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ARP项目

中科院ARP项目

中科院ARP项目
中科院ARP项目

ARP定义

中国科学院资源规划项目(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简称ARP项目),是实现中国科学院科学的资源规划的信息系统工程。ARP项目从中国科学院院所两级治理结构出发,以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为核心,综合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全院人力、资金、科研基础条件等资源配置及相关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构建有效的管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通过ARP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

建设的背景

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正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程度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也是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肩负着国家科技进步和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任。

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将从1998年至2010年分三个阶段完成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到2010年前后,把中科院建设成为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科技前沿、具有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知识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技知识库、科学思想库和科技人才库。形成和保持强大的国家知识创新能力,加速最新科技知识的传播,全面推进知识和技术转移,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技咨询,建设和保持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队伍,不断加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建设,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

中科院的信息化进程

2002年,中科院正式提出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新时期发展战略。

在办院方针和三大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知识创新工程要求,中科院提出“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十五”期间中科院科技发展的战略和任务,结合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的各方面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及两者的结合,增强中科院的综合实力。

以高速互联网为基础,以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为核心,以推进各项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全面推进科研环境、手段和方法的信息化,业务管理和政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网络和应用的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努力使人才、政策、标准等信息化建设的制度环境趋于完善,保障和加快信息化进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实现做出贡献。围绕这个总体目标,中科院提出全面实现科研活动的信息化(e-Science)和科研管理活动的信息化(ARP),最终目标是要建设数字化的科学院。

领导论ARP

“实施ARP项目是现代管理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科院研究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中科院三大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实施ARP项目作为中科院21世纪初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新的起点来对待。”

——路甬祥院长2002年9月4日在实施ARP项目动员会上的讲话

“ARP项目是在科研活动管理中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建设符合院发展战略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ARP成功的关键是管理理念的创新,最终为全面提升中科院科研管理活动的水平服务。”

“希望在实施ARP项目时,得到院机关各部门和院属各单位的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中科院信息化工作能够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江绵恒副院长2002年9月4日在实施ARP项目动员会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的ARP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以“三性贡献”为产出目标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业务流程十分复杂。”

“中国科学院的ARP面对着“学部+院部”的组织结构;面对着“院所两级法人”的治理结构;面对着“非经营性+经营性”分类资产管理体系;面对着多样、分散活动基础上的协同联合。”

“中国科学院的ARP面对着集中规划和“游戏”规则下的以研究所为单元的“自由”竞争,并根据“运行+绩效”调整资源配置的系统。”

——施院长论ARP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ARP项目的实施,实现以下目标:

决策依据科学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获取、挖掘和分析各类信息资源,为院所两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全面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准确判断科技发展趋势,敏捷调整科技计划,组织科技创新项目,加快知识技术转移。

资源配置最优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资源规划系统,优化院所两级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配置,提高各类资源使用效益,充分满足全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管理工作协同化:通过ARP项目提供的统一平台和工具,打破条块分割,整合优化院部机关各部门管理业务流程,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实现院所两级各类管理信息的快速交换,提高全院协同作战能力。

工作流程规范化:规范流程,简化程序,大幅度减少院所两级管理工作中随意性和重复性的劳动,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信息资源共享化:统一信息标准,建立覆盖全院各个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应用系统,为院所两级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提供有效、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实现全院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总体要求

实施ARP项目是中科院研究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中科院对建设ARP项目的总体要求包括:

ARP作为中科院的资源规划项目,必须要反映现代信息化、知识化的特点,反映现代全球化、市场化的特征,反映现代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最新成就。要把ARP项目建设成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必要的信息资源平台。

ARP项目的实施必然引发管理的变革。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管理是科学决策,而且往往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分布式的决策。必须依靠ARP项目来支撑这样的决策过程,同时促进管理部门的协同工作。

ARP项目要适应信息时代的特征,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运用运筹学、统计学、控制学和系统科学的最新观念。做到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可以实时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实施ARP项目,实际上是要全面提升中科院的科学管理水平,进而全面地推进和提高创新效率,使得宝贵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经费资源、信息资源等得到更有效和良好的使用。

指导方针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方针

通过“科学设计、突出重点、需求导向、急用先上”,在总体科学设计的基础上,边建设,边使用,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为了保证ARP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在ARP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实事求是、务实可行。本着科学求是的态度,尊重信息化软件工程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客观规律,考虑各方面的资源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确保节点目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在充分理解院ARP的本质业务内涵的基础上,抓住实现ARP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集中资源,进行突破,以保证ARP一期目标的最终全面实现。

需求导向、急用先行。在保证ARP总体目标按计划实现的前提下,考虑院所两级单位对系统需求的轻重缓急,灵活划分项目任务和进度安排,尽可能快的满足业务对ARP的进度要求。

整体设计、稳妥试点。ARP是院所两级互相联动的整体系统,对于业务模型、数据结构和标准化体系要进行整体分析与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试点部署,以保证产品

