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学思阳明心学合集

杨学思阳明心学合集

杨学思阳明心学合集
杨学思阳明心学合集

杨学思王阳明心学讲座(合集)

第一讲心学就是孔孟之道

杨学思

中华古有圣人,从伏羲到黄帝,尧舜禹文王,孔孟以中道圣圣相传,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易》文化的传承。

然圣人之只提经济不谈性理,给后世带来种种迷团,让大家争论不休,相互攻击,宋儒理学到阳明心学大家开宗立派,有存诚派,有守中派,有主敬派,有主一派,让后人们无所识从,,《大学》,《中庸》之深奥和《道德经》一样令人挖空心思,解释的人和研究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举个例子今人大师级别的南怀瑾解释《大学》首章48字就用了几十万字,看了还是云里雾里,可就修法还是没有下落。近代憨山大师的,萧天石的,牟宗三的。。。

道学大师萧天石说:儒门中千圣不传之道与修道之心法,存于易学与散在经籍中者,不知凡几,惜乎二千余年来,历代大儒,未能如道佛二家然,在内养内炼功夫上,深切修持锻炼之,而有所体证,并厘订一入圣之圣修方法与体系,以为后世人修持之本据;俾有一定之途径可循,方法可守。自汉唐宋明以来历代大儒。只是教人要做圣人,对于如何完成其为圣人之内修功夫,与内证境界及其圣脉诀法,则未能如道佛二家然,有其具体而严密的修证方法,可资循率。致使道统圣脉,即不得其传,良深浩叹!间有传其一二者,亦仅圣学中自尧舜而后之德目而已矣!

没有过去的文明就没有现在的文明,我们不重视自己的文明是一种错误。从来没有那个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化会有好下场!儒家实践功夫来自上古,据传为轩辕圣祖所传,尧舜禹下来的圣圣相传,孔孟之后有子思,秦时焚书坑儒,圣脉断绝。

儒学直到宋朝儒学复兴然而,但在修法上并没能继承下来,受禅宗影响,儒家功实际上已经成了佛家观心法,到朱熹修改古本大学,更是让儒家子弟成了只会摇头晃脑的书呆子,王阳明研修古本《大学》在龙场悟道终于明白格物之内涵,王阳明光复了圣学大道!世人对儒家静坐不了解,讥讽为“阳明禅”,阳明一派在当时用现在的话讲叫“非主流文化”,所传不广。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十六字心传这是儒学的来源,也是心学的来源。为什么要讲阳明学,不讲理学呢?白天已经说过:古文经《大学》——古文经是后人在孔子家的夹墙里面被发现的!和西汉戴胜版本一模一样。这样我们可以断定王阳明用原版《大学》来解读是完全正确的!朱熹解《大学》是要加上格物一章的,王阳明认为没有必要。谁能把《大学》、《中庸》彻底解读?谁就是正宗的。程朱理学从考古学的角度,已经被淘汰。

一些小的学派深度和理论体系缺乏,比如:阳明先生的反对者以慎独、知止为学的、这些学路不足以解释人学,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是关于做仁人的学问,这样哲学又被淘汰。剩下只能是做人的学问了。

王阳明“良知”是神来之笔,最关键的就是解决了“正心”这个问题,彻上可以语天道、彻下可以修身做人的问题,这是其它学派做不到的。更神奇的是处处符合《中庸》一书,能做到

大中至正一以贯之的学问只有阳明心学了、、、

有人认为阳明学习了道家、佛家的很多东西,其实这是早年、早年没有自己独门路数的时候是广泛学习,谁没有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可能独树一帜的!晚年的独门功夫——致良知这才是真正的阳明学问。

如同王阳明先生说的,一切有利于生的就是善,不利于生的就是恶!这不就是圣人之道吗?儒家以道德著称,其实就是为了改变人性的恶,发扬光明的品德,这部分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命就是改变命运,摆脱宿命,于丹教授讲的《于丹品读论语》是世俗儒学,还没有真正的解读儒学的修身文化,这才是真正的修学。试问儒门那家学派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良知是什么?人人都有一颗心中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言之本心,本心就是仁爱之心本心之用为良知、良知其实就是孟子所言之集义,孔夫子说“义者宜也”集义其实就是适宜的、恰当的,也就是用心中的不被欲望、恐惧所动摇,如果动摇就要克制,强韧的坚持正道这就是王阳明以事为修的意思,择善固执也是这个意思,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是。又有谁能说阳明先生引用了佛家、道家的东西?看起来阳明学落落寡合、细思之其味无穷。因为意境高远、故此阳明千载难有抗手,永远不会过时!

今晚开个头,有时间会继续。有兴趣于圣人之道者不妨关注。

第二讲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自从阳明学产生后诟病为禅者、道者不绝于耳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学未精、好高骛远。

阳明后反对者的代表有《明道编》的作者黄绾,他是阳明门下后来成为反对者,他的学术要在“知止”为要,以知止为学的可乎?中华民族的道统心传会是“知止”吗?知止是道德吗?主要还是立言的毛病,黄绾学在实修中主要还是阳明学。

明末刘宗周言:“《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日慎独而已矣。那么什么是“独”?刘宗周的学生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独”即是本心,即是良知,是人具有的一种主观道德能力,“慎独”则是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搞半天还是阳明先生的学路!

问:太冲先生在此页中对阳明四句教提出了质疑,不知心学诸君对此有何回应、评论?谢谢。答:儒家做实践功夫的少,在文义上转来转去的多,南雷先生也是个学者非实修派。修阳明学主要是以事为修、在事上修其实非在于事、也不在于物而在于感应,太冲先生不明“一”即太极,未发在以发之中,舍以发求未发那就是有二。

问:对于南雷先生所认为的阳明四句与八目相扞格,如何看呢?

