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教案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

复习教案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

复习教案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
复习教案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合

必修一政治史

专题一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夏商周政治制度概述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①王位世袭制:禹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从此,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②影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②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③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3)西周: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②周王采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一套比商朝更为严密的控制体系。

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权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①西周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巩固固政权;②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4)内容:①受封者: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和氏族首领,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其中,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周王子弟是分封的主体。②义务:受封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③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形成了对周

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6)消极影响: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被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3.宗法制

(1)概念: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渊源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长制,西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①周天子作为嫡长子为天下大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③特点: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利的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社会,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③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单位”的“家族化”、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都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

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宗法制是“里”,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和基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公元前230——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形成条件: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①国君称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以皇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和天下独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丞

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太尉,“掌武事”,主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系统。②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一些部门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3)郡县制: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①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组织。②作用:郡县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打击了地方分裂势力,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统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特点: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4.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①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得到不断改革和完善。②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作用:形成皇帝的独断专权和秦朝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推翻。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权力很大。②汉武帝: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重用左右亲信近臣(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形成“中朝”与“外朝”相抗衡的中央政治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③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中央虽设有三公,但“事归归台阁”。

(2)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①渊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省已成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备。②内容: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草拟)→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③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朝: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②鉴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初采取增设管理机构以加强皇权的措施。设枢密院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把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①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替代三省,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②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等地区。

演变特点:①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从汉朝起,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历代王朝不断改革丞相制度和完善中央机构,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与朝廷对抗。②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③东汉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朝中后期,设置许多节度使。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元朝:①背景:为适应疆域辽阔的现状,并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②内容:全国设十大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除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③监管:行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力都受到中央节制。对行省官员,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

(4)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5)清朝:省、道、府、县四级。

影响:①分封制、封国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膨胀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长期动乱;②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不

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共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3.监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手下的官员承担。

(3)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清朝的都察院等。

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初期的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后期成为职权上高于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②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受制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过程: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评价: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评价: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评价: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评价: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评价:(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表现

(1)明朝: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背景:明太祖认为,宰相位高权重,“威权专断”,威胁君权,是历代祸乱的根源。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政务繁多,分身无术;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形成: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正式确立。发展: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答批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①康熙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最初目的: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称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评价: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密折制: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①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②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而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③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从宋朝到清朝,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危害尤为严重。④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

〖点拨〗宗法制的历史溯源和影响:(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因此,夏商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2)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这种制度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把“国”与“家”密切

的结合在一起。(3)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拨〗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由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行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政权、财权、军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但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2)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分散的小农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

(3)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特点:皇权至上原则;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掌握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积极方面: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经济: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

(6)消极方面:①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④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人浮于事的现象。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③导火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月)

(4)《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①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权益;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具体原因: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转移矛盾。③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3)《马关条约》

(4)影响

①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斗争、义和团运动。②对日本而言:巨额赔款和大量权益大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扩张更加疯狂。③使远东格局发生变化: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天津之战,攻陷北京。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

(4)影响: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的财政陷于破产;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1年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78年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企图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坚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3)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抗战。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邓世昌、林永升等壮烈殉国;李鸿章“避战保船”,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台湾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反对日本割占台湾,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5)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实现,使列强认识到“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侵华原因

(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东方

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侵略方针;1936年又制定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国策基准”侵略方案。

(2)现实原因: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为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欧美各国正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侵华进程

(1)局部侵华(1931—1937)

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在东北制造“满洲国”(1932年3月成立);②1932年,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国民党19路军奋起抵抗;③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1937—1945)

①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②1937年,发动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③1937年12月,南京沦陷。④1938年,占领徐州(5月)、广州、武汉(10月)。至此,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3.侵华罪行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制造了旅顺大屠杀。(2)1900年组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无恶不作;镇压义和团运动。(3)从1931年起,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值伪“满洲国”、汪伪“国民政府”等傀儡政权;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用中国人进行活体细菌试验,进行细菌战、毒气战;对沦陷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实行“以战养战”;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4.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全国各阶层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①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②国民党爱国将领积极抵抗(注意教材史实);③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④1935年青年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掀起一二·九运动。⑤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国共双方由内战走向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①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中共的倡议和促成。②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

后,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八一三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建立。③意义: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4)敌后战场:中共在1937年8月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了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百团大战(1940年8月)等辉煌战绩。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两个战场的关系: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抗日,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5)在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5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5.抗战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以及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这是有利的客观条件。(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3)广大爱国华侨的积极支持。(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

