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方案(修改后)

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方案(修改后)

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方案(修改后)
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方案(修改后)

大体积砼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现场踏勘场地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及三通一平情况;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手册》;

6、某某项目施工设计图纸;

7、某某项目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

8、S某某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9、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多年来参与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0、《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指导某某施工范围内的主桥主墩承台施工。

三、工程概况

拟建某某施工项目工程总造价12075万元,全长 1.3公里(K57+000---K58+300),其中桥梁长826.48米,建设工期为18个月。主要结构型式为:

1、主桥

1.1、上部结构

主桥上部结构为(55+90+55)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箱室底宽12.5m,两侧悬臂长3.0m,全宽18.5m。

1.2、下部结构

主桥主墩采用实体壁式墩,壁厚2.5m,宽12.5m,高7.563m;承台尺寸为14.6×9.6×3m,为避免侵入通航净空,倒角3×2m;3排计10根Ф1.6m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

2、引桥

2.1、引桥上部结构

引桥为20m部分预应力硂空心板梁,简支结构,桥面连续。

2.2、引桥下部结构

采用四柱式桥墩,墩柱Ф1.1m,Ф1.3m钻孔灌注桩单排桩基础。一字型桥台采用Ф1.3m钻孔灌注桩。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主桥主墩承台施工时,由于砼体积较大,浇筑砼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采用冷却管或低水热化水泥)降低内外温差,以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在主桥主墩承台施工前对图纸进行认真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1.2、主桥主墩承台施工前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验收合格。

1.3、混凝土的测温监控设备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配置和布设,标定调试正常,保温用材料齐备,并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管理。

1.4、承台施工前,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考核,必须坚持持证上岗。

2、场地及水电的准备

整理施工所需场地;清查安装主要的施工机具,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安装好施工现场所需水电供应设施;准备施工所需用的材料。如: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土工布等。作好维护工作,避免受到污染;合理组织施工,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3、机械设备、人员准备

为确保主墩承台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拟投入的主要人员见表1,主要机械设备见表2,投入的周转材料见表3。

表1 拟投入主墩承台施工的主要人员

表2 拟投入主墩承台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

表3 主要周转材料数量表

4、材料准备

所用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前必须严格审核所选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经项目部试验室进行验证,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的材料才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好以后对温度进行控制时,其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75度,内表温差不大于25度,温度控制安装“内降外保”的原则。

4.1、水泥

所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4.2骨料

细集料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为3.0-2. 3,含泥量不大于3%,入场后应分批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非碱活性的粗骨料;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3、外加剂

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通过试验确定。

4.4、水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水的品质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混凝土工程中表6.5.1的规定,同时砼用水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4.4.1、水中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及有明显颜色和异味。

4.4.2、严禁将未经处理的海水用于结构混凝土的拌制。

五、承台施工工艺工艺

1、测量放样

根据监理工程师已签认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复核成果进行中心线的测量放样,并埋设好施工控制桩,根据与临近控制点的距离远近情况在附近引测水准控制点。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后进行施工。开挖前,先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承台中心桩位、基础轴线、钢板桩位置。钢板桩临河侧距离承台边缘3m。

2、钢板桩施工

2.1、钢板桩插打

钢板桩围堰尺寸:48m*3m,成U型布置(详见附件1、附件2:主桥主墩承台模板加固示意图)。采用WRU13-575小齿扣拉森钢板桩,钢板桩长度12m,钢板桩插入原河床约8m。现场在筑岛上放出钢板桩的插打边线,钢板桩插打边线距离承台边线3m。插打时严格按此线进行施工。将钢板桩运至现场后按插桩顺序堆码;钢板桩在堆存期间应防止变形及锁口内积水。按插桩顺序逐层堆码,最多堆放四层,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插打作业应按下列规定施工:插打前在钢板桩锁口内涂黄油,锯末等混合物,以防漏水。

插打钢板桩,先将钢板桩逐根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打到设计深度,在保证钢板桩垂直条件下,每根钢板桩亦可一次打到设计深度,用打桩机将板桩插打到位,然后以第一根板桩为基准,沿放样线路将板桩逐根插打到位。钢板桩起吊后以人力扶持插入前一块桩的锁口内,动作要缓慢,防止损坏锁口,插入锁口后吊机下钩,使钢板桩凭自重和锤重滑下直至不能下滑,然后开动振动锤将桩打至设计标高。

若地质较软,带桩厉害,可采取将已插好的钢板桩焊接成整体,防止钢板桩变形。

钢板桩插打质量要求:已插下的钢板桩,其倾斜度小于1%,如发现倾斜应立即进行纠正,当钢板桩倾斜无法进行纠正时,应使用特制楔形钢板桩,但楔形钢板桩的上下宽度差不得超过桩长的2%;

2.2、插打过程的控制

在插打过程中,钢板桩下端向上挤压,钢板桩锁口和锁口之间缝隙较大,上端总会产生向远离第一根钢板桩的方向倾斜。因此,每打四五根钢板桩就要用垂球吊线,将钢板桩的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超过限定的倾斜度应予纠偏(一次性纠偏不能太多,以免锁口卡住,影响下一片钢板桩的插打)。当钢板桩偏移太多时,只能采用多次纠偏的方法逐步减少偏移量,若因土质太硬纠编困难时,可采用导链纠偏。

2.3、插打注意事项

2.3.1、插打时要严格控制垂直度,特别是第一根桩。

2.3.2、在硬塑性粘土上插打钢板桩时,可采用“插打一拔起一再插打”的方法,让水渗人到钢板与粘土之间,减小摩擦,加快插打速度。

2.3.3、当钢板桩难以下插时,应停下来分析原因,检查锁口是否变形,桩身是否变形,钢板桩有无障碍物等,不能一味蛮干,损毁钢板桩。

2.3.4、振动锤的夹板由液压控制,必须经常检查液压设备,防止因液压泵失灵而引起钢板桩掉落。

2.3.5、振动锤的电动机长期超负荷运转,容易发热烧毁,尤其在硬塑性粘土上打拔钢板桩时更应注意。

2.4、钢板桩围堰稳定性计算

2.4.1、已知资料

①、设计图纸数据:16#、17#墩承台尺寸为14.6m×9.6m×3m,顶面高程为+2.287m,底面高程为-0.713m。施工水位按+1.8m考虑,则水深为4m。

②、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亚粘土、粉砂夹亚砂土等,在筑岛过程前,将淤泥层清除。

2.4.2、钢板桩的选用

根据河床地质和水文情况及施工要求,16#墩和17#墩均采用长12m、宽0.4m、小齿扣拉森钢板桩, W=1346cm3。施工中严格执行钢结构施工规范。

2.4.3、受力计算:

因16# 和17#围堰尺寸类同,受力情况相差很小,故可只分析验算其中受力较大的16#墩围堰受力情况。

桩顶标高+2.8m,施工水位+1.8m,筑岛顶面高程+2.5m,开挖面标高-0.713m,

开挖深度约3.213m 。

根据《某某设计施工图纸》中工程地质剖面图,围堰处土的分层见表4:

考虑基坑外其他均布荷载:q=20KN/m 2

安全起见,采用力学性能较差的亚粘土的参数进行计算。 ① 荷载计算:

