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研究?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营养支持治疗

段建明 许 芳 刘 萍 唐东红 安 新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合理使用营养支持疗法后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择19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收住肺心病合并有呼吸衰竭及营养不良,且能够排除肿瘤及代谢、内分泌疾病者56例。随机分营养支持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予标准饮食和Π或加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两组间体重无明显变化,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上升。治疗组前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及淋巴细胞总数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101),对照组亦有上升。治疗组PaC O

2

下降较对照组为明显(P<0105)。治疗组死亡2例,占7169%(2Π26);余24例平均18175天好转;对照组死亡5例,占15162%(5Π32),余27例平均2215天达到好转标准。 结论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利于肺心病的治疗,并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 肺心病 营养支持 呼吸衰竭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病(C OPD)发展而来,其营养状况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呼吸肌力量密切相关。为减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近年来临床上愈来愈注重营养支持治疗。自19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间,我院对收治的56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伴营养不良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并按国内外常用的身体组成评价法(BC A)进行相关监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19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共收住肺心病患者189例(含23例明确的煤矽尘肺患者),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有呼吸衰竭及营养不良,且能够排除肿瘤及代谢、内分泌疾病者56例。

56例患者中,男49例,女7例。年龄46岁~78岁,平均6517岁,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间的年龄、病情、病程及营养状态均无显著差异(P>0105)。部分病例因经济等原因退出治疗。

二、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及次日测定体重、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TSF)、24小时尿肌酐(肌酐身高指数,CHI)和尿素氮(氮平衡测定)、空腹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

作者单位:232052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第二矿工医院呼吸内科(T LC)、动脉血气分析。通过对身体指标、内脏蛋白、免疫指标及死亡率、病情缓解速度进行比较分析[2]。

两组患者均予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血管扩张药、平喘药,部分病人短期应用利尿剂及西地兰治疗。对照组采用病员标准饮食,计算热量为113×BEE[约126K J?kg21?d21],即30kcal?kg21?d21,氮0114g?kg21?d21;治疗组热量为115×BEE[约14815K J?kg21?d21],即35kcal?kg21?d21,蛋白质10g?kg21?d21,氮0118g ?kg21?d21;其中脂肪供热50%,蛋白供能15%,热氮比为5∶5;具体措施:每日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250ml及支链氨基酸各250ml,口服安素或能全素为主,进食困难者静脉滴注10%脂肪乳剂(英脱利匹特,SSPC),微量元素每日补与金施尔康2#或安达美1支;维生素每日补给凡命(水乐维他)1支。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补充钾、镁、磷、钙及胰岛素等。疗程2周,治疗组治疗结束后3天;对照组3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见表1。

表1实行营养疗法的指征

临床表现 实验室指标

体重减轻10%以上血清白蛋白<30gΠL

明显衰弱的表现转铁蛋白<115gΠL

慢性消耗病征(如昏迷、机总淋巴计数<112×109个ΠL

 械通气等)氮平衡持续在23gΠd

三、好转标准:浮肿等症状消退,静坐时无明显

?

8

8

2

?P JCCPVD October,2002,V ol10,NO15

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显示PaC O

2

<6167kPa,PaO2> 810kPa;营养状态达接近正常水平(内脏蛋白状态、免疫功能指标);手握力>20kg,6分钟步行距离> 300米。

四、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采用自身对比和组间对比,结果采用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两组间体重参数无明显变化,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上升。治疗组前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及淋巴细胞总数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 <0101),对照组亦有上升,见表2。治疗组PaC O2下降较对照组为明显(P<0105),见表3。

二、治疗组死亡2例,占7169%(2Π26);余24例平均18175天好转;对照组死亡5例,占15162%(5Π32),余27例平均2215天达到好转标准。

表249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

治疗组(n=22)

治疗前治疗后P值

对照组(n=27)

治疗前治疗后P值

血清白蛋白40160±413040180±4170>010538160±210039160±2180>0105转铁蛋白1190±01421180±0137>01051193±01302103±0127>0105前白蛋白0117±01030123±0102<01010116±01020118±0102<0101肌酐身高指数4152±01616165±0172<01014140±11204153±1160<0101淋巴细胞总数1130±01202100±0141<01011120±01462110±0175<0101