和系统的稳健性和灵活性,这是全面推广的基础。

先共性、后个性。各所级单位,作为一级法人,对于ARP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而所级全面推广应用是ARP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在院所充分调研基础上,首先提炼所级ARP共性的、本质的需求,进行开发推广,以保证院整体目标的初步达成。然后在针对各所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推广和优化,以全面满足所级单位的业务管理需要。

技术要求

ARP项目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稳定性。由于项目涉及院部机关各部门和所有院属机构,因此,ARP必须具有充分的稳定性,确保设备环境和应用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安全性。由于核心数据库将承载反映中科院基本运行态势的重要信息,同时院所之间大量内部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因此,ARP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环境和应用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易用性和灵活性。由于项目面向院部机关和院属机构广大管理和科技人员,因此,ARP 必须提供直观、友好、易用的人性化用户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并能够随着院所两级管理范围和流程变化而进行调整或扩充,具有可进行持续开发的灵活性。

——适应性。由于项目面向院所两级不同的管理需求,面向所处区域、核心业务、管理方式各不相同的院属研究、教育和支撑机构,因此,ARP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确保能够在院部机关和全部院属机构中推行,同时适应中科院管理创新不断发展的需要。

——资源唯一性。由于项目涉及的数据信息资源产生于院属机构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活动,因此ARP必须在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保证数据资源的一致和完整,同时为原始数据的导入提供接口。

——可扩展性。由于项目将在中科院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ARP应用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可进行升级或扩充,支持开放的标准接口,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组织保障体制

实施ARP项目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制,加强领导,协同作战,上下配合,才能确保完成ARP项目的建设任务,ARP项目的组织保障体制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一、ARP项目指导小组

ARP项目指导小组由院领导任组长,院机关各部门和有关研究所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审定ARP项目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

2、对ARP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

3、对ARP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4、按照成员分工,对分项目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ARP项目管理办公室

由办公厅牵头组建ARP项目管理办公室,ARP项目管理机关由由办公厅、信息办及网络中心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作为院ARP项目的常设管理机构,负责协调院内单位配合神州数码公司组织实施ARP项目;在全院推动ARP项目的建设和应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ARP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制定ARP项目的规划与工作计划;

2.制定ARP项目运行的规章和制度;

3.配合完成ARP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4.负责ARP项目实施的检查与监督;

5.组织ARP项目实施的评估和验收;

6.开展ARP项目的宣传和组织培训;

7.负责管理ARP项目各类文档资料。

三、院机关各部门

确定一位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部门负责人)和一位联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神州数码完成相关分项目的建设,提供需求并确认业务模型,协助神州数码完成系统上线测试、数据迁移与推广应用等项工作。

四、院属各单位

确定一位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单位负责人)和一位联系人,并配备业务专家和网络信息技术保障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配合机关主管部门提供各分项目的需求并确认业务模型,协助神州数码完成ARP项目建设和推广应用的各项任务。

五、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负责ARP项目的运行和维护保障工作,建立相应的技术保障队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组织实施方式

(一)ARP项目管理办公室

负责与神州数码公司的沟通与协调,组织机关各部门及研究所及网络中心配合神州数码公司完成分项目的实施。

(二)机关各部门及研究所

根据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要求,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要确定负责人和联系人,及网络技术保障人员,在ARP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和协调下,配合神州数码公司组织完成涉及本单位的ARP项目开发等相关工作。

(三)网络中心

配合神州数码公司,确定专人参与各分项目的开发、培训与技术支持工作,为ARP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保障。

实施规划

--总体规划

ARP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2003年-2005年)

完成ARP项目总体设计及实施方案。

建立和完善院所两级ARP基础设施环境。

完成ARP项目核心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包括:科研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财务管理和监督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建设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

完成院所两级ARP项目应用和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构成ARP项目的整体运行环境。

核心数据库达到一定规模,为院所两级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完成信息安全体系、制度规范等支撑环境的建设。

二期工程(2006年-2010年)

在ARP一期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和完善中科院ARP管理系统;

进一步提升ARP项目的建设目标,与科研活动信息化的e-Science建设工作实现对接,初步建成“数字化的科学院”;

实现中科院管理创新的战略目标,对中科院科研活动提供全面的管理、支持和服务。

ARP项目整体架构

ARP功能结构整体介绍

ARP项目由五大部分组成。最顶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统一的、界面友好的门户系统。往下一层是覆盖院所两级的业务应用系统。支持院所两级业务应用系统的是标准统一、涵盖院内外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中心,包括数据资源中心(处理结构化信息)和内容管理平台(处理非结构化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服务系统(统计查询、决策支持等)。最底层是信息基础平台,包括软件支撑平台、硬件支撑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共同对上层应用起到支撑作用。对整个ARP项目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相关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运营维护体系。而管理创新作为ARP的核心理念,将贯穿整个ARP项目过程中。

