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验收技术

玉米验收技术

玉米验收技术
玉米验收技术

玉米

目录

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

第二节、关于玉米的品质

第三节、玉米的成分

第四节、玉米镜检

第五节、接收除杂问题

第六节、玉米易霉变的原因第七节、霉变的危害

第八节、防霉和脱霉

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

【GB1353—2009】

玉米

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容重

玉米籽粒在单位容器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2.1虫蚀粒

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

2.2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3破碎粒

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

2.4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2.5生霉粒

表面生霉的颗粒。

2.6热损伤粒

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自然热损伤粒:储存期间因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著变色的颗粒。

烘干热损伤粒: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3、杂质

除玉米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3.1筛下物

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2无机杂质

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3有机杂质

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及其他有机物质。

3.4色泽、气味

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

4、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4.1质量要求

各类玉米质量要求见表1。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表1玉米质量标准

4.2卫生要求

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检验方法

5.1 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5.2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5492执行。

5.3 类型及互混检验:按GB/T5493执行。

5.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

5.5 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5.6 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水分不高于18%的玉米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的玉米应按附录B的规定降水后再测定容重。

6、检验规则

6.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

6.2 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玉米。

6.3 判断规则:容重应符合表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7、标签标识

7.1 应在包装物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7.2 转基因玉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包装、储存和运输

8.1包装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得造成产品撒漏。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8.2储存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8.3运输

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A.1仪器和用具

A.1.1 GHCS—1000型谷物容重器或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基本参数和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LS/T3701的要求。

A.1.2 谷物选筛:上层筛孔直径12.0mm,下层筛孔直径3.0mm,并带有筛底和筛盖。

A.2试样制备

按照检验方法,从原始样品中缩分出两份平均样品各约1000g作为试验样品。每份试验样品按A.1.2规定套好筛层,分两次进行筛选。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A.3操作步骤

A.3.1 GHCS—1000型谷物容重器

A.3.1.1 打开箱盖,取出所有部件,选用下口直径40mm的漏斗。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校准,将带有排气砣的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称重,并清零。

A.3.1.2取下容量筒,倒出排气砣,将容量筒牢固平稳地安装在铁板底座上,插上插片,放上排气砣,套上中间筒。

A.3.1.3 将制备好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确保漏斗开关关闭),装满刮平。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漏斗开关,待试样全部落入中间筒后关闭漏斗开关。用手握住中间筒与容量筒的接合处,平稳地抽出插片,使试样随排气砣一同落入容量筒内,再将插片平稳地插入插口。

A.3.1.4 取下谷物筒,拿起中间筒和容量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将装有试样的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称量。

A.3.2 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选用下口直径为40mm的漏斗,容重器的安装及操作按照GB/T5498容重测定方法执行。

A.4结果表示

检测结果为整数,两次试验样品的允许差不得超过3g/L,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及操作方法

B.1设备技术要求

B.1.1 采用红外加热或热风干燥,辅以机械通风,在短时间内将高水分玉米的水分干燥到18.0%以下。

B.1.2 应具有电子控温、定时调控、超温超压保护等功能。

B.1.3 应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和通风效果,易于清理,安全、耐用,操作简便。

B.1.4 一次至少应干燥2份样品,每份样品不低于2000g。

B.1.5 干燥底盘为筛网状,保证通风良好,样品在盘内的厚度不得超过2cm。

B.1.6 干燥室内温度应稳定,样品受热均匀,干燥后的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应均匀,不得有严重烘干热损伤粒。

B.1.7 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漏漆、挂漆、裂纹及严重损伤、锈蚀和变形等现象。

B.1.8 应具有产品名称、制造厂商、商标、规格型号、样品干燥量以及国家规定的标识内容。B.2 主要参数

B.2.1 额定功率不小于2.0kw,控温范围在40℃~160℃,干燥温度稳定在50℃~130℃之间,误差不超过5℃。

B.2.2 将水分干燥至18.0%的最长时间应控制在

30min以内。各项参数见表B.1。

表B.1 玉米水分干燥至18.1%时的参数

B.3设备测试方法

B.3.1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将调试好的设备升温至140℃左右。

B.3.2 样品制备:从原始样品中缩分出约2000g作为试验样品。按附录A.1.2规定套好筛层,进行筛选。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拣出易燃有机杂质),用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水分测定,作为原始水分。

B.3.3 干燥: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干燥盘内均匀铺平,快速放入干燥室内,按照表B.1的干燥参数,设定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如果试样水分过高,可在干燥半程,取出干燥盘翻动试样,均匀铺平后再继续干燥。

B.3.4 干燥结束后,将样品取出,在实验室条件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B.4结果判定

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器对冷却后的样品进行水分测定,在规定时间内将对应原始水分的玉米降到不大于

18.0%的设备为合格产品。

B.5样品的干燥

用测试合格后的设备按B.3章的操作步骤对高水分玉米进行干燥。

第二节、关于玉米的品质

1、营养品质:

水分、赖氨酸、色氨酸、脂肪、灰分

2、卫生品质:

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细菌、

3、加工品质:

淀粉、玉米油、角质、淀粉质、胚芽

4、商业品质:

颜色、色泽、粒形、杂质、成熟度、虫害、热烘程度、破碎粒、容重、

第三节、玉米营养成分

1、水分:

国标规定玉米水分应低于14%。水分在14%以下,有利于长期贮存。玉米水分在16%以上,不利于粉碎,容易导致糊筛。

水分超过18%,不可测定容重。

水分含量在标准以内的玉米,其破碎断面呈粉状。

2、无氮浸出物

玉米含无氮浸出物高达72%以上,主要是易消化的淀粉,其消化率高达90%以上。

玉米籽粒中存在水溶性多糖(WSP)、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对于麦芽糖和山梨醇存在与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据研究,玉米籽粒中的水溶性多糖在授粉45天左右达到峰值。糖分是进行淀粉转化的基础物质。淀粉是糖的储存形式。

高淀粉玉米是指成熟籽粒的淀粉含量在75%以上的特型玉米。在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15-25%,支链淀粉含量一般为75-85%。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指淀粉中直链淀粉占50%以上的特型玉米,我国还没有选育出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著名的卡斯汤姆种子育种公司甚至选育成功直链淀粉为85%的新品种。

