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学案沪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学案沪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学案沪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学案沪科版必修1

学案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理解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近似相等.2.理解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知道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理解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知道如何用图像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一、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二、位移图像

1.画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位移s,把物体各时刻的位置坐标用点表示出来,可作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简称位移图像.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反映着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三、速度图像

1.画法: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速度v,根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可作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简称速度图像.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用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来表示.

一、瞬时速度

[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在气垫导轨上A处安装光电门,滑块上分别插上宽度不等的遮光片.每次都从最高点释放滑块,则滑块前沿的P点每次经过A时的运动快慢相同.光电计时器可以记录P从A点经过一段位移Δs所需时间t(Δs为遮光片宽度).遮光片宽度Δs和所需时间Δt列表如下:

(1)求出每次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并填入上表.

(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什么物理意义?

(3)如何更精确地测定P 点经过A 点的瞬时速度呢?P 点经过A 点的速度更接近上述哪一个速度?

答案 (1)0.56 0.53 0.52 0.51 0.50 0.50

(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似乎向某个数值靠拢.这说明,随着Δs 的越小,所得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P 点经过A 点运动的快慢程度.

(3)再缩小遮光片的宽度,即时间间隔Δt 尽可能小.当Δt 非常小时,Δs

Δt 就是P 点经过A

点的瞬时速度.P 点经过A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0.50 m/s. [要点提炼]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1.在公式v =s t

中,若时间t 非常小,接近于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2.矢量性: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3.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二、位移图像 [问题设计]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位移s ,把汽车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在坐标系中用点表示出来,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起来. (2)图像有什么特点?图线的斜率有什么物理意义? 答案 (1)

(2)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即k =Δs

Δt =v .

[要点提炼]

1.位移—时间图像(s —t 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由s -t 图像可以知道: (1)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2)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或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 (3)速度的大小: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3.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为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延伸思考] 如果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2所示.这个图像表示汽车的运动轨迹吗?汽车的速度如何变化?

图2

答案 s -t 图像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题图可知斜率逐渐增大,故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三、速度图像 [问题设计]

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图3所示为某物体的v -t 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

图3

(1)用v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v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从v -t 图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优点:直观方便.v -t 图像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从v -t 图像中可知任意时刻速

度的大小和方向.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 a=4 m/s,v b=8 m/s.

[要点提炼]

1.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由v—t图像可以知道

(1)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2)可判断一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

(3)速度图像在时间轴上方表示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在时间轴下方表示速度方向沿负方向.

一、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例1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1 m

答案 D

解析由于不能确定经过P点前、后1 s内的平均速度是否为1 m/s,故也不能确定P点前、后1 s内的位移是否为1 m,A、B错;以P点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平均速度

不一定等于1 m/s,这1 s内的位移也不一定等于1 m,C错;从P点开始做速度为1 m/s的匀速运动,1 s内的位移s=vt=1 m,D对.

二、位移—时间图像

例2如图4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A、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

图4

A.t=0时,A在B后面

B.B物体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

D.A物体在0~t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

解析由题图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不对;B物体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不对;A物体在0~t1做匀速运动,故D不对.

答案 B

三、速度—时间图像

例3 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请回答:

图5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吗?

(2)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解析 (1)由题图知t =0时v ≠0,所以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0~t 1时间内逐渐增大,t 1~t 2时间内速度大小不变,t 2~t 3时间内速度逐渐减小,在t 3时刻速度为零,t 3时刻以后,速度反向,但大小在逐渐增大. 答案 见解析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

??

?

瞬时速度???

?? 意义能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s -t 图像?

???? 意义

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t 图像????

?

意义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下节学习

1.(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B .瞬时速度等于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答案 BD

解析 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所以选项A 错.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Δt 越小,越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所以选项B 对.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某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明它与一段时间内位移方向间的关系,

选项C错.

2.(对瞬时速度的理解)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持续风速235 km/h,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答案 A

解析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由“持续”知,235 km/h指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14 km/h是指瞬时速度,故A正确.3.(位移图像)如图6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图6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C.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答案CD

解析甲的出发地离乙的出发地相距20 m,乙比甲晚出发10 s,10 s内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乙出发时距离甲的位置大于20 m,A、B错误;10 s~25 s这段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之间距离逐渐减小,25 s时,两者相遇,C、D正确.

