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异化与回归_杨贤江教育本质思想的新诠释

教育的异化与回归_杨贤江教育本质思想的新诠释

教育的异化与回归_杨贤江教育本质思想的新诠释
教育的异化与回归_杨贤江教育本质思想的新诠释

教育理论研究

一、教育的起源及本质

教育在生活的土壤中孕育、萌芽,在时代呼唤的雨露下茁壮、繁荣,伴随着社会的需要而生长、发展,它的成长状况取决于它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其他各种条件。如若遇到暴风雨的袭击,它会顺势而弯腰、低头,甚至扭曲。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曾指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之一领域,是给予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的;换句通俗的话,教育便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动物与教育是毫不相干的,例如,在实验室里人工孵出来的小鸟,没有见过任何鸟的飞翔,发育到一定阶段,飞起来也跟其它小鸟一样。可知小鸟飞翔,完全是本能的行为,并不需要教育。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项专利。“但是,这样一种起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教育,并不是终古如斯的;它的意义和它的内容是常常变的。”“只要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变了,它是必然地跟着变的。”因为教育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必要工具,作为“工具”必然要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发展。

杨贤江说,“这个转变的关头,是在社会的分成阶段。在社会未有阶级即在原始社会时代,教育是全人类的,也是统一的,等社会分成阶级,即在所谓文明时代,教育就变成阶级的,且是对立的。”

既然教育所依存的土壤出现分层,所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异,那么教育自然而然地脱离本性而“变性”异化。杨贤江指出:“这个变迁的大概,可说如下:第一,在氏族制度时代之教育,是为种族之维持发展,由一代向次代传下物质的及精神的社会的遗产,完全是生物学的目的。第二,当私有财产制勃兴时代,社会分裂,从而教育于生物学的目的之外,加上当作支配工具的目的。第三,当私有制已经发达之后,教育之目的遂变为忽视第一义而重视第二义。”

原始社会是人类未开化的时期,面对苍茫的大自然,仰望高高的苍穹,远看杂荆丛生的森林,搏击凶猛的野兽,相比之下,人类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但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最高等的动物”,自然有独特之处。动物只是把同类的本能无意识的“遗传”给下一代,而“当代的人,一面利用由前代所传下的精神及物质的遗产,一面更加上新的经验与发明,以传授给下一代。”

这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目的的;这不是消极适应,而是积极主动。人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生存。开始自觉地互相帮助,共同协作,组建集体。在生产生活中有意识地把自己获得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便是教育。这种与生活浑然一体的教育,人人得以享受,人人必须接受,受教育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正如杨贤江所说,这种教育“除‘种族保存’(‘个体保存’

包括在内)之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现代教育家杨贤江的事业与思想研究”

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614003.教育的异化与回归

———杨贤江教育本质思想的新诠释

秦俊巧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教育在生活的需要中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它走出“婴儿期”走进“少年期”

,从原始社会迈入阶级社会之后,却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逐渐异化。时代在呼唤教育的回归,变质的教育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更高程度上回归本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杨贤江;教育不平等;两重教育权;教育异化;教育回归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3-0011-04

目的以外,更无他种教育目的。”“所以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的事情;这又不是支配的事情,而是平等的事情。”

杨贤江指出,“照唯物史观来说,社会的经济构造是现实的基础,而法制上、政治上、宗教上、艺术上以及哲学上——

—简言之,就是观念上的各种形态(即所谓观念形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教育就是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一。”所以,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根本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劳动之外的“劳心者”。杨贤江说:“在原始共产社会,大家劳动,大家既〔即〕就劳动所需要的知能,随时随地学习,或受长老的指导;所以学问也是大家共享,且和劳动相联系的。”学习的内容“不外两方面:一是获得生活资料的‘实用教育’;一是安慰精神的‘宗教教育’。属于前者,是渔猎、战争、利器的技能;属于后者,是风习、仪式的传授。”杨贤江科学地概括了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他指出,“原始共产社会教育的特征,就在无阶级性、无尊重私产、拥护支配权的内容,教育与劳动不分,是每个人,无论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

二、迷失方向——

—教育远离本性而逐渐变异当人类走过“婴儿期”,迈入“少年期”,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的本领,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教训,体格健壮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这使得我们的祖先也有了少许的“积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正是“因为经济基础发生变动,所以巨大的上层建筑全体,也徐徐地或急速地发生变革。”社会分为两种阶级——

