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5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基础,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学风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的学术人格。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一年半至两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将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明确导师。每一位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2.自学为主,听课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学习方式。

研究生学习的自学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注重本学科发展的最终成果的了解和掌握。

3.加强能力培养

硕士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和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参加一门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

4.因材施教

导师对硕士生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本科背景,因材施教。

5.严格考核制度

在导师确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执行,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门,6学分)。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2、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无论采取哪一种考核方式,都要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1、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5次以上,主讲学术报告2次以上,并有相关摘要或笔记。

2、实践活动(1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实践活动包括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的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技术推广、咨询、科技开发、专业实习及公益劳动等。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培养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相关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促进专业学习。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一般为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

3、论文评阅与答辩

人文地理学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认可后全部盲审。盲审通过的论文送专家评阅和答辩,答辩委员会人数为5-7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外聘专家担任。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

人文地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附件二

人文地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32002

课程名称:现代自然地理学

英文译名:Moder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贾玉连副教授;胡启武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1)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阐述学科前沿和国际热点,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和部门自然地理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和研究途径,如自然地域分异、自然生产潜力、岩石学、地理模型与建模等;2)实践应用:结合中国东南部自然区域特点,阐明环境演化、地域分异、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以“自然存在—人地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探讨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3)讲述以双语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自然地理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

吸收国内外自然地理学经典教材和更新教材的优点,在本科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突出各地理要素研究的最新成就、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基本规律、地理系统模型等内容,刻意求新而不求全,并以“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掌握当代自然地理学研究特点、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 等著. 现代自然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 A.N.斯特拉勒, A.H.斯特拉勒.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

3.

3. 胡兆量, 等. 地理环境概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

4.

4. 牛文元. 自然地理新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5. 王铮, 等著, 理论地理学概论. 科学出版社, 2000.

6. Michael J. P.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Okanagan University College.(e-book), 2002.

7. Strahler. A.N, Strahler. A.H. Elements of Physical Geography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9

8. Strahler. A.N, Strahler. A.H. Physical Geog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7.

9. 陈述彭, 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界展望.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0. 任美锷, 主编.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1. 王建, 主编. 现代自然地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课程编号:0032003

课程名称:现代人文地理学

英文译名:Modern Hum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马定国教授;郑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为学术系列讲座课程。课程追踪人文地理学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地理问题,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采取专题讲座形式,介绍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理论研究进展、应用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等。课程近期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城镇体系与城市化、人口与就业、现代旅游、文化地理、人地系统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1.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态和前言研究领域。

2.深刻认识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绩

3.提高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外文杂志(1)Urban Studies

(2)Regional Science

(3)Economic Geograph

(4)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有关中文期刊地理学报、地理学进展、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课程编号:0032004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英文译名: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赖格英教授、赵安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GIS的应用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一门课程,课程将结合GI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学生运用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建立以GIS为核心的空间思维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利用GIS分析和解决地学领域

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数据的内容与特征、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的处理与编辑、Geodatabase构建、GIS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统计与空间插值、空间叠置分析与地图的代数运算、空间数据可视化、专题地图的制作、基于VBA的二次开发等。通过地形分析、流域分析、路径分析、资源配置分析、缓冲区分析、适宜性分析和选址等典型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基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Mapinfor、ArcGIS等主要GIS软件的操作,以及运用这些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地理空间分析与地学计算、空间建模和制图的基本技能。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静:《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罗年学,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践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附光盘)/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课程编号:0032030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综述国内外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理论成就,通过对国地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大都市区规划、概念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各种不同类型规划的介绍和剖析,深入了解区域规划原则、目标、方法、程序等环节,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发展关系。

基本要求:对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能根据基本原理知识进行实例分析,并基本具备独立从事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6

3.方创林《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4.顾朝林集聚与扩散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广东省建委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崔功豪当代区域规划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0032031

课程名称: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舒晓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介绍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动态。对当代与土地整理、土地评价、土地规划有关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区域发展与城市建设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管理服务。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万茂主编. 土地资源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毕宝德主编. 土地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安国辉等. 土地利用规划.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课程编号:0032032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前沿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业喜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较全面地阐述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海港区位论及空间相互作用论等上述几门边缘学科共同的理论基础——区位论作较为深入地介绍。

对地理区位论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基本具备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开展区域和城市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陆大道区位论与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

3.外文杂志(1)Urban Studies (2)Regional Science

(3)Economic Geograph (4)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4.有关中文期刊地理学报、地理学进展、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课程编号:0032005

课程名称:现代区域经济学

英文译名: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马定国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线索,分别阐述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区域总部经济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新产业区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经济板块理论、区域收敛与发散理论等。