4.(速度图像)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则该物体( )

图7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C

解析由于v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是先增大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

动.由于v 的方向始终没变,所以物体朝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题组一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v =s

t

,当t 非常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答案 ABD

解析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v =s t

可知,当t 非常小,甚至趋近于零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度,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C 错误,D 正确. 2.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 .火车以76 km/h 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

C .城市繁华路口路标上标有“15 km/h 注意车速”字样

D .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 答案 A

解析 与某段时间或过程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与某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的是瞬时速度,由此可判断A 中描述的是平均速度,B 、C 、D 中描述的是瞬时速度.

3.小蒙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则( ) A .他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 .他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 .他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 .他1 s 末的速度为1 m/s 答案 C

解析 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 s 内平

均速度为21 m/s =2 m/s ;4 s 内的平均速度v =1+2+3+4

4 m/s =2.

5 m/s.

题组二 位移图像

4.在如图所示的s —t 图像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 AB

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速度,A 、B 图像中斜率不变,故v 不变.

5.如图1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OA 段运动速度最大

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 .C

D 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OA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OA =s t =

15 km

1 h

=15 km/h ,

AB 段汽车静止;BC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BC =s ′t ′=-

1 h

=15 km/h ;

CD 段表示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CD =s ″t ″=-

1 h

=-30 km/h ,负号表示运动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4 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

6.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 与时间t 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 .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

D .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 答案 D

解析 由于题图是s —t 图像,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不对;甲从原点出发,乙从s 0处出发,故B 不对;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是曲

线乙上的切线与甲平行时,由图可以看出,此时二者对应的位移并不相等,故C不对;由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D正确.

7.在百米赛跑道上,假定四个运动员A、B、C、D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训练,其位移图像如图3所示.t=0时,教练员发出起跑令,由图可知( )

图3

A.最晚起跑的是C运动员

B.抢跑的是D运动员

C.往回跑的是A运动员

D.B运动员比A、C、D运动员跑得快

答案CD

解析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运动员所处的位置,故B是按时起跑的,C是抢跑的;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员开始起跑的时刻,故最晚起跑的是D;A是往回跑的;由图可知,B跑完100 m所用的时间比A、C、D都短,故B比A、C、D跑得快.

8.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0.8 m/s

B.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

D.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解析20 s内的位移为16 m,平均速度为:v=s

t

16

20

m/s=0.8 m/s,A正确,B错误;质

点在0~20 s内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为正,说明质点一直朝正方向运动,由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质点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

题组三速度图像

9.如图5所示,a、b两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互相平行,则下列对两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它们的速度大小不同

B.在t=0以前它们一定都是静止的

C.它们的出发点一定相同

D.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同

答案AD

10.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小车前10 s朝正方向运动,10 s后朝负方向运动

D.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AB

解析由v—t图像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 均正确.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一直朝正方向运动,C错误.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项错误.

11.如图7所示,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中的a和b所示,从0到t1这段时间里( )

图7

A.两个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v1、v2的方向相反

B.两个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1>v2

C.两个物体在t1时刻速度大小相等

D.两个物体在t1时刻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C

解析 根据速度图像可知两个物体在t =0时刻的速度大小v 1<v 2,方向相同;随着时间变化,

a 物体的速度变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小,在t 1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题组四 综合应用

12.如图8所示,表示一质点在0~6 s 内的s -t 图像,试据此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并画出它的v -t 图像.

图8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s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

0~2 s 的速度v 1=6 m -0

2 s =

3 m/s

2 s ~4 s 的速度v 2=0

4 s ~6 s 的速度v 3=-6 m -6 m

2 s =-6 m/s

质点的运动情况:0~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3 m/s,2 s 末离出发点6 m ;2 s ~4 s 内质点速度为0,静止于离出发点6 m 处;4 s ~5 s 质点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6 m/s ,5 s 末回到出发点,5 s ~6 s 质点继续以6 m/s 的速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 s 末位移为-6 m .v -t 图像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运动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学 [知识要点复习] 1.位移(s):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长度。 2.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它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v):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加速度(a):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 矢量,单位m/s2。 4.路程(L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 (1)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2)图象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加速度a 的大小、方向不变

