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2018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2018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洨.河(xiáo)桥墩丘壑.(hè)轩榭

B.蔓.延(màn)嶙洵雕镂.(lǚ)芭蕉

C.匀称.(chèng)遒劲擅.长(shàn)蔟拥

D.料峭.(qiào)拔涉罅.隙(xiá)喧嚣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吝啬

..得连至亲骨肉都不多给一分钱,何况是外人。

B.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各展所长。

C.看着刚来我家的小表弟无所适从的样子,我不禁匿笑

..起来,并且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别紧张,一切有表哥我。”

D.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队需要合作,比赛才能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与早期作品相比,相形见绌的逊色多了。

B.在利益的驱使下,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地仿造伪劣产品。

C.透明化的售票手段不仅能提高售票效率,也能体现售票公平。

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国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4.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结绳来装饰器物,为结绳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结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结绳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配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主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③②⑥①⑤D.④①③②⑤⑥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古代的敬称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别人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C.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D.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6.综合性学习(6分)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日,学校将组织一次以“我们与互联网时

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标语拟写】

请为本次活动写一则标语。(2分)

(2)【活动设计】

请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仿照“活动一”“活动二”设计出“活动三”。(2分)活动一:网络语言我来析

活动二:上网方法我来学

活动三:

(3)【材料探究】

材料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阅读情况整体阅读率图书、报刊等传统方式阅

读率网络手机等数字化方式

阅读率

2014年41.5%50.1%24.6%

2015年57.3%52.2%32.8%

2016年67.6%54.9%44.7%材料二:用网络手机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读。此外,还节省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

7.古诗文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论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句话来说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8.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鲁智深是《水浒》中一个颇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先是“拳打镇关西”救了金氏父女,后是“大闹野猪林”救林冲,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特点。

C.《水浒》中的三位女英雄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D.晁盖是《水浒》中前期的领导人物,是108将中的第一人。

9.依据相关名著知识填空。(3分)

《西游记》中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___。

二、阅读(共56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11题。

秋夜

朱淑真①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②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①朱淑真:宋朝女诗人,字号幽栖居士,自幼聪慧,但婚姻不幸,其诗多幽怨之情,曾与李清照齐名。②烛花:即灯花。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诗人写了“烛花”“床”“梧桐”“月光”等意象,表达了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B.诗歌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缼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C.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

D.“凉”字是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视觉状态写触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E.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11.“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15题。

十二月,先府君即世①,母哭而濒死②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③,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貌。铨④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自为蒋氏妇,尝以不及奉舅姑盘匜⑤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母、哭父、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母曰:“苛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鸣机课夜⑥,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

铨于是退而语画士。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⑦,以请求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与人为善者⑧。

【注释】①先府君:指作者已经去世的父亲。即世:去世。②濒:几乎,接近。③己巳:指1749年(乾隆十四年)。④铨:作者的自称。⑤不及奉舅姑盘匜(yí):意思是赶不上侍候公婆。匜,古代舀水、注水的用具。⑥鸣机:织布时机声(指纺车)鸣响。夜课:督促(小辈)夜里做功课。⑦为之略:写出个大概。⑧本句的意思是:为的是请求著书立说、鼓励人们善行的大人先生,据此写出完善的文章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凡.百余言/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B.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C.未亡.人欠一死耳/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D.铨于是退而语.画士/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

A.宋何罪之.有(《公输》)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马之.千里者(《马说》)

D.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3分)

(2)苛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3分)

15.作者为什么要给母亲画像?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母亲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6分)

(二)说明文阅读(6分)

人工智能:还只是人类的“工具”

①谷歌“AlphaGo”和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尘埃落定,但人工智能的进化之旅才刚刚启程。人类为何要研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超过人类成为“超级智能”?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

②“阿尔法狗”用3000万局“自我对弈”数据来训练,靠的是“题海战术”。

③如果看一下背后的技术原理,AlphaGo其实也不是那么神秘,本质上与约20年前战胜国际象棋冠军的“深蓝”计算机一样,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搜索问题。有所不同的是AlphaGo采用了当下非常热门的深度神经网络,以及深度神经网络跟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的结合。

④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技术,通过算法使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机器学习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浪潮: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本质上就是人工神经网络。它模仿人类大脑行为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类大脑行为,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方式。

⑤研究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让机器完全取代人类,更应关注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