—有治者和治于人者,“劳心者”与“劳力者”。杨贤江说,“在政治上,‘劳心者’与‘劳力者’是支配与隶属的关系;在教育上,便是‘学问’与‘劳动’的关系。治者阶级一味从事‘学问’(自然,有很多是不从事‘学问’而只荒淫过日的),而绝不从事‘劳动’,被治者阶级则一味从事‘劳动’而绝不从事‘学问’;”学问与劳动分家,教育与生活脱离,使教育异化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杨贤江指出,这种社会现象是变态的,“决不是有种人生成是只配读书不做工,而有种人生成是只配做工不读书的。”生长在这种变态的环境中的教育自然的被扭曲而变质。杨贤江说,一旦社会中有了阶级,单纯的社会要求者就会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乃为某一阶级的要求,自是而后,学问这样东西,终是由于这种阶级的要求以发生、以发达的。从而无论何种学

问,必然地带有多少阶级的性质、阶级的色彩。”阶级社会的教育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被统治阶级被拒之于教育的大门之外,不敢问津。即使有幸受一点教育,也只是愚化的教育。这时候的教育由于私有制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变动,已经与原始社会的教育发生了本质的区别,已经脱离本性而变异,具体异化过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

在原始社会,人人都能受教育,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受教育权。而在阶级社会,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专有品。正如杨贤江所说“教育的分配,主要是受所有的多寡以决定;就是所有的特权连结到教学的特权;从而有产阶级成为有识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无识阶级。”从而由于财富的多寡,阶级的不同,贫穷的被统治者与教育是毫无缘分的。那是富有者的奢侈品,那是统治者地位的象征。如果你是被统治阶级,那么你在娘胎里就已注定“此生不识教育面”的命运,即使你天生聪慧;如果你是统治阶级,你还没出生,可能已经决定好了你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即使你是低能儿。所以杨贤江精辟地说:“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

2.从“教育是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到“教育垄断——

—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

原始社会的教育“只有生物学的目的,就是以‘保存种族’为目的,绝无支配的意味含在里面。虽有尊重长老的教训,可不是阶级性;长老之值得尊重,是为了代表全社会的利益;尊敬长老,就无异尊敬全社会。除此别无作用。”这时候的教育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到了阶级社会,教育已成为统治阶级粉饰门面的装饰品。杨贤江指出,“在教育目的上,不复是单纯的生物学的目的,而是拥护私有财产。”这时的教育承担着两种职务,“一是当作政府的支配手段的,一是当作维持并促进经济的榨取手段的。”被统治阶级即使得到恩惠,有幸受了一点教育,但这种教育“对于被支配阶级,既不是适应他们自身的利益,也不是适应全社会的要求,主要乃是施行对支配阶级有方便的教育,以俘虏被压迫者的心意,且使之成为对支配阶级服役的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共有制到阶级社会的私有制,教育的目的已经严重变质异化,很难再看到原来的性质。

3.从“教育与劳动密不可分”到“教育与劳动分家”。

在原始社会中,教育与劳动是水乳交融的,很难分辨出何时何地进行的是劳动,何时何地进行的又是学习,大家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接受教育。但到了阶级社会,教育与劳动却“断交”了,教育的地位“升级”了,成为陪伴统治阶级左右的消遣物、装饰品,和劳动断然分了手。就像杨贤江所说的“脑与手拆了伙,求知与做工离了婚,两者形成俨然对抗的阵势。”对于这种分家,杨贤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并不否认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他指出,如果承认这种分家为必要和当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严厉批评了这种“分家”的教育造成的后果。他说,“这种教育的结果,在个人方面,是读书人弄成‘手无缚鸡之力’,弄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工人弄成‘目不识丁’,弄成‘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在社会方面,是读书人高居‘四民之首’视劳动为微贱;做工人居于下流,视学问为无用。”他积极主张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4.从“单重教育权”到“两重教育权”

杨贤江说,“这所谓两重教育权,就是阶级社会中相并存甚至相对抗的两种教育。即教育制度之组成与教育行动之存在是相对立而不相统一的。”杨贤江指出,在原始社会存在两种教育,但不是两重教育权,更不是两种相对抗的教育权。那个时期,教育制度之组成与教育行动之存在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单重教育权”下,本质都是为全社会的生活需要服务,而不是专为某种特殊阶级所利用。而在阶级社会,这两种教育的关系却变了质、分了家,且对抗起来。“一种教育制度专供支配阶级的利用,被支配阶级是被摈在这种教育制度之外的,所靠者只有不成为制度的一种实质的行动。”中世纪的徒弟制度,看似一种有组织的制度,其实质却仍属于行动,不过这时期的教育制度与行动井水不犯河水,平行前进,二者没有交叉点,所以可以相互独立,而不对抗,矛盾。“但自近代的阶级制度——

