长。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1.2万亿元,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提高到1.5:1。(这里面有1个数据请大家注意,即年均增长15%,我认为规划测算速度偏保守了。为什么呢?2009年到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5%,今年1-9月份增长31.4%,按照保守的20%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

产值也将超过15万亿元)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通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2015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集团)达到40家以上,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新增200个。自主品牌新增100个左右,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明显提高。

3.自主创新取得成效

食品安全控制、新型节能环保光源等关键生产技术取得突破。2015年食品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85%以上,重点行业装备自主化水平稳步提高,食品装备自给率提高到60%。

4.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015年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粮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类屠宰加工、果蔬加工等行业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5.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

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耗降比2009年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COD排放比2009年减少食品行业减少10万吨,废水排放比2009年减少8亿吨。

6.食品质量安全显著提高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和实

用性,建立统一、全面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乳制品、肉制品、饮料、酒类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

7.加强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

一是结合优化区域布局,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充分总结和借鉴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改善建设条件和经营环境,着力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二是以原料、市场、技术和资本优势为纽带,建立专业化食品工业发展园区。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食品企业与食品原料生产供应联动发展计划。鼓励农(牧)场集中种养植(殖),加快推进适宜工业化加工的农产品原料结构调整。四是调整优化食品骨干企业布局。在食品工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定位上,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主,重点抓好功能食品、食品配料与添加剂以及具有原料优势肉类、乳品、水产、粮油以及糖、烟、酒、茶、食用菌等行业。(四)部分行业的具体需求预

1.粮食需求预测

保障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食品工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食物特别是口粮(含粮食加工食品)和饲料粮。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到2015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千克,需求总量5725亿千克。口粮消费总量2475亿千克,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到2015年饲料用粮需

求总量为2355亿千克,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

2.食用植物油需求预测

根据与我国消费结构类似的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食用植物油需求的增长趋势,考虑到我国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增长速度将呈现降低的趋势。预计到2015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达到2910万吨,年均增长2.81%。根据对油料作物产量预测,我国油菜、花生、棉籽等油料作物生产所能提供的食用油供应量2015年预计仅有1195万吨(其中菜籽油560万吨,花生油260万吨,棉籽油185万吨,特色植物油250万吨)。

3.肉类需求预测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低于5000美元时,肉类消费和收入增长呈现正比例关系。我国的人均GDP 距离5000美元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还相当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表明,目前我国除少数人肉类消费出现下降外,90%以上的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发展目标为86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246万吨,禽肉产量为1978万吨,牛肉产量为774万吨,羊肉产量为430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61千克,平均每年人均增加1千克;禽蛋总产量发展目标达到3000万吨,人均禽蛋占有量21.4千克。

4.乳制品需求预测

尽管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但我国人均乳制品的消费水平依然

较低。2006年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为25.5千克,2008年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减少到22.7千克,远低于国际平均每人每年100千克的水平,亚洲人均消费乳制品也已超过了40千克,未来我国的需求增长空间仍然很大。乳制品是食品中消费收入弹性比较大的产品之一,其中,酸奶消费对收入增长的弹性最大,液态乳次之,奶粉的弹性最小。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乳制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居民的补钙需求集中爆发,乳制品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根据宏观经济、消费结构、居民收入、消费习惯、偏好、乳制品的价格等多种因素,采用中短期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数列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年均增长约为3.1%,2015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32千克左右,按照2015年城镇人口7亿人计算,城镇乳制品消费将达到2240万吨左右。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需求年均增速略低于城镇居民,约为2.0%左右,2015年人均需求达到5.93千克;按照2015年农村人口6.47亿人计算,农村乳制品消费将达到384万吨,年均增速约6.0%。由此测算,2015年,我国乳制品消费预计将达到2624万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职能与工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成立的协会之一,到今年正好是三十周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是由全国食品工业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全国性食品专业组织、食

