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专家组

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徐建国岳云叶铁虎王俊科邓小明

执笔人

黄文起许幸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和CI-)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I-)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

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决定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流动的因素可通过Starling-Lardis 公式表示:Jv=KhA[(P MV-P T)-δ(COP MV-COP T)],Jv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值较静脉端高4倍;A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 MV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 T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δ为0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1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0.9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 MV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 T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

通常每日液体摄人量成人大约为2000 ml。每日液体损失量包括(1)显性失水量:尿量800-1500 ml;(2)隐性失水量:肺呼吸250-450 mL、皮肤蒸发250-450ml;(3)消化道液体丢失量,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准备时需考虑。消化道液体分泌量及成分见附件3。正常机体可自行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量,保持其平衡。

三、液体治疗的监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尚无简便而直接测定血容量的方法,因此需对手术患者进行综合监测及评估,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1、无创循环监测指标

(1)心率(HR)

麻醉手术期间患者心率突然或逐渐加快,可能是低血容量的早期

表现,但需与手术刺激、麻醉偏浅、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和心脏功能异常等其他原因进行鉴别;

(2)无创血压(NIBP)

一般维持术中收缩压大于90mmHg或平均动脉血压(MAP)大于60mmHg;老年、高血压和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压应该维持较高。血压下降除外了麻醉过深或手术操作,应考虑循环血容量不足;

(3)尿量、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有效指标,术中尿量应维持在0.5 mL·kg-1·h-1以上,但麻醉手术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影响机体排尿,故尿量并不能及时反映血容量的变化。

颈静脉充盈度、四肢皮肤色泽和温度也是术中判断血容量状态的指标;

(4)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

Sp02是围术期的重要监测项目,在组织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描记的Sp02波形随呼吸变化明显则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Sp02波形不随呼吸变化,不能完全除外患者血容量不足;

(5)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可有效评估心脏充盈的程度,帮助准确判定心脏前负荷和心脏功能,现逐步成为重症患者术中重要的监测项目。

麻醉手术期间患者需常规监测心率和血压、密切观察尿量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及其与呼吸的相关变化的建议。

Ⅱa级

应该维持患者的血压正常(证据水平:A);确保血压仅是一种手段,维持组织灌注是目的(证据水平:C)。

Ⅱb级

既往有过心脏病,而目前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经食道超声(TEE)是必须常规的监测项目(证据水平:C)。

注*采纳应用的建议分类和证据水平法见附件4,以下的建议均采用同样分级方法。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1)中心静脉压(CVP)

CVP是术中判断与心血管功能匹配的血管内容量的常用监测指标,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中应建立连续CVP监测。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在呼气末(无论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记录,应重视CVP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可进行液体负荷试验;

(2)有创动脉血压(IABP)

有创动脉血压是可靠的循环监测指标。连续动脉血压波型与呼吸运动的相关变化可有效指导输液,若动脉血压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压力变化>13%,或收缩压下降>5mmHg,则高度提示血容量不足;

(3)肺动脉楔压(PAWP)

PAWP是反映左心功能和左心容量的有效指标,PAWP异常升高是心脏容量增加或左心室功能异常的表现;

(4)心脏每搏量变异(SW)

SW是指在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时,在一个呼吸周期中心脏每搏量(SV)的变异程度。据研究此指标对判断血容量有很高的敏感性( 79%~94%)和特异性(93%~96%)。SW是通过FIoTrac计算动脉压波形面积得到,SW=(SV max-SV min)/SV mean,SW正常值为10%~15%,通常>13%提示循环血容量不足。

收缩压变异(SPV)或脉搏压变异(PPV)亦与SW具有相似临床指导意义。

大手术的患者需常规监测CVP,重视其动态的变化。重症和复杂手术的患者还需使用有创监测技术,SVV是了解循环容量状态的主要指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建议。

Ⅰ级

复杂大手术的麻醉期间推荐连续有创血压监测(证据水平:B)。Ⅱa级

①麻醉手术期间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②心脏手术和心脏疾病患者麻醉手术期间CO监测是有益的(证据水平:B)。

3、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1)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胃粘膜pH (pHi)及血乳酸在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不足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监测。pH对于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分压(PC0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是反

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两者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HCO3-]的影响程度。

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的变化也需进行及时的监测。血乳酸和胃黏膜pH监测是评估全身以及内脏组织灌注的有效指标,对麻醉手术患者的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

贫血状态下机体的代偿机制包括①心输出量增加。②全身器官的血流再分布。③增加某些组织血管床的摄氧率。④调节Hb与氧的结合能力,遇到术中出血量较多或液体转移量较大时,应监测血红蛋白含量。

重视术中动脉血气的常规监测,大手术应常规测定Hb和Hct,以了解机体的氧供情况以及及时了解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变化和血乳酸水平的建议。

Ⅱa级

①麻醉手术期间及时检测动脉血气是有益的(证据水平:B);

②麻醉手术期间常规检测血乳酸是有益的(证据水平:C);

③麻醉手术期间常规检测血电解质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Ⅱb级

既往有糖尿病,而目前临床血糖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必须测定血糖(证据水平:C)。

Ⅱa级

麻醉手术期间推荐及时监测血红蛋白(Hb)或/和红细胞压积(Hct) (证据水平:B)。

Ⅱb级

目前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手术结束麻醉恢复期间不需要监测Hb或/和Hct(证据水平C)。

(3)凝血功能

大量输血输液以及术野广泛渗血时,均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监测,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栓弹性描记图(TEG)或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