表349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

治疗组(n=22)

治疗前治疗后P值

对照组(n=27)

治疗前治疗后P值

PH7123±01047128±0105<01017122±01037125±0105<0105 PaO2(kPa)4167±11238132±1157<01014171±11257158±1164<0101 PaC O2(kPa)8166±11226113±1124<010138158±11247198±1153<01053 HC O3(μm olΠL)30189±510627114±3149<010529171±510828113±5134<0105

两组PaC O

2

(kPa)相比较3P<0105

讨 论

我国有约60%的C OPD病人存在营养不良[2],已引起临床的重视;而肺心病多由C OPD发展而来,当病情加重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则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且多为混合性营养不良。营养治疗能明显改善C OPD病人的肌力,特别是呼吸肌力为著[4]。

从本组资料来看,肺心病病人常有右心功能不全存在,浮肿较为明显,体重指标意义不大,近期体重甚至可以低于入院时体重;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在短期内对内脏蛋白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有利于肺心病病人的浮肿消退、高脂、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营养还可以减少C O

2生成,亦降低了呼吸作功。

总之,营养支持治疗在满足机体的能量及蛋白质需求的同时,可以改善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减少感染等因素造成的疾病反复。实为肺心病呼吸衰竭时的综合治疗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全国肺心病协作组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统疾病杂志,1978,1:56~571

2 钟南山,府 军,朱元珏主编1现代呼吸病进展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10~3181

3 王鹏霄,薛 波主编1新编危重症监护治疗技术1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8~3151

4 陈文彬,程德云主编1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01

(收稿日期:20022625 修回日期:200228228)

?

9

8

2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2年10月第10卷第5期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 李善群 近20年来,重症监护医学和临床营养医学得到迅猛发展,两者间密切相关。业已显示,营养状态能显著影响危重患者的预后,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营养医学、重症监护医学的研究同样渗透到呼吸系医学领域,?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发现,?呼吸衰竭患者不同于其它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营养问题,营养问题已成为影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营养支持可使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缓解、病程缩短及死亡率下降; 反之,?非但不能改善病情,甚至会带来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尤其对于伴有严重肺功能障碍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有关COPD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进展。 一、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失调 营养不良常见于COPD患者,至今尚无对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大样本调查;国外学者研究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7-71%,营养不良更常见于呼吸衰竭患者,50%?的呼吸衰竭患者有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进一步提高,Leban等报道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4% & 43%);研究RICU中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Driver和?LeBrun报道26例机械通气时间达6天以上的患者有23例营养供给相对不足,Harmon等报道患者每日供给的能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别仅占需要量的70%、26%及51%,且需要机械通气的营养不良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 二、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 COPD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归因于能量供求失衡。分析已发生体重减少、营养不良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因可归纳如下: 1.胃肠道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特别是当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崐全、上消化道出血时,胃肠道淤血、水肿、出血常导致食物摄入、?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碍。 2.摄入不足 ①.贫血、呼吸困难、进食过程中的血氧饱合度降低及生理障碍(如咀嚼功能)、购物无能等都可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②.气管内留置导管或气管切开妨碍患者的正常进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3.呼吸功增加 ①.肺过度充气、胸肺顺应性降低导致阻力负荷增加。 ②.呼吸功效率下降导致呼吸肌氧耗增加。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610153834.html,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熊娜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参数值高于对照组(P2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97-02 肺炎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因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近年来,临床上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呼吸衰竭的现象。目前,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十分重要[1]。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已经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后续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22±3.47)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26±1.21)天;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5.61±3.49)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5.31±1.22)天;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解痉、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扩张支气管以及低流量吸氧等。抗感染采用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02, 2.25g/支)4.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支氣管扩张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黑龙江福和华星,国药准字H20083758,0.2g/支)0.2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呼吸衰竭

