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化学课时提升卷(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必修二化学课时提升卷(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必修二化学课时提升卷(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必修二化学课时提升卷(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卷(三)

核素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H2D2

B.14N 14C

C.16O 17O

D.CO CO2

2.(2013·桂林高一检测)现有b X n-和a Y 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A.b-m-n

B.b+m+n

C.b-m+n

D.b+m-n

3.对符号Cl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

B.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35

C.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17

D.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8

4.(2013·潮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34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78Se和80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Se和80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78Se和80Se互为同位素

C.78Se和80Se分别含有34个中子和46个质子

D.78Se和80Se的化学性质不同

6.(双选)(能力挑战题)氯的原子序数为17,37Cl和35Cl是氯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1)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该元素原子的二价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为,中子数是9的核素表示为。

(2)B元素原子的一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3)A、B形成1∶1型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10分)(2013·中山高一检测)科学研究表明,月球上有丰富的3

2

He资源,可开发利用作未来的新型能源。

(1He的中子数是,3

2He与4

2

He互称为。

(2)α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4的原子核,由此推断α粒子含有

个质子和个中子。

(3)在3

2He、4

2

He两种核素中,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差为,与α粒子有相同

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是。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其研究对象是原子,而A、D项中的物质为单质和化合物;B项中两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C项中两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2.【解析】选B。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由题意知a-m=b+n,则a=b+m+n。

3.【解析】选D。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一个整数,A不正确;35表示质量数,17表示质子数,B、C 均不正确;中子数为18,D正确。

4.【解析】选B。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是同一元素。但质子数相同,若一种是分子而另一种是原

子时,则不是同一元素,如H2O和Ne,所以①不正确、③正确。离子形成的原因是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不同,当为分子时,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整个分子不显电性;当为离子时,阳离子:质子总数>电子总数,阴离子:质子总数<电子总数所以②正确。若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则为单质,在各单质中虽组成元素相同,但每个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如O2、O3;金刚石、石墨;红磷、白磷等,④不正确。由于元素的原子还存在同位素,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某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也不一定是质量数,所以⑤错。

5.【解析】选B。78Se和80Se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A项不正确,B项正确;78Se 和80Se都含34个质子,分别含有44和46个中子,C项错误;两种核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项错误。

【技法小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判断方法

判断元素、同位素和核素时,要抓住各种微粒的本质区别,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的就是同种原子,也称为核素,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6.【解析】选B、D。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A错误;1 mol1H35Cl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8 mol,故mol的1H35Cl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6.02×1023,B正确;C项中未指明状况,故C错误;35Cl的质量数为35,即相对原子质量为35,则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1,D正确。

【互动探究】

(1)35Cl2和37Cl2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提示: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由它们形成的单质35Cl2

和37Cl2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2)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试求37Cl和35Cl的原子个数比。

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设37Cl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a,35Cl为1-a,则37a+35(1-a)=35.5,a=0.25,37Cl和35Cl的原子个数比为0.25∶(1-0.25)=1∶3。

7.【解析】(1)核电荷数=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10,中子数是9的核素,质量数是17,可表示为17

O。

8

(2)B元素质子数是18+1=19,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0-19=21。

(3)两元素形成1∶1型化合物是K2O2,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0×2+17×2=114。

答案:(1)8 10 17

O(2)21 (3)114

8

8.【解析】(1He表示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3的一个氦原子,其中子数是

3-2=1He与4

He互称为同位素。(2)根据信息α粒子是一个原子核可知α粒子中

2

不含电子,再由α粒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可知其含有2个质子,进而可以根据质量数为4的原子核推断出α粒子含有2个中子。

(3He中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4

He中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故二者中子数

2

之差为1;在4

He中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与α粒子有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

2

答案:(1)1 同位素

(2)2 2

(3)1He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三节 化学键(最新版教案)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第1课时)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Na+Cl2====2NaCl 二、电子式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活动与探究 1.为什么NaCl中Na原子与Cl原子的个数比为1∶1,而Na2O中Na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却是2∶1。 2.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关系。 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用电子式表示共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本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 [推进新课] 什么是共价键呢?我们初中所学的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请大家看以下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课件演示] 氢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板书 H2+Cl2====2HCl 板书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师: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过程,我们可用下列动画形象地表示出来。 师: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来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时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以上过程也可以用电子式表示如下: 板书 师:为什么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与表示共价化合物有如此区别呢?这是因为在氯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得失,未形成阴、阳离子,因此,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而氯化钠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完全失去电子给氯原子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两者电子式的表示是不同的,同学们要注意这点区别。 [多媒体展示]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O2、NH3、CH4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让三个同学到黑板上各写一个: 板书: 过渡: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通过共用电子对可形成化合物的分子,那么,通过共用电子对,能不能形成单质的分子呢?下面,我们以氢分子为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氯气、氧气、氮气。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对具有典型错误的写法进行分析、评价: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