四、术中液体治疗方案

(一)术前容量状态评估

1、病史和临床症状

(1)最后进饮食的时间

(2)呕吐、腹泻、出汗、发热等情况

(3)尿量(利尿药物、糖尿病、尿崩症)

(4)服泻药,术前肠道准备(可导致2~4L体液丢失)

(5)烧伤、腹膜炎、肠梗阻、胰腺炎、创伤、出血、严重骨折或骨盆骨折

临床症状见附件5。

2、体检

(1)体征:意识、脉率、血压、血压的体位变化、颈静脉充盈度、

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弹性、体温;

(2)尿量:≥0.5 m l.kg-1.h.-1;

(3)血流动力学状态。

3、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压积、血钠、尿素、肌酐、尿比重。

(二)麻醉手术期间液体需要量

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需要量包括

(1)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所致的液体缺失量或手术前累计缺失量;

(3)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再分布:

(4)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

(5)术中失血失液量及第三间隙丢失量。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液体治疗,方可达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同时,确保氧转运量、凝血功能和水电解质正常及酸碱的平衡,并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

重视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液体需求量的建议。

Ⅰ级

①麻醉期间应持续补充患者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证据水平:A)

②推荐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证据水平:B)

Ⅱa级

麻醉药物导致的静脉血管扩张推荐有效液体治疗(证据水平:C)。(二)术中液体治疗方案

1、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

麻醉手术期间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应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直至手术结束送返病房。人体的每日正常生理需要量见附件6。

2、术前禁饮食所致液体缺失量和手术前累计液体丢失量

(1)术前禁饮食所致液体缺失量

术前禁饮和禁食后,由于机体的正常需要量没得到补充,存在一定程度的体液缺失,此部分体液缺失量应以晶体液补充。此部分缺失量的估计可根据术前禁食的时间进行计算:以禁食8小时,体重70kg 的患者为例,液体的缺失量约为(4×10+2×10+1×50) ml/h×8 h=880ml,此量在麻醉开始后两小时内补充完毕,第一小时内补液量=880ml/2+110ml=550ml,手术第二小时补液量也是550ml,以后是110ml/h补液维持生理需要。由于睡眠时基础代谢降低以及肾脏对水的调节作用,实际缺失量可能会少于此数值。

(2)手术前累计液体丢失量

部分患者术前存在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如术前呕吐、腹泻、利尿及麻醉前的过度不显性失液,包括过度通气、发热、出汗等,理论上麻醉手术前的体液丢失量都应在麻醉前或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并采用与丢失的体液成分相近的液体,故主要选择晶体液(醋酸林格氏液或乳酸林格氏液),并根据监测结果调节Na+、K+、Mg2+、Ca2+、HCO3-的含量。如果因低血容量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该给予胶体液麻醉手术期间生理需要量和累计缺失量应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补充,主要采用晶体液的建议。

①晶体溶液能有效补充机体需要的Na+、K+、Ca++、Mg++、CI-、HC03-:(证据水平:B)。

②胃肠手术患者术前肠道丢掉液体,推荐采用晶体液体治疗(证据水平:C)。

Ⅱb级

临床情况稳定的病人,有证据显示术前应采用口服电解质液体治疗术前累计缺失量(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肺水肿病人继续晶体液治疗(证据水平:C)。

3、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循环血容量减少

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区域阻滞和全身麻醉等)均会引起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通常在麻醉开始即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及时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一般而言,达到相同的容量效果,胶体液的用量明显少于晶体液。

麻醉导致的血管扩张和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需及时评估和处理的建议。

Ⅱa级

①胶体溶液更有效补充血管内容量,麻醉手术期使用胶体液补充血管内容量是合理的(证据水平:B);

②补充与胶体在血管内相同容量效果需要3~4倍晶体液且维持时间较短(证据水平:B)。

不推荐严重脓毒症患者麻醉手术期间采用胶体液体治疗(证据水平:B)。

4、术中失血量和第三间隙丢失量

(1)术中失血量的评估和处理

手术失血主要包括红细胞和凝血因子丢失及血容量减少,需进行针对性地处理。精确评估失血量可采用称重法,切除的器官和组织会影响失血量的估计。

1)红细胞丢失及其处理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与氧结合,以保证维持组织的氧供。人体对失血有一定代偿能力,当红细胞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需给予补充。临床研究证实,手术患者在HblOOg/L或Hct 0.30以上时可安全耐受麻醉手术。

麻醉手术中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的补充量:

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Ct实际值×55×体重)/0.60。

Hb<70g/L (Hct<0.21)必须立即输血,重症患者应维持Hb>100N120g/L (Hct> 0.30)建议。

Ⅱa级

①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红细胞指征,补充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A);

②心脏手术和重症疾病患者应结合病情及时合理补充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C);

Ⅱ b级

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浓缩红细胞补充公式有明显不足(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没有监测血红蛋白(Hb)或/和红细胞压积(Hct)情况下输注浓缩红细胞(证据水平:B)。

2)凝血因子、血小板的丢失及其处理

术中大失血所致凝血功能紊乱的处理主要是针对不同原因治疗,必要时补充一定凝血成分,以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凝血因子、血小板的补充主要依靠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冷沉淀和血小板(PLT)。

据北美洲、欧洲的资料,体内仅需30%的正常凝血因子或5%~20%的不稳定凝血因子即可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但国人尚无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需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FFP含有血浆中所有的蛋白成分和凝血因子,其治疗适应证包括:①补充凝血因子缺乏;②逆转华法抗凝药物的作用。每单位(200~250ml) FFP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如给予患者FFP10~1 5ml/kg,就可维持30%凝血因子,达到正常凝血状态。 FFP也常用于大量输血及补充血小板后仍然继续渗血的病例,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患者也可采用FFP。FFP需加温至37℃后再输注。

