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杭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

余杭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

余杭区“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

(报批稿)

余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〇一六年五月

余杭区“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

前言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十二五”期间,余杭以“工业强区”为统领,以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创新和高端为引领,不断推进土地集约化、产业高新化、产业集聚化、制造服务化,推动余杭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完成各项发展目标,并形成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经济和纺织服装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

“十三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放眼全球,传统经济强国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通过“再制造”战略实现高端制造业回流;纵观全国,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制造强国;环顾周边,伴随杭州北扩西进,三面拱卫杭州主城的余杭融入大都市程度不断加深。立足余杭,“十三五”时期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基本途径,谋划建设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现代都市工业体系,进一步打造竞争优势、培育产业优势、做强实体经济,争当全省都市工业发展标兵。

《余杭区“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浙江省七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余杭区发展战略规划(2015—2030年)》、《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为依据,在吸取各有关部门和区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目录

一、“十三五”工业发展背景 (1)

(一)新阶段孕育新趋势 (1)

(二)新战略指明新方向 (4)

(三)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7)

二、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基础 (11)

(一)“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成效 (11)

(二)“十三五”期间待突破瓶颈 (14)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战略思路 (17)

(三)发展目标 (18)

四、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 (21)

(一)重点领域 (21)

(二)空间布局 (30)

五、重点任务 (39)

(一)加快成长,助力知名企业新发展 (39)

(二)创新驱动,建立余杭创造新能力 (40)

(三)智能绿色,开启高端制造新模式 (44)

(四)品牌质量,塑造精品制造新标志 (48)

(五)服务引领,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 (50)

(六)三生和谐,打造“双创”新空间 (52)

(七)融入全球,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 (55)

六、保障措施 (58)

(一)坚持工业强区,保障工业要素需求 (58)

(二)转变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59)

(三)落实扶持政策,创新金融引导方式 (59)

(四)优化制度供给,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60)

(五)创新协调机制,凝成共推发展合力 (60)

(六)优化基础配套,提升发展软硬环境 (61)

(七)加强人才引培,集聚高端智力资源 (61)

附件一余杭区现代工业空间布局图 (63)

附件二“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列表 (64)

一、“十三五”工业发展背景

“十三五”是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五年。伴随我国要素禀赋条件的深刻转变、改革进程的全面深入推进、“新工业革命”影响的日渐显现,以及国际贸易投资新秩序的加快重建,工业经济的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竞争优势等都在新的环境下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为余杭“十三五”现代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一)新阶段孕育新趋势

1.三期叠加工业将呈中高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余杭在经济“新常态”这一特定背景下,迎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来看,向后工业过渡时期,工业发展从速度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引领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成为必然;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背景看,由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因此,“十三五”期间,余杭工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当前时代背景和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过程中,加速产业结构从不合理转向优化,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

2012年,我国劳动力数量首次开始减少,与此同时,我

国就业人口中“研究人员总规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这标志着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人口数量红利迎来拐点,而“人口质量红利”也在同一时点开启。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科学和工程科学毕业生数量”和“自然科学/工程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均居全球第一,切随着留学人员回国比例不断提高,我国的人才流失局面正在向人才环流局面过渡。以质量为标志的“新人口红利”将推动我国经济进入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驱动的新增长阶段。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和高层次人才对高质量工作生活空间追求的凸显,余杭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独特的区位环境、产业生态和都市空间集聚更多优质人口。

3.供需错配倒逼力推供给侧改革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已由“投资-消费比例失衡”逐渐转向“供给跟不上需求”,出现过剩落后产能与逐质趋优消费需求的错配。为解决这一经济障碍,我国下一阶段将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调整,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为此,“十三五”期间余杭工业发展必须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4.都市工业要求产城人融合发展

随着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大都市经济圈中谋发展必将成为新时期的必由之路。为此,工业发展必须尊重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身处其中的人的就业、生活品质提升需求,产城人融合理念应得到充分贯彻。一个好的产业舞台,既能引进企业,还能留住人才,宜业宜居。从上海、深圳等国内先进地区的“十三五”规划都明确强调了推进产城融合的新动向、新思路。余杭应顺时应势、主动有为,用战略引领的思路、统筹整合的理念和体制创新的动力,全力贯通产城人融合的先进理念,大力打造高