1、了解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发展动态及前沿研究领域;

2、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运用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区域经济运行轨迹,揭示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聂华林、鲁地、李泉.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课程编号:0032033

课程名称:城市发展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urban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结合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生态城市、城市问题、城市群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加藤弘之,吴柏均.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学术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等

课程编号:0032034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英文译名:Land use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廖富强、黄小兰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介绍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历史演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技术路线\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3S”技术在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GIS技术编制规划的技术程序和应用软件、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费用效益分析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安国辉.土地利用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王万茂,董祚继,王群,等.土地利用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董黎明.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课程编号:0032035

课程名称: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in Moder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赵安教授;胡碧松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方法是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对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运动规律进行定量化研究,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计量地理学源

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学方法论学科,是地理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工具,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模型技术和先进的计算工具,进行定量化研究,是地理学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学朝定量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掌握数量方法在现代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应用,并能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的数量方法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学问题,正确处理资料,根据实际的地理研究对象,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结果给予专业上的解释,把数理逻辑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 》,ISBN 978-7-04-017803-6,978-7-04-011240-5,2002年;

2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17803-6,2010年11月;

3陈彦光,《地理数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陈彦光,《基于Excel的地理数据分析》,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27182-2,2010年4月。

课程编号:0032036

课程名称: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英文译名: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毛端谦教授;冯淑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理论及技术,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市场分析,旅游规划的目标与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设施体系规划,旅游保障体系规划,力求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问题相结合,同时注意理论探讨的深度与广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必虎.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0032023

课程名称:遥感地学分析

英文译名:Geo-science Analysis in Remote Sens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齐述华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遥感分析中的地理特征、地学现象以及地学基本规律,为提高遥感影像判读及分类准确率打下良好基础;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成因、分布规律及遥感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城市与环境等人文地理现象的特点及在遥感中的表现特征。

教材及参考书目: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科学出版社1990年05版

课程编号:0032037

课程名称: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英文译名:Spat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业喜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包括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证,对位置级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聂华林,赵超.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课程编号:0032038

课程名称:人文社科GIS方法

英文译名:GIS method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方朝阳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介绍GIS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介绍GIS在城市、人口、旅游、经济、土地、文化等方面的运用和研究进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加强学生应用GIS开展人文社科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林珲,赖进贵,周成虎.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课程编号:0032022

课程名称:江西地理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Jiangxi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蒋梅鑫教授;郑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江西地理研究》是地理科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江西这一特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历史,区域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以及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学会开展区域地理研究方法;提高开展地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杨巧言,《江西自然地理志》,方志出版社,2003

2.章定富等,《新世纪、新谋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吕桦等,《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教育》,星球地图出版社,1999

4. .谭钜生,林文荣,黄际民,《江西省地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5.易宜曲,马巨贤,《江西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90

6.朱宏富等,《鄱阳湖调蓄功能与防灾综合治理研究》,气象出版社,2003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10名,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先后承担和完成60多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一批重要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社科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教育厅奖多项。本学科在浙江省有较大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要求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独立地承担和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深厚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以体现企业管理学科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企业管理专业设7个研究方向: 1、价值评估与决策技术。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现代决策理论、项目管理、决策方法以及知识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等。

20200527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Word

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 学号 姓名 院别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目 录《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 (一)《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是永久保存记载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重要档案文件。自入学开始,研究生、导师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整记录每一个过程。 (二)填写本手册前,必须认真阅读理解: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题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试行)》。 (三)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培养环节认真执行。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上一个培养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者不得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四)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者,必须呈交由导师、培养单位领导签名的书面证明。无故未完成者,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其学籍做出处理。 (五)在毕业答辩后,本手册一式两份(A4 纸正反面打印),相关老师签字、院系盖章后一份保存在学校档案馆,一份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 第二部分培养计划 (5) 第三部分论文开题 (8) 第四部分中期考核 (14) 第五部分学位论文答辩 (21) 第六部分必修环节 (24) 第七部分科研成果 (27)

第一部分 I基本情况 姓名曾用名性别民族 籍贯省(市)市(县)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 政治面貌婚姻状况 入学考试类别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研究生证号 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学制 现在家 在校宿舍号 庭住址 家庭在校宿舍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移动 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年月 入学前 毕业专业 最后学历 曾获何学位 单位 入学前 地址 工作情况 部门职务 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 爱 籍贯省(市)市(县)文化程度 人 工作单位职务 单号研究生双号研究生粘贴相片处粘贴相片处 1基本情况