血小板明显缺少(≤50×l09/L)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应补充浓缩血小板。大量失血( >50OOml)补充FFP后,术野仍明显渗血时,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增加7.5~10×109/L。

冷沉淀主要含有VⅢ因子、XⅢ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FFP可分离出一个单位冷沉淀,不需行ABO配型,溶解后立即使用。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纤维蛋白原,使用20单位冷沉淀可使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患者恢复到必需水平。

各种原因引起凝血因子减少并伴有明显手术创面渗血时应输注FFP、冷沉淀或相应的凝血因子的建议。

Ⅱa级

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FFP指征补充FFP(证据水平:B);Ⅱb级

麻醉手术期间尚未有床旁定量监测来指导补充冷沉淀和各凝血因子(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输注FFP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治疗(证据水平B)。

术中血小板浓度低于50×l09/L,并出现明显创面渗血时应输入浓缩血小板的建议。

Ⅱa级

①麻醉手术期间推荐按照输注血小板指征补充浓缩血小板(证据水平:C);

②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其急症手术期间采用浓缩血小板替代治疗(证据水平:C)。

3)补充血容量

术中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可输注晶体液和(或)人工胶体液维

持血容量,必要时根据上述指征输注血液制品。

术中失血采用晶体液和(或)胶体液及血制品进行补充的建议。

Ⅱa级

①给予足够晶体液可有效产生与胶体液相同容量效应 (证据水平:B);

②补充与胶体液相同容量效应需要3~4倍晶体液(证据水平:C);

③手术中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采用胶体液是有效/有益的(证据水平:B);

Ⅱb级

尚不确定补充大量晶体液的有益性,对快速大量(>4~5L)输注晶体液常导致明显组织水肿(证据水平:B)。

4)第三间隙丢失量

手术操作可引起血浆,细胞外液和淋巴液丢失;炎症、应激、创伤状态下大量液体渗出至浆膜层或转移至细胞间隙(腹膜、肠系膜、网膜、胸膜、肠腔、腹腔、腹膜后腔和胸膜腔),这部分进入细胞间隙非功能区域内的液体视为进入“第三间隙”的液体,将减少循环血容量并加重组织水肿。术中缺氧可引起细胞肿胀,导致细胞内液体量增加,均须正确评估和对症处理。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第三间隙丢失量不同(见附件7),应适量补充。近年来对是否需要补充第三间隙丢失及补充多少出现明显分歧,第三间隙补充量在“限制性补液治疗策略”中被视为零,在肺手术和脑外科手术也被视为零。

术中的液体再分布量需要采用晶体液进行补充的建议。

Ⅱa级

①麻醉手术中采用等渗晶体液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C);

②采用pH7.4晶体液体治疗是有益的(证据水平:C)。

Ⅲ级

不推荐对肾功能损伤病人使用高渗晶体液或羟乙基淀粉治疗(证据水平:B)o

五、术中液体治疗的相关问题

(一)治疗液体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液体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

1、晶体液的溶质小于1nm,分子排列有序,光束通过时不出现折射现象;晶体液的优点是价格低、增加尿量、因其皆视为“等张”液,所以主要可及时补充细胞外液和其中

的电解质。缺点为扩容效率低(3~4 ml晶体液可补充1 ml血浆)、效应短暂(血管内半衰期20-30min)、可引起外周水肿、肺水肿。临床常用晶体液成分及理化特点见附件8。

5%葡萄糖液经静脉输入后仅有1/14可保留在血管内,术中除新生儿和1岁以内婴儿以外的患儿和成人很少出现低血糖,因为紧张和应激,血糖通常会有所升高,且糖利用受限以及高血糖对缺血性神经系统的不利影响都限制术中使用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最终被机体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其被视为无张液体,含有大量的“自由”水,可从血管内迅速向血管外扩散至组织间,再进入细胞内。5%葡萄糖液适宜补充机体水分以及配置各种低张液,

没有容量效应。

电解质溶液经静脉输入后大部分将分布到细胞外液,仅有1/5可留在血管内。

乳酸林格氏液含有与血浆相近的电解质,但pH仅6.5,渗透浓度为273mOsm/L,乳酸盐不能完全离子化时,渗透浓度仅为255mOsm/L,成为低渗液体,故对严重颅脑损伤、脑水肿和严重肝脏功能受损患者不宜选用,可给予最接近血浆成分和理化特性的醋酸林格氏液(pH7.4、渗透浓度294mOsm/L)。

高张氯化钠溶液的Na+浓度在250~1200mmol范围内,高张氯化钠溶液的渗透梯度使水分从血管外间隙向血管内移动,减少细胞内水分,可减轻水肿的形成,兴奋Na+敏感系统和延髓心血管中枢,适用于烧伤和水中毒等患者,使用量通常不能超过(7.5%) 4ml/kg,过量使用会因高渗透性引起溶血。

2、胶体溶液

胶体液的溶质为1~100nm,光束通过时可出现折射现象。胶体液主要适用于①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患者;②麻醉期间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胶体液的优点是维持血管内容量效率高(1ml胶体液可补充血浆1ml)、持续时间长、外周水肿轻:缺点为价格高、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或肾功能损害,还可引发过敏反应。

