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基础知识讲座

新闻基础知识讲座

新闻基础知识讲座
新闻基础知识讲座

新闻基础知识讲座

--------------------------------------------------------------------------------

来源于:额尔齐斯河博客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沟通、一起交流,我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激动的是第一次与大家交流,紧张的还是第一次与大家交流。

在此,我首先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和大家交流撰写新闻稿的机会。

今天,我们利用一上午的时间,来探讨的是新闻的基础知识写作,在座的都是在公司多年来从事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对于新闻写作大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我希望在这里咱们都能把自己的认识与想法谈出来,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当然,我更希望大家都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没有问题、都搞懂了,谁也不会来听课了。

也希望大家要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既学不好,也写不出来。这一点是最重在的前提。

好了,客气话咱们就不说了,言归正传。

在讲课之前,我也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写新闻难吗?”,我想,只要你学过语文,你就可以写新闻,时间久了,你就可以写好新闻。

下面,我想对大家的新闻基础摸个底,看看大家是如何认识新闻的。

我举个例子:“本报讯:4月25日,西气东输第二大主力气田——新疆英买力气田群建成投产。”大家说这是不是一条新闻?它为什么是新闻呢?是个什么体裁的新闻呢?(询问大家,并进行讲解)。

刚才大家回答的很正确,也都能够谈出自已对新闻的看法与认识,我想很好,给我们今天的学习与交流开了个好头。

下面,我还想告诉大家两个概念,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我想这对于我们采写新闻有着很正确的影响与引导。

第一个概念是“记者是干什么的?”,在座的各位都相当于记者的角色,那记者到底是什么呢?说起记者,说法很多,比较通行的我们也比较认可的,叫做无冕之王、社会的守望者、历史的记录人等等。但是放平心态的来想,我觉得记者记者,记者就是一个记录者,就是记录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

第二个概念是记者最大本事是什么?我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一篇好的新闻稿件,一定是经过深入调查与采访的,我认为,一个新闻作品的诞生,应该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

采访是什么?就是问,有计划地问,有目的的问。

好了,时间有限,我们开始讲课。今天,我们主要是要搞懂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特点、结构、标题等是怎样的。下面我就较系统地和大家谈谈写作新闻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新闻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什么是新闻?这是学习新闻写作的人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新闻,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含义。

从信息角度讲,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实质上是通过报刊、简报、广播、电视、传真等新闻媒体传播的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广大听众有兴趣的信息。

从写作角度讲,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报道各类体裁文章,如:消息、通讯、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在以前,人们对新闻的定义比较简单,就是一句话::“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现象越来越平常化、多样化,所以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起精确化。

现在,我们看看中共中央宣传部给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反映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明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显而易见,这里面又加上了“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事实”这些定语。说明什么,说明新闻不仅仅要新,而且要有意义、有意思、能够引起大多数读者的兴趣。

在我们公司,新闻所承担的任务是及时介绍和传播公司管理、生产、经营、员工风采、员工生活、新气象、新风尚、典型人物、突发事件等领域内新近发生的重要信息。我们各部门的通讯员的任务就是宣传本部门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做法、先进的人物、取得的成绩等,给部门所有岗位员工鼓劲加油。

什么是新闻?它也有它的独特性和非普遍性,有趣一点说吧,“狗把咬人了”有时不算是新闻,因为这个现象人们司空见惯了,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如果是“人把狗咬了”一定能够成为新闻,为什么?(询问,解释),因为这个现象很少见,也极为反常。

第二节新闻的基本特点

一、内容求“真”求“新”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内容必须要“真”,它只能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我们必须坚决杜绝假新闻。有的人为了提高“见报录用率”或制造“轰动效应”,不惜主观臆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一些事件当“新闻”投给报社。另外,还有些人写的新闻其基本事实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对事实进行不适当的“加工”(即拔高或贬低),使其与客观事实相距甚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恶劣后果。

一是内容要“新”,内容“新”是新闻本身的要求。要反映社会上有价值的、最新的事实或大众感兴趣的事实。

比如:

本报讯:油田本部与塔西南公司双向对开120条通信电路日前开通,从4月30日起,油田本部和塔西南公司任何一部电话,只需通过拨打“99+对方号码”方式,即可实现双方间的快捷通信。