人文地理专业排名

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5★ 1 1 52 2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2 3 中山大学5★ 1 1 52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1 52 5 南京大学4★0 1 52 6 武汉大学4★0 1 52 7 安徽师范大学4★0 1 52 8 福建师范大学4★0 1 52 9 南京师范大学4★0 1 52 10 辽宁师范大学4★0 1 52 11 兰州大学3★0 1 52 12 华中师范大学3★0 1 52 13 河南大学3★0 1 52 14 西北大学3★0 1 52 15 西北师范大学3★0 1 52 16 陕西师范大学3★0 1 52 17 东北师范大学3★0 1 52 18 湖南师范大学3★0 0 52 19 浙江师范大学3★0 0 52 20 宁夏大学3★0 0 52 人文地理学人气院校 1.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 2.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 6.南京大学人气:121405 7.西南大学人气:587438.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9.武汉大学人气:15667810.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 11.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12.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 13.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14.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 15.兰州大学人气:5283616.西北大学人气:46088 17.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18.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气:12196 19.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20.四川师范大学人气:19982 21.华侨大学人气:1979522.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23.宁波大学人气:2000424.西北师范大学人气:19090 25.延边大学人气:1462026.南昌大学人气:41526 27.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8.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29.首都师范大学人气:4100630.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气:16317 31.贵州师范大学人气:1433532.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 33.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34.河北师范大学人气:23862 35.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气:1726736.湖北大学人气:22249 37.浙江师范大学人气:2116338.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气:16566 39.山西师范大学人气:1657840.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 41.曲阜师范大学人气:1714042.广州大学人气:15853 43.宁夏大学人气:1481644.青海师范大学人气:12452 4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46.重庆师范大学人气:15366 人文地理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人文地理学专业英语

引言Introduction 人文地理学,作为科学王国中一支较小的学科,尽管常常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然而它却是一支最具活力的学科,它的研究主题——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许许多多形式的研究和朝气蓬勃的地理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最近3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文地理学家不断地接受他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其它学科的新思想、新观念,这样就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分化的影响,研究自然环境的地理学称为“自然地理学”,研究人工环境的称“人文地理学”。 Geography studied in university had ramifications about “physical geography”and “human geography”because its development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eginning.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出现,地理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英国和美国地理学家学会研究组对大多数地理学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调查发现,1990年代的地理学主要由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混合人文和自然地理学和其它领域四个方面所组成。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dema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graphy has been evolving continuously. As shown in a survey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ubject system of geography, in the 1990s, geography was consisted of four branches: human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physical geography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y fields.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德国和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萌芽 From late 1800s to early 1900s, human geography germinated in German and France. 1918-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处在早期调查阶段 From 1918 to1939,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was in the period of early survey. 二战后,主要从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与接轨,实现了从区域描述到诠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人与地点或地方关系的转变。 After the world War II, especially from the 1960s, human geography had interacted and linked up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s. It changed into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学术型硕士与应用型硕士的差别

厦大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区别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系、计划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等8个教学科研单位。学院拥有1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试验示范中心,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11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专业,25个博士专业。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最具影响的经济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财政学、统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5个二级学科,先后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又双双被教育部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近年来,我院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规范化和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我院决定从2010年开始,进行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即将硕士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其中,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高级学术人才,着力提高其理论素养及学术水准,进一步缩小与国际水准的差距,同时提升其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分析能力;应用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企业经营与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注重增强其从事高层次实践工作的能力。两类研究生在培养模式、目标定位、课程计划、学制管理、毕业设计等要求上,都有所不同、各有侧重。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招生、录取

两类研究生分别确定招生名额,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确定复试分数线。 两类研究生分别按系(所、中心)确定录取名额,两者之间的录取比例大致为1:2,即学术型约占1/3。(各系、所、中心具体招生名额将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上录取线的考生在复试之前必须填写《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分类复试录取志愿书》,各系(所、中心)分类复试,分类录取,不相混淆。 (二)学制 均为3年。 (三)课程设臵 两类学生适用不同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学术型研究生将进一步加强对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丰富现代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提高难度,同时加强或新开设经济学说史和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等课程。应用型研究生在保证现代经济学应有基本理论水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应用型课程和高层次实务课程训练。 (四)培养模式 两类研究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培养。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在沿用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高深度和难度。除课程深度和难度提高外,还要求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CSSCI来源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正式发表1篇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应用型研究生实行新的培养模式,除了本校老师之外,还将外聘具有一定理论素养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担任有关课程教学或副导师,采取多种形式,开辟适应应用型研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4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土木工程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土木工程学科或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 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震(振)和智能控制; 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 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 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 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10、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 11、道路工程; 12、交通工程。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0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4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备注:本专业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硕士阶段课程,需参照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生除了需要修满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其培养主要通过研究实践来进行。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点的作用。 2.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选定的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并撰写选题报告,然后就选题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博士论文工作阶段。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 研究生院 2015-09

