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培训资料

理论部分:

1、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数学》的基本理念?

答:①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②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

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④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⑤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

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数感、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

答: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4、写出自己所教年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学段目标?

答:学段目标

填空题(课程标准部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饿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5、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6、“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7、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8、在第二学段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9、要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材部分:(教学建议)

乘法单元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积范围,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尝试估计乘积范围,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结合已有知识重点讨论竖式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如何估计大数量物体,培养估算意识

估计数据有多种方法,关键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方法把整体分成均匀的几部分,再由部分估计整体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估计”教学难有“确定”的答案和“唯一的方法,要多给学生留一点“时空”

3、结合具体活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能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了解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遍性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使用中了解和掌握计算器功能键(特别是M+和MR)的用及使用方法

为学生提供尝试估计方法的空间,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

发现问题

举例验证

归纳规律

实际应用

通过练习掌握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算意识

控制简便计算的难度,以书上练习为主,淡化不必要的技巧训练运算律的价值,属于通性通法,首要作用不在于简算本身,目的是通过应用进一步体会运算律,强调的是简算意识,而不是简算的技巧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归纳除法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借助已有分物经验,让学生独立探索解问题的方法

在竖式计算中,讨论商的位置

如果学生难以理解竖式,用左图人民币进行直观解释

2、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建议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关系经历探索多位数除法的过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

尝试估计算式得数

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交流讨论如何试商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尝试多种方法估计商的得数

理解“调商”的道理,掌握调商的方法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受万、亿等大数意义,会结合生活中的数据,描述并感知大数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做参照物“刻画”较大的数

用计算器验证学生的描述,纠正偏差

5、在观察和比较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关系,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1、通过利用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交流实验观察中记录的数据

在统计表中整理数据

在自主探索制图过程中体会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独立尝试如何确定1格表示多少

2、结合数据处理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折线统计图,并会根据图表的信息,预测数量的变化情况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进行预测

教材部分

(乘法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三位数乘法,能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估算,本单元的重点是归纳一些估算的方法。当然,教材的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的运算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结论。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

如“卫星运行时间”的活动,在出示情境图后,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卫星运行的情况,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估一估大约的时间。教材中安排的两种估计方法仅是一种参考,学生在估计的过程中可能还有更多的方法,只要他们说得有道理都应肯定。随后,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有了第一学段的基础,一般说来计算上难度不是

很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做,然后再进行讨论,从而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材安排了计算商店的赢利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分步出示问题,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类似的练习,以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归纳估算的方法

估算活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历了多次,但如何把估算的方法适当地进行归纳,则成为本单元“估算”内容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体育场”(教材第35页)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后,讨论“如何进行估计”“你的根据是什么”等问题,引导他们对所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练一练”的第1题中(教材第36页),请学生估计一张报纸其中一版的字数,对于这一内容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然后再进行小结(估计的方法可以是:折叠后估计、先选择一版某一段的字数进行估计等)。第2题的数据基本都在200附近,所以,以200为标准,立即就能知道10天的营业额。第3题可以采用先估计部分,再估计全部的方法。可以先把整个图形分成几个部分(或分几个正方形),然后估计其中的一部分,再估计全部。

3、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运算律

从本单元起学生将学习计算器,当然,学习计算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计算,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数学规律(为使学生打好基本的运算基础,除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探索的问题使用计算器外,一般的计算仍需要学生笔算)。学生在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索与发现”的内容。“探索与发现

(一)”主要是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发现数学的奇妙。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逐步展示题目,解决一个问题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索的方法。“探索与发现(二)、(三)”是探索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与分配律。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对此,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然后再交流各自的探索方法以及探索的步骤。

对于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教材中仅安排一些可以直接简便运算的题目,目的是淡化不必要的技巧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不需要加深相关的内容,避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乘法单元: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3、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通过对乘法运算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除法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运算规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此外,还有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大数等内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安排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提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计算的方法

