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_本雅明_大众文化_研究的革命性_朱宁嘉

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_本雅明_大众文化_研究的革命性_朱宁嘉

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_本雅明_大众文化_研究的革命性_朱宁嘉
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_本雅明_大众文化_研究的革命性_朱宁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2年第57卷第1期(总第240期)2012Vol.57No.1(General No.240)

文化研究(学术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

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

———本雅明“大众文化”研究的革命性

*①

朱宁嘉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回到事物本身需要人们首先让自己从已有的知识图绘中迷失,然后另辟蹊径,重新进入。缘此,本雅

明开创了一种全新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成功运用,致使他的大众文化研究,不只显现大众文化的丰富现实性,而且成功开启了之后诸多文化研究理论学派。本雅明研究中存在的指正本雅明理论充满矛盾的迷思也由此得到澄清。

关键词:

本雅明;大众文化;把握世界;理论游牧

中图分类号:

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2)01-0055-07

*收稿日期:2011-12-10作者简介:朱宁嘉(1964—

),女,浙江宁波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的重大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念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建设的影响研究”(05JJD750.11-44006)的阶段性成果。

瓦尔特·本雅明是一个什么人:哲学家?批评家?历史学家?或者仅仅是作家?最好的回答,或许是汉娜·阿伦特说的:他属于那种

“无以归类的人……他们的作品既不适合现存秩序,也不预示着某一适合于未来划分标准的新类型”[1](P158)

。本雅

明为什么会成为这么一个形象的呢?这一切源于

他对人类把握世界方式的颠覆。

一、把握世界的革命

人类在与自然、与社会和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建立起不同的把握世界的一套方式,我将它们分为三种:第一是源自生活;第二是运用形式逻辑;然后就进入本雅明一生为之践行的第三阶段

:“回到事物本身”。人类把握世界的第一个阶段,一切知识源自生活,采用的是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人是基于自身在有限的区域与视野中累积起来的经验与自然、社会和人的不断对话过程逐步建立的。他们还不会作逻辑思考,只会在倾心倾听生

活中体验,用维柯的话概括:“从单纯的共在关系当中考察事物的因果”。人类更多的知识是直接从现实中获取的。

步入第二阶段,人类更多采用形式逻辑,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来把握世界。

在经验直观基础上累积起的各种概念,为人们认识世界带来极大的便利,

作为一种先验的存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重要而有效的工具;自然、社会和人等相关知识也在这种方式中清晰呈现。即概念诸如时间、空间和因果等是组织我们经验的有效形式,没有这些概念形式,或者我们不依据空间、时间和因果来解释经验,将永远不会拥有经验。但是,

我们又必须时刻牢记,时间、空间与因果这些并非事物或者说存在本身,它们仅仅是解释和进行了解的重要手段与方式。也就是说,以形式逻辑把握世界,会产生海德格尔所述的在澄明的同时又遮蔽的问题。

人们常常用“宁静的港湾”来描绘美好爱情与婚姻生活,

并为脉脉温情的言辞牵引,驻足停留5

5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在言语所展现的表层意思上,而忽略了对象性存在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从而遮蔽或者忘却了港湾的另一现存现实:必须不断遭受惊涛骇浪的冲击与侵袭的现实。也就是说,爱情婚姻生活中不只有宁静的港湾,还有惊天动地的波涛。爱情的实质不只是爱人,还赋予爱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的权力。强大的真实和现实将爱情婚姻生活中的复杂矛盾与丰富生活统一了起来。单纯地使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只能让人们感受生活的片面性。

这样说,并不否认人类在认知世界的第二阶段,直接从生活汲取知识的现实。只是在很多时候,人们会为自己已经拥有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所支配: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采用对象不在场的方式谈论对象,用有关对象的符号进行概念、判断与推理。对此,本雅明深有体会并时刻警惕自己不陷入那样的把握世界方式中。在本雅明生活的时代,人们持续不断地在讨论摄影与电影是不是艺术的话题。本雅明却从不陷入这样的争论,因为在他看来,这种讨论是无谓的,是脱离摄影/电影在历史中的位置、脱离摄影/电影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而生发的讨论,是把摄影/电影放在一个美学乐趣与个人风格的真空里的讨论,是对摄影/电影所具有的鲜活生命以其不在场的方式加以关注,人们只是在摄影/电影及与它们相关的概念与形式逻辑中纠缠。本雅明要回到历史中,回到摄影/电影这类大众文化所由产生的社会关系所具有的作用中去讨论。

回到事物本身,本雅明开启了人类把握新知的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前面说的第三阶段。

在认知现实经验或者外在存在时,回到事物本身,是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回到事物本身,时刻提醒人类已经建立的认知的有限:人类拥有的认知形式:时间、空间和因果等概念范畴的有限性,它们仅仅是认知的前设而不是现实本身,既有助也阻碍我们的认识。概念形式有助于我们的认识,因为心灵可用这些有限范畴整理分类我们的经验。当然,概念形式的有效有限性在于只有对显出有这些经验的那类现象时才保险可靠。概念形式阻碍我们的认识,因为当经验世界已不是这些有限概念形式可以涵盖时,依然以这样的概念形式去分析理解经验,获得的知识就值得怀疑。用有限的范畴去认识非有限范畴所能涵盖的无限经验,是不可能获取真知的。正如用人类已经建立起来的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概念去讨论摄影/电影,结果只能是理论错位带来的削足适履,而对摄影/电影是什么,会给世界表现带来什么,它的生产和功能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征等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则不会有丝毫帮助。

当经验世界已不是已有的有限概念形式可以涵盖时,当世界急剧发展变化时,如何把握世界?本雅明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在认知概念形式有效的边界止步,并重新回到现实。

一方面,他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累积起来的知识不可避免地将成为认知世界不可摆脱的背景,是新构知识世界的重要底色;另一方面,回到事物本身,像古人那样,依据经验跟未知世界倾心交流,与世界进行有限空间的适度想象,迈步其间谨慎涉险。用他的观念概括,从城市中迷失再重新进入城市。