(1)人工胶体液

在我国目前可用的人工胶体是明胶和羟乙基淀粉。

①明胶

由牛胶原水解而制成,改良明胶具有较好补充血容量效能。国内常用4%明胶,分为琥珀明胶(商品名佳乐施?Gelofusine)和尿联明胶(商品名海脉素?Haemercel),分子量约35 kDa,血浆半衰期2~3小时,不影响凝血的级联反应。佳乐施在体外实验显示有抗血小

板作用,海脉素不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明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但应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大日剂量尚无限制,

②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

是支链淀粉经部分水解后,在其葡萄糖分子环的C2、C3、C6位点进行羟乙基化后的产物。体外平均分子量(70~450 kDa)、羟乙基取代水平(羟乙基化残基的克分子/葡萄糖亚基克分子)和羟乙基化的模式(C2/C6比率)决定其容量效能/作用时间和副作用。HES主要用于补充血浆容量。应根据失血量和速度、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血液稀释度决定给予的剂量和速度,HES (200/0.5)每日用量成人不应超过33ml/kg; HES (130/0.4)每日用量成人不应超过50ml/kg,是目前唯一能够用于儿童的人工胶体液,但2岁以下儿童不应超过 1 6/kg,2~12岁儿童不应超过36ml/kg,12岁以上儿童剂量与成人相同。输注后能够维持相同容量的循环血容量至少达6小时,输注的HES分子量小于60KDa直接经肾脏排出,大分子量HES经α-淀粉酶分解成小分子量后逐渐经肾脏排出,72小时内65%H ES经肾脏排出。研究显示羟乙基淀粉能够抑制白细胞被激活,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炎性反应,防止毛细血管内皮功能恶化。

HES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凝血障碍,引起重症患者特别是脓毒

症患者肾脏损害,甚至导致其死亡。渗透性肾功能衰竭是包括HES在内的胶体影响肾功能的病生理学基础。决定尿液生成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受制约于胶体压差(∏△)[GFR=Kfx【△P-∏△)],△P为静水压差。任何非滤过胶体物质在血浆中的蓄积,均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的下降,甚至停止;当胶体液浓度较高,胶体体内分子量较大,其在血浆中蓄积,导致胶体渗透压升高的危险性较大;机体脱水,静水压明显减少时,肾小球滤过明显减少,老年、脓毒症患者和大量给予HES时,更易出现少尿或无尿,引起肾脏功能损害。

HES禁用于脓毒症和进入ICU的重症患者。禁用于有肾损伤的患者。一旦出现肾脏损害要终止其使用。使用HES的患者应在其后90天内监测肾功能,因为有病例报道在90天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须终止HES的使用。

③胶体复方电解质溶液

长期以来,胶体溶液主要是某种胶体物质溶解在生理盐水中形成的溶液,这样,在使用胶体溶液进行液体治疗时,给予某种胶体的同时也输注了氯化钠,研究显示如果1小时内输注2升含有生理盐水的胶体溶液,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氯性酸血症,减少肾动脉平均血流速率,抑制肾皮质的功能,减少尿量。因此,近年来将胶体物质溶解在醋酸林格氏液,例如HES (130/0.4/9:1)醋酸林格氏液,明显提高了HES注射液的安全性,在有效维持血浆容量的同时,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高氯性酸血症和对肾脏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维持酸碱平衡、维持凝血功能正常、维持肾脏功能、更少出现术后恶心呕吐。

(2)人血浆白蛋白

分子量约69 kDa。从人的血浆中制备。5%的浓度为等张溶液,25%为高渗溶液。可将细胞间液的水吸人到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快速输入2 5%的白蛋白会导致心衰患者发生肺水肿。

重视人工胶体溶液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的建议。

Ⅱa级

非严重脓毒症患者,非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麻醉期间采用羟乙基淀粉、琥珀明胶等人工胶体是合理/有益的(证据水平:B)。

Ⅲ级

不推荐对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证据水平:C)。

(二)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的液体治疗

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的不良转归与输液不足或过度输液有关。术中输液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器官功能受损,而过量输液则可引起组织水肿,损害患者的心、肺等脏器功能。液体治疗的目标是维持与患者心血管功能状态匹配的循环容量,获取最佳心输出量、组织灌注和器官功能。满意的循环血容量能够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以对抗手术创伤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循环血容量不足,为获得适当的血压,一味减浅麻醉,手术创伤应激导致血管极度收缩,组织灌注受损,影响器官功能。

主张对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实施目标导向个体化的输液策略。输液的速度和剂量应是维持心率和收缩压不低于术前的20%,CVP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天龙王国林(负责人)王保国王海云(执笔人)石学银许幸李恩有陈绍辉邵建林拉巴次仁孟令梅郭曲练黄立宁黄伟 民梁伟民韩如泉 目录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二、唤醒麻醉禁忌证 三、唤醒麻醉需达到目标 四、术前评估 五、术前用药 六、患者手术体位 七、头皮局部麻醉 八、监测麻醉管理技术 九、睡眠-清醒-睡眠技术 十、术中监测

十一、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 十二、适用于唤醒麻醉的临床新药——右美托咪定 术中唤醒状态下,采用电刺激技术监测脑功能,是在切除语言及运动区病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唤醒麻醉的成功实施对于病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成败至关重要。该技术缲作关键步骤包括: 1、开、关颅过程中充分镇痛; 2、麻醉-清醒状态平稳过渡; 3、电生理监测时患者清醒合作; 4、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安全及稳定。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目前临床上开颅手术术中唤醒的适应证主要包括:①术中需进行皮层脑电图或精细电生理监测的开颅手术,该类手术要尽量避免麻药对电信号的干拢,包括癫痫手术、治疗帕金斯氏病的深部电极植入术及难治性中枢性疼痛;②临近或位于脑皮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性区域的占位病变;③脑内重要功能区供血血管的手术;④颅内微小病变手术,主要包括脑室节开术、立体定向下脑内活检术及脑室镜手术等。