前言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8月

人文地理学就业前景解读

专业介绍 人文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就业前景 发展前景 人文地理下面有分很多方向:聚落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地理等等。就目前几个方向来看,发展最快速的是旅游地理,这和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关,以至于旅游地理学有明显向设计和社会科学方向转移。其次就是聚落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等方向,这和国家最近的政治举措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人文地理学有史以来接到的国家最大规模的上千万的项目就是在这个方向,是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再次就是文化历史地理等方向了,这些方向大多是一些大学在发展着,但是项目较少,更多的是偏重理论研究。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差异巨大。

人文地理学相对来说涉及面要小偏向人文就业选择面也要小待遇可能不是很乐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所有专业中,就业排名第817名,在理学类中,就业排名第27名。但也有好的去向如旅游局等旅游单位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等。 毕业生可到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旅游、国土、资源环境、城镇规划等经济建设、管理工作。总体来说,高校、设计院、科研所、或者考公务员去政府部门都不错,只要能力强,能去的地方很多另外就业的时候也可以去参考一些相近学科或专业的就业,与人文地理学相近的二级学科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几类学科都归属于地理学的专业下。 发展方向 (1)房地产行业 按理说,人文地理专业毕业最对口的去向应该是规划设计院,但近两年去房地产行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相关的课题。如果进地产行业的话,比较对口的岗位有战略运营、投资拓展、产业类等岗位。 战略运营会涉及公司城市、区位、土地布局、业态选择等战略层面研究,关注国家房地产相关政策动向,撰写行业研究或可行性报告等。 投资拓展其实人文地理不是对口的专业,因为这个岗位招的专业主要是经济金融类、财务类、土地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些地产公司没有设战略部,投拓部有兼顾公司战略层面的内容。所以人文地理在投拓岗优势也是研究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解读政策和规划上有优势,关于投资测算几乎是一窍不通的,所以毕

关于学术型研究生申请毕业和学位对学术成果的要求

关于学术型研究生申请毕业和学位对学术 成果的要求 (2018年6月修订) 为了确保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规范管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学术型研究生申请毕业和学位及学位论文审查时对学术成果提出如下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申请毕业和学位对学术成果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应以沈阳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通讯作者,导师团队成员为通讯作者时导师应为作者之一)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SCI/EI/SSCI/CSSCI期刊论文(非会议、非增刊、非综述)或授权发明专利(导师为专利第一申请人时,博士生可为第二申请人),各学科具体要求如下。 1.农学和理学博士研究生须发表SCI二区以上(中科院JCR分区,下同)期刊论文1篇或发表SCI三区以上期刊论文2篇;或发表的单篇SCI期刊论文影响因子大于4.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大于4.5或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1篇);或发表的SCI期刊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超过6.5)。 2.工学博士研究生须发表SCI二区以上期刊论文1篇或发表SCI三区以上期刊论文2篇或发表SCI/EI期刊论文3篇(其中SCI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或发表SCI/EI期刊论

文和授权发明专利4项(其中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或发表的单篇SCI期刊论文影响因子超过2.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超过2.5或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1篇);或发表的SCI期刊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超过3.5)。 3.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须发表SSCI/SCI三区以上期刊论文1篇,下同)或发表CSSCI期刊论文2篇;或发表的单篇SSCI/SCI期刊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大于1.5或发表SCI/SSCI二区期刊论文1篇);或发表的SSCI/SCI期刊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要求超过2.5)。 4.“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普博生申请提前毕业(须导师同意,下同)其学术成果要求加倍。 5.两位研究生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SSCI期刊论文(SSCI仅限管理学科研究生,下同)影响因子在20≧IF≧10范围内的,2人均可用以申请毕业和学位;三位研究生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SSCI期刊论文影响因子IF>20的,3人均可用以申请毕业和学位。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时对学术成果的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对学术成果无具体要求,但学位论文审查将依据申请者的学术成果水平有所区别: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法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广义的刑法学不仅研究刑法本身和实体的刑法规范(刑法解释学),也研究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刑法哲学)、刑法历史(刑法史学)、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犯罪学)以及刑罚的执行(监狱学)等内容。刑法学的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因此刑法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法治进程紧密相关的,刑法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个人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刑法学外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个人研究方向简介 中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学立足中国实际,研究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本人将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总学分36~38学分,本人将努力完成。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司法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业课程若干章节、专题或主持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协助主讲老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在第2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4个学时的讲授工作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司法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在假期或第五学期进行,到城乡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或是到政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协助办案。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性研究生的区别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性研究生的区别 考研分享2010-02-01 10:26:29阅读70评论0字号: 大中小 专家解读专业硕士和普通硕士的区别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向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普通硕士,另一类是专业硕士。 普通硕士授予学术型学位,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其考试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月份左右,简称“统考”(考试全称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专业硕士主要培养特定职业高层专业人才。它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专业硕士招考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简称“联考(”考试全称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这两种考试在招生条件、考试难度、学习时间、费用标准、认可程度上都有不同。 一、招生条件 专业硕士招生条件中,一般要求申考人具备三年以上的工作年限,绝大多数专业硕士需要在报考时,经所 在单位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而普通硕士的招生条件中,以上要求都不存在。 二、考试难度 普通硕士考试每年只有一次,就是在年初的时候。报考人数历年都有所增加,而实际录取人数大约只占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热门专业的竞争相当激烈,这些热门专业诸如北大、清华、天大、复旦等名牌