本雅明所生活时代产生的摄影与电影———机械复制艺术———给本雅明认识世界洞开了新的一扇门,开辟了新的途径:游走于世界,出乎其上,入乎其内。因为电影让人们直面自己生存环境的真实状况:世界不只是我们的对象,也是我们的栖身处。我们因此突然清醒意识生活于其中且忙忙碌碌、自得其乐的日常空间:办公室、配有家具的卧室、酒馆、城市街道、铁路车站和工厂企业,曾像牢狱般将我们囚禁在那儿,而电影用摄影机将这丑陋、无可理喻、令人无望地悲哀的世界于瞬间富有意义地、充满激情地分崩离析了[2]。源自对电影蒙太奇所具有的创造意义特性的关注,本雅明开始了尽其一生不断践履的诗性认知世界的方式:迂回行进、断片拼贴与多面折射。即他采取迂回的行进方式,不断地回到事物本身;每次的行进,都从不同角度获取关于事物的断片知识;而这些断片的拼贴,正是事物丰富现实性的反映,即多方面呈现出事物并呈现出事物的多方特性。使用复制技术的电影,它与摄影存在的那一点点差异所产生的惊人爆炸力,让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场认识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回到事物本身?不是在生活中谈论身边的现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正如之前所说,当人们谈电影是不是艺术时,无论是对电影是艺术

65

朱宁嘉: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

的肯定还是对电影不是艺术的否定,都是脱离电影在谈电影,而不是就电影是一个存在物在谈电影,只是习成思维的线性延伸、概念纠结与逻辑推论。

回到电影本身谈电影,可以谈电影的内容创造、电影生产的资本运作、电影传播的影响力量和政治作用等。这不只是更换了人们探讨电影的思路,而且洞开了电影丰富众多甚至相互矛盾的种种面相。解构了传统探讨电影的思路,又建构了关于电影的真正丰富的知识。回到事物本身需要人们首先让自己从已有的知识图绘中迷失,然后另辟蹊径,重新进入。

“在城市里找不到路固然无趣”,本雅明在《世纪之交的柏林童年》一书开头写道:“但是如果你想在城市里迷失,就像一个人迷失在森林里那样,则需要练习……我在生活里很晚才学会这门艺术”。学会在城市里迷失,他的目标并不真是让自己“在城市面前无能为力”,而是经由主动的迷失,成为一个能够非凡使用地图的人,知道怎样迷失,并且知道如何用想象的地图确定自己的位置。将本雅明的这一思想移用到知识的获取领域,在本雅明就是从知识的既定谱系中突围,即首先让自己迷失,祈求什么也不忘记则会走向它的反面。重要的是不为现存澄明的知识所遮蔽,然后重新寻找一个重要的入口。线性历史所呈现的历史意识,对胜利者的歌颂与肯定,对统治者道德的美化,遮蔽了历史的另一真实面相。本雅明迷失自己的努力,是他发现了胜利者战车上的财富沾满了血腥与暴力。本雅明谈历史的暴戾之气,正是拆除历史决定论建立起来的有关历史的描述,设定一个进入历史的新路标,然后重新打量历史,历史的另一种看似与之前描述矛盾的面相:为王的胜利者的历史沾染血腥的真实便呈现眼前。现实的丰富性就在迷失既有行进路线、重新开拓的过程中不断涌现。

从旧有的既定程式中脱身、重新进入的目的是更多样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事物的真实并贴近真正的世界。本雅明回到事物本身,做理论的游牧,经历各种知识的探险,他的理论自然裹挟了所经历之处理论的印痕,但是,又不是以往理论的印证与概括。

本雅明对问题的聚焦,往往是把它们放置在各种理论场域中。或者是将同一个理论放置在不同理论场域进行透视,考察这一理论在不同场域的变化和差异,或者是放置在理论与理论场域的交互作用的界面上,作开放的审视和哲学的思考。所有的用于解放过去的尝试都保持碎片化,本雅明就这样在各种理论的疆域游牧。结果就是他的理论内容丰富却背景模糊,形式逻辑缺乏却富有张力;对于每一种既有的理论,作为理论游牧的过客,他的理论始终都只是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对本雅明这个理论的游牧民的研究,聚焦于某一个方面都将是徒劳的、甚至是绝望的。说徒劳,是因为即使在认识论的层面,作为批评家的我们的针对性专业知识太有限;说绝望,是因为没有文章能够包容他超常广泛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理论家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观照本雅明的思想,总能够获取并得到和本雅明思想不尽相同的结论的缘由。“以阿多诺为代表的一派,坚持把本雅明的著作放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框架中,视之为该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收获中的一部分,尽管是边缘的一部分;以朔勒姆为代表的犹太文化研究学者,强调本雅明思想中的犹太神学来源,并认为本雅明的思想主旋律最终回归到犹太教救世主义;新左派运动则塑造出一个‘布莱希特式的本雅明’形象,鼓吹本雅明不屈从于任何学派、任何思想传统的反叛创新精神。”[3](P3)人类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建构的知识,使人类丧失了早期的那种从宇宙获取力量的能力:即这种能力的衰弱是由天文学的兴盛引起的。如何从中脱身和迷失自己,并重新建构行进路线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的。如何练习?向谁学习?本雅明在“天文馆”中有描述。向我们的古人学习,直接与自然、社会和个体自身打交道,从宇宙中获取力量,倾心倾听与凝神静思,从中获得求知的惊喜。这类求知的体验,并不是单纯的诗人面对星空的狂喜,而是整体地把握了宇宙的真实奥秘。本雅明一方面依据以往理论开辟的场域向纵深挺进,另一方面努力迷失于这个已经开辟的场域,回到事物本身,从宇宙汲取力量,重新经验世界与现实的一切,在内部重新进行一次次的探险,不断依据有效性拓展经验世界的疆域。因而,对本雅明的理解,应将他提出的主题和关键词放置在它们所产生的现实场域,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意蕴、感

75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受到它们的光芒。如果把他提出的主题和关键词错置在一个不恰当的场域,问题论域的错位自然会导致误读并引发争议。此外,本雅明对同一个事物的讨论,由于是在与原先不同的场域或针对不同的场景而展开的,他的论述往往前后充满差异甚至对立,这对于将新事物纳入旧框架的人而言,感到的是本雅明理论的矛盾和悖论,怎么对同一个问题居然会产生相反相对的观念?在本雅明,产生于众多交界面的认识,充分显现了他理论的游牧性并展示了事物的复杂多样性。阿多诺因此称本雅明的理论为“万花筒”,内在的“多棱镜”,折射出世界丰富的色彩和光芒。

当然,如果我们机械地认为本雅明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不同的理论边际产生的,都裹挟着丰富复杂的背景色彩,这其实又是以另一个模式去框定他的理论,同样有违他的思想的丰富性,从而有可能抹杀他的理论思想的原创性。

本雅明迷失自己于旧有理论的解放尝试,探险结果的碎片保留,最终回归现实得以统一的努力,在他庞大的《拱廊计划》研究中并不成功;但是,在他的大众文化的研究中,这种全新把握世界方式的努力,成果丰硕,影响波及深远。