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其宗旨是承认学生思维策略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它是提高学生探索能力,促使学生不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在本单元的各个活动中,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归纳计算的方法。如“买文具”的活动(教材第58页),对于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教材呈现了三种计算的方法,有逐步相减的、有用乘法思考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探索,与同学进行交流后再归纳计算的方法。又如“参观苗圃”的活动(教材第 64 页),如何试商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单元安排的“探索与发现(四)”(教材第 74 页)是第三单元三个“探索与发现”的继续,探索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从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教材中用对话的形式来反映探索的过程,教学时,可以运用这些思路来指导学生。对于商不变规律的应用问题,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所以相关的简便计算不要求加大难度。

2、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的安排都与计算同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呈现的信息,会选择相关的信息。因为在题目中有些信息是多余的,有些信息是隐蔽的,只有把这些信息合理分析,才能正确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其次是合理地利用题目中的条件,并能根据条件之间的关系作出简单的推理。如教材第77页第3题的“设计购买方案”是条件比较多的问题,而且具有开放性。因此,如何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则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逐步出示一些条件,以减轻他们学习的压力。

3、在运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基本上在每个运算前都安排了估一估的要求,目的是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论是学习新的知识,还是练习巩固,都应该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再算一算。对于学生的估算,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依据。当然,每个学生的估算方法不一定是一致的,只要合理都应肯定。

除法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大数的估计,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统计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是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两个活动:栽蒜苗(一)、栽蒜苗(二)。学生将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而本单元学习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在理解和掌握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而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其每1格代表的意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学生需在处理实验数据中逐步加以理解。

栽蒜苗(二)中的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的预测中引入的,这也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先请学生猜一猜这些蒜苗的长势,然后再共同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本单元学习的统计图仅是单式的,复式的统计图在后续的学习中将重点学习。因此,教学中不要加深学习的内容,增加学生的负担。

2、从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在统计图表方面除了要求学生能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外,在练习中还较多地提出了分析图表的要求。如类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

么问题?”教材安排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知水平,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数据统计的作用

在第二学段中,将结合学生学习统计的内容逐步渗透一些社会活动的题材,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本单元中安排的“‘非典’疫情”等题材,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这对培养统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意识到数据统计能帮助他们描述问题、分析问题时,他们才有更大的兴趣去进一步地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完整篇

考试科目:《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C)和发展性。 A. 多样性 B. 选择性 C. 普及性 D. 巩固性 2、数学课程的定位是:数学课程是学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数学课程具有强大的( B)的功能. A. 鉴别 B. 育人 C. 选拔 D. 激励 3、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A)的过程。 A. 富有个性 B. 浪漫 C. 严肃 D. 紧张 4、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社会性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或(D)。 A. 基础数学 B. 迷人数学 C. 趣味数学 D. 生活数学 5、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D )、推理能力。 A. 作图能力 B. 想象能力 C. 速算能力 D. 应用意识 1、( C ),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A. 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方式 B. 严厉的教学方式 C. 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D. 高标准严要求 2、“数感形成和问题解决”都是过程性很强的数学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体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的过程。 A. 通俗化 B. 简易化 C. 数学化 D. 一般化 3、学生( A ),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A. 原有的知识储备 B. 学习态度 C. 学习心情 D. 学习习惯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B)过程。 A. 获得新知 B. 主动建构 C. 再学习 D. 发现知识 5、有效的教学课件应该符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C)。 A.学困生的需要 B.优等生的需要 C.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D. 学生的兴趣 1、小学生,包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统计与概率”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 C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学生过去的知识 B. 统计案例 C. 现实的情境或材料 D. 统计报表 2、实践性的原则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B),这种参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 A. 被动参与 B. 主体的参与 C. 多做练习 D. 认真听课 3、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D)。 A. 空间观念 B. 解题能力 C. 计算能力 D. 统计观念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代数、几何、(D)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这是对传统数学课程结构的重要变革。 A. 三角 B. 函数 C. 算术 D. 统计与概率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C)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A. 数学技能 B. 思想道德 C. 思想方法 D. 思想观念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10 年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试卷 1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 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 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5 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 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 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 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

