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摘要: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学结合模式下汽修专业的课程改革首先要了解现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从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职业教育课改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改的成效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落实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把职业教育改革推向深入,坚持工学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当前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

要进行课程改革,就要对当前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在本校师生中开展的“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进行的问卷调查,其中(1)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占43.2%。(2)改善实习条件,开发教材33%。(3)工学结合,实习与就业挂钩35.3 %。(4 )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36.7%。(5)学校管理者重视课堂教学54%。(6)提高一线教师薪水47%。前三者主要为学生对受教育的意愿,而后三者也反映了一线教师对教育的担忧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专业名称】 汽车应用与维修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习年限】 学制3 年。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修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汽车修理、装配和服务,并能吃苦耐劳具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 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 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 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 有关理论知识。 8. 掌握一到两个汽修专门化技能。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 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

术资料。 4.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 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表1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车辆 使用、维护、修理等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 【课程结构】 (一)理论教学 1. 必修课 文化基础课 (1) 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 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2)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 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 语文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 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

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 、“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 。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附件1 武汉市交通学校 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 课程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汽车服务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课程负责人: 汽车专业教学部汽车运用与维修教研室制定 2019年10月

《汽车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 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专业群:汽车服务技术 适用专业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 1.课程概述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的能力,能胜任汽车维修企业的机修工、快速保养等一线工作岗位。 1.1课程性质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后续维修类课程提供了基本的维修操作技能。其功能是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通过对汽车维护保养中的清洁、检查、紧固、润滑、调整和补给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是汽车快速维修、快速保养、维修接待等重要的工作岗位,通过学习应具备常用维护设备(仪器)使用、汽车常用工作介质维护、汽车常见项目维护的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技能,使从而懂得汽车基本构造;能够在工作中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能够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正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 湖南Mr.Car汽车学院 xx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务处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以“关注学生成长,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进一步落实初中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教学教研工作的新思路,继续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2、加强教师管理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好校级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评选工作。 3、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课堂教学改革。 4、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检查工作。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主要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要求全体教师文明执教,坚持正面教育,以良好的师表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注重师德形象,关爱每一位学生。杜绝擅自停学生的课,或让学生站在教室外,不准其在教室听课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继续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教师要按时上下课,杜绝迟到、拖堂、私自调课、空堂等现象。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及坐着授课。

(6)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认真备好并上好每节课,杜绝教师无教案授课或课后补教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7)充分利用公共课,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各学科教学中也要充分渗透德育教育。 (8)大专班教学利用现有多媒体教学设施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督促检查工作。 (1)学校听课将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课后检查教案,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不定期地抽查教案、定期检查一次教案,每学期评选“优秀教案”。要求教案全新,规范、内容与进度一致。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具(仪器、设备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备,配套练习。教学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学反思。

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专业代码:0403-3、0403-4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 一、培养目标 (一)中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

能规范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现场管理。 2.能根据工作需求收集、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能根据故障现象,应用恰当方法,分析故障成因,制定维修方案。 4.能根据维修方案,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总成大修、验收等作业。 5.能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完成维修作业的组织、总结等工作。 6.能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并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一)中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二)高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及汽车维修接待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

库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 方案及目标 一、人才需求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质量保证,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营运车辆和社会车辆的维修需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在快速增长。2008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934.51万辆,升至全球第二位。截至2009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619.31万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维修市场更是蕴藏着无限商机。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发展,对汽车在安全、环保、可靠、快速、舒适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汽车在品种,结构及性能方面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汽车的维修也必须相应地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通过调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近100家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人才状况却不容乐观,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 (1)文化基础太差。据统计,国内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60%以上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高级工的比例仅占4%左右,技工多为农民工。在我国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中,真正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工人还不足20%。(2)缺乏专业培训。我国维修人才大多是师傅带徒弟模式下的产物,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汽车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精通当今汽车的电子控制技术了。 (3)维修理念落后。大多数维修工的维修理念都来自上一代老师傅,也就是说,习惯于修理作业,动不动就大拆大卸。而对于现代车辆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系统、自动空调器等,更多的维修工作是诊断,“七分诊断、三分修理”,不经过诊断就盲目拆卸不但很难排除故障,反而会添加新的故障。 (4)现代维修设备和资料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为维修理念、知识水平等问题,导致先进的诊断设备、技术资料不受重视,或在维修中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维修质量不高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近几年,汽车维修行业却已进入快速发展时代,新开的汽车“4S”店如雨后春笋,每间“4S”店都少不了汽车维修人才、管理人才。从我校汽