这是一篇发表在4月30日《塔里木石油报》上消息,做到了两个“新”,时间“新”,事件内容也“新”,同时又是广大职工、有关单位所关心的问题。

二是报道角度要“新”,对一个事实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报导,给人以新鲜感。

还是上面的例子,可以站在“就事论事”的角度上写,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这是最简单的写作。

也可以站在关心职工的角度上写,通信公司为塔西南职工解决打电话难的问题。

比如:中山网讯“以前我们打电话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开通了油田本部至塔西南的直通通信电路,想家了,我们只需通过拨打…99+对方号码?方式,可以用任何一部电话和家人好好地聊聊……”。4月30日,油田本部和塔西南间的直通通信线路开通后,长年在哈得作业区工作的塔西南职工***开心地笑着说。

还可以站在油田公司和谐建设的角度上写,这需要结合当前油田公司时代背景来写作,这需要记者或通讯员了解当前政策、掌握时代特征。

比如:本报讯:油田通信公司本着“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的服务宗旨,为方便油田本部与塔西南用户间的电话通信,提高电路接通率,降低通信成本,积极与塔西南通信公司商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4月30日开通了两地直通通信电路,终于解决了塔西南职工打电话不方便的问题,促进了油田本部与塔西南的融合发展。

二、时间求“近”求“快”

新闻十分讲究时效性。这里讲“近”和“快”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新闻报道和采访的时间差距尽量“近”,报道的速度——新闻通过媒体与大众见面的速度尽量“快”,“迅速及时”是新

闻报道的重要特点,只有迅速及时,才能收到理想的报道效果。

一般来讲,一个新闻的题材如果超过两天以上,它的时效性就变差了,如果报社的稿件不缺,加之这个题材不是很重要,报社编辑将不会采用这个报道。

所以,我们在采写的过程中,要讲究“近”和“快”,要抓住第一时间,尽快发出稿件,特别是针对重要事件的报道,否则,不是耽误了重要事件的报道,就是被别的记者或通讯员捷足先登了。

举个现象的实例:参加大型会议的记者们,一边听一边记,这个时候,他们的头脑里就已经有了一个重要消息的报道方向、写作框架及手法,在会议还没结束时,他们的报道基本上就已经写完了,会议结束时,就已经完成了写作,最后在会场找到相关领导审阅、签字,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文字稿发回或送回报社,编辑室采纳后见报。

这个现象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想尽一切办法,在不慌不乱中完成最快的采写过程;二是说明了一名记者或通讯员的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基本功:(1)是思路冷静、清晰;(2)是手法熟练、有套路;(3)是脚下生风、快步如云;(4)具有极强的抢先意识。

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现实,赶上时代,并走在时代的前列,深入社会生活,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嗅觉去捕捉社会的热点、焦点,及时采写有价值的新闻。

三、语言求“准”求“精”

新闻语言是指新闻作品的语言,它是相对独立的一种语言,与科学家所用的语言的“形象”、“严密”、“精确”和文学家所用语言的“夸张”、“形象”、“生动”相比都有所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

“准确”,通常说得是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的定语要准确。报社反对通讯员对时间的模糊说法,比如“近日,日前,近期以来,今年以来,一季度以来,几月份以来等等”,这样的模糊词句,除非事件很新、很重要,否则编辑是不愿意给修改的,因为编辑的时间很宝贵。

语言求“精”,就是新闻语言力求准确。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为此语言准确要以三个方面注意。

第一、要精心辨别词义的差别。

新闻稿的遗词造句要恰到好处,选词精当,准确反映客观事实。

求“精”切忌啰嗦,比如,今年5月8日的一个小消息,可以直接写成“本报讯:5月8日,……”,不要写成“本报讯:2007年5月8日,……”或“本报讯:今年5月8日,……”,这样就有些重复啰嗦了,也是多此一举。

第二、要仔细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汉语中不少词语褒贬的感情色彩很浓使用时要细心体会揣摩。

第三、要反复核实与新闻有关的人名,地名,实事求是地运用数词。

新闻就是要将新闻事实原原本本地再现给大众,因此其中人名,地名用字都要核实准确,同音异体字也不能用;数字,引语等用词要铁板钉钉,确凿无误;对一些“大概”、“可能”等模糊词语和“大家一致认为”、“获得一致好评”等新闻腔的语言尽量不要用。