⑥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问题上有了长足进展。但在更复杂的认知层面,例如对于语言和图像的理解、逻辑推演等方面距离人类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工智能之所以会让部分人感到恐惧,最主要是联想起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科幻往往把机器“拟人化”,而今天已经成功应用的和大批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其目标并不在这些方面。

⑦人工智能将来是否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自我进化掌管世界,应当还比较遥远。我们更关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可以大大延伸人的能力,解放人类的劳动力,成为人类很好的“帮手”。就像人类制造了飞机和汽车,但你不必担心未来它们会威胁到你。

⑧人工智能还无法突破认知和情感,需要向生物智能“取经”。

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在感知这个层面会有飞速进展,而在认知和情感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⑩在研究者们煞费苦心研发各种功能的传感器配备给机器时,生物自身“传感器”的能耐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生物的眼睛能识别电磁波,耳朵能识别空气震动,神经系统能够根据波长和强度瞬间转化为视觉和听觉,能瞬间把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感知为不同的颜色,能把空气震动感知转换为语言。人工智

能的研究人员因此很早就开始从脑科学研究中寻找思路,近几年也提出了创造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优势互补的混合智能系统。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链接一: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语出惊人:“未来人类需要与机器合体成赛博格,才能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赛博格这个舶来词汇是对英文“Cyborg”的音译,即“生化电子人”,“赛博格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身体进行控制和改造,从而使人类的机能更加强大。这种改变肯定不局限于人体,而将波及道德理论,甚至整个人类社会。比如,人类通过赛博格技术拥有了惊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谁又来约束他们呢?这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考验。

链接二:人类制造的智能机器人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被称为“技术奇点”问题。“技术奇点”是指拥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不断改进自己,并且制造或繁殖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的机器人,最终达到人类不可预测、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制造智能机器人的技术越过这一“奇点”,局面将无法收拾,会伤害人类甚至使人类面临灭亡的危险。(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链接三:汉斯·乌斯克莱特对记者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即对人类而言很简单的事情,对机器来说很难;对人类而言很难的事情,对机器来说可能很简单。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人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避免让人工智能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前,不应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这一研究领域,不该将机器置于道德上两难抉择的情形。

16.下列有关链接材料内容的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不是今天已经成功应用的和大批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

B.埃隆·马斯克认为,未来的人类如果要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需要与机器合体成赛博格。

C.“赛博格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身体进行控制和改造,从而使人类的机能更加强大。

D.制造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如果突破了“奇点”,局面将难以控制,必然会使人类走向灭亡。17.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人工智能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上有很大进步。

B.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开始从脑科学研究中寻找思路,以创造混合智能系统。

C.生物的神经系统能把由眼睛和耳朵分别识别的电磁波与空气震动转化为视觉与听觉。

D.汉斯·乌斯克莱特认为,同样一件事,对人类与机器来说,其难易程度可能截然相反。18.下面是一家机构对AlphaGo及机器学习的分析,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下面的分析哪些与本文一致,哪些不一致,并阐述理由。(4分)

分析一: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的进化之旅已进入快车道。

分析二:AlphaGo与“深蓝”本质一样,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跟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的结合。

分析三:人工智能机器能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对新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

分析四:机器学习模仿人类大脑行为,与人类学习方式相近,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三)议论文阅读(共6分)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19.下列不能证明“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2分)A.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

B.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礼让令居,把院墙后移三尺。两家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C.大钢琴家李斯特,原谅假冒他的学生之名的姑娘,并收她为徒。

D.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答谢漂母。

2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韩信得势后不杀羞辱他的屠夫之子,有力地证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说法。

B.第④段列举韩安国善待羞辱自己的田甲这一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

C.本文材料的列举视角独特,“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

D.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文章的几个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三)记叙文阅读(共18分)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幅幅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仅只有高中毕业)。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有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五十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补习。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书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五十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然而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22.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文章段落主要内容

①②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

的庆典日。

③~⑥(1)

⑦⑧(2)

⑨⑩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初中,“我”也在颇不轻松

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2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4分)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中,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中“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栗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漠,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作者空闲时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E.第○11段中的“脉”是指的书法。

25.文章标题“家之脉”在文章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成长的主要作用。(6分)

三、语言综合能力(共8分)

26.下面是一篇题为《谈谈底气》的议论文写作提纲,请写一段说明文字,具体说明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8分)

要求:(1)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2)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3)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4)150~200字。

四、写作(共60分)

27.下面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60分)我们每个人都想争第一,但是第一只有一个。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