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深基坑工程(设计变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井城安置房)12.21

1深基坑工程(设计变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井城安置房)12.21

井城安置房

深基坑工程(设计变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湖南教建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项目概况 (1)

(二)基坑概况 (2)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

(四)施工要求 (5)

(五)工程管理目标 (6)

(六)技术保证条件 (7)

二、编制依据 (7)

三、施工计划 (8)

(一)施工进度计划 (8)

(二)用水、用电计划 (8)

(三)材料计划 (10)

(四)设备计划 (12)

四、施工工艺技术 (13)

(一)技术参数 (13)

(二)工艺流程 (14)

(三)施工方法 (15)

1.测量施工 (15)

2.防护栏杆施工 (15)

3.基坑降排水措施 (16)

4.旋挖灌注桩施工 (22)

5.“U”型可拆芯式压力分散型锚索施工 (30)

6.冠梁、腰梁、挡土板、角撑施工 (39)

7.土钉施工 (46)

8.放坡挂网喷面施工 (49)

9.桩间墙二次支护施工 (51)

10.抗滑木桩施工 (55)

11.传力带施工 (56)

12.角撑拆除 (59)

13.土方开挖施工 (59)

14.信息化施工 (63)

(四)检查验收 (63)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4)

(一)组织保障 (64)

(二)技术措施 (66)

(三)应急预案 (79)

(四)监测监控 (90)

六、劳动力计划 (92)

(一)项目管理人员 (92)

(二)特种作业人员 (93)

七、附图 (93)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拟建井城安置房场地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井城村,设有两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筏板基础。拟建地下室±0.00为黄海高程15.90m,纯地下室基础顶标高为黄海高程5.85m,坡道基础顶标高为黄海高程7.9m,基础加垫层厚分别按1.1、0.8m考虑,则坑底计算标高为黄海高程4.75、7.1m;主楼基础垫层底标高为黄海高程4.55m;主楼电梯井筏板顶标高为4.15m,筏板加垫层厚0.7m,则坑底计算标高为3.45m。则基坑深度为7.4m~16.7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拟建建筑建成后,已建村道与建筑±0.00形成高约4.98~5.35m 的边坡,长约84.5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且不低于周边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本工程总用地面积14472.60m2,总建筑面积37106.00m2。

由于场地西侧(靠村道侧)部分的消防通道宽度不足和高速公路侧部分堆土对围护桩增加侧应力的原因,对原设计进行设计变更, 1-1、2-2剖面原设计围护桩径为1400mm, 基坑围护桩的数量共计204根;变更后桩径为1200mm, 其中9-9剖面增加27根, 2-2剖面增加12根,合计增加39根, 总计243根围护桩。

基坑围护桩已施工223根,受工地施工条件限制还有20根围护桩未施工.根据现在施工情况,结合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情况良好.

拟建物设计概况详见表1:

各参建主体如下:

建设单位: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局

代建单位:厦门市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福建西海岸建筑设计院

主体设计单位:福建水立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基坑监测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厦门市杏林建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教建集团有限公司

(二)基坑概况

1.工程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属冲洪积地貌单元,现场地西侧未整平地面起伏较大,东侧已整平,地面标高为12.95~21.25m(以孔口标高计)。场地红线西侧为村道,村道西侧为民房,地下室外墙外边线距用地红线约6~16m;北侧红线外50m为沈海高速公路,之间为空地,地下室外墙外边线距用地红线约5m;东南两侧为规划道路,现状为空地,东侧地下室外墙外边线距用地红线约9~130m,南侧地下室外墙外边线距用地红线约9~50m。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地面架空线及地下管线。

2.地层岩土构成

根据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原位测试等可将本场地地基土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素填土①:呈灰黄、灰褐等杂色,松散状,成份主要由砂质粘性土回填而成。该层回填时间1~3年,且未作专门的压实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差。该层在钻孔bk1~6、dk4~9、11、gk1~6、8~11、16~18、21~26、28~31、jk1、3~5、10~13、15~19有揭露,该层揭露厚度0.50~2.90m,层顶标高12.95~21.25m。

粉质粘土②:黄褐、灰黄等色,冲洪积成因,可~硬塑,含少量砂砾,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韧性中等。该层在钻孔bk4~6、dk1~3、5~7、10、11、gk1~5、8~15、17~20、27、30、31、jk2、3、5~9、14、17~23有揭露,该层层顶埋深0.00~5.10m,层顶标高10.68~19.84m,层厚0.70~6.20m。