新收获的玉米,其内部酶促反应仍在激烈进行,因此需要一段时间使反应愈加完全,这个过程以淀粉和糖原的合成为主。

淀粉粒在45-55℃的水中即可发生膨胀和溶解。其实质是氢键断裂,淀粉粒消失,此过程为淀粉的糊化。玉米糊化温度64-58℃。直链淀粉是抗性淀粉,它在小肠中不易消化。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直链淀粉增多,消化率会降低。

新收获的玉米需经过2-3周的后熟化期,抗性淀粉会降低。然而,长期贮存的玉米直链淀粉会增加。关于采购入厂玉米的新鲜度,可检测玉米油的脂肪酸价,进而间接评价玉米抗性淀粉的变化。

3、蛋白质和氨基酸

玉米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约为50-70%。普通玉米籽粒的蛋白质中清蛋白为4%、球蛋白为2%、醇溶性蛋白

55%、谷蛋白39%。玉米中的蛋白质部分主要集中在胚乳中,碱溶性蛋白比醇溶性蛋白的营养价值更高。高赖氨酸、高色氨酸型玉米营养价值更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比值下降。

1896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业试验站Hopkins等人率先开展玉米蛋白质的品质育种。他们将蛋白质10.9%的基础品质选育成蛋白质25.4%的高蛋白玉米品质。可惜发现增加的蛋白质是营养价值较低的醇溶性蛋白。得出的结论是单纯提高蛋白质没有实际意义,必须转向提高以赖氨酸等含量才具有意义。1969年美国推出全球第一个高赖氨酸玉米品种U24,然而U24存在产量低,易发虫害,籽粒不透明等缺陷。后来国际玉米改良中心对其不足进行改良,选育出了QPM(优质蛋白玉米)硬质胚乳高赖氨酸玉米,取得成功。

鲁玉13、新玉7号、陕单204、中单9409等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高赖氨酸玉米,其赖氨酸含量均在0.4%以上,属于名副其实的QPM品种。

4、玉米油

玉米油的脂肪酸成分:亚油酸51-62%(十八碳二烯酸)、油酸24.4%、软脂酸8-12.7%、硬脂酸1.3-4.3%。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决定玉米油的品质。普通玉米含油量在4-5%,高油玉米含油量在7-10%。目前国内外已经育成含油量20%以上的玉米品种。国内的高油玉米品种以高油6号、高油115、高油298为代表。

玉米油85%以上集中在胚芽部位,因此高油玉米的特点是胚大,籽粒表面形成一个较大的胚面。据测定,高油玉米的胚重为整粒重的22%,而普通玉米的胚重为整粒重的9.3%。籽粒含油率最大值出现在授粉后45-48天,胚的含油率最大值在授粉后25-28天,

此后含油量的提高主要是胚不断增大的缘故。

日粮中添加高油玉米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由于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差无几,价格近似,因此饲料企业应首选性价比更高的高油玉米。尽管亚油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但是未经粉碎的玉米籽粒可以充分保障亚油酸的储存品质。新鲜的玉米,其脂肪酸值≤50(mgKOH/100g)。

提纯后的玉米油为橙黄色、不透明,有新鲜玉米清香味,滋味淡雅。玉米油性质温和,纯洁无瑕,超绿色油类,少油烟、无油腻、烟点高,是一种比精制油更为纯净的食用油。它的鉴别方法是:质量好的玉米油,色泽淡黄,质地透明莹亮,水分不超过0.2%。油色透明澄清,无悬浮物,杂质在0.1%以下;反之,质量差。具有玉米的芳香味,无其他异味的,质量好,有酸败气味的质量差。

5、灌浆期和蜡熟期对玉米成分的影响

灌浆期的自然条件大大影响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其中温度和光照起重要作用。前苏联作物栽培研究所认为,在灌溉条件下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质有所增加,醇溶性蛋白质下降。

乳熟-蜡熟期是收获玉米的最佳时期,可确保最好的玉米品质和产量。晚熟期收获的玉米油脂出现降低现象。实验表明,干粒重越大的玉米油脂的含量越高,且质量越好。

有数据表明,早播玉米比晚播玉米的粗灰分会高一些。

6、土壤和地理对玉米成分的影响

限于土壤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北方玉米的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南方玉米更高,而油酸和饱和脂肪

酸则出现相反效果。

7、每千克黄玉米中约含1毫克β-胡萝卜素及22毫克叶黄素。这些色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玉米胚乳中。其对禽蛋蛋黄、奶油、皮肤、脚趾及喙具有重要的着色作用。

8、玉米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粉碎后易于氧化酸败,因此应控制配料仓中玉米面的存留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天。

第四节、玉米镜检

镜检可用于霉变粒的挑选和霉变程度的分析。实践工作中,轻度的霉变粒不能依靠肉眼挑出,因此经常出现感官检测合格而毒素检测不合格的矛盾状况。利用显微镜镜检不仅可以将各种霉变程度不一的籽粒挑出,而且可以达到比毒素检测更加严格的验收高度。

取一尖针剥露出玉米籽粒的胚芽部分,在20倍-40倍目镜下观察,新鲜的玉米其胚芽尖端为界限明显的新鲜黄色,胚芽及周围组织呈现新鲜的奶酪黄色;不新鲜的玉米籽粒,其胚芽尖端为界限明显的暗黄色;由于贮存不当而形成的热损籽粒,其胚芽尖端以及胚芽周围组织均为一致的黄褐色,甚至胚芽尖端呈现更深的暗褐色。此类玉米营养大大降低,粗灰分较高。

如果胚芽趋向黑色变化且水分较高即视为霉变趋向。严重霉变的玉米籽粒,其胚芽周围常见大量菌丝和孢子,甚至胚芽周围的淀粉被霉菌消蚀,或呈现粉红色。有报道,霉变玉米的比重降低,籽粒不饱满,常漂浮在水中。

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干而造成的;胚芽皮内有绿的或黑的,是闷的时间长了。总之,霉变的主要愿因是湿度,这就要求我们在玉米的储存的时候要注意湿度和收割的天气情况,合理的使用防霉剂。

