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近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百年。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衫,到五六十年代的工装,再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山装,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时尚着装,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服装,都将我们带入对历史的回味之中。“流行”的概念来自19世纪法国高级时装出现之时,而我国大众虽然近年来才对此有所理解和接受,其实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伴随我们度过了千百年悠久的岁月。

1949年以前

关键词:长袍马褂、旗袍、褂子

这个时期,中国乡村男子的着装通常是长袍马褂,妇女服装多为旗袍或者中式短装配长裙。城镇居民的服装表现为新旧交替、多样并存。基本穿短褂子。

而女子旗袍的穿着时间拉得比较长,它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装束,旗袍随之变短,到了30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40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而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了新的改革。应该说,旗袍是贯穿了半个世纪的服装,也把中国女性的柔美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好衣服穿,也没地方做,没有缝纫机,都是自己在家拿蓝色黑色的土布剪出形状后用手缝起来的,所以裤子的裤腰很大,可以穿好多年。我们还自己种棉花,纺线后织布,拿来做冬天的棉袄。夏天的褂子就是对襟的那种,像现在的汗衫。”

———老姚,81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

关键词:中山装、列宁装、便衣、老粗布

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前苏联为模仿对象,前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于是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也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外国人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另外,中山装也被一些青年学生追捧,也有很多人开始穿上了军便服。穿上这类服装、留起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另外,从前苏联过来的“布拉吉(连衣裙)”也十分流行。

当时,艰苦朴素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对奢华,以穿有补丁的衣服为荣耀,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着装风气。在许多家庭中,衣服成了“传家宝”,它经爷奶传给父母,再由父母传给子女,由于子女多,一件衣服又经常由长子再传次子,以此类推。

“那个时代都是供给制的生活方式,每月发生活费,这个时候,有件大衣穿穿可是最好不过的。我爱人那时候还穿过‘布拉吉’,就像现在的花布连衣裙,当时很多人羡慕着呢。”———王秋,79岁

“印象中我父亲当时就有一件黑色的呢大衣,那些年老穿,可神气了。到了过年,穿旧了还要拿出来换一面翻翻新。”

———建邦,53岁

“那时,放眼望去,金华整条街上的人都穿着蓝色、黑色、灰色的衣服,而且款式极

其单调,就只有那几种。买布还要凭布票,哪像现在,想穿什么都可以买得到。”

———结文,69岁

“文革”时期

关键词:军便服

“文革”期间,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绿色的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主席像章,斜挎一个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解放鞋。除红卫兵外,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商店也开始出售草绿色上衣和裤子。这个时代,中国的服装走进了绿色的极端,军服成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时尚。但是,“文革”期间直至“文革”结束以后的70年代末,这两个时段的服饰并无太大的变化。

“那时候,就羡慕隔壁小王的一身绿军装,天天磨着爸妈也能给我弄一套来。”———老兵,58岁

“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标志。”———张张,53岁

上世纪70年代

关键词:黑蓝灰、的确良

上世纪70年代是着装不知所措的年代。在买布需要凭布票的这个年代,蓝色咔叽布套装是大部分中国人不约而同的着装,因为物美价廉,也因为除此以外别无选择。在70年代,中国服装被老外称作是灰蚂蚁蓝蚂蚁,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是何种职业,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千人一面,万人一体,个性不能被张扬,只能被打倒。不过,这个时候服装的面料产生了一些变化,从单色平纹布发展到格呢、花布和“的确良”等,还有细布或府绸。

也有一些年轻女性在那样的背景中,不动声色地在毫无个性的外套外面翻出一点小碎花的衣领,哪怕别人没有注意到,但自己的心是雀跃的。

“那时候的深蓝色咔叽布套装就是主流时尚,还记得我有一套就是花了4元钱裁的。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工友围在脖子上的大红色纱巾了,全厂的人都羡慕她。”———素清,52岁