二、游走于大众文化

本雅明始终密切关注当代艺术实践,并率先对艺术转变时期机械复制技术对现代艺术形态生产、销售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作了哲学的、政治的和审美的多角度审视和探讨。作为理论对现实生活与文化现象的一种回应,本雅明撰写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和《拱廊计划》等文章。对运用机械复制生产传播的以商业营利为根本旨归的大众文化的认识,本雅明给予了与大众文化本身一样多彩的丰富认识。一方面,他意识到文化的工业化生产对于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提出要求是艺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的商品生产法则对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渗透与负面影响。一方面,他认同机械复制对文艺生产所起到的促进政治和艺术生产力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批判了这种作为新型意识形态的技术统治的危害———机械复制使文学艺术沦为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商品。在这样两大框架下,他又悉数打量大众文化的种种面相。

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带来当代艺术生产的根本性变化,不是有限范畴所能整理与分类的。本雅明采用回到事物本身的方式,寻求适合经验认知的有效范畴,设法触摸范畴的有效边界,穷尽各种经验的可能性。

他要将文化的研究变成一种反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守卫有效范畴边界的努力致使他得以不断拓宽范畴有限的边界。因而,大众文化积极、消极与潜在能量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本雅明高度关注;大众文化生产的核心技术、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政治生成与影响机制等,他都有充分论述。

本雅明没有明确提“大众文化”概念,但他对这种文化形态的本质特征———商品性的发现,启发了法兰克福成员。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工业”概念,并对这种文化形态作了比本雅明更为鲜明、彻底的批判。本雅明的观点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内并未获得普遍性赞同和支持;因为他的理论又包含有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若干辩护性的看法和观点,区别于阿多诺们对文化工业的彻底否定。为此,还引发了阿多诺和他之间的一场论争。阿多诺在他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技术时代文化艺术的激烈的反对态度,并批评了本雅明对大众文化“不加分析”的接受态度。

阿多诺和本雅明有关《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争论,是由于双方的立场处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纬度及二者之间的基本方法论的差异造成的。阿多诺站在新古典主义的立场上,采用的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认为大众文化背叛了古典主义的艺术自律的原则,使传统的审美准则失去了评定的效力,他将此作为学术批判的起点;而本雅明则是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视为必然的“客观存在”,正视和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并以此成为他对这一时代的艺术展开分析的前提。他们的论争并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阿多诺们并不真正理解本雅明把握世界方式的全新革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游牧性。

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中具有的乐观精神,即意识到“由技术复制创造出来的美学作品的侵入,已经为政治上进步的群众艺术创造了可能性”[4](P193),又为伯明翰的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

85

朱宁嘉: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

在大众文化问题上,他理论游牧给传统研究者们的感觉: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肯定或否定面貌不清。本雅明将自身置于文化研究理论两大阵营的边缘处,在为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和伯明翰文化研究这两种理论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思想资源的同时,又遭受来自这两种理论的夹击。

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积极意义的肯定,自有其适合的特定语境,我们也切不可以将其普遍化。本雅明清醒认识到大众传播在大众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主宰作用,和这种主宰力量的政治威力的强大,以及被法西斯主义成功地利用的现实。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差异,是他没有固守于一个“悲观精英主义”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而是在动态发展的语境中和大众文化意义所由产生的理论场域中考察文化生产的种种可能性。对于法西斯主义成功利用电影资本和现代艺术这一传播媒介操控大众及其危害,本雅明有清醒认识:法西斯主义构造出适合自己政治意识生长的文化土壤,并将这种政治意识转化为群众意识,从而“把大众这种主宰性的革命可能性转变成了反革命的可能性”[2](P36)。同时,本雅明也认为:“法西斯主义谋求的政治审美化就是如此,而共产主义则用艺术的政治化对法西斯主义的做法作出了反应。”[2](P71)这表明,无产阶级同样可以成功利用电影资本和现代艺术这一传播媒介,对法西斯主义的审美政治化作出艺术政治化的反应,无产阶级、同一社会的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各利益集团都具有参与建构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能力。

本雅明从根本上并不同意对文化艺术生产采用这样一种异化的方式。作为一种手段和策略,它只适用于在特定时期,发挥它特定的政治作用与威力。对现实的根本改变,或者说艺术政治化策略成为一种真正的群众性革命力量而发挥作用,在本雅明看来,只有在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得到根本改变的时候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他说:“正确的政治倾向与先进的文学技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于功能的依赖性之中。”[5](P151)就像技术的合理运用,只有在社会成熟到使技术仅成为它的手段,或者技术充分把握社会的自然力的时候。要不,革命的力量和手段,随时都可能因为服务于特定集团利益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和手段。变换对同一问题的思考语境,或者把文化艺术生产放置在人类更长的发展阶段而非特定的历史阶段考虑,本雅明对艺术政治功能的发挥又有了一种看似与上述理论矛盾的观念阐述。本雅明既看到了艺术在阶级社会中积极与消极的功能发挥,又指出了在发展的终极意义上艺术回归自身的道路:艺术应该超越这种为政治效命的功用;他还指出超越的可能以及如何超越。他不轻易作出结论,始终是在探讨各种可能。

从本雅明对大众文化影响机制和政治功能发挥的双重性和限定性理论阐述,我们不只可以看到本雅明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立场,还可以明了他的审美思想的深刻性以及对艺术本体的始终关注。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一文中,本雅明专门探讨了文学的政治功用如何审美地实现的问题,即文学超越为政治效命的可能以及如何超越的问题。他指出,即使无产阶级要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影响与政治功能,也在于正确处理现行生产关系中的文学倾向。现行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本雅明看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正确处理文学与政治关系或者说审美地实现文化的政治功能提供了社会和机制的保障。而真正要发挥文学的力量,依然不能简单地从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出发,那样,反而发挥不出文学的真正威力。他说:“一部作品只有在文学上具有质量,其倾向才可能在政治上正确。”[5](P149)这与他之后的文化研究关注文本的社会意义生产而忽略文本本身意义,是一种理论的前瞻与进步,他兼顾了文化的政治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意义的暂时有效功能与艺术生命的普适经久价值。

我们知道,大卫·哈维抱怨后现代文化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而不是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后现代文化反映了政治性的缺失。相形之下,本雅明大众文化研究的经久价值体现在:他能够面对由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种新政治性的挑战。他随机演绎的思想,无论在决定论范畴还是在很强的隐喻领域,都是在看似极端的两极冲突徘徊又适可而止,结果是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内容生成研究中很好地平衡审美与政治的关系。回到大众文化所由产生的政治、审美等关系中考察大众文化,致使大众文化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呈现。内涵的扩张与边界的模糊分寸被极好地拿捏与把握,大众文化的审美与政治内涵都得到极大丰富,同