2)图像 7.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的自由运动。 8.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叫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9.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0.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不同、作用在两个不同且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可概括为“三同,两不同”。 11.超重与失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其重力的现象叫超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其重力的现象叫失重。 12. 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若用θ表示加速度a 与速度v0的夹角,则有:0°<θ<90°,物体做速率变大的曲线运动;θ=90°时,物体做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90° <θ<180°时,物体做速率减小的曲线运动。 1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a.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b.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c.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3)运动分解的原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1]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广东惠阳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4.(福建厦门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 C.路程D.速率

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 B .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C .第2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 .第2s 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v 1+v 22,v 1+v 22 B.v 1-v 22,v 1-v 2 2 C .0,v 1-v 2 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7.(银川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 100 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 .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高中物理 模块综合测评 沪科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7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v 0g B.2v 0g C.4v 0 g D.8v 0g 【解析】 设平抛的水平位移是x ,则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就是2x , 水平方向上:x =v 0t ① 竖直方向上:2x =12 gt 2 ② 联立①②可以求得:t =4v 0 g .故选C. 【答案】 C 2.甲沿着半径为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乙沿着半径为2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各自跑了一圈,他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分别为ω1、ω2和v 1、v 2,则( ) A .ω1>ω2,v 1>v 2 B .ω1<ω2,v 1<v 2 C .ω1=ω2,v 1<v 2 D .ω1=ω2,v 1=v 2 【解析】 由于甲、乙在相同时间内各自跑了一圈,v 1=2πR t ,v 2=4πR t ,v 1<v 2,由v =r ω,得ω=v r ,ω1=v 1R = 2πt ,ω2=2π t ,ω1=ω2,故C 正确. 【答案】 C 3.(2016·福州高一期末)如图1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 0从A 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 的B 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 点,则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为( ) 图1 A.v 2 0-4gh

B.4gh -v 2 0 C.v 2 0-2gh D.2gh -v 2 【解析】 设小球从A 到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小球从A 至B ,由动能定理,有- W f -mgh =0-1 2 mv 20 小球从B 至A ,由动能定理,有 mgh -W f =1 2 mv 2A -0 解以上两式得v A =4gh -v 2 0,B 对. 【答案】 B 4.如图2所示,螺旋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P 、Q 为对应的轨道最高点,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且能过轨道最高点P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 .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线速度v P >v Q B .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角速度ωP <ωQ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a P >a Q D .轨道对小球的压力F P >F Q 【解析】 轨道光滑,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A 错;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 守恒有v P r Q ,根据ω=v r ,a =v 2 r ,得小球在P 点的角速 度小于在Q 点的角速度,B 正确;在P 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Q 点的向心加速度,C 错;小球在P 和Q 两点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即mg +F N =ma 向,可得P 点对小球的支持力小于Q 点对小球的支持力,D 错. 【答案】 B 5.(2015·全国卷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

高一物理复习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 =0,v=恒量. 3.位移公式:S =vt . 八、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 t v ??=t v v ?-1 2。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 一-第一章-《运动 学》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5.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 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普通学业测试(必修科目)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普通高中学业测试(必修科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 – 4 小题 瑞雪兆丰年 春风迎新岁 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t 的汽车,以40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0.2(g = 10m/s 2) 1.汽车的重力为 A .3×102N B .3×103N C .3×104N D .3×105N 2.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以汽车为参考系 A .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B .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C .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 D .前方的汽车一定是运动的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 .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汽车的惯性也在减小 4.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图中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像是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运动员百米赛 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x t O v t O x t O v t O 甲乙 甲 乙 乙甲 乙 甲 B . D . A . C .

B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 .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6.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 A .千克,米,秒 B .牛顿,千克,秒 C .牛顿,米,秒 D .牛顿,千克,米 7.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 ,隧道管养在夜间1:00 – 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 .设计时速80km/h 为瞬时速率 C .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m 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8.从飞机起飞后,攀升过程中,假设竖直方向向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该过程飞行员 A .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 .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 .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 .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 .瞬时功率始终大于平均功率 C .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D .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10.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实验要求是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B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C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D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 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 ,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 .0 B .F C .F cos θ D .F sin θ 12.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P 、Q 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 弹性金属片,使P 球沿水平方向抛出,Q 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球先落地 B .Q 球先落地 C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可能相等 D .两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相等 13.2015年7月25日,我国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全部使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CPU ),圆了航天人的“中 Q P P O F 1 F 2 木板橡皮条细线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3章测试题)