取1m 宽板桩计算其侧面荷载。

作用于板桩上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见图1 。

图1 土压力分布图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 2(45°-φ/2)=0.59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 2(45°+φ/2)

=1.69

均布荷载换算高度:h=q/γ=20/17.7=1.1m

钢板桩顶土压力:Pa1=γ·h ·Ka=17.7×1.1×0.59=11.8KN/m 2

水位土压力:Pa2=γ·(h+2.5-1.8)·Ka=17.7×(1.1+0.7)×0.59=18.797KN/m 2

开挖面土压力:Pa3=γ·(h+2.5-1.8)·Ka+γ’(1.8+0.713)·Ka

=18.797+(17.7-10)×2.513×0.59=30.214KN/m 2

开挖面水压力:Pa4=γ(1.8+0.713)=17.7×2.513=44.480KN/m 2 ② 板桩入土深度计算:

根据《桥涵公路施工手册》,图5-44板桩计算图曲线6-6,

理论板桩入土深度:T=α·H=0.6×3.213=1.928m ,

板桩总长度L=H+T=3.213+1.928=5.141m 。选用钢板桩总长度12m , 板桩实际入土T=8.787m ,暂按8.5m 计算。 ③ 钢板桩稳定性计算

对钢板桩A 点力矩平衡进行抗倾覆验算

主动土压力Ea=1

2γ(H+T )2·Ka -2c (H+T γ

=0.5×17.7×11.7132×0.59-2×29.6×11.713×29.62/17.7

=282.939KN/m

被动土压力Ep=1

2γ·T2·Kp+2c ·T

=0.5×17.7×8.52×1.69+2×29.6×8.5=426.447KN/m

以宽度1m 钢板桩为单元进行计算

Ma=Ea ×23(T+H )=282.939×2

3(8.5+3.213)=2210.481KN ·m Mp=Ep ×(23T+H )=426.447×(23×8.5+3.213)=3787.9KN ·m K=Mp Ma = =1.7>1,满足稳定性要求。 3787.9

2210.48

1

④ 钢板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a 、内支撑自重:645KN ; b 、钢板桩自重:1466.2KN ; c 、其他施工荷载:150KN ; 以上合计:2261.2KN 。

上述竖向全部荷载靠钢板桩侧摩阻力及其桩尖反力承担,查相关规范和勘探报告资料计算如

下:

桩侧摩阻力

桩尖反力: 20P =(安全考虑,不计),

合计: 128190P P

P KN =+=。 安全系数为:

8190

3.6

2261.2N =

=,承载力满足要求。步骤②中钢板桩插入深

度8.5m ,满足要求。

⑤ 钢板桩弯矩计算

根据《桥涵公路施工手册》中图5-44板桩计算图曲线6-6, 板桩弯矩:M=β·H3=0.46×3.2133=15.258KN ·m ,

板桩选择:w=1.5M

σ?=

=67.813cm 3,

选择WRU13-575小齿扣拉森钢板桩, w=1346cm 3 ,1346/67.813=19.849,满足要求。

⑥ 粘性土坡稳定性计算(基坑开挖允许开挖最大深度)。

基坑开挖土靠近河岸侧无钢板桩处边坡开挖采取1:1.5,土质为亚粘土,物理性能为粘聚力c=29.6KN/m 2,容重γ=17.7 KN/m 3,内摩擦角ψ=14.9°,开挖坡角β=34°。

根据上述土的物理性能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稳定系数法图1.33; 当土的内摩擦角=14.9°,坡角=34°时稳定系数等于12。

计算开挖临界高度

()13312.52 1.5073208190P ul KN

τ

==+??+?=()

Hc=ψs =12×=20m

Hc---边坡的临界高度(m ),即边坡的稳定高度; H----边坡的稳定安全高度(m );

ψs —稳定系数,由简明施工计算手册图1-33查出; 由于安全系数为1.3,所以允许最大高度为: H=ψs

=12×

=15.4m

实际开挖深度不足4m <15.4m ,所以无钢板桩处开挖基坑1:1.5的坡稳定安全。

3、承台基坑开挖 3.1、承台开挖

承台基坑开挖按半幅开挖,深度在2.5~4.0m 以内,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配合运输。基底平面尺寸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各边增宽200cm ~300cm ,以便在基础底面外安置模板及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之用。挖至设计标高时要保留不小于10~20cm 的厚度,人工挖至基底高程,严禁超挖。

基坑开挖前,首先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在基坑顶缘四周向外设置排水坡,以免影响坑壁的稳定。开挖过程中和开挖以后,应注意观察坑缘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按支护坑壁的形式施工。施工中各工序必须安排紧凑,抓紧时间连续施工。由于主墩承台尺寸很大,为了便于桩头凿除吊装,承台需沿横桥向分两次进行开挖,待第一次开挖的10根桩桩头凿除后再行下一个承台基坑开挖。

3.2、钢板桩围堰坑底涌砂验算和封底砼计算:

根据公式

12

's s b

K h K i h h ω

ωρρρ???=

<+

取KS=2.0,h ′=3.213m ,h1=2.513,h2=5.5m 其中:h ′为基坑内抽水后水头差,

h1+h2 为紧靠板桩水渗流的最短流程, 则按公式得出0.779

因为

()()b s e 1.1911 2.17110.781e 1 1.19G ρ???

?--

-- ? ?++?

???===

b

故坑底管涌可能性不大,为了保证能够及时抽干完围堰内水进行干作业,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宜选择进行封底砼浇筑。

3.3、围堰的抗浮稳定性计算

因坑底不会出现管涌现象,故不用考虑围堰的抗浮稳定性。

3.4、基坑排水

3.4.1、基坑排水方式

在半幅开挖后,每半幅基坑在承台范围外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排水沟按1%坡度导向集水井。现场每半幅承台都安排2台50GW25-10-1.5抽水泵抽水,每台流量为25m3/h,并备用1台。

3.4.2、基坑涌水量计算

)

按土围堰一侧计算涌水量Q=1.36×KH2/lg(2D/r

=u×(L+B)/4=1.18×(12+15)/4=8 D取5m;K取0.1m/d;H取3.213;r

涌水量=1.36×0.1×3.2132/lg(2×5/8)=14.47 m3/d=0.6 m3/h

排水设备满足排水要求。

4、基坑及相邻环境监测

4.1、控制点设置:控制点是整个监测的基准,所以在远离基坑的比较安全的地方布设。每次监测时,均应检查控制点本身是否受环境影响或破坏,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4.2、水准基点的布设:水准基点作为沉降监测基准的水准点,一般设置三个水准点构成一组,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稳定的沿河混凝土护岸上,作为整个高程变形监测控制点。

4.3、围护结构的监测:钢围堰顶水平位移、沉降的监测,在钢围堰顶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兼作沉降观测点,测点采用钢筋焊接在钢围堰钢板桩顶上,钢筋上刻上十字丝作为点位观测用。测点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能据此描绘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化曲线。在开挖基坑之前,即对钢筋顶进行坐标和高程观测,并记录初始值,水平位移观测使用全站仪,每次观测时,采用盘左盘右坐标取平均。沉降观测仪器为精密水准仪,铟钢尺,每次沉降监测工作,均采用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查,闭合差的大小应根据不同情况的监测要求确定。钢板桩的深层水平位移在