信息资源中心

ARP项目涉及中科院院所两级法人机构及全院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规划尤显重要,信息资源中心是全院ARP数据的存储与交换中心,我们通过下图描述信息资源中心数据架构。

上图从数据和操作两个层面对ARP信息资源总体架构进行了描述。

在数据层面,信息资源中心的数据来源于院级业务系统数据、所级业务系统数据及外部数据。信息资源中心的数据包括:科研计划与执行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综合财务管理与监督数据,科研条件数据,基本建设数据,电子政务数据,教育资源数据,评估评价数据及外部数据。

在操作层面,通过数据的加载工具,自动抽取、筛选、导入,把院级业务系统数据、所级业务系统数据、外部数据加载到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库;通过数据查询和报表工具、在线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来满足领导决策支持、综合统计分析,公共信息查询的需求;通过基于Web的信息发布系统将公共信息发送给不同的地点或用户;通过系统管理员实现权限管理、安全控制、数据更新维护、数据存储备份等具体操作。

应用系统

在建设完善的技术设施和支撑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科研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财务管理和监督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建设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八个应用系统的建设。

八个应用系统应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一)科研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科研计划与执行管理中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提供有效支持。

——能够充分提供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等信息,建有辅助分析预测技术平台,为院所两级管理层科学制订发展规划与计划并使其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提供有效支持。

——能够充分提供全院科研项目及相关的人力、资金、科研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的信息,建有辅助分析评价技术平台,为院所两级科研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科学准确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建有全院完整的科研项目综合数据库,能够充分提供各类科研项目执行信息,建有辅助分析评价技术平台,为院所两级对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执行期间评估控制及事后评估提供有效支持。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以院属机构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将目前丰富但又分散的各类人员信息纳入统一的系统中管理,实现院机关各部门之间数据充分共享,为全院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唯一、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建有综合评价技术平台,对队伍状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现状进行实时分析评价,为院所两级管理层相关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具有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共享的功能,使得人力资源配置成为院总体资源配置调配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综合财务管理系统

——统一全院财务核算规范,加强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建立适合中科院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预算制度和政府制度改革要求的财务核算体系。

——在全院范围内加强资金管理与调控能力,实现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用款计划与国库支付等财务活动的一体化监控,为院所两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资金收支余状况、现金流动态、财务报表分析和预警等支持。

——在院属机构层面,为科研和管理人员提供与科技项目执行和经费核算相关的综合财务信息服务。

(四)科研条件管理系统

——建立以院属机构为基础的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管理数据库,为全院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唯一、真实的资产管理信息。

——紧密围绕科技计划和执行管理,将重大科技装备、大型科研装置、科研教育基础设施等科研条件建设成为院总体资源配置调配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全院范围内加强科研条件管理与调控能力,实现对科研条件使用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监控与评估,为院所两级管理层相关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五)基本建设管理系统

——构造院级基本建设管理平台,可以轻松、快捷的汇总基本建设项目信息,并生成各类专项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基本建设需求和工程进度状况,及时提取各种基本建设管理相关数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形成流水化作业,确立各部门的共享基础数据,处理某一阶段的具体工作简单、准确。

——通过数据集成系统对财务和房地产数据的接口,使基本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得到共享,从而消除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的现象。

(六)电子政务系统

——建成符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面向院部机关各部门和院属机构电子政务系统,它包括公文管理、档案管理、政务信息管理、会议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处理及相应的数据信息库,实现院部机关办文、办事、办会等事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院所两级普通公务处理的信息化。

——在院属机构层面,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进一步推行所务公开,向科技和管理人员提供更

广泛的信息服务。

(七)教育资源管理系统

——建设以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及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资源数据库,为院所两级管理层提供唯一、真实的教育资源信息。

——紧密围绕科技计划和执行管理,使教育资源配置成为院总体资源配置调配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立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相适应、覆盖招生考试、课程教学、研究实验、论文答辩、毕业就业等全部培养过程的跟踪评价体系,成为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平台。

(八)评估评价系统

——以其他系统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功能稳定可靠,能对大量科研管理活动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的评价系统,提高单项评估和机构整体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实时性和准确性。

——建立评估机构与被评估的院属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在技术上保证评估工作的公开、公平与透明。

信息支撑平台

ARP项目信息支撑平台可分为软件支撑平台、硬件支撑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

架构如下图所示:

软件支撑平台架构

软件支撑平台系统架构全面涵盖了应用功能的需求,在院、所两级的应用层面,包括了三大部分:

----ERP系列功能,包括科研计划与执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财务管理和监督、科研条件管理等。

----ERP产品外新增功能,包括中科院的独特业务需求、电子政务的应用功能等。

----特殊功能,具体是指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有关内容管理和服务的功能,这部分功能的实现基于内容管理平台。

下图为软件支撑平台系统架构:

硬件支撑平台架构

ARP项目硬件支撑平台主要包括主机系统、存储及备份系统两个方面,具体架构如图所示:

