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影响调研情况家庭是中学生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俗话说“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因此,大体上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当今社会,家庭类型众多,家庭成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存在差异,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也有所不同,由此导致孩子们在思想、行为、心理、价值取向、处世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辨别能力很差,他们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如何能使中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形势紧迫,刻不容缓。

本次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高二年级,我们以问卷、座谈的形式调查了150名学生并走访了家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对孩子影响较好的家庭占52%,独生子女家庭占26%,单亲家庭占7%,特别富裕家庭占7%,问题家庭占8%。为此,我们把对中学生成长影响较大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环境做了以下总结并辅之以案例说明。

一、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一般有以下四种形态: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婚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往往情绪低沉、情感淡漠,大多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与人交往时显得拘谨,有自卑感。

学生小王,女生,其母在她四岁时因嫌家里穷而离开了父亲及幼小的她,尽管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地对她百般疼爱,但她始终因缺少真正的母爱而感到失落。由此导致孩子从小懦弱、内向,平时沉默寡言、戒备心重,害怕与人交往,缺乏活力。

二、较富裕家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一些家长因忙于赚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由此导致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有优越感,没压力,花钱大手大脚,一味追求时尚,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学生小张,男生,其父是私企老板,母亲在机关上班,家庭条件相当优越。其父母花钱都大手大脚,追求时尚,没有注意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且忽视了对孩子的正面教育,导致孩子爱攀比,对生活有满足感,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动力,成绩较差。

三、独生子女家庭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大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因而,事事包办,事事迁就放纵,处处给予特殊照顾。这样时间长了,就使得孩子变得四肢不勤、意志薄弱,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性,且脾气大,受不得半点儿委屈。

学生小曹,独生女,其父是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由于从小被宠爱,导致孩子现在上课时贪玩、看闲书、与别人聊天,学习上没动力,成绩较差,生活上对家人依赖性较强。

四、由隔辈人抚养成人

由于父母工作忙或都外出打工或都“不在”了,由此产生了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抚养的方式。祖辈人在施教时通常只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由此导致孩子们大都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精神上特别孤傲。

学生小王,女生,其父母都在金融系统工作,由于忙而没时间照顾她,她从小便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孩子现在比较任性,脾气大,贪玩,有个性,学习成绩较差。

五、再婚重组家庭

由于多种原因,原来的家庭破碎,母亲或父亲带着孩子又与别人重新组建了家庭。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一般说来,心理压力较大,思考的问题也多。因不是亲爸或亲妈,他们总觉得没安全感,害怕对方指责或打骂自己,因而处处谨慎小心。

学生小马,男生,其母带着他与现在的继父组成了新的家庭。其继父为人不错,对待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尽管如此,孩子心中的症结依然没有被化解。他平时少言寡语,不大活泼,心事较重,给人的感觉比较冷漠。

六、家庭成员陋习较多

有的家长有一些不良嗜好,但从来不顾忌对孩子的影响,天长日久,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大多对家长有意见,想法偏激,易发脾气。

学生小叶,男生,其父母陋习较多。父亲有三大癖好:赌博、酗酒、抽烟。在小叶的印象中,他的父亲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回家或夜不归宿,对他关心甚少。母亲则脾气暴躁,教育方式粗暴。由此导致孩子交流性差,好着急,逆反心理强,且易烦别人,对人有敌对情绪,自私心理重。

七、较贫困家庭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懂事早,知道节俭,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学习成绩较好。

学生小刘,女生,家庭较为贫困。她知道自己的上学机会来之不易,为此,她平时节衣缩食,一心扑在学习上,因儿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且做事认真仔细,有毅力。