95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时,又不让一方的力量压倒另一方的存在。

本雅明作为理论游牧民,他探讨问题的视点总是不断地游移。对大众文化的探讨,不只从它的积极与消极意义鞭辟入里的分析,政治与审美关系恰如其分的分寸拿捏,回到事物本身也得以使他能够结合自身的切身体验,对艺术具有的美感经验加以重新审视。他再次转换对大众文化审视的理论场域,探讨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生产所带来的“震惊”感及人们因此产生的对已经逝去的传统文化“灵韵”的怀恋感,探讨机械复制给艺术生产方式和功能带来怎样的一种改变,及从这种改变中寻求一种政治上进步的群众艺术创造的革命可能。换句话说,他既没有为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产生“震惊”作用而简单地拒斥它,也没有情绪化地为文化工业出现使艺术丧失“灵韵”而否定它,而是理性而冷静地考察或描述它们的出现与消失所展现的新的积极的可能。这无疑超越他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对大众文化各执一词的偏颇。

本雅明看到了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对人的异化“震惊”作用,造成了传统的审美经验和完整的人性经验的衰微,他要努力唤醒处于受震惊状态下生活、变成了纯粹受反射行为规范的机器“大众”(DieMenge),法兰克福文化批判理论因此找到它的源头;同时,他发现由于“震惊”的防震作用的过滤,虽然人们的经验被震碎了,不再保有它自身的完整性。但是,震惊的经验也是一种现时代的经验,它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或许破碎、或许短暂、或许偶然;他努力寻求,并试图为这种震惊经验寻求相应的文体表达。本雅明这种对现代异化世界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积极寻求工业生产的大众文化的社会意义的努力,又为日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除了对大众文化的政治性、审美性的关注外,他还将目光投射到作为大众艺术的代表摄影和电影的核心技术———复制技术———的关注,从而发现电影是第一种毫无遗漏地可技术复制的产品,甚至是形成于技术复制的艺术形式:在电影当中,我们拥有一种形式,其艺术特征首次完全由可复制性来决定[6](P124)。

复制技术给艺术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灵韵”的消失与社会影响力的拓展。本雅明对“灵韵”的全方位关注中,感受到现代传媒强大的影响力。他一方面感受着“灵韵”曾经拥有的带给艺术生命的辉煌,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因为对“灵韵”的怀恋,阻止他对传统艺术中潜在的美学霸权问题的忽略。他清醒地意识到“灵韵”概念,在古代艺术中,是艺术家创造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今天则被利用来制造效应,以提高作品的销售数量,成为一种谋取商业成功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对艺术产品销售数量的提高,本雅明并没有下简单的结论:肯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作品价值的实现,包括艺术的和商业的。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现代传媒具有的惊人的传播力量,无论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越有“灵韵”的作品,其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本雅明对传统文化的无可挽回的惋惜,并不像有的人所分析的是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思维套路中,即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过去的东西美化或理想化,而是一种对逝去东西的无力挽留的无奈痛惜。这和他拥有的生命意识是相一致的:与生命相伴的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本雅明的这种所谓矛盾态度是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为基础:现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艺术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艺术的现代性乃是必须接受的事实。

本雅明对艺术现代性的态度,一直以来人们是用“矛盾”一词来概括:一方面,他承认现代性给文学艺术带来巨大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另一方面,他又惋惜现代性造成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式微。其实,现代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使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另一方面促使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的毁灭。只是本雅明更清醒地直觉、更现实地面对、更理性地分析了这样的一种现实。一般人拥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往往将人生不可得到的和已经逝去的东西作为最可宝贵的,而忽略自己拥有的;本雅明高于别人的地方是他对传统惋惜的同时,也珍惜对现时拥有的东西的重视,而且这是一种深邃冷静的重视。

不否认他身上具有的把拯救艺术的理想寄托在少数艺术家身上的精英意识,但最终的解决是以大众掌握技术为自己生产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既表现出立足平民意识的深切关怀,具有非常清醒而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也体现了对艺术变

06

朱宁嘉:自我迷失传统回到事物本身

革的深刻理解。因为对现代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视,本雅明对技术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制造过程中技术与物性的考虑,恰恰是为了恢复艺术创造中的人性力量,这是一种有限的人性的力量。以往艺术理论忽略对艺术作品制作过程中物性的考虑,仅仅着意人的创造,其实也是对人力的扭曲与膨胀。这是对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的无限夸大,是把艺术家当作了主宰物质性作品的上帝:“以戏剧化形式出现的美学意象就是人类想象力对生活的净化和重新规划。美学的奥秘和物质创造的奥秘一样,就在于完成。艺术家就好比创世的上帝,他隐蔽在自己的创造物之中、之后、或之上,他是看不见的……冷漠的,好像正在悠闲地修剪着自己的指甲”[7](P215),艺术因此成为神话。

本雅明是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导致艺术形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的现实多视角阐释大众文化的,从而彰显了精英与大众、高雅与低俗等二元对立范畴背后的阶级意识对立的社会现实,并剖析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包括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对消除二元对立的可能,尤其是在社会生产资料归属改变后,艺术回归大众之手的可能现实,这在他对苏联社会电影功能的描述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在如何看待大众文化的问题上,人们或许觉得他思维混乱,思路不清,其实,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断转换探讨问题的视域,时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谈论,时而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断未来的可能等等,不一而足。从而,本雅明真正质疑了传统理论的范式和抽象方法。

不管本雅明这种努力成功与否,都体现了他对理论解放的追求。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立足单一的立场、执着简单的思维模式,采用固定的视角,转而指责他对技术肯定,这是对造成现代西方艺术困境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忽略。在此,需要检讨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如果说,康德以拯救上帝为目的却杀死了上帝,本雅明则是在寻求艺术研究有效性方法过程中阻击了以往艺术研究在今天的文化研究中的运用。因为他感悟到一种全新地把握世界的道路:有意迷失自己,回到事物本身。

参考文献:

[1][德]汉娜·阿伦特.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A].本雅明:作品与画像[M].孙冰编译.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2][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刘北城.本雅明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英]马丁·杰.阿多诺[M].瞿铁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德]瓦尔特·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A].塞·贝克特等.普鲁斯特论[M].沈睿,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德]斯文·克拉默.本雅明[M].鲁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M].黄雨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Tradition of Self-Loss and Return to Thing Itself:

On the Revolutionary Characters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by Benjamin

Zhu Ningjia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Shanghai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Shanghai200030)

Abstract:To return to the thing itself demands that,first of all,man be lost in the existing knowledge,and,then,find another way to re-enter It is just because of this,that Benjamin has begun an entirely new mode to grasp(fassen)the world.And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in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has led his studies not only to demonstrate the rich reality of popular culture,but has successfully initiated many a school of cultural studies as well.In this way,the confused belief that Benjamin's theory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is clarified and done away with.