基坑开挖中,钢板桩侧向变形是最重要的监测项目。通常采用测斜仪测量,将钢板桩在不同深度上点的水平位移按一定比例绘制出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4.4、周围土体的监测:基坑开挖必定会引起邻近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过量的变形将影响钢围堰的结构安全,甚至导致破坏。因此,必须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它们的变形进行监测。

4.5、监测期限、频率和预警值:自钢围堰施工开始至承台基坑回填土完毕,根据工程工期进度安排,基坑监测时间与承台施工保持同步。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测初值。此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观测时特别认真仔细。并连续观测 2 次,没有发现异常取平均值作初值。在开挖卸载急剧阶段,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间隔时间不超过一天;当大、暴雨或基坑荷载条件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观测。基坑施工监测的预警值就是设定一个定量化指标系统,在其容许范围内认为是安全的,且不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影响。预警值的确定应满足相关规范规程设计的要求,结合考虑基坑规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基坑开挖后承台施工期间,设置变形观测点对钢板桩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定期进行观测。如果发生超过允许位移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对钢板桩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基坑安全。

5、桩头凿除

开挖后立即组织充足的人员设备进行桩头凿除,尽量缩短桩头凿除的施工时间,为下道工序争取更多的施工时间。

桩头凿除时,要控制好标高,桩头应伸入承台15cm,首先利用红油漆在桩头上做出明显的标记,使用空压机凿除,在凿除剩余10cm时,改用人工凿除,以免机械作业对桩头造成破坏,影响桩基质量。

桩头凿除结束后,立即对桩基的偏位情况进行检测,并提前通知检测单位对桩基的成桩质量进行检测,待检测合格后进行基底及承台钢筋的施工。

6、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完成以后,坑底不得长时间暴露或浸水时间过长,并防止扰动。坑底找平夯实,引桥承台采用5-10cm厚C10 素混凝土垫层找平,主桥主墩承台采用C15素混凝土封底,作构造物底模之用,且其顶面应不高于基底高程,混凝土垫层边缘要超出承台至少50cm。

7、承台钢筋及冷却管的加工与安装

7.1、承台钢筋及冷却管的安装

加工好的半成品利用车运至施工现场,并在下部临时垫方木存放。钢筋安装的原则为先安装主筋,后安装箍筋。

7.1.1、在钢筋安装前,由测量组放线确定承台的轮廓线,并利用钢尺对测量放样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7.1.2、根据测量组的施工放样,用墨线弹出承台轮廓线,并根据图纸尺寸将承台底部主筋位置用墨线标识在垫层或封底混凝土上;

7.1.3、根据垫层混凝土面上标识的墨线,安放承台底部主筋,要求位置准确,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50%;

7.1.4、搭设钢管架:利用钢管搭设钢管架,要求钢管架牢固,在钢管架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水平钢管,并根据承台钢筋的分部,控制好相应的标高;在搭设钢管时注意对承台底部钢筋的保护;

7.1.5、钢管架完成后,进行承台其它部位的水平主筋安装,将水平主筋按图纸间距安放在水平钢管上;

7.1.6、按计算好的位置安装冷却钢管,每3m用φ8钢筋安装一道加固筋固定在承台钢筋上,要求加固牢靠;

7.1.7、安装承台竖向钢筋及箍筋,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边安装边与承台主筋之间进行绑扎,绑扎要求进行全绑扎以确保钢筋骨架的整体性。

7.1.8、在箍筋安装的过程中,边安装边对钢管进行拆除,箍筋安装完成,水平钢管拆除完成,承台钢筋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架。

7.1.9、在承台钢筋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要预埋好墩身钢筋;为保证墩柱预埋筋的稳定性,利用钢管对其进行临时支撑。

7.1.10、钢筋施工时,根据护岸图纸进行预埋件的预埋。

7.2、冷却管尺寸及布设的确定

冷却水管采用直径32mm,壁厚1.5mm的钢管,竖向层距1.0 m,每层水平间距 1.575m,安装时要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施工时注意保护,以免践踏、碰撞而损坏冷却水管,冷却管布置详见下图。

7.3、测温孔的布设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中,除应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定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这些监测结果能及时反馈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内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的效果,为工程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温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标段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测温通过布设测温孔进行测温,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测温孔布设详见下图。

7.4、临时固结措施

为保证0#块箱梁及箱梁悬浇节段的施工过程中“T”型构件的稳定安全,设置临时支撑平衡悬浇过程中“T”型构件两侧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由于预应力砼悬臂梁桥、连续梁桥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在悬浇时需采取措施,临时将墩梁固结和桥墩顺桥向两侧增设临时支撑,待边跨合拢后恢复原状,解除临时固结、临时支撑。通过熟悉设计图纸并结合我部己有的施工经验,初步拟在0#块施工时设置临时固结及临时支撑。本方案中只作了简单简述,主桥临时固结及临时支撑具体方案和操作方法在挂篮施工技术方案中将会详述:

7.4.1、浇注墩身时在墩顶两侧预埋Φ32精轧螺纹钢筋,螺纹钢筋锚入墩身180cm,锚入箱梁内150cm,钢筋距墩身边30cm,并在墩身上永久支座两侧设置砂筒,高度与支座平齐。待边跨合拢后,放掉砂筒里的砂子,解除临时固结。

7.4.2、在主桥墩两侧承台上设临时支墩。临时支墩采用1m*1m的砼方桩,每个主墩设置4根,每根方桩均匀分布16根Φ25的钢筋。根据我部324省道南环大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在确保0#块底模支撑稳定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0#块支架采用碗扣支架,纵横向最大间距均为0.6m,确保结构稳定可靠,承载力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7.5、钢筋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7.5.1、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的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调直。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7.5.2、钢筋的焊接和绑扎要求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采用绑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采用焊接。

钢筋的纵向焊接采用电弧焊。钢筋焊接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验收标准。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采用单面焊缝。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要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规范规定。

7.5.3、钢筋的下料及加工集中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然后运至施工现场绑扎和焊接。

在绑扎钢筋前,先进行平面位置放样,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垫层上铺设底层钢筋网,标出每根底层钢筋的平面位置,准确安放钢筋。

8、承台模板安装

8.1、承台钢筋及冷却管的加工与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竹胶板。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挑选,模板边角必须顺直、平整、洁净、

模板肋齐全、板眼一致。整理后,清理干净后刷脱模剂,模板处理是质量的好坏关键之一。合格的模板经过清洗、干燥、均匀涂刷脱模剂。板缝在模板安装时做好处理。安装好的模板要求加固牢靠,线形顺直,顺直度及垂直度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为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钢筋骨架绑扎适量的混凝土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8.2、模板施工示意图见附件3:主桥主墩承台模板加固示意图。

8.3、模板验算:

8.3.1、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撑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要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浇筑高度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那么达到侧压力最大值的高度就是有效压头,根据我国《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中提出的新浇筑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以按一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m=4+-Ka×Kw×(公式1)

Pm =25×H(公式2)

式中:

Pm—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3m;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本工程承台总高3m,预计7.5h浇筑完成,计算得出砼浇筑速度为0.4m/h。);

K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本段掺外加剂,故取1.2)