总之,通过研究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好的方面予以弘扬,对于不好的方面给予指正。同时,通过此次调研提醒、告诫我们的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榜样,做孩子的楷模。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是孩子无形中的老师,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中学生能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是看家长能否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家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而人才的成长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人才成才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也是影响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人才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生态论”、“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影响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人才的成长。 一、客观家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首先,家庭经济环境差。如果子女能够克服和战胜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在文化和受教育上超越困难的制约,则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如果子女不能克服和战胜经济上的困难,既是经济贫穷者又是文化贫困者,或者是这种困难达到无法克服的地步,则显然是不利成才的。其次,家庭经济环境一般。这种状况能提供相对较好、较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如果子女能够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付出更大的努力,有利于他们成才。否则不利于他们成才。最后,家庭经济环境好。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其好的经济环境去发展自己,则有利于成才;反之,安于现状,心满意足而不思进取,同样也成不了才。 从辩证的角度讲,顺境可以成才,逆境也可以成才,关键在于能否因势 利导,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产生良性影 响。不过,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 入,人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越来越好,在 这种情况下如何促使子女成才,将愈 来愈受到现实的严峻考验。我们认为, 在家长不溺爱、不迁就子女,子女又能 正确对待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 有利于子女成才。经济环境好,既可 为立志成才者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 如书刊资料、电脑软件和电化手段等, 又可让立志成才者集中精力进行创造 性思维,从事创新活动,不必为家庭的 经济拮据而烦恼与奔波。 (二)家庭结构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不同家庭结构对人才的成长也会 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结构可根据其 特点分为三大类:核心家庭、大家庭及 特殊结构家庭。 1.核心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一 般情况下,这类家庭的家长舍得投资, 尽可能地为子女提供更为优越的物 质条件,家长会尽量满足子女发展的 需求,保证子女的智力开发用品,促 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类家 庭条件相对好,关系和谐,家长不会 为生活奔波劳碌,也就有培养教育孩 子的情趣、积极性和精力,这一切都 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子女成长和成才。但是,独生 子女家庭也存在一些家长对子女“期 望过高、溺爱过度、干涉过多”和老年 人的“消极”教育等问题,就不利于他 们成才。 2.大家庭,即几代同堂的家庭。这 类大家庭的优点是家庭的子女受关爱 和受成人教育的时间多,不同的人可 以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子女, 让子女提前接受较好的学习和教育, 有利于子女全面发展,早日成才。但是 不同辈分的人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 常会存在分歧,易出现“隔代溺爱”,从 而造成家庭矛盾,子女会出现无所适 从、不安、恐惧、独立性差等现象,这样 对人才的成长就会有不利影响。 3.特殊结构家庭。包括不良的婚 姻关系的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及 离散家庭。在这些家庭中,或因父母角 色的暂时或长久缺失,或因社会舆论 的不良影响,或因父母长期的不良情 绪的影响及不良的教育方式,使得在 这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 和行为上的障碍及学习动机的受挫, 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利于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研究表明,在离异 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其调节 能力、结伴能力、与人相处能力、主观 控制能力、预见能力及判断能力均显 著低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 子。父母离异使子女易产生被遗弃感、 自卑、愤怒等敌视情绪,并会随着时间 的推延造成对家庭、社会、父母信任感 的降低,对其以后的恋爱婚姻及家庭 生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体来说,这 些特殊结构的家庭对孩子成才是极其 不利的。 二、主观家庭环境对人才成 长的影响 (一)父母期望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 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期望是一 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激励 着子女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家长的美 好期望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 响。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 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 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子女意志品质的 锻炼,形成远大抱负。但这种期望是有 一定限度的,必须符合子女身心发展 家庭环境 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文/付国锋夏东 |成长阶梯·成才之路|CHENGCAIZHILU 64 人才资源开发2009.1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自然环境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来说,自然环境则居次要地位。社会环境给儿童和青少年一代提供生活条件,对他们施加种种影响,他们也对社会环境作出种种反应和回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表现,就是这种反应和回答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社会潮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社会潮流是反映在多数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将利用这个潮流实现个人愿望,人们将在潮流中表现自己,也将在潮流中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改造。它的特点就是与潮流相关的一切活动两极分化发展,适合潮流的特质将会膨胀,违背的将受到更大的抑制。二、社会变革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社会进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变革,有单方面的、多方面的;急剧的、渐变的;积极的、消极的。但不管哪种变革,都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以极大的影响。三、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政治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政

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种需要,它不是人们主观上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就能够改变的事实。客观上,它对人才的成长,德与才的并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的政治教育、政治活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表现呢这当然与十年动乱中遗留下来的假大空的影响有关,也与政治教育方法不当有关。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政治教育听不进,青少年思想出现“偏航”,教育工作者苦于无方,社会风气受到影响。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折射回来又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各种思潮和倾向性表现出来了,学生本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问题成了次要问题,学习成绩好坏也就无需关心了。当然,正确及时的政治教育也能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以积极的促进和影响,我们一贯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有一个适应他们学习的社会环境,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形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尚。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繁荣的经济形势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鲁迅讲过一条最简单的真理:一求生存,二求温饱,三求发展。在旧中国,劳动人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其子女无钱也无权去读书。在旱涝天灾、战火连年的时代,人们也无法保证教育或求学。在政治不安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正常的、进步的教育也是无法实施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人首先必须具备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它确保个体应该生活在一个免遭危害的环境。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人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摘要: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儿童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形成关键的几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家庭环境中包含诸多因素,文章从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成员组成等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影响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二、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个性的形成、培养和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和活动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等)。这几个方面错综复杂,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区别人与人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不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后天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概括的讲,就是和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地理条件等,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体质、语言等都有影响。但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对周围的