Key words:Benjamin;popular culture;grasp(fassen)the world;theoretical nomadic

责任编辑:孙昕光

16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寻找迷失的自我

寻找迷失的自我 迷失了自我,人就如同迷途的羔羊一般,所以,我们要 为自我而活,活出自我,活出个性,活出本真。无论碰到怎 样的逆境,都要坚守自我,绝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讲述的一个悲剧,一个彻彻底底的 悲剧。 曾经的祥子善良淳朴、单纯可爱,对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不管现实怎样地打击,他依然会咬着牙站起来。他努力,他拼搏,他奋斗,宛如穿透乌云的一缕阳光。但他的存在只 是徒劳,一丝丝希望都被吞噬。追求的,向往的,期盼的, 都不复在了。这就是现实,残酷,冷淡,无可奈何。 现实是残酷的,而理想却是美好的。两种矛盾的物体, 却存在于一个世界。金钱不等于一切,因为它是和现实一体的;而理想是抽象的,只有真正地去行动才能发扬出光辉。 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在金钱面前,人们也不禁 迷失自我,曾经的雄心壮志也渐渐淡忘。正如祥子,三起三落,就成为行尸走肉,对于理想这类东西,已经不再有了。 一辆车,一声“爸爸”,一个爱情,他都没有得到。小 福子的死成为了他心里最大的阴影。他是在懊悔,还是在责怪?不,这些都不在乎了,他的心已经被现实吞噬了,只剩 下了一具躯壳,一具行尸走肉。

对于祥子,我感到了惋惜,遗憾,还有深深的同情。他 没有战胜自我,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被打败了。祥子在现实 的沼泽中一次次挣扎,最终反而越陷越深,直至被它扭曲、 吞没。以前拥有雄心壮志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金钱的贪念而已。金钱只是个引子。如果被它诱惑,吸引,不顾自己的梦想,心甘情愿地走进地狱。能坚韧不拔的是少数,“鱼”总 会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坠落在地狱的深渊。 想想自己,在公立里学习成绩也一般。小时候的我,曾 有很多美丽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成为一名 作家或老师;希望自己能弹很多优美的曲子,成为玖月奇迹 那样优秀的双排键演奏家;希望自己能画一幅幅精彩的画, 成为一名画家。可是,在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迷上了漫画。我瞒着爸爸妈妈偷偷买了好多本漫画书,常常废寝忘食地看,而把学业荒废了。做事情也不专心。如果我一直这么下去, 我的梦想,也会破灭啊!我的自我,也在梦幻一般的漫画中 像祥子那样渐渐迷失了。 我必须转移自己对漫画的热情,把这种态度放在学习上;我也得改正自己的坏脾气,要温和待人,关心他人;我的学 习习惯也不好,所以我得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琴也要多练,还要多锻炼身体……也许我做不到那么多,但是我相信,在 那么多条目标中,一定会有三四条我能做到。我不可以只“说”不“做”啊!

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在课堂上陈老师举了最近网络上比较出名的几个人,像芙蓉姐姐、凤姐、小沈阳,这样的人是那种哗众取宠似地人物,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焦点,和大众的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像这种另类的“明星”让一些老一辈的学者感觉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从通俗慢慢演变为低俗。 我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没必要过度的担心和恐慌。 首先,在中国的13亿人口里,有九亿人是农民兄弟,也就是说底层的劳动人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在劳动之余也需要娱乐,通过电视他们看到了春晚上的小沈阳,通过网络他们知道了凤姐,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如今的通信、网络十分发达,通过这些媒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网络红人,而在这更多的人中,可以说农民兄弟占有很大比重,像小沈阳这样的很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的表演,自然让他在农民兄弟当中受到欢迎。 其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城市里的人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为了自己、亲人,在职场上打拼,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心理感觉很压抑,而凤姐这种哗众取宠式的人物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自以为是到这种地步的人。凤姐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另类的新鲜感,通过嘲笑凤姐的这种方式来释放在自己心中的压抑,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排解自己心理压抑感,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特无聊,但对于压抑的中国人来说,我感觉这种释放方式已经很得当了。邻国日本,在70年代后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下使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他们国家的60后被称为日本迷茫的一代,而当60后们成年后面对了家庭和工作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选择了什么方式呢?——通过发泄性欲释放自己的压力,成人电影,红灯区数不胜数,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发泄着自己内心的压抑,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劳动者们排遣内心压抑的方式高雅了很多,毕竟中国的大众文化还是在良性发展的。 我个人认为,在当代,贴近生活,反映积极向上的东西就是雅,最近网络上非常火的筷子兄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拍的《老男孩》短剧通过对青春和梦想的深刻反思,表达了80后一代的心声,尽管短片描写的都是再小不过的小人物的生活,可能让一些文化人认为这都过于通俗,但是短片让80后观众对于人生和梦想有了更进一步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这就升华了短片的内容,即使内容通俗却带着思想上的高雅,这种文化就应该被发扬。 可能我们听不懂意大利歌剧,看不懂莎士比亚的小说,理解不了古代诗人舞文弄墨的情怀,但是并不代表其他的文化就不高雅,只要表达的方式得当,反映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内容,能唤醒当代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那就是高雅的东西,至于像凤姐、芙蓉姐姐那些小丑式的人物,他们就犹如调味剂,只是给你无味的生活稍加一点味道,不可多食,所以这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大众文化,更不是主流文化,只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一定会有繁荣似锦百花齐放的一天。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自我迷失、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

自我迷失、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发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却一直没有引起美国主流文学的关注。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经济政治地位的改善使得美国少数族民众开始对自身权利以及身份进行思考,激发了美国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冲动,催发了学术界对少数族裔的关注。 伴随美国少数族裔文学迅速崛起,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构建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和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原译名: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都是二十世纪后 半期美国著名的少数族裔作家,由于她们自身的成长环境就是跨文化、跨民族,所以她们的创作都以反映少数族裔群体在两种文化碰撞中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身 份的构建为主题。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认同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探讨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和汤亭亭在文化身份构建上的共同点与差异,从而进一步挖掘她们在双重文化下的身份构建以及在后殖民语境下建立多元社会的努力。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孙行者》进行比较,力图通过对比作品中主人公文化身份诉求的相同点和差异来分析两位作家为跨文化身份构建问题的做出的答卷。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笔者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对后殖民主义进行简述,并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相关术语。 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论述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我迷失、自我寻找以及自我超越的成长历程,同时这也是自身文化身份构建的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比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在文化身份构建中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从目标、