品工业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跨部门、跨所有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社团法人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以来的三十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要工作包括: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扶持政策建议;进行食品质量管理、国家优质产品评比工作;引进国外设备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制订食品标准和企业卫生规范;组织安排食品工业的国际交流;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从国家事业单位转为社会团体,从政府附属机构转为行业管理组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作风,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食品行业服务,为食品工业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食品发展环境,扎扎实实地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和食品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2010年9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会长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同志。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章程,协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为:协助政府在食品行业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具体的工作任务共有18项,总的一条,就是做好“三个服务”,为政府服务,为食品行业服务,为食品

企业服务。

今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进一步发挥综合资源比较丰富、行业信息比较灵通、专业人才比较集中、员工队伍比较固定的优势,将过去通过认定食品工业园区(特色食品名城、县、区、镇、乡等),拉动区域食品工业发展的运作模式,改变成与地方政府、产业积聚区域、大型龙头食品企业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模式。目前,已经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南省商丘市、漯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以共建“中国食品名城”为核心内容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此框架下,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积极推动该地区以提供农产品、生态产品、食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的城市化地区发展。在加强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强化协会统计信息工作的基础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建立了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制度。今年,分别对2010年全年情况、2011年上半年情况、2011年前三季度情况进行了发布,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今年以来,协会向工信部报送了《2011年食品工业企业“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工作方案》;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提供了《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成就》宣传文稿;参与起草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工作规则(试行)》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程序(试行)》;受卫生部委托,在充分调查研究行业情况的基础上参与编写了《2010年全国食品安

全总体状况报告》。还参与了葡萄酒、调味品、罐头三个行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实施指南》的编写工作;参加了由工信部统一组织的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的宣贯培训;确定了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试点企业,在粉丝和泡菜两个行业进行试点,以后逐步推进;按照商务部和国资委的要求,组织开展了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复评工作。目前,中国食协和工信部,与黑龙江省合作在乳品行业,与河南省合作在肉制品行业分别开展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经过工信部授权,中国食协已经成为“工信部首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委托评价机构”5家单位之一。近日,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交流等技术支持工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是19个理事单位中唯一的行业协会。

在科技工作方面,召开了第五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第八届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会议,奖励、表彰了一批在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项目、企业及企业家;参与了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的制修订工作;推荐了部分优秀项目及专家参与国家科技部及工信部“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及节能减排领域的项目征集和评价工作;组织了食品企业科研成果鉴定及论证工作;开展了食品行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总结工作。

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协会今年的又一工作重点。中国食协及所属各分支机构积极组织行业专家和食品骨

干企业,围绕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和清理整合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向卫生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提供了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及非强制国标和行业标准的清理思路、标准体系构成等多项建议;还主动承担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对全行业影响深远的标准修订工作;并组织编写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问答》。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培训、出版物、网络等多种形式宣贯标准,督促企业按照标准规范生产,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升了全行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为政府服务方面,中国食协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组织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提供相关的全套数据;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2011年)》的征求意见和补充工作;承担工信部委托,草拟了《违法食品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配合发改委“十二五”循环经济课题研究,组织企业对技术、工艺、设备名录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组织推荐了补充项目;应卫生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要求,就《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规提出修改建议。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机关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倡议并承办的“中国食品安全年会”,自2003年9月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围绕“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得到国务院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每年有三、四百家食品工业大中型企

业参会,已经成为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传播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和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知识、意识、增强企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对推动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现有13个专业委员会和3个内设机构(工作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大多是按产品分类来建立的,这些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企业在一起,诉求点一致,更能代表行业的呼声和利益。今年,由白酒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八届白酒国家评委考评会,经培训、考试,续聘原第七届白酒国家评委161人和新聘50人,共同组成了第八届白酒国家评委会。这个五年一次的国家评委考评,受到各骨干白酒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推动白酒行业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粽子行业委员会今年在广东东莞承办了第七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弘扬端午文化,发展现代粽子产业,并代表全国粽子行业同仁向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捐赠了15000个爱心粽子。

为帮助广大食品企业开拓市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今年在北京、天津、湖北武汉、河南漯河和永城、广东中山、山东诸城等地,主办了多场食品工业博览会,受到业界的欢迎和赞许。