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形成统计观念B. 空间观念A.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四) 一、填空题 1. 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些具体的形式。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活动的()。 3. 自主型教学方法,至少应注意()、()、()等几个问题。 4.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的过程。 5. 数学教学活动的(),也是教学活动的()。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的地位。 6. 学生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 8.(),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9. 教学方法,那就是“( )”。 10.无形的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还有课堂上的气氛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中每个小题的答案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记为零分)

1.研究表明,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最大的在于三个因素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B.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C.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评价。 D.学生的起居与饮食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A.前期组织准备 B.任务提出 C.理解数学 D.学习评价 三、名词解释 1.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2.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有哪些? 2 在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时,至少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提示型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主要的一些具体形式有哪些? 五、问答题 怎样理解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1、自然数概念的教学,现行教材一般分为(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与(万以上)等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空间观念_、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竖式演算法则可以共同表述为:相同数位上、下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课标》把小学数学内容分为__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2. 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复习的相关的旧知识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小数实质上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后,要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从而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以整数大小比较法则(为基础的),并且是整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推广)。但这样的小数大小比较法则只适用于(有限小数),不适用于(循环节是“9”的无限循环小数)。 3. 学生对于直线的无限延伸性难以切实领会,因为无限的东西无法运用直 观教学使学生领会,所以只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来把握。 3. 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想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先要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5. 计算的形式主要有口算(心算)、笔算、估算等。 6.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变换”包括的内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等积变换和这些知识的应用。 10.《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 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四个方面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说明:1、试卷共4页 100分 考核方式:闭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2、此卷为小学数学教师用。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 )、( )、( )四个维度。 2.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 )者、( )者与( )者。 4. 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 ),( ),实践与综合应用。 5.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东都是第4个。这个方队一共有( )人。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7.圆的半径是3cm ,圆的周长是( )cm ,面积是( )cm 2。 8.甲数的15 等于乙数的 1 7 ,乙数比甲数多( )%。 9.在比例尺为1 10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城的实 际距离是( )km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数学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交流。 ( ) 2. 数学思想的渗透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 ) 3. 26×2读作二十六乘二,26÷2读作五十六除二。 ( ) 4.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 ( ) 5.圆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6.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 7.在0.4和0.5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 8. 两个数的商是1.23,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10倍。( ) 9.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 10. 一个长50m ,宽20m 的长方形操场扩建后,长增加了40m ,宽增加了30m 。这个操场的面积增加了1200m2。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意从放有4个黄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 A .黑球的可能性大 B .黄球的可能性大 C .一样大 2.聪聪有5种笔,林林有4种,其中他们有2种笔相同,两人共有( )种笔。 A .7 B .9 C .11 3.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A .2种 B .4种 C .无数种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A .1 B .2 C .3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天,乙单独做要30天,两队合做要( )天 A .50 B .10 C .12 6.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2只鸭的重量,3只鸭的重量等于15只鸽子的重量。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 )只鸽子的重量 A . 5 B .10 C .22.5 7.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 1.4.9.16.25.______、______、_____。 A .26、27、28 B .30、36、48 C .36、49、64 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9.丁老师家新添购一个浴缸,其容量约为多少? (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的标记。 2.由全体自然数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 3.自然数列的性质: (1)有始性:自然数列最前面的一个自然数是零。 (2)有序性。 (3)无限性。 4.数数的特点: (1)数数的结果总是唯一的,与所数事物的次序无关。 (2)数一种事物可以用另一种事物代替,然后再数,数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3)只要继续有事物可数,数数是永远数不完的。 5.自然数作为一类等价的非空有限集合的标记,可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通常称为基数。 6.表示某个有序集合中每个元素所占的位置,通常称为序数。 7.我们让一队学生从排头开始报数,那么报出的“十二”用的是自然数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8.两个数的和不小于每一个加数。 9.某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仍得原数。 10.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2)分析;(3)列式计算;(4)检验作答。 11.零可以被任何非零自然数整除。 12.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3.如果两个数中的一个数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的充要条件是:另一个数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4.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b又能整除自然数c,那么a能整除c。(整除的传递性) 15.若干个数相乘,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能被某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积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6.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 17.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二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18.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19.能被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或反过来)能被7、11或13整除。 20.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几个数的公约数。 21.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2.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互质。 2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公约数。 24.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25.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7.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 28.如果两个数a、b互质,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等于a与b的积。 29.如果一个数d与ab的一个因数a互质,那么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充要条件是: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另一个因数b。 30.如果一个数m能被互质的两个数a、b整除,那么m也能被a、b的积整除。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67032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11月22日,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学习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法指导》专题讲座。主讲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学习使我对人教版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