浅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广南县珠街镇初级中学校张仁德 摘要: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的最早的课 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需要教育环境、生存环境、智力环境、道德环境、心理环境、情感环境和创造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家庭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孩子成长 什么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总的来说,家庭中一切的人、事、物都可纳入家庭环境的范畴。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吃穿住行所需要的一切。家庭精神环境指孩子意识、思维、心理、情感等精神活动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要素,包括家庭成员间互动形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这些非物质的精神环境称为家庭氛围。家庭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某种意义讲,精神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一、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影响 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主要指经济收入)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能为子女提供更优越条件,于是认为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父母也因生活压力大而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抑郁。这样,致使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 现实生活中家庭与家庭之间社会经济收入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事实也有体现,一般情况下,家庭条件较好的环境更能帮助孩子接受新知识、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在意识。而家庭条件较差(收入教底)的家庭,一方面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帮助,诸如,必要的工具书、学习用具等。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心里造成自卑心理,从而使得孩子性格内向、孤僻等情况。 2.职业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从8个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1]来看(见表1),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六年级大于八年级,呈现了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学校环境影响的态势。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六年级数学大于语文,而八年级语文大于数学,这可能与认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有关。三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水平相对较大,可能对侧重逻辑思维的数学而言影响更大;而八年级学生在习惯、态度上的分化日趋明显,可能对注重阅读积累的语文学习影响较大。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八年级科学相对高 于其他学科,可能与我市初中科学实行合科教学有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课程,也是训练听、说、读、写、算的基本载体。我市科学作为实施合科教学的综合理科课程更是兼 具了数学、语言课程的一些特点,因而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这可能也是发达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起并列作为基础教育三大核心课程的原因之一。 表1 学生解释率及相关因素解释率 指标 三年级八年级 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学生解释率22% 23 % 32% 29% 35% 25% (1) 性别0.16% 2.06% 14.70% 12.15% 13.44% 12.15% (2) 生活习惯18.30% 20.60% 27.00% 36.30% 27.10% 32.90% (3) 课业情况9.90% 8.29% 16.40% 21.00% 16.80% 12.20% (4) 学习心理9.18% 4.95% 2.37% 16.60% 6.84% 10.70% (5) 对学校环境的评价10.93% 15.09% 5.44% 1.44% 0.38% 7.64% (6) 学习方法0.80% 0.35% 1.84% 2.68% 1.55% 3.65% (7)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0.46% 4.99% 0.10% 0.00% 3.15% (8) 家庭背景8.01% 11.12% 0.00% 1.88% 11.25% 3.48% 一、学生现状 本报告所指学校环境包括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 的评价和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以下结合相关数据,考察分析这3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 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八年级学生在学校感觉孤独的人数比例增加,而喜欢学校的人数比例下降。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相差不大,但八年级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市直较高,乐清较低。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定 州 市 叮 镇 职 中 鹿梅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学容: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环境,认识到家庭环境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重难点: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具备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亲爱的家长朋友,欢迎您的到来,感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讲座。 二、引入主题: 无论是哪个孩子,最关注他的成长和成才的主要有两类人群,一类是孩子的家长。孩子的父母和亲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类人就是老师。老师们期望着每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这两类人目标一致,期望一致,心愿一致。为了这共同的目标,父母和老师都会想尽各种办法,付出巨大的努力,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父母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发挥的更早,发挥的更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他们来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家长就在发挥教育作用了,而且一致伴随他的一生。老师的作用是阶段性的,系统性的。孩子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更多来自于教师,来自