当然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还要充分权衡利弊(表16-1),已决定患者是否适宜施行唤醒开颅手术。 二、唤醒麻醉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术前严重颅内高压,已有脑疝者; (2)术前有意识、认知障碍者; (3)术前沟通交流障碍,有严重失语,包括命名性、运动性以及传导性失语,造成医患之间沟通障碍,难以完成术中神经功能监测者; (4)术前未严格禁食水和饱胃患者,可能造成术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5)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长期大量吸烟者;

完整版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实用标准文案 )2017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953 : 2017-12-13 11:25 :来源:未知 编辑shuangkai 点击 万茹 马正良同马虹 邓小明 朱涛 严敏 李天佐(共执笔人)笔杨承祥 欧阳闵苏 张洁 张铁铮 文(共同执笔人) 周星光(共同执负责人) 周燕丰 郑宏 闻大翔,姚尚龙 徐军美 徐建国 郭曲练( ) 黄文起 黄宇光潘楚雄程智刚 人/共同执笔人 董海龙 ambulato 1909年出日间手师最早提术(英格兰James Nicoll 医Interry surgery/day surgery )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间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 ,IAAS )成立,日院时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优势,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率的使用效术患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间手定。由于日高的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了更理提出围术期管识,为临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共麻醉专家日间手术 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的顺利开展。术念 一、日间手术的概 手术,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的(24h )之 病情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殊病例。特由于和急诊手术在医除外师诊所或 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48h 。最长不超过平的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医地区疗水。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件间手术及麻本条的基醉 开 二、展日 手术住院件应与设备、设施等条境、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具品,以及管理用药及抢救药醉与室一致。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围术期员应士及相师、手术室护关人医师备成熟的抢救流程。手术、麻醉科医。门授及相关部权医院具备相应资质,获得 类间手种术 三、日 较小、风险相对扰小、手术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总的 后疼少、术量少和术后并发症)、预计一般手术时间短(不超过3h 出血 术。发生率低的手及恶痛程度轻心呕吐多方况等及患、医疗场所、设备其综合各医院应考虑医疗条件水平者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手术。面因素,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可开展的日间。2015年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首批推荐56个适宜日间手术的术种 四、日间手术患者选择的 确保,以患者应严格筛查,同于 日间手术不传统手术模式手术术。接受患者能安全地日间手 :醉的以下条件患者一般应符合 1.适合日间手术与麻 以个月稳定在3并存Ⅰ (1)ASA-Ⅱ级患者;ASA Ⅲ级患者疾病;受日可接间手术上,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亦 ,的患者。但是岁 (2)年龄:一般建议选择1以上至65岁以下否进高龄手术年龄本身不单纯作为日间的限定因素,65岁以上的患者能合并应结行日间手术,合手术大小﹑部位﹑患者自式﹑麻醉方身情况﹑断;症严合判情况综重程度和控制 小;机能变化中及麻醉状态下生理者术 (3)预计患 等并及严疼痛重恶心呕吐)预计 (4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剧烈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

————————————————————————————————作者: ————————————————————————————————日期:

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天龙王国林(负责人) 王保国王海云(执笔人) 石学银许幸李恩有陈绍辉邵建林拉巴次仁孟令梅郭曲练黄立宁黄伟民梁伟民韩如泉 目录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二、唤醒麻醉禁忌证 三、唤醒麻醉需达到目标 四、术前评估 五、术前用药 六、患者手术体位 七、头皮局部麻醉 八、监测麻醉管理技术 九、睡眠-清醒-睡眠技术 十、术中监测

十一、术中可能出现并发症 十二、适用于唤醒麻醉的临床新药——右美托咪定 术中唤醒状态下,采用电刺激技术监测脑功能,是在切除语言及运动区病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唤醒麻醉的成功实施对于病灶精确定位和手术成败至关重要。该技术缲作关键步骤包括: 1、开、关颅过程中充分镇痛; 2、麻醉-清醒状态平稳过渡; 3、电生理监测时患者清醒合作; 4、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安全及稳定。 一、唤醒麻醉开颅手术适应证 目前临床上开颅手术术中唤醒的适应证主要包括:①术中需进行皮层脑电图或精细电生理监测的开颅手术,该类手术要尽量避免麻药对电信号的干拢,包括癫痫手术、治疗帕金斯氏病的深部电极植入术及难治性中枢性疼痛;②临近或位于脑皮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性区域的占位病变;③脑内重要功能区供血血管的手术;④颅内微小病变手术,主要包括脑室节开术、立体定向下脑内活检术及脑室镜手术等。当