语言求“精”,就是要对新闻语言进行锤炼,使语言简洁明了自然朴实,使文章中深刻的思想与精粹的语言互为里表。

第三节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指写一条新闻报道一个事实所必须具备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因为有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读者才会读清新闻的来龙去脉。觉得这则新闻的真实可信,这六个要素为:

When 何时(什么时间)

Where 何地(什么地方)

Who 何人(什么人)

What 何事(什么事情)

Why 何故(什么原因)

How 何果(结果何如,情况如何)

新闻“六要素”简称5个“W”和一个“H”,我想这几要素大家一定都知道了。在此就不多说了,但有一点,就是不要过于在字面上来强调这六要素,否则就太死板了,读者也会觉得啰嗦,让人有一种呆气的感觉。

我给大家说个投往《塔里木石油报》稿件例子听听,大家就会有感觉:

今年5月12日(何时),塔里木油田通信公司(何人)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岗位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何因),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可以不要的内容),在通信公司办公楼四楼多功能厅会议室(地点)召开了员工培训工作动员大会(事件),为广大员工鼓足了士气,掀起了一轮新的练兵热潮(结果)。

换一个思路和写法,可以这样写:5月12日,油田通信公司召开了员工培训工作动员大会,鼓足了士气,掀起了新的练兵热潮。

另外,对于不同的报社,我们写六要素的角度也不相同。比如往当地地方报社投稿,单位或人物就要交待清楚,不能直接写“油田通信公司”了,应该是“塔里木油田通信公司”,如往外地方报社投稿,就应该加上“中国石油”。如果往《中国石油报》投稿,就应该是“塔里木油田通信公司”。这样的注意事项,要多想一想,把自已当成所投报纸的相应读者,换一下位,看自己能否马上明白,然后再投。

第二章新闻的写作

新闻和其它文体一样,写法是千变万化的即所谓“文无定法”,但还有公众认定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律,这是写作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的材料和主题

新闻的材料及其选择标准

什么是材料,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某一些写作目的,从社会生活中搜索摄取的系列的大量事实。它包含“素材”和“题材”两个方面的特殊含义,体现在大量材料的搜索占有和选择使用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上。“素材”是新闻工作者在调查采访阶段所获取的它不受任何约束,大量而详细搜集材料,多多益善。当进入构思创作时就要根据写作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百般挑剔。筛选出最精粹、最典型、最生动的材料来表达主题。这就是“题材”。

新闻材料的选择标准

第一.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任何一篇新闻稿都必须有,也只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选择材料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决定取舍材料,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则要忍痛割爱,宁缺毋繁。

第二.要选择新闻价值较大的材料

记者采访一个人或一件事,一个单位后,手头掌握相当丰富的材料,剔除一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后,余下的要进一步分析判断,筛选出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

新闻价值大的材料标准:凡是影响国计民生的材料,与打众前途和民族命运关切的材料,影响广泛和群众关注的材料,或因现象反常往往昭示某些重大突变的反映社会最新动态的材料

等。

第三.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真实,准确是新闻与其它文艺等类别的文章在选择材料上的重要区别。

第四.要选择新颖、生动、典型的材料

要使新闻更能吸引人,感动人,具有更强说服力,就必须选择新颖生动,典型的材料。

所谓“新颖”就是那些具有时代感和足以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的材料。所谓“生动”就是那些形象性强——写人则使读者如见其人,写物则令读者可触可摸的材料。

所谓“典型”就是那些能通过个别事物反映一般规律,通过个性反映共性的能揭的事物的本质。并且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说服力的材料。

只有抓住以上这些材料,才能使新闻感染力强,主题表现得更鲜明。

第二节新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1.新闻的主题

什么是新闻的主题?简言之就是新闻写作意图。

在新闻报道中,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扬一定的的道理和主张是新闻的主题。

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和统师。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那么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达,都将无从下笔。

新闻的主题是作者采访一系列的原始素材后进行深入地体察,思索和分析研究后所得出对问题最本质的结论。即形成文章的主题。新闻主题,必需通过提炼,使它达到正确、鲜明、集中,才能形成最佳的主题。

2.新闻的表达方式

新闻是记叙类的实用性文体,主要是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用最简洁明快的方式报道出来.这就决定了新闻表达的基本方式的记叙,亦称“叙述”。当然,有些新闻根据表达的需要。也可灵活的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一.记叙