—资本家与无产者——

—发达以来,即自近代的革命——

—资产阶级的革命以来,阶级不单是自然的对立关系,而〔且〕为意识的对立关系;这一关系的改变,同时就发生了教化上的意识的对立关系。”这二者不再是“并行不悖”,而是“水火不容”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互排斥,都以打倒对方为目的。杨贤江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掀开了资产阶级的面纱,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扫清了障碍。

5.从“男女教育平等”到“性别歧视——

—男女教育的不平等”。

杨贤江指出,在原始共产时代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在野蛮时代,女权特别优越;未开化时代,女子地位仍然较高;但男子方面,并不因此有在教育上的差别待遇;因为氏族社会实是平等友爱之社会,并无阶级分裂的。”但是到了阶级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使得女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男子掌握着女子的生杀大权,决定着女子的命运。“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统治阶级愚化政策的一部分,已深入到人们的骨髓,根深蒂固,成为女子身心的牢笼,把女子紧紧锁在绣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简直与外界隔绝,更是与教育绝缘。杨贤江指出,“‘重男轻女’这种‘社会道德’之所以产生,不是偶然的。凡是社会隶属与压制,皆由被压制者对压制者之经济的隶属而起。”所以“不独女子,即一般劳苦群众,在少数人握有经济支配权以前,也是不能脱离隶属的地位的。”杨贤江目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统治阶级的“花招”,对“重男轻女”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作了深刻分析,透彻的说明,并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以上五种演变过程,勾画了教育逐渐脱离本性而变异的路线,隐含着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呈现出教育异化的大致轮廓。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已经由为“保存种族”的生物学目的,转化为支配者的统治工具;已经由教育机会平等转化为“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已经由教育与劳动的密不可分到断然分家;已经出现了两重教育权的对立和性别歧视。正如杨贤江所说,“这些现象,在原始共产社会,即无产阶级的社会中,是不能有的。所以这都是教育的变质。”

三、走在回家的路上——

—教育挣脱“变态”而逐渐回归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这棵大树已经东歪西斜,扭曲变形。她疙疙瘩瘩的躯干里长满了“蛀虫”,这些“蛀虫”在侵蚀着她,吞啮着她。要让这棵千疮百孔的树挺拔茁壮,充满生机,恢复原生态,是何等的困难啊!杨贤江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指出了“治疗这棵树”的方法。他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解决教育——

—上层建筑之一的问题,必须从经济入手。在经济上未能独立以前,是无法得以脱离

支配的。而私有制的存在是阶级对立的根源所在,必须消灭私有制才能使教育回归本性,才能消除阶级,才能教育平等,而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势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

杨贤江以前苏联教育为例,指出这时期的教育已经远离了“变态”的阶级教育,向教育的正常的轨道靠拢、贴近,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回归。虽然前苏联教育也是阶级的教育,不过,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杨贤江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教育是为了少数资本家的利益,而苏联的教育,却是为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工农大众的利益,是民主主义的。虽然“苏联现在的教育还不是个百分之百的充分和推广。”但已经在努力向教育的本性之一领域——

—人人都能受教育靠近。何况“俄国的阶级教育实在已尽接近全体人类的能事了。”另外,在前苏联,教育主张教育与劳动结合、男女同学、对八岁至十七岁的儿童实施平等而且免费的教育等现象,表明了前苏联的教育在努力挣脱阶级教育的“桎梏”,“游向”教育的本性,印下教育在回归途中努力跋涉的痕迹。

杨贤江还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未来社会的教育作了科学的预测。首先,未来社会经济完全平等,每个人都将接受一种完全的教育。“对一切儿童施以免费的公共教育。”其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个人或者差不多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过程”,肉体劳动将平均分配,“一切教育制度都将变成劳动制度。”教育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之一领域。”再者,“未来社会主义的劳动训练,将启发每个儿童的好性质,且将使每事都受制于儿童自身及全体的利益以行。”这是对“种族保存”更高程度的复位。总之,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国家已自动消失,阶级已悄然消亡。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教育不再是某一阶级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的必需品。未来社会的教育,既回归了本位,又高于本位,是“更高程度的归位”。