答:

比如:“致知在格物”,按照王阳明先生的解释是致知是格物的实功,在王阳明心学格物和致知其实就是知和行的关系,格物是行、在行中求知,故致知在格物,但从本体上演化反向来看,致知(求本体)是格物的实在功夫,也就是落在心上,儒学功夫最后还是要在本体上来

解决,绕开致知(本体)从格物就变成了强忍硬克。不明此理、不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意思,所以就强忍硬克,结果知行为二、落于意而不在知(本体),这样王阳明先生“彻上彻下一以贯之的原理”就变味了,王阳明心学没有三五年实修是明白不了的

孟子“必有事”就是王阳明先生以事为修的出处,本源在事上求,离开事求本源就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就和朱熹走一路了,这也是心学和理学的分歧所在。孟子之学是内圣之学、能够接得上内圣的也只有陆九渊和王阳明了,而王阳明之后所有学派或多或少的还是走“阳明路”,后阳明时代只能沉寂或走道家的道路另辟蹊径。

对了就不要再改而是要坚持,创新有时只是一个口号而没有多少实在的内容,后世的老师没有一个超过孔子的,在中国没有那个老师的教学脱离“启发”这一核心,因为无论怎么创新核心还是“启发”,规律是永恒的谁又能创新什么?法常变而道不变、否则就会无所适从。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三讲王阳明不是哲学家

杨学思

到底这篇博文发不发?我沉思了一会最后决定发,因为我愿意被批评却不愿意违背良知、学心学之人良知可是做人的准绳。要把心学当哲学讲那是半路出家,只见其流、不知其源,如同盲人摸象,见头就说是象条蛇,见尾就说像梭镖,只有看懂宋明理学才知道王阳明在解答什么问题。如果只看王阳明不懂宋明理学,那是孤立的看待王阳明了,王阳明的心学本来就来自于理学,这一点不知道,实践一辈子,也不得其门而入,变成了盲修瞎练,需知阳明学的背后是宋明理学,理学的背后是中国传统道统心传。

道统心传是什么?也就是尧、舜、禹禅让时候相传的心法,《尚书·卷一·虞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朝人把这四句话称为“十六字真传”。整个儒家文化,仍至中国文化就建立在“允执厥中”一句上面,儒家圣经《大学》《中庸》只是在解释“允执厥中”,尧舜禹帝王之位相传的时候都要把这个“中”的心法传给接班人,孔子的学问来自文王、他一辈子的学问只在这个“中”字。我们中国的中就来自这里,这个“中”就是易经文化,扯远点老子道教修炼的也就是个“中'字,你知道这个才能和你谈王阳明。

学习王阳明先要从唐代韩愈反对迎接佛骨讲起,他上表唐宪宗说: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由于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力很大,北宋的儒学复兴并开始排佛,北宋以来由于排斥佛学的需要(就像现在保护传统文化、反对全盘西化一样,是当时的一个时代潮流,儒生见面都要声讨一下佛学的入侵。)宋儒们开始对《大学》、《中庸》二书从修道的角度开始研究,你要排斥佛教总要拿出儒家的修身养性功夫吧?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把儒家的功夫“秀”一下,所以宋儒们一个个在研究道家、佛家修身养性功夫二十余年之后,往往自己开宗立派来讲儒学,这个光荣传统在明朝时被发扬光大,这个“复教保种”的运动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明朝灭亡,黄宗羲反对只谈性理、不研究经世学问,这种修身养性的功夫才算有所收敛,但是这种修身养性的学问还是被曾国藩等人实践一生。

宋儒研究率性修道之大道学问,所以后来很多时候程颐先生又被称为道学先生,后来在修炼过程中他长期道德实践体验出来一个心得叫“天理”后人又开始把这一门修炼圣人的学问称为“理学”,朱熹把儒家的修炼圣人的功夫总结为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朱熹的修养圣人功夫心法。

长话短说、程颐的学问叫“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出现了修身的时候的问题“敬义夹持,明诚两进”,朱熹不喜静坐认为是佛学和道家的东西,朱熹时代有一个进步就是想要把这套修法改进,他接受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用“敬”通阴阳,企图把“敬”当作唯一的修养功夫,然而对《大学》“格物”的解释却又说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最后能够豁然开朗。显然朱熹的格物说不是心性学说,而是把个人的修身养性和读书做学问当两回事了!以至于王阳明格竹子弄到吐血。

到了王阳明这里王阳明用一个“诚”字解决了功夫论里面的敬、义两截的功夫修养问题,王阳明在解说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知行合一”一念知时既是行,来解决了这个知、行两截的“公案”。在修身养性方面又打出“破心中贼”的旗号,把孟子的本心学说在生活中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其实这就是孔子“守礼”的学问的创新,王阳明认为“礼者理也!”这也是儒门最重视的道德功夫。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王阳明晚年独提“致良知”,仔细的研读《传习录》会发现书中对“格物”这段公案的解释有很多,随着功夫体会的进步、王阳明对“格物”的解读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后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格物就是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实王阳明晚年的这一套修养功夫已经把宋明理学的诸多争议打归一处,“敬义夹持,明诚两进”,在王阳明这里已经是一回事,他用“良知”沟通了知和行之间的分裂,他的“致良知”把“敬”“和”义内外给打通了,他认为良知就是一个宋儒讲的“天理”、就是《大学》所讲的“未发之中”,由良知发出的行为就是“发之而中节之和”,把内“中”外“和”给联系到一处,所以后人称他是孔孟之后打通内外的第一人,王阳明把内圣之学和外王之学联系和打通了,在建功立业上超过了孔子、孟子,把传统的儒家存心养性的修养功夫和经世致用的济世学完美和谐,使儒学回到经济之学的轨道上来,不再踏虚捣空搞静坐。

王阳明晚年不再像龙场悟道时的收敛静养,在功夫论上他认为“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使儒家功夫回归自然之道,平平淡淡、不必去静坐,已经“默不假坐,思不待澄”完全去知良知一意本源。然而这打通内外的良知学问,其是我等庸碌之辈所能参透?