素质人才集聚的新兴都市产业区,推进最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空间,完成转型升级的全新跨越。

(二)新战略指明新方向

1.国家强国战略提供产业创新发展新方针

“十三五”是“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两大强

国战略正式实施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路径和方向。“一带一路”建设蓝图倡导区域合作新模式和开放发展新思路,鼓励中国企业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布局产业,从全球市场角度谋划新增长。两大国家战略为“十三五”工业发展指明了总的战略方向。

2.浙江万亿产业布局提供结构优化新指引

浙江省提出加快培育发展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产业,加快形成以

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再造产业结构新优势。这些领域我省大多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同时也面临布局重叠、高价值链环节欠缺、产能结构性过剩等瓶颈。七大万亿产业的提出,既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也体现了产业融合的新思路,是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方向与路径。

1旅游产业因不属于工业,且规划中没有重点领域章节,故省略。

3.杭州一体化进程为工业布局提供新机遇

“十三五”期间,杭州将承办G20峰会,筹备2022年亚运会,城市化进程将随着打造国际化都市方向迈进,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加速,杭州城市化发展已经拓展到余杭的内部圈层,作为杭州多个重要战略的承接地,“十三五”期间余杭工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杭州“两区”建设带来的创新发展重大机遇;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走廊规划建设带来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带来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建设的产业培育重大机遇。众多有利因素和重大机遇叠加,为余杭“十三五”工业发展明确了主要任务,开辟了新的空间。

(三)新形势提出新要求

1.传统要素制约要求企业转型发展

随着制造业人口红利、政策红利等逐步释放殆尽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给紧张、能耗成本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传统要素短缺导致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企业发展。余杭企业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灵活运用人力人才资源、数据信息资源、金融科技资源等新型要素,突破传统要素制约,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2.突破竞争重围要求产品攀向高端

国际来看,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回归战略和东南亚、东欧、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积极承接国际转移已成前后夹击之势;国内来看,长三角、珠三角、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

的竞相发展,与越来越多领域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不断凸显;省内来看,各县市区转型升级路径相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重叠,新兴领域同质竞争风险加大。在中央将加快供给侧改革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工作重点的背景下,余杭化解正面碰撞、突破竞争重围,唯有不断赋予产品新价值、树立品牌新形象、拓展价值链新环节、开辟产业新蓝海。

3.全新技术变革要求升级生产方式

当前,以数字制造、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风起云涌,互联网技术与工业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形成了智能制造、软性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等新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从美、德等国的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先进制造战略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制造与信息技术集成、柔性定制与互联制造等趋势方向,并且以此实现了高端制造领域的回归。因此,“互联网+”成为余杭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工业提档升级的重要路径选择。

4.产业跨界融合要求构建新型生态

当今时代,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业的跨界与融合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商业竞争是更全面、更深层的赢利模式之间的战争,是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平台商业模式的崛起所掀起的商业变革创新性与颠覆性皆备,部分原本以硬件制造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纷纷开始通过服务化发展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更多潜在资源,攫取更多价值增长点,逐渐成长为平台类企业或全产业链企业。因此,“十三五”期间,余杭现代工业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服务提升制造,以制造促进服务,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构筑起两业甚至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二、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基础

“十二五”以来,余杭通过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之一,为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余杭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围绕转型升级核心,以创新和高端为引领,通过推进土地集约化、产业高新化、产业集聚化和制造服务化,优化工业发展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了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绿色能源、健康医药、家纺服装五大产业集群2的发展能级,打造了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工业品牌。

1.规模效益稳步提高

全区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20.96亿元、工业增加值413.47亿元,与“十二五”末期3相比分别增长了23.1%和36.5%;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58.08元,比“十二五”末提升12.5%;效益方面,2015年规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43.02亿元,利润总额85.27亿元,比“十二五”末期分别增长30.7%和17.1%;发展质量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

