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申报书

2014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申报书

2014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申报书
2014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申报书

2014年扬帆计划

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填写“市级项目”或“县级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职务:

办公电话:手机: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财政厅

2014年10月

一、项目概况(目标、任务、措施)

请按以下格式要求填写:

1.内文请用仿宋(国标)小三号字体,行距为25。

2.各级标题格式如下:

一、一级标题为黑体

(一)二级标题为楷体

1、三级标题为仿宋加粗。

3.图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可另附。

注:字数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特点(实效性、操作性、创新性、示范性)

注:条目式列出,字数不超过800字

三、经费使用计划

注:条目式列出,字数不超过500字

四、市委组织部意见

负责人(签章):

2014年月日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7版)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7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 2017年7月

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或其他行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和造价咨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发现和分析工程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工程系统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相关问题,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与社会及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最为显著,其中土木建筑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目前,土木建设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以国家重点工程、交通枢纽工程和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土木建筑业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然而,我国土木建筑业仍然存在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人相对较低,数量庞大、知识层次低、生产率低、技术创新缺乏的弱点,产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技术粗糙、过度竞争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优秀的、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所在。 一、创新与创新教育 1、创新 什么是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创新是一种发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或者针对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或者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源动力。 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①概念创新,主要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提出新的概念,从而为某方面的工作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②原理创新,主要针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理论创新;③技术集成创新,主要针对新技术的开发和以新应用领域、新应用方式等为目标的技术集成;④技术应用创新,主要是指在技术应用中以提高效益、创造更高价值等为目标的技术革新等。 2、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因此,高校应逐渐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素质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相应地,创新教育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更注重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专业技术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磨练学生的创新意志,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融于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讨论、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讲透重点、疑点、难点,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变能力。 现场教学和案例分析以工程现场和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模式及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理论学习的进度和内容,适时安排不同复杂程度的工程案例,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至高无上的职业道德。案例教学是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由之路,通过案例讨论,教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科学处理问题基本程序和方法,取得模拟的工程经验。见习与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课程见习或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明确要求、统一内容、严格管理,学生把课程见习与顶岗实习作为岗前培训来对待,确保每一次课程见习与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些方面(如:行业机制体制)的改革甚至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但是,高校必须走在改革的前沿,从自身出发,身先士卒地进行一些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人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 (三)创新创业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 (一)基本要求......................................................... (二)教学安排建议.....................................................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生要求........................................................... 十、附录.................................................................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摘要:本文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借鉴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相关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以“注重综合素质、强化能力培养、完善知识结构”为指导,制定了涵盖素质、能力、知识3维度24要素的“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探索并构建了以此大纲为核心的EI-QAKE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出一些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整体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具体体现为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工程创新能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培养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工程创新人才,是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需。 一、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的确立 工程创新人才是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具有积极人生价值和崇高科学献身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据此,我们提出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使之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国家栋梁。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兄弟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产业界对工程创新人才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三个维度将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为24个基本要素,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素质结构包含的要素有:积极乐观与理性乐观的人生态度;探究真理百折不挠的毅力;很强的自制力;成就宏伟事业的自信心;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包容心与团队精神:爱国奉献精神和谋求人类福祉的志向;优良的身体素质。 能力结构包含的要素有:终身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计划与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40301 所属专业大类:土木建筑类 建设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 院长:史庆南 专业负责人:夏巧丽 主要撰稿人:汪浩 主要完成人: 夏巧丽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负责人金志辉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张朝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李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汪浩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陶正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 侯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 王睿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谭莜君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贺世伟昆明知尚达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 罗彬云南建工集团第四公司工程师

一、学制 全日制标准修业年限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4年。 二、招生对象 应往届高中生、应往届中职生、社会人员(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 三、学历层次 高职专科 四、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具备结构、基础施工、主体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等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施工、工程测量放线、施工组织管理等基本技能,从事建筑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 1.职业岗位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六、课程体系开发