上世纪80年代

关键词:蝙蝠袖、健美裤

上世纪80年代,服装革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人们对穿衣方面已相当宽容,服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前千篇一律的着装演变成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这应该功归于前卫大胆的年轻人,他们抵制不公平的评价,张扬个性,用实际行为去迎接一个尊重自我的年代。不过,就是这些“街头理念”刺激了我国的服装界不断改革,它使与传统服装相违背的服装走上了街头,成了人们最亮眼的代表。健美裤、牛仔裤、直筒裤、牛筋裤、喇叭裤、夹克衫、蝙蝠衫、皮大衣、西装、晚礼服、休闲装、喇叭裙、一步裙、A 字裙,甚至超短裙、迷你裙,这些时装新概念铺天盖地卷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

分辨着、模仿着,新旧杂陈,确实有点令人措手不及。

“我们班的男同学,还经常争相模仿《霹雳舞》里的动作,身穿蝙蝠衫,头绷裹布,举着扫把,还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的样子。”

———老寒,39岁“那个时候,我妈、我和女儿都穿过健美裤,基本人手一条。”———四毛,49岁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关键词:一季一变

自从人人都穿健美裤的风刮过之后,中国人穿衣服突然没有了统一的标准与特色,并开始逐渐追求文化与个性。而穿衣的法则与流行也逐渐与如今人们的着装观念相靠近,宽松、简单、舒适为首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除了满足生活必需,还要尽可能地打扮自己。人们追求时尚,甚至紧跟国际流行的脚步,从纽约到伦敦,从米兰到巴黎,世界四大时装周让设计师和模特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也让现在的我们再度对流行服饰愈加关注。一场场吸人眼球的秀带来了新一季的流行信息。不是每年一个风格,而是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流行趋势。今天流行韩式的混搭,明天日系风格的简约会更让人瞩目,也许后天,欧美风又会刮来一阵极简风潮……

虽然服装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不再措手不及,而是做好了接受及过滤的准备。上世纪60年代迷你裙与松糕鞋组合、70年代迪斯科的金属亮色、80年代突显腰身的紧身裤与宽腰带、21世纪初的简约设计与流行线条,都在这个时候再度回流,复古、时尚的轮回,带给我们的是耳目一新的服装变化,也让每一天的我们都处在新鲜当中。那几尺布票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十分久远了。

“春天刚买的黑色裤袜,现在这样的微凉秋天也能大显身手,学一些实用的搭配技巧,就能让我百战百胜。”———小秋,25岁

“漆皮,还是漆皮!原以为漆皮只流行那一季,没想到这个秋冬又卷土重来。看来,一定得回家说服老妈把她以前的那双漆皮皮鞋给我穿了。”———欢欢,19岁

相关文章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 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时期 中国 印花 技术 发明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 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 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 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 筒。3长垂袖,袖摆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 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 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 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 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 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 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 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 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 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服装行业概述 1.1服装行业概要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1.2 服装行业现状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 梯度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承接外销订单转移。鉴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以无法按照原有价格完成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海外客户在寻找转移这类产品加工的承接地,一部分订单转到了比我国更具报价优势南亚国家,另一些订单则转向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的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休闲类服装、童装、牛仔服装等。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对于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细分、国内外同类品牌的体系建设比较,研究时尚文化在整合服装品牌诸要素中的作用,提出以服装品牌体系竞争力建设为核心的可行性建议。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一九九〇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香港非凡行政区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非凡行政区基本法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九月在北京举行,中国金牌数名列榜首。 一九九一年:五月访问苏联,签署中苏东段边界协定。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和秦山核电站相继竣工。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年初发表南巡谈话,中国再掀改革开放热潮。 一九九四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其后,中国对四千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百分之二十三。 一九九五年: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点主张。 中共中心、国务院五月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十二月,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随后,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 七月一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庄重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九月举行。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十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与克林顿就二十一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发展方向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研制成“银河——三”百亿次巨型计算机。长江三峡十一月八日截流建三峡大坝。 一九九八年:澳门非凡行政区筹委会五月在北京成立。 克林顿六月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 长江流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特大洪灾,军民奋力抗灾。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五月八日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遇难。澳门特区推委会五月推选何厚铧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同月,朱镕基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何厚铧为澳门非凡行政区行政长官。 十月一日,北京举行国庆五十周年盛典。 二零零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国金牌数位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厦门特大走私案首批案件一审公开宣判。 2000年3月,“网络泡沫”破灭 二零零一年: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零零二年:上海市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 北京网吧纵火惨案导致网吧被全面查禁。 二零零四年: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32枚金牌,63枚奖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禽流感肆虐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 二零零五年:人民币采取弹性汇率机制。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二零零六年: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中国大陆农民离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二零零七年:香港回归10周年。