一提儒学,大家便都想到要学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既有圣人的修养,又有英雄的事业,更有高超的变通才能,什么东西都一学便会一玩就精、的确是全能的楷模,学王阳明、你知道其中有多少曲折艰辛吗?只有无知的人才敢说学王阳明,像我这样研究历七年,懂一点反倒是不敢大言不惭了,大气也不敢出了、阳明心学背后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道,说是只是哲学岂不辜负了道统心传?中国不崇尚西方那样的思辨学问,孔子说“君子不器”岂能把“道”当一门具体的学问、缩小中华文化,说是哲学那是遗落中华文化修身养性的道德文明,罪过不小。

恢复中华文明的本来面目任重道远,我辈当努力为之!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四讲阳明心学的源头

主讲:杨学思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理学和心学儒学是修身的学问(做圣人的学问),此学来自上古圣王的明心之学,尧舜禹传道以“允执厥中”,周文王到孔子一脉相承在孟子以后就失传了,相传《大学》格物一章毁灭于秦时的大火(这是程朱理学的说法),当然王阳明认为格物一章本来没有、无所谓失传。宋明理学和心学都是对修身学的研究,汉朝儒家一家独大,但是修身之法没有几个人研究,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始反对佛家虚无的思想治世,唐代李翱《复性书》提出怎样成为圣人的修养方法,于是儒学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这就是宋明的理学和心学。

宋朝儒家思想开始复兴,代表就是程朱理学和九渊心学。

程朱理学强调“天理”这是程颐在悟道中体贴出来的,认为修道就是“格物穷理”,格物既是求理。内养功夫主要强调“守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诚敬”。认为“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大学中的“至善”,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

朱熹认为修炼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儒家修炼上是划时代的进步,摆脱了唐朝以来剽窃佛家的修法的,儒家修法已近完善。其由北宋程颐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涵养须用敬(程颢)、进学在致知(程颐加上的),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这是不变的法则,后人即使象王阳明这样的天才也不得不表示伊川(程颐)天赋极高,程氏兄弟在儒学的复兴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此,儒、道、佛三教并立。

但朱熹对外功(生活)比较死板,迂腐刻板的用“理”来格物,要一物一物的求理,只是对内功太极之理的刻板的应用,因为核心问题“格物”还没有解决,要一物一物的读书求理,显然是不现实的。

朱熹在继承二程“《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和“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思想的基础上,把《中庸》与《古文尚书·大禹谟》相结合,从中阐发“十六字心传”,完善和发展了二程确立的道统论,使之成为道统思想的重要内容。陆九渊却不同意程朱对“十六字传心诀”的解释,并对心分为二,割裂天人的倾向提出批评。他说:《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自人而言,则曰惟危;自道而言,则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无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因言庄子云:“眇乎小哉!以属诸人;謷乎大哉!独游于天。”又曰:“天道之与人道也相远矣。”是分明裂天人而为二也。(引用)

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主

张“不立文字”,反对学人埋沉于书册间,他的格物主要是格本心、一切兼在心内、不必外求,但对打通内外之间的隔阂“格物”的理解和朱熹一样是不了了之,直到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的出现。

王阳明综合和发展了朱陆的学说他认为“心,即理。”他认为,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

具体的修养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树:道德修养先是反省思诚,识得病根所在,接着要做真实切己的“克己”工夫,克除人欲,这也就是“破心中贼”。其次,是事上磨炼。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还必须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和体认,例如在事亲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孝,在事兄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悌。其三,把格物讲清楚了,(参看本版《儒家浩然正气修法入门》第二章《格物的千古之谜》)

从传统文化上来研究。《大学》这部儒家经典传承的是上古文化,传统的文化上修身包括进学的方法,还有品德的修养不注意品德的修养就不是华夏儒家文明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么重要的东西在儒家的核心文化中应该体现出来!儒门学派虽多、然只有“致良知”王阳明的解释符合道德这一核心。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易经》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孔子儒家文化的来源,《易经》贯穿了一

个核心思想,或者叫精髓是“中正之道”,王阳明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致者、至也,至极其良知,使无亏缺障蔽。”以格物作为核心(头脑)符合《易经》,并且不正归于正,就是儒家的复性功夫,反对者认为前面讲正,和正心冲突了,实际上恰恰是前面的“王阳明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和后面的相互呼应,格物是使其归正,而不是心正,所以没有冲突。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五讲什么是圣人之学?

主讲:杨学思

圣人之学到底是什么?读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这才明白王阳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真谛果然不同一般,为圣人心传。

下面看故事:《荀子·宥坐》中讲了孔子往南方到楚国去,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生火做饭了,野菜汤里连碎米都没有,弟子们都面带饥色。子路进房间来问孔子:“我听说,做善事的人上天会回报他幸福的,做恶事的人上天会回报他灾祸的。如今先生积累人生规律积累最佳行为方式心怀美好的愿望,而且坚持行为很久了,为什么你的处境还是这么疾苦呢?”