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学习中汤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3、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4、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评价与评价相结合,评价与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5、评价的目的是、、。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四个部分。 8、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 9、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养成。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指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以及的能力。 13、《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为第二学段为、第三学段为,现在我们所任教的小学是第和学段,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14、《标准》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分别为、、、四个学习领域。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和的功能。 16、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1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里,重视,加强,提倡,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18、新课程下的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关注,强调,重视。 19、《标准》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来刻画目标,用“经历”、“感受”、“体会”、“体验”“ 探索”等刻画数学的目标。 20、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 的、和。 2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 22、教学方法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3、练习法是指。 24、合作学习是 指。 25、数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6、数学是刻画和的语言和工具。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的趋势。 27、数学是科学和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 2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性、性和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人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判断题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 展。()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3 1汇川区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二)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程标准知识。(每空1分,共1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新课程提出的“四基”是指基本知识、 、 和基本活动经验。 3.新课程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 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 的能力。 4.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学科知识。(共60分) (一)填空。(共20分,第二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1.一个十位数,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16,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剩下数位中,除千万位外,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2.( ):28=12÷( )=()20 ==( )%=( )(折扣)=( ) (成数)。 千克的 5 9 是( )千克,比50千米多10%的是( )千米。 4.如果两个圆半径的比是1:4,则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5.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售价是425元,这件衣服原价( )元。 6.甲比乙少41 ,( )是单位“1”,甲是乙的( )。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8.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16分钟,如果锯成10段要( )分钟。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6厘米,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 ),体 积最大是( ) 。 10. 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用91根小棒可以摆( ) 个同样的正方形,摆50 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小棒。 11.六(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2.右图中共有( ) 个三角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因为36÷4=9, 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 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 4 1 ,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 ) 3. 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4.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2。 ( ) 5. 小亮家在学校南偏西300的方向上,学校在小亮家的西偏南300的方向上。 (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用棱长是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大些的正方体,至少要( )个这样的正方体。 2.湘江河两侧安装彩色小灯,按照2个兰色、3个绿色、4个红色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小灯泡是( )色。 A.兰 B.绿 C.红 3.要想使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 A .3倍 B. C .6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订报纸的钱数和所订的份数成正比例关系。B. 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C .把图形按照2:1的比例画到图纸上,表示把实际长度扩大2倍后画出来。 5.某单位某天出勤人数是48人,有2人请假,该天的职工缺勤率是( )。 A. % B. 96% C. 4% % (四)计算题(共26分 ) 1.口算。(8分) 72÷9 8= += 51 -13 1 = ÷6% = 25%÷43 = 2 1 ÷= ×7 2= 18×6 1+3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教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 )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已有的(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24、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28、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 )( )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布鲁纳。( ×) 3、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 √) 4、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5、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A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比宽长25米,则它的面积 可表示为(a+25)a米2

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 数是b。 D、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 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4x+5x=45。 9、思维的( C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独创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若-2+x是一个正数,则x一定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 正一负。 C、-a表示一个负数。 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 (二) 多项选择题。 1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BE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CD )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2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