2根据《余杭区“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余政发〔2011〕126号)发展要求,余杭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电子产业、绿色能源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和家纺服务产业为代表的五大产业集群。

32010年余杭区工业总产值1642.1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1296.2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2.84亿元。全区规模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9.4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72.81亿元。

率从“十二五”末的19.6%提高到22.15%,规上劳动生产率从11.85提高到16.62万元/人。总体来说,“十二五”期间,余杭工业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尽管速度较“十一五”有所放缓,但历年增加值增速均高于总产值增速,规上工业的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2.主导产业优势凸显

“十二五”期间,余杭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装备制造、家纺服装、生物医药、信息电子、绿色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成效突出。其中四大战略新兴产业(除家纺服装)2015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合计733.74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50.3%。装备制造业作为余杭第一大产业,2015年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3.2%;信息经济加速集聚发展,物联网、信息软件等信息产业增长不断加快,2015年增加值增幅达29.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家纺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被列入全省42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良好,绿色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0%,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长江新能源客车、比亚迪新能源大巴车等项目建成投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诺贝尔瓷砖、老板电器、华立科技、南方泵业、西奥电梯、春风动力、贝达药业、运达风电、贝因美、钱江压缩机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支撑余杭工业发展的骨干核心力量。

3.创新驱动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十二五”末的29.4%快速提高到2015年的45.5%;新产品产值率从19.4%提高到38.8%;知识产权成果日渐丰厚,“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专利授权量达到31969件,其中2015年共完成专利申请8916件、授权7314件,同比分别增长33.2%和61.8%,余杭已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新产品产值率、累计专利授权数三项指标均提前大幅超过“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目标4。2015年,贝达药业、诺尔康科技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全区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2家,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成效显著。

4.平台拉动增长有力

余杭现拥有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工业发展大平台和众多镇街工业园区、科创园区,发挥了巨大的产业支撑作用。其中,2015年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2.21亿、工业投资58.81亿,分别占全区比重的31.6%、42.1%。此外,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作为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2015年实现技工贸收入1538.84亿元,信息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喜人。

5.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余杭“两化融合”推进工作走在全省

4根据《余杭区“十二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余政发〔2011〕126号),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应达到35%,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应达到25%,五年累计专利授权数应达7500件。

前列。2012年全省首次统计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余杭就以54.78的成绩并列第一,并在2015年将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提升至86.58,首批入选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综合性示范区,并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启动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培育,积极开展机器换人,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新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产业智慧化。

6.高层人才不断集聚

余杭依托未来科技城和梦想小镇等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主城区外溢人口和高素质人才,已累计引进“国千”人才86名,“省千”人才11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827名,成为浙江省内智慧集中地。2015年,余杭制定出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区委…2015?34号),从人才评定、创业资助、融资渠道、产业转化、教育医疗、人才住房、居留落户等各方面解决人才问题和需求,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十三五”期间待突破瓶颈

尽管“十二五”期间,余杭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向中高端递进,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新型都市工业所要求的高端要素缺口较大、产业组织内部协调平衡不足等矛盾也愈发凸显。这将是余杭“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需重点突破的瓶颈。

1.产业生态网络有待完善

余杭主导产业网络联结较为松散,存在集而不群现象:从产业链看,企业间上下游配套较少,没有发挥集聚效应;从创新看,企业间创新交流和创新合作偏少,区域内创新网络和创新体系有待建立,集群间学习作用有待增强;从区域看,东中西链条没有打通,未能有效联动发展。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产业企业间配套关系较缺乏;纺织服装产业制造环节相对完善而时尚设计等服务环节培育不足,亟待高端化发展;信息经济形成较好发展生态,但与其他产业联动不足,智慧产业化未能有效带动产业智慧化;而生物医药集群尚在建立之中。因此,“十三五”期间余杭必须加快构建上下游、服务和制造企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2.企业梯队结构有待优化