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

学号:200915140111 黄冈师范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英文题目: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作者:乐阳 专业:音乐学 班级: 0901 指导教师:缪小勇 2012年3 月29 日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缪小勇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查询。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2年4月7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引言……………………………………………………………………………… 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二、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是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路径上的价值;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是传统文化在传播方法上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普及化和通俗化。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主要有: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会实践、进社区和新农村、进媒体等。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历史进程;路径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xism popularizing,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The generational Chinese leader groups ale constantly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troug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pagation.Currently, the main ways us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achieve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arc-plac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lassroom,social practice,communities and newsocialist countryside,medium,etc.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popularity of Marxism;historical process;ways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12313907.html,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王小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迷失自我散文:迷失的自我

迷失自我散文:迷失的自我 守望幸福,我在自定义的幸福海洋中迷失了自己. 但后来发现,我真的好傻...因为曾经守候幸福所以丢失了自己,现在我明白了,所以朋友我要去找回自己,那个曾经在幸福中丢失的自己;下面是有迷失自我散文,欢迎参阅。 迷失自我散文:迷失的自我厌倦了这样得生活。 厌倦了,已经厌倦了,别再用你那厚颜无耻的嘴唇,说着连发音都不准的语言。 你算什么?不就是比我工作上高一级。这样你又能怎样,别对我向佣人一样使唤。第一我不是你的佣人:第二我与你平等。你没有权利去命令我,去奴役我。 别再烦我,我们的利益都叫你剥夺,拿我创造的价值去供养你一个人。你还在厚颜无耻的说着说那。看看你,你现在是什么样子,一副腰满肚肥的模样。一副令人讨厌的表情。 厌倦了,迷失了,曾今的自己,已经成为过去了吗? 现在学会了去讨好别人,学会了去溜须拍马,学会了去对比自己高的低头哈腰,比自己低的去呵斥。 我们不再是我们了吗?我们真的迷失了吗?曾经年少的我们去哪了? 迷失了的自我,我又该如何去寻回? 迷失自我散文:切勿在固执面前迷失自我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成功,相反,而有的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使自己在某个事物

上固执的着迷了。这样就会迷失自我,而且会离成功越来越远,导致自己成不了大业。 很多年轻人非常渴望成功,但一到的时候却总是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开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标,从不展翅高飞,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人往往害怕行动。由于心态的原因,一行动就想到失败。这种恐惧的心理会摧毁你的自信,关闭你的潜能,使你遇事不敢轻举妄动。有一种理论说人有自私的天性,原因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付出就意味着“失去”,而行动就要意味着付出。怕行动就是不愿付出。 我们每一位年轻人每当在得与失的瞬间起起落落的时候,应该秉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不要表现出“固执”的心理,也就是说,要意识到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循环变化的过程中的。日月流转,世事沧桑。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对立的两极,如安与危、存于亡、祸与福、快乐与痛苦、富贵与贫贱、成功与失败,如此等等,都是互相对立有相互转化的。 福祸相随,的是相随,苦乐相伴,就在于这些对立的两极,一方之中原本就包含这另一方的因子,但是人们在追求福、得、乐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祸、失、苦的因子存在。这种忽视,就会使事情发生转变,福就会转变成祸,得就会变成失,快乐就会转化成痛苦。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面对得失,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从古到今“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对于得到的东西,要知道珍惜;对于失去的东西不要固执的索怀,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该得到的东西,切不可奢求,不可贪恋。

《理解大众文化》读书笔记

第一章理解大众文化 就像题目所说的“理解”,所以这个章节首先为我们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含义。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叫做“大众快乐”。我们都知道,大众文化的塑造主要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快乐,从文化上,从精神上,从感官上释放感情,因而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凡是的成长过程都必须被社会化,因而大众文化的形成,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必经过程。 文中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词汇“文化工业”,乍看这个词汇,我的脑海里会浮现诸如电影、唱片、电视等等这一类的媒体行业,我认为他们即是“文化工业”。但站在作者的角度,或者说从一个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作者称这是“文化文本”。举例说明:“一个牛仔裤、一件家具或者是一张流行唱片”这都可以被称作文化文本,但它有别于我们的认识的是“在每个品牌背后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以追逐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再直接一点,也就是说比如女人们都喜欢Chanel的香水,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而这种符号就被叫做大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本的一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节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为后面的内容一一埋下了伏笔,也就是开启后面几个章节的重要开篇! 第二章购买的快乐 消费是大众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点。因而在这个章节中,作者的主题为“消费主义”,而这种意识的主旨是“我消费,故我在”。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举出了多个例子为我们证明了“消费主义是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无论是“消费的妇女”、|商品与妇女“还是再”炫耀的消费”都是在阐述消费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行为,也是商家为了构成父权制资本主义基础的深层次架构。而“阶级差异化”更是商品时代降临的必然产物! 第三章海滩解读 作者的思想是跨为禁锢的,在这里,他奇妙的把了“海滩”加入了大众文化的一员。海滩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充斥着美丽邂逅的地方。在这里,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就是这这样一个环境中,更加适合孕育大众文化的成长。 也许你会好奇,海滩以大众文化有什么关联么?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海滩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一个异类,他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有着两者的特征。”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海洋才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孕育着繁衍以成长,但其实,追溯都人本身的意识形态,其实是没有这样的认知的。在我们的潜意识文化里,海洋是神秘、野蛮、原始的象征,而陆地则是文明、文化的代表。而海滩则像一枚调味剂,中和了这可怕的界线。 作者的思维十分有趣,他说“宠物狗和坦胸者是被排除在传统文化之外的,因为狗是危险的,因为他们不仅会吸引鲨鱼,而且会引起疾病;乳房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对传统的道德构成了威胁。”所以说文化是有所包容有多摒弃的,在海滩,人们能够尽情的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电子游戏的快乐 在大部分的家庭,电子游戏一定是主要被禁忌的对象,因为在统治者的意识里,电子游戏是起到反社会的效果。“对游戏中心的反对就是承认他们受到社会控制。”电子游戏所吸引人的正是一种面对结局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吸引力。此外,电子游戏的使用场所也是让其成为大众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用场所如何形成文化,在于他所能让人控制的自由范畴是多少。 “当社会控制消失时,身体就认同了快乐”,游戏game over,但却从未因为花了大把的