围手术期用药安全专家共识

围术期用药安全专家共识(2018)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国家麻醉质控中心 1 围术期用药安全专家共识编写过程 本次专家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国家麻醉质控中心、《麻醉安全与质控》共同组织麻醉用药安全方面的专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围术期管理现状,历时11个月经过多次专家会议讨论,逐条分析表决确定专家共识内容。 2 围术期用药安全现状 用药安全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除外药品质量事件,用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ME)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二者具有显著区别。 ME是指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疏失,这些疏失可导致患者发生潜在或直接的损害,由于ME引起的医疗纠纷,当事人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是药品的自然属性。ME和ADR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二者是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医务人员报告ADR无需承担相关责任,国家法规也明确规定不得以ADR为理由提起医疗诉讼。用药安全不仅要关注ADR,更需要降低ME的发生率,本次组织编写专家共识也以降低ME发生率为目的。 与ME相关的数据触目惊心。调查发现,医疗失误中ME所占的比率在欧美国家为9.1%~24.7%。全球每年因ME导致的医疗花费达420亿美元,占全球总医疗花费近1%,美国医疗机构每年因ME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医疗成本,同时造成数千例患者死亡。2017年3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2届全球患者安全部级峰会上发布了第3项全球患者安全挑战-用药安全(The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 on Medication Safety),这是一项全球性举措,呼吁在未来5年内通过多种措施将全球严重、可避免的药物相关的伤害减少50%。 围术期麻醉相关用药与医院其他医疗单元的用药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数情况下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仅有麻醉医生参与,包括开处方、药品的准备、配置和给药环节,而缺少了药师、护士等其他人员的监管和核对;二是麻醉过程中所用的药品通常都是高风险药品,治疗窗较窄、药效强,ME造成潜在或实际患者伤害的可能性较高。 围术期用药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院内发现ME并且上报的病例中,由药师发现并上报的高达96.2%,这提示在缺少药师监管的围术期用药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并终止ME的发生。既往的数据表明,手术室内的ME很常见,全球各地的ME或者未遂事件的发生率也大致相同,为0.36%~0.75%。我国尚缺乏大样本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内某大型医院对24380例麻醉进行问卷调查,共179份问卷报告了ME,错误发生率为0.72%。以上相近的数据提示我们ME是一个职业共性问题,也是麻醉医生必须关注的问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这些数据的获得多数基于ME报告所得,而这种获取数据的方法已经在其他医疗单元关于ME的研究中被证明是缺乏可信度的。可以预见,围术期ME的实际发生率可能远高于以上数据。2016年《Anesthesiology》发表了一篇研究围术期ME和ADR的文献,该研究在一所大型学术医疗中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完成的277台手术、3671次用药操作中,共发生193次(5.3%)ADE,其中包括153例ME,该研究同时发现,每2.2台手术就会发生一次ADE。当然,对围术期ME的准确发生率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围术期ME可能发生在整个流程的任一环节。ME的类型包括药物剂量的计算错误、浓度错误、输注频率错误、给药过程中拿错药物、未按预计剂量给药、输液管路错误、给患者使用了已知可能导致患者过敏的药物、给药后未冲洗管路等,其中最常发生的错误为标签错误(24.2%)、剂量不当(22.9%)、未予药物处理(17.6%)等,而最常被错误应用的药物为镇痛药(20%)、抗胆碱能药(17%)和骨骼肌松弛药(14%)。不幸的是,这些错误通常容易被低估,因为大部分错误并未对患者造成明显伤害,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其潜在的巨大危害性。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错误会给患者带来致命性伤害,而它们本来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技术改进或流程优化得以避免的。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于布为王俊科邓小明叶铁虎许幸(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岳云徐建国黄文起(共同执笔人)薛张纲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 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

子(主要是Na+ 和Cl- )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 )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决定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流动的因素可通过Starling-Lardis 公式表示:Jv=KhA[ (PMV-PT)-δ(COPMV-COPT)],Jv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值较静脉端高4倍;A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T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δ为0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1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0.9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 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 通常每日液体摄入量成人大约为 2000 mL。每日液体损失量包括(1)显性失水量:尿量 800-1500 mL;(2)隐性失水量:肺呼吸250-450 mL、皮肤蒸发250-450 mL;(3)消化道液体丢失量,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准备时需考虑。消化道液体分泌量及成分见附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令狐采学 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 人),姚尚龙,黄宇光(负责人) 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 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

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 1. 人员资质 (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2. 技术力量配备 麻醉科医师及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的业务范围、手术医师数量、手术台数、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等情况相适应。总体上,手术室内麻醉应按照麻醉科主治 (含主治)医师以上与手术医师(术者)的数量之比不低于1:3配备,手术室外麻醉及门诊需另外配备人员。每台手术的麻醉均需合理配备有效技术力量以保证麻醉的安全和质量。麻醉科医师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8小时,以免过度疲劳或消耗过大的体力。 3. 岗位职责与人员培训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 (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近十余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ERAS 的临床实践表明,其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学科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加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必要性。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合作为模式,以具体术式为内涵制定本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以期在围手术期医学层面进一步推动ERAS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更为规范、有序地开展,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总论 1.1 本共识及指南制订方法、过程、证据及推荐等级由腹部外科、麻醉科部分专家组成制定本共识及指南工作组,参与专家分工提出相应章节的核心临床问题及撰写提纲并提交工作组讨论通过。工作组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1997年以来相关文献,阅读并根据