6.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2)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抗日战争的特点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支持、参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并以大局为重、抛开党派之争;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客观原因: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2)主观原因:理论来源——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基础——拜上帝教。

2.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851年永安封王(初建政权)——18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军事全盛时期(1853年到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治国方案)——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

(2)内容:①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最能体现平均主义)。

(3)目标: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趋势。③空想性:平均一切社会财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

(1)性质: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2)内容:①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②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③文教上,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④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3)评价:①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由于缺

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战争环境,并未实施。

5.失败和功绩

(1)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经验教训: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二)辛亥革命

1.历史背景

①清政府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④三民主义提供了革命纲领;⑤一系列武装起义提供了经验教训,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⑥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武汉新军中坚持发展革命力量;⑦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

2.革命团体和政党

(1)兴中会:①成立:1894年、檀香山。②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③影响: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促进了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

(2)同盟会:①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③意义: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过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史称“辛亥革命”。(2)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4)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实质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②三权分立: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

独立行使。③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历史意义

(1)功绩: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2)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失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4)败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真正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将政权拱手让给善于伪装的袁世凯。

(三)新民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因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②国内因素: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不休;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使无产阶级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出现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过程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爱国主义是运动的主旋律;

②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④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特点:五四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不同点在于:①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②广大人民直接参与,包括学生、工人和市民,其主力先是学生,后是工人。③斗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③组织和干部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规定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3)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制定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③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伟大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力量强大而凶残。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都无法战胜敌人。辛亥革命和“二七惨案”的教训都表明了这一点。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二七惨案”的教训;孙中山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认识到了人民

群众的力量,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撮合;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3)合作的标志

①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②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北伐战争

①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③进程: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得到工农群众大力支持,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④结果: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5)革命失败

失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原因:①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②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功绩: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4.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②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1927年9月,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中共赢得农民的衷心拥护。

军事斗争:1930—1933年,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

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理论建设: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条件;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核心内容;根据地是战略基地。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③理论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

(2)红军战略转移

原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过程: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②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保存一大批骨干,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5.抗日战争(1937—1945)

内容祥见专题二

6.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1)背景

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战争进程

人民解放战争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追歼残敌四个阶段。战争进程非常快,“一年一个样,四年大变样”。

①第一年(1946年6月~1947年6月)基本特点: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解放军防御。解放军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第二年(1947年6月~1948年9月)基本特点:解放军展开反攻,国民党军队转入防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③第三年(1948年9月~1949年1月)基本特点: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④第四年(1949年春~1950年夏)基本特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④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问题。(1)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而不是国民党单独领导,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在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则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噪冒进、急于求成,貌似“革命”,更容易迷惑人。两者都有危害性,“左”倾的危害性更大,中共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3)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4))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上的“左”倾错误所致,并不能由此认为中共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5)伟大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2)政治上: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3)组织上: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确立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3)意义: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为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新政协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2)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3)内容: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确立了国名、首都、国旗、国歌。(4)《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地位: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为新中国的建立做

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4.成立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又一重大事件,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1)主要议题:制定宪法。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意义:①一届人大的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过渡状况。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③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健全国家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2)影响:“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一系列“左”倾错误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贯彻执行。

3.“文化大革命”时期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连续8年没有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4.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文革”结束后,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3)1982年修改的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6)一个以宪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容。第二遍细读,正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是,一直以来,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和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和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是起码标准、地 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前,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危机的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 之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 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 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点,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 道。 二、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 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他设立了译馆,编译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受到人们的重视。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 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2)魏源编写出《海国图志》,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即主张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师夷长技”仅 仅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的思想。(3)鸦片战争后,出现了 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康车酋纪行》和徐 继畲的《瀛环志略》。 三、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 篇》。《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方面,具 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为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科技发展特点:传统科技世界,集大成科学巨著相继问世; 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兴起(戏剧、小说);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西学东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江苏无锡第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中国的竹文化 中国的竹文化,是指咱们的祖先在对竹子进行培植、应用以及欣赏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和前面讲过的兰文化有所不同的就是,它的物质文化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两个属性都非常强,它可以分为两大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依托于竹子而产生,又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与咱们中国人携手已有数千年之久,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一、竹,人之挚友 竹子是人非常真挚的朋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竹子属于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它的根茎和躯干皆以木质化,变得非常硬,还有明显的节。咱们中国人过去把这个节给予升华比附于气节,竹子为什么受欣赏跟它有这个节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据统计咱们中国有250多种竹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竹子也逐渐开始向北进军。在北京现在也有很多竹子,过去北方竹子是活不下来的,一到冬天就冻死了,现在气温提高了,所以竹子已经开始向北方扩展了。但是它的原生主要是在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竹子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且适应性非常强。山野路旁,庭院庙宇,皆可随遇而安。