余杭企业梯队结构存在两大短板,严重制约了本地工业经济进一步提升、跨上新台阶。一是缺乏平台型企业,优秀个体企业没有在本地形成生态,区域带动力不足。二是中坚企业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撑不足,余杭产值规模在5-10亿的企业18家,10-50亿的企业17家,1-5亿规模的企业多达272家,大量崛起中的中小企业亟需加速成长的空间。此外,外部经济形势趋紧后企业发展路径、效益、能力、竞争力差异变大:高新技术产业盈利能力较好,医药制造、仪器仪表、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8%以上;但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行业利润率较低,效益分化日趋明显。

3.要素空间整合有待加强

[特征,趋势,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前景 物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没有人会清楚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物具有物联网的特质。不过,从研究机构发布的各类报告,我们能预估物联网产业的庞大市场前景。 Gartner预测,2015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联网设备或达到64亿,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的事物数量将增长逾3倍,达到近210亿。另据CB Insights统计,过去六年中,迅速发展的物联网领域吸引了近75亿美元投资,发生近900起交易。2010至2014年期间,物联网初创公司吸引的投资金额翻番,交易数量由91起增至221起。研究机构 IDC 则预计,物联网设备及相应服务的市场容量将从 2014 年的 6560 亿上升至 2020 年的 1.7 万亿美元,增长速度将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加、带宽的增长及配套服务的成熟而加速。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基于未来10年中物联网采用率的范围、经济和人口趋势,以及技术的可能发展进程,预计在2025年物联网的经济影响价值可能在3.9万亿美元至11.1万亿美元之间。不过,实际影响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降低技术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通过使用物联网,工厂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最高可达3.7万亿/年。潜在影响第二大的将会是城市,在该环境下,物联网应用在2025年产生的潜在影响价值可能高达1.7万亿美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Forrester的调查显示,事实上,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和印度的公司甚至比欧美同行还要领先。根据Forrester的数据,全球19%的公司已经在使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31%则希望这样做。而中印两国已经有75%的公司已经开发或计划部署物联网应用,另有20%对此非常感兴趣。调查还表明,已经部署和计划部署物联网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是公共事业和电信公司、化学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交通公司。而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一般是在安全和监控、供应链管理、库存和仓库管理、客户订单监控等几个方面。 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如传感、定位、标识、跟踪、导航等,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无缝、全天候的监控,为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大大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改进行业运行模式,从技术的角度引发行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促使行业领域向着公平、开放、廉洁、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渗透到城市治理、家居、交通、医疗、汽车、农业等众多领域。 1.智慧城市 物联网一个巨大的应用前景来自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第一节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 构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建立畅通的国际通信设施,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完善跨境陆海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第二节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加快边远山区、牧区及岛礁等网络覆盖。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署,实现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第四节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强化普遍服务责任,完善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简化电信资费结构,提高电信业务性价比。完善优化互联网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

医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指导思想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的日益推进,我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也不断的提高。目前 各公立医疗结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重视起来,武汉市 1+8城市圈很多三甲医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如黄石中心医院、咸宁中心医院、天门市人民医院等。因此 今后的五年内,要想提高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医院必须在医疗内涵、管理水平、医疗设备和软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才能争取更 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建设并完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提出的"十三五"医疗信息化 建设性方案为:1.要拓宽广度,扩大试点,强化应用,缩小 地区间的差距;2.要推进深度,面向公众,服务基层,普及 居民健康卡;3.要提升精度,进一步推动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推进精细化管理;4.要加大力度,统筹组织领导,加强效果 监测评价。按照上述原则,根据我院总体发展要求,制定我 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建设智慧型医院 医院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电子病历为 核心,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全院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为患者、临床、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服务,以改善患 者就医体验、提升工作效率、杜绝医疗差错、降低运营成本 为目标,借助医院信息化让向往变成现实,让患者、医护工 作人员、管理决策者更加智慧。 进行门诊流程优化改造、居民健康卡建设、门诊电子病历、医技分时段预约及银医自助等功能业务。强化临床专科 业务系统应用深度和广度,增加手术麻醉、重症监护、临床 知识库等内容。完成信息集成平台及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结合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围绕着电子病历对临床业务进行全 面建设,使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达到较高水准。确保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时代同步,并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建 设成本。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和居民健康档案一卡通 管理。建立信息化人才招聘与培养计划,保证信息化事业可 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推广工作资料讲解