淤泥③:灰黑色,饱和,流塑,成分均匀,含有机质,具有腐臭味,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中等。该层在钻孔bk1~3、gk16有揭露,该层层顶埋深2.30~3.40m,层顶标高11.54~12.65m,层厚0.70~1.30m。

中砂④:灰黄、黄褐、灰白等色,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亚圆形,级配一般,含泥质平均约15%,饱和,中密状态为主。该层在钻孔bk4~6、dk1~3、5~7、

10、11、gk1~5、8~15、17~20、27、30、31、jk2、3、5~9、14、17~23有揭露,该层层顶埋深0.70~4.70m,层顶标高9.76~14.07m,层厚0.50~3.90m。

残积砂质粘性土⑤:母岩为花岗岩,灰黄、黄褐白色,可~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含石英砾粒约7~16%,组织结构全破坏,干强度较低,切面稍有光泽,摇震无反应,韧性较低,遇水易软化、崩解。全场分布,该层层顶埋深0.00~6.90m,层顶标高7.66~20.05m,层厚3.70~24.20m。

全风化花岗岩⑥:灰黄、褐黄色,原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等组成,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均已风化成粘土矿物,结构已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手捏即散,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除补充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该层层顶埋深8.00~25.00m,层顶标高-10.64~12.11m,层厚1.00~30.80m。

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⑦:灰褐、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其中大部分长石已风化成次生粘土矿物,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即散,结构基本破坏,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除部分基坑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该层层顶埋深19.20~38.00m,层顶标高-20.14~-0.36m,层厚3.40~48.53m。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⑧:灰褐、灰黄色,岩石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敲击声哑,合金钻进时有拔钻声,点荷载试验指标17.2MP,属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属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钻孔gk5、15、17~19有揭露,该层层顶埋深40.80~56.00m,层顶标高-37.70~-26.79m,层厚3.00~11.25m。

另外,钻探过程在各风化岩中均未发现有孤石、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但不排除在钻孔之间有孤石或残留体存在的可能。岩土设计参数如下:

3.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于中砂孔隙中及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孔隙网状裂隙中的潜水~承压水。场地下素填土属弱透水层,勘察时基本不含水,局部层底可能含上层滞水,水量不大;粉质粘土、淤泥属微透水层,为相对隔水层,水量贫乏;中砂为强透水~透水层,水量较丰富,为主要含水段;残积砂质粘性土、全、散体状强风化岩呈渐变关系,渗透性具有自上向下增强的趋势,但总体均属弱透水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较差~一般。碎裂状强风化岩渗透性主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程度控制,具明显的不均匀性,从揭示情况看,总体也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地段基岩中张性裂隙发育而富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及相邻含水层的侧向补给,通过蒸发及地下侧向径流等方式排泄。勘察期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0.60~8.50m,标高12.19~12.85m。

4.地面堆载

坑顶剖面超载除北侧按10kPa考虑外,其余各侧均按20kPa考虑,距坑顶2.0m外,15m范围内;施工堆载不可超过该项指标。已建民房按每层15kPa考虑。

6.支护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取1.15;自然工况下,安全系数取1.35。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为360天。地下水控制方式为降水井结合集水明排。在基坑开挖前将北侧及东北侧场地整平至黄海高程15.5m,西侧有已建村道,故不进行整平,其余各侧整平至黄海高程14.5m。由于基坑南侧和东侧局部开挖深度较浅且空间较为开阔,故采用安全、合理的土钉墙的支护型式进行支护;其余各侧开挖深度较深,且开挖范围内土层含有砂层,所以采用安全、合理的桩锚结合放坡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拟建建筑物建成后,

西侧已建村道与建筑±0.00形成的边坡高度较低,故采用原基坑支护的围护桩进行支护。

(1)围护桩采用旋挖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200,间距1600、1800mm,桩长12.00~25.60m,桩身混凝土强度C30,充盈系≥1.10,钢筋笼保护层50mm。

(2)“U”型可拆芯压力分散型锚索成孔直径200mm,间距1600、1800mm,拉杆采用4束j12.7无粘结钢绞线(钢绞线的抗拉设计强度fy=1220N/mm2),长度为25.0~34.5m,入射角20o,轴向内力标准值259~314kN,锁定荷载100kN。