第五节、接收除杂问题

1、杂质含量是玉米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重视杂质的数量,更要重视杂质的成分。从验收经验来看,分析杂质的成分比检测杂质的数量更具有验收意义。

玉米中的杂质主要有颖毛、尘土、沙粒、石子、土块、塑料片、绳线、草梗、玉米芯、霉菌、蚀虫等等。

2、玉米中的粉末成分以及数量也是验收中必需重视的问题。通常在玉米的晾晒和转运中,由于机械力带来的破坏作用而导致破碎粒增多,进而粉末增加。这些淀粉质的粉末是储存过程中导致发霉的营养源。通常情况下,这些粉末会粘附在玉米籽粒的凹陷部位。

3、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通风不利和长期贮存,导致玉米胚芽首先出现变质,胚芽的颜色由新鲜奶油色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进而胚芽周围组织也相应出现褐变。

4、鉴于玉米存在杂质和粉末,因此吸风除杂成为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毫无疑问,去除杂质和粉末的玉米更有利于储存和提高饲料产品的品质。

5、发芽实验鉴定霉变粒

为了达到准确掌握玉米霉变情况的目的,可将镜

检挑出的霉变粒和怀疑霉变的籽粒进行发芽实验。取35℃温水浸泡籽粒24小时,捞出来放在容器内控干水分,用湿手巾盖好,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30℃左右),正常的籽粒两天就可出芽,而霉变粒不发芽。如此,根据观察到的发芽情况,就可以达到辅助鉴定霉变粒的目的。

第六节、玉米易霉变的原因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第七节、霉变的危害

1、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

B、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

C、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D、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E、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G、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2、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生产性能,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贫血等。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是诱发人类肝癌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260℃热处理发霉颗粒,可破坏85%左右的黄曲霉毒素。

3、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的危害

它是一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含1-5mg/kg浓度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外阴

阴道炎,其特征为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并常发生里急后重,偶而导致直肠脱垂。公猪接触玉米赤霉烯酮后包皮增大,青年公猪性欲降低,睾丸变小。

初情期前后备母猪日粮1-3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发情,外阴阴道炎、脱垂;未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日粮3-1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孕;妊娠母猪日粮>3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其临床反应为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4、伏马毒素的危害:

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可造成猪肺水肿,生殖系统紊乱,也可导致人类食道癌。

5、呕吐毒素的危害: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的某些种产生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相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DON 的主要产生菌是禾谷镰刀菌,据报道也有其它一些镰刀菌可产生。DON于1972年由日本的Morooka等首次分离,同年,Yoshizawa等阐明了这种新的真菌毒素的结构,并将其命名为4-deoxynivalenol(DON) 。DON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也污染粮食制品。

第八节、防霉和脱霉

1、控制原料水分是控制霉变发生的有效措施:玉米13% 豆粕12% 菜粕12%

次粉12% 米糠10% 麦麸13%

肉粉10% 鱼粉12% 小麦13%

血粉8% 花生粕10% 棉籽粕12%

酵母6% 乳清粉5%

2、完备贮存条件,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

避光、通风,干燥有利于储存。

低温有利于储存:研究表明10℃下存放谷物饲料可以长期不坏。

物料的存放方式与贮存期有关:避免积压。

3、热处理结合辐射技术对谷物进行处理,可以将大量霉菌孢子杀死并阻止B1毒素的产生。

4、防霉剂是作用机理:通过未电离的分子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破坏细胞内的酶系。

5、常用的防霉剂成分:

A、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最适用的的PH值为2.5-4.0,若物料的PH 值在5.5以上时,苯甲酸几乎毫无作用。

B、双乙酸钠:

本批用于粮食和饲料防腐保鲜。在浓缩饲料中添加0.2%的双乙酸钠可以在梅雨季节存放1个月。双乙酸钠除用于防腐保鲜外,对于牛,还能改善瘤胃酸碱度,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有效提高乳脂率;对于猪,降低背膘厚度,提高瘦肉率,降低骨骼重;对于鱼,有效防治病菌感染。

C、富马酸和富马酸酯:

除防腐外,还用于改善饲料风味,激活仔猪胃蛋白酶活性。

D、丙酸及丙酸盐:

通常情况下,每吨饲料添加1-2千克。丙酸到的防霉效果优于丙酸盐,但是丙酸具有挥发性,刺激性

明显且具有腐蚀性。

E、山梨酸及山梨酸盐:

防霉效果和风味改善俱佳。

6、脱霉剂不能无限量解决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当霉变粒超过2%时,脱霉剂的脱霉能力严重不足。

7、常用的脱霉剂:

1、黏土吸附剂类:利用四面体层间多空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极性,强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的霉菌毒素,强大的吸附力来自于超大的表面积与静电吸附。

蒙脱石对常见的饲料霉菌的吸附能力如下:

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利用酵母细胞壁内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的化学结构与同样属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的亲和性,吸附霉菌毒素。类似于肥皂去油的原理,为表面亲和吸附。

3、酶解去毒剂:

酶解去毒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首先,酶具有极强的选择性,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酶解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霉菌毒素的毒性;其次,酶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十分敏感,极易失活;再次,胃肠道的温度与复杂的环境,包括变化的PH值,是否适合该种酶的作用条件;最后,酶解后的次级产物是否能保证没有毒性,有待于研究。

4、中草药制剂: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

能力来达到解除霉菌毒素的作用。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X年玉米种植面积3 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 8.29%,总产2 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 5.57%,平均单产573kg。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字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1X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X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

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 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X年综示区样板 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 亩以上。 承担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 下年示范。 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 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 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 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 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 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一、概述 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 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35%。其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20%。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玉米期货的主要内容 2 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