集团信息化工作应用和推广 2015年集团信息化推广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ERP、CAPP等项目在企业推广工作中将面临诸多困难,如何让这些信息系统快速上线使用,而且能够便捷高效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经过总结近几年来过往项目经验,汇总得出四个方面共计13项信息化工作要点,具体如下: 一、企业软件信息化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要点 1.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是一切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前提保障 目前无论是软件系统本身还是软件开发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很多信息化系统的推广的难点往往就是数据问题,例如前些年在集团推广的“物流上线项目”。系统上线前的数据收集培训工作、物资数据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人员素质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数据质量所不可缺少的。在大型软件项目启动前,为了确保项目进度,数据问题应提前进行顺理准备。 2.业务蓝图设计解决方案要做到全面深入、细致深入 实施顾问通过对集团大各单位的大规模访谈,与关键用户一起就业务的细节和各业务之间的集成关系进行讨论,梳理出现有业务过程以及涉及到的业务数据。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结合先进实践,设计各模块的业务蓝图,确定未来的信息流、物流和业务流的处理模式;各单位要对未来部门及员工岗位职责,系统操作流程进行确认。同时各单

位在此阶段需要明确各类数据的收集策略、数据编码规则,并全面正式启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积极配合参与系统功能设计及开发工作 IT部开发人员在顾问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做大全面参与。如果项目为系统升级项目,则参与重点要深入掌握系统功能变革之处,为日后运维工作打下基础。 4.软件系统功能开发后各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及试用 集团各单位对于交付给本单位的系统功能,要及时进行功能测试及试用,避免出现由于系统测试不充分导致问题暴露不及时的现象发生。此前在ERP优化升级项目中出现过个别子公司在新系统上线前将本年度所有产品全部在老ERP系统投产,从而导致新系统上线后没有产品可投,无法充分试用新系统,因此问题暴露也不及时。 5.系统上线后期的运维服务工作要有必要的保障 软件系统上线应用后,无论是系统方案问题还是系统功能本身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实际测试以及系统试用来检验。系统上线并不标志着项目的结束,而往往成为问题包括的开始,无论是集团外聘实施顾问还是IT部技术人员都需要对系统上线后应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进,收集各单位反馈来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原因,确定最终方案。总之系统上线后要坚决避免出现技术人员过早撤离项目的现象发生。 6.信息化系统的职责权限及使用安全性 目前集团各单位员工在新增信息系统用户职责时都能够按照集团内控文件管理条例填写《信息系统开户/变更申请单》,然而在岗位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 (2016-2020年)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 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编制而成,是指导物联网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产业协调发展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效。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连续四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地方物联网发展。 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年)

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 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高端产业的战略部署,为快速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着力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双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物联网作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新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世界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该领域的规划布局。美国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立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已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韩国已出台《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并制定了四大战略和十二项重点项目;日本提出了“泛在网”国家战略,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物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 我国已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并先后启动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目前,上海、江苏、无锡、深圳等地正积极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制定,物联网产业正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 1、产业基础 2009年,全县物联网产业企业7户,实现产值13.5亿元,已形成以科奥达为龙头的物理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为主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已形成以飞阳科技为龙头的光电集成芯片研发、芯片设计与封装、读写器产品制造和应用系统集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以千嘉科技为龙头的远程数据管理技术、远程光电直读抄表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企业,该企业在城市水电气集成抄表和智能燃气系统集成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发展优势 先发优势。双流三面环绕成都中心城区,在全市十三个产业功能分区中占五个,成都市将依托双流统筹规划建设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物联网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xxxx〕24号)文件精神和《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发〔xxxx〕20号)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 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