80年代的中国

80年代的中国 【1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 】市民在商场购买鲜活的猪肉。 【3 】水牛是江南人种田的工具。 【4 】铺就的油漆马路。一马平川的塞外风光。

【5 】80年代的课堂,学生们很积极。 【6 】80年代的香港。处在世界经济发展大潮前沿的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7 】某县群众正在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 】80年代,饱受压抑的文艺界吹起了一股外来风,日本女歌手裸露双肩倾情歌唱。 【9 】文革中经受磨难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粉碎四人帮后又恢复了相声表演和创作。 【10 】邓小平视察蛇口。 【11 】文革结束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受到了批评,“个人崇拜”被抛弃,但许多事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某美术学院内的毛主席雕像前杂草丛生。

【12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3 】村民们落实“包产到户”政策,正在划分土地。 【14 】80年代百姓的服饰脱离了蓝灰的暗淡,变得花样繁多起来。图为一群光彩照人的女士在街上。

【15 】还记得吗?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连扣子掉了,妈妈给缝上。 【16 】村民们扛着家什下田去。道路已经是油漆路了。 【17 】老辈们依然对毛泽东肃然起敬。

【18 】80年代的衣服商场,姑娘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19 】看到后面的电视机了吗?这已经是生活条件很优越的家庭了。 【20 】1980年7月,一部以宣传庐山风光为主的电影《庐山恋》在江西播出。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定位于风景抒情片的电影会在一夜之间风靡全国,成为了爱情题材的代表引领了整个八十年代,并影响至今。

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 一、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2 二、中国服装三大特征2 三、中国的服装品牌类型 2 四、2011中国十大休闲服饰品牌榜 3 五、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六、服装行业的营销渠道 5 七、服装行业的营销环境7 八、营销活动13 九、消费者购买行为17 十、服装行业战略17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引言:我国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于品牌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配置不是很完善,还缺乏运作的人力,品牌营销相对薄弱 一、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1.以生产为中心;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2.以需求为中心,产品供过于求,为买方市场。 3.以品牌为中心;由于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形态由独占、寡占发展到多占,名牌观念越来越强。企业间由产品销量的竞争转向市场份额的竞争。 二、中国服装三大特征 1.价格持续走低 2.品牌意识凸现流行趋势导向作用增强 3.服装经营方式悄然变化,买断、特许等新兴方式逐渐兴起 三、中国的服装企业类型: 1.第一是外贸企业; 2.第二是销售型企业,就是代理商; 3.第三是产供销一体的企业; 4.第四种是虚拟经营企业,比如网购等无店铺销售和直购;(没有自己生产,没有自己的研发,做一个产品贸易销售,只是建设一个平台,平台上把供应链和销售链聚集一起,自己获得品牌附加值,品牌都属于大路货品)

5.第五种是品牌经营性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南北差异化,年龄差异化,价格差异化 四、2011中国十大休闲服饰品牌榜 唐狮Tonlion(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博洋集团有限公司) 森马Semir(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服装协会休闲装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森马集团有限公司) 以纯YISHION(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休闲服十大品牌,国内休闲服装知名品牌之一,东莞市东越服装有限公司) 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真维斯JEANSWEST(于1972年成立于澳大利亚,中国休闲服装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 佐丹奴Giordano(创于1980年,香港上市公司,国内著名中低端休闲服饰品牌,十大休闲服品牌,佐丹奴集团有限公司) 杰克琼斯JACK&JONES(创始于1975,欧洲时尚潮流男装品牌,著名休闲服饰品牌,丹麦Bestseller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之一) 班尼路Baleno(1981年意大利,专业致力于休闲服饰的企业,行业著名品牌,十大休闲服品牌,班尼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一一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幵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根据 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印花技术发明1.:ii 1lrq3. 4. y.hfc IlLdJ fl-把IL MP 7, JI 乩扎月席 10、K JH 11h ** 14、削■ 15-述弋堆 1S-. ■ Z 17* diK 24■ l!.=\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 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 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 领下凹, 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3长垂袖,袖摆 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 礼服用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 民服装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制 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 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 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 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 蜡染印花绵布帔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 领前自然垂下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幵叉,文官衣长,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