它有很多非常美好的品德,是咱们古人观察出来的。 “栉疾风而扬其劲节,沐冷雨而秀其英姿。 映月色而显其窈窕,偎瘦石而衬其轻盈。 依窗而立疏影婆娑增静谧。 临池而长柔身映水更清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育竹和用竹的国家。早在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当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竹子的实物。竹子长得非常快,它光滑柔韧,坚固轻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先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古代有多种用途。 在洪荒满目,文明初启之时,即原始社会的狩猎期、采集期,竹子曾经作为武器协助人类与野兽搏斗。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竹弓、竹箭到抛石机,之所以弃木用竹,是因为竹子韧性非常强,轻易拉不断。有许多箭也是竹子做的,尤其是南方。北方人喜欢用木,南方人特别习惯于用竹。发展到宋代,有火药箭、竹管火枪等,都离不开竹子的协助。 竹子对咱们中国人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竹子曾经作为建筑材料帮助人类抵御风雨。最早的建筑为各种茅棚,是非常简陋的。竹子,有相当的强度,最早的好多建筑它都是竹子搭的。到现在,在竹乡,竹子还在作为建筑材料被应用着,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doc

2018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2018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 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 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 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 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 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四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2017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版)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礼乐制度和宗法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破坏、战国时期崩溃瓦解,礼乐制度是西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为了维护和调和等级制度。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 【名师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

校本课程:茶文化教案(2017-2018学年)

第一课不可一日无此君 课时:5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日常生活、诗词故事等讲解茶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和茶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神农发现茶的故事 茶字字形的演变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件展示故事一首《七字宝塔诗,茶》 教师:阐述诗中蕴含的茶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已经浸透文人骚客的血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茶的起源与传播 解毒的药——祭祀的祭品——僧侣的饮品——贵族的饮品——全民喝茶 3、茶的历史 (1)陆羽《茶经》记载: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2)茶的发源地是中国 (3)青城茶的历史:唐代《茶经》的记载;五代《茶谱》的记载;宋代设茶场。 (4)陆羽和《茶经》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茶的起源与历史 二、探索新知 (一)导入 故事导入:苏东坡轶事一则 引出关于茶的礼仪和风俗 (二)教学过程 1、迎客第一礼:敬茶 老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从苏东坡的小故事中发现关于茶的礼仪?请知道的同学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揭示答案:苏东坡刚到寺庙,主持虽然看不起他,但还是让小和尚给他上茶。由此可

见,有客人来了,要给客人上茶是主人最基本的礼貌,也是古代的风俗。 过渡语:那么现在这种风俗还存在吗? 2、茶的风俗 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三集中的部分片段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带来的茶叶,先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外形和茶汤的颜色,然后请学生猜这种茶叶是什么茶叶? (二)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答案,带来的茶叫毛峰,是青城本地产的绿茶的一种。 教师:毛峰是绿茶的一种,绿茶就是毛峰这种的种类。有绿茶,是不是还有红茶、黑茶,赤橙黄绿青蓝紫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叶都有哪些分类。 出示课件 1、茶的分类 (1)按照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 (2)按照地域划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青城雪芽、黄山毛峰等 (4)按照销路、制作手法等划分 (5)现代的科学划分:以制作工艺为基础,结合成品的品质,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叶的六大基本种类。 2、茶的包容性 教师:同学们家里肯定也有人喝茶,有没有观察过家人喝的茶是哪种呢?有没有除了六种基本茶叶之外的品种呢? (1)非茶之茶 花茶、药茶、奶茶、酥油茶等的介绍。 课件展示每种茶的代表 老师介绍这些代茶的产地和益处,及主要流行地区。 (2)以茶入菜 教师:茶,除了可以用作饮品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菜,完全没有想到吧?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几种茶叶做配料的菜。 第五课时 教学设计 一、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欣赏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二集 第二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各类茶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及茶艺中介绍茶具的表演方式 教学难点: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介绍的表演方式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西方世界的挑战 材料一: 第三十四款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1853年输华商品总值52.4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材料三: 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25分) (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2分) (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15分)答案: (1)条约一经签订,双方应遵守;如确因情况变化,须经双方协商而定。(2分) (2)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3分) (3)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选修1和选修3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班 课程目标(重点):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三门历史必修课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高中阶段开设六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我们特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教科书共九个单元31课,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通过学习,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九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历史上改革的大致面貌和主要特色。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汇报时不必说。解释是可以说。必修1和选修1同时进行.高一已讲过必修1,现在主要讲选修1课程刚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历史选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时2)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0.5课时)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共0.5课时) 第4课《梭伦改革》单元小结及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时2)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0.5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0.5课时)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0.5课时) 第4课《商鞅变法》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时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共0.5课时)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0.5课时)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共0.5课时) 第4课《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时2)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共0.5课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共1课时)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时2)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共0.5课时)