以上介绍的这些情况,就是帮助大家了解全国食品工业的基本情况,掌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也希望今后能为地方、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共同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食品工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所需的初级食品,过去人们只要求吃得饱而现在要求吃得好,要求通过工业加工提供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营养合理、方便实惠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健康状况人的需要,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个要求食品“返本求真”的热潮正在形成。 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1万亿元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0%左右,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2000年比上年增长10.1%,2001年增长12.7%,2002年为16.6%,2003年年增长率达到17%,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2003年从产品来看,同比增长名列前五位的是:液体乳,增长63.27%;乳制品,增长30.87%;发酵酒精,增长26.08%;机制糖,增长25.81%;鲜冻畜禽肉,增长23.48%;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态势最好。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食品添加剂产值约300亿元,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销售额200亿美元的15%,而且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好势头,某些产品已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添加剂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独资建立食品添加剂厂,或寻找国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合资控股生产食品添加剂。因此,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饮料生产2003年总产量为2374.4万吨,其中碳酸饮料66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310.8万吨,瓶(罐)装饮用水955.9万吨。总产值813.9亿元,销售收入774.4亿元,利税总额103.6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我国饮料生产总产量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增长了10倍,90年代则在22%以上。从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增长率的变化是合理的。可以说,我国饮料工业的总产量在2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年的增长略有放慢,但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了非典侵袭的影响,即使在这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下,我国饮料工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饮

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抓住国家加快农业产业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食品行业被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扶持的政策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重大转变,食品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03年以来,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到2007年底,河南省2238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52.45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3.8%,年均增长2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5.92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3.9%,年均增长26.5%,占全国食品工业总计的8.3%,居全国第2位;实现利润总额281.51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4.5%,年均增长55.6%,占全国食品工业总计的12.0%,居全国第2位。 进入2008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企业个数增加至2636家;完成增加值1043.28亿元,增长23.8%,增幅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前11个月,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4.4%和35.9%,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和15.4个百分点,均居全国第2位。目前,河南省的食品工业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广东、江苏、四川、辽

宁和河北等人们印象中的传统食品工业大省,仅低于山东,竞争优势凸现。 2007年部分食品工业大省食品工业主要指标 (二)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主导产品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通过充分发挥“大粮仓”优势,积极向“大厨房”转变,河南省基本告别了卖原粮的历史,走上了卖产品的历史新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速冻米面食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方便面、饼干、小麦粉、味精产量均占全国的20%以上,已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 河南省部分食品产量情况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现状:增速正在放缓 中国的食品在过去的24年,一直是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达到万亿。但是2015年,只有万亿,增速放缓。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折算成GDP,大概一半,食品占GDP的6%。目前,国内食品饮料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且大都以酒类和罐头食品为主。同时,质量保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而在国际食品工业发展方面,他指出有如下几个特点:常规食品稳定,健康食品发展快;创新推动发展,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支撑。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不足,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不够。同时,可以看到以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规模、集中度增加,规模增大,企业数量减少,这是一个趋势。此外,中国市场要走向世界,这也是一个趋势。 二、需求:消费者、社会经济两驾马车 (一)首先是消费者需求: 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对食品加工的要求更加严格。 2、营养缺乏与营养过程并存,健康食品成为最佳选择。 3.生活方式以及节奏的改变,驱动食品产品向方便化转型。比如日本的速冻食品消费和GDP相关联,方便食品或者速冻食品会提高。 4.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美食和享受饮食文化成为趋势。 (二)其次是社会经济需求 1、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升高,食品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三、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正视 (一)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一带一路助推食品制造全球化。 2、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形态和组织形式转变。 3、大数据有助于掌握食品需求动态。 4、大数据帮助及时准确掌握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动态。 5、物联网技术使得食品产业链全过程透明,保障食品安全。 6、基因测序大众化让精准营养食品成为可能。 7、老龄化推动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快速发展。据说到2025年,老年人会突破3个亿。 8、厨房革命加剧,推动方便食品快速发展。 (二)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的挑战: 1、资源不足,食品原料供应国际依存度越来越高。以牛奶为例,没有这么多的奶源来供应这么多的人口,这就是一个客观情况。 2、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三废”排放企业以前客观考虑不够,现在、以后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很大的一块是环境污染给带来的压力: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3、国家战略的需求与挑战。 4、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 5、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当然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往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应该是大家看得比较清楚的。 四、趋势:营养健康成消费者首选 (一)食品工业需求很大,预计还会有比较高的速度增长。同时食品安全应该是成为基本保障。