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二、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 1、经济方面的因素 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 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全球及中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 2、政策面的因素 在经济的基础上,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监管层会出台利空政策,抑制上涨,进入下跌周期;下跌幅度过大时,又会出台利好政策,出现反弹行情。中国能够影响到玉米期货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可包括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政策、食品政策等。 从2008年以来,中国玉米连结出现丰收年;前期国内玉米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玉米产区农民出现严重的卖粮难问题,国家为保护农户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先后多次推出玉米收储计划。因此在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开始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目前市场政策面主要关注国家的抛储计划,尤其是抛储价格。国家的抛储政策可以引发玉米期价大幅波动。显然,中国政府大量玉米库存量的处置政策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玉米以政策为导向的将主导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 3、供求关系因素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0引言 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 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 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与展望(2016-2020)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近40年来,世界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不断上升,目前总产量在8亿吨以上,播种面积超过22.5亿亩,单产达到347公斤/亩。美国和中国为主要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的60%。随着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玉米的需求快速增加。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有份额均在5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90年到2015年,玉米总产量从988亿公斤增加到2245.8亿公斤,净增1257.8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从3.2亿亩增加到5.7亿亩;单产从308公斤/亩提高到393公斤/亩,提高了28%。这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亿公斤,其中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0%。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对玉米的总需求为2.5亿吨,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0%,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玉米种子产业 在当今化肥和农药的供应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品种的遗传改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以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和农大108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新品种,

促进了玉米单交种的5次更新换代,为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品种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突破正是得益于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1玉米育种现状及问题 1.1.1玉米育种现状 1.1.1.1育种投入加大 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种子生产是高度本土化的产业,严格受制于地域、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且周期较长,需要较多的投入。种子从投资研发开始、到培育出产品,然后生产、推广、营销及售后服务,最终获得利润,至少要经过10年左右的漫长周期。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约为2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研发总投入的2%左右。先锋公司将研发领域的投入作为企业的核心优势,每年投入销售额8-12%的资金用于玉米育种研发,经费达2亿多美元。经过多年的努力,先锋公司终于培育出先玉335系列玉米杂交种,获得了农民的认同。

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时间及方法.doc

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时间及方法 水果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水果玉米种植方法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选地: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设隔离区:由于水果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水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使它们花期不遇。采收甜玉米笋的田块不必隔离。 整地:在适耕期翻地、耙地,使土壤疏松。起畦,畦底宽140厘米(约4尺),畦面宽110厘米(约3.5尺),在田块四周挖30公分深的排水沟。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甜玉米种子不必

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害危害,播种的同时将广谱杀虫刹3%呋一甲颗粒剂少量施于种子旁的洞穴里,其散发的奇臭可防止地下害虫和鼠类吃掉种子。或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4公斤每亩撒于畦面。 播种与育苗 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提早20天播种。最晚播期在7月10日以前为宜,以保证在早霜之前能适期采收。早春有保温设施的还可适当提前,但应避免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播种,此期播种的玉米开花授粉期正遇7-8月份的伏旱天气,易造成植株秃尖、缺粒或空秆。 种植密度:采用双行区种植,每区行长5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株距25厘米,种植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采用直播方式,实行点播,每穴2~3粒,覆土3厘米(最好盖菇渣),播后保持田间持水量80%为宜。注意:甜玉米播种后覆土宜浅,因为甜玉米种子较扁,淀粉含量少,顶土能力差。 喷施除草剂:播种后当天喷除草剂进行除草,每亩用40%阿特拉津100克加48%拉索150毫升,对水100斤,均匀喷洒畦面和

水果玉米种植技术指南

水果玉米种植技术指南: 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一种甜玉米,与一般的甜玉米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也可煮熟后食用,适合鲜食和加工速冻或真空包装。 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选地: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1.2 设隔离区:由于甜质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使它们花期不遇。采收甜玉米笋的田块不必隔离。 1.3 整地:在适耕期翻地、耙地,使土壤疏松。起畦,畦底宽140厘米(约4尺),畦面宽110厘米(约3.5尺),在田块四周挖30公分深的排水沟。 1.4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1.5 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害危害,播种的同时将广谱杀虫刹3%呋一甲颗粒剂少量施于种子旁的洞穴里,其散发的奇臭可防止地下害虫和鼠类吃掉种子。或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4公斤每亩撒于畦面。 2.播种与育苗 2.1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提早20天播种。最晚播期在7月10日以前为宜,以保证在早霜之前能适期采收。早春有保温设施的还可适当提前,但应避免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播种,此期播种的玉米开花授粉期正遇7-8月份的伏旱天气,易造成植株秃尖、缺粒或空秆。 2.2 种植密度:采用双行区种植,每区行长5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株距25厘米,种植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采用直播方式,实行点播,每穴2~3粒,覆土3厘米(最好盖菇渣),播后保持田间持水量80%为宜。 注意:甜玉米播种后覆土宜浅,因为甜玉米种子较扁,淀粉含量少,顶土能力差。 2.3 喷施除草剂:播种后当天喷除草剂进行除草,每亩用40%阿特拉津100克加48%拉索150毫升,对水100斤,均匀喷洒畦面和沟面。喷药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并制定本办法。 1.2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玉米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1.3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体系 2.1 根据农业部授权,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实施。 2.2 各省级种子管理站有义务协助全国农技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组织管理。 2.3 根据我国玉米生态区划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主持单位组织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各组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省级玉米区域试验组织管理经验,热爱本工作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办事公道,能胜任本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主持单位和承试单位的职责 3.1 主持单位的职责,一是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本组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全国农技中心的试验指导意见;二是协助全国农技中心或根据其委托组织召开区试年会及试验考察;三是按时完成试验总结并对参试品种(组合)提出具体评价意见,以便

区试年会审核;四是制定本区的试验实施方案,提供给区试年会修改和确定;五是负责处理试验有关的日常工作。 3.2 承试单位的职责,一是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田间管理要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并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三是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年度试验报告;四是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试验设置 4.1 根据玉米生态区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全国玉米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区试预备试验(引种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品种展示,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4.2 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3年,生产试验1一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4.3 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5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8一12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5个(不含对照)。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4.4 预备试验全国安排30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10个以上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2个以上省、每省3个以上试点。 4.5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CK1)和辅助对照(CK2)各1个;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得少于0.5亩,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4.6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主持单位通知育种单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4.7 对完成试验程序并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安排国家玉米品种生产示范。