孔子说:“子由你不懂。我告诉你,你以为有智慧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吗?你以为忠诚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关龙逢不是被刑杀了吗?你以为进谏言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吴国的伍子胥不就是被碎尸在姑苏东门外吗?这相遇不相遇的事,要等时机。贤能和不屑之徒,是人的本质。君子博学而深谋远虑但不遇时机的人太多了。由此看来,生不逢时的人是很多的!怎么只有我孔丘一个人呢?而且,白芷、兰草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并不因为没有人欣赏它就不芬芳。君子对于学问,并不是为了通达显赫,是为了在穷苦时不被环境困住,在忧愁时意志不衰,知道灾祸和幸福的开始和终结而心中不疑惑。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们一会再说。

《大学》中“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为什么千百年来有那么多达74种的注释?直到王阳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暗室为之一炬。

我为什么认定王阳明先生之学是圣人之学呢?看我的日记:

2013年4月23

听闻芦山地震有美国专家说云南会地震而感到恐惧、领导开会一拿老生常谈的不聘用相威胁,还是不免于我心有戚戚焉,从此真信服王阳明也!

干嘛要讲前文中这个故事呢?因为:“君子对于学问,并不是为了通达显赫,是为了在穷苦时不被环境困住,在忧愁时意志不衰,知道灾祸和幸福的开始和终结而心中不疑惑。”所以王阳明先生所谓百死千难中得来的学问就是这样一个学问,在阳明先生打败宁王之后说他造反的人很多,王先生的日子要比在龙场那一段困难多了,大臣们的妒忌诽谤,王阳明出征死前还被桂鄂参了一本可见王阳明先生的日子有多难了!皇帝也不相信王阳明,阳明先生干脆辞职不干回家讲学,王阳明先生是怎样度过这段困难的日子的?阳明先生自谓、良知足以解忧,从此王阳明先生独提“致良知“三字以为这是千古圣贤留下的一点血脉。

这个懂了就好理解《大学》正心了!正心、修身是关于身体的、心理的,《大学》对此有详细的阐明。“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

心不正能说是圣人之学吗?那么“格物”也就有下落了,格其不正以归于正,。《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心才能不偏不倚归于正,不偏不倚就是中庸之道,用中庸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中庸既是道,孔子曰“白刃可蹈,中庸难得”,没有一番动心忍性的功夫那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圣人之学!难怪作家当年明月说修圣人这是天下最难的事了。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六讲读书只为明道

杨学思

修炼儒家必须要一定的文化功底,这就使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大众的儒家只是道德而已,儒家修炼传承困难的原因也在于此,我是道家修炼到一定程度、有静坐经验再看《大学》《中庸》的,我体会到圣人之道是真实的人生大道,是一个真理之道,读书为什么?明理。

如果读书可以得道,那专家、博士不是成仙人了?读《大学》、《中庸》只因为里面有人生大道——中庸为心法。不要以为很简单浅尝辄止就能够明白阳明学,王阳明参悟费了多少时间?一辈子!你要学会悟透找到门路,几个月、甚至几年总要的吧?

儒家之所以有今天的萧条,你知道“诚”就去实践,自己试试,知道格物就去实践,儒家实践就是功夫,慢慢的努力。一切就都有了!这就是自己证得!儒家称这个叫“学”,可是儒家做学问的人太多了,就好似我朋友jerry1011所写的一样:

“有一个游泳教练写了个游泳教学的文章。有人看了,开始研究,研究完便说我会游泳了,

然后到处去教人游泳。又有另一个人也看了,然后也开始去教人游泳。这时问题来了,这两个家伙对这篇文章某些地方理解不一样,于是争论开始了。那到底谁对谁错呢?没法实际证明,因为这两个家伙都没下过水。于是就开始扣字眼,开始查字典,看看那个字字典是怎么解释的,各种之前的书籍是怎么解释的。然后大写评论、心得、解释、翻译。然后学生就倒霉了,学个游泳还得穷其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各种学说,各种理论、各种解释。久为久之,大家都忘了要下水试试,因为没人下过水,师傅也不教下水。似乎这个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都被大家忘了。”

我记得学驾驶第一天学,刚找到大概部件的位置就被教练给逼上路,搞得我手脚混乱,教练告诉我“打火!”“踩离合!”“油门!”一阵阵窒息的恐惧过后,就越来越轻松爱上开车了,实修是近道的唯一法门,概莫能外!

当然读书也是必要的,方法必须要研究。《儒门修证法要》有一段话给我深刻印象:“聽著身邊一大堆自命為嚮導的人在胡吹亂蓋,騙人錢財、導人歧路,更是羞與為伍,懶得開口。來問修證方法的人,又往往在「道問學」上沒辦法。學問都做不好,便奢想以「尊德性」自飾,天下哪有如此美事?緣斯種種,故皆默爾。”

道问学就是做学问,是入手儒家的基本功夫,非以学问为道,以为学习目的、就错了。儒学研究我们可以从王阳明上下手,因为他是儒学的一座高峰。

怎么研究?第一手资料当然是《王阳明全集》,最主要的是《传习录》,其次有两种间接研究方法。

1 横向研究:

同时代的人,他们相互是有学问网络联系的,虽然相互在学术上观点不一样,但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很多观点是一样的,更不要说他们是好朋友,湛若水和黄绾也要同时研究。

2 纵向研究:

A 王阳明评判和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有《孟子》,陆九渊,批评的有朱熹可以做比较研究。

B 王阳明的弟子的著作,虽然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后面不是还有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他的弟子总有参考的价值。

前辈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不落于文字纠结,不落于虚见虚说,便能自然洞悟到,那坦然明白之事实”。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七讲圣人心法难求

主讲:杨学思

读王阳明的书,好些人最多读一两遍就以为可以收工大吉了,没读出什么东西来,又却怪被人欺骗了,实在愚蠢之极!

