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地震带

四川地震带

四川地震带
四川地震带

四川历史上的地震带

地质和地震工作者根据地震分布、活动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特别是地震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关系,将历史上的四川地震活动面貌大体划分出以下六个主要地震带,都分布在四川西部。

一.鲜水河地震带

这是四川地震史上的一条最长最活跃的地震带。它西起甘孜东谷北,向东南延伸,经炉霍、道孚、康定,南达石棉,长约400公里。地质构造上的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断裂、折多塘断裂及石棉断裂便分布在这里。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破坏烈度强,堪称全川之冠。其震源深度一般在20公里以内。自1700年以来,在这条地震带上发生7级以上地震即达9次,如1786年6月1日在康定、泸定间发生的7.75级地震,1923年3月24日在炉霍、道孚间发生的7.25地震,1955年4月14日在康定折多塘发生的7.5级地震,1973年2月6日在炉霍雅德发生的7.6级地震。

二.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

它北起冕宁,中经西昌、德昌、会理鱼鲊(金河),南抵云南元谋,在四川境内的长度接近300公里。这条地震带恰与地质构造上的安宁河断裂、雅砻江断裂、则木河断裂相吻合。历史上这条地震带上的地震级别大,但发生频率相对较低,震源深度浅,有的仅距地表10公里左右,如1952年的冕宁石龙地震距地表9公里,1955年会理鱼鲊地震,距离地表12公里。自公元前111年以来,在这一带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有20余次,如1536年3月19日在西昌北边发生的7.5级地震,1850年9月12日在西昌、普格间发生的7.5级地震。现今在西昌市泸山光福寺陈列的地震碑林,是明清间对安宁河地震带上的几次大地震(如1536年、1850年西昌附近的大地震)的碑刻记录,有碑100余通。其中仅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那次的地震碑刻就有八九十通。所记包括历次大地震的发生时间、震前预兆、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破坏程度以及震后救助等,是研究历史地震,向今人提供重要借鉴的珍贵资料。

三.龙门山地震带

它南起天全,往北经都江堰、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入陕西宁强,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恰与地质构造上的龙门山断裂带相对应。龙门山断裂带则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主后缘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属于逆冲-走滑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属于逆冲断裂)。震源深度一般小于20公里。在历史上,这条地震带并不安分。中国科学院马宗晋院士指出:“汶川所在的川西地区本身就是地震多发的地带。整个西部地区是南北向山脉的集中区,能够划分出7个地震活跃带。以往这里常见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以上强震也发生过,一直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地带,也是中国地震局重点观测的地区。”尽管如此,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造成8万余人遇难、受灾面积逾12万平方公里的汶川8.0级大地震,还是令不少地震研究者深感意外。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及它东北方的茂县、青川,坐落于龙门山主后缘断裂上;受灾最重的震中区汶川映秀及什邡红白、北川,坐落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另一些重灾区都江堰、绵竹汉旺、安县、江油,则坐落于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

四.松潘地震带

它主要分布于松潘—平武东—九寨沟一带,在地质构造上,有学者认为属于虎牙断裂带。震源深度几公里至20公里左右均有。自有记录以来,这条地震带上发生破坏性地震30余次,如1960年11月9日在松潘漳腊发生的6.75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及8月23日在松潘、平武间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

五.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它北起名山,中经峨眉山、峨边、马边、雷波,南入云南大关、昭通,在四川境内长200多公里。这条地震带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利店—玛瑙断裂纵贯其间。其历史地震为震群型,与鲜水河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相呼应,但地震强度和频率较低。近800年来,这条地震带上6级以上地震仅有8次,其中达到7级者只有1次,即1216年3月17日在雷波马湖发生的那次。

六.理塘地震带

它西北起邓柯(今并入石渠、德格),东南经甘孜,南下理塘,直至木里附近,在地质构造上与甘孜—玉树断裂、理塘—德巫断裂相叠合、衔接。震源深度25公里左右。[8]自1727年以来的280年间,这条地震带上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9次震级在5.0—5.9级之间。另一次为7.5级大地震,于1948年5月25日发生在理塘。

此外,四川主要地震带还有盐源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等。其历史地震级别大者在6~7级之间,多数在6级以下。震源深度20公里~30公里。

七.成都主城区不在地震带上

至于成都主城区,处于成都平原中心地区,本身并不在地震带上,其地壳比较稳定。成都平原之西为龙门山,之东为龙泉山。在地质构造上,这两条大断裂背向对冲,造成当中凹陷,生成成都断陷盆地。再加上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长期冲刷,这才形成复合冲积扇平原——成都平原。其地质构造为厚达200~500米的砂卵石层。据郫县竹瓦勘探揭露,至514.09米始见红层基岩。[10]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教授说,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一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充填的坳陷,最厚可达2000米,能像护城河一样,减轻龙门山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11]

6月15日,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在内的近20位专家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共同举办“汶川5·12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认为成都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就已形成,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也没有发生大于7级的灾难性大地震的记录。换言之,成都平原具有完整和稳定的基底,不具备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曾于2006年对龙门山前缘至龙泉山之间的地下构造进行过深达20公里左右的精细探测,证明成都城区范围内地下不存在大的断层。不过,来自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专家陈智樑也指出,成都平原边缘和中部也有断裂,但其规模小,连贯性差,活动性弱,不会积累强的地应力而酿成大震。[12] 成都自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筑城,迄今已有2320年了。如果以金沙遗址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黄忠村)的考古年代起算,那么成都城市则应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在有关成都城市的历史档案中,还没有出现过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记录。当然,大成都地区年年都有地震,但震源并不在成都平原上(多在龙门山断裂带及龙泉山断裂带);而且其烈度也不大。历史文献记载说,从公元627年至1989年,大成都地区共发生地震58次,绝大部分是区外地震影响而带来震感或强烈震感。在本区发生的很少部分地震,最早的记载是1734年3月的蒲江5.0级地震,最大者则为1970年大邑6.25级地震。[13]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大成都西部除了都江堰市与彭州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而受灾极重外,其他如崇州、大邑等(其山地属龙门山系,平原属成都平原)都是波及受灾。大成都东部的龙泉山脉尽管处于断裂上,但龙泉山脉毕竟不大,其所带来的地壳运动也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3级以下,震感不强,更不具破坏性。[14]因此,大成都地区3000年来,其实

一直都处在一种富庶、温馨、舒适、安定的氛围里,直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才从西边打破了它的平静。即便如此,成都主城区也只是受到惊吓而已,丝毫未触动到它那坚强的根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