玉米产业链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产业链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投资要点 (6) 1.玉米产业亟待去库存 (7) 1.12015/16年度全球玉米供给将小幅回落 (7) 1.1.1全球玉米主产国播种面积增长放缓 (7) 1.1.2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稳步增加 (8) 1.1.3全球玉米出口量中美国占去半壁江山 (8) 1.1.4全球玉米进口国较为分散中国近两年崭露头角 (9) 1.2全球玉米消费量逐年增长 (11) 1.3中国玉米种植连年增产 (12) 1.4国内消费增长持续逊色于产量增长 (13) 2.玉米淀粉产能持续扩张行业竞争剧烈 (15) 2.1玉米淀粉产能持续增长 (15) 2.2玉米淀粉消费增长缓慢 (16) 3.淀粉糖和酒精终端消费步入平稳期 (17) 3.1淀粉糖产量不断激增 (17) 3.1.1果葡糖浆替代蔗糖优势明显 (18) 3.1.2麦芽糖浆终端主要在于糖果消费 (18) 3.1.3结晶葡萄糖功能广泛 (19) 3.2淀粉糖消费替代性有望继续增长 (20) 3.3酒精行业亏损局面难逆转 (20)

图目录 图1全球玉米产量开始回落期末库存稳步增加(百万吨) (7) 图2主要生产国玉米播种面积增长放缓(百万公顷) (7) 图32015年全球玉米各主产国产量(百万吨) (8) 图4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 (8) 图5全球玉米出口有所下滑 (9) 图6巴西玉米出口量逐年攀升有追赶美国之势(百万吨) (9) 图7欧盟年度进口玉米量差异较大(百万吨) (10) 图8墨西哥近年进口量逐年攀升(百万吨) (10) 图9自2013年以来进口价格一直远低于国内现货价格(元/吨) (10) 图10国内2005年开始进口玉米近几年数量有所增加(万吨) (11) 图11全球玉米消费逐年增加饲料消费占比保持平稳 (11) 图12国内玉米产量逐年增加期末库存亦增加(百万吨) (12) 图13国内玉米库存消费比在120%上方库存压力山大(%) (13) 图14大商所玉米仓单不断流出(张) (13) 图15国际玉米现货价格(美元/蒲式耳) (13) 图16国内外玉米期货价格均处于相对低位 (13) 图17CFTC玉米持仓平稳基金多头持仓略下滑(张) (13) 图18国内玉米期货持仓成交激增受到资金密切关注(张) (13) 图19国内玉米产量和消费对比(千吨) (14) 图20国内玉米饲料消费占比居首(百万吨) (14) 图212015年度国内玉米消费结构(%) (14) 图22玉米淀粉压榨开机率(%) (15) 图23国内玉米淀粉产量逐年攀升(万吨) (15) 图24玉米淀粉生产省份分布(%) (15) 图25玉米淀粉终端消费占比(%) (15) 图26白糖和玉米价差不断扩大(元/吨) (16) 图27玉米淀粉期货成交和持仓有所回落(张) (16) 图28玉米淀粉注册仓单渐少(张) (16) 图29玉米淀粉期现价格持续倒挂(元/吨) (17)

优质高产甜玉米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甜玉米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16-12-08T13:39:05.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月下27期作者:蒋志斌[导读] 1.选地、种植甜玉米对地块的选择及整地质量要求较严格,最好选用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整平耙细,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选地、种植甜玉米对地块的选择及整地质量要求较严格,最好选用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整平耙细,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2.隔离种植、防止串粉 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要隔离种植种植,以免串粉,造成影响产量。一是距离隔离法,在种植甜玉米的田块周围保证350-400m范围内无其它玉米种植,也就是说,在种植甜玉米的周围350-400m范围内,不能种植与甜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玉米。如果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二是时间隔离法,在播种甜玉米前后20天保证不播种其它玉米品种,这样就能错开玉米开花授粉时间,防止串粉。 3.选择优良品种 3.1甜玉米品种本身应具有高产潜力;3.2应当适宜采收期甜玉米籽粒甜度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软、种果皮薄等特点;3.3选择那些果穗均匀、苞叶长不露尖、结实饱满、籽粒排列整齐、穗轴最好白色;3.4要选择生育期适宜,种子发芽率高,拱土能力强的品种;3.5所选品种抗当地主要病虫害,如丝黑穗病、穗粒腐病、螟虫、金龟子等。 4.种子处理 为了节省种子,争取苗齐、苗全、苗壮,实行催芽播种。播种前把种子放在50 ℃的热水中浸泡5 min,捞出后放在用高锰酸钾按1:1000倍配成的20 ℃~25 ℃的温水中,浸泡6~8 h,再捞出后用纱布搓去种子多余的水分,用拧干水分的湿布包裹好,放在大方便袋内,在20 ℃~25 ℃的火炕上催芽,每10 h打开种子包,为种子喷水和换气,一般种子2~3 d开始发芽。如果用播种机播种,待种子露白后就可播种,人工埯种最好发芽后播种。 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春播要求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度时即可播种,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和晒种,选择籽粒饱满、无虫口的种子,并晒种2~3天,再浸种6~10小时后进行播种。播种规格采取双行植,行距60厘米,株距一般采用34~38厘米,亩植2800~3200株。播种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开沟点播,或穴播,播种深度5~6厘米,每点(穴)播种2~3粒种子,播种后盖土杂肥或亩施7.5~10公斤复合肥做种肥后盖土。育苗移栽有利节约种子和提早成熟。育苗最好采用穴盘育苗,2~3叶期带土移栽,尽量避免伤根。直播田播种复土后当天应喷施除草剂除草,可用50%乙草胺乳剂每亩5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畦面和沟面。 6.田间管理 6.1移苗补缺:出苗后及时补缺,一般二三叶期补苗。 6.2适时间苗玉米出苗后及时定苗,以有利发苗壮苗。一般4~5叶期定苗,定苗时一定要留正常苗。间大苗、间小苗、留中苗,这样既可以间除部分杂株,又可以使熟期一致,有利采收。 6.3中耕除草苗前除草用90 %乙草胺乳油每公顷用1350~1650 mL或38 %莠去津悬浮剂3750~4500 mL,兑水300~450 kg喷雾。中耕一般是两铲三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第1次垄沟深松,深松15~20 cm,苗3~4叶期进行定苗铲蹚,在拔节期前进行铲蹚结合追肥,这次中耕土要上满,防止连雨天。 6.4除去分蘖与多余果穗甜玉米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拔节前后易产生分蘖,分蘖多且时间长,如果不及时除去,则与主茎争肥、争水,会严重影响主茎的生长发育。因此要随时检查,发现分蘖立即除去。甜玉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第一果穗甩出后下面陆续会长出许多小穗,这些小穗也会影响第一果穗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保证第一果穗棒大不秃尖,最好在吐丝前及时除去这些小穗。 6.5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确保甜玉米生长健壮。第一次在可见叶6-8片时追施尿素10公斤/667平方米左右,第二次在抽雄期间追施悄素 7.5公斤/667平方米。 6.6抗旱排水:在苗期和抽穗开花后,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多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防涝防渍。特别在雌穗吐花丝后至收获期间,是灌水的关键时期,当土地表面干燥时一定要灌水,防止果穗先端不稔(顶端缺粒)。 6.7病虫害防治 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于出苗前后至苗期亩用80%敌百虫50克、加少量水或稀粥,与1公斤花生米或米糠炒香后调和拌匀制成毒饵,于回暖天气的傍晚,投放于地下害虫出没处或撒于地上诱杀。防治玉米螟:于抽雄前5~7天,即大喇叭口期,亩用25%杀虫双0.2公斤,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浇心叶。防治蚜虫:亩用乐果0.2公斤,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亩用井岗霉素0.2公斤,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大、小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开始亩用50%敌菌灵或150%多菌灵或40%克散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或65%代森锌1000倍液,每亩喷药液150~200公斤,隔7天1次,连喷2~3次。 7.适时采收 甜玉米的采收时间要求十分严格,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鲜穗和加工的质量。采收过早籽粒干物质少,营养含量低,食味淡;而过晚时虽然干物质含量高,但含糖量降低,皮厚、适口性差、加工品质下降。一般而言,甜玉米果穗在吐丝后22-25天含糖量最高,皮也最薄,这个时候最适宜采收。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甜玉米的的品质和口味。加工出售宜用水蒸气蒸熟,千万不要用水煮,以免甜玉米品质下降。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玉米报告 一、玉米播种 1、播种日期:2016年4月19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0℃) 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理 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行(6m),行距60cm,开5~6cm深的播种沟,28~29cm一穴,每穴2~3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粒种子。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计划密度:4500株/亩 二、生长发育调查与田间管理 1、玉米发芽率观察: 观察日期:2016年5月10日 播种了60粒出苗55棵,发芽率为55/60*100%=91.67%。 2、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 3、适时中耕除草 4、玉米幼苗性状考查 表1. 玉米生长发育调查 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播种时采用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间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定期对生长锥解剖观察,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与神奇。由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定期调查,对这一阶段感觉模糊,理解不够。 三、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