Ka—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本工程承台砼坍落度为140mm故取1.15)

①、根据以上公式求取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如下;

Pm=4+-1.15×1.2×=47.874 kN/m2

Pm =25×3=75 kN/m2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7.874kN/m2。

②、有效压头高度;

h===1.914m

③、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下图所示;

8.3.2、组合式钢模板各种连接件、支撑件计算

模板拉杆计算:F=Pm×A=47874×0.6375=30519N

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P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0.75m×0.85m=0.6375m2;

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表5-10可得侧压力为60KN/m2,间距0.75m×0.85m 的对拉螺栓拉力为38250N。

那么根据公式计算选用对拉螺栓的型号为;

F、==30519N

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表5-11选用M20螺栓,其容许拉力为38200N>30519N,拉杆安全。

8.3.3、承台模板结构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强度及挠度。

面板采用δ=15mm厚竹胶板,竖肋采用12#槽钢,间距l1=0.8m,横肋采用10cm ×10cm柏松方木,间距l2=0.2m,计算时L取1m板宽作为单元,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下;

W=bh2=×1000×152=37.5×103mm3

I=bh3=×1000×153=28.125×104mm4

A=b×h=1000×15=15000mm2

E=9×103

1、强度计算

q=Pm×l1=47.874×0.8=38.299

Mmax=K×q×L2=0.080×38.299×10002=3063920N·mm

σ===81.7N/mm2<215 N/mm2

验算结果强度合格,可满足要求。

荷载分布简图

2、挠度计算

===27.8×105N·mm

B

Wmax===0.01mm

==<

验算结果挠度可满足要求。

模板变形挠度简图

9、混凝土施工

9.1、提前修整施工道路

在混凝土施工前,利用挖掘机对混凝土罐车的行驶便道进行修整,确保施工过程中便道的通畅。

9.2、做好备用电源的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基坑边备一台80KW的发电机,并提前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同时备两桶柴油,以免网电突然停电影响施工。

9.3、做好夜间施工的准备工作

根据项目部搅拌站的施工能力及承台混凝土方量,提前做好夜间施工的准备。工人安排2个班组,倒班施工。现场安装照明灯。同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9.4、做好备用混凝土及运输准备

备用一台泵车,做好随时就位的准备,另外定制砼作为备用砼,以备应急之用。

9.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宜采用低水化热、水化热产生均匀或凝结时间长的胶凝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砼强度、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改善粗集料级配、提高掺合料和粗集料的含量、降低水胶比等措施,减少单方面砼的水泥用量,配合比必需经过总监办和指挥部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C30混凝土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配合比为:水:水泥:砂:石子:外加剂(单位kg)=168:373:716:1167:6.341(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比),

主桥桥台、过渡墩承台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承包单位:中铁十五局一公司施工标段:27合同段 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A-3-□□□□-□□□□

马水河大桥桥台、过渡墩承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马水河大桥右幅全长989m,上部跨径组合为3×40(T梁)+110+3×200+110+40(T梁),主桥为五孔一联连续箱梁。主桥下部结构均为桩基础接承台接钢筋砼薄壁墩。马水河特大桥左幅全长872.5m,上部跨径组合为110+3×200+110+2×40(T梁),主桥为五孔一联连续箱梁,主桥下部结构均为桩基础接承台接钢筋砼薄壁墩 马水河大桥左幅0#桥台、左幅5#、右幅3#、右幅8#过渡墩承台均为C25大体积混凝土,左幅0#桥台、左幅5#、右幅3#、8#过渡墩承台结构尺寸均为10.00×6.25×2.5m。其中左幅5#、右幅8#墩位于山坡上,地形陡峭,承台底标高位于地面以下,需要进行大体积的石方开挖;右幅3#墩、左幅0#桥台在桩基施工前已将承台覆盖层基本清理完全。 主要工程数量表 二、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第Ⅲ.27.D3.2册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施工工艺

承台工艺艺流程图 流程管理流程步骤流程控制

四、施工准备 1、人员组织管理 为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条不紊,人员组织安排如下: 承台施工组织框图

2、机械设备 为了保证承台混凝土能正常浇筑,除了能满足施工需要外,还必须有备用量,能及时换掉损坏的设备。 3、材料 碎石、机制砂、减水剂、粉煤灰有足够的储存量,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水泥用散装水泥,两个水泥罐必须储存满,在施工过程中,提前通知水泥厂家及时供应。各种材料均进行自检和监理抽检,都是合格产品。 4、水电

大桥水中桩及承台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工程基本情况 (2) 二)、气候及水文情况 (2) 二、施工方案与方法 (3) -)、水中钻孔桩施工方案 (3) (一)..................................................... 、总体施工思路3 (二)................................................... 、钢便桥施工方案3二)、主桥承台施工方案. (5) (-)钢板桩围堰(无底套箱) (7) 三、北流河大桥施工重难点 四、刚便桥及工作平台、承台施工第二施工方案 附图:1、刚便桥平面布置图 2、刚便桥及工作平台、水中承台材料计算书

大桥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西江河长洲水利丄程的上游。桥长536. 5m,其中主桥263. 5m,引桥273m主桥桥面全宽30m (含人行道),引桥上桥面宽26m 全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磴连续梁(悬浇)+预应力碗T梁。主桥跨径为 50+80+80+50?北流河大桥主桥(1#墩~3#墩)下部结构主墩采用空心薄壁墩。引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墩。 大桥主桥墩桩基共有36根,均为水中钻孔灌注桩,桩基设计为嵌岩桩。其中桩径? 1.8m 的桩36根,桩长平均22m (引桥及桥台未统计)。 二)、气候及水文情况 1、气象情况本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本区降水量较高,多年平均降水量1645-2013mm,历史最大降水量2413-3326mm,最小降水量953-1200mm o 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80%左右,雨季低洼地带易遭水浸,出现短暂洪涝现象。 2、水文情况 本工程跨越的河流为西江支流河,河流两岸地势平缓,河水易于排泄,河床纵坡平缓,因下游为西江长洲水利工程,流速一般lm/s左右,最低通航 水位在18. 6m平均水位在20m。 3、工程地质及地震情况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年代成因、岩性组合及地层岩土工程特征, 按照工 程地质分区。覆盖层主要为0. 5ni厚的沙砾层,中风化粉砂岩,基底为微风化粉砂岩,无覆盖层及河床底为中分化粉砂岩造成钢管桩施工难度加大为本项

承台大体积施工方案

柳河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及施工交底资料与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的地勘报告; 2、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所获取的相关资料及信息。 二、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为城口至万源二级(快速通道)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为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万源市重点交通通道,是西南地区相互连接的重要干线。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国家干线公路网,改善三峡库区交通落后状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程概况 城万快速公路通道CW08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6+018.778~K43+200,路线长7.18km。本项目位于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单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本合同段不包含路面面层施工、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绿化及环境保护。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的等级:单向两车道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12米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级 设计车速:60km/h 最小平曲线半径(m):130 最大纵坡:6% 最小凹曲线半径(m):2000 本合同段内桥梁14座分别是:偏桥中桥,桩号为K36+448~K36+503,全长51m。新房子大桥,桩号为K37+000~K37+178,全长178m。附子中桥,桩号为K38+070~K38+100,全长30m。麦子梁上中桥,桩号为K38+155~K38+205,全长50m。梨树湾中桥,桩号为K38+565~K38+615,全长50m。观音岩中桥,桩号为K38+692~K38+785,全长93m。回湾中桥,桩号