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系统评价相关结论的证据级别,结合临床实际起草针对前述问题的推荐意见,评述研究现状。推荐等级“强”一般指基于高级别证据的建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一致性;推荐等级“弱”一般指基于低级别证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不确定性。工作组完成本共识及指南初稿,所有工作组专家通过函审及会审方式予以修改并最终审定。 本共识及指南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前者评述ERAS的共性问题,后者分别针对肝胆外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手术、结直肠手术中ERAS相关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总论部分已有涉及的共性问题,各论部分从简。 1.2 ERAS定义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有研究显示,ERAS相关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可减少30%的术后住院时间,从而减少医疗支出,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ERAS还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病人的术后5年存活率。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 (2017) 王东信(执笔人)王天龙(负责人)欧阳文严敏梅伟李民肖玮穆东亮何舒婷梁新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患者合并COPD会使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增加,心脏、肾脏等肺外器官并发症风险增加,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提高、围术期死亡率增加。为了提高COPD患者的围术期管理质量,特制定COPD 患者接受非肺部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一、COPD的定义、病理生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一)COPD的定义 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吸入有毒气体或颗粒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COPD特征之一的慢性气流受限,是由小气道病变(如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导致,两者所起的相对作用因人而异。 (二)COPD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COPD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所致粘液分泌增多、气流受限和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粘液分泌增多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咳

痰。小气道炎症、纤维化和管腔分泌物增加引起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FEV1/FVC)降低。小气道阻塞后出现气体陷闭,可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过度充气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吸气量下降,引起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受限。过度充气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是引起活动后气促的主要原因。随着疾病进展,气道阻塞、肺实质和肺血管床的破坏加重,使肺通气和换气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引起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内膜增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重构。COPD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进而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不全。 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肺部,亦产生全身不良效应。CO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抑郁、慢性贫血、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这些合并症均可影响COPD患者的围术期及预后,应进行评估和恰当治疗。 (三)COPD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1. 诊断标准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和(或)COPD 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都应考虑COPD诊断。对于确诊或疑似COPD的新患者,必须采集详细病史。确诊COPD要求进行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0.70可确定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结合具有相应症状和有害刺激物质暴露史可诊断COPD。 2. 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评估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检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 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23-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为肥胖(表1)。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格1 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要成分。腰围是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

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指标有更强的关联。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分,松解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的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18岁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三、肥胖的病理生理学 1.脂肪分布腹部肥胖在男性更为常见,髋部、臀部周围的外周脂肪更多见于女性。如脂肪主要在腹部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更易合并代谢综合征。目前认为腰臀比男性>1.0、女性>0.8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的一项强的预测指标。 2.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多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伴有腹型肥胖、血脂代谢异常、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其他特点,MS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代谢综合征的新诊断标准(表3)。控制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将有益于MS的预防。 表3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5-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邓小明朱涛李天佐李伟彥李金宝严敏张卫杨承祥姚尚龙胡浩郑宏郭曲练(负责人/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麻醉后监测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治疗全麻后苏醒的患者、镇静镇痛术后或麻醉手术后全身情况尚未稳定的患者,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改进麻醉后监护质量,以改善预后。本专家共识不作为强制性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部分采用。 一、麻醉后监测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是指对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在麻醉或镇静镇痛下实施外科手术或诊断性、介入检查或治疗,在麻醉苏醒和恢复期以观察和处理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为重点的医疗活动。 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 PACU是现代医院麻醉科的独立医疗单元。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靠近手术室或其它实施麻醉或镇静镇痛的医疗场所,以缩短手术后病情不稳定患者的转运时间。②需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关医疗仪器设备。③为刚结束麻醉和手术的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特护病房或ICU、直接出院回家前提供监测与治疗。 在没有设置独立PACU的医院和某些医疗单位,所有接受麻醉或镇静镇痛的患者都应该在指定区域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后监测治疗。 三、PACU的功能 1.麻醉后患者的苏醒和早期恢复; 2.术后早期治疗,包括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现和治疗; 3.改善患者情况,以利于其在ICU、特护病房或普通病房的进一步治疗; 4.评估和决定患者转入ICU、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直接出院回家的指征和时间; 5.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紧急再次手术)对患者状况进行术前处理和准备。 四、PACU的管理和人员职责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 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人),姚尚龙,黄宇光 (负责人) 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 1.?人员资质 (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2.?技术力量配备 麻醉科医师及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的业务范围、手术医师数量、手术台数、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等情况相适应。总体上,手术室内麻醉应按照麻醉科主治?(含主治)医师以上与手术医师(术者)的数量之比不低于1:3配备,手术室外麻醉及门诊需另外配备人员。每台手术的麻醉均需合理配备有效技术力量以保证麻醉的安全和质量。麻醉科医师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8小时,以免过度疲劳或消耗过大的体力。 3.?岗位职责与人员培训 麻醉科应建立并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应有相应的设施、资金和时间用于专业培训。应有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包括岗前培训、住院医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新药使用培训、新技术培训、新设备使用培训等。 (三)设备及耗材管理要求 1.?设备管理 (1)麻醉科应设专人(可兼职)负责麻醉科仪器设备的检查、保养、报修和消毒。贵重仪器应建立使用档案,包括购买时间、价格、验收报告、启用时间、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等内容。 (2)所有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其中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每日麻醉前均需检查,保证处于完好状态且随时备用。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 一、前言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 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 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优先选择经口营养或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每日营养目标。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评分≥5分)进行术前营养支持,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对于此类患者推荐术前7~10 d行肠内营养治疗;若仍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推荐摄入量的60%),推荐术前7~10 d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而在评分3~4分的患者中,术前营养支持并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缩短住院时间。 (三)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 长时间禁食使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可致胰岛素抵抗,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无胃肠道动力障碍患者术前6 h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 h禁食清流质。若患者无糖尿病史,推荐手术2 h前饮用400 ml含12.5%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减缓饥饿、口渴、焦虑情绪,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发生率。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年度)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于布为王国林邓小明刘进许学兵李民(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佘守章(共同执笔人)岳云孟凡民郭曲练黄宇光熊利泽衡新华 一、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围 临床监测(clinical monitoring)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如术中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min。有血管异常(如透析动静脉瘘)或静脉输液的肢体尽量避免袖带测压。某些情况下,如烧伤患者,因缺乏测量部位不用这种方法测量血压。 无创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无创袖带血压即振荡测量法。袖带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袖带内气囊至少应能包绕测量部位80%。 3.脉搏血氧饱和度 所有麻醉患者均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血氧含量是血液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