四、一路走来——

—教育的演变历程

纵观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一路走来经历的坎坎坷坷,留下的串串脚印和深深足迹。人类社会从一开始产生,她就背起行囊踏上了征程,就像杨贤江所说的“自有人生,便有教

育”。“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在原始社会,这一人类的初期阶段,教育保持着它的本色,“种族保存”是它唯一的目的,教育与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教育在随时随地进行着,没有不公平,也没有阶级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发生、发达,人类的生活遂发生根本的异化,教育被统治阶级俘虏,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的“棍棒”,束缚人的“囚笼”,禁锢思想的“紧箍咒”。正如杨贤江所说,“国家是建立在原始共产社会之废墟上的回旋舞台。……在任何舞台面上,台柱子终是‘所有多者’,‘跑龙套的’终是‘所有少者’及‘无所有者’。而所谓‘教育’这条鞭,终被握在台柱子手里,以之驱策指挥‘跑龙套的’用的。”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一跃成为统治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呈现出五种新的特征。“第一,教育的地位——

—‘教育与劳动分家’;第二,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第三,教育的职能——

—‘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第四,教育的双轨制——

—‘两重教育权的对立’;第五,教育的歧视性——

—‘男女教育的不平等’。”这种异化的教育是与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相联系、相适应的,杨贤江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从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揭示了这一现象的实质,并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的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消亡,教育必然会找回她的童真,并增添几分成熟,经过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在更高程度上归位。“杨贤江引用美国人摩尔根的话,把这种回归称为‘在一个更高形态的复活’。革命导师列宁对此也有精湛的论述,称此为‘更高形态的复归’。”

教育从生活的需要中走出,从原始社会中走过,经过阶级社会的长途跋涉,终于要回归了……回归的不仅仅是走出的,还有一路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任钟印.杨贤江全集(第三、六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2]吴洪成,陈淑霞,等.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3]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韩四清】

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让教育回归本质,呼唤全人的生命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 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 主义等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 等现象。 而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也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 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青少年渴 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 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此种种,都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 密切关联。 中国的教育在抓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方面非常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方面表 现不佳,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成长中,有无生存的技巧和生活的能力?有无感恩之心?有无团队精神?有无善良、勇敢、仁爱、责任、诚信等等品质?应该说,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非常欠缺,众多学生人生方向与目标不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难觅,学 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导致其生存品质低下;轻则陷入了郁闷、无聊、纠结、“活得很累”,严重者则发展到——网瘾、自闭、斗殴、自残,再严重者就沦入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的种种困境之中。 面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单以传统的“德育”和“素质教育”等已经不够,我们应该 呼吁让教育回归本质——从“教书”回归“育人”的本质。因此,迫切需要在学校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加以解决,在家庭教育中贯穿更为契合本质的理念来加以运用,而全社会也需要 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这时候,一种新的教育门类——生命教育开始得到普遍的关注,我们 应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大力推广生命教育,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并在其他各 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将生命教育运用到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中,以此来增强学 生们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谐生命,使学生们摆脱生命困顿,获得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生活与幸福成功的人生。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与内涵 从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始的生命教育,在21世纪之后已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生命教育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出版了《生命的实相》 一书,首先提倡“生命的教育”的重要性。1968年,美国知名作家、演说家、作曲家、摄影家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北部内华达山脚下的丘陵地带正式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这是一个从 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集团。而“阿南达”是梵语,意指“喜悦”,说明生命教育是一种在学习中 可以释放自我压力、寻找生命中成长快乐的教育。约10年之后的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成 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这应该是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生命教育” 概念(life education)的机构,该中心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从1997年开始,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其产生的背景是:一些质优女生(品学兼优)的自杀;后来发生于1999年 台湾9·21大地震中大量生命的丧失;许多青少年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实。“……有鉴于 当时台湾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已凌驾了心灵方面的追求,社会快速朝向多元化发展,导致 人们缺乏一套能够肯定自己、稳固人际关系、增进守法精神的伦理观;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社 会问题,已经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发展,举凡飙车、自杀、校园伤害事件在当时也时有所闻。”(徐敏雄:《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国立编译馆主编,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47页。)现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 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都普遍地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命教育。从2004年开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的点滴做法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反思总理的讲话,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近年来,西陵区得胜街小学秉承已有的开放教育特色,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有效性研究,力求通过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校外教育成为学生将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最有效途径,并最终成为一门立足社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一门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实现校内教育、校外教育融合,实现大教育观。一、以小课题研究为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新教育应采用新的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得小的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的新的学理、新的方法,它打破了学生“坐而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目的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行动”即主动探究实践来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紧紧围绕开放教育“六学会”目标——“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合作、会引领、会创新”,以探究学习为主题来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孩子们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自由组合成探究小队,进行分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形成了与正式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学生们在校外教育小课题研究活动中体验到了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多方面的社会技能、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活动流程图如下: 第一阶段:确定小课题探究内容。第一步自主确定探究主题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确定主题。第二步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并确定组长和辅导教师。选择同一主题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探究小组,下面可设5——7人成为一个探究小队,进行分工,并选择相关辅导教师。 第三步制订探究计划每组的同学根据所选的主题讨论出探究活动的目标、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制订探究计划。第二阶段: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第四步进行调查访问根据活动目标,收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外出调查活动。第五步整理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对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填写到《探究小本》上。第三阶段:探究活动展示汇报第六步在班级中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各组同学精心制作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过程,分享实践活动成果。第四阶段:探究活动小结。第七步参加校级“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大讲坛”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优秀探究小队代表,从个人的角度或集体的角度谈出自己的参加探究活动的感受。各队员整理探究实践活动日记。辅导教师撰写探究实践活动报告,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二、以“做中学”为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得小的教师鼓励、指导、带领学生去大自然、社区、农村、博物馆……学生们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大自然、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做”为中心亲自进行实践探究,在行动中思考,在行动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主要采取三个步骤:①做前问。着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方法有两种:一是学生质疑生惑,二是教师设疑激趣。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明确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解决的问题和任务;②做中学。在探究过程的中间环节,着重学生的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安排实践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全体参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强调生生合作,围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③做后思。在完成探究任务的基础上,重视总结交流,互相倾听,知道解决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