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建议学时】 68学时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汽车机械类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处理一般汽车机械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也为后续汽车制造、检测、改装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为学生汽车机械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部分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课程支撑;为学生胜任岗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汽车机械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对建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阐述述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类型及应用特点; (2)能描述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3)能描述力的性质及基本定理的涵义; (4)能描述各种传动类型的原理、运动特性、类型、应用特点及结构标准; (5)能阐述常见液压基本回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6)能阐述刚体受力分析图的作法; (7)能描述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内容和设计要点; (8)能阐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能力目标 (1)具有选用、分析基本机构的能力; (2)具有选用和分析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和绘制结构图。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 课程学时:72学时 开设学期:第2 学期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 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保养、常见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总课时为 72 学时。课程内容完全是根据汽车维修工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汽车保养方面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的,旨在培养学生在汽车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生产与管理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维护保养内容和方法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汽车全面的维护与保养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汽车维护作业中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汽修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岗位对汽车保养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训练,让社会进行评价,体现汽修行业规律和教学规律的一致性;将汽车保养与维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完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现场实施教学,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教学难题,使教学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吻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注重能力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常规技术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48

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种教给学生怎样对汽车进行维修,怎样对汽车进行检测等的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强调技能性的工科类专业。 为使我校的专业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够用、实用、能继续发展深造。也为使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进行的更顺利,使学生更能突现专业性。故我们需要将教学进行一次合理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中改。 目前有很多教师,当然不仅是汽修教研组有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各组亦有同样的教师,抱着“得过且过”,干好干坏工资照发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来上班下班。这样以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对其他同事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我们将是一个“和尚或尼姑”了。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的思想意识。要让教师感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不得不好好工作努力工作;让其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故我建议适当的给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考核学生即是考核教师等方法来改变教师的这种不积极的思想观念。 二、从管理制度上改。 管理制度,关系到一个群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速度,所以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专业的管理需要有比较专业的人士参与,尤其是在实验实训主管方面一定要有一个很专业的人士来任职,并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协调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不怕背负责任。所以要求,在需要实习时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当提前作好如下准备: 1)应该与实习单位领导提前三天到一周的时间进行学生实习工作的协商,确保实习按时进行。 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当与实习指导教师配合,对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确保实践实习能够顺利进行。 3)对于学生的实习时间、内容、考核方法等应该由相应科目的任课老师来制定。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该提供很好的实践实习保障。确保实践实习与理论教学能够有机结合。 三、从课程设置中改。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基础知识,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油机燃油喷射装置,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新型柴油机,润滑系,冷却系,发动机总成装配及竣工验收,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中级汽车维修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部件及作用。 (2)熟悉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主要部件构造及工作原理。 (3)基本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拆装、调试和修理技能。 (4)基本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系统故障排除的工艺过程及操作技能。 (二)能力目标 学习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维护与修理的技能,重点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冷却系、传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等的构造和检修。 (三)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专业科学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质,积累丰富制作经验,积累汽车发动机维修功 底,使他们在汽车行业中做合格的人才

四、课程内容、目标及课时安排

五、教学资源与其它 六、教学方法建议 1.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注重引导和启发, 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中灵活运用项目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现场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七、教学评价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60%阶段评价40% 过程评价:学生出勤;作业;课堂纪律; 阶段评价:期末笔试