ARP网络支撑平台架构

ARP网络支撑平台分为院级网络支撑平台和所级网络支撑平台两部分。

运行管理要求

管理运行的要求

实施ARP项目对院所两级提出了如下管理运行要求:

——应有健全的ARP项目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撑组织体制。ARP项目实施后,院部机关应有部门承担ARP运行管理、组织协调与完善开发的职能,院属机构也应有专人负责本单位ARP的运行管理。由于ARP结构复杂,系统庞大,运行技术维护工作量很大,应进一步加强ARP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

——应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加快制定保障ARP项目实施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快建立ARP项目标准体系。

——应持续开展宣传示范和人员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ARP项目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建立分层次技术培训体制,将重点开展对院属各单位的宣传动员与人员培训。

运营维护体系和原则

ARP项目涉及院、所两级100多个大的应用实体,分布在全国的各个省份,因此维护的工作量及维护的组织都会非常复杂。为了保证整个ARP项目既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在各个研究所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立以网络中心为核心,院属各单位技术支撑人员为主体的高效的、院所两级支持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达到运行维护所要求的系统的稳定和长期完善要求,需要下列基本的原则来指导运维工作的开展:服务和管理并重;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高效的运维系统来支持;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奖惩机制;运维和项目实施密不可分;保持所级应用系统的规范化和统一。

arp命令使用详解

arp命令使用详解(1) 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 (ARP)”缓存中的项目。ARP 缓存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它们用于存储 IP 地址及其经过解析的以太网或令牌环物理地址。计算机上安装的每一个以太网或令牌环网络适配器都有自己单独的表。如果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使用,则 arp 命令将显示帮助信息。 语法 arp[-a [InetAddr] [-N IfaceAddr]] [-g [InetAddr] [-N IfaceAddr]] [-d InetAddr [IfaceAddr]] [-s InetAddr EtherAddr [IfaceAddr]] 参数 -a[ InetAddr] [ -N IfaceAddr] 显示所有接口的当前 ARP 缓存表。要显示特定 IP 地址的 ARP 缓存项,请使用带有InetAddr 参数的 arp -a,此处的 InetAddr 代表 IP 地址。如果未指定 InetAddr,则使用第一个适用的接口。要显示特定接口的 ARP 缓存表,请将 -N IfaceAddr 参数与 -a 参数一起使用,此处的 IfaceAddr 代表指派给该接口的 IP 地址。-N 参数区分大小写。 -g[ InetAddr] [ -N IfaceAddr] 与 -a 相同。 -d InetAddr [IfaceAddr] 删除指定的 IP 地址项,此处的 InetAddr 代表 IP 地址。对于指定的接口,要删除表中的某项,请使用 IfaceAddr 参数,此处的 IfaceAddr 代表指派给该接口的 IP 地址。要删除所有项,请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InetAddr。 -s InetAddr EtherAddr [IfaceAddr] 向 ARP 缓存添加可将 IP 地址 InetAddr 解析成物理地址 EtherAddr 的静态项。要向指定接口的表添加静态 ARP 缓存项,请使用 IfaceAddr 参数,此处的 IfaceAddr 代表指派给该接口的 IP 地址。 /? 在命令提示符下显示帮助。 注释 ? InetAddr 和 IfaceAddr 的 IP 地址用带圆点的十进制记数法表示。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四个率先”目标要求,规范和加强我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管理,继续完善我院技术支撑系统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我院科研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引领我国科研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制和创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以下简称研制项目)是指对我院战略布局调整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升相关领域核心竞争力的中、大型仪器设备(百万至千万元)研制项目。研制项目的支持范围包括: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未来、前沿科学问题,重点支持科学目标明确的前瞻性未来技术研发,注重科学思想的实现; (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点支持任务需求明确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注重技术方法的实现; (三)面向经济主战场,针对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支持战略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技术集成与研发,推进交叉融合,注重性能指标的实现与提升。 第三条 研制项目采取研究所自由申请和院自上而下部署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主要包括院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以下简称院级研制项目)、院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以下简称院级重大研制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团队项目(以下简称关键技术团队项目)。 第四条 院级研制项目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其中青年人才类项目经费不超过200万元。执行周期一般为2年,实行中期评估制度。 院级重大研制项目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执行周期一般为3年,实行中期评估制度。 关键技术团队项目年度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执行周期一般为3年,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第五条 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以下简称条财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研制项目的组织管理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为提升我院国际合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同时为规范我院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确保有计划、有重点地资助国际合作项目,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项目定义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是指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结合国家和院重大科研项目和面向科研机构长期发展而组织开展的重要国际合作活动。 二、支持原则 重点支持与欧、美、日、俄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支持与第三世界及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重点支持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引进国外科学思想、一流人才和先进创新管理的国际合作活动。 重点支持先进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重大与前沿创新项目以及具有原始创新思想的科学家。 三、项目类型 1.经院批准,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等建立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青年科学家小组。 2.经院批准,我院有关机构和科学家牵头创办的国际科技组织和发起的国际合作计划。