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

杨贤江、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杨贤江、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编写了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教育史ABC》,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原理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新教育大纲》。 1.论教育的本质 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②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③同时指出:学校都是社会的劳动领域,为赋予劳动力以特种的资格的地方,就是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为特殊的劳动力的地方。 2.论“教育功能” 20世纪20年代教育界流行的“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先教育后革命”的论点,是对教育功能不恰当的夸大。 ①对于“教育万能”论,杨贤江指出教育有助于社会发展,但教育又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不可能超越时代和环境条件; ②对于“教育救国”论,杨贤江针对当时提倡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几个观点,指出只要中国社会未改造,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不打倒,中国殖民地位不摆脱,中国便不可得救。 ③对于“先教育后革命”论,杨贤江指出,先通过培养人民的革命能力,然后才能进行革命的说法具有欺骗性,因为统治阶级不可能允许自己所支配的教育为无产阶级革命去培养革命人才。 3.“全人生的指导”与青年教育 杨贤江认为,青年期是人的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青年期极为关键,因此,他对青年提出了进行“全人生的指导”的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①“全人生的指导”是指对青年进行全面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 读后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读后感 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

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有一位全国着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我听了很震惊。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自己游走的空间。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历史止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

杨贤江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核心素养的探究实践 -------------榜样教育在学校的实践和探究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蔡雪峰严伯冲沈吉军 201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学生时代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杨贤江同志因而早就提出:"学生时代谓为一生最切要时代".这是因为学生时代尤其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转型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一方面,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为社会的不良习气所影响.一个人学生时代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他的处世观、理想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反过来说,一个人的一生总会留下他的学生时代的深深烙印。在这新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追星现象也影响着我们新时期的学生,有不少学生本身就是"fans",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为学生提供可让学生参照和借鉴的榜样,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学校现在面临的问题。 活动案例:校十佳学生评选――――慈溪市杨贤江中学 一、评选宗旨 “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评选活动旨在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成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评选条件 1、“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的评选标准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学术研究、科技创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表现出色,并取得突出成绩。在上述基础上,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 (1)、校级或校级以上“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2)、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发明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份子者; (5)、在校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者; (6)、在逆境中顽强拚搏、自立自强且品学兼优者; 三、评选办法与步骤 1、各班根据评选要求,开展相关的评选活动,在此基础上向校团委推荐候选人1名,并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材料,按时上报;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根据情况另形上报; 2、团委办公室对各班推荐人选的材料进行审核,推荐材料不全或不符要求的将被取消评选资格; 3、团委在充分考虑候选人事迹后,将确定20名人选作为正式候选人。; 4、团委在校广播台、宣传窗等宣传阵地公布正式候选人及其事迹,进行为期1周的全校公示,广泛征集全校师生的意见; 5、团委在听取各方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全校同学的无记名投票结果进行选举,并报学校校长室同意,最终确定“杨贤江中学十佳学生”获奖者。 四、评选要求