于学校教育。然而学生学习的好坏除了依靠教师的培养,学生个人的天赋与勤奋外,还取决于家庭环境的优劣。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剖析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四、什么是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的围非常广泛,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所谓家庭意识,就是家庭中各成员的道德观念、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行为,包括家庭各成员的活动及行为。家庭行为不仅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文艺、体育、学习、娱乐、卫生保健、家务劳动等;也包括家庭中自己规定的行为原则,如家法、家规等。家庭物质,它主要反映家庭生活环境、消费趋向、经济状况等。家庭物质包括经济收入、支出、衣食住行等。 五、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在传媒影响日益膨胀、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桔生即为桔,桔生即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三迁,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 好的家庭环境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长大。从教育顺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一)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 亲子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

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精编WORD版

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 影响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文法学院课程论文(作业)封面Array( 2011 至2012 学年度二学期) 课程名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提交日期: 2012 年 06 月 18日 评阅日期: 2012 年 06月 22日 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摘要: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群体,是人生开始的第一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关系、父母素质及其受教育水平对子女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参考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关内容,以自己的家庭环境为例,结合现实生活,主要探讨分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如何营造更有益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提出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环境、人格、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 正文: 环境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密切相关。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环境,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完善着自身的人 格。我在此主要从环境因素来分析人格的形成,缩小在家庭这个框架里,来阐述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家长与子女关系密切,接触多,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家庭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培养青少年伦理道德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所以,对青少年而言,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对他们伦理道德培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极易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当前仍然相当突出并呈现新的特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剧增,造成这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败坏,走向犯罪道路的特点是: 1、由于过分宠溺的家庭造成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最终版)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最终版) 社会心理学第20组:程亮00348002 韩凤磊00203013 李恩惠00325610 吴朝军00304155 夏娟00229142 王琳90301532 张琛00224049 张欣苗00001710 朱园园00211123 摘要: 关键字:家庭环境人格差异 1.引言: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人格,心理不健全发展造成的。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社会背景等的种种差异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格的分歧,当这种分歧碰撞在一起并激化产生矛盾时,难免会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思考:这些差异是什么,这些分歧又是什么,背景的差异又是如何来影响人格的呢?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化的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对于这个已经越来越严重且重要非常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其中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父母的收入,职业以及家庭住房条件等;精神环境主要体现在,父母的价值观,对子女的态度与期望,以及与子女的交流等等上。此外,大学生的出身背景(农村还是城市,独生还是非独生)也会对他们的人格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并着重选取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作为维度去考察人格的形成问题,应该会有不少收获。 2.研究现状 现今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的确对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学家们在父母如何决定儿童和青少年行为的教养维度和教养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Schaefe(1959)提出了接纳—拒绝、心理自主—心理受控、严厉—放纵三个维度;Erikson(1950)提出控制和温暖;Beck(1964)提出了温暖(接受)—敌视(拒绝)和限制—允许两个维度;Pumory(1966)将全美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量表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保护、严格、拒绝、放纵四种教养类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D.Baumrind 分别于1967、1971、1977年进行了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专制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容许型父母和拒绝否定型父母。一研究机构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侧面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如何影响着父母教养方式。其研究对象是北京的一些处于青春期大学生,高中生等。研究工具采用了由台湾学者江南发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编制和修订的“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量表”、“青少年的同一性危机量表”和国内学者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并在施测前对所要使用的量表做了修订和信效度分析。他们认为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很多,研究涉及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气氛等。研究结果是:第一,家庭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对其子女的教养方式。从经济很困难到的经济状况非常好家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的线性上升,第二从父亲方面来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其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较高,从母亲方面看,以初中毕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硬件”。另一类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软件”。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一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起积极促进作用,而第二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指后一类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软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自我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学校“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软件”中各要素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三)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启发:良好的环境非常有益于孩子精神品质的形成。 在下面这篇论文中,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这个有关家庭环境和孩子成长的关系。即:农村与城市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物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物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家庭精神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首先,从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生活环境的比较来看: 我们认为,大学生人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学生生源城乡差距的影响。据调查,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大学生严重。一方面,这些大学生从农村到城市,由于他们在群体中地位的变化,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导致强烈的失落感。农村孩子普遍比较朴实,视野相对狭窄,上大学后,他们或多或少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城市的环境的时间,这其中面临着一些城市学生不可能有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城里学生由于地域与文化氛围的优势,从小接受比较好的基础教育,养成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在班级活动中,城里的学生多才多艺,始终是主角;农村的学生则自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以上种种,长时间地压抑着农村孩子的心灵,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自信,导致他们变得少言寡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心态失常,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报复同学、家长、老师、社会的过激举动。而且,来自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学生相对贫困,城市居民现人均年收入约为7000元人民币,农村很多地方目前才到2000元人民币,这样的贫富差距贫困加剧了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而用孤僻和冷漠来掩饰贫困的尴尬是人的一种自然选择。农村的学生比较朴实勤奋,肯吃苦耐劳;城市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视野比较开阔,敢于开拓创新,这些性格的差异也引发了象牙塔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 其次,从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来看: 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体现为经济状况) 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子女的行为问题。 2.职业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定的。 3.住房条件 住房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住房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安静明亮的学习场所,为子女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那些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临时住所的父母,其子女也跟随居住于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学坏。据某些抽样调查表明:88%的违法犯罪青少年