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1、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2000—2005年,每年完成总产值分别为:8368.87亿元、9318.09亿元、10759.30亿元、16163.86亿元、20000亿元,5年增长约140%。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2000—2005年食品工业产品产量普遍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粉、液体奶、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罐头、水产加工品、方便主副食品、礼品食品等。有的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食用植物油、味精、柠檬酸、制盐、啤酒、食糖等。 3、全国食品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较大 2000年完成利税总额1129.79亿元,其中利润229.49亿元,2001年完成利税总额1673.62亿元,其中利润444.83亿元,2002年完成利税总额1925.90亿元,其中利润524.85亿元,至2004年完成利税

总额2757.42亿元,其中利润915.90亿元,2005年预计完成利税总额3200亿元,其中利润1140亿元。5年利税总额增长180%,其中利润增长4.1倍。 4、全国食品工业出口创汇平稳发展,出口额逐年增加 全国食品工业出口贸易额2000年为107.50亿美元,2002年为155.12亿美元,2003年为187.59亿美元,2004年为203.26亿美元,2000年至2004年出口贸易额4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17.26%,共增长了89%。 5、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首先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其中与人民群众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的小康型膳食结构的新产品增幅在2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旋律;其次是企业的装备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优化,使食品产品在“质”中有了新的突破,满足了市场向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高度集中的需求;再次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近年来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平均水平增长一倍。 6、高新技术得到较好应用,技术装备有了较大提高。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啤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2011

中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国际食品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志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会长 目前,国际、国内对保健食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我国的定义是: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包括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补充剂,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尽管世界各国的保健食品概念和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以下条件:①心须是无毒无害的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安全要求。②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且明确具体经科学验证的特定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须营养素的需要。③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的。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 综观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先后经过了缓慢起步到迅速崛起,再到蓬勃发展、无序膨胀,最后国家进行标准规范管理的过程。①缓慢起步阶段(1949——1979)。少数补药、营养补剂成为主流。据考证,我国的保健食品源自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及食疗养生学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代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9——1979年期间,在我国还没有保健食品这个名称,这个时期的保健食品统称补