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30粒的穗为有效穗; 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节间长度:大于1cm节间。 四、玉米经济性状考查 穗粗(cm):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秃尖长度(cm):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 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 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 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 果穗重(g):风干果穗的重量; 出籽率(%)=(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 百粒重(g):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一、2010 年度市场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2010 年1 月-4 月初期。在这期间,玉米价格延续了上一年度的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南方饲料企业在东北地区采购玉米的补贴到4 月底结束。因此在4 月份之前,饲料企业在市场大量采购,主要目的就是赚取国家补贴。而另一方面,年后东北天气状况导致运输不畅,使玉米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高位。 第二阶段:2010 年4 月至2010 年8 月。这一阶段是新年度东北玉米的播种期及生长期,同时也是全年最为重要的时期。上一年度正是因为在玉米生长期间出现严重干旱导致减量减少,从而价格大幅上涨。此后国家出台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手段来对玉米市场进行调控,在增加临储拍卖、取消出口退税的多种调控政策下,玉米价格有所回落。 第三阶段:2010 年9 月至2010 年年底。市场最关心的玉米产量有了定论,从各机构的数据来看,本年度玉米丰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临储玉米拍卖已成为供应市场的最主要粮源,各个企业为了抢占粮源,争相抬高竞拍价格。国家为了抑制这种情绪,对企业竞拍资格严格控制。十一长假后在USDA 报告的刺激下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特别是奥巴马在通过减税计划后,加上国外对阿根廷天气的担忧使得玉米价格再创高。 二、国内玉米供求形势 首先,我们从2010年国内玉米的产量形势来分析。2009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影响,造成了减产2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当年的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但是由于玉米的品质较低和容重很差,实际的产量应该达不到1.6亿吨,2010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天气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影响外,其他地区玉米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龙江增产较大,大约增产1500万吨~2000万吨。而华北地区及黄淮地区种植面积与2009年

超甜玉米种植技术

甜玉米种植技术 一、整地播种 (1)选择播期 甜玉米产品以鲜食和加工为主,因为青苞贮存的时间有限,在12℃时只能贮存5~7天,在常温下2~3天就丧失原来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所以种植要围绕市场的目标定位,确定播种期,分期、分批播种,一般根据品种的生育期与供应市场时间及当地的气温情况来推算播种日期,如华北地区金菲春季种植,生育期85~90天左右,甜玉米北方地区春播一般4月初,秋播一般8月初。 (2)播种前准备 1、晒种: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处于休眠状态,播种前晒种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的时间应在上午8~10时,下午4~6时,连续晒两天。 2、浸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春玉米浸24小时,夏天米浸12小时,在浸种过程中每隔3-4小时用清水换洗一次。 3、消毒:种子浸后用25%使百克乳油1000~1500倍消毒3~4小时,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及部的病菌。 4、催芽:经过预浸及消毒的种子用纱布(棉布)包好,每隔2~3小时淋水或换清水一次,直到胚 芽突出。每公斤玉米种子用适乐时2毫升,拌种后播种,防

