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4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4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 周旺中学:龙春红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二节,主要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本节即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②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观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 ②将基因传递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学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3、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进一步去正确认识基因的位置。对于本节内容,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困难,因为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没有一定的感性思维。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尽可能贴进学生生活实际,使学习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 ?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 3.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方法 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课前准备: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抽象,要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所看所想表达出来。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利用上节课的复习巩固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例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父母遗传给后代的是性状还是基因?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大部分学生在纸上画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解,让就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都想上黑板去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用小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描述其中的染色体变化的奥妙,这个环节很好的激起了学生们自我挑战的意识。 值得思考的地方: 1、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把学生拽着向前走。不知不觉中,有点将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硬往学生身上套的味道,因此在某些问题处理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分析时间,急于将问题直接给出,这也是不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今后还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本节以基因为主要线索,需引导学生明确三个问题: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怎样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有亲代传递给子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设计了观察,绘图等活动,课堂教学中还提供直接的动画,直接冲击了学生的视觉,但是因为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故,我教授过多,而留给学生的思考,探究时间较少。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及课后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客观评价令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教改教研活动中,我定会扬我所长,避我所短。争取长足的进步。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 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通过教师细致的问题设置,学生的分组讨论,再加上一个动手小实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层次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就明白的呈现在 眼前了。 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最终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来验证。通过填图练 习进行巩固。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弓倾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才可以掌控课堂。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问题印制成问题清单,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还应准备用不 同颜色处理过的长绳或线若干,每组一条。 教学过程: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二、基因和染色体 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课后反思: 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的知识仿佛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生物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⑵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⑶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 说出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答:基因。 2、生物遗传下来的是什么?答:基因。 过渡语:由此看出基因的重要性,那么基因是什么?在哪里?是怎么样进行遗传的呢?出示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出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一.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介绍人类的染色体,从中得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1、观察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1)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2)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 (1)人类有23对染色体.(2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看图片,交待什么是染色体?有何特点? (1)染色体是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一条染色体包含一条DNA分子链,每条DNA分子均由相当多的基因组成。 3、归纳: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且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三.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投影提示: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四.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幻灯片演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指导并完成填图。 2、阅读课本p30倒数第一段,思考问题:马蛔虫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有何规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归纳,得出结论: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那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则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将各类生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入下表。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导学案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学习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和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数万对。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基因也是存在的,分别位于的染色体上。 4.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阅读教材P29,回答下列问题 1.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什么传递给了子代? 2.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 3. 观察第30页两幅图,并思考讨论: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染色体?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总结: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个DNA分子,23对染色体上共有____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由数万个小片段构成,每个小片段就是一个______。 【学习任务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阅读P31-32内容,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怎样变化?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的数目又是怎样变化的? (2) 填图7-13中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想一想,染色体的这种传递规律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的各个部分 2.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B.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 C.人类卵细胞中有23个基因 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3.下列细胞中,染色体不会成对存在的是()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白细胞 D. 上皮细胞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的受精卵里有46条染色体,神经细胞里也有46条染色体 B. 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要彼此分开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习题精选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DNA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分子很大 D.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但里面没有遗传信息 2.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 A.细胞膜上B.细胞质中C.细胞核内D.细胞器上 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位于细胞膜上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所有基因的大小都相同D.基因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4.下列基因组成中,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 A.AA B. Aa C.aa D. A 5.染色体是 ( ) A.在任何细胞中均成对存在B.在生殖细胞中成对存在C.在所有细胞中均不成对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6.亲代的性状能够传给子代是由于 ( ) A.亲代直接把性状传给了子代B.亲代把DNA传给了子代 C.亲代把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代D.亲代把所有细胞内的结构复制一份传给了 7.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精子中染色体的 ( ) 1倍 A.2倍 B.1倍 C.3倍 D. 2 8.马蛔虫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 ( ) A.2对 B.2条C.23条 D.23对 9.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它的叶片细胞、根毛细胞、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 A.20,20,10 B.20,20,20 C.10,20,20 D.10,10,20 10.已知一个未受精的鸭蛋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0条,那么生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 A.20条 B.40条C.60条 D.80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和____。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示例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 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 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染色体、DNA 和基因 染色体经生殖细胞的传递 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看着像 男孩的眼睛、脸型都像妈妈 不是 是决定性状的基因 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如基因是怎样传的?基因通过什么传 递?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变异? 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 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 生殖细胞 蛋白质和DNA 没有 观看录像,讨论、分析、推理三者的 看一副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 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 那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 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那这 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 传给孩子了吗? 传下去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 围绕这样一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 时间所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 基因在哪里?2、基因通过什么传递?3、基因是