任务十二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选择题 1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 A.PaO2﹤30mmHg,PaCO2﹥80mmHg B.PaO2﹤40mmHg,PaCO2﹥70mmHg C.PaO2﹤5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70mmHg,PaCO2﹥40mmHg 2. 慢性呼吸衰竭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先决条件是 A.控制肺部感染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应用呼吸兴奋剂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加强营养 3. 慢性呼吸衰竭常见的基本病因是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重症肺结核 C.肺间质纤维化 D.尘肺 E.肺炎 4.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 A.咳嗽 B.发绀 C.呼吸困难 D.烦躁不安 E.嗜睡 5. 慢性呼吸衰竭缺氧的典型症状是 A.发绀 B.呼吸困难 C.烦躁不安 D.心率增快 E.定向力障碍 6.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发生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是 A.出现呼吸困难 B.出现发绀 C.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D.出现循环系统症状 E.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7. 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出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等症状应考虑并发A.休克 B.窒息 C.心力衰竭 D.肺性脑病

E.肾功能衰竭 8. 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安排病人在监护室 B.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C.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D.对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提供营养 E.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持续吸氧 9. 呼吸衰竭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 A.清除积痰 B.使用呼吸兴奋剂 C.合理给氧 D.纠正酸碱平衡 E.控制呼吸道感染 10.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最适宜的流量为 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E.﹥8L/min 11.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吸氧的适宜浓度为 A.15%~19% B.20%~24% C.25%~29% D.30%~34% E.35%~40%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控制感染 B.纠正缺氧 C.维持体液平衡 D.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13. 呼吸衰竭患者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 A.心率加速 B.紫绀 C.血压下降 D.呼吸困难 E.肝肾功能损害 14. 呼衰病人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采取的措施是A.可施行同步电除颠 B.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C.可用于心内注射利多卡因 D.可施行非同步电除颠 E.立即做心内按压 15. 要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肺泡通气与肺血流灌注之比应为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15T17:22:06.4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李富兰[导读] 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我院工作满意度,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和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组别对照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肺部功能恢复及治疗总时间均显著长于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P<0.05);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治病,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不良时间发生率。【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效果和措施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04-01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1],此次研究我院对精细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此次研究已活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日龄5~27(14.39±3.38)d;观察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9例,日龄6~28(14.86±3.51)d。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2],病房环境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护理等。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呼吸道护理:新生儿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体位不当极易引起舌根后坠发生后梗阻,保持新生儿适宜、舒适的体位,预防舌后坠;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进行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痰多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②心理护理:及时安抚家属恐惧、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向家长说明新生儿情况,耐心解答新生儿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是配合与支持。③喂养及口腔护理: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日龄、体重及病情计算其所需奶量;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儿自觉有饱感即可停止喂食,注意控制奶量,积极预防溢奶、吐奶引起呼吸道阻塞;同时要加强新生儿口腔护理,不能自主进食者通过鼻饲方式进食。④抗感染护理:遵医嘱对新生儿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好患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观察患儿大小便情况,并对患儿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⑥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嘱家长定期带患儿到院复查,对异常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以95%为可信区间。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PaO2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新生儿,PaCO2、HR、RR水平及PH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P<0.05。 2.3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成功治疗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成功治疗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成功治疗的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回顾6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法。结果66例患者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症状缓解,胸闷气促明显缓解,血气分析结果好转,临床体征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无病情恶化情况。