桥梁承台施工专项方案

编号:YJXB.BYG341-LJ4-015 G341白银至中川一级公路LJ-4标 桥梁工程承台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三月

目录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3) 1.1 编制说明 (3) 1.2 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3) 3. 编制原则 (4) 4. 施工进度计划 (4) 5. 资源配置 (4) 5.1 机械设备配置 (4) 5.2 材料计划 (5) 5.2.1 主材 (5) 5.2.2 其他材料 (5) 5.3 人员配置 (5) 6. 施工工艺及要点 (5) 6.1 桩基检测 (6) 6.2 桩头凿除 (6) 基坑开挖完成后对桩头混凝土进行凿除,凿除深度为0.5~1.0m,并保证桩基伸入承台10cm(适用于桥墩承台),桩头凿除采用风镐人工凿除,严禁使用破碎锤。桩头凿除后,其桩顶面应平整,并清除松散的碎渣。测量放样 (6) 6.3 基坑开挖 (6) 8. 模板安装 (7) 9. 混凝土浇筑 (8) 7. 模板拆除 (8) 8. 混凝土养生 (9) 9. 质量控制 (9) 9.1.1 质量保证体系 (9) 9.1.2 保证工程质量的制度措施 (9) 9.1.3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评审制度 (9) 9.1.4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9) 9.1.5 建立“三检”管理制度和事故申报制度 (9) 9.2 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措施 (10) 9.3 质量控制措施 (10) 10. 雨季施工措施 (11) 11.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12) 12. 安全环保要求 (14) 12.1 安全要求 (14) 12.2 环保要求 (14) 13. 工期保障措施 (14) 13.1 人员配备: (15) 13.2 技术措施: (15)

桥梁沥青摊铺施工方案

桥梁沥青摊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A、B匝道桥结构型式为(3×18m)+(3×18m)+(3×18m)三联,上部结构为钢筋砼等截面连续箱梁, 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高为 1.5m。箱梁顶宽 3.4m(两端各20cm护轮带,净宽3.0m),底宽2.4m,两侧挑臂各50cm。箱梁顶板厚22cm,跨中底板厚22cm,支点处底板加厚至40cm,跨中直腹板厚30cm,支点处直腹板加厚至50cm,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A、B匝道桥面铺装为: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5% SBS防水层。箱梁横断面参照下图: 图1:A、B匝道箱梁横断面尺寸图 C段非机动车道桥结构型式为(22.36m+26m+26m)+(3×26m)两联,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砼等截面连续箱梁, 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结构,梁高为1.5m。箱梁顶宽7.5m(两端各20cm护轮带,净宽7.1m),底宽4.5m,两侧挑臂各150cm。箱梁顶板厚25cm,跨中底板厚25cm,支点处底板加厚至40cm,跨中直腹板厚35cm,支点处直腹板加厚至50cm,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C段非机动车道桥桥面铺装为: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5% SBS防水层。箱梁横断面如下图。 图2:C段非机动车道桥箱梁横断面尺寸图

二、沥青摊铺方法 2.1 沥青摊铺工艺流程图 2.2 2.2.1 根据设计横断面,合理布置摊铺机排列宽度。 2.2.2 根据质量要求验收砼桥面标高、平整度,避免因砼桥面的标高、平整度不良 影响面层。 2.2.3 根据对砼桥面的验收情况和沥青面层的设计要求计算各控制点的放样数据,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 方案.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一、工程结构概况1、青州航道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双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0+236+458+236+110=1150m。青州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编号 1 2 部位名称桩基现浇承台结构形式钢管复合桩+钻孔桩主墩:哑铃形承台,外轮廓尺寸**6m 辅助墩、过渡墩:承台外轮廓尺寸24**3m 采用H桥塔,上横梁采用钢结构“中国结”造型,塔身163m,塔柱采用渐变倒圆角矩形断面墩宽12m,厚,单节最大吊重约2100t 工程数量156根2个4个2个4个备注6个3 索塔预制墩身斜拉索加劲梁4 5 6采用1940Mpa,平行钢丝索,最长14+14 索长约250m,最大索重约29t 主梁采用“整幅式钢箱梁”方案,约

65块** 2、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独柱型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29+258+258+129=994m。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编号 1 2 部位名称桩基现浇承台结构形式工程数量60+26=86根备注6个 3 索塔 4 预制墩身钢管复合桩+钻孔桩主墩承台厚9m,平面尺寸横桥向2个35m,顺桥向26m 辅助墩、过渡墩:承台厚6m,平4个面尺寸横桥向33m,顺桥向19m 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塔身,塔身高3个量)过渡墩墩高,墩底厚,宽12m,采用预制空心墩身,分两4个节吊装,吊重分别为500t和2300t 1 5 斜拉索 6 加劲梁中央单索面,平行钢丝斜拉索,钢丝抗拉强度1940Mpa,最长索长10+10+10 约135m,最大索重约20t 主跨和次边跨有索区段采用整箱形式,边跨无索区段采用分体箱形式,有索区段采用浮吊和桥面吊机架设,最大吊重24000吨)约350t,边跨区段则利用大型浮吊,采用大节段整体吊装,

大型桥梁主塔承台钢吊箱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研究

大型桥梁主塔承台钢吊箱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研究 摘要:看是简单的钢吊箱承台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对 承台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出现封底不严密、桩头处未封堵效果不好等情况,二次封堵效果不佳,为后续施工造成工期延误、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介绍大 型桥梁主塔承台钢吊箱水下封底的施工工艺,进一步梳理了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梁主塔承台;钢吊箱;承台施工 一、工程概况 某大桥单个主塔由两个独立36m圆形承台作为塔柱基础,承台防撞钢吊箱外径为41.2m的圆形双壁钢结构,壁体厚2.5m,高16m,单个钢吊箱与承台结 构形式如图1所示。 二、封底混凝土总体布置 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总体采用多套导管拔塞法水下封底方法,采用集料斗首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封底混凝土标号C25,厚3.0m,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 方式,单次浇筑方量为3053m3。封底混凝土由混凝土配送中心2台HZS180搅拌 站生产,承台封底预计需25h。封底前搭设封底平台,按4m流动半径布置导管(试验室验算)。 封底混凝土浇筑强度达到80%后,抽出钢吊箱内的水,割除钢吊箱上端吊杆 并焊接固定在钢护筒侧面,防止钢吊箱上浮或下沉。拆除钢护筒、凿除桩头、封 底混凝土找平、安装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养护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 号后拆除内支撑及钢吊箱模板。 三、底板结构 钢吊箱纵横主骨架用Ⅰ45工字钢,间距1.2~1.7m,主骨架中间加劲梁用 [20a槽钢焊接而成整体,底板用8mm钢板焊接固定在骨架底部,这样有利于骨架与封水混凝土形成整体,类似钢混组合结构,提高钢吊箱整体刚度,保证施工 时安全系数。在桩基位置开孔,孔径比钢护筒直径大100mm左右,底板按2块 制作。 1、侧板结构 钢吊箱侧板利用大块平模板改装,模板加劲板为L125×125×8角钢,间距 400×400,面板厚6mm,转角模板焊接成整体,中部模板每边2块,尺寸为 3300×9000mm;每块模板背面焊接Ⅰ28工字钢竖向加劲梁,间距为500mm。3.3 内支撑结构钢吊箱内支撑设置1道,距承台顶标高500mm处,沿侧模四周焊接 Ⅰ36工字钢,中间焊接十字钢管支撑架,其材料为D630×10mm的钢管。 2、单壁钢吊箱结构受力计算 根据拟定的方案,结合承台尺寸进行底模(见图2)、侧模(见图3)、内 支撑设计,采用MIDASCIVIL2010软件建立模型,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工况有:浇筑封底混凝土、吊箱内抽空水后和承台混凝土浇筑时三种工况,在浇筑封 底混凝土时底模受力为最不利工况,吊箱内抽空水后侧模受力为最不利工况。在 两种工况转换时,底模吊杆转换为压杆,将底模反向支撑以抑制浮力。 图2底板模型图