我读其他几个理学家的东西费了的时间不是很多,唯独王阳明的学问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搞定,越研究越是心惊,才明白王学实在远胜其他几位同时的理学家。

理学家如阳明先生那么聪慧的也不多,明朝第一牛人的头衔不是白给的!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有了知行合一才能落实,难怪明朝以来,王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他确信:“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义譬诸操舟得舵,平阔浅濑,无不如意。”

王阳明的功夫其实用他自己的话:吾道大中至正,砌上砌下,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出自孔子,一就是太极感应,那么王阳明的另外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大中至正”四个字,把这四个字理解了,就明白《传习录》的入手处了。

“良知”就是“中”也就是“大中至正”,“大中至正”是王学的头脑之处。圣圣相传不过“中”字而已,其功夫就是“知行合一”这个可不是,理论联系实际,也不是要实处践行,而是心于物的感应!

心于物的感应,王阳明则用“岩中花树”的比喻来说明相似的道理。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这就是儒学的精微之处。非禅也!正如有人说的:“學術式的教育體制與內容,並不能處理人的生命問題,許多安頓身心的方法,必須透過宗教式的問學與修煉而來。”天地间万物通体,意在则物在,意无则无物,所以儒家之物是心于事物的感应,天人合一只在此处,儒家“中”(道家玄窍)就是此物,此理不明杀了多少英雄好汉!

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心学并不主张一味静坐,而是要在人情事变上用功,比如儒家强调要“慎独”也就是,谨慎独处,静坐也不是要像佛道两家一样要入静,而是要克省察治,排除己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日常生活中儒家强调要使心保持中正,对自己的私欲,所有阴邪:贪财好色之心进行纠正,这一门功夫叫“ 慎独功夫” 对心性进行磨砺,对我们的'人心…要做到戒除谨慎恐惧。王阳明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四十岁时,他与黄绾论学,说了一段颇富禅意的话:“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玄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以识得仁体矣。若驳蚀未去,其间固有一点明处,尘垢之渃,固亦见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勿以为难而疑之。”而修善去恶,尤须在起心动念处,认真省察,笃实扩充而克除之。战兢惕厉,毋或怠忽,是为善人。

有同学会问,王阳明先生强调省察,什么是省察?省察者,反省與查察己心,省察在內或在外,如能常以此心學道,才能有著力處,否則免談「學道」二字。省察就是覺照,克制就是改過。

学问之道有三,曰:省察也,克治也,存养也。——清?张伯行

一个人骄奢淫逸,为邪气所主,为声色所迷,又能做成什么事业?这是人生的悲剧。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煎销恶习,正气自然滋养。人生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读书,经商,人生各种事业有此何事不成?这是人生的大根本,本立则道生。

功夫的上乘境界不是功法而是心法,心法只能自觉,自省,自悟,只能跟你讲些道理,直奔主题行不行?为什么要饶舌?好我告诉你儒家的修法——“格物”完了。你只有自觉的去学习《大学》《中庸》你才会明白,这种自省自悟的事情谁又能够教你?

道理讲完了也就结束了?错了!剩下的是你的参悟,圣人不是教出来的。谁能参悟?拈花一笑,各得其心,言语之间以落下乘,圣人心法难求!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八讲修儒就是修道

主讲人:杨学思

请教先生如何修身?你为什么不直接给个修法得了,写这么多文字干什么?直接给答案有

用么?没有破茧而出的磨砺,道是不可能得到的!修道在于自证。我写了很多文章,说实话,没有兴趣的人读了也没有用,证道是千难万险的事情,无志于此的人,读了也读不懂。

圣人能做的就是启发我们,越是苦苦婆心,越是没人理睬,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道渡人是好人,但是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每一事情都要说我是善良的,最后会成为嘲笑的对象。

个体的觉醒是永恒的,整体的觉醒却永远不可能,比如:大家都说“以史为鉴”这就是觉醒,满以为可以改变历史了,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做到。所以,以史为鉴只是一个假命题。

程颐,程颢是亲兄弟,也是儒学毁废四,五百年以后,重新兴起,并可以和佛道相提并论的能人,程家后代分布极广,除了当地的程家村之外,每年高考之前,据说这里是香火不断啊,我为什么要提起他们呢?因为他们是儒家修法的继承人,我要提的就是程颢的心法“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儒家和后来搞哲学的人都不太注意以“敬”为他们的学问,其实大错特错了,“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自《周易?系辞》,这个系辞大家都不太注意,他是大儒周文王写的啊!孔子的修法来自文王。其实这背后是一个字“中”,这就是程门心法,你去“敬”试试?是跪拜还差不多,怎么修炼?外方而内直就是这个字“中”。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程颐真是道不轻传啊!只想个简单的就去跑步吧!因为悟道实在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轻言大道只有失败一途。自古大道少人希,修上去的稀稀拉拉,掉下去的噼里啪啦。天不变,道亦不变,变的是人。说天道已经变就是不懂得什么是道,不变的永恒的才叫“道”否则我们还修什么?有志于道的人看到被隐藏了,知道——道不轻传,于是用心揣摩抱虔诚的心态用心领会,学习阳明心学应做如是观。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九讲阳明禅非禅

主讲人杨学思

提起儒家修法就大骂剽窃佛家,道家。甚至王阳明也被侮辱为“阳明禅”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还得先说一下宋儒程颢的心法“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儒家和后来搞哲学的人都不太注意