治多种病害。 5、覆盖:春玉米:因气温低,育苗盆苗床需用低拱膜保温育苗;夏玉米:因气温高,强光照,需用遮阳网遮光。(3)选地、整地与播种 甜玉米可以采用时间或距离隔离,即与普通玉米开花期错开20天左右,或周围300~500米不种普通玉米,防止传粉影响品质。玉米是需水较多的旱地作物,怕旱怕涝,必须选择排灌方便、肥力好的沙壤土种植。包沟1.3米,种双行,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种3500株(穴)左右;个别早熟、矮秆、株型紧凑的品种可达4000株。每亩播种量约0.75~1千克,一般采用直播。若为了提早上市,则可用薄膜覆盖育苗,当苗长到3叶时破膜打孔移栽。直播每穴播3粒种子,再顺行每穴盖上腐熟的农家肥(如土杂肥、猪粪等),每亩施2000~3500千克。若事先在农家肥中拌入50~70千克过磷酸钙则效果更好。播种时土壤水分要充足,否则播后要及时灌水。 田间管理 (1)杂草防除 播后1~2天喷拉索和阿特拉津除草剂防苗期杂草,用背式喷雾器,每桶水约30千克加50克拉索和50克阿特拉津,每亩约喷3~4桶药水。 (2)移苗、补苗、定植 在苗长到3片叶时移植,对缺株穴要补栽,补栽时最好

饲用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精)

饲用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 1、项目现状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素有“饲料之王”的美称。不仅籽粒是优良的精饲料,而且茎秆也可作粗饲料。按营养成分计算,每100千克玉米籽粒的营养价值折成饲料单位,相当于120千克高梁,130千克大麦或150千克稻谷。玉米的新鲜茎叶富含维生素,是多汁的青饲料,既可切碎直接用于青饲,也可切碎作青贮饲料,同时还可以将玉米干茎叶粉碎作干饲料。 饲用玉米有分蘖性强、茎叶丛生、多穗的分枝型及基本不分蘖、植株高大、叶片繁茂、茎秆粗壮的单秆型。饲用玉米栽培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生产多而早的绿色物体,这些绿色植株柔嫩多汁,粗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适于青贮或青饲。同时,营养指标、重金属含量及农药等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已有了饲用玉米栽培的系列技术,主要包括生产条件与环境、生产管理技术、收获与收后处理等。 2、效益分析 (1)专用饲料玉米 每公顷约生产绿色植株体75000千克,每千克以0.08元计,每公顷收入6000元。 (2)粮饲兼用玉米 每公顷收获籽粒6000千克以上,同时收获绿色植株60000千克左右。玉米籽粒以每千克0.8元计,收入4800元,饲料收入4800元,两项合计9600元。 (3)青穗和青饲料兼收 作鲜嫩玉米上市,本项每公顷可收入10000元,青饲料每公顷6000公斤,价值4800元,两项合计14800元。 (4)青饲料、玉米笋兼收 分枝型青饲玉米每公顷茎数多达90000-120000个,可采收玉米笋24万-30万株,每株以0.04元计,可收入9600-12000元,青饲料每公顷60000千克,价值4800元,两项合计14400-16800元。 因此,各种类型的饲用玉米效益均十分显著。 3、发展前景