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阜宁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从“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型智慧校园”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联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技术高速发展,201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87亿个,超过了拥有80亿个连接数的个人用户。当前,全球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而中国作为全球物联网技术最大的输出国,相关专利申请涉及了窄带物联网技术各个层面,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创新各环节,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243件,与2016年的7872相比下降2629件,随着中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预计专利申请数量将有所回升。 该物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446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33.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8%;流动资金929.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8147.00万元,总成本费用6178.73万元,税金及附加84.60万元,利润总额1968.27万元,利税总额2324.36万元,税后净利润1476.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48.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10%,投资利税率52.08%,投资回报率33.08%,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提供就业职位140个。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

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706-76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自XX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 告XX: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后,现代信息通 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促使物联网技术日趋 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快速到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投入巨资 进行研究开发,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在“xx” 规划和其他政策意见中做了重点部署,物联网产业迎 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一、物联网概念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完成物品与

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 (一)物联网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一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是物联网关键的技术之一。rfid标签,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无磨损、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当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通过特定rfid 读写器时,标签被读写器激活并通过无线电波将标签中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 二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采用开放、标准的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实现物联网人与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战略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战略意义。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由终端产品制造商、信息传输与处理商、应用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等参与构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迅速实现物联网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抢占技术和人才制高点,可以提升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已在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生物医药、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应用。美国2009年9月提出《美国创新战略》, 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定优势的关键战略,“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欧盟已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性;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泛在”战略的国家,在其U-Japan和I-Japan战略中,物联网是发展的重点;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提出“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到2012年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一流的ICT强国”的目标,并制定了四大战略和12个重点项目。我国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一些省、市已初步展开。 我省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也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人才资源、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和集聚优势。一是RFID、传感器产业初具规模,拥有从事RFID、传感器研发生产重点企业共100余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二是智能芯片产业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海信“信芯”、海尔解码芯片、浪潮税控收款机SoC 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正在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集成电路设计基地;三是无线通信网络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09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41.8万户,居全国第二位,宽带接入用户达747.4万户;四是物联网应 用逐步扩大,我省企业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节能减排、生物识别、一卡通、

2020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2020物联网行业深 度报告

目录 一、宏观物联网:万物互联领跑5G,2020仍是景气之年 (6) 1、我们正站在万物互联大时代,代际更迭的起点 (6) 2、物联网繁荣期已至,把握2020年产业大机遇 (7) 3、政策驱动型物联网应用先发,产业及消费物联网基本同步发展 (8) 二、中观物联网:应用场景的爆发推动模组行业高速增长 (10) 1、万物互联模组先行:模组是物联网当前确定性最高的受益环节 (10) 2、模组行业的增长主要受下游应用场景爆发的驱动 (13) 3、LTE CAT.1模组有望成为下一个替换风口 (14) 4、4G模组价格下探即将见底,5G模组出货有望带动毛利率回温 (16) 三、微观物联网:要规模还是攻细分?做模组还是产终端? (18) 1、模组行业具有五大特点和三大制胜关键 (18) 2、精选模组行业龙头企业,关注细分赛道“小而美”玩家 (21) 2.1移远通信:优质的海外渠道+丰富的产品线布局打造行业龙头 (22) 2.2广和通:优质模组厂商,M2M+MI双轮驱动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29) 2.3有方科技:深耕智能电网领域,车联网后装产品顺利出海 (36) 2.4移为通信:战略聚焦海外市场,国内M2M终端领先厂商 (42) 2.5日海智能:“云+端+解决方案”布局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52) 2.6高新兴:聚焦车联网,从项目型企业向产品型企业转换,静待公司度过业务调整阵 痛期 (58) 四、投资建议 (63) 图表目录 图1: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6) 图2: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7) 图3:物联网技术成熟度曲线 (7) 图4: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比重图 (7) 图5:2018-202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及预测值 (8) 图6:通过银联认证的智能POS机出货量(万台) (9)