什么是记叙?它是运用陈述性的语言。对人物活动或事件经过客观地进行介绍和交待。目的是让读者对于人物的经历或事迹,对于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个清晰的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根据叙述的内容、顺序和角度,叙述分为不同的种类和方法。

按叙述的内容详略分,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简称“略叙”和“详叙”。

按叙述的顺序分有顺序、倒叙、插叙、平叙;按叙述的角度分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人称转换的叙述。如何使叙述在新闻细作中运用得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叙述的头绪要明朗,脉络要清晰,过程要完整。

2.叙述的详略要得当,表达新闻主体的关键部分和重点内容要详写,文章的次要部分要略写。

3.叙述要有节奏感,随着事件情节的发展演变。注意行文的起伏。合理运用长短句。调整文章的节奏;利用倒叙,插叙,增强文章的波澜,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更加引人入胜。

二.描写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描写的表现方法为:

1.按描写的对象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按描写的手法分,可分白描(素描)和细描。

3.按描写的角度分,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描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对新闻中的人或事得到具体形象的感受、描写的基本特征在于“再现”二字。在服从主题或表达需要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运用描写能使读者从具体形象的新闻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所以,新闻中对描写运用的要求。是把现实生活描写得生动逼真。达到“可见”、“可闻” 、“可感”的程度。

第三节新闻的结构

“结构”一词,原指房子的设计结构,后来人们发现,写文章与盖房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把建筑学上的词汇借用到写作中把将要用到文章中去的事实,资料叫做“材料”,而把对材料的安排组织叫做“结构”。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内部材料的安排组织。

不同的新闻、文体结构也不相同,在长期实践中,某种新闻文体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是人们所认可的。如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和“金字塔结构”。

一、倒金字塔结构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按消息内容的重要性来安排段落,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最前面,即以叙述式为标志,在第一段中开门见山地写出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即导语要体现好含新闻六要素)。次要的放在第二位,再次要的安排在第三段,第四段,直至最后。

二、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与倒金字塔结构相反,是把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放到最后一段才显示出来。这种新闻的特点一般是按照事件发生的经过来组织材料,先给读者一个悬念,然后一层屋为读者解开疑团,直到最后才将真相大白于读者。

学习本章节后,大家必须弄懂的几个问题及课后作业。

1、什么是新闻?

2、新闻有哪些基本特点?

3、新闻有哪六要素?

4、新闻材料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5、什么是新闻的主题?

6、新闻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7、什么是记叙?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时要注意哪几点?

8、什么是描写?若按描写的对象、手法、角度分,可分为哪些类别?

9、什么是新闻结构?它可分为哪两种最常见的结构?

10、什么叫倒金字塔结构?什么叫金字塔结构?

11、请从近日的《塔里木石油报》或《中国石油报》等报刊上找出一篇新闻稿的新闻的“六要素”,分析其结构形式和表达形式。

12、捕捉反映公司或部门的最有宣传价值的事件,作新闻题材,撰写一篇新闻稿,发至公

司“投稿箱”。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的党在 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 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 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 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 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 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 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什么是舆论导向? 答: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 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答:(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 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 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 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 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 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 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意义】(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 的推动力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 要方式 (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 要内容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有效途径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 意的有力武器; 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 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答:(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调节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 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答:(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 质、打中要害; (5)要坚持党的领导。 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答:(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 新闻事业的保证;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 办报的思想。并提出(抢)“新闻”、(压) “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 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 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 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答:(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 (2)概括性真实。 23、什么是本质真实? 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 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 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 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 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 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 (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 (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 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 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 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 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 时局的变化; (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 群众的联系; (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 (4)具有权威性; (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1)政治修养; (2)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 答:(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 建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 (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 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 么?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 一、广播电视节目时广播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二、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三、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四、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五、电视影像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七、广播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八、广播劣势: 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九、电视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十、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 2、选择性差 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十一、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事件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的事件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含其中的典型意义。 十二、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十三、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十四、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十五、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十六、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十七、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十八、深度报道:运用揭示、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之《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 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思想上,我们的党在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1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B】“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 A、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正确、话题内容正确 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 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 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快捷 2、【A】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 C、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3、【A】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4、【A】“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的批评属于。 A、害怕公开暴光 B、不怕领导批评 C、不怕法律制裁 D、不怕纪律处分 5、【D】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 A、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对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6、【A】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C】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是。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8、【D】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是。 A、北京广播电台 B、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C、中央广播电台 D、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9、【B】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 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 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 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10、【C】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中央广播电台 B、中央广播电台 C、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D、北平广播电台 11、【A】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 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 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 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 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 12、【C】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 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生产斗争的产物 C、社会需要的产物 D、科技进步的产物 13、【A】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A、邵飘萍 B、邵力子 C、徐宝璜 D、林白水 14、【B】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 A、红色电平 B、黑色电平 C、绿色电平 D、蓝色电平 15、【C】电视三基色是电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三种颜色的基色光,这三种颜色不包括。 A、蓝 B、红 C、黑 D、绿 16、【A调频广播的广播方式意味着广播发射机高频正弦载波的振荡频率受以下因素控制而变化】。 A、低频调制信号 B、中频调制信号 C、高频调制信号 D、无频调制信号 17、【C】关于卫星传输方式的错误认识是。 A、它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B、它是卫星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C、它是广播电视的传统的、成熟的方式 D、它是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热点 18、【A】高清晰度电视是全新的电视广播标准,其简称是。 A、HDTV B、NTSC C、PAL D、SECAM