(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儒家思想的光辉 宁阳四中高二历史校本课程计划 高二历史备课组:万宝奎 一、总体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努力与史学研究接轨。以问题为核心,确立研究主题;以研究为铺垫,构建课程体系;以乡土历史、文化史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主张为载体,丰富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制作PPT展示、网络辅导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第一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感;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通过引导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克服轻视历史学习的不良倾向;增强“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第四接受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理念,塑造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 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山东省“1751”工程学校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二、前期准备 首先,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山东省现在是实施新课改的第8年,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课程的多元化、开放化、生活化、乐趣化、统整化、弹性化和个别化等趋势。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天津高考历史复习——天津地方史知识点整理以及练习题

高考历史综合复习之天津地方史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本节重点:与天津有关的历史知识考查。 重点部分: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重要人物的考查) 1重要条约的内容以及影响 2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天津的表现 3天津的历史文化风貌 4历史人物如李鸿章与天津的关系,冯国璋,袁世凯,梁启超(维新变法以及梁启超的文化成就——在新文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梁启超前后思想的变化反应中国政局怎样的变化?) 考察方法: 1 选择题部分——重要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洋务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 分析题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表现以及在天津的影响 3 分析题部分——世界历史进程在天津的表现,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对比。 知识点汇总 天津是一座滨海大都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积淀。天津建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一、具有特殊地位的古代史(属于农业文明城市) 1、地名演变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又称:直沽,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初,朱棣“靖难之役”时,赐名“天津”; 1404年,天津建卫。 2、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原因 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北方商贸中心。(从元到清,一直是大运河北端的漕粮转运中心;是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有鱼、盐之利;是北方商业和贸易的中心。) 军事:有较高的军事地位。(拱卫京师) 二、历经沧桑的近代史(1840---1949) 1、屈辱篇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攻打白河口、攻陷天津、《天津条约》、大沽口保卫战、《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 西方宗教势力活动猖狂(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gCYST5o6Gm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gCYST5o6Gm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

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gCYST5o6Gm 【答案】C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gCYST5o6Gm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读】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gCYST5o6Gm 【答案】C 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gCYST5o6Gm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读】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论文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论文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论文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讨许明芳(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第一完全中学)摘要: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决定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力提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度成为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客观要求。关键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放;利用历史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比如课程资源丰富而复杂等,本文就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一、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注意的问题作为一个崭新的话题,如何开发并利用好历史课程资源成为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重点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开发并利用好历史课程资源,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有独特性质的学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值得重视的是,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都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坚持在国家课程标准宏观的指导下,组织各方面、各种有可能的力量,做好本省、本地区课程资源的规划;其次,开发并利用好历史课程资源,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想开发一些质量较高、可供学校选用的课程资源和范本,就必须制定一些相应的、能够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发展的评价手段。二、有效开发并利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措施 1.积极挖掘课文中的隐性信息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与解读好课文内容的相关信息,它是开发与利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就通常的教材分析而言,它更多地会关注显性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做法有强烈的必要性,但是它却不是充分存在的。课本征文及相关材料中的信息,既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挖掘。 2.剖析文中典型的素材,提取有效的信息在教学中,人们常常会听到教师在讲”提取”“提炼”等词,其中提炼是指提炼课程教学的灵魂,提取则是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取历史事物蕴涵的各种信息,这些方法既有利于推进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提问,针对文字材料,可以这样问:”你能从材料中得到哪些信息?”针对图片材料,可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

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科举考试这一个方面,并没有体现中央对宗室特权的剥夺,排除C项。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 商税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

校本课程《自然灾害》教案

地震的分布规律:一个是环太平洋地带,另一个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破坏力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 震和人工地震。 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特发性、成纵性和续发性等特点,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地震的前兆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 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3.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 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 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