大学,其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更是居高不下。一些名校热门的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对于专业硕士来说,不同的专业入学难度不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些。但是,专业硕士联考的试题,相对于 统考试题难度要容易一些。它在录取考生时,更注重于申报者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经验。 三、学习时间与费用标准 普通硕士是全日制学习体制,学业完成的时间一般为三年。专业硕士学习属于半脱产型,学制为两至三年。 另外,两者在学费的标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 待遇。而国家计划外录取的考生则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费用方式,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从2007年开始,部分院校在国家教委的批准下,已试行取消研究生公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奖学金制度为鼓励手段,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学金,完成学业期间的攻读。这项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将在 未来更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中,逐渐普及试行。 专业硕士学费根据专业的不同,收费差别也有不同。并且,现阶段这一学位类型,不被允许申请国家助学 贷款。 四、认可程度 由于培养的目的和倾向不同,两类硕士考试最终的学位认可度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普通硕士在学历的认可度上略高于专业硕士的学历认可度。普通硕士培养出的考生,毕业时符合学位条例和考核的规定后,会获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1、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8、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 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全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和测试体系

附件1: “全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和测试体系” (理学门类)样卷测试样题 姓名 学号 学科 学院 分数 一、理学门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综合能力水平考试 数理基础能力测试题数学部分(样题) (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满分75分) 1. 设向量1),2b a a b =--r r r r 为任意方向的单位向量,则的最大值为【 】 A . B .4 C .8 D .16 2.设0a b >>,已知,a b 的算术平均值是其几何平均值的3倍,则与 a b 是接近的整数是【 】 A .32 B .33 C .34 D .35 3.数列{}n a 中,11116,55 n n n a a a ++=+=,则12lim()n n a a a →∞+++=L 【 】 A .25 B .27 C .14 D .425 4.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5和20,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450 B .300 C .250 D .150 5.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 cos cos C A =,则C ∠等于【 】 A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6. 当02x π <<时,21cos 28sin ()sin 2x x f x x ++=的最小值是【 】

A .4 B . C .2 D .7.双曲线22 11213 y x -=的一支上有3 个不同的点11(,),M x y N 和22(,)P x y ,它们与双曲线一个焦点F 的距离,,MF NF PF 成等差数列,则12y y +=【 】 A .24 B .18 C .12 D .6 8.如题8图所示,长方形ABCD 中,阴影部分是直角三角形,且其 面积为254cm ,OB 的长为9cm ,OD 的长为16cm ,此长方形有面 积为【 】2cm A .192 B . 300 C .150 D .96 9.已知a 为正整数,且关于x 的方程2lg(42)lg()1x a x -=-+有实根,则a =【 】 A .1 B .1或2 C .2 D .2或3 10. x b =+有实数解,则b 的范围是【 】 A .[]3,3- B .?-? C .??-?? D .?-? 11. 若函数()f x 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则sin (7)(1)cos (6)1212f f f ππ????-++ ?+????????的值等于【 】 A .14 B .12 C .2 D .2 12.设()f x 可导,()()(1)F x f x x =+,若要使()F x 在0x =处可导,则必有【 】 A .(0)0f = B .(0)1f = C .(0)0f '= D .(0)1f '= 13. 已知()f x 可导,(),()x f e e f e x '==,则(1)f =【 】 A .0 B .1e - C .1e + D .1e - 14.函数()f x 在[],a b 内有定义,其导数()f x '的图形如题14图所示,则【 】 A .12,x x 都是极值点 B .1122(,()),(,())x f x x f x 都是拐点 C .1x 是极值点,22(,())x f x 是拐点 B 题8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