结论对患者进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插管,降低临床病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是指罹患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因为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和(或)其他脏器功能受损累及于肺脏,使肺脏抵御外邪的作用减弱,从而被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呼吸困难和发绀加重,甚至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1-3]的一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只单单表现在肺实质,不会顺着血液发展到其他脏器,只有一小部分患者的肺炎产生的炎性介质进入血液循环而播散到身体其他脏器或系统,从而出现重症肺炎,也因此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导致高病死率。所以,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除了常看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呼吸衰竭和其他脏器受累而表现的危重情况。因此,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常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临床医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的病情脱离危险,达到治愈的结果。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通过口/鼻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其特点是在人机同步的情况下,呼吸机能迅速、灵敏感受患者的通气需求,并按设定参数给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6]。现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并成功治愈的6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方法,归纳治疗经验,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重症肺炎患者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8±8)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其中呼吸衰竭Ⅰ型34例(51.5%),Ⅱ型32例(48.5%),在这些患者中,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27 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39例。患者均有基础病变,包括COPD、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 1. 2 抢救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给予抗感染治疗,辅以强心、利尿、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氧浓度设为30%~60%,呼吸机频率为12~14次/min,吸气压力自8 cm H2O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21T14:52:18.86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樊莉莎 [导读]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 四川省人民医院樊莉莎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0例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治疗72h后的呼吸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和PaO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aCO2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策略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尤为重要,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推动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老年肺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比较重,该疾病无明显症状,且病情发展快,极易并发呼吸衰竭症状[1]。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一般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不但对患者身体机制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并发症较多,而无创机械通气无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普遍被医生和患者接受。本次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做如下汇总。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50例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5~84岁,均数(74.25±6.50)岁;合并高血压有20例,合并糖尿病有14例,合并冠心病有1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痰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患者未见其他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均属于正常状态。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其常规的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戴好面罩并连接患者呼吸道,设定呼气压力为4~8cmH2O,吸入压力为8~20cmH2O,吸入氧浓度40~60%,根据患者实际治疗情况对通气压力及氧流量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若患者出现窒息、意识障碍、呼吸频率急促的状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2]。 1.2.2护理方法 开始治疗的4~8h需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在病床旁边进行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及呼吸机的参数,保证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顺利进行。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头颈及肩部在同一水平上,头略向后仰,拉伸气管,以保持护理畅通,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治疗初期呼气压力及吸入压力应偏小,随着治疗的深入逐渐加压,并根据血气指标使压力稳定在适当的范围。在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气道变化,保证呼吸道通畅,随时协助患者排痰,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呼吸机湿化瓶水量及仪器各种参数变化情况,并且要注意患者有无口鼻喉干燥、肠胃胀气及误吸现象,若有以上症状应及时进行干预处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足够的认知,患者治疗前或治疗中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做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3]。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O2及PaCO2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分析,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72h后的呼吸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和PaO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aCO2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详见表1。 3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近些年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疾病的种类与人群也在逐渐扩大,由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减弱,与年轻患者相比往往不能有效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此,为了保障老年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在治疗的同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护理前的准备工作,给予患者有效的人机连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100