3.由我院科学家提出、具有实质合作内容、得到国外积极响应的国际合作项目。 四、申报条件 1.申请人应是国家或院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科学家,特别支持符合上述条件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 2.申请项目是本单位国际合作的重点,申请单位承诺为申报项目提供匹配1:1国际合作经费支持; 3.国外合作伙伴书面项目合作意向书。 五、申报要求 1.单位申请报告; 2.《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申请书》(一式5份); 3.国际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书; 4.其他相关材料。 六、项目审批 申请材料经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委员会评议后,由国际合作局审批。 每年批准30个左右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每个项目资助20万元左右。 七、项目总结 项目一旦批准,申报单位可按方案实施,并按要求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及项目总结报告。对于执行情况好、总结及时、效果显著的项目,

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方案管理方法

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快我院科研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院属单位园区改造的步伐,规范各类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特制定《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我院科研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院属单位园区改造工作必须服从于科研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创新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统一规划,保证重点,分步实施。 第三条建设单位是基本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责。 第二章园区总体规划 第四条园区总体规划应根据本单位科技事业发展规划进行编制(基本要求及内容见附件一) 第五条园区总体规划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并在当地规划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编制。

第六条院属土地的使用应服从院的统一规划与调整。 第七条分院与院属单位共处的园区,由分院牵头组织编制,若干院单位共处的园区,应成立领导小组组织规划的编制;独立园的院属单位自行编制。 第八条园区总体规划的申报,设置分院的地区,由分院审核后报基本建设局,无分院地区,由各单位直接申报。 第九条园区总体规划经评审后由基本建设局办理审批手续,评审由基本建设局负责组织。 第十条园区总体规划批准后,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变动。 第三章投资原则、比例及措施 第十一条投资以优先安排创新、园区规划等重点及鼓励单位自筹为原则,政策上将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具体内容见附件二)。 第十二条在控制总量前提下,院以全额贴息方式鼓励研究所利用信贷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科研用房、流动人员公寓改造建设项目。 第十三条为增强研究所资金控制能力,应加强内部核算及资金调度,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 第四章项目建议书 第十四条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意见书编制项目建设书(基本内容见附件三)。

arp协议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arp协议栈 篇一:实验2地址解析协议aRp 实验2地址解析协议(aRp) 【实验目的】 1.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 2.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3.理解aRp高速缓存的作用 4.掌握aRp请求和应答的实现方法 5.掌握aRp缓存表的维护过程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验环境】 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二 【实验原理】 一、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 1.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是节点的地址,由它所在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定义。物理地址包含在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物理地址是最低一

级的地址。 物理地址的长度和格式是可变的,取决于具体的网络。以太网使用写在网络接口卡(nic)上的6字节的标识作为 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一个接收者)、多播地址(一组接收者)或广播地址(由网络中的所有主机接收)。有些 网络不支持多播或广播地址,当需要把帧发送给一组主机或所有主机时,多播地址或广播地址就需要用单播地址来模拟。 2.逻辑地址 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仅使用物理地址是不合适的,因为不同网络可以使用不同的地址格式。因此,需要一种通用的编址系统,用来惟一地标识每一台主机,而不管底层使用什么样的物理网络。 逻辑地址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目前internet上的 逻辑地址是32位地址,通常称为ip地址,可以用来标识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在internet上没有两个主机具有同样的ip地址。 逻辑地址可以是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其中广播地址有一些局限性。在实验三中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类型的地址。 二、aRp协议简介 internet是由各种各样的物理网络通过使用诸如路由

实验四网络命令(ARP、PING)的使用分析

实验六网络命令(ARP、PING)的使用分析一、实验目的 掌握掌握ARP、PING命令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环境 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起来的WIN2000操作系统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ARP命令的使用 2、PING命令的操作使用 四、实验过程 1、ARP命令 1)arp命令的功能:查看、添加和删除高速缓存区中的ARP表项 2)Windows 2000 ARP高速缓冲区 ?动态表项(dynamic):随时间推移自动添加和删除 ?静态表项(static):一直存在,直到人为删除或重新启动 3)arp命令操作: (1)显示高速cache中的ARP表:命令arp -a

添加ARP静态表项: arp-s inet_addr ether_addr 在ARP 缓存中添加项,将IP 地址inet_addr 和物理地址ether_addr 关联。例:arp -s 192.168.0.100 00-d0-09-f0-33-71 添加ip为192.168.0.100,与其对应的MAC为00-d0-09-f0-33-71的表项

删除ARP表项: arp -d inet_addr 删除由inet_addr指定的项

2、PING命令 Ping命令的全称叫做Ping.exe,是微软提供用来进行网络连接测试的十分有用的工具,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出网络故障。 1)Windows 2000的ping命令形式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目的主机/IP地址