(3)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体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截面尺寸有1300×900mm(冠梁1)、1300×800mm(冠梁2)、200×1900~2280mm(冠梁1挡土板)、500×500mm(腰梁1)、800×800mm(腰梁2)、600×600mm(角撑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

(4)土钉成孔直径≥110mm,主筋采用20~25钢筋,间距1800mm,长度6000~9000mm,水平夹角15o,内力设计值Ta=34~132kN。注浆体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

(5)放坡坡面喷射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挂8@200×200mm单层{双向}钢筋网。插筋16 L=600 @2000mm。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挡板与排水沟之间喷射1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挂8@200×200mm双层{双向}钢筋网。

(6)桩间二次挡土采用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喷面,内挂8@200×200mm 单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网与灌注桩的锚固采用16化学植筋,L=100mm,水平间距1600、1800mm、竖向间距1500mm。桩间永久性挡土采用1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喷面,内挂8@200×200mm双层{双向}钢筋网。

(7)木桩采用松木,梢径≥100mm,L=5000mm,间距500mm。

(8)传力带素混凝土板撑强度等级C30,厚度300mm,混凝土临时支撑强度等级C30,截面尺寸300×300mm。

5.基坑工程规模

基坑大致呈不规则矩形,周长约490m,基坑面积约12336m2,基坑开挖深度约7.4~16.7m,土方量约12.5万m3。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四)施工要求

1.严格贯彻基坑支护“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的原则,基坑施工中与施工后均应对基坑变形进行观测,施工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在支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前,应查明地下管线及相邻建筑物基础埋设位置及深度并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管网及相邻建筑物基础安全;在土方开挖前应作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全过程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

3.土方开挖应与支护结构施工相互配合,应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并及时施工支护结构,上层支护结构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4.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散软土应进行适当处理。若为雨季,须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5.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放样基点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施工前应选定机械设备,明确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在建筑物旧址或杂填土地区施工时,应先探明在桩位处的旧基础、石块等障碍物,采取必要措施挖除。若周边存在管线时,应先探明其确切位置,采取必要措施移除或避开。

7.邻近基坑边缘的承台土方开挖时,须严格按跳一挖一的原则实施。

8.本方案应包含基坑土方工程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且须通过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9.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各区至少两台挖土机在场。

10.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应及时回填。

11.当出现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等破坏征兆时,应及时在基坑内被动区进行堆土反压,坡顶卸土减压,砂石袋压坡等措施。施工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砂袋。若发现异常现象或位移达到预警值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查明原因。

12.基坑边坡坡顶做施工栏杆,栏杆上挂安全网,夜间要设警戒标志。

13.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3.土方开挖前须通知监测单位做好监测点,方可施工。

(五)工程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现行规范及规定达到合格工程质量标准。

2.安全目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轻伤频率控制在1.5‰以内,杜绝发生死亡、重伤事故。

3.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厦门市市级文明工地。

4.环保目标:控制施工噪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施工生活污水排放等,达到地方标准要求,防火安全符合要求。工地最大噪音控制:昼间允许值≤75dB,夜间允许值≤55dB。

(六)技术保证条件

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技术人员等熟悉、审查图纸并做好记录,参加专家论证会。对专家论证意见认真阅读并在施工中严格按专家要求进行。

2.编制材料、成品、半成品、机械设备、工具、用具及各技术工种劳力进场计划。

3.由测量队引进坐标、水准点并设置控制桩,做好保护。

4.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5.做好各级的技术安全交底。

6.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并与专项施工方案一同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二、编制依据

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闽建建[2009]12号《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通知》;

闽建建[2010]41号《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

福建西海岸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福建水立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下室相关设计资料等;

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井城安置房地下室基坑(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方案;

我公司编制的井城安置房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土方施工和土建结构施工的总体进度计划安排,基坑支护施工的总工期预计194天。工期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二)用水、用电计划

1.施工、生活用水

消防用水可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查阅资料库中消防用水量表

Q 3=10L/S

施工现场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1211183600

300100400150250108006001.1 1.52083600

16.4(/)

q n K Q K T t L s ?=????+?+?+?=????=∑

式中:Q 1——施工用水量(L/s ); q 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以一天计算); n 1——各项工程量用水定额;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天数(取1天计算);

t ——每天作业班数;

K 2——用水不均衡系数(可查阅资料库中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表取

K 2=1.5)。

生产、生活用水小于10L/S ,总用水量按Q=10L/S 。

经计算,D=0.092m 。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该工程施工现场供水管管径D=150mm 。施工用水支管选用DN50镀PVC 水管,供水支管管径D=25能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