推荐下载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中物理选修3-1 (1---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 D ) A .其方向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B .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 C .跟放于该点的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D .跟放于该点的电荷的电量及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无关 2.将电量为3×10-6C 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6×10-3N ,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 的正电荷放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B ) A .1.2×10-2N ,方向水平向右 B .1.2×10-2N ,方向水平向左 C .1.2×102N ,方向水平向右 D .1.2×102N ,方向水平向左 3 . 如图2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A 点场强一定大于B 点场强 B .在B 点轻轻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 点运动 C .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D .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 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 方向 4.将一个正点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A 点, 电场力做功为4×10-9J, 将一负点电荷 (带电量与上述正点电荷相等) 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的B 点,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8×10-9J, 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 B ) A .U A >U B >0 B .U B <U A <0 C .U A <U B <0 D .U B >U A >0 5.一对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 一个电子从某一板上的小孔沿与电场线相反方向射入电场, 不计电子的重力, 在电子向另一板运动的过程中,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 .电子的动能逐渐减小, 电势能逐渐增大 B .电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电势能逐渐减小 C .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都逐渐增大 D .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6.在正电荷周围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这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不相同,电势也一定不相同 B .这两点电场强度有可能相同,电势有可能相同 C .这两点电场强度一定不相同,但电势有可能相同 D .这两点电场强度有可能相同,但电势一定不相同 图2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作者:————————————————————————————————日期:

运动学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照物 3.参照系——固连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解题时要记住所选的是参照系,而不仅是一个点) 4.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v 绝=v 相 +v 牵 二.运动的描述 1.位置:r=r(t) 2.位移:Δr=r(t+Δt)-r(t) 3.速度:v=lim Δt→0 Δr/Δt.在大学教材中表述为:v=d r/dt, 表示r对t 求导数 4.加速度a=a n +a τ。 a n :法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改变率,且a n =v2/ρ,ρ叫 做曲率半径,(这是中学物理竞赛求曲率半径的唯一方法)a τ : 切向加速度,速度大小的改变率。a=d v/dt 5.以上是运动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也就是位移、位移的一阶导数、位移的二阶导数。可是三阶导数为什么不是呢?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F=ma,即直接和加速度相联系。(a对t的导数叫“急动度”。) 6.由于以上三个量均为矢量,所以在运算中用分量表示一般比较 好 三.等加速运动 v(t)=v 0+at r(t)=r +v t+1/2 at2 一道经典的物理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中物理学家曾 经研究,当大炮的位置固定,以同一速度v 沿各种角度发射,问:当飞机在哪一区域飞行之外时,不会有危险?(注:结论是这一区域为一抛物线,此抛物线是所有炮弹抛物线的 包络线。此抛物线为在大炮上方h=v2/2g处,以v 平抛物体的轨迹。) 练习题: 一盏灯挂在离地板高l 2,天花板下面l 1 处。灯泡爆裂,所有碎片以同样大小 的速度v 朝各个方向飞去。求碎片落到地板上的半径(认为碎片和天花板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切向速度不变,法向速度反向;碎片和地板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即碰后静止。) 四.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1.我们讲过的圆周运动是平动而不是转动 2.角位移φ=φ(t), 角速度ω=dφ/dt , 角加速度ε=dω/dt 3.有限的角位移是标量,而极小的角位移是矢量 4.同一刚体上两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两点的相对距离不变,相对运动轨迹为圆弧, V A =V B +V AB ,在AB连线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

高一物理 必修一运动学知识点归纳及例题练习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2.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现实中不存在)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 ⑵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并不表示自转或旋转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⑶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其自身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时; ⑷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产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 例: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研究自转的地球 四、时间轴: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物理学中常用时间轴上一点表示(时刻),用时间轴上一段距离表示(时间).可以类比数轴。 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指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时刻所反应的是一个时间点,没有大小,不可度量)。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在时间的划分时一定要注意“第几秒初”与“第几秒末”的物理意义,“第几秒内”与“几秒内”的区别。具体如下。 第几秒初与第几秒末都是指某一时刻,没有大小单指一个时间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n 秒末与第n+1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第几秒秒内指一个时间段,其时间长度是1秒,它的物理意义如:第n秒内指第n秒末与第n秒初之间的时间段,大小为1秒,但n秒内指的是从零开始到第n秒末的一段时间其大小是n秒。具体如下图: 例: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3s末是时间的概念,这段时间内历时3s B.最后2s是时间的概念,这段时间内历时2s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章末检测卷汇总(共6套)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章末检测卷汇 总(共6套) 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 则在这段时间内( ) A.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 加速度也一定不断改变 B.速度可以不变, 但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C.质点不可能在做匀变速运动 D.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答案 D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故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其加速度不为零, 但加速度可以不变, 例如平抛运动, 就是匀变速运动.故A、B、C错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故D正确. 2.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 相同的是( ) A.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而斜抛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C.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 而斜抛是速度一直减小的曲线运动 答案 A 解析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后, 只受重力作用.合外力为G=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加速度都是恒定不变的, 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 都是匀变速运动.它们不同的地方就是平抛运动是水平抛出、初