以“敬”为他们的学问,其实大错特错了,“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自《周易?系辞》,这个系辞大家都不太注意,他是大儒周文王写的啊!孔子的修法来自文王。其实这背后是一个字“中”这就是程门心法,你去“敬”试试?是跪拜还差不多,怎么修炼?外方而内直就是这个字“中”。有些人居然就认为是剽窃道家“守中”的果实了,其实不然。儒家来源于《易经》和道家同根同源,然则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修法也不尽相同。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主要在理论体系方面。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邵子是这么说的: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是知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之於天矣。天之道,尽之於地矣。天地之道,尽之於万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之於人矣。人能知其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於人者,然後能尽民也。

儒家的道在于尽天地万物之道,性则指天之性,命则指处理性也就是天道,儒家崇天,一切以法天道为核心谓之“天理”。所以,理论有别于道家,“中”和道家的也有区别,儒家的“中”还指生活化的中正之道。

和佛家的理论就不用讲了,没有共同之处。但在修法上类似,没有实证经验很难分清。儒家和佛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理论,却又有修法上的共同点:观心。所以儒家近禅的说法有一定原因。

前面说到儒家和佛家都有观心的手法。先说佛家,佛家是以心观心,心性合一,“明心见性”。《金刚经》已将之分成三段告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一切有为法兼为泡影”。我们可以看出佛家的修行在于清净空寂,是一种出世的心态,不回忆,不追逐,本性原来在此。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当体即空;空不是没有,本来清净,不要另外求个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最好的写照。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所以佛法就是解脱法!

再说儒家,儒家的修法叫“贞观”出自《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里告诉我们“天地之道,贞观者也”那么何为天地之道呢?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也就是“因物付物”之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儒家道统是出《易经》,《易经》的本质是太极之道。这是和佛家最大的不同!

其次,儒家的修行是在事上磨,儒家的弟子好像一天到晚想做官,儒家的理想是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当然得道官位后蜕化变质的也不少,但也有的儒家弟子还是坚持了下去,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王阳明一生为恢宏正道而付出,章炳麟《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宋贤程伯淳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敢为天下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儒家的修行方式知之者甚少,全国加起来都也只有区区之数,的确儒家修法具有复杂性,是一种物我统一的关系,所以被称为格物,只在格物上那叫逐物,不在物上那是佛老之学。所以祖师王阳明在龙场搞懂格物的内涵高兴得手舞足蹈,不是没有缘由的。

格物就是在每一事一物上用功,在一事一物求一太极,为其本质,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此也。阳明祖师,何为格物,阳明先生讲“格物就是致良知”。在论良知时,讲:“此学全在悟,悟门不开,无以为学。”又说:“此件事无气魄可淡泊,无才能可以依靠,亦无道理可以商量。只从一念入微,神感神应。所谓讲以身心,非徒口耳传述而已也。”可见格物的难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云致知在格物,如何格?

《傳習錄》卷上:「澄嘗問象山在人情事變上做工夫之說。先生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

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只在人情裏。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謹獨」。

卷中:「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卷下:有一屬官,因久聽講先生之學,曰:「此學甚好,只是簿書訟獄繁難,不得為學。」先生聞之,曰:我何嘗教爾離了簿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才是真格物。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起個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個喜心:不可惡其囑託,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請求,屈意從之:不可因自己事務煩冗,隨意苟且斷之;不可因旁人譖毀羅織,隨人意思處之。這許多意思皆私,只爾自知,須精細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這便是格物致知。簿書訟獄之閑,無非實學。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

以上为儒家修行概括,儒家自有真常在,何必学做禅?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十讲不能说破的格物

如果说程氏明道,伊川兄弟光复了儒教,是使儒道佛并立的强悍人物,是儒家“执中”心法的继承者的话,根本上不足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他们将求理当作格物。在心法上大不同于道家﹑佛家,但三教最大分野之处,还没有体现出来。

陆九渊基本上继承了孟子心传,把静坐发挥到了物我不二的境界,他的功夫主要在人情物理世事上做功夫,能读懂他人的内心,每每能切中他人心事。他武艺娴熟,精通音乐,擅长棋艺。九渊教人静坐,然后看书,认为静坐比看书更重要,在和朱熹辩论时他认为朱熹的学说支离破碎,搞得朱熹很不爽。他说“尧舜禹之前何书可读?”和朱熹唱反调太伤朱熹的心,朱熹到老年都在骂陆九渊。陆九渊认为:为学只是尽人道学为人,并没有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直到王阳明的出现“入世的心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格物是王阳明的独特之处,是王学的精华,更是找到了儒家的大宗旨“明明德”(发扬光明的品德)的途径,世称“龙场悟道”。宋儒好静而近禅为世所痼弊,兼因为没有解决“入世的心法”这个问题,虽然佛家是以心观心儒家是贞观法(来自易经),宋儒和禅有区别,如何打通内外呢,没有了下文直到王阳明的出现。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

周文王演64卦,“太极”一词就是孔子写《易传》时发明的,大儒周敦颐作后天太极图,大儒邵康节通过修炼重排64卦。儒家入定后脑海中只感觉到自己即是旋转太极图漩涡的中心点,整个宇宙就是个大的太极图。

世间以一切在进行“质量互变的不规则交换”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绝对好事,于是太极循环就开始了,这就是格物、格物就是阴阳互易生生不息,一切都在变道不变,这个不变的点就是“永远的中点”也就是“道”也就是“中”。

“格物”是一个传统文化中高度敏感的话题,因为和儒家修身直接相关,不知道的想知道,知道的不想说或不愿说,在没有知识产权或师徒关系的情况下,在没有在百家讲坛那样的场合谁都是难免有保留的。

一开始,我看的都是百家的解说,看完之后不满意。我研究了一年多,最后有了自己的看法,我的思路是考古,考据,历史文化几条线齐头并进,最后的答案居然是这样。

第一步思路(考据学的思路):在《中庸》这本孔子的心法中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诚”。我为什么选择从这里下手呢?“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样就明白儒家格物的真实意思了,儒是要和上天沟通的,沟通的方式为“存诚”,后来儒家提倡天人感应是有来源的。

依据:

《中庸》有言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之所自。或天而圣,或人而圣,及其至也则一!