广电基础知识解析

目录 载噪比 (2) 光功率为什么有正有负呢!与同轴功率计算 (3) 数字电视信号的声噪比和载噪比 (4) 模数10dB差值 (4) 光网络中的dB、dBm、mW (5) 光发的输入电平“平坦”是什么意思 (6) 光工作站的调试方法和误码率劣化原因 (7) 通常说的72DB输入放大器正好。指的是低频72DB还是高频72DB (9) 放大器内通常设置固定均衡器+可调均衡器 (10) 放大器电原理简图 (11)

载噪比 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调制、放大、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代号N, 英文Noise 的第一个字母),随着放大级数的增加,噪声会逐步增大。噪声就像鱼缸水中的泥沙,会使清晰度降低,轻微时在电视画面背景上均匀地密布不规则的细微噪动点,严重时则变成粗大的雪花点。 电视中噪声的轻重程度用“载噪比”(代号C/N)来表征,单位是dB,它就是“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分贝值”: 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dB) C/N数值愈大,说明载噪比愈高,电视画面清晰度愈好。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T106-1999中规定有线电视系统(出口)的C/N指标要求≥43dB(显然,此时载波功率是噪声功率的20000倍),通常在作系统设计时取C/N=44dB为设计值,留1dB设计裕量。 我们在计算单个放大器的载噪比时,可以先不考虑由前级输入的“噪声功率”,认为输入放大器的仅仅是信号的“输入载波功率”,此时这个放大器自身的“噪声功率”只有两项:由于器件中电子不规则热运动而产生的“基础热噪声”和因放大器放大而“增加的噪声”。这样,单个放大器C/N指标的计算式就是: C/N单=10lg[输入载波功率/放大器的噪声功率] =10lg[输入载波功率/(增加的噪声×基础热噪声)] =10lg输入载波功率-10lg增加的噪声-10lg基础热噪声 由于“10lg输入载波功率”就是放大器的“输入电平”(代号Si,单位dB),“10lg增加的噪声”就是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代号NF,单位dB),“10lg基础热噪声”按我国的电视制式换算 出来的数值是2.4dB(20℃)。因此,前面的算式就成为: (C/N)单=输入电平Si-噪声系数NF-2.4 即:C/N)单=Si-NF-2.4(dB)………1-1) (1-1)式就是单个放大器C/N指标基本计算公式。从这个算式中可以看出,放大器的输入电平Si提高(降低)1dB,其C/N指标随之提高(降低)1dB,是1比1的正相关。 实际上,当放大器级(串)联使用时,前级放大器将信号输给下级放大器的同时,必然会将噪声一起输进去,不可能“仅仅是信号的输入载波功率”,因此后级放大器输出的噪声中必然还包含其前面所有器件所产生的噪声,所以此时的载噪比就要进行“级联累加”计算。 当n台放大器级联使用,而它们的输入电平Si、噪声系数NF都相同时,其总载噪比(即最后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载噪比)(C/N)总可由下式算出: (C/N)总=Si-NF-2.4-10lgn(dB)……(1-2)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写作基本理论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价值 无论是以报道为主的新闻文体(消息、通讯),还是以评论为主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选择的对象都必须具有某种价值,应该值得报道或者值得评论,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或者明理欲望。 新闻报道的对象要有价值,主要是说要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认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与它所体现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事件)越是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或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或诸多要素同时具备),就越是具有新闻价值。事实(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都可以报道,还必须考虑它是否具备社会价值。所谓事实(事件)的社会价值,是指它被批露以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对人的自身发展总体有利的功用。因此,只有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的事实(事件),才具有报道的价值。