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 斜抛运动有一定的抛射角, 可以将它分解成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也可以将平抛运动看成是特殊的斜抛运动(抛射角为0°).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它们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C错, A正确.平抛运动的速率一直在增大, 斜抛运动的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也可能一直增大, D 错. 3.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 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物体做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 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 m/s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知, x方向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 y方向的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 则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不在y轴方向上;x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零, y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沿y轴方向, 所以合运动的加速度沿y轴方向, 与合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 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故A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y轴方向的加速度, 保持不变, 故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v0=v x02+v y02=302+402 m/s=50 m/s, 故C正确, D错误, 故选C. 4. 如图2所示, 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 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光滑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 橡胶球静止时, 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 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 移动过程中, 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 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 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图2 A.v sin θ B.v cos θ C.v tan θ D.v cot θ 答案 A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一.平均速度:任意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①t s ??=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v =20t V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t V V S t 2 0+=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由A 沿直线运动到B ,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21v v + B .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21v v + B .21212v v 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3.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km/h B .345km/h C .56km/h D .90km/h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 < V 乙 C .V 甲 > V 乙 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 二.加速度公式的理解:a=(v t -v 0 )/t 公式中各个部分物理量的理解 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 t >v 0,a 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 t <v 0,a 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学例题及解析

运动学 【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 =2 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 +=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 (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021x x v -==8m/s 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2 32x x v -= =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 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 [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4】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4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B .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2.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 .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 ,a 点在它的边缘上.左轮半径为2r ,b 点在它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 点与b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2 B .2:1 C .4:1 D .1:4 4.第一宇宙速度就是( ) A .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C .使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D .使人造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5.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 4 1,则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 为地球半径)( ) A .R B .2R C .4R D .8R 6.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0处的角速度大 C.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D.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 7.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D.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阶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8.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则( ) B.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2倍 A.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1 2 C.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1 D.甲的动能是乙的动能的4倍 4 9.一空盒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滑行的最远距离为L.现往空盒中倒入沙子,使空盒与沙子的总质量为原来空盒的3倍,仍以原来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此时滑行的最远距离为( ) A.L/9 B.L/3 C.L D.3L 10.关于功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人对物体做了正功 B.人托着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加速前进,人对物体做了正功 C.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功也一定是矢量 D.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的区别,所以功是矢量 11.某同学查询到“神舟”六号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分钟,他将这一信息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比较,由此可知( ) A.“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 B.“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地球同步卫星大 C.“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低 D.“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 12.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3: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v A:v B=1:3 B.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A:a B=1:9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率D.质量 2.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三角形法,运用三角形法求合矢量有时很方便。如下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B.C.D. 3.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刘老师在操场跑步,跑了5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研究跑步姿势时可以将刘老师看作质点 4.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如图所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的上方,重力大小为240 N。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 37°=0.6。假定横梁对O点的拉力总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总沿BO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B.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C.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160N D.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400N 5.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 B.40m C.216m D.342m 6.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 定,其原因可能是( )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小车运动时快时慢 8.A、B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路段上同向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且A车在前、B车在后,时刻,两车相距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A、B两车在内的位移相同D.若,A、B两车必定相撞 9.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1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练习题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 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3 B 位移大小比之为 1:3 C 平均速度之比为 2:1 D 平均速度之比为 1:1 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路 程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 .在第3、4 s 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 .1∶4 B.3∶5 C.3∶4 D.5∶9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 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0 D .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 5、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 ,使它的加速 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 ,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 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 ,则这段时间内 ( )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 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 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