《中庸》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示人以守体以致用,明体以达用之道,单提一诚字,以为天人物我一体之不二法门。格物就应该是体万物而不移,怎么体呢?何为物呢?

第二步思路(传统文化):古代的“物”到底指的是什么?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应该有蛛丝马迹可寻

再翻清朝最后真正懂中国文化的王国维的认识,以物观物和以我观物,佛家是以心观心(以我观物)是单向的,而以物观物则是双向的。以物观物是中国特色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以物观物,那里还有我,还有功名富贵,七情六欲?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去情去欲,不为情累。这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太极文化永远考虑双向性。

以物观物,这才符合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易》曰:“吉凶悔吝,生于动者也。”有动则必有善恶、是非、祸福、得失,无动则凡百俱泯,心自然也就动了。佛家是以主观的心灵为万物的尺度,儒家则不然,格物之物,不是具体的事物。是指主体无言而物化后的精神景界,就是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精神,这就是儒家的”中正之道“。说简单点就是以物观物,因物付物,不为情动不为物累。

第三步思路:《易经》的依据,儒家之道认知的方式不出易经,孔子晚年韦编三绝就是在看

《易经》,《易经·系辞》就是孔子的杰作。

《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这是一句重要的话和《中庸》中有这么一句————“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遥相呼应,这是观天地万物,顺便说一句,这就是格物。个人认为格物的方法就是易经中的贞观法,伏羲作太极的时候就是通过观天地而悟道的,格物法也不出此传统——天人感应。

那么其他的解释呢?其实格物的理解也没错,他是在文化方面说的,他说格为来也,至也,我们修行只有“物化”没有了私欲,才能天人合一完成天人感应。程子是朱熹的老师:“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复性书》(唐:李翱)曰:「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有物来格,这实际反应了格物的文化内涵,修养的体验。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十一讲静坐与不静坐两难

主讲人杨学思

儒家静坐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反对者以孔夫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主张切己自修加强道德涵养,而孔子之后的孟子却把儒家之学演变成心性之学,直到清末静坐之风俗依然存在,曾国藩就每天早上都静坐一个时辰,静观一阳来复。静坐说你是禅,不静坐说不立本心是无根的学问!修儒者静坐不静坐都两难,对宋明理学的这个纠结往往很无语。

到底静坐还是不静坐颇有争议,唐宋两代儒家静坐之风俗愈演愈烈出现了“狂禅之弊”儒生们束书不读整天静坐、代表有程颐每当看到有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干什么呢?守未发之中。儒家静坐的方法还很多、去掉前面的未发之中、还有邵康节先生用以物观物的法门,艮背法、思诚法、知止法门路颇多,理论也引经据典各有胜场。

守未发之中的如《高子遗书》证明这一点有一古诗为凭:

《静坐吟》

静坐非玄非是禅,须知吾道本天心。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玄妙可穷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不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修身要不要静坐?看《易经》看到孔子写的《易·系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如遭电击,是啊!性为何物?先天带来的人本质才能叫性,修道德的确不能解释这句话:“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人身上哪里有天设地造的性,除了静坐别无他法,所以说静坐是必须的!性都不隐匿不见,还“率性修道”只能是个笑话。周日静坐不行,不静坐如何践行“性”,更不要说践行。

儒家讲求“率性修道”率性之性在哪里?不是修道儒家天然的“中”之一窍,道家静坐之后会出现一个精神焦点称之为道胎,在中黄部位,这个大概是道家身中之中的位置。儒家的“道不可须臾离也!”其实说的是心,儒家讲正心、这样《大学》《中庸》二书就能联系上了!中既是性、否则《大学》《中庸》二书很难找到共同点。

《易·系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在系词里面

已经把中之一窍解释清楚了,天地设位就是天然之中、万物兼备于我,我之中和天地之中等同相通。前面我们谈到儒家一切自有天然之则,其实儒家修身容易放一个刻意求索之弊,存心养性则窍存,中黄丹田都不是,中黄是气发之窍,儒家妙就在一个存字,举心则性存,举性则心在。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一窍是培养、保存天然之性的地方,是我学说和主张的宗旨所在。你说要不要命?这就是《大学》天下之大本。下面我们从字义去分析:

“成性”之“成”该是同意,就是成全、成就之意,另外成还有满足、培养的意义,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性”呢?《大学》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孟子·告子》:“生之谓性”。“性”也就是天赋予人的本质特点。存存,保存。

天地设位就是天然之中,越找越找不到,不找它、它却出现了。儒门之道明矣!

王阳明先生有静坐的经验,说要“勿忘勿助长”以养之,这个出自《孟子》的浩然正气篇,可以看出静坐修身有理有据,反对静坐没有必要,没有静坐积累能量,克制人欲未必凑效,做错事情搞点道德反思只能是亡羊补牢而已!佛老之学提高修养搞静坐,未必没有道理。

儒门阳明子正是在心性的打磨过程中悟道的,常人把习静观空当悟道,得来太过容易、太容易的往往是大伪,不经过人世沧桑那里知道,红尘不易看破,年轻人往往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懂什么是修道,修道修什么?好好做一个磨心人,功夫不在吃斋念佛和静坐参禅上,而在心上。

当然磨砺人心还是有必要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很有必要。如果你在下棋那就把棋下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耐力,而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下完;如果你在痛苦,那就好好品味一番痛苦的味道,儒家是真正的大禅宗、人生就是个修炼场,定力二字就是试金石!万丈红尘喜怒哀乐、贪嗔痴疑就是修道地,名利场就是练功场。

《王阳明心学修证》第十二讲一心修道即立志

主讲人杨学思

阳明心学讲究的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立志也是如此,立志其实就是发明本心,也就是致良知!