突然迷失了自我

是什么阻碍了我理想道路上前进的脚步?是什么让我突然迷失了自我 为什么我会感觉到如此的累 不止是身体,还有来自内心的疲劳 我想放下 但又放不下 放不下很多东西 放不下很多人 试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一切 但是我觉得那样很傻 因为我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情 因为我还有很多没有履行的承诺 因为我还有很多关心我支持我的人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想了很多 也想了很久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 让我变了 是什么让我变得这样了 开始我们很开心 为什么这种生活越来越不是我我想要的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我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但是 为什么慢慢地 和她在一起 我会找不到方向 我试着去找回自己 但是 我觉得真正的我离我越来越远 我为了很多事物付出过 但是我得到了什么 勤说我为了这段感情付出了真心但是我最后得到了什么 为什么我感觉突然被人占有了 就像没有了自由一样 想起了很多年前 恩师小华恨我讲过的一句话 是不是真的早开的花不会结果 而我一直不相信 我们不是早恋 而是过早的遇到了对的人 从父辈手里接过的担子有多么的重

他们不是要我功成名就 而是要我早成家室抱得美人归 但是 这不是我的想法 父亲一直为我指引方向 而我觉得我的人生航向不是这样的 是我们的观念不同 还是父亲一心为了我 我知道 我们家族关系很复杂 但是 我只想在家族当中顶天立地 只想让别人瞧得起我们 很多时候我会考虑很对 很多时候我也会想很多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该怎么走下去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理想道路前进的脚步是江西技师学院么 不是 她给了我很多 我也为她付出了很多 两年

我在这里 不辞辛劳的努力工作着 只想在这里混出一片天地 但是 当我真正成为学生领袖的时候 我突然迷失了自我 不知道下一步我要迈出那只脚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到底怎么走下去 我不知道这里最后会给我一个怎样的结局 我只知道 人走茶凉 三年之后我回来 又有谁还会记得 江西技师学院学生会历史上 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年轻的主席 曾经有过这样一位风云人物呢 或许就像别人说的一样 可能在一个地方久了 慢慢地也会被别人遗弃 是不是真的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没有意思呢也许是吧 在这里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文本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文本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1.知识点: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 2.答题要点及思路:本题考察的是对文化文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同学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的文本进行比较,对文化文本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作业中做到有例可举,举例生动。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体理性深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语言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势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从而具有显著的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和个性化特点。高雅文化文本有三个特征: 第一,语言形式的创新。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作出新的原创性努力。因而在高雅文化文本里,语言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往往可以获得突出展现。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举例)第二,社会关怀。高雅文化文本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的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如鲁迅的杂文:(举例)第三,个性化趣味。在高雅文化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心有意识或无意识总是从他们自己的个体角度出发,以其独特的个体心灵区感受、观察或沉思生活,解释他们所发现的生活真相,展示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幻想。这种鲜明而又独特的个人伴随物,使高雅文化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举例)。 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化文本,它的特征是: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如电视)成批地制作和传输 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大众文化文本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文体的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浅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热播现象 B中文111 11111101115 袁慧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出,但屹立到现在并且仍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相亲节目没有几个,《非诚勿扰》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经常在国内占据收视率榜首,还在广泛争议的同时又反映和制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话题,同时赢得了国外许多国家的关注,甚至还非常荣幸的作为案例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教材。它究竟为何这么火,甚至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它的出现和热播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它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本文就它的热播现象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非诚勿扰话题性剩男剩女娱乐性消极影响文化价值 《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该节目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

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节目有时会为特定的群体举办专场,包括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男嘉宾返场专场以及海外专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10年开播至今为中国大陆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节目中的话题时常会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并对流行文化产生影响。该节目的成功使得其入选哈佛商学院的教材,成为中国电视界首个进入哈佛课程的案例。到如今播出三年之久,仍然霸据着各新闻首页,也是人们口中的“茶余饭后“,其社会影响几乎是中国其他各类相亲节目不能比拟的。在江苏卫视2013 年跨年演唱会上,主持人孟非宣布,《非诚勿扰》节目在2012 年全国卫视所有栏目中获得收视率第一。而《非诚勿扰》仅仅是一个地方台的相亲交友节目,可是却从全国众多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久播不衰,连续创下收视率冠军,它的热播原因到底为何,它的出现又给社会造成了何种影响,以及它的进步性何在,这是我们需要深思和探索的。 一、热播原因