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上海玉华中学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 按照《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审视及规划学校一定时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 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以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索实验,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二)具体目标: 1、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利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教研互助研修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1.动态更新计算机。为了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需要,每年有计划分步骤更新,加强硬件平台建设。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形势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 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取得突破。我国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开展了多年技术攻关,已取得许多成果。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进展,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的主导国之一。2010年,我国主导提出的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国际标准获正式立项,同年,我国企业研制出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传感器,TD-LTE技术正在开展规模技术试验。 应用推广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在安防领域,视频监控、周界防入侵等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电力行业,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应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领域,路网监测、车辆管理和调度等应用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在物流领域,物品仓储、运输、监测应用广泛推广;在医疗领域,个人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应用日趋成熟。除此之外,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监控、楼宇节能、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 (二)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三)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近年来,特别是旅游“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在线市场初具规模,全覆盖式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旅游信息化对旅游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要求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化带动行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围绕“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特制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体来讲,系统“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实施基本顺利,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夯实,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取得长足进展,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建设全面铺开,信息化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持在深度、广度和协同度上得以全面提升。主要成绩如下: 1、信息化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广域网建设。建设了以公司为核心的三级网络,实现了公司各部门办公区域及生产区域的56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为满足业务应用提供了“高速公路”。建设了以公司局域网为基础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局域网于集团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建设了系统平台。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了18台服务器(含小型机)、3台存储设备、60台网络交换设备,搭建了承载业务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三是配备了办公设备。07年至今,公司共购置计算机280台,笔记本15台、打印机65台,为各业务系统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2.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一是推进了OA办公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工作流程管理、文档管理、权限管理、组织管理等管理模块,涵盖办公管理的各项事务、实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节省企业的办公与管理费用。二是建成了财务“金蝶”系统、6+1系统、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为公司生产、安全、物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 3、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一是健全了制度。近年来,制订完善了《网络安全管理试行办法》、《公司网络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公司局域网IP地址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相关制度。二是建立了队伍。建立了公司办信息班组信息化运维队伍。 4、信息化安全不断加强。一是建设了标准机房。按照机房建设要求,配备了双路供电和不间断电源,安装了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部署了灭火设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物理安全。二是做好了设备备份。健全系统备份机制,对线路、网络、服务器和环境设备进行了双机备份;对业务数据进行了本地、网络双备,确保业务数据的安全、完整。三是管好了网络安全。加强外网接入管理、规范网络IP使用,制订访问策略、屏蔽非法信息,实行网络用户备案和网络准入制度,进行了桌面安全管理、上网行为监控、网络风险评估和安全系统加固。四是搞好了安全运维。落实系统运维工作日巡月查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各种软、硬件设备,及时检查系统运行情况,随时解决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体上看,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亟待解决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 规划纲要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战略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战略意义。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由终端产品制造商、信息传输与处理商、应用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等参与构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迅速实现物联网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抢占技术和人才制高点,可以提升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已在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生物医药、智能基础设施等

国内外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国内外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摘要]企业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应用领域,企业复杂的管理活动给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典型的应用环境和广 阔的应用舞台,但在实际操作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用现状;存在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计算机用于管理领 域以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化。根据信息系统发展的时序和特点,可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阶段。1 面向业务的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代替人操作的计算机系统,如结算、报表统计等。特点是面向操作层,以单项应用为土,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以批处理方式为土。是较少涉及管理问题,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2 面向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20 世纪 70 年代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 二、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1)能够将组织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高度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央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的重要标志。(2)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他强调信息处理的系

统性、综合性,除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外,还强调对组织内部的各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活动的支持。早期的信息系统是指面向中层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解决结构化问题。于是人们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究解决管理中的平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三面向决策的以帮助高层次管理人员制定决策为目标,强调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决策者和决策分析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引导,详细了解和分析其决策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激发其思维创造力,从而在系统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步深入地透视问题,最终有效地作出决策,即通过人机互助完成最终决策。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不具有管理控制的功能,但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时,它使具有了将数据库处理和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 来为管理者解决更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它虽然不是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更加完善。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内容的扩展可以看出,它始终是以中小企业的管理活动为核心,不断综合新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善系统功能,以提高更完善的服务或满足新的需求。这一发展过程也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不断集成新技术并扩展系统功能 的发展特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将朝着智能、集成和网络等方向的趋势不断发展。 三、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中小企业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应用领域,中小企业复杂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