药或营养补剂,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中药补品,如用人参、鹿茸、阿胶、灵芝等制成的丸、散、膏、丹、茶及传统药酒约百余种。少数新开发的营养补剂如氨基酸类、麦乳精等,其中蜂乳、蜂王浆是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国内外都比较畅销,剂型也比较新颖,有蜂乳胶囊、蜂王浆口服液。②迅速崛起阶段(1980——1985)。在1980——1985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保健食品的品种增多,产量逐渐上升,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各种口服液、维生素及蜂王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东北的人参王浆、北京蜂王精、杭州的双宝素名声大噪,维生素本来是老产品,此刻却焕发青春,有口嚼片、冲剂等剂型,其中“果味维生素C”,1980年上市后一鸣惊人,年销售量达到一亿多片;中药补品有龟苓膏、灵芝浸膏、田七片、至宝三鞭酒、北茋精口服液、人参蛤蚧精口服液、参桂鹿茸口服液等。这一时期食品强化剂也逐渐增多。到1984年上市保健食品约有1000种左右,生产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约为20亿元,已初具规模。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也于1984年相继挂牌成立。在此期间,保健食品迅速崛起,主要是滋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剂型发展较快。主要剂型有口服液、胶囊、冲剂、片剂、膏剂、散剂、糖浆等,以及传统的中药剂型,其中口服液是由中药复方提取的口服溶液,能体现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功效。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没有进行实验验证,仅根据产品的某些成分推测其功能,属于原始的第一代保健食品。③蓬勃发展阶段(1986——1990)。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出诸多新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已迈入新千年,现代食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产品琳琅满目,工艺技术日趋完善。透过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分析、探讨和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和加快其发展速度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客观地说,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差是我国食品最普遍和最严重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自身生命健康的日趋关注和食品销售与消费的国际化、理性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注重提高食品生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事件,我国的有毒食用油、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和有毒香肠、金华火腿、乡巴佬违规生产等等事件,均造成恶劣影响,祸害无穷,触目惊心,已敲响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性的警钟。要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注意:①优质原料的选择。控制有毒有害原料的购入和保持原料的新鲜状态,尽可能选用非疫区、无公害、绿色食物原料;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制定并执行相关的生产标准,保持环境卫生,杜绝食品交叉污染,严防有毒有害成份的混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③强化销售过程的管理。注重对食品运输、贮存条件的完善及跟踪配套管理的控制,防止变质、过期食品流入市场。我国质检、卫生执法部门正在加强和完善食品的安全生产监测工作,随着国家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的不断推进,生产条件差的作坊式食品企业将会很快淘汰出局。 重点强调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与使用。说到食品添加剂,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嗤之以鼻,这其实是种误解。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品生产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能促进食品加工过程缩短与产品保存,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化学或天然添加物。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只要按规定的种类、剂量和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所允许的。但置食品卫生法于不顾,超剂量、超范围和超种类地滥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见利忘义地盲目投放工业用的化学品,这样生产出来的食品无异于毒品,既害了消费者,又害了自己。 食品营养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过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讲究“吃饱喝足”。从营养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事实上色香味形只是表象、形式和外因,营养价值是实质、内容和内因,是食品的根本所在。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比例合理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食品工业企业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吃好”,才能增强国民体质,保持健康状态。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求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流程,程度地保持食物原料应有的营养成份不被流失、破坏和分解;其次,要求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掌握现代营养学知识,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不同食物原料的有机组合,研制出营养基本平衡的组合食品。 食品方便化是现代食品消费的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期望从繁杂、琐碎的家庭厨房劳作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和工作、学习。 为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食物具有方便烹调和便于享用的特性。因此,食品方便化趋势将进一步明朗,半成品食品、调理食品和方便食品的产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对于肉制品生产,要在传统散装熟食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现代保鲜技术,重点开发方便卫生有特色的袋装、罐装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例如地方特产:扬州风鹅、高邮咸鸭蛋、南京盐水鸭、风鸡等畜禽熟食品,这些产品通过真空包装、灭菌保鲜,便于储藏流通,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前1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现状及品种作了介绍,指出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通过对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现状发展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持性产业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工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的稳定。食品工业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 000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有4 000多种。常用的添加剂有681种。美国食品添加剂品种有3 450种,其中直接使用有1 200种;日本合成食品添加剂品种有389种,其中香料95种,天然食品添加剂有800种,其他国家如西德食品添加剂有420种,加拿大426种,瑞士343种。在一些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1990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几乎所有食品都含添加剂;日本每年用量约500 kt/a。 我国食品添加剂是近一、二十多年开发和发展起来的,1986年颁布的GB2700-86国家标准允许使用品种为16个品类618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22个品类1 500多种,其中食用香料为700多种。 1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很快,从1978年至今20多年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从471亿元增长到5 900亿元,增加了12.5倍。从1993-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从3 428亿元增长到5 900亿元,年均增长11.6%。全国已形成食用植物油加工、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食品、乳品、水产加工、加工罐头食品、糕点行业、糖果蜜饯业、饮料、调味品等24个行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食品工业体系。 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了初步调整,新产品的开发,新门类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方便食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软饮料的行业概念逐步得到确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食品专用油脂、等级面粉,植物蛋白、变性淀粉等食品基础原料工业得到了开发,软饮料打破了单纯生产碳酸饮料的格局。 尽管过去食品工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发展速度上低于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食品工业的加工深度低,食品工业产值和农业比仅为0.38∶1,而发达国家两者比例一般为3~4∶1。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仍然不合理,半成品多,制成品少,烟酒等产品比重过大。从行业总体看,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仍然偏低,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偏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新品种少,保鲜能力低,货架期也短。 1.2 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入世贸组织日益临近,未来的食品工业将发生巨大影响; (1)食物的营养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 (2)食品工业的加工深度及制成品率将有一定的提高。加工食品将占食品总消费的60%~70%; (3)食品的总消费将有一定的增加,食品工业生产率年均递增率将达12%~13%; (4)在提高食品的营养卫生水平的同时,食品的色香味及包装装璜将进一步改进。 1.3 重点发展方向 (1)大力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组合营养的方便食品; (2)大力发展具有免疫功能的第二代婴幼儿食品; (3)开发具有防病、抗病、抗衰老的老年食品; (4)开发适合我国消费习惯的各种植物蛋白食品; (5)利用我国特种资源开发各种活性物质的特殊营养食品。