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济洛路桥P0承台结构尺寸为32.485×6.50×2.00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计划采取一次性浇筑,数量为422.305 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尺寸大,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温度升高,热量不易及时散发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度差,较大的温度差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化的差异,使混凝土各部位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伸缩,当温度变形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便产生了裂缝。为解决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水化热、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和混凝土浇筑等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转入养护阶段。防止混凝土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可能使新浇筑混凝土少失水分及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干燥或水分蒸发过快和温度下降幅度较大时,都足以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且裂缝会向内发展。因此,要尽量长时间的保温和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使其表面缓慢冷却、干燥,使混凝土能够产生足够的强度以抵抗温度拉应力。 一、混凝土浇筑 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经检查合格后,在原材料准备和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须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由于混凝土方量大,为加快浇筑速度,拟采用泵送,这样既减轻了施工中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节省了混凝土转运的时间。 1、根据面积大小和混凝土供应能力,本次混凝土浇筑采取全面分层的

施工方法: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全部浇 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分层厚 度300~500mm 且不大于震动棒长 1.25倍。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 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要求次层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2、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掺用高效减水剂华冠GFA-3G,能大幅度减少用水量和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化热。 4、混凝土的密实成型: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应垂直插入,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以促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充分捣实(振动时间10~15s,以混凝土泛浆不再溢出气泡为准,不可过振)。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倍,振动器与摸板的距离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摸板、预埋件等。插点的位置分布必须按照行列式或交错式进行选择,不可漏振。 5、泌水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另一特点是上、下浇筑层施工间歇时间较长,各分层之间易产生泌水层,它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酥软、脱皮起

桥台、承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 (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现行规、标准、法律和法规; (四)《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五)《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 041-2000); (六)《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七)业主各项管理规定。 二、质量目标及技术指标 (一)质量目标 (1)原材料合格率100%。 (2)混凝土试件强度合格率100%。 (3)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二)质量标准 1、砼的原材料和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的规定要求,砼必须按照砼配合比拌料,严格控制用水量。 2、桥台及承台的成形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3、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主筋搭接和焊接长度符合规的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符合钢筋焊接和验收的规、规程的规定。 三、工程概况 谷竹高速公路GZTJ22合同段部分桥梁的桥台分为重力式桥台(基础、墙身为C25素砼,台帽、背墙为C30钢筋砼)、桩柱式桥台(基础为桩基C30钢筋砼,台帽、耳背墙为C30钢筋砼)和肋板式桥台(基础为桩基C30钢筋砼,承台、肋板、台帽、耳背墙为C30钢筋砼)三种,各桥桥台具体如下表: 谷竹高速22标桥台一览表

四、施工准备 (一)施工测量准备:根据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导线加密点及水准点,放出基础开挖的具体位置,并用白灰线将开挖围表示出来。 (二)施工场地准备:在开挖围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坡面危石浮土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机械顺利进场,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原材料准备:施工前贮备足够数量的各种材料。砂石材料、水泥等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使用,同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四)施工人员、机具的进场:基础施工配有一名现场施工负责人,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组织工人,配备相应的施工机具。

B匝道桥施工方案

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 B匝道桥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二航局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十月

一、编制依据 1、《荆门市双喜大道(上马墩路~象山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7、《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2) 10、《工程测量规范》(JTG 50-2007) 1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 12、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13、参考有关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二、编制原则 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管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尽量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严格遵守工程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5、实行队级核算,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33641 8369 荩=24542 5FDE 忞29453 730D 猍31855 7C6F 籯29622 73B6 玶30431 76DF 盟 三、工程概况 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B匝道桥起止桩号为BK0+686.85~

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承台施工设计方案

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承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如下: 合同文件 京杭运河特大桥施工图设计文件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公路工程施工手册桥涵》 二、工程简介 路线全长,其中BY2标京杭运河特大桥起点桩号k3+,终点桩号k5+,全长。 主桥上部结构为70+120+70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由上下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截面组成。单箱底宽,两侧悬臂长,全宽。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浇筑施工。 主桥下部结构主墩采用实体墩,墩厚,宽,高。由于上下两幅桥间距小,因此上下两幅桥下部结构承台采用整体式承台,承台尺寸:××。 主墩灌注桩施工结束,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采用拉森式钢板

围堰进行基坑支护。根据要求,单个承台围堰平面尺寸控制为 30×15m。因原设计图纸中58#、59#主墩承台底标高为1.96m,经初步计算,按原设计采用12m长的钢板桩及附加二道围囹同时承台底浇筑0.5m厚的封底混凝土就能完全满足承台的施工需要,但设计变更后承台底标高为-1.7m,整个承台埋深增加了3.66m,因此经过计算后确定施工时采用15m长的钢板桩,相应的围囹数量增加至三道,封底混凝土厚度增加至1.0m。 承台施工时处于枯水期,现实测水面标高,围堰顶高程按控制(钢板桩长度15m,打入后底标高为)。施工后期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必要时采用钢板加背肋的方式把围堰加高1~3m。第一道围囹采用单根50#工字钢,内支撑采用φ300mm钢管,第二、三道围囹采用双拼63#工字钢,内支撑采用φ529mm钢管。在锁口钢板桩内侧设置牛腿,工字钢放置在牛腿上,环绕围堰一周形成围囹,以提高围堰的整体性,并为内支撑提供支点。内支撑支顶在围囹上,与锁口钢板桩、围囹形成连接,以抵抗围堰外侧水、土压力(围囹、内支撑行式详见示意图)。 围堰尺寸:30m*15m

大桥主塔承台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述 (1) 1.2.自然条件 (2) 2.基坑施工 (4) 2.1.基坑设计 (5) 2.2.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6) 2.3.施工道路 (7) 2.4.基坑放样 (7) 2.5.基坑开挖原则 (7) 2.6.基坑开挖、排水、凿除桩头 (7) 3.施工计划及机械设备、人员组织 (10) 3.1.工期安排 (10) 3.2.主要机械设备及人员 (10) 4.持续雨天施工措施 (11) 4.1.抢险组织结构 (11) 4.2.物资储备情况 (11) 4.3.雨季施工措施 (11) 5.与各方沟通、协调 (12) 6.安全施工 (13) 6.1.安全目标 (13) 6.2.安全用电 (13) 6.3.突涌的应急措施 (14) 6.4.应急预案 (14) 7.环境保护 (16) 7.1.环境管理体系 (16) 7.2.环境保护组织管理 (16) 7.3.防止土体污染 (17) 7.4.防止大气污染 (17) 7.5.防止水污染 (17) 7.6.防施工噪声污染 (17)