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 TI 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那么ARP协议有什么作用且工作原理如何呢? arp协议的作用: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 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 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首先,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 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 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 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此ARP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 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版)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规范和加强院级科研项目经费(以下简称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院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经费拨款,主要用于组织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支持院属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和院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要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第三条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项目经费要集中用于支持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与开发,防止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臵。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院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院级项目一般可下设课题。

第二章项目经费开支范围 第五条项目经费开支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需由项目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项目经费一般由课题经费和综合集成与调控经费组成。 第六条课题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一)直接费用是指课题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1、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购臵或研制的专用仪器设备,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项目经费要合理控制设备购臵费支出。 2、材料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等费用。 4、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臵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5、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

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ARP (地址解析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 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功能 地址解析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82年11月发布的RFC 826中描述制定。 [1]地址解析协议是IPv4中必不可少的协议,而IPv4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协议版本(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OSI模型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 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面试之ARP协议原理

ARP协议工作原理 每台主机都设有一个ARP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本局域网上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些都是该主机目前知道的一些地址。 当主机A要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时,先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是否有主机B的IP地址。如果有,就在ARP高速缓存中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把这个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然后通过局域网把该MAC帧发往此硬件地址。也有可能查不到主机B的IP地址的项目。这可能是主机B才入网,也可能是主机A刚刚加电,其高速缓存还是空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机A就自动运行ARP,然后按以下步骤找到主机B的硬件地址: 实现地址解析的第一步是产生ARP请求帧。在ARP帧数据部分的相应字段写入本地主机的物理地址、IP地址、待侦测的目的IP地址,在目的物理地址字段写入0,并在操作类型字段写入1,用以表示本数据帧是一个ARP请求数据帧。该ARP请求帧以本地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作为源地址,以物理广播地址(FF-FF-FF-FF-FF-FF)作为目的地址,通过物理层发送出去。由于采用了广播地址,因此网段内所有的主机或设备都能够接收到该数据帧。除了目的主机外,所有接收到该ARP请求帧的主机和设备都会丢弃该ARP请求帧,因为目的主机能够识别ARP消息中的IP地址是否与本机相同。 与目的IP地址匹配的主机构造ARP应答帧。在ARP应答帧中,以请求分组中源物理地址、源IP地址作为其目的物理地址、目的IP地址,并将自身的物理地址、IP地址填入应答帧的源物理地址、源IP地址字段,并在操作字段中写入2,表示本ARP数据帧是一个应答数据帧。该分组通过数据链路层直接发给源主机。 源主机接收到ARP应答帧后,获得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并将它作为一条新记录加入到ARP 高速缓存表。此外,如果源主机没有发送ARP请求而收到其他主机的ARP响应数据帧,源主机也会在本地ARP缓冲区中缓存该主机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ARP高速缓存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不使用ARP高速缓存,那么任何一个主机只要进行一次通信,就必须在网络上用广播的方式发送ARP请求分组,这会使网络上的通信量大大增加。ARP把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每一个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生存时间,超过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掉。 注意: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2011121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项目组织 (1) 第三章项目立项 (3) 第四章项目管理 (4) 第五章项目经费管理 (5) 第六章项目验收 (6) 第七章项目后评估 (7) 第八章知识产权管理 (8) 第九章附则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重点部署项目面向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我院“创新2020”中心任务,重点支持院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重点解决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注重发挥我院综合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推动多所联合和多学科交叉,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第二条重点部署项目采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为规范和加强重点部署项目的组织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组织 第三条重点部署项目由专业局负责部署立项和组织管理,重点支

持跨所跨学科组织的科技活动。项目可下设课题,课题为项目实施的基本单元。 第四条专业局在重点部署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1.围绕各学科领域发展规划,策划提出重点部署项目立项建议,组织编写《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重点部署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方案论证和经费预算审核; 2.负责将前期通过实施方案论证的项目集中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负责项目过程管理,包括项目任务书、年度进展报告和年度计划的审核及相关档案的收集和归档等; 3.定期听取项目负责人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计划财务局在重点部署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1.审核项目年度经费预算、核拨项目年度经费,审查项目完成后的经费决算; 2.会同专业局组织项目的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和后评估; 3.委托院项目评估监理中心对项目进行必要的过程监督,及时将监理意见和建议报告相关局和主管院领导。 第六条项目承担单位(包括依托单位和参加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重点部署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配套支撑条件等; 2.确保本单位参加人员的时间投入和岗位需要等; 3.协助院有关部门检查监督项目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并配合进

0_ARP协议简介---------------------非常经典的ARP协议介绍

ARP简介 我们知道,当我们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时,DNS服务器会自动把它解析为IP地址,浏览器实际上查找的是IP地址而不是网址。那么IP地址是如何转换为第二层物理地址(即MAC地址)的呢?在局域网中,这是通过ARP协议来完成的。ARP协议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所以网管们应深入理解ARP协议。 一、什么是ARP协议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编辑本段二、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如附表所示。附表: 我们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 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