2.课程项目、情境 每门专业课程要选取若干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课程教学要将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 七、专业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执行表学期周数及周课时分配 教学计划执行表基本框架为三年全日制标准培养方案。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标准年限框架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进度及课程安排,在最长学业年限4年内修完应修课程,取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并满足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3.各学期课程安排表-建筑工程技术

重点人才工作项目结题报告

******重点人才工作项目结题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申报单位:*** 2、项目名称:*** 3、工作目标: (1)落实现行的创业扶持政策,让创新创业人才深入的了解相关政策并帮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企业)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 (2)为创新创业人才在经营企业过程中解决实际存在的企业运营管理问题。 (3)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分享创业经验让创新创业人才在创业过程中有效的规避创业风险。 4、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在实施过程考虑到项目资金的支持、创业环境的变化及创业青年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以“双创公开课”的方式针对创业青年的需求主要讲述法律知识和创业心理学;联合***共同举办创业论坛,以在校学生为主,通过讲述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等内容,培育未来***创业

潜力;以“创客咖啡”的形式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与创业青年交流、互动、分享创业经验,问诊施策,帮助初创企业成长。 二、项目完成情况 1、***举办的以“梦想点亮芳华,创业成就人生”为主题的双创公开课,针对创业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存在淡薄的法律意识并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同时在创业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积极组织园内创业青年及辖区内创业青年50余人参加于此次活动邀请到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及法务专家担任主讲老师,通过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现场互动等多钟形式讲授相关知识,有效帮助创业青年答疑解惑,疏导创业心理、缓解心理压力,有效的帮助创业青年在创业之路上平稳、有序地发展。 2、为了进一步加深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承办主题为“创业无限,青春有为”双创校园行主题论坛并组织在校学生、创业青年3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通过政策宣传、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在校学生了解双创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努力将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重心与学校紧密联系起来,共同优化双创事业有生力量的培育环境。 3、为了搭建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的线下服务平台,***组织园内创业青年、园外创业青年及辖区内创业青年40余人参加于***举办“分享智慧点滴,成就创业梦想”的创客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案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 案

第四项目部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项目部人员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新员工上岗培训计划、在职老员工的培养与开发计划,员工绩效考核与建立人才档案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项目部的人员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岗位见习轮换”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员培养目标 项目部人员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培养政策,即项目部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员和综合型的管理人员。专业型的技术人员指在建筑与隧道施工等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综合型管理人员指在本部门或本班组内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 第四条主要内容 1、职业发展通道; 2、建立后备人才档案

3、新员工上岗培训; 4、老员工在职培训; 5、内部见习,岗位轮换,; 6、人员培养的考核评价; 7、员工晋升、淘汰与选拔。 第五条适用范围 第四项目部各部门员工。 第六条名词定义 1、项目部高层管理者:项目部经理、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 2、项目部中层管理者:项目部经理助理、项目部总经济师、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项目部各部门部长、副部长 3、项目部基层管理者:项目部各小组组长、副组长、项目部各班组班长、各部门一般管理人员 4、普通工人:项目部从事一线施工生产的工人 第二章职业发展通道 第七条目的 通过划分岗位序列和职位等级,制定各岗位序列的职位晋升路径,以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 第八条岗位序列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工程技术培训方案