永川长江大桥32#索塔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32#索塔承台位置原地面标高为203.3~204.2m,承台平面尺寸为42×23.25m,四角是6.25m×6.25m的倒直角,厚6m。 32#索塔承台顶标高+205.000m,承台底标高为199.000m,基坑底标高为198.700m,基坑最大深度为5.5m,开挖方量约9559m3。基坑范围内均由粉土层和砂岩组成,基坑采用分段放坡开挖的方式。其中,粉土层按1:1.50放坡开挖,基岩层按竖直开挖。 主塔承台平面图如下: 32#索塔承台平面构造图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精编版】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精编版】

第五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 本标段工程为郑州市三环快速化项目京广路互通立交工程第七标段工程,WS 匝道、ES匝道为圆弧型,结构设计复杂,对测量工作要求更高,测量作为一项施工控制的关键性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控制体系和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 一、测量机构的设置 项目部设测量队,属工程部管理,队长由具有类似工程测量施工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共配测量工程师二名,测量技术人员三名,施工队设测量组由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担任。 项目部测量队负责工程范围的控制桩复测,桥梁、道路控制网的测设,桥梁桩基、墩柱基础、建筑物的施工放样,以及对桥梁、道路、排水等施工队测量放样进行复核和各项测量工作的协调。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 工程中配备全站仪2台,J2经纬仪2台,普通水准仪3台。 三、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控制采用建立导线、水准控制网的方法进行。 根据设计院所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线路控制桩的复测,复测成果经现场监理认可后,按照施工需要加密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施工导线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网。 所有加密控制控制点设置在施工作业范围以外位置高,视线良好的位置,每个控制点保证三个点以上的通视,控制点的数量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定,位置选定

后,用全站仪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差计算确定各控制桩点坐标,编制成果表报监理复核。以此作为全线轴线测量控制的基点。

加密的水准点,桥梁部分全部设在桥位附近。 控制网要定期进行复核,如发现控制点被破坏或移动,要及时恢复,控制网的布置和复核均采用全站仪和S1级水准仪。 四、施工测量放线的方法: 1、下部结构的测量: 本工程的桩基、承台、墩柱、立柱均利用导线网测定,为了确保下部结构的测量精度,测量时直接从控制点测设至墩位,测设时应力争不设转点,以避免转点造成的误差。 桩基复核:根据施工图纸,从控制点直接用全站仪测设每根桩基的中心位置。 承台放样: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承台纵横轴线坐标,每轴线3至4点,测量时从控制点直接设置承台纵横轴线。测完后用经纬仪设置保护桩,保护桩用混凝土浇筑加以保护。 墩柱放样:根据承台轴线桩测设墩柱纵横轴线。如发现承台轴线桩被破坏或位移迹象,从控制点直测轴线,立柱纵横轴线用红三角标注在已浇筑完毕的承台上。 2、上部结构箱梁施工的测量 确保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的准确性是施工箱梁测量的重点。梁的轴线仍采用坐标控制,根据施工图,首先测设桥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然后按照纵横轴线划出梁位,并用钢尺复核跨径,做到心中有底,如跨径有问题,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

承台(底系梁)施工工艺 一、准备工作 1、人员方面 工班进场前应进行相关方面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需取得相关操作证方可上岗。 2、设备方面

3、原材料及相关试验 钢筋、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等必须按规定的频次检验,确定原材料合格后方1 2 (1)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平面位置和标高放样。 (2)承台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并辅以人工配合清除桩周土及边坡修理。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处采用人工清理,以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开挖时要注意对桩体的保护,开挖由专人指挥,不得碰撞桩基。 (3)桩头破除 采用环切法进行桩头的破除。

(4)基底处理及垫层施工 ①基坑开挖后清理虚土、积水等。 ②垫层施工前测设承台基底标高,定出垫层面标高,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 ③桩身嵌入承台基础内10cm ,整修复位桩身变形钢筋。 (5)绑扎钢筋 ①采用卡尺对钢筋间距进行定位。 ②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呈梅花形布置,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铝合金卡尺 角钢卡尺

③承台顶部钢筋安装就位时,与底部钢筋采用架立筋支垫,支承在下层钢筋上,架立筋应保证位置准确。 (6)模板安装及加固 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内拉外撑进行加固。 (7)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现场使用溜槽下料或泵车浇筑,插入式捣固棒振捣。 (8)养护、拆模及基坑回填 ①混凝土初凝后覆盖洒水养护,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拆除模板。 ②拆模经检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基坑。 3、关键环节及控制要点 (1)承台施工前桩基必须检测合格。 (2)桩头破除时确保桩基主筋不受损伤。 (3)墩身钢筋预埋准确。 (4)必须采用专用脱模剂。 (5)承台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6)大体积砼应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 三、控制措施及控制目标 (1)采用环切法进行桩头破除时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桩基主筋不受损伤。 ①分别在承台底设计标高上各设置一条的切割线,线间做红油漆标记。 ②采用切割机沿两条切割线环向切缝,切割时严禁触碰伤筋。人工凿开缺口,深度至钢筋。 ③风镐剥离缺口以上钢筋保护层。 ④钢筋向外侧微弯,便于施工。 垫块安放示意图

某匝道桥梁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某匝道桥梁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某立交D、E、H匝道桥位于沪宁高速和苏嘉杭高速交界处,因沪宁高速的扩建,需对该桥梁进行拆除。该桥梁上部结构为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 二、主要工作量 D匝道:箱梁7跨,计137米,立柱2根,桥台1座。 E匝道:箱梁4跨,计83米,立柱3根,桥台1座。 H匝道:箱梁7跨,计143米,立柱6根,桥台1座。 三、总体目标 1、工期目标:精心组织施工队伍,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三个匝道同时开工,保证工期不超过15天。时间如下: D匝道:年10月20日——11月5日 E匝道:年10月20日——11月1日 H匝道:年10月20日——11月5日 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狠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无事故。 3、施工目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水流、噪音、灰尘和废弃等污染物严格加以控制,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力保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破坏的垃圾及时清运出现场,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文明。 四、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施工的进度需要,集中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项目部下设一个施工队,三个施工班组。设施工队长一名,组长三名,专职安全员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 五、施工技术方案 1、前期准备工作 (1)在施工段落范围内设置鲜明醒目标志、标牌及通告。 (2)在入口处设立防撞砂筒,以免汽车碰撞。 (3)施工现场的维护,采用钢管塑料网进行维护,以控制施工操作区域,防止闲杂人员出入,保证施工安全。 (4)进入施工现场的各道路道口,在施工现场各作业点悬挂安全标志与宣传牌,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5)晚间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施工方法: 根据该桥段的位置,结合本身结构特点及周围环境,该桥段的拆除采用机械法拆除。具体顺序如下: (1)拆桥梁与正常通车的桥梁之间比较近的,在二者之间搭设防护网以防止碎石飞到正常通车的桥面上。桥底下有道路的跨,在跨下和路两侧全部搭防护网以保证过往行人安全。桥下地里有管道的,在地面上均铺一层枕木以防止有大块砼掉下砸坏管道。 (2)在待拆桥梁的最低处做一条爬坡道将破碎机开到待拆桥面。 (3)桥段拆除顺序由桥中向两边拆除,先沿箱梁主体将主体两侧的翼墙、翼板和中间部分的顶板采用卡特破碎机(计划配置6台)