新闻评论的对象应当蕴含某种意义,具有议论价值。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四、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真实:准确而客观,感人而形象 2、简洁:简洁而生动,鲜明而深刻 3、时效:新鲜而富动态,快速而富有个性 五、新闻写作的语言: 1、准确简练。 2、浅显易懂。单位 (二)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构成要素 “五W”和“一H” 新闻的“五W”和“一H”是消息写作所要具备的六要素。“五W”指的是英语中以“W”为开头的五个单词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个H(how)”即何果。 二、消息的结构: 一篇消息大致有如下几部分组成:标题、消息头(一般分成“讯”和“电”两类)、导语(包括自成段落或几段联结的复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定义。)新闻定义的内涵(必须依据事实;内容上具有新意;公开报道和传播;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求具体: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本质: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防止新闻失实? 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基本要求、本质要求; 2、新闻失实的表现:一)子虚乌有二)合理想象三)以偏概全四)猎奇传讹五)导演摆布六)添枝加叶七)商业炒作 3、怎样防止新闻失实:A、接近“起点源”法,尽量接近“起点消息源”,坚持不做实地采访、不到事发现场不写新闻,是保证新闻真实的最可靠的方法。B、全面采访法,采访一定要深入、全面,这是实践检验了的、新闻采访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C、“据官方”法。所谓“据官方”就是根据党政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依职权所制作的公开的文书来写新闻。D、眼见为实法。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对采写新闻也不无启示。E、逻辑推理法。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对一些违反客观规律、不合乎常理的事实,只要通过逻辑推理的办法就可以合理排除一些新闻事实中存在的失实成分。F、法律求证法。要保证新闻在法律意义上不失实,必须要收集相应的证据材料,如当事人签名认可的采访笔录、采访录音、录像等。G、平衡法。这里的平衡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新闻事件当事人双方的平衡,即要反映双方的意见,尊重双方的“话语权”;一是指新闻事实好坏、利弊两方面的平衡,不要说好就一好百好,说坏就一无是处。H、冷却法。有的事件比较复杂,一时难以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的发展,其隐藏的真相就会逐渐被揭示出来。 四、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含义: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新闻客观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指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把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综合性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约。新闻价值取向 五、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特点:快捷、准确、灵活)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六、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1、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集权主义、自由主义、集团垄断、社会主义)七、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特点:具有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三) 2007年09月16日星期日21:2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 A、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正确、话题内容正确 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 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 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快捷 2、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 C、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3、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4、“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的批评属于() A、害怕公开暴光 B、不怕领导批评 C、不怕法律制裁 D、不怕纪律处分 5、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 A、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B、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C、对决策者和管理者行为的监督 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6、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是() 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 8、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是() A、北京广播电台 B、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C、中央广播电台 D、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9、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 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 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 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10、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中央广播电台 B、中央广播电台 C、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D、北平广播电台 11、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 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 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 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 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 1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 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生产斗争的产物 C、社会需要的产物 D、科技进步的产物 13、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 A、邵飘萍 B、邵力子 C、徐宝璜 D、林白水 14、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 A、红色电平 B、黑色电平 C、绿色电平 D、蓝色电平

广电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工作的任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一)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工作者职业特征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加: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新闻职业道德一般规范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职业道德《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电视部广播电影电视部

最新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汇总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广播电视基础知识、业务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汇 总及答案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答: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 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答: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 (1) 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 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 (3) 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 (4) 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 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 3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 1 / 16

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答: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 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 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 (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 一、广播电视节目时广播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 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二、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三、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四、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五、电视影像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七、广播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八、广播劣势: 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九、电视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十、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 2、选择性差 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十一、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事件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的事件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含其中的典型意义。 十二、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十三、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十四、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十五、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十六、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十七、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十八、深度报道:运用揭示、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十九、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 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二十、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十一、新闻采访的特点: 1、突击性 2、灵活性 3、广泛性 4、持续性二十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 2、时间同步性 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 4、记者角色定位更丰富 5、对设备依赖性强 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二十三、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二十四、新闻线索的特点: 1、简单,完整性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