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管镜的应用在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对其 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 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管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 吸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 疗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 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置管镜可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管镜;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多是受到侵袭力较强的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肺部严重, 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和并发症多的特点,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可 危及生命安全[1]。纤维支气管镜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在清除呼吸道内含粘液的同时可将抗生素注入病灶部位,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本 次的研究中将分析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患者应用纤维支气 管镜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 55-85岁,平均(70.2±4.5)岁,病程3-8d,平均(5.0±1.5)d。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87岁,平均(70.5±5.0)岁,病程3-7d,平均(5.0±1.2)d。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祛痰、解痉、抗感染、纠正 酸碱平衡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8h禁食,操作前先 以高浓度吸氧,静脉推注西地泮(生产厂家: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559)15mg,以2%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 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049)行表面麻醉,经鼻置入日本奥林巴斯BF-P30纤维支气管镜,在镜下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将深层部位分泌物送检,病灶 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灌洗,并注入约20mL的敏感抗生素,在15min后吸出, 注入50mg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2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和呼吸做功(WOB)。使用呼吸功能检测仪 检测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 1.4 评价方法

浅析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浅析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4-05-23T15:22:38.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钟发云[导读] 我们在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时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对于病情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同时要及时发现严重并发症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钟发云(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人民医院ICU室 844800) 【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主要从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范围、体温值、脉搏次数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住院治疗和整体护理后生命体症平稳与救治时相比有临床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能够逐渐脱离氧疗。结论:针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人员依据肺心病的特点来开展全面的护理工作。降低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75-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1]。肺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随之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地处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的地区患病率高,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发病率高于南方城市,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吸烟者明显患病率多。肺心病的病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患者常因多脏器功能难以修复逆转的衰竭和因各种原因导致和诱发的呼吸功能衰竭而出现死亡,现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6 2.12±4.39岁。病程2~32年。平均病程14.5年。 1.2护理方法: 1.2.1严密观察病情:当肺心病的患者并发右心衰竭时,要进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准确记录24h的液体出入量,观察患者周身情况:有无口唇甲床紫绀,颈静脉怒张、肢体浮肿、腹部疼痛、尿量少、呼吸困难、心慌心悸等临床右心衰竭的表现[2],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神志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口腔、牙龈出血,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有无血尿及血便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依据患者的状况,尤其是呼吸困难及水肿的患者要正确选择体位,减少静脉回流,以减少心脏负荷,必要时给予利尿治疗减轻心脏负荷。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应指导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尽量将痰液排出[3]。患者出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以采取雾化吸入,选择正确的雾化药物。根据病情可以采取充分的体位引流,按时给予或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并给予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难以咳出,或者咳嗽无力的昏迷患者采取负压吸引器吸痰,吸痰时注意和清醒的患者解释清楚,取得配合,操作者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吸痰前要给与患者高流量氧的吸入,以免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患者氧疗,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浓度在25%~29%,氧流量在1~2L/min。特别注意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进行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延长呼气,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 1.2.3用药的护理:对于使用抗生素、增强心肌功能、利尿剂、平喘药物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执行,并对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效果做好密切的观察。应注意告知氨茶碱类药物会出现心率失常和恶心的症状;使用呼吸兴奋剂时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低血钾、尿量减少等电解质紊乱现象;使用强心剂时注意用药的速度和剂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症状、洋地黄药类的中毒症状。 2 结果 针对我科收治的48例肺心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时间病情均得到控制,治疗和护理后的症状与住院时的症状相比较,从呼吸频率、血压范围、体温值、脉搏次数几个方面来观察,具有临床显著效果(P<0.01)如表1所示。表1 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 3讨论: 我们在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时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对于病情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同时要及时发现严重并发症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当患者出现三凹征加重呼吸困难时,提示呼吸衰竭。如果没及时得到控制会继续发展,出现四肢末梢及口唇黏膜紫绀加重,呼吸幅度深、节律快可能有呼吸性酸中毒发生,[4]当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全身紫绀、辅助呼吸机的参与呼吸时,提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严重时会出现肺性脑病,我们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况与神志意识,当出现嗜睡、神志恍惚、躁动不安则提示肺性脑病前期。临床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掌握护理操作程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尽快解决。参考文献 [1] 钟凤娇.肺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观察[J]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62. [2]王东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382 [3] 耿巧梅,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02)21,635 [4]冯玉莲.康复治疗在肺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lO,3l(3):89—90

成功治疗5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成功治疗5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成功治疗的5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56 例患者抢救成功情况,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症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法。结果研究中所有患者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消失,血气好转,检查体征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无病情恶化情况。结论对患者进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插管,降低临床病死率。 标签: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双水平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是指罹患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因为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和(或)其他脏器功能受损累及于肺脏。使肺脏抵御外邪的作用减弱.从而被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甚至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现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诊治并成功抢救的5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研究抢救方法,总结经验,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 年2月~2013年2月,我院重症肺炎患者56,其中男31例(55.3%),女25例(45.7%),年龄65~89岁,平均(78±8)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其中呼吸衰竭Ⅰ型29例(51.8%),Ⅱ型27例(48.2%)。在这些患者中,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22 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34 例。患者均有基础病变,包括COPD、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2 型糖尿病等。 1.2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給予抗感染治疗,辅以强心,利尿,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氧浓度设为30%~60%,呼吸机频率为15次/min,吸气压力自8cmH2O开始逐渐调升至20cmH2O左右,呼气压力自4cmH2O开始逐渐调升至6cmH2O左右,监测血气分析,在纠正或者明显改善呼吸衰竭后,逐渐减少正压通气的时间,最后做到停用正压通气。 1.3疗效评价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呼吸困难,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意味治疗成功,否则失败。 2 结果 本研究中56例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消失,血气结果示呼吸衰竭得以纠正,肺部查体情况明显好转,胸部影像学显示炎症基本消失。