化学键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4.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离子键 1.钠与氯气反应实验: 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色火焰(原因:金属钠与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集气瓶中有白烟生成(原化钠。 因: )。 2.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过程 原子结构达到稳定结构离子结构NaCl形成过程 示意图的途径示意图 电子 Cl:得到Cl-: 电子 3、离子键概念:称为离子键。 思考:“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是相互吸引吗? 4、离子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5、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6、离子化合物: 由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通常, 由形成。 (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BeCl等。) 32 思考: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吗?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铵盐、大多数金属化合物) 例1.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1)KI(2)HBr(3)Na 2 SO 4 (4)NaOH(5)KNO 3 7、电子式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 黑点(·或X)来代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原子电子式: Na:失去Na+:阳离子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来表 示Na+Mg2+

阴离子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并标明离子所带电荷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AB 型 : AB 型: 2 A B 型: 2 ①用电子式表示原子或离子: 氟原子 钙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钙离子 铝离子 氯离子 硫离子 ②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注意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 NaCl : MgO Na 2S : MgCl 2 ③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 例: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注意: 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 用箭头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不写反应条件。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KBr : MgCl 2 : 第二课时 二、共价键 1、共价键的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叫做共价键。 2、共价键的成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当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分子时 一般不发生电子的得失 ,通常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方式结合。 3、成键本质: 共用电子对 4、共价化合物 以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如 H 0、C0 等。 2 2 注意: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就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 化合物中(如 NaOH 、Na 2O 2 ) (3)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方法: 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离子键, 如果有,则为离子化合物;如没有,则为共价化合物。 5、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离子键化学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知识点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a、I A、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Ⅵ 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b 、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0H A、A== A、A≡A,如Cl-Cl、C= C、N≡N A”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氟离子。③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表示。知识点五化学键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1、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任何反应都必然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发生物理变化的标志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可能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但不会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物理变化的发生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破坏了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如冰的融化和干冰的气化。知识点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一、分子间作用力⒈定义:分子之间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主要特征:①广泛呢存在于分子之间。②作用力的范围很小。当分子间距离为分子本身直径的4-5倍时候,作用力迅速减弱。③分子间作用力能量远远小于化学键。④范德华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这种力使物质融化或汽化需要的能量越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对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2)溶质与溶剂间的分子作用力越大,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如:CH4和H2O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CH4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机型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二、氢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 K L M N O ……

《化学键》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离子键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 [学生]举例说明。 [教教师]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应有的不能反应。 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如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对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一样,也存在力的作用。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 [教教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教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先从离子化合物说起。 [提问]举例说明什么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Na2SO4、MgCl2、KOH)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实验]学生动手完成课本实验1—2。 [请一个学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在加热的情况下氯气分子先被破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学生成新的物质。) [教师]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学生]讨论完成课本思考与交流。 [副板书] e-

[教师]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 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 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 ,叫作离子键。 [板书]1.定义: 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提问]: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 n+ 化合 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 m- [教师]原子形成离子键以后离子间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成键后体系能 量降低。 [板书]3.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教师]从离子键形成的条件我们还可以看出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 [板书]4.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活泼金属形成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 阴离子。 [教师]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 定。 [教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学生变化,为了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个式子----电子式。 [板书]二.电子式 [教师]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ne - +me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第三节 化学键(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地含义,了解离子键地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二预习内容:理解离子键地含义,了解离子键地形成条件,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三提出疑惑:离子键地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地含义,了解离子键地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二学习过程:根据NaCl地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离子键: 1、离子键 称为离子键 ①成键微粒: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含有离子键地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大多数金属化合物、碱、盐类)2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 3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铵 例1.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地是() (1)KI (2)HBr (3)Na 2 SO 4(4)NH 4 Cl (5)H 2 CO 3(二)、电子式: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地电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来代表原子地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原子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Na+ Mg2+ 例2 ①用电子式表示原子或离子:

氟原子钙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注意:阳离子地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而阴离子地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钙离子铝离子氯离子硫离子 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过氧根离子 (三)、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注意相同地离子不能合并) NaCl: MgO CaCl 2: Na 2 O 2 (四)、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例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地形成过程: 注意:左边写原子地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地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用箭头表示出电子地转移方向,不写反应条件. 例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地形成过程 KBr: MgCl 2: Na 2 S: 反思总结:1含有离子键地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不一定含共价键键. 2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 离子键,例如:氯化铵 3阳离子地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而阴离子地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地形成过程时,左边写原子地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 地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用箭头表示出电子地转移方 向,不写反应条件.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地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地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地是() 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地是()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 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 步骤: 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 A 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 萃取剂: 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 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三.离子检验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 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 3.(1)0℃ 101KP a , V m = 22.4 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 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 B =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化学键(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兴化市第一中学李万众 教案背景:初中化学中仅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已经知道NaCl中是由于Na+和Cl-之间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的,又知道物质的基本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键的概念,而且学生对静电作用也不是完全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注重这部分的讲解和知识的延伸。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但是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应该从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感性知识出发,慢慢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该从低起点,小台阶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重点。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板书练习,注重课堂讨论,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 教学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及内涵 2、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则 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依据,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结构引入离子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难点: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化学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而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有数千万种,那么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这是我们本节书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演示】教师演示1-2(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填在课本19页的表格中。 点燃 【板书】]2Na+Cl2====2NaCl(冒白烟)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3节《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第3节化学键 一、化学键 ①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②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注意:氢键不是化学键] 二、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1)实验探究NaCl的形成 (2)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NaCl的形成过程 Na: Na+: Cl: Cl-: (3)离子键 ①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②成键微粒:阴离子和阳离子. ③成键的本质: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相互结合在一起(注意:阴、阳离子之间不会发生电荷中和,因为在