工程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形式我公司针对业主对整个系统的维护需要,采用现场培训、产地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培训 组合。 1 厂家培训 我公司与厂家紧密结合,在作好售后服务的同时,为业主提供厂家培训,可向业主提供全面的培训内容、独特的课程设计,并提供技术顾问等完善的后续服务。 (二)技术培训 为了让用户完全掌握和使用污水除油设备,因此,我公司非常重视人员的培训,在提供一个设备完善的系统给用户的同时,也帮助提高用户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了解及操作我公司提供的污水除油设备,并能正确地管理和操作整个系统,达到污水除油设备高效运行的真正目的。 为确保业主的值班人员能对我公司所提供的污水除油设备的设计、日常的支作、损耗和例行维护、事故的处理等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公司须负责提供所需要的培训设施和课程。 培训由我公司委派代表在现场。我公司预选编制一套详尽的培训计划,列出每项课程的大纲、培训人员资料及培训所需时间,同时,我公司应按每项课程提出各接受培训的人员应具备的资历要求,使有关培训能收预期的效果。 我公司在现场调试培训前向受训人员提交并解释有关设计文件和图纸等资料,从而使他们对整套系统和各个方面都能熟练掌握。 我公司经得业主同意可以用已安装、测试和交付试运转的装置和设备对业主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公司不得使用本合同内须提供的备用零部件。为了便于培训,我公司应提供足够的材料、设备、样本、模型和设备内部透视等资料的复印本、幻灯、影片以及其它各种需要的培训教材文件,以方便培训工作的进行。培训课程完成后,有关装备和教材将为业主所有,以便日后业主自行对其它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性培训之用。所有教材文件须以中文描述。 (三)培训内容: 为使业主的有关管理人员、工程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能有效地使用建成的污水除油设备, 内容的针对性:全部培训课程都是针对此的污水除油设备工程而编写。对象的分类:针对操作人 员、系统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所要求掌握的程度和侧重面不同提供不同的培训课 程。 时间的灵活性:整个培训课程是分开多个模块,按不同的系统要求,分布在整个工程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专业代码:560301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全日制三年专科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 业生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1)本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及政策,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岗位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预算和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①计算机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②实用技术与技能的训练; ③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2)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从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人才。

2、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 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知识,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创新,且善于合作与沟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有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基本业务素质 ①知识结构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熟知建筑结构理论基础知识和建筑施工、材料、测量、施工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课程基础知识和方法对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②业务能力要求 掌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地基处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知识,具有一般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建筑机械、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和常用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计算机网络)等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了解有关建筑工程的主要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③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