8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8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一个看似简单然而意味深长的事实是,只有被放置到社会事件的语境当中,物理时间才有可能获得价值。80年代也因“拨乱反正”的政治议程而被视为一个意义完整的“新时期”的历史段落。“新时期”的到来,通常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种写实的因而也是更加真实的现实主义开始踏上归途。借用现实主义的术语来说,电影更为“忠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民众的情感与日常经验。 80年代电影的第一个定焦镜头无疑就是“文革”反思。然而矛盾的是,批判“文革”的电影所袭用的恰是“文革”时期的电影。《泪痕》这部电影就是这样。影片的主人公一位市委书记总是出现在端正的特写与近景镜头里,而那些不法分子则总处在倾斜的角度上。这部粗糙的影片作为一个相当明显的例证,说明了一种矛盾,一面是80年代被看做文艺疏远政治的时期,另一方面所强调的又是文艺参与政治议程的功能,这样的关系也体现在那些更为精致的故事之中。 影片《巴山夜雨》获得了80年代第一个金鸡奖。它的叙事基本上是在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空间里完成的。在一艘客轮上,两位便衣警察秘密押送一位诗人,而住在同一间船舱里的人物,则有青年工人、农村姑娘、女教师和一位要去江上祭奠儿子的母亲。恰如“同船过渡”的寓言所示,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结成了某种共同体。尽管两位警察阴冷的表情给这部“故事片”增添了不少悬疑气氛,但叙述的旨归却是预先规定了的,并不会出现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当诗人在某地被释放后,两位警察也被证明是该共同体中情非得已的成员。尽管《巴山夜雨》已放弃了《泪痕》所钟情的那种简陋夸张的善恶相争模式,但是回应政治诉求仍是同样的要务。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县委书记形象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青天情结,后者则用诗人的角色成就了一次“归来者”的询唤。 80年代第二个金鸡奖的影片《邻居》,则更像是“文革”之后开始职业生涯的第四代导演的自我陈述。片中的人物是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机构,一所“建工学院”的教职工。影片描述了他们困窘的物质生活和低落的情绪,尤其为人称道的是,电影的镜头并未回避主人公们逼仄的居住空间和拮据的经济收入,似乎不加修饰地呈现了一个拥挤、凌乱甚至有些阴暗的环境。但在同时,这些语言和画面的现实也必将在叙述结构中得到修饰和解决,从而将故事中的现实处理成了现实中的意外。在结尾处,一个伟大吸引人的形象——建工学院的党委书记,重新回到政治生活中来帮助主人公们迁入新居。 80年代电影界的另一个热点,是关于娱乐片的探讨。电影的娱乐功能自“左翼电影”开始受到压抑,“十七年”及文革时代被压至最低点。改革开放初期,娱乐片作为“题材样式多样化”中的一类片种出现,以其数量上的不可觊觎和质量上的差强人意引起电影界的争论。这场争论在80年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观众对电影娱乐功能的需求却日益增强。 娱乐片对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冲击是以武打形式发起的。1980年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是国产片中较早的一部武打片,它以寻宝为主题,在其中穿插凶杀搏斗情节,情节曲折且富于传奇性,作为开端作品,导演为影片确立了伸张正义、弃恶扬善的文化价值框架。影片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老一代批评家梅朵的意见基本代表了当时对此类影片的

中国服装业市场调研报告

《外贸市场调研》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的性质 《外贸市场调研》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为2学分的实践必修课。 二、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1、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本实习要求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更多地了解和收集有关外贸公司、报关公司、银行、咨询公司、零售企业的详尽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在调研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通过实习,力图做到: 1、进一步巩固、学习理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思想、原理、策略等理论知识; 2、建立营销职业意识,学会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3、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综合运用,把掌握知识与提高技能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市场问题的能力。 2、实习的基本内容: 外贸公司、咨询公司、零售企业等的市场调研 三、调研题目、步骤及要求 (一)调研题目 调研题目为《关于……的外贸市场调研》,最好与工作或者毕业论文相关。 要求:假定你是湖北省某一具体行业或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分析人员,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你的目标市场国家,收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你企业或产品相关环境资料,并完成市场环境研究和评估报告。 内容:目标国家的经济环境、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环境、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法律环境 要求:通过网络调查国际市场环境 通过和企业相关国际营销人士访谈了解国际市场环境 1)目标市场国家的经济环境 目标市场国家的GDP、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 2)目标市场国家的人口及其分布 目标市场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和观念、生活方式 3)目标市场国家的消费者需求特征