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文法学院课程论 文(作业)封面 ( 2011 至2012 学年度 二 学期) 课 程 名 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提 交 日 期: 2012 年 06 月 18日 评 阅 日 期: 2012 年 06月 22日 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群体,是人生开始的第一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父 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关系、父母素质及其受教育水平对 子女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参考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关内容,以自己的家庭环境为例,结合现实生活, 主要探讨分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如何营造更有益于子女健康成 长的家庭环境提出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环境 、人格、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 正文: 环境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对个体的成长与 发展的密切相关。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环境,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完善着自身的人格。我在此主要从环境因素来分析人格的形成,缩小在家庭这个框架里,来阐述家庭环境在人格形成中不容忽视的意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中年期甚至到老年人都离不开家庭。就算是,你离开原始家庭组建新的家庭,你也会有意无意的显现原有家庭的烙印。同时继续受新组建的家庭的影响。所以说家庭对人的影响贯穿始终。由于遗传因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人格,如兴趣、爱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都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书香门第、艺术世家、中药世家是很好的说明。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 一、家庭环境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家庭环境包含着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 1.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 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所需的物质条件。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其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人们常说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好的学校,使其接受较好的学校教育,有益于其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家庭物质环境较优越接受较系统学习、展现自己天赋的机会较多。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其次,家庭的地理位置对人的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着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较发达城市,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思维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内容所构成的。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人们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较好的影响。相比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心理环境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对孩子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态度认知、情绪情感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如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且父母之间在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份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改正其缺点。这样就能够逐渐培养子女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的人格特点,具备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待人坦诚、有独立处事的能力。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才

试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试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环境是学生成长的第三课堂,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自然环境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人文环境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主页体现在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上,而社会环境则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标签: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影响 马克思说过,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边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一、校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三课堂 文化作为校园的生态系统,其特质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经过人们组织、改造和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学习环境。具体指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这种物质环境自然是一种环境文化,它的作用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却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感染。所以,学校物质环境文化的设计必须强化环境育人意识,使校园环境充满着文化色彩,“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讲话”。作为学校的教育者,如果使学校各种物质的东西都能体现一种学校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感受,那么,校园的物质环境就会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优雅的环境,可以修心养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花香鸟语,莺飞草长,满目鲜花盛开,枝头硕果累累。在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自然环境中,学生对一草一木,一桌一凳自然产生爱怜。校园内科学家塑像、能工巧匠雕像、树人雕塑、个性鲜明的路标、充满文化气息的楼宇名称,营造了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假山巨石,池水游鱼,处处是迷人的风景。黑板报设计构图精美,校园打扫得一尘不染,教室窗明几净,值班同学彬彬有礼,进出楼门相互谦让,走在前面的主动扶门,门卫站姿飒爽,谦恭有礼,保洁员面带微笑,细心呵护每一寸土地,让人感到自然美、艺术美、文化美、整洁美、文明美,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到规范,语言變得文雅。校园环境的营造,无疑是开拓了第三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进取的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们的性格逐步得到优化,情趣逐步高雅,行为逐步文明,志虑更加忠纯。 校园环境其实也是文化环境。楼宇的名称是文化的体现:笃学楼、致远楼、弘毅楼、梓楠楼是对学子的谆谆教诲,博艺楼、琢玉楼是对学生展示才艺的殷殷期盼,润德公寓、芝兰公寓、双馨公寓是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尚俭苑、荟萃楼、博雅楼是崇尚简朴、止于至善的生动体现。道路的命名则是文化的传承:北京最主要的大街命名为“长安街”,因为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上海最繁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