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疗法和免疫调理疗法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按照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1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施行免疫调理治疗的治疗组21例,治疗后统计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统计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8.8±1.8天,平均住院时间11.1±4.1天,显效16例(治愈率76. 2%),死亡4例(死亡率19.0%),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各统计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调理疗法在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免疫调理,治愈率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老年人群是该类疾病的多发人群,临床表现凶险,治疗预后性差,患者一般会因为呼吸衰竭现象而需要机械辅助通气[1-2],为了比较常规疗法和免疫调理疗法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回顾性总结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统计的资料对象来源为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

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38岁-70岁,平均年龄为60.1±19.5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的患者[3]。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的内脏器官(肝脏、肾脏等)衰竭现象患者,排除长期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相关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1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施行免疫调理治疗的治疗组21例,统计学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明二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首先实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生呼吸衰竭现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所用仪器为美国PB-840型有创呼吸机),另外对患者内脏器官加强支持等综合疗法,而治疗组患者在以上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剂量为1.6毫克,bid)和乌司他丁(使用剂量为20万u,静滴,每日三次),对患者进行免疫调理治疗,连续调理治疗时间为10天。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平均值指标用平均值加减x ),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统计结果的差异性。 标准差表示:s 1.4统计学方法本文统计平均值指标均为剂量资料,对该类统计学资料的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对统计学结果检验,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疗法下的疗效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定义: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严重损伤,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呼衰,我国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最为常见,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呼吸道病变:支气管炎症痉挛、上呼吸道肿瘤异物、舌根后坠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二)肺组织病变:肺炎、重症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ARDS、肺不张,矽肺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动脉样分流,引起缺氧或缺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 (三)肺血管病变:肺血管栓塞、肺梗死、肺毛细血管瘤,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 (四)胸廓胸膜病变;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大量气胸或胸腔积液等,因胸廓活动和肺扩张受影响,导致通气减少及吸入气体不均,影响换气功能。(五) 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机病患: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

分类:(一)按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将呼衰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呼衰)和高碳酸血症(Ⅱ型呼衰),前者仅有缺氧,PaO2<60mmHg,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因换气功能所致。后者是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 PaCO2>50mmHgmmHg,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引起。 (二)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衰,急性呼衰是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某些突发的疾病如呼吸阻塞、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呼衰,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 (三)按病理生理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前者是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衰称泵衰竭;肺衰竭是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衰称为肺衰竭。 (四)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 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发憋、呼吸费力、喘息常为主要主诉,表现在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中枢性呼衰呈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慢阻肺是由慢而较深的呼吸转为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呈点头或提肩呼吸。中枢神经药物中毒表现为呼吸匀缓、昏睡;严重肺心病并发呼衰二氧化碳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