(整理)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目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处于空前繁荣的时期,国内各大品牌竞相加大宣传力度,国外大品牌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中国成为运动服装销售的最大市场。因此,进行市场结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影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的高低。 为了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总体状况、竞争态势有所认识,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㈠中国运动服装产业集中度 (1)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过去几年内,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的知名度已获提升,且越来越成功。国内品牌如李宁、安踏、匹克、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在通过进军中国各级市场占领市场份额方面极具成效;但是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等国际知名运动服饰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国产体育品牌形成对立之势。中外品牌的激情碰撞使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中外体育用品厂商共同分享着中国每年几百亿人民币的运动服饰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耐克力压阿迪达斯在华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17.2%,阿迪达斯以微弱的劣势名列第二,市场占有率达到16.6%,国内品牌李宁,市场占有率11.7%,名列第三。此外,安踏、鸿星尔克、卡帕、匹克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3%、7.2%、4.2%,排在第四、五、六、七位。剩余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及中小企业所占据。详见下图。 因此,在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赫芬达尔指数法进行研究。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张芳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藏今昔巨变”的主题论文,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A青藏铁路通车 B 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民主改革D设立经济特区2.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北伐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D②④ 3.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所以迅速发展,最根本的一点是() A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C国际形式变化的影响 D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共同促进 5.探究问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般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①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③接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 ④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变化很大,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⑤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1)服装行业现状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消费观念正不断成熟,对服装质量、特性、品牌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的消费更加注重个性化、舒适化、品牌化和时尚化。服装消费逐渐趋向于中高档化发展,我国服装采用中高档面料的比重在逐年增长。服装行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舒适度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服装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品牌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 服装行业具有周期性,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服装产业发展有所放缓,该板块出口与贸易收入大幅减少,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纺织服装业景气度也逐步回升。2010年,中国服装行业出口和国内零售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5,874亿元,同比增长24.8%。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065.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59%;2011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达2,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3%。2012年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5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500.2亿美元,增长2.9%,进口54亿美元,增长5%,累计顺差446.2亿美元,增长2.6%。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增加居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发展多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内需将得到增长,居民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将日益增加。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上升和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带动了衣着消费的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获得整体提升,年均复合增长10.04%;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45%;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10年提高29.5%,按可比价格计算提高17.52%。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预计,2011年至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率为12.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增长率为15%左右。 2007-2011年消费品及衣着消费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2011年从服装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在价格上涨和国内外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制造业整体运行情况虽好于预期,但仍面临着生产继续趋冷、出口增长乏力、订单萎缩、库存持续走高、亏损企业增亏加重等问题。同时,汇率问题、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用工问题等,都是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长远看,中国巨大的市场内需已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且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中高档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显著加快,品牌服装将更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服装产业景气指数走势

中国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

中国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从夏商西周一直到元明清等各个不同的时代。而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个性鲜明的的时代风尚,这种风尚非该时代而难以存在,或是后世极力模仿已无法得其精髓。因此,每个时代都相应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这个时期的服装发展也到了全盛时期。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主要分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

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唐代初期,车服制度皆承袭隋制。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颁布车服之令,冠服制度开始确立。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唐代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外来的服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使得该时期的服饰大放异彩,更富有时代的特色。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许多新颖的服饰纷纷出现,胡服在此时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裤褶服饰的产生,将秦汉时期的交领、宽衣大衫、曳地长裙的服饰逐渐淘汰,转为盘领、紧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长裙所替代。 服饰逐渐的开放,强调体态的美感,配挂披或胡帽;鞋子除云头高履外还出现了小蛮靴。在加上织品的发展,许多轻薄细柔的布料被开发出来,因此透明的、多层次的穿着开始引领风骚。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装、胡服和所谓的“时世装”等。 在初唐时期,襦裙半臂穿戴已经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穿,穿的时候一般用对襟,穿在胸前结带。 还有一种大袖衫。唐代仕女下装多穿裙子,腰束的极高,甚至高过胸部。裙色以红、紫、黄、绿最多,其中以红色最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宽长的肩巾、下穿高头云履。妇女服饰展现性感魅力,