地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地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18-12-17T15:34:00.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肖宏伟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培养专业的地质人才成为地质行业的一大关键。本文在对当下我国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又专门对其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几点发培养策略,以前能够推动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地质;专业人才;培养 1地质人才培养目标 (一)知识。地质工程专业以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钻掘工程、岩土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为指导,以地质工程勘探、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施工,固体矿产资源勘探以及油气勘探等方面为工作重点。(二)能力。能力是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创新型实践能力是其重要体现,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展开创新型改革,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科研实践平台和实践教育中心,完善地质工程专业实践培养机制,营造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三)素质。素质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灵魂。培养创新型素质,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其次是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再次是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风。 2地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人才队伍结构不适应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事权分离,基础地质调查只有中央投入,地方财政投入极少,中央直属队伍任务非常繁重,属地化地勘队伍又大量闲置,造成地勘队伍结构趋同化、能力减弱化、资质大众化、专业分散化、特色普通化、能力虚弱化,原来分工明确的区调、测绘、普查、勘探、物探、化探、水文、工程等专业队伍都已变成门类齐全的专业小分队,在矿产勘查、中央投入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恶性竞争,难以发挥特色专业优势,造成了地质调查质量的严重下滑。目前近2/3的地质勘查队伍将面临转型,但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地质、生态地质等新领域又缺乏专门的队伍和人才,缺少转型需要的技术和能力。 2.2人才培养环境存在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地质技术,在调查了解中我国地质工作中的技术更替不及时,技术标准不规范,对于我国地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不利的影响,不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第二个方面是国家尚未建设许多重点地址项目和重大地质科技攻关项目,不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挑战和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第三个方面就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人才往往从事市场地质项目而忽视国家地质项目,国家地质项目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高,项目难度大但是所获得的工资低,而市场地质项目则与之相反,对于专业人才要求较低,项目难度小,但是所获得的工资高。 3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数字化地质填图实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地质行业的一些传统纸质报告和图件已经转变为数字化的图件和报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调整了野外教学方式,使用GPS等高新技术,使区域地质调查实现了信息化;在填图过程中,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以适应国家对城市地质建设的需求,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构建并完善地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提高野外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要严格按照能者多劳的社会分配形式划分工资,让人才能够进一步奉献。第二点就是要加大地质找矿成果和优秀地质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竞争的进一步加大,地质找矿难度逐渐上升,相关方面技术科研攻关也越来越难,要想要在此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就必须要提高奖励力度。第三点就是国家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和分配抵制核心专家、人才,要根据地勘单位实际水平分配一项专业人才,要尽可能的全面利用人才引导,为更多人才培养提供机遇。第四点就是要立足于实际建立地质专业人才地质成果共享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动力和良好的培养环境。 3.3地质工作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 地质工作具有阶段性,既要制定长期目标,也需依据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和发展需求制定阶段计划,一旦批准不得随意改变,并通过法律提供实施和经费保障,对国家的经济命脉、长治久安、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及关键要素,从中央、省、市及县乡都需要进行保护,禁止开发利用,提出限制开发级别,需要通过调查评价提出保护名录,进行确权登记。需要建立与新时代地质工作体系相对应的管理体系。按中央、省、市三级管理,主要管理职责有:一是依据国家战略发展阶段的需求,制定落实各级中长期阶段及年度的地质调查计划,明确目标和指标;二是组织制定、修订并发布技术指南、规范、规程和标准,并推广应用;三是对成果进行认定,并通过法律形式发布,推广监督应用。特别是战略部署、战略工程的地质解决方案,需要组织多方论证,确保各层级规划、计划和地质解决方案的落实。中央对省、省对市进行管理和约束,建立层级分明,联系紧密的地质工作管理体系。多门类自然资源登记和管理,目前仍缺少依据,需要进行基础地质全要素调查,建立稳定的地质系统单元档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不同门类的地质资源评价、地质环境多功能评价。以此为基础,初步进行自然资源环境登记并逐步加以丰富和完善,进行市、县级多门类自然资源登记。中央、省、市各级地质调查提交的地质档案、资源及环境评价的资料、成果和结论,不仅要经过专家评审和论证,更需要经过行政和法律程序确认,如果应用后出现问题要负相应法律责任,提高地质工作者的责任感。对政府各部门利用地质资料也需要进行法律约束:一是需要提出需要的地质资料、地质信息和开展哪些地质工作的建议;二是参与部门提出地质工作的管理,对成果的认证提出意见;三是一旦法律通过后,未用地质成果的方案不能审批,且由此造成的损失要负相应法律责任;四是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离任审计提供确切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变化相关数据。 3.4建设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是地质专业人才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内有学富五车的专业的教师进行理论指导,让地质专业类的学生能够巩固理论基础,为日后实践做准备。至于企业则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资源和条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融合,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比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加大办学资金投入,扩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申报书

附件1编号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申报书申报人(中文)(英文或拼音) 申报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办公)(手机) 填表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制 填表说明 一、请按照填写要求逐项填写,不得空项。 二、申报人指拟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三、申报单位即用人单位。 四、请用人单位确定一名从事申报工作的人员为联系人。 五、照片。近期小两寸免冠证件照。 六、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请按时间顺序简要、完整描述申报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日期具体到月份。 七、本人承诺。请申报人本人签字,不得代签。如申报人在国外无法签字,可另附承诺书和签字。 八、身份证件。中国籍人士应填写居民身份证号码。外籍人士请填写护照号码,并注明签发国家。 九、国内(外)住址栏。填写申报人在国内(外)的永久性居住地址,应写清城市、街道、小区、楼号、邮编。 十、国内(外)联系电话。包括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办公电话等。应注明国内(国际)长途区号。 十一、电子邮件。应填写申报人的有效电子邮箱。 十二、用人单位意见。请用人单位按要求填写推荐理由及提供的支持条件,并请主要负责人签字,盖单位行政公章。