依现场防火要求,在场内设置2个DN65mm 消火栓。

为避免工程受停水影响,在现场设置1座容量30m 3的砖砌蓄水池。

2.施工临时用电

工地供电负荷的大小,并不等于施工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的额定容量之和,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施工的机械设备同时运行,在运行中的设备也不一定都达到它的额定容量,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功率因数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工地施工用电负荷必须通过计算。用电设备应按其不同的性质分类,然后确定设备容量。

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其用电量可按以下简式计算:

∑PS=1.1(K 1∑Pc+K 2∑Pa+K 3∑Pb )

式中: ∑PS---计算用电量(KW ),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Pa---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Pb---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

K 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内时K 1=0.75;10~

30台时,K 1=0.75;30台以上时K 1=0.5;

K 2---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K

2

=0.8;

K 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K

3

=1.0;

1.1---用电不均匀系数。

经计算:∑p=138.8KW

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I=k · P/ 3 ·U线·Cosφ

=(0.94×138.8×1000)/( 3×380×0.75)=152.6A

式中: I----线路工作电流值(A);

U线----线路工作电压值日(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U=380V;

Cosφ----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一般建筑工地取0.75;

P----通过计算的用电功率(KW)。

采用TN-S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供电,选用VV22-1KV-3×120+2×70五芯电缆。设配电总箱一个,分配电箱5个,另设电力箱,引入单机箱或固定开关,再设照明电箱,工作和保护零分开设置。

3.检查制度

(1)建立安全保证和检查体系,各施工队必须有专职安全员,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事项和安全措施,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2)对施工现场用水、用电进行动态管理,每天由专人巡回检查,及时制止浪费现象和维护用水、用电系统,对浪费者必须给经济处罚。

(3)“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应作为工人入场教育和日常工作交底的一项内容向工人宣传,提高所有人的节约意识。

(三)材料计划

1.水泥:P.O 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围护桩、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3.钢材:表示HPB300钢筋(f

y

=270N/mm2);表示HRB335钢筋

(f

y =300N/mm2);表示HRB400钢筋(f

y

=360N/mm2)。钢材均应符合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不得采用改制钢材。

4.焊条:HPB300钢筋与其它钢筋或钢板焊接采用E43焊条;HRB335、HRB400

钢筋焊接采用E50焊条。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

5.施工用水采用饮用水。

6.严格要求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择优选择供应厂家,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管理制度。选用设计、建设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推荐的优质品牌产品。

7.所有物资(材料)均按合同规定的品牌、规格、数量、产地、技术参数等组织采购,采购前需提供材料、设备的原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发包人确认方可采购。

8.材料质量全部合格以上,不合格材料不进场。

9.严格执行材料送检化验制度、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送质检部门检测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10.妥善储存和保管好各种材料、构配件,确保其质量。

11.工程拟投入主要预算材料情况表

325(219)、140钢管

j12.7无粘结钢绞线

110木桩

(四)设备计划

1.现场在各个施工阶段投入相应机具设备,满足工期、质量要求。

2.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实行试运转制,性能良好方可投入使用。现场配备若干名机械修理工,对机具设备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具正常运转。

3.操作上“人机固定”,谁操作,谁负责。

4.对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如属工作原因造成,应给责任者以经济制裁。

5.具体设备进场计划如下表: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取1.15;自然工况下,安全系数取1.35。