国内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分析

2006国内服装行业产业现状分析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

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01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03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

从服装的演变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新闻091 李增娣0920200125 内容摘要: 文化的分类有很多种,按准确性、结果与范畴、等级等方面均可分为不同种,中国的文化也包括很多。服装就是文化表征中很重要的一点,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唐装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的服装发展与历史同步,同样的悠远。人类文明一直在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服装发展历程也源远流长。 关键词:文化服装政治经济思想 总说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息息相关。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化的分类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武术、中医、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建筑风格、服饰、各门学科(其中包括中医)等等。 世界上有几千个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因此,世界上的文化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包含了诸多元素,从衣、食、住、行中都能反映出来。服装从出现人类文明开始就已出现,并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直演变,因此,服装很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的演变

SWOT法市场分析服装行情

SWOT法分析服装市场行情 一、优势(Strength) (1)中国服装行业拥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服装生产量大。 (2)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中国服装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服装业打造国际时装之都奠定了基础。 二、劣势(Weakness) (1)产品档次不高,对外依赖性强。 (2)缺少自主品牌、缺乏专业设计人才、设计能力弱。中国在服装产品上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 (3)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我国服装企业很少在目标国市场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世界经济增长虽有所减缓,但仍将继续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这为中国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这个大市场已吸引相当一部分的国外资金投向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这将有利于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四、威胁(Threats)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2)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3)出口企业经常遭来贸易保护手段。 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陈云在1979~1989年十年中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有哪些重要思想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一)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 1977、1978年错在什么地方?就是错在没有把“实事”搞清楚。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破坏,已经不可能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考察了日本、欧洲,只看到了他们战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成为发达的国家,没有看到他们的工业基础比我们好,他们的技术力量比我们强,更重要的是没有看到他们没有八亿农民革命胜利30年了还有要饭的这样一个情况,从而不适当地坚持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错误地提出要以比原来的设想更快的速度、要在20世纪末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结果犯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错误。 1983年以后错在什么地方?就是错在没有坚持20年翻两番的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振兴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同样错在没有把“实事”搞清楚。当时的“实事”是什么?首先,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经济体制有待在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前十年只能着重于打基础、理顺关系,速度不能搞得太快,而且要边走边看,走一步看一步。由于没有这样做,一些领导人天天在那里鼓动翻番,鼓动大上基本建设项目,鼓动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结果出现了1984年第四季度的严重失控,1987、1988年又没有正视经济中存在的国民收入超分配的问题,软着陆没有着下来又再度起飞,最后导致国民经济的再度大调整,重犯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的错误。 我们的问题,无不出之于不分析“实事”。我们每一个大的报告都是从形势分析讲起,而且用的篇幅不短。问题在于是不是把“实事”搞清楚了。回过头来看,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实事”搞清楚,不然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差错。 什么东西妨碍我们把“实事”搞清楚? 先有目标,然后去“分析”实事。1977年提出23年实现现代化以及随后一些部门和地区提出的翻番计划,都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但这种分析都是为了论证当时提出的目标是积极的和可靠的。定什么目标,应当是分析的结果,而不应当是分析的出发点。先定下目标再去找根据,是无法把“实事”搞清楚的。 “长官意志”在起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发展目标都是长官意志断定的,而长官的意志又是不受约束的、不承担责任的。做经济工作的人,扭不过长官意志,只能只唯上、不唯实。而在有些情况下,尽管经济部门唯实了,但长官意志可以轻易否定掉经济部门制定的计划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5月人大会议通过,12月,中央领导人就发动批判生产和建设方面的右倾保守思想。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数字于1956年11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1957年10月,中央领导人就发动“大跃进”,把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全面推翻了。1982年人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