十三、有关部门意见。请按要求填写,并签字、盖章。重点学科由省教育厅填写,重点实验室由省科技厅填写。 十四、专家评审意见。由各平台牵头单位组织专家对申报人进行评审后填写,请明确提出是否通过评审的意见。 十五、本申报书以纸质形式运转,申报书和附件材料分别装订,申报书一式15份并报送电子文本,附件材料1份。 附件材料主要包括:个人资质证明(最终学历证书、身份证件、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专家推荐信、知识产权权属证明、个人业绩材料及其它佐证水平与能力的材料等复印件。 姓名 中文性别 照片外文出生日期19年月日出生地省(区、市)县(市)国籍 最终毕业院校及专业、学历中文英文 回国前工作单位 及职务中文英文 拟(现)任职单位 及职务(岗位) 教育经历 (从本科填写) 学位(加注英文)时间国家院校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作者:————————————————————————————————日期: 2

目录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检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的基础知识,受到材料性能及检测、工程计算和绘图、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文献检索、语言文字表达等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生产工艺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专业代码:560301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全日制三年专科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 业生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1)本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及政策,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岗位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预算和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①计算机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②实用技术与技能的训练; ③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2)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从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人才。 2、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

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知识,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创新,且善于合作与沟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有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基本业务素质 ①知识结构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熟知建筑结构理论基础知识和建筑施工、材料、测量、施工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课程基础知识和方法对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②业务能力要求 掌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地基处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知识,具有一般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建筑机械、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和常用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计算机网络)等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了解有关建筑工程的主要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③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下列证书之一: (1)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电工中级技能等级证(对应课程:建筑电气、电工专题实验) 测量员等级证(对应课程:建筑测量、测量实习) (2)国家认可的行业资格证书 云南省预算员资格证书(对应课程:建筑预算、建筑预算课程设计) 云南省计算机B类一级等级证(对应课程:计算机运用基础) 施工员证书(对应课程:建筑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及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501) 建筑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修订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60501) 建设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万由祥 项目责任人:黄享苟 专业负责人:王义剑 主要撰写人:王义剑 主要完成人: 陈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带头人 黄享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院长 郭自灿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王义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张祖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黄宏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夏艳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徐秀山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付仁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周奇康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高俊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张敏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刘广才孝感市恒丰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汤光荣湖北天厦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程汝楫湖北天厦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李猛孝感市建设行业安全监察站高级工程师苏云寿湖北全洲扬子江建筑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孝感,主要面向武汉城市圈和湖北及华中地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施工管理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施工员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1.素质目标 思想素质: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方案

“123”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方案 “123”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建筑施工一线中等技能型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前三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通过近1年顶岗实习获得初步工作经验。所培养的学生既有较能;第四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五、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构建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近一年顶岗实习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及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途径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资料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及工程概预算等基本理论,能从事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从事一线管理、生产、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 1.建筑工程施工,能够负责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并对作业班组进行全面交底工作。 次要就业岗位:

2.建筑工程造价 3.建筑工程测量能够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4.建筑安全管理能够胜任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5.建筑工程监理能够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监理工作。 6建筑材料管理能够负责专场材料管理工作。 7建筑质量检测能够胜任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8.建筑资料整理能够从事工程项目预算工作。, 其他就业岗位:木工绘图员市政、路桥、隧道管理架子工钢筋工砌筑工水电工房地产营销员合同管理员混凝土工机械员 三、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基础知识要求 1、掌握一般民用、工业建筑的构造特点,具有相应的地基与基础、柱、墙等基本知识。 2、掌握小区域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熟练掌握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施工程序、各主要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其评定方法。 4、掌握建筑企业的一般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知识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合同、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检验、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