关系 动手画出来 认真观察、思考 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 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差不多 也应该成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足之处互相补充 做画图练习,即在果蝇的生殖细胞、受精卵中分别画出相应的染色体。 学生回报 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表述出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既像父亲又像母亲。怎样传的?4、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 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放受精过程的录像 亲子代间的桥梁是什么? 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体什么关系?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 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谁能从录像中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板书) 请你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哦,原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 把抽象的微观的问题具体化 观看多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的表格,找出特点。 什么样的染色体称为一对? 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的染色体数 既然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那么基因是怎样的?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 出示正常人的和多或少一条染色体的患者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 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 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亲子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长得像谁?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学生1:像爸爸。 学生2:像妈妈。 学生3:像爸爸,也像妈妈。 教师:说的具体点,比如说眼睛,鼻子耳朵分别像谁? 学生:七嘴八舌说出。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性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因)你的这些基因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对呀,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个受精卵是来自于父亲的一个精子和母亲的一个卵细胞结合成的。也就是说,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一部分基因传给了你,你的身上就表现出了父母的性状,对不对?那么, 1

基因究竟在哪里呢?会不会跟生殖细胞有关系?是怎样传递给我们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搞清楚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基因的奥秘吧! 板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新课讲授 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亲子代之间有什么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教师:展示受精过程的示意图。 教师: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学生:生殖细胞。 教师:性状遗传的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1.基因、DNA和染色体 教师:原来,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 同学们还记得小羊多莉吗?她有三个妈妈。(图片放映多利的三个妈妈)小羊多莉长的最像哪只母羊?(供核母羊)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我们所说的遗传基因,是不是也应该在细胞核里?(是) 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在细胞核里并非一盘散沙或散兵游勇,而是大多有规律地集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图片展示整理后绘制的人得染色体图片) 这是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女),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对?(23对) 科学研究发现,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例如人的体细胞里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里含有12对染色体。 (展示DNA蛋白质、细胞核之间的关系图)并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一条长长的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链和蛋白质构成。那么,基因应该在蛋白质上还是在DNA上呢?(在DNA上。) DNA分子很长,像长长地,螺旋状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你的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的拇指的弯曲程度,有的片段决定你的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展示基因片段)讨论: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基因的关系图,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三者之间的关系。(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你能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图片展示四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基因) 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不断把长绳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教师(总结):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练习题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小路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之后,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在小路的动手活动中,长绳,各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 A.DNA、染色体、基因B.DNA、基因、染色体 C.基因、DNA、染色体D.染色体、DNA、基因 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B. C.D. 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在所有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D.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5.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染色体、DNA、基因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D.DNA、基因、染色体 6.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3和4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B.具有遗传效应的2的片段叫基因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1的变化最明显 D.每种生物细胞内1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 7.图是染色体结构图解,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是蛋白质分子,2是DNA分子 B.DNA是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一条染色体应该含有2个DNA分子 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蛋白质,蛋白质不能控制生物性 状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通过教师细致的问题设置,学生的分组讨论,再加上一个动手小实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层次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就明白的呈现在眼前了。 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最终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来验证。通过填图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才可以掌控课堂。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问题印制成问题清单,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还应准备用不同颜色处理过的长绳或线若干,每组一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二、基因和染色体 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DNA 染色体 2.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 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课后反思: 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的知识仿佛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说课讲解