【免费下载】17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7 9.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 (2)具有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诊断设备及维修辅助设 备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别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 能。 (4)具有辨别主流汽车类型、品牌、级别、车辆使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利用汽车专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故障常规检测的能力。 (6)具有规范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7)具有汽车底盘系统各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8)具有查阅和识读汽车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汽车机修:具有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检测的 能力;具有车辆故障检查和判断的能力;具有对汽车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2)汽车电器维修:具有对车身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具有汽车空 调维护及简单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具有对汽车总线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3)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具有与汽车维修客户沟通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客户的常见 投诉的能力;具有汽车维修时间估算与办理汽车保险理赔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7585269.html,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分析 作者:熊瑜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01期 摘要:ABS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或改善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缩短了制动距离,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电子控制产品,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轿车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汽车ABS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通过对单个车轮时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车轮附着系数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和霍尔效应传感器的性能优缺点,采用并设计了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通过对控制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以INTEL公司生产的 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实时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控制输出电路、驱动电路等硬件部分;经比较各种控制方案,确定了“逻辑门限制法”作为控制方案,并选用加速度和滑移率的组合作为控制参数。采用事件门限来计算车轮的转速。本文通过学习比较根据所学只是设计了ABS控制系统。从理论上实现ABS的控制功能,完成了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对汽车制动理论和制动装置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防抱死制动系;电子控制单元;门限值滑移率;轮速传感器; 汽车防抱死系统是汽车安全系统中不可缺少得一部分也是中职汽修专业技能培训得重要一部分,在汽修专业人才培训中占据这重要得位置,因此汽车防抱死系统教学将成为中职汽修专业中得核心教学任务之一。汽车防抱死系统得教学内容包括防抱死系统得特点分析;ABS工 作原理这两个部分来给学生充分展现理解汽车防抱死系统在在汽车安全环节中得重要!防抱死系统将成为未来汽修专业不可缺少得一部分也将是汽修人才中不可缺少得必备技能。 一、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 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 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近年来由于汽车消费者对安全的日益重视,大部分的车都已将ABS列为标准配备。如果没有ABS,紧急制动通常会造成轮胎抱死,这时,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制动力大大下降。而且如果前轮抱死,车辆就失去了转向能力;如果后轮先抱死,车辆容易产生侧滑,使车行方向变得无法控制。

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组 2016年3月 目录 引言 (3) 1.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分析 (4) 1.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 (4)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5) 2.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 (6) 2.1汽车行业发展调查 (7) 2.2汽车维修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 (7) 3.人才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8) 3.1基本思路 (8) 3.2改革目标 (8) 4.办学模式的改革 (10) 4.1办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框架 (10) 4.2办学模式改革的组织实施 (11) 5.课程模式改革 (12) 5.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12)

5.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13) 5.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14) 6.教学模式改革 (15) 6.1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改革 (15) 6.2教学手段与方法 (15) 7.教学设施与环境改革 (16) 7.1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多元实训模式 (16) 7.2教学设备与设施配置 (17) 8.教师队伍建设 (17) 8.1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17) 8.2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17) 8.3骨干教师的培养 (17) 8.4双师型教师培养 (18) 8.5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8) 9.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 (18) 1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期效益 (19) 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引言 为了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对汽车维修中、高层次技能

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教学工作,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课程建设作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课程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他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这些实践包括操作与维护设备、熟悉生产工艺和业务程序、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与同行进行交流等。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职业教育的课程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环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原则来组织。而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比较陈旧,造成了学习的

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与就业联系不紧密。同时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比较薄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正因为如此,我们探索机电专业课程建设规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建设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力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以校企合作为基点,以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构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知识系统型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组成教学模块,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职业培训、考证课程、技能鉴定为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2、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践操作、课程开发能力,强力推进新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以生产性实训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宜的教学模式。 3、构建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实训课程。完善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加强实训课程设置的研讨,实训设备的购买,实训设备的维护。彰显就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训课程。 四、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成果预期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 准