让教育回归本质有感

让教育回归本质 “教育改变人生”是我们时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许多人却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简单地将其归之为“升学名言警句”,殊不知这其实是曲解。近来,通读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一书,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叶老四十八篇的教育论著让教育回归了本质,对“教育改变人生”这一命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下,小学教育也成了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小学教育是为了升学服务的,六年的努力只不过是为了换取一纸通知,填鸭式教育也越来越泛滥,虽然我们一个劲儿地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教育的本质已经变了味道,如今,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小学教育的本质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了。而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一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叩开课改大门的敲门砖。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即生成,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全人”,同样,叶圣陶先生的这三个观点传递的也是如此。叶老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表达了“养成习惯、陶冶性情”的观点,这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与生成”不谋而合,随后叶老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更深刻地指出:“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这就把养成好习惯提到怎样做全面发展的高度。不难看出,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习惯既包括

知识方面的,也包括做人方面的。而习惯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这就意味着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比例尽量调整到“3:7”。从“帮助学生学”到“引导自学”,再到“教是为了不教”,这将是小学教育演变的脉络,也是我们在将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是一本逻辑性非常强的文艺理论作品,虽然部分文章发表于数十年前,但却丝毫无损其思想的厚重内涵。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一本好的文艺理论著作则可以促进一门科学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是教育学中的精品,当之无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

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孔子的教育理念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高二9班王永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高二九班邹庆锋子曰

熊丙奇教授:《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熊丙奇教授:《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 一、编辑推荐: 教育,每一步都与个人息息相关,公平,你我必须关注 1、熊丙奇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关注。杨东平鼎力推荐。 2、他用自己的思考告诉公众,争取公平的权益,与每一个普通人相关。 3、不抱怨,不责问,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教育困境给出可尝试的解决方案。 二、内容简介: 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也许你可以无视打工子女在城市无法求学,因为那不是你的孩子。 也许你反对随迁子女在大城市高考,因为那会侵占你孩子的高考利益。 也许你也赞成把不听话有疾病的孩子赶出教室,因为这会影响聪明的孩子学习。 然而,在一个没有公平保障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不公平的受害者。 熊丙奇教授本着一份对教育公平的关切之情,关注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难题,关注学校在这个社会的多元定位问题。这是一个公民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目前教育困境的思考。不抱怨,不责问,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教育困境给出可尝试的解决方案。 三、作者简介: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熊丙奇博士主编、编著、著作的书有:《教育的挑战》《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等20种30余版次。为《中国教育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报专栏作者。2009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腾讯网联合评为“2009年度致敬之教育时评家”。2011年获评网易“年度教育时评家”、央广十大教育改革杰出人物。 四、目录 序 第一部分抛荒 被抛弃的村小——撤点并校 被边缘的群体——留守与流动儿童 被抛弃的教师——代课教师 第二部分撕裂 被资源撕裂——好学校、坏学校 被分数撕裂——差生、优生 被身份撕裂——富生、穷生 被利益撕裂——本地人、外地人 第三部分梦碎 底层固化——新读书无用论 大学梦碎——名校情结 就业梦碎——父辈就业 第四部分畸变 分数至上——全盘应试 城市思维——剥夺弱者 权力通道——教育腐败 第五部分出路 均衡资源——打破利益链 补偿公平——消除特权 救济权利——依法治教 多元发展——推进教改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你对里面内容了解多少?下面由为从两方面讲述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体现做人的标准与准则。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章)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章)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章) (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4章)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4章)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4章) (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4章)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第十五章) (10)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第十四章) 孔子的智育思想 孔子重视智育,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章)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二章)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章)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章)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章)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章) (7)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章)注: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章)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章)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章) 关于孔子处事方针的基本内容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ee10570414.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xx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

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