对1例重症肺炎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药学监护

· 366 · 临床药学是现代医院药学的核心,是以药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利益为中心,以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应用学科[1]。我院自成立起近10年来,临床药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工作经验。目前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 )临床药师是培训专业之一。本文通过对1例ICU 患者的药学监护,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在ICU 的具体工作方法和体会,旨在为国内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本例老年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肺部、肾脏),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更需给予严密的药学监护。 1 病例概况 患者,男性,87 a ,既往患有糖尿病2年、高血 对1例重症肺炎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药学监护 赵 蕊1,钱 云2 (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剂科,浙江 杭州 310016;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 1例87 a 男性患者,因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休克、肾功能衰竭入ICU ,先后予以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万古霉素和卡泊芬净抗感染,多巴胺升压、氢化可的松抗休克以及肠外营养等治疗。该患者有糖尿病史,在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患者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剂量,并对莫西沙星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治疗期间,临床药师在药物剂量调整,营养状况评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肝肾功能情况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及时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 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肾功能衰竭;营养;药品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0)06 – 0366 – 03 Pharmaceutical care on a patient with severe pneumonia and renal failure ZHAO Rui 1, QIAN Yun 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6, China; 2.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6) [ABSTRACT] An 87-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severe pneumonia accompani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shock and renal failure was hospitalized in ICU.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use of moxifloxacin, cefoperazone and sulbactam, vancomycin and caspofungin for anti-infection, dopamine for boosting pressure, hydrocortisone for septic shock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The patient had the history of diabetes, the blood sugar levels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therap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the dose of antibacterials were adjusted timely according to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the nervous system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moxi ?oxacin was monito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clinical pharmacist timely assessed the drug therapy, and provided the pharmaceutical care on the dose adjustment, 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ment, monitoring potenti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vital signs especially for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Pharmaceutical care; Renal failure; Nutri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压40年。因胸闷气促、尿少1月余、呼吸困难13 d 入院。入院时胸闷气促,咳痰带血丝,全身浮肿、尿少。胸片示两下肺感染,肌酐(Cr )曾进行性升高达9.3 mg·dL -1,尿素氮(BUN )153 mg·dL -1。予以抗感染及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RRT )、静脉营养、机械通气等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5 d 前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8 ℃左右;痰多,呈血性;血压下降,于2009年7月6日转入ICU 治疗。 ICU 查体:T 38 ℃,P 103次·min -1,R 13次·min -1,BP 94/32 mmHg (1 mmHg = 0.133 kPa ),多巴胺维持;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氧浓度70%,氧饱和度93%。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心音无亢进。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导管,右股静脉血透管,导 [作者简介] 赵蕊,女,博士,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Tel :(0571) 86006809万方数据

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重症肺炎)

2016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 日期:2016-6- 主办部门:抢救室主持人:谢海香主讲人:张洁参加者: 传阅者: 题目:重症肺炎 内容: 一、病史汇报 1.基本信息:床号:抢1床姓名:陈福川性别:男年龄:56岁 2.入院诊断:重症肺炎 补充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3.简要病史: 患者因“发热4天”于2016-3-29-22:50自行至发热门诊就诊, 查胸片提示:“两下肺炎症;两上肺陈旧性结核”于23:50送入抢救室。患者入室时有呼吸急促,有心悸,有咳嗽咳痰。发病前两周有淋雨史。既往有高血压,无糖尿病,否认肝脏及胆囊疾病。有青霉素过敏史。入室时生命体征T:39℃、HR:139次/分、SPO :95%、BP:124/73mmHg、 R:22次/分、 2 快糖:5.6mmol/L 。 4.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体型肥胖,巩膜黄染;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干罗音,右肺明显;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Murphys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肠鸣音存在。 5.辅助检查 1)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2)胸片:两下肺炎症;两上肺陈旧性结核。 3)胸部CT:两肺炎症伴部分实变,以两肺下叶为著;两肺上叶陈旧性结核; 右肺中叶条索影,两侧胸膜增厚。 4)上腹部CT:脂肪肝;左肾钙化点。 5)血液检查:WBC:6.87*109/L,中性粒细胞:86.0% ,淋巴细胞: 8.7% ,血红

蛋白:132g/L ,全血C反应蛋白:>210mg/L;血钾:4.3 mmol/L,血淀粉酶:32U/L ;肌酐:137umol/L:;总胆红素:121.2 umol/L,直接胆红素:94 umol/L; 血浆肌钙蛋白I测定:0.014ng/ml;B型脑肭肽:417pg/ml ;氧分压:87mmHg ,二氧化碳分压:26mmHg , PH值:7.47,组织间液剩余碱:-4.8 mmol/L;D-D 二聚体:0.87 ug/ml。 6)咽拭子: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6.治疗常规 1)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2)若中毒症状明显,或严重喘憋,或脑水肿、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低氧血症; 4)防治并发症。 5)治疗过程中根据药物敏感结果调整抗生素。用药中注意浓度依耐性抗生素与非浓度依耐性抗生素使用上的差别,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机率。 7.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 (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烦躁等。 (3)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 (4)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2)环境的调整 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温度以18~28℃为宜,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注意患者保暖,以免着凉。尽量使患者安静,避免各种突发性噪音。 3)氧疗法 氧疗法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气促、发绀患者应给予供氧并评估治疗效果和记录。 4)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