英语美文阅读-寻找迷失的自我

英语美文阅读-寻找迷失的自我 ★以下是###英语资源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阅读-寻找迷失的自我》,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看本站频道。 “Not until we are lost do we begin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Henry David Thoreau 迷失自我,才能发现自我。——亨利·大卫·梭罗(美国作家及自然主义者) Everything about my future was ambiguously assumed. I would get into debt by going to college, then I would be forced to get a job to pay off that debt, while still getting into more and more debt by buying a house and a car. It seemed like a never-ending cycle that had no plac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dream. 我们未来的一切似乎都模糊地设定好了,利用贷款上大学,然后为了还债被迫去找一份工作,还要为了买房买车背负更多的债务……这仿佛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让我们的梦想没有实现的机会。 I want more—but not necessarily in the material sense of personal wealth and success. I want more out of life. I want a passion, a conceptual dream that wouldn’t let me sleep out of pure excitement. I want to spring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 rain or shine, and have that zest for life that seemed so intrinsic in early childhood. 我们想要的更多——并不是对于个人财富和成功等物质性需求,我们对于生活,想要更多。我想要热忱、有概念的梦想,让我不会空怀纯粹的兴奋入睡。我希望能在早晨一跃起床,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刮风下雨,也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就像我们的童年时固有的一样。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个社团和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现如今,大学生身边的大众文化有哈韩哈日文化现象、出国热、草根文化现象、山寨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现象、选秀热现象、流行文化现象、小沈阳文化现象、嘻哈现象、愤青主义、颓废主义、非主流等等。 大众文化的普遍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现代人回到真正的日常状态,消除了精英文化那种高不可攀对大众造成的心理恐惧,加速了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向大众的渗透。同时,大众文化也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许多大众也更具有时代性,通过各种娱乐的方式充分满足和发掘了大众的感受,引导大众追随消遣和娱乐,使人们能获得更轻松。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渗透,文化的交流也与日俱增,再加上文化象多元化发展,正对对待和看待大众文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种有利文化得到传播的东西,也会存在不良文化的传播。况且,现如今文化也越来越丧失了它的创造性和自由性,大众文化呈现了大众化和通俗化趋势,技术不断对文化进行侵蚀,也使文化丧失了深度,趋于平面化。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人们的批判力,一定程度上也沦为人们赚钱的手段和工具,也可能形成新的文化专制和文化霸权。 如今我们国家的本土文化发展相对弱势,改革开放之后思想空前解放,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大学生个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大众文化的也日益增多。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不良文化也开始蔓延。对于大众文化,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过于沉密。要认识到文化渗透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文化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因此不可能作到去其糙粕,这就要求我们作到理性对待。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浅谈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状况 蔡泽冬 12经济1班 121041004 89号 对于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看,我认为现在大众文化生产的数量比较可观,也比较有规模。但亟待提高的依然是质量问题,一下想说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一些混乱。 大众文化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是最大的,远远超过官方文化、精英文化,所以如何引导大众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塑造大众健康的价值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大众文化存在的一些价值误区如:炫富现象和嫌贫爱富的价值观,赤裸裸地轻视那些底层大众,如那些房地产商的广告。有的房地产商公开说:讲我的房子就是为富人盖的。这种炫富在西方很少,在西方,很多富人都夹着尾巴做人,很低调。一个正常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站的穷人、弱势群体一边,而在中国是反着的。富人不但实际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而且在话语领域也敢于赤裸裸地藐视和数落大众,大众文化敢于赤裸裸地教导“怎么嫁给一个有钱人”,鼓吹“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再自行车上笑”(如《非诚勿扰》中的炫富女马诺)。很多社会都存在富人压制穷人的不合理现象,但是一般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也不敢说。像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敢于把一种“歪理”公开说出来是很少见的。再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对暴力的表现也是非常令人担忧。暴力在大众文化中很难避免,古今中外皆然,但西方的大众文化表现暴力也是有一个规范的,是受道德制约的,不是赤裸裸崇拜暴力,也是不是为了表现暴力而表现暴力,不能把暴力本身审美化。我们现在大众文化表现暴力的时候,悬置了道德尺度,没有是非差别,暴力本身成了一种审美对象,如《夜宴》《黄金甲》,使用暴力的双方没有一方是正义的。再比如我们的大众文化(如宫廷戏、帝王戏,还有某些谍战片),喜欢表现阴谋文化,教人怎么玩权术,其中的主人公一个比一个城府深。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这些价值误区归结到一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好的、值得追求的——出了问题,因为好生活理念是价值观的最核心表达。大众文化表现的好生活理念是畸形的,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有很突出的一点:蔑视劳动和生产,片面追求奢侈消费,不是把劳动和生产看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把奢侈品消费看作是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这就是洛文塔尔讲的生产性偶像被消费性偶像取代。很多穿越剧中表现的实际是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一下子穿越到古代、成为格格,不想奋斗,而是想一夜之间获得财富与成功。回顾一下,八十年代的时候,大众的偶像是陈景润、陆文婷、乔光扑之类生产偶像(厂长,科学家,工程师等),现在的大众偶像则是清一色的明星(看看流行杂志封面人物即可证明),明星所以为人们羡慕,根本原因是他们身上的奢侈品,而且明星实际上也是诸多奢侈品的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明星和奢侈品之间可以划等号。 总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表现出一系列不健康的价值观,其“好生活”的理念是畸型的。我觉得今天大众文化最严重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畸型与混乱。

于名言中找寻迷失的自己(英文对照)

于名言中找寻迷失的自己 “Not until we are lost do we begin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Henry David Thoreau 迷失自我,才能开始认识自我。——亨利·大卫·梭罗 Everything about my future was ambiguously assumed. I would get into debt by going to college, and then I would be forced to get a job to pay off that debt, while still getting into more and more debt by buying a house and a car. It seemed like a never-ending cycle that had no plac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dream. 我们未来的一切似乎都模糊地设定好了,利用贷款上大学,然后为了还债被迫去找一份工作,还要为了买房买车背负更多的债务……这仿佛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让我们的梦想没有实现的机会。 I want more—but not necessarily in the material sense of personal wealth and success. I want more out of life. I want a passion, a conceptual dream that wouldn’t let me sleep out of pure excitement. I want to spring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 rain or shine, and have that zest for life that seemed so intrinsic in early childhood. 我们想要的更多——并不是对于个人财富和成功等物质性需求,我们对于生活,想要更多。我想要热忱、有概念的梦想,让我不会空怀纯粹的兴奋入睡。我希望能在早晨一跃起床,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刮风下雨,也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就像我们的童年时固有的一样。 We all have a dream. It might be explicitly defined or just a vague idea, but most of us are so stuck in the muck of insecurity and self-doubt that we just dismiss it as unrealistic or too difficult to pursue. 我们都有梦想,无论它是明确的目标还是模糊的主意,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受困于不安全和自我怀疑的泥泞里,我们把梦想看做是不现实的、难以追求的,最后放弃了。 We become so comfortable with the life that has been planned out for us by our parents, teachers, traditions, and societal norms that we feel that it’s stupid and unsafe to risk losing it for the small hope of achieving something that is more fulfilling.

理解大众文化

对电视剧泛娱乐化现象的批评报告 电视的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基础而存在的,内容又决定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形式。对于当今电视媒体节目娱乐化的趋向,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泛娱乐、迎合大众口味的非理性化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 电视娱乐化是以电视剧《渴望》为开端的。发展到今天,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各种参差不齐的穿越剧、抗日剧、家庭剧、偶像剧批量生产面向市场,泛娱乐化已有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 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以“收视率是上帝之手”媒体市场化的驱动使广大电视剧目制作人只凭逗乐主题抓人眼球;单一的盈利模式所催化的质量、品位和格调的“群氓”性质;受众的海量需求对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空泛许诺的文化思想的批判冲击和否定。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化所形成的元媒体,调动各种魅力化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占据受众以达到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的符号意义。 在传统媒介时代,印刷控制思想,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上,“受众本应有自己对大众文化和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性受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战,受众的真实需求和虚假幻求越来越模糊”。“电视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大限度地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

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在当代社会之市民社会,市民的需求就是大众的,新媒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是泛娱乐化最为深刻的实践载体。 娱乐活动区别于审美活动,其自发性与商业性更为明显。电视节目娱乐化使“人们最终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单纯重视奢华的物质展示、爱情至上的价值取向、不劳而获的生活幻想,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靠极致情节和离奇故事来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构成的极大威胁,实则是现实意义的空洞化。完全淡化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主旋律的作用,削弱现代观众对人文情怀和艺术的体悟与表述意识。 电视产品是一个消费品,不可摆脱的就是其消费属性,必定带 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 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缺少的不是对故事情节本身的演绎,它超越的是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涵浓浓的人情味却遗憾地不及有力整合民族精神、对唯美与浪漫感情追求的精神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