浅谈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刚性需求产品,食品工业也是临沂市 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占临沂市工业总量的20%左右。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对于促进当前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出口创汇,提高人 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社会提供有效供给和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品工业;现状;趋势 1.临沂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临沂市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 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 年末,临沂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7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2100多亿元。临沂市食品工业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现有粮食加工、肉类制品、果蔬罐头、焙烤食品(饼干、膨化制品)多功能生物糖、黄原胶、谷 氨酸、大豆分离蛋白、大豆低聚糖、大豆肽及制品、酶制剂等行业,其中淀粉糖 及制品产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果蔬罐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黄原胶、味精产量 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 1.2技术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 近几年临沂市食品工业加大产业投入,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了产品质量和 档次。目前,临沂市肉类加工、淀粉糖及功能糖、大豆制品、黄原胶等行业的重 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1.3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优化,现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的多个产业集群。即:“生物 糖产业集群”、“果蔬罐头产业集群”、“焙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肉类制品产业 集群”“果仁制品产业集群”、“蔬菜加工生产基地”、“饮料产品生产基地”。 1.4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临沂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制订完善食品相关法规、标准,建 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食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 等认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进 一步提高。目前,临沂市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上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 经过近些年发展,临沂市食品工业虽然初具规模,但产业层次多处于价值链 的中低端,与食品工业发达地区相比,食品工业链延伸不够,食品企业生产产品 多为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少,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更新换代速度不快。 2.2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少 虽然临沂市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焙烤食品等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但粮食 加工、禽畜加工、方便食品等产业却存在品牌影响力较弱、名优产品较少等问题。在高端产品上没有品牌优势,在中低端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 2.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食品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短缺,部分发展较快的果蔬加工、畜禽加工等行业的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重要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缺乏人才的矛盾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 分类 食品行 业是对农、 林、牧、副、 渔等部门生 产的产品进 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 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 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 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 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 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 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 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