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专业代码:0403-3、0403-4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 一、培养目标 (一)中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能规范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现场管理。 2.能根据工作需求收集、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能根据故障现象,应用恰当方法,分析故障成因,制定维修方案。 4.能根据维修方案,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总成大修、验收等作业。 5.能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完成维修作业的组织、总结等工作。 6.能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并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一)中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二)高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及汽车维修接待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 四、课程设置 (一)一体化课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总结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总结报告 经过两年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我校汽车用与维修专业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现就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确立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与基础学习领域相结合 课程体系确立了两个在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与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主要是指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相关的学习内容;基础学习领域主要是德育及职业素质方面的内容。 专业学习领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理实一体专业课程;一个是学生的实习实践; 在理实一体课程里我们形成以《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控系统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性能检测》六门汽车专业课程为主干的专业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是结合了我校实际,以汽车维修岗位需求为依据所建立的! 二、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校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教学服务平台。对各重点专业教学团队进行立项建设,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规划做到一人一案。针对从高校引进的毕业生,实施了访问工程师制度、教学车间轮岗、教师考工考级和开发教学产品等办法,提高师资技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针对来自企业的专兼职教师,通过校内外培训和柔性课题制,促使他们承担专业和课程建设项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对于企业兼职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兼职教师成为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的兼课教师,按照“专兼职教师一起教学研究、一起培养人才、一起承担教学任务”的思路来管理兼职教师。加强兼职教师档案管理,安排专人协调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通过教师资源中心和专业教研活动,开展兼职教师培训,规范各项教学活动,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三、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学校生存发展之本,学有所长,学为所用,真正拥有实用的技能是企业、学生及家长的迫切需求,这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整个的教学计划中,我们把它分为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学校在校内建立了实训基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汽车维修专业(高技)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汽车维修 二、工种及专业代码 工种代码: 6060102 汽车维修工 专业代码: 0403—3 高级工 三、入学要求 中专、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四、基本学制 两年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管理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汽车检修方面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汽车检修实践能力,在汽车售后技术服务领域、汽车运输、汽车租赁、机动车保险等行业能从事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质量评价、和汽车制造及相关企业的一线操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遵纪守法的相关能力。 9、具有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和一定外语听、说及阅读能力。 (二)专业知识 1、具有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 2、具有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诊断设备及维

修辅助设备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别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能。 4、具有辨别主流汽车类型、品牌、级别、车辆使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利用汽车专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故障常规检测的能力。 6、具有规范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7、具有汽车底盘系统各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8、具有查阅和识读汽车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 9、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三)职业技能: 1、汽车机修技能 具有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检测的能力;具有车辆故障检查和判断的能力;具有对汽车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2、汽车电器维修技能 具有对车身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具有汽车空调维护的能力,并能对汽车空调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具有对汽车总线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3、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技能 具有与汽车维修客户沟通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客户的常见投诉的能力;具有汽车维修时间估算与办理汽车保险理赔的能力。 4、跨行业职业能力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七、职业面向及对口升学 学业修满后由泰安市统一组织进行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合者由泰安市职业资格鉴定中心颁发汽车维修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山东省人社厅颁发毕业证书。 1、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单位: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与维修企业、保险公司等。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汽车机修工、汽车维修电工、车辆维修质检、汽车维修企业技术培训、汽维修业务接待等。 2、对口升学

《汽车美容》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相关专业 编制人: 编制单位:重庆xxx学校 编制日期: 2016 年 1 月 13 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二、课程目标 (3) (一)专业知识目标 (3) (二)职业能力目标 (3) (三)职业素质目标 (3) (四)方法能力目标 (4) (五)社会能力目标 (4)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4)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4) (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实施 (5)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6) (一)硬件条件 (7) (二)师资条件 (7) (三)教材编写 (7)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8) 七、参考文献 (8)

《汽车美容》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相关专业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学时:72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标准《汽车美容》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由于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装饰与美容行业的发展,为拓宽学生就业面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汽车装饰与美容基础认识、汽车外部清洁、汽车内部清洁、汽车美容护理、汽车漆膜的保养和缺陷的修复、汽车内部装饰、汽车外部装饰等实践项目。加强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的衔接,在课程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汽车装饰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用程序和操作步骤等。鼓励学生多动手,锻炼学生运用正确地操作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行驶系统检修》。 课程作用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汽车美容、维修、维护等能力。这些都是汽车美容岗位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汽修美容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汽车美容原理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基本理念 实践教学遵循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规律,采用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认识实习——理论一体化教学——拆装实习——实验台模拟训练——真车实战——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内容改革以应用为主旨,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学生设计课程内容。讲授课、作业、试验、实践、考核、教材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汽车维修各专业的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为后续汽车个大总成的拆装及维修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具备汽车维修常用工具使用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1.熟悉汽车维修企业5s管理。 2.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及内容。 3.熟悉汽车维修手册的使用。 (二)能力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钳工操作。 2.规范使用常用的工、量具和简单的设备。 (三)素质目标: 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有积极进去、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 3.培养优良的企业5S管理品质,提升职业素养。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钳工操作,能规范使用常用的工、量具和简单的设备。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时段安排教学场所,对理论验证以及基本实验技能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在专门实训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培养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