前山河主桥承台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3.水文地质 (2) 4.施工准备工作 (2) 5.工期计划安排 (3) 6.承台施工方案 (4) 6.1总体思路 (4) 6.2施工方案 (4) 6.2.1施工设计 (4) 6.2.2施工流程图: (6) 6.2.3钢板桩施工 (7) 6.2.4 钢筋施工 (9) 6.2.5 承台模板 (10) 6.2.6 承台混凝土浇注 (11) 6.2.7 拆模 (12) 6.2.8 养生 (13) 6.2.9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13) 7.质量保证措施 (15) 8.安全生产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 (15) 8.1安全生产目标 (15) 8.2安全保证体系 (16) 8.3安全保证措施 (16) 9.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8) 9.1环境保护 (18) 9.1.1环境保护目标 (18) 9.1.2环境保护措施 (18) 9.2文明施工 (19) 9.2.1文明施工目标 (19) 9.2.2文明施工措施 (19)

前山河特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根据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招标技术文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前山河特大桥桩基、承台施工图纸、地质资料等。 1.1.2我单位对现场和当地情况的了解、调查以及结合工程内容的具体实际对现场所进行的部署。 1.1.3我单位已到位和正组织进场的机械设备、施工队伍等的综合施工能力。 1.2 编制原则 1.2.1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2.2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投标承诺的质量目标、创优规划的实现,从而良好地实现与业主的合同约定。 1.2.3搞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合理化施工进度,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工程概况 前山河特大桥桥址位于珠海市香洲区,起点里程为左线ZK4+029.376、右线 YK4+029.037,终点里程ZK5+804.876、右线YK806.037,全长1777m,与南湾隧道相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波形钢腹板连续梁,跨径组合为(90+160+90)m,主桥全长340m。

郭家沱长江大桥P6主塔承台的施工工艺技术

郭家沱长江大桥P6主塔承台的施工工艺技术 摘要:本文重点针对郭家沱长江大桥P6主塔承台施工工艺技术展开了全面分析 和研究,对本次郭家沱长江大桥的施工概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P6主塔承台重 点施工要求进行了阐述,对P6主塔承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施工工艺技术进行 了分析,有效提高郭家沱长江大桥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通车安全打 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桥梁工程;主塔承台;施工工艺 郭家沱长江大桥是6纵线跨长江的重要基地工程,该大桥工程的核心区域为 快捷通车道,大桥项目建设将会推动该地区东部新城的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同时 也带动两侧区域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是重庆市政府为实现重庆特大空间规划 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手段。在本次郭家沱长江大桥建设施工区域,位于郭家沱周家村向南郭家沱长江道南岸区峡口镇,工程施工主线全长为 6.2km,其中包含了郭家沱长江大桥总长度为1.4km,北引道工程总长度为2.7km,其中包含了花红湾立交桥和北桥头立交桥南引道工程总长度为2.2km,包含峡口 立交桥。 1 工程概况 郭家沱长江大桥起点桩号为K2+689.209,大桥终点桩号为K4+093.009大桥全 长为1403.8m,郭家沱长江大桥主桥使用的是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结构,跨 径总长度为870m,两岸区域引桥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北引桥 跨境为4×43m,南引桥跨径为3×43+4×43m。 2 P6主塔承台施工特点 P5、P6桥塔基础施工,采用承台下接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承台结构为哑铃 形状,通过使用直径为25.4m的圆形截面和17m宽度的粱体结构之间直接进行衔接,承台的总施工长度为69.5m,承台下方设置34根3.0m钻孔灌注桩,钻孔灌 注桩间距范围在6~9.8m。 在本次郭家沱长江大桥P6主塔承台施工过程中,由于承台施工属于大体及混凝土施工,为了要防止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释放温度过大,造成混 凝土表面产生严重开裂问题,在具体的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浇筑施工方法,每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能超过3m,同时为了降低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混 凝土内外温度差大小,可以通过使用预埋冷却管的施工方法冷却管沿着高度方向 进行设置,中间层间距为0.8m,总共分为8层距离承台底部和顶部位置高度为 30cm,冷却管的平面设置间距大小为1m[1]。 3 P6主塔承台施工工艺要求 3.1 工期要求 郭家沱长江大桥P6主塔承台施工工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大桥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因此必须要保证主塔承台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工程施工过程 中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把控将P6主塔承台施工进度进行合理 规划和分解,可以将其分为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以及日进度计划来进行划分,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把控,以此来保证P6主塔整 改施工按期完成。 3.2 P6主塔承台施工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耐久性等 相关设计工作要求,制定出混凝土施工制度表保障措施,要精心选择工程施工原

跨海大桥主墩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乐清湾1号桥项目 主墩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XXXXXX 有限公司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1号桥项目部 年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 - 1 -1.1、编制依据 ................................................................................................................................................. - 1 -1. 2、编制原则 ................................................................................................................................................. - 1 - 1.3、适用范围 ................................................................................................................................................. - 1 - 2、工程概况 ...................................................................................................................................... - 2 -2.1、工程简介 ................................................................................................................................................. - 2 - 2.2.1、水文特征 ......................................................................................................................................... - 2 - 2.2.2、工程地质 ......................................................................................................................................... - 2 - 2.2.3、气象 ................................................................................................................................................. - 3 - 2.2.4、风况 ................................................................................................................................................. - 3 -2.3、施工平面布置 ......................................................................................................................................... - 3 -2.4、施工准备情况 ......................................................................................................................................... - 6 - 2.4.1、人员准备 ......................................................................................................................................... - 6 - 2.4.2、技术准备 ......................................................................................................................................... - 6 - 2.4.3、材料准备 ......................................................................................................................................... - 7 - 2.4.4、测量、试验准备.............................................................................................................................. - 7 - 3、施工工艺 ...................................................................................................................................... - 8 -3.1、主要技术方案 ......................................................................................................................................... - 8 -3.2、工艺流程 ................................................................................................................................................. - 8 -3. 4、主墩承台施工工艺 ............................................................................................................................... - 10 - 3.4.1、施工方案特点 ............................................................................................................................... - 10 - 3.4.2、钢套箱加工拼装............................................................................................................................ - 12 -3.4.2.1 钢套箱构造及施工工艺概述 ........................................................................................................... - 12 -3.4.2.2 套箱加工........................................................................................................................................... - 13 -3.4.2.3 套箱防腐涂装................................................................................................................................... - 16 -3.4.2.4 套箱预拼........................................................................................................................................... - 17 -3.4.2.5 套箱运输........................................................................................................................................... - 17 -3.4.2.6 套箱拼装........................................................................................................................................... - 17 -3.4.2.7 套箱拼装过程测量控制................................................................................................................... - 2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