食品厂发展现状分析

食品厂发展现状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章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 行业定义 与分类 食品 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 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 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 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 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 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 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 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万吨,味精产量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万吨,啤酒产量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0001)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发达国家食品行业的一个显著发展特点是高加工率、高附加值。 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达92%,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仅为20%-30%。由此可见,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是以吃“原料”为主, 而发达国家的人民是以吃“成品”为主,发达国家把这么多原料加工成即食方便、品种齐全、 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的食品,是靠科技优势,靠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机械设备武装的强 大的食品工业。 发达国家有很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一般在10%以上,最高的接近18%。食品工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发 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很高,一般是 1.6:1-2.4:1,这说明他们把农业 产值翻了一番到二番。 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都较高。 在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 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都较高。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如生产1吨奶粉耗煤、耗电及耗水分别为0.8吨、400-800kWH、1.5吨,燃料及动力消耗的费用为乳品整个 加工费用的7.5%。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原料利用率高、得率高。例如,美国生产的淀粉糖制造设备用于淀粉糖生产,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即无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食品机械工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高,食品机械出口比例都比较大。例如,法国食品机械的进出口额各为其国 内产值的一半左右,日本出口额占其生产总值的50%,进口额占出口额的72%。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业、餐饮业、酿酒业、乳品业以及食品机械制造、包装业等相关配套行业。食品工业作为我国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食品工业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揭示了食品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因为此,食品工业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今年11月 1 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食品工业被分为 4 个大类、22 个中类、56 小类。 4 个大类名称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成为工业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截至“十一五”期末的2010 年底,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1867 家,从业人员654万人,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 6.31 万亿元;按工业增加值计算,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10.4%。 “十一五”期间,经过食品工业全行业的努力,《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全面或超额完成。这五年中,食品工业企业布局趋向合理,加快向主要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物流节点集中,集约化程度提高,规模企业数目有较大增长;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品种档次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大大增强;食品工业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德国之外少数几个可以制造食品冷加工、高效能太阳能干燥、大型连续成套高技术设备的国家之一;食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食品工业“三废”排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平均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食品工业对外贸易总额比“十五”期间增长125.9%,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7%,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810.7 亿美元,其中出口1750.4 亿美元,进口2060.3 亿美元。 2011 年1-9 月份(即今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数占10.1%,从业人员占7.4%,现价工业总产值占9.0%,利润占10.0%,税金占19.3%。这些数据表明,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全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及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产业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食品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值上,发达国家为,我国为:1;目前我国居民一日三餐的食品基本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就目前食品产业发展看,表现出了以下突出的发展趋势: 1、市场对强化营养食品需求加大,强化营养产品开发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安全性、营养健康性食品蓬勃发展。当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是居民营养面临的双重挑战。因此,营养强化食品体现了食品营养成分重组和组合的概念。 2、各类健康食品及具有预防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身体功能的各种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3、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日益走俏,全球化的民族食品深入人心,专用化食品原料品种日益繁多。 4、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且将向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5、中国已进入消费转型、内需拉动的新时期,饮食消费更加多元化、差异化,产品开发也必须走向品种多样化、档次差异化、规格系列化,推进西式产品中式化,中式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大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6、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加工自动化、食品品牌化是全球食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7、冷冻食品以及调理食品逐步成为城镇居民动植物产品消费的主要形式。冷却肉的生产供应、低温肉制品是未来的突破方向。 8、全球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食品需求的增长动力部分大多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9、食品产业的附加值的高低,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规模,更取决于产品品牌。 二、全国食品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情况 食品产业是一个是个永恒不衰的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食品生产,他绝不是一个某一地区绝对垄断的行业,因此,它是广泛分布的。但是,也不同地区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区域特点。尤其是随着食品的大工业生产,地区比较优势更是显着显现。 食品产业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粮食加工、肉品加工、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饮料生产等。概括地讲,粮食加工总规模仍然要数河南、河北以及东北地区为先,比如河南饼干的全国市场占有率21%,方便面的全国市场占有率30%,速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而在蔬菜规模化生产加工方面,山东则远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潍坊寿光市为代表的规模化四季蔬菜更是全国的标杆。奶源生产几本上都在长江以北,内蒙、河南、东北地区,但奶品加工基本上被几家屈指可数的龙头企业掌控,如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集团、雀巢、三鹿等企业。再就是近年消费市场逐年扩大的休闲食品,休闲食品相关生产企业更多的在闽南和粤东地区,比如福建晋江、广东潮安等地市。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 行业定义 与分类 食品 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 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 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 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 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 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 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 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万吨,味精产量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万吨,啤酒产量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76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ec1282710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768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食品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食品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也更加丰富。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139.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1.0亿元,税金总额8649.76亿元。2013年进出口食品总额达到1531.6亿美元,同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 品行业 发展现 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分类 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 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 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 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 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 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

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56.2万吨,味精产量91.28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08.55万吨,啤酒产量2273.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