教师授课教案

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师选择有关问题。 1.基因通过什么传递? 2.基因是怎样传的? 3.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是一样多的吗? 师:下面我们一起着手解决这几个问题 出示一个新生命诞生的过程 师小结:基因传递的途径应该是亲子代间的桥 梁,而亲子代间的唯一联系的桥梁就是生殖细 胞,所以亲代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 代的。 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注意思考:(1)精子 的什么部位携带遗传信息(即基因存在于哪 里)?(2)精子的哪一部分和卵细胞的细胞核 融合了?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基因也在细胞核中,那染 色体和基因有什么关系? 1、师展示一段由彩色毛线和单色毛线组成的 毛线团来讲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者的 关系。 师: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而DNA 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所以可以说基因位于染 色体上。三者的关系图如下: 师: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 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 体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 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可以转化为成“染色体 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 2.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了解染色体和基因的关 系 题: 学生回答, 分析、寻找亲子 代间的桥梁。 观看动画,找出 答案:精子的头 部携带遗传信息 即基因存在于精 子的头部;精子 的头部和卵细胞 的细胞核融合 了,说明精子的 细胞核在头部。 基因存在于细胞 核中。 学生观察理解 学生看图,小结 基因在亲子代间 的传递就是染色 教给学生学 会分析问题。 把抽象的、不 宜懂的内容 用录像的形 式呈现,使课 堂更生动,易 于学生理解。 用实物展示, 直观的了解 三者之间的 关系 指导学生把 抽象的微观 的问题具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 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 教学目标: 1、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通过了解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的发现,认同科学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难点: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基因的传递特点。 课时分配:1课时 课前准备:每组一根长绳、多媒体课件、DNA双螺旋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练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几个遗传学概念,请连线 遗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性状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 相对性状生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2、转基因鼠实验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引入]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位同学所具有的特征也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从哪里来的? 生:我认为由父母提供的。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 你认为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 甲:我认为基因在细胞中。 乙:我认为基因在细胞核中。 丙:我也认为基因在细胞核中,并且在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成受精卵的细胞核,由此基因传递到下一代中。 师:好。大家都很有见地。 展示细胞核、染色体、DNA、蛋白质结构关系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此图,通过此图你可获取哪些信息? 甲: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 乙:一条染色体中有一条DNA链,蛋白质嵌在DNA链上。 丙:DNA链卷曲在染色体中。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越仔细,收获就越大。我们看到的DNA链,其实是一个DNA分子,也就是说每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每个DNA分子长达两米, 一个人体内所有的DNA头尾相连就可绕地球好几圈。我们小小的细胞核怎样装下它们呢?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根2米长的线,大家集思广义,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将这根线 变得最短。注意,不仅变短还要能快速恢复,即能容易地再由短变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做完后举手示意。 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说明处理方法。 甲:我们组将线反复对折。 乙:我们组象缠毛线球那样缠成一个小球。 丙:我们将线先对折再螺旋缠绕,象家里的电线一样。 丁:我们将线螺旋后再螺旋,这样使它更短。 师: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一个最短。你先别下结论,我们再让他们将线恢复原状,再看哪一个最快。开始 四位同学开始行动,其它同学做评委。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精品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学习目标】 1、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理解染色体和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和传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在有性生殖中,亲代双方的基因传给了子代,那么子代身上的基因是不是亲代双方基因的总和呢,若是这样,一代代地传递下去,那么生物体内的基因数量岂不是一代比一代地成倍增长吗?你们认为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要怎样解释呢?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 1、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只有对染色体。 3、人的体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个DNA分子,23对染色体上共有_____个DNA分子。 4、一个DNA分子由数万个小片段构成,每个小片段就是一个__,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___存在的,且每对中的两个分别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还是“一对染色体中的两条”)上。 5、说说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分子、基因数量的的变化情况: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用图解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分子、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链接: ⑴______是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_____内。 ⑵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⑶________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 2、某同学动手做个染色体模型:将两根细铁丝缠绕在玻璃棒上,绕成螺旋状,再将中间的玻璃棒抽出,然后又将绕在一起的呈螺旋状的两根细铁丝缠绕在玻璃棒上,又抽出玻璃棒,……如此多次缠绕,直到把两根细铁绕成短棒状。 (1)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__,每根细铁丝表示一个__,最后绕成的短棒表示_____。 (2)若在铁丝的螺旋中间再加上一些细小的圆球,则这些圆球表示________。 3、填好P35的图并讨论以下问题: (1)控制生物的某一性状的基因,比如:某人是双眼皮,控制他(她)这一性状的基因是一个还是一对?_______,在他(她)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控制眼皮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基因是一个还是一对?______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受精卵中的基因是成_____(“对”还是“单”)的。 (2)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基因都是每一对减半遗传,这对生物的遗传有何意义?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习题1 带答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DNA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分子很大 D.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但里面没有遗传信息 2.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 A.细胞膜上 B.细胞质中 C.细胞核内 D.细胞器上 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位于细胞膜上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所有基因的大小都相同 D.基因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4.下列基因组成中,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 A.AA B. Aa C.aa D. A 5.染色体是 ( ) A.在任何细胞中均成对存在 B.在生殖细胞中成对存在 C.在所有细胞中均不成对存在 D.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6.亲代的性状能够传给子代是由于 ( ) A.亲代直接把性状传给了子代