2021年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欧阳光明(2021.03.07) 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人),姚 尚龙,黄宇光(负责人) 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 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 1. 人员资质 (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2. 技术力量配备 麻醉科医师及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的业务范围、手术医师数量、手术台数、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等情况相适应。总体上,手术室内麻醉应按照麻醉科主治 (含主治)医师以上与手术医师(术者)的数量之比不低于1:3配备,手术室外麻醉及门诊需另外配备人员。每台手术的麻醉均需合理配备有效技术力量以保证麻醉的安全和质量。麻醉科医师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8小时,以免过度疲劳或消耗过大的体力。 3. 岗位职责与人员培训 麻醉科应建立并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应有相应的设施、资金和时间用于专业培训。应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

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2017) 万茹马正良马虹邓小明朱涛严敏李天佐(共同执笔人)杨承祥闵苏张洁张铁铮欧阳文(共同执笔人)周星光(共同执笔人)周燕丰郑宏闻大翔,姚尚龙徐军美徐建国郭曲练(负责人/共同执笔人)黄文起黄宇光董海龙程智刚潘楚雄 1909年英格兰James 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 ry surgery/day surgery)概念,随着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成立,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利于日间手术的顺利开展。 一、日间手术的概念 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然而,在日间手术时间界定上,应考虑我国国情及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模式。 二、开展日间手术及麻醉的基本条件 开展日间手术的手术室环境、设备、设施等条件应与住院手术室一致。必须配备各类常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用药及抢救药品,以及具备成熟的抢救流程。手术医师、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及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获得医院及相关部门授权。 三、日间手术种类 总的原则:宜选择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

2014麻醉质控专家共识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2015-02-11 03:22 来源:编辑:麻晓点击: 769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14) 于布为,王保国,田鸣,朱斌,严敏,李天佐(执笔人),姚尚龙,黄宇光(负责人) 麻醉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承担着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临床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其业务场所包括手术室内和手术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医疗安全保障、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平台和枢纽作用,在舒适化医疗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麻醉学科管理的重点内容,涉及制度、规范、流程、硬件、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麻醉科应设立“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科主任(或负责人)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人负责麻醉质控相关报表及登记。科室应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2. 建立麻醉信息系统并纳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以此为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麻醉科质量控制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指标建立月年度统计档案,并促进各项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 3.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应涵盖麻醉及其相关的工作场所,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医疗单元、麻醉科门诊、疼痛门诊、PACU、恢复室、麻醉准备室等。 (二)人员要求 1. 人员资质 (1)从事临床麻醉及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和相关岗位培训的合格证书,定期考核合格。 (2)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应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定期对麻醉科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并有相关记录。

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

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 一、麻醉科医疗服务领域 麻醉科医疗服务酒盖临床麻醉、疼痛诊疗、监护治疗、急救复苏等门(急)诊和住院服务多个领域。 (一)门诊服务。主要包括麻醉门诊、疼痛门诊以及其他利用麻醉相关技术开展的门诊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整合资源设置门诊儿童镇静中心、无痛诊疗中心。设置疼痛科的医院,也可以由疼痛科提供疼痛门诊服务。 1.麻醉门诊。负责麻醉前评估、准备、预约和咨询,出院后麻醉相关情况随访,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诊疗。 2.疼痛门诊。负责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诊疗。可以利用医联体、远程诊疗等将疼痛诊疗服务向基层延伸,探索开展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 3.麻醉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设麻醉治疗门诊,利用麻醉学技术探索开展睡眠障碍、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等病症的治疗。(二)手术操作相关麻醉。主要包括手术室内麻醉、手术室外麻醉。 1.手术室内麻醉。在手术室内为手术患者提供的麻醉医疗服务,包括择期手术、急诊手术、日间手术。 2.手术室外麻醉。在手术室外为各类内镜、介入、组织活检等有创诊疗操作,以及自然分娩、康复治疗等疼痛程度较高的诊疗操作提供麻醉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无痛诊疗中心,对手术室外麻醉患者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围手术期管理。主要包括麻醉前评估与准备、术中麻醉、麻醉

后恢复、麻醉后监护治疗及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前对手术麻醉患者进行评估与准备,制定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2.麻醉后恢复。负责所有麻醉后患者的麻醉恢复,直至患者符合返回普通病房的标准,并对术后早期麻醉和域手术并发症进行诊疗。 3.麻醉后监护治疗。为保障麻醉后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患者医疗质量,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重点为手术后的高龄、存在术前严重合并症或术中严重并发症、大手术后需要继续进行重要脏器系统功能支持和管理的患者,提供预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监护及治疗服务。 4.围手术期急性疼痛管理。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因疾病及手术引起的急性疼痛诊疗服务。 (四)住院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疼痛病房、麻醉治疗病房、日间手术中心(日间手术病房)、临终关怀病房等麻醉相关的专科住院服务。 (五)急救复苏。参与本医疗机构内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急救复苏工作,承担院内和医联体内医务人员急救复苏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六)重症监护治疗。没有单独设置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可以由麻醉科负责重症监护病床的集中管理。 二、人力资源配置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业务范畴和临床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麻醉科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和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充足的麻醉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