2.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为基坑开挖后360天。

3.坑顶剖面超载除北侧按10kPa考虑外,其余各侧均按20kPa考虑,距坑顶2.0m外,15m范围内;施工堆载不可超过该项指标。已建民房按每层15kPa 考虑。

(二)工艺流程

本工程围护结构总体施工流程:整平场地→测量放线→坡顶截水沟施工→各支护剖面施工。

1.桩锚结合放坡典型剖面施工顺序要求:整平场地→测量放线→坡顶截水沟施工→围护桩的施工→降水井施工并启动降排→桩顶放坡的施工→土方开挖到冠梁底标高以下0.1m→锚索施工→冠梁及角撑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锚索锁定→土方开挖到第二道锚索底标高以下0.5m→第二道锚索施工→腰梁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锚索锁定→土方开挖到第三道锚索底标高以下0.5m→第三道锚索施工→腰梁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锚索锁定→土方开挖到第四道锚索底标高以下0.5m→第四道锚索施工→腰梁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锚索锁定→土方开挖到第五道锚索底标高以下0.5m→第五道锚索施工→腰梁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锚索锁定→土方继续分层开挖到底板底→地下室施工→第二层地下室底板和第一道素混凝土板撑的施工,并且养护至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回填至第五道锚索以下0.5m→回收第五道锚索→第一层地下室底板和第二道临时支撑的施工,并且养护至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回填至第四道锚索以下0.5m→回收第四道锚索→土方回填至第三道锚索以下0.5m →回收第三道锚索→第一层地下室顶板和第三道临时支撑的施工,并且养护至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回填至第二道锚索以下0.5m→回收第二道锚索→土方继续回填至设计标高→拟建建筑物完工→回收第一道锚索→混凝土挡板、栏杆的施工。

2.土钉墙典型剖面施工顺序要求:整平场地→测量放线→坡顶截水沟施工→降水井施工并启动降排→土方开挖到第一道土钉底标高以下0.5m→第一道土钉施工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开挖到第二道土钉底标高以下0.5m→第二道土钉施工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开挖到第三道土钉底标高以下0.5m→第三道土钉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土方开挖到第四道土钉底标高以下0.5m→第四道土钉施工及养护到设计强度的100%→土方继续分层开挖到底板底

→地下室施工及养护至设计强度的100%→分层回收超红线的土钉→土方继续回填至设计标高。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施工

(1)参照场地情况,将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引至不受破坏的位置,开工前,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2)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相互通视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坐标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筑砼保护,坐标点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3)设置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每隔十五天左右做一次复合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4)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测设完成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查验收,方可作为工程测设的依据。

2.防护栏杆施工

(1)防护栏杆采用48壁厚3mm的钢管组装而成。

(2)栏杆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每2m设置1根,埋深1m,露地面高度为1.5m。

(3)防护栏杆设置在坡顶边线往截水沟方向0.5m处。

(4)栏杆设置上、下两道横杆,上杆离基准面1.2m,下杆离基准面0.6m,并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应自上而下封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0mm。

(5)临边防护栏杆或栅门应当能经受任何方向1000N的外力。

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及搭设构造图

3.基坑降排水措施

地下水控制方法采用降水井结合集水明排的方式。即坡顶设置排水沟或止水台,将地表水及时排入就近市政管网,防止地表水下渗、冲刷坡体;桩间设置泄水孔,减小水头压力对边坡的不利影响;坡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将基坑内汇集水及时抽排至坡顶水沟或直接沉淀后排入就近市政管网。降排水系统施工进度应与土方开挖和基坑侧壁支护施工进度相适应,以便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1)泄水管

①泄水管采用50PVC塑料管,长约750mm,泄水管间距坡面2000×2000mm,桩间1800×2000mm,外倾10%,入土部分打6@50麻花眼,外包两层20目尼龙滤网,梅花状布设。泄水管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预埋好,泄水管应采用洛阳铲掏孔后置入。如坑壁出水量较大应适当加密设置泄水管,反之可适当减少。

泄水管

②软式泄水管设置于永久性边坡桩间,距坡底标高约500mm。钻孔直径

100mm,采用75PVC塑料管,长约7000mm,间距1800mm,外倾10o,入土部分打6@50麻花眼,外用无纺土工布扎紧。距坡面1000mm范围内用水泥封堵。

软式泄水管大样

(2)截、排水沟

基坑边坡坡顶截水沟设置在坡顶线0.5m处,坡底排水沟设置位置距坡脚距≥0.3m,截、排水沟的底面应比坡顶面或挖土面低0.3m,且与坡顶、底线之间应喷射混凝土硬化。截、排水沟的沟底坡度可采用i=0.3%~0.8%或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排水方向应根据场地地势起伏条件确定。截、排水沟断面为400×400mm,沟底素土夯实,底面铺筑100厚C20素混凝土垫层,侧壁用M10水泥砂浆砌筑180mm厚MU10砖,沟内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

截(排)水沟大样

(3)集水井

坡顶集水井在角点或空间较大位置设置,原则上每30m设置一个,,集水井位置应避开承台及筏板,并且根据基坑开挖时的出水情况,调整集水井的数量及布置。集水井底面比排水沟底面低0.5m,集水井尺寸为800×800×800mm,井底素土夯实,底面铺筑100厚C20素混凝土垫层,侧壁用M10水泥砂浆砌筑240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