的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 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它还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下次再向主机B 发送信息时,直接从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 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 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 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 ARP攻击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若有一个人感染ARP木马,则感染该ARP 木马的系统将会试图通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信息,并因此造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故障。 二、RARP的工作原理: 1. 发送主机发送一个本地的RARP广播,在此广播包中,声明自己的MAC地址并且请求任何收到此请求的RARP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 2. 本地网段上的RARP服务器收到此请求后,检查其RARP列表,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 3. 如果存在,RARP服务器就给源主机发送一个响应数据包并将此IP地址提供给对方主机使用; 4. 如果不存在,RARP服务器对此不做任何的响应; 5. 源主机收到从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就利用得到的IP地址进行通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表示初始化失败。 三、ARP和RARP报头结构 ARP和RARP使用相同的报头结构,如图所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科发计字[2007]56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重大项目是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为主要目标,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相衔接,能充分发挥我院综合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多所多学科系统集成并有望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大型项目。 第二条重大项目采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成熟一项,启动一项。为规范和加强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项目立项 第三条根据院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由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片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分片领导小组”)遴选并提出拟启动重大项目清单。创新基地按照项目清单和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组织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相关基地分管副院长同意后组织论证。 第四条创新基地负责组织院内外科技专家、投资方代表、财务管理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等对《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可行性论证要严格采取回避制度,以保证论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主管专业局负责填写《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意见》,计划财务局负责填写《重大项目经费审核意见》。 第五条创新基地按照论证意见,组织修改《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后的《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分片领导小组审核,并由其决定是

否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审议。 第六条院长办公会议对重大项目进行逐项审议,决定是否批准立项,确定项目经费总量、院支持经费数额和匹配资金(包括院外争取资源、研究所自筹资金等)与院投入的比例数。 第七条经院长办公会议审定批准的项目,由创新基地组织填写《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重大项目任务书》)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经费预算书》(以下简称《重大项目预算书》)。《重大项目任务书》由项目主管、依托单位法人代表、主管专业局、计划财务局和相关基地分管副院长共同签署。 第三章项目领导体制 第八条重大项目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基地组织架构进行管理,实行项目主管责任制。 第九条分片领导小组是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对院长办公会议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提出相关基地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2、聘任项目主管、首席科技专家和项目组主要成员; 3、定期听取相关基地重大项目的总体进展报告,审议项目总体目标和经费预算总额调整等重大事项。 第十条相关基地领导小组在重大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1、围绕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战略需求,向分片领导小组提出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2、审议批准重大项目主要成员的调整建议; 3、项目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定期听取项目主管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汇

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APR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熟悉ARP的工作过程 2熟悉APR的数据包结构 实验步骤: 由于实验中出现了一些状况先在此说明: 在这个实验中我担任的主机D的角色。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主机D接收不到主机A发送的ARP请求,主机A在ping主机D的时候总是显示time out。但是主机D 能收到主机C发送来的ARP请求并且在主机Cping主机D之后,主机D的APR缓存表能找到主机C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

于是我跟使用主机A的同学换了一组电脑,由于实验只涉及主机A与主机D还有中间连接的主机B因此我们只开了三台电脑。 以下为正常情况下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练习一

1.ARP高速缓存表有哪几项组成? 高速缓存表用项目数组来实现,每个项目包括以下字段: 状态:表示项目的状态.其值为FREE(已超时),PENDING(已发送请求但未应答)或RESOLVED(已经应答). 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协议地址长度:与ARP分组中的相应字段相同. 接口号:对应路由器的不同接口. 队列号:ARP使用不同的队列将等待地址解析的分组进行排队.发往同一个目的 地的分组通常放在同一个队列中. 尝试:表示这个项目发送出了多少次的ARP请求. 超时:表示一个项目以秒为单位的寿命. 硬件地址:目的硬件地址,应答返回前保持为空. 协议地址:目的高层协议地址如IP地址 2主机A、B、C、D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下图为设置过滤选项完成后的截图 3主机A、B、C、D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 高速缓存。 4.主机A ping 主机D(172.16.1.4)。这里我的主机D的IP地 址为169.254.209.191 5.主机A、B、C、D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命令察看ARP 捕获数据后的图如下:

06_三层转发及ARP操作命令

目录 第1章三层管理配置命令...........................................................1-1 1.1 三层接口配置命令............................................................................1-1 1.1.1 interface vlan.........................................................................................1-1 1.1.2 ip address..............................................................................................1-1 1.1.3 ip default-gateway.................................................................................1-1 1.1.4 debug ip packet.....................................................................................1-2 1.1.5 show ip traffic.......................................................................................1-2 1.1.6 show ip route........................................................................................1-4 1.2 ARP转发配置命令.............................................................................1-5 1.2.1 arp..........................................................................................................1-5 1.2.2 clear arp-cache.....................................................................................1-5 1.2.3 debug arp..............................................................................................1-5 1.2.4 show arp................................................................................................1-6 1.2.5 show arp traffic.....................................................................................1-6 第2章防ARP扫描功能命令.......................................................2-1 2.1 anti-arpscan enable........................................................................2-1 2.2 anti-arpscan port-based threshold................................................2-1 2.3 anti-arpscan ip-based threshold...................................................2-1 2.4 anti-arpscan trust...........................................................................2-2 2.5 anti-arpscan trust ip.......................................................................2-2 2.6 anti-arpscan recovery enable........................................................2-2 2.7 anti-arpscan recovery time............................................................2-3 2.8 anti-arpscan log enable..................................................................2-3 2.9 anti-arpscan trap enable................................................................2-3 2.10 show anti-arpscan........................................................................2-4 2.11 debug anti-arpscan.......................................................................2-5 第3章 ARP GUARD配置命令....................................................3-1 3.1 arp-guard ip.....................................................................................3-1 第4章免费ARP发送功能配置命令............................................4-1

常用网络命令及 ARP协议分析

实验三常用网络命令及ARP协议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2、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3、掌握ARP协议的作用和格式。 4、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类型】 验证型 【实验要求】 1、预习实验原理。 2、预习并理解ARP的工作方式。 【实验原理】 一、常用网络命令 了解和掌握几个实用的网络命令会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网络。这里介绍6个基本的基于Windows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tracert、arp、netstat、nbtstat。 1、ipconfig命令 ipconfig用来显示主机当前的TCP/IP协议的配置信息、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和域名系统 (DNS) 设置。 使用ipconfig/? 可显示它的命令格式和参数说明。 命令格式: ipconfig [/? /all /release [Adapter] /renew [Adapter] /flush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toset]] 参数说明: 不带参数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all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 TCP/IP 配置信息。 /release [adapter]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释放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renew [adapter]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更新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flushdns清理并重设 DNS 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 /registerdns初始化计算机上配置的 DNS 名称和 IP 地址的手工动态注册。 /showclassid adapter显示指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查看所有适配器的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 /setclassid Adapter[classidtoset]配置特定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要设置所有适配器的 DHCP 类别 ID,可以使用星号 (*) 通配符代替 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如果未指定 DHCP 类别 ID,则会删除当前

计算机网络应用 ARP协议

计算机网络应用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一种能够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转化的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网络上的各个主机,IP地址只是以符号地址的形式对目的主机进行编址。通过ARP协议将网络传输的数据报目的IP地址进行解析,将其转化为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数据报才能够被目的主机正确接收。 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在网络数据传输中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次从互联网层及互联网层以上层发起的数据传输都使用IP地址,一旦使用IP地址,必须涉及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否则网络将不能识别地址信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 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包括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两种。其中,表格方式是事先在各主机中建立一张IP地址、物理地址映射表。这种方式很简单,但是映射表需要人工建立及人工维护,由于人工建立维护比较麻烦,并且速度较慢,因此该方式不适应大规模和长距离网络或映射关系变化频繁的网络。而非表格方式采用全自动技术,地址映射完全由设备自动完成。根据物理地址类型的不同,非表格方式有分为直接映射和动态联编两种方式。 1.直接映射 物理地址分为固定物理地址和可自由配置的物理地址两类,对于可自由配置的物理地址,经过配置后,可以将其编入IP地址码中,这样物理地址的解析就变的非常简单,即将它从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取出来便是,这种方式就是直接映射。直接映射方式比较简单,但适用范围有限,当IP地址中主机号部分不能容纳物理地址时,这种方式将失去作用。另外,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都是固定的,一旦网络接口更改,物理地址也随之改变,采用直接映射将会出现问题。 2.动态联编 由于以太网具有广播能力和物理地址是固定的特点,通常使用动态联编方式来进行IP 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动态联编ARP方式的原理是,在广播型网络中,一台计算机A欲解析另一台计算机B的IP地址,计算机A首先广播一个ARP请求报文,请求计算机B回答其物理地址。网络上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到该ARP请求,但只有计算机B识别出自己的IP地址,并做出应答,向计算机A发回一个ARP响应,回答自己的物理地址。 为提高地址解析效率,ARP使用了高速缓存技术,即在每台使用ARP的主机中,都保留一个专用的高速缓存,存放最近获得的IP地址-物理地址联编信息。当收到ARP应答报文时,主机就将信宿机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缓存。在发送报文时,首先在缓存中查找相应的地址联编信息,若不存在相应的地址联编信息,再利用ARP进行地址解析。这样不必每发一个报文都进行动态联编,提高地址解析效率,从而使网络性能得到提高。 另外,还有一种在无盘工作站中常用的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它可以实现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在无盘工作站启动时,首先以广播方式发出RARP请求,网络上的RARP 服务器会根据RARP请求中的物理地址为该工作站分配一个IP地址,生成一个RARP响应报文发送回去。然后,无盘工作站接收到RARP响应报文,便获得自己的IP地址,就能够和服务器进行通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