鲜食玉米产业分析报告

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分析 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是我国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等。鲜食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深受市场欢迎,具有极大的市场商机。鲜食玉米产出效益是普通玉米的2~3倍,采摘后的青秸粗蛋白含量是普通玉米的1~2倍,是奶牛理想的饲料。鲜食玉米生长期短,农药化肥施用量少,只要按照绿色食品规程生产,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多年来我国农业科研专家付出很多努力,培育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鲜食玉米品种,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发展。从全球围看,鲜食玉米产量较大的国家有美国、中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空间巨大。 鲜食玉米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根据联盟秘书处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全国鲜食玉米种植总面积约70万公顷,其中甜玉米近30万公顷,糯玉米近40万公顷,种植区域分布在全国24个省份,形成了北糯南甜的格局,我国已成为全球糯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已培育鲜食玉米品种近400个,其中2005~2009年国家审定品种41个。全国鲜食玉米生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100余家,其中型企业占15%。 一、糯质玉米 糯玉米,即糯质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族、玉米属、玉米种,糯质型,又名蜡质型,是普通玉米引入中国后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隐性突变,由WX突变为wx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故也称为中国糯型。 (一)糯质玉米生化特征 糯质玉米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这一地区至今还可以找到原始性状的糯质玉米,如四路糯、紫秆糯、曼金兰黄糯等品种;西南地区糯质玉米资源丰富,省农业科学院保存的糯质玉米有250多个品种。糯质玉米和当地硬粒玉米比较,在粒色、喜肥性和籽粒品质方面具有相同的变异趋势,即白粒喜肥水,黄粒适应性广,花乌粒较硬但香味浓郁。糯质玉米与当地硬粒玉米的过氧化物酶和同工酶谱均具有五酶带,这是起源于中国糯质玉米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发现,糯质玉米是受隐性基因wx控制的突变类型,糯质玉米的特殊品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1、糯质玉米的表现型 1909年12月,植物学家柯林斯(G.N.Collins)对起源于中国的糯质玉米植物学进行了描述:糯质玉米植株顶部有4~5片叶都长在植株主茎的同一侧,上部几个节的叶片特别直立,而下部的叶片较展开披垂;籽粒的胚乳从任何方位切开,都有卵裂的性质,表面无光泽、光滑,坚硬呈结晶状,显示蜡质特性。 2、糯质玉米的生化特性 1922年,韦瑟沃斯(Weatherwax)发现糯质玉米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组成,而普通玉米直链淀粉含量较多。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的直链状大分子化合物,聚合的葡萄糖单位在100~6000个之间,一般为300~800个;而支链淀粉除了由葡萄糖单位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直链外,支叉结构部分是以1,6糖苷键连接的大分子化合物,聚合的葡萄糖单位1000~3000000个。直链淀粉遇碘液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紫红色,而且吸碘量大大低于直链淀粉,这可作为区分普通玉米与糯质玉米的检测方法。同工酶方法检验生化指标表明,起源于中国的糯质玉米有86.3%具有过氧化物酶和同工酶的第五带,13.2%具有第四带或混合带,而来源于美国的马齿(包括糯质马齿)玉米有85.7%具有过氧化物酶和同工酶的第四带,14.3%具有混合带。就是说,过氧化物酶和同工酶的第五带是来源于中国糯质玉米的标志酶带,而它的第四带则是来源于美国的马齿玉米的标志酶带。 3、糯质玉米的基因定位 1909年,柯林斯把中国糯质玉米的结构基因定名为wx。1935年爱默生(Emerson)把wx基因定位在第9染色体上。1981年曾孟潜等对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分析表明,中国糯质玉米和普通玉米一样2n=20,各对染色体的大小也相似。研究表明,就淀粉糊的胶黏性和坚实性而言,基因作用是累加的,就其对支链淀粉百分率的影响而言,其作用大部分是显性的。蜡质基因点上有几个等位基因,已经分析清楚的有Wx、wx2、wx。Wx为显性,wx2、wx为隐性。中国糯质玉米的一些原始性状为多基因控制。 (二)糯质玉米育种现状 1、国外育种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糯玉米育种研究的国家,对糯玉米品种的培育和开发利用处于领先水平。美国于1937年开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https://www.doczj.com/doc/ec9630874.html,搜集整理。中文word 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 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下载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永宁县玉米种植操作技术规程 一、品种选择 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超过13%二级以上良种,并采用包衣种子。 饲用玉米品种以沈单16号为主,搭配登海3号、屯玉1号;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中单9409、淀粉发酵工业用品种碧海5号、优质青贮品种农大647;扬黄灌区推广淀粉加工型品种金穗1号。套种玉米宜用紧凑型杂交种。 二、生产技术 ㈠小麦套种玉米 适宜于活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灌溉条件好的引黄灌区和扬黄灌区。 1、种植方式及规格 ⑴小麦套种玉米吨粮模式 种植规格:总带宽210-230cm,其中,小麦净带宽120-130cm,宽窄行种植,种10-12行;玉米带宽90-100cm,种3行,行距25cm,株距18-20cm,小麦玉米边行距20-25cm;在小麦和玉米行之间种1行大豆。玉米亩保苗4500株左右。 ⑵宽幅型小麦套种玉米 种植规格:总带宽360-380cm,其中,小麦净带宽240-260cm,宽窄行种植,种20-24行;玉米带宽120cm,种4行,边行距25cm,中行距30cm,株距18-20cm,小麦玉米边行距20cm。小麦收获后可复种青饲料玉米等适宜复种的其它作物。玉米亩保苗4000株左右。 2、播种 ⑴播期一般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约在4月上中旬时进行播种。 ⑵播深一般宜在5-7cm。 ⑶播种方法在小麦播种时可根据种植规格的要求预留相应的空间,玉米播种采用拉线开沟定位穴播,每穴播2粒,要重踩籽,严覆土。 ⑷播量一般亩用量在3-3.5kg。 3、施肥 ⑴基肥用于小麦套种玉米的基肥在小麦播种前亩施有机肥2000-5000kg,碳铵50kg,普钙30kg,基肥应结合秋翻耕全部秋施,没有秋施的应结合小麦播前整地及早施入。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⑵种肥播种时亩带种肥磷酸二铵7-10公斤,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 ⑶追肥玉米追肥分3次结合灌水进行。第1次于5月20日前后亩追尿素10kg;第2次于6月20-25日亩追尿素20-25kg或碳铵50kg;第3次于7月中旬麦收后亩追施尿素10-15kg或碳铵30-40kg。 4、田间管理 ⑴灌水小麦玉米共生期间的灌水同小麦,麦收后7月中旬一水,8月中旬一水,9月上旬土壤缺水可灌一水。 ⑵间、定苗玉米三叶时进行间苗,五叶时定苗,1穴l苗,缺穴处留双苗。 ⑶中耕 5月上旬至6月初对对玉米进行中耕,原则是苗旁浅,行间深。 ⑷病虫草害防治 除草: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化学除草可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90克/亩,或50%异丙草胺乳油120克防除杂草。 粘虫:采用生物农药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亩,对水常规喷雾。也可选用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6克/亩喷施防治。 玉米螟 4月底以前,必须清除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减少虫源。采用高压汞灯防治,在越冬代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设灯防治,一般在村屯附近设灯,按每盏灯控制玉米田面积15公顷设灯数;大喇叭口期,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300克或40%辛硫磷乳油70克拌成毒土,灌心防治。 玉米叶螨(红蜘蛛):(1)实行冬耕冬灌,早春清除田间地边和沟渠旁杂草,减少叶螨越冬和繁殖存活的场所。清除的杂草最好烧掉或深埋。(2)摘除玉米下部1-5片叶,带至田外烧毁,减少虫源。玉米红蜘蛛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发展危害,及时将下部叶片摘除。(3)用蓝色、黄色板诱螨。即把蓝、黄广告色各涂到硬纸板上(每块板长45厘米,宽27厘米)然后再涂上一层黄油。每亩板置9块,平放或立放在玉米行垄之间。(4)每亩用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20克喷施。 玉米叶斑病: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0克喷雾防治。 ㈡单种玉米 适宜于肥力较低、灌溉条件较差的引黄和扬黄地区的高口薄地。 1、种植方式及规格 ⑴地膜玉米 总带宽12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其中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株距20cm,用幅宽60cm的地膜进行覆盖,亩保苗5000-5500株。 ⑵露地玉米 总带宽120cm,采用宽窄行种植,其中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株距20cm,亩保苗5000-5500株。 2、播种 ⑴播期一般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约在4月上中旬时进行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7-10天进行。单种晚熟品种的播期不迟于5月中旬。 ⑵播深一般宜在6-7cm。 ⑶播种方法玉米播种采用拉线开沟定位穴播,每穴播2粒,要重踩籽,严覆土。提倡机械化播种。 ⑷播量一般亩用量在3.5-4kg。 3、施肥 ⑴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5000kg,氮磷钾复合肥50kg。 ⑵种肥播种时亩带种肥磷酸二铵10-15公斤,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或分层施肥。 ⑶追肥第一次于玉米5-6叶追尿素5-7kg,钾肥5kg;第二次于拔节期追施尿素10-15kg,第三次于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5kg,钾肥10kg。 4、田间管理 ⑴灌水玉米苗期的水分管理以控为主,一般不需要灌水。拔节期(6月上中旬)和抽雄期(7月中旬)要及时灌水。灌浆期若逢雨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正常,可不灌水,如果遇上干旱,在8月中旬可适时补灌1次水。 ⑵间、定苗玉米三叶时进行间苗,五叶时定苗,1穴l苗,缺穴处留双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