阴、阳离子之间之间除了有静电相互吸引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作用) ④成键的条件: 活泼金属(即IA 族、IIA 族)或NH 4 M(金属原子)??→?- ne 失去+ n M ??→?化合 活泼非金属(即VIA 族、VIIA 族) X(非金属原子)-???→?- m me X 得到 ⑤成键的原因 a.原子之间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b.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c.体系的能量最低. (4)离子键的存在范围:离子键一般存在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强碱和绝大数的盐中,即离子键一定存在于化合物中. (5)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①阴、阳离子的半径的大小; ②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目的多少. 特别提醒:并不是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在强碱中也存在离子键,比如NaOH 等;另外非金属元素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比如NH 4Cl 晶体中,NH 4+ 与Cl -之间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三、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分类: ①由活泼金属元素(即IA 族、IIA 族)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即VIA 族、VIIA 族)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 、MgCl 2、Na 2O 、Na 2O 2、CaO 等. ②由活泼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或酸式酸根阴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比如Na 2SO 4、K 2CO 3、NaHSO 4、KHCO 3

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5.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原子最可能的价态是() A. +1 B.+2 C.+3 D.-1 6.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7.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64s24p1 8.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C. 1s22s22p63s23p2 、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a-4 ②a-5 ③a+3 ④a+4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D ) 11.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O2-1s22s22p4 B.Ca [Ar]3d2 C.Fe [Ar]3d54s3 D.Si 1s22s22p63s23p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B.引流C.加速反应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6.02×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C.16 D.23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6.02×1023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C.含有6.02×1023个分子D.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0.2mol H2SO4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D.75mL 1.5mol/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0.5mol/L MgCl2溶液B.200mL0.25mol/L CaCl2溶液 C.50ml1mol/L NaCl溶液D.25ml0.5mol/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1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要点精讲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 ↑ ↓ ↓ ↓ ↑ ↑ ↑

[新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3节化学键学案

第三节化学键 核心微网络 素养新目标 1。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认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及常见的分子空间结构. 4.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业基础 [预习新知] 一、离子键 1.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形成过程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原子:Na Na×、Mg ×Mg×Cl错误!错误!错误!、S·错误!· 阳离子:Na+Na+、Mg2+Mg2+;

阴离子:Cl-[错误!错误!错误!]-、S2-[错误!错误!错误!]2-。 ②形成过程: 二、共价键 1.共价键 (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 用电子式表示::Cl Cl::Cl:Cl: ???????? ?+?→ ???????? (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 ①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O2、N2。 ②共价化合物,如CO2、HCl、H2SO4。 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CO3、NH4Cl。 2.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4.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 单质 H2:H错误!H、N2::N??N: 化合物 H2O:H错误!错误!错误!H、 CO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CH4: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N2: CO2:

(完整版)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知识点一化学键的定义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 的相互作用。 【对定义的强调】(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 一定要注意“相邻 ..”和“强烈 ..”。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共价键极性键 非极性键 知识点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a.IA、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ⅥA、ⅦA族的非 金属元素。 b.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的原子团之间(如 Na+与0H—、SO42-等)。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 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形成示例共用电子对 存在离子化合物中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和部分离子化合物中作用力大小一般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作用 力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作用力越强 与性质的关系离子间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 如:MgO>NaCl 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所形成的共价分子越 稳定,所形成的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稳 定性:H2O>H2S,熔沸点:金刚石>晶体硅实例NaCl、MgO Cl2、HCl、NaOH(O、H之间) 二、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通式及示例A—A、A==A、A≡A,如Cl-Cl、C=C、N≡N A—B、A==B、A≡B,如H-Cl、 C=O、C≡N

(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总结

要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化学键》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化学键 第一课时离子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 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推进新课] 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演示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板书2Na+Cl2====2NaCl 师: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 [思考与交流]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多媒体展示] 图1-3-3 师: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用电脑形象地表示如下: [展示多媒体课件] ①钠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 ②钠原子与氯原子互相接近(发生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