B.亲代把DNA传给了子代 C.亲代把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代 D.亲代把所有细胞内的结构复制一份传给了 7.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精子中染色体的 ( ) A.2倍 B.1倍 C.3倍 D.倍 8.马蛔虫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 ( ) A.2对 B.2条 C.23条 D.23对 9.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它的叶片细胞、根毛细胞、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 ) A.20,20,10 B.20,20,20 C.10,20,20 D.10,10,20 10.已知一个未受精的鸭蛋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0条,那么生这个鸭蛋的母鸭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 A.20条 B.40条 C.60条 D.80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和____。 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传递给了后代。 3.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_上,_______是_______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

初中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 计 初中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 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 教学目标: 1、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通过了解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的发现,认同科学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难点: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基因的传递特点。课时分配:1课时

课前准备:每组一根长绳、多媒体课件、DNA双螺旋结构教学过程: [复习练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几个遗传学概念,请连线 遗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性状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 相对性状生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2、转基因鼠实验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引入]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位同学所具有的特征也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从哪里来的? 生:我认为由父母提供的。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你认为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 甲:我认为基因在细胞中。 乙:我认为基因在细胞核中。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主要讨论了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从教材安排的位置上看,本节内容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有细胞核、染色体、DNA等知识做基础,但终因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可通过回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的确切位置。 2、学生对人类生殖非常感兴趣,也知道精子、卵细胞的存在,但对于基因和精子、卵细胞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视频资料,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学会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五、课前准备: 学生:长条带2条,短纸带若干,乒乓球,双面胶带。 教师: (1)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挂图: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 (3)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认亲》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 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画图笔。 教学器材:(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做成ppt文件。(2)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受精过程录像。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4)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长得像谁?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学生:像爸爸,像妈妈 教师:说的具体点,比如说眼睛,鼻子耳朵分别像谁? 学生:七嘴八舌说出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性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因)你的这些基因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对呀,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个受精卵是来自于父亲的一个精子和母亲的一个卵细胞结合成的。也就是说,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一部分基因传给了你,你的身上就表现出了父母的性状,对不对?那么,基因究竟在哪里呢?会不会跟生殖细胞有关系?是怎样传递给我们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搞清楚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基因的奥秘吧!板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亲子代之间有什么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初中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解决学生的自身疑惑问题。 【过程与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基因在亲自代间的传递的学习,让学生辩证的认识自身,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染色体的组成和基因在亲自代间的传递; 2、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 理论知识与自身的联系;基因在亲自代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 壱、复习巩固 1、利用温故知新,回顾七年级所学,同时导入今天的新授。 ? 1. 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 2.受精卵的是由-----------和 -------- 结合成的 弐、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以及七年级的学习学习,我们知道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来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从古代到今天,到永远。 参、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一出 示教学目标 2、自主学习二 看书29--31 页图和文字内容,理解基因、DNA 和染色体 要求:1、独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疑难问题。

2、自学过程中保持安静。 3、探究疑释一 --- 合作探究 要求:学友进行详细讲解,学师进行总结归纳,其他师友组进行补充,提出疑惑问题 4、自主学习二 看课本31 -- 32 页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5分钟)? 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如何变化?填 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要求:1、独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疑难问题。2、 自学过程中保持安静。 四、互助理解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控 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 通过把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就是基因在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要求:学师听学友说,学友说不全的,学师进行补充讲解。 五、互助提高 六、梳理总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案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画图笔。 教案器材:(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做成ppt文件。 (2)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录像,受精过程录像。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4)果蝇、果蝇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 (5)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教案设计图示:

观看录像,讨论、分析、推理三者的关 系 动手画出来 认真观察、思考 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 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差不多 也应该成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足之处互相补充 做画图练习,即在果蝇的生殖细胞、受精卵中分别画出相应的染色体。 学生回报 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表述出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既像父亲又像母亲。时间所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基因在哪里? 2、基因通过什么传递? 3、基 因是怎样传的?4、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 吗? 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 梁。 放受精过程的录像 亲子代间的桥梁是什么? 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体什 么关系?看书第29页,染色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你在这张图上找到基因了吗? 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谁能从录像中找出染色 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板书) 请你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哦,原来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学 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 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 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 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 把抽象的微观的问题具体化 观看多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的表格,找出特点。 什么样的染色体称为一对? 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的染色体数 既然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那么基因是 怎样的?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 性状差异。 出示正常人的和多或少一条染色体的患者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 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 给学生介绍科学史 (出示果蝇)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少,且生活周期短,所以是做遗传实验的好材料。今天我们研究一下果蝇的染色体传递的问题。出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找学生数一数染色体有多少个多少对,谁跟谁一对?成对的两个染色体有什么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