心学中的立志和现在生活中的立志(立下长远志向)是不一样的。文中提到“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此处立好志向只是做一个比喻!并非要立个远大理想。阳明心学中什么是立志?王阳明先生解释说“念念体天理既是立志”,天理是啥?天理就是未发之中,就是良知!良知是虚的功夫却是实的,所以文中举例说明功夫的下手处。

什么是功夫的下手处呢?知善知恶之处就是良知。良知的外用就是个义(宜也),这就是告诉我们纠结于普通人的“知善知恶”是不够的!还要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做到明了独知之知(天理),要在独知上下功夫,不在后天的意识上下功夫。如何下功夫?去人欲存天理,能够去人欲存天理就是立志了。

实修儒家很久了,越来越发现做学问除了入道之外没神马作用,自己写了一大堆文字有点精研文学的倾下向,随手百度一搜一大些专家学者跳出眼帘,不由感叹,做学问的不差我一个、、、从今后不再捣鼓文字,一心修道。

阳明之学中最难的不是良知、不是知行合一、而是下手的地方!阳明先生用存养、省查、克制的老一套示所学,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新变化!朱熹先生的存养即是主敬、省察即是觉照、集义即是改过,这种说法,问题多多、评论最多的是那四个字:其学支离。其学支离意

思是存养、省查、克制三者没有关系、纯属拚奏而成,省察、克制就是克已服礼、这是孔子心授,当然没问题!问题是存养!

什么是存养?这是孟子所言“存心养性以事天”,显然是对孔子克己复礼的补充说明,孟子言浩然正气等也更非闲话,而是有的放矢、显然是说儒门心法!直养无害、集义而生、必有事等等看起来就像神话,但是熟悉儒学的人,看过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人知道这是儒门修身养性方法的关键。

《易经》中孔子写的系辞“道义之门、其性存存”,这句就是讲心法的,孟子“存心养性”一个的“存”字,使我如获至宝,一系列线索就从此处开始。这不是偶然,中间肯定有发现!关键在存养的方法和省察要能合拍!不能东拼西凑的,凑泊。

只有和孔子的克己复礼(省察克制)合拍才可能是正宗的圣人之学,王阳明先生当然不傻!他的脑袋之聪明是不用怀疑的。王阳明先生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把存养、省察打归一处,至此、王阳明先生之学和圣人之学就相差无几了。

关键还是存养的问题、、、

存养的问题不是王阳明先生解决的,早在先生之前就有人解决了存养的本质,王阳明在圣学修养方法并没有什么发明,而是批判继承了先儒正确的思想,因此而成为集大成者。

能和省察合拍的只有“反求诸己”,反切、反己。省察时心和存养时心是一致的,这是阳明先生的说法,所以这个存养很有价值,无事时省察有没有效果?有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到存养?

存养就是诚之一字,省察是制外以养“中”,以辅得主,也就是说省察是个“和”而非“中”所以儒门心法以“执中”二字相传,而非以省察二字。王阳明先生的“执中”不离事但也不在事上求,而是“观物理以察己”,察己才是关键。

观物理以察己,这才是根本。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他就是通过观象而悟道的!事情做不好,就要从自己反面找原因,而不是去其它地方找。这是儒家的一贯风格!反切是一个、观物理以察己是一个、自反而缩是一个,守约是一个,一念自反是一个、、、宗旨在一个反求诸身而自得。“反切就是正观”儒家用观像法不要搞成守中了,正观就是贞观,也就是以贞正得一、孔子的元亨利贞就这个意思,王阳明六经只此一语“思无邪”,看阳明先生的解释“思”其实就是事上修,无邪既是“格物”,王阳明先生的功夫是在事上修的。

十四讲儒家功夫论的基础

杨学思

早上起来,谈谈儒家功夫的事情吧!

长话短说、程颐的学问叫“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出现了修身的时候的问题“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这显然有问题;朱熹不喜静坐认为静坐是佛学、和道家的东西,朱熹时代有一个进步就是想要把这套改进,后来他用“敬”通内外,企图把“敬”当作唯一的修养功夫,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内外夹持的问题,一会要存养,一会又要省察!

王阳明解决了这个问题.

王阳明先生说: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为什么这样讲呢?

《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

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天地之道就是圣人之道。

天地之道在于不断的变化,儒学的最后层次在于变通,修身之道也是如此!不变那和意守丹田有什么区别?

儒家思维——太极思维,总是体用不分,如同光和火,合起来就是一个太极,七证也分内外,在外为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下学(也是儒学,供人使用)而本则是道德本体。七证内修上其实是致中和的方式,也就是发之而中节的功夫,非修行次第那么简单!

七证的低层是儒门思考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进一层则是悟道的基石,

实修进一步则有一步体验,非笔墨所能形容,奇妙之处在于认识的不断变化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讲学也可以分为三变

神无体、《易》无方,死守那是不可能的!心体变化万千,你如何守?

有没有办法?有的。“存天理,灭人欲”

宋明理学的修身养性功夫不出这一句!

那么何为“理”呢?理就是——中正之心《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带有成见偏见,带有过分情绪化的自我情感,当然就不能保证中正之心。

四种不正分别是:“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于正其心。正心如何正呢?先诚其意。

诚意之前是什么?格物致知,所以《大学》有格、致、诚、正直说修身养性的真谛。

儒家各门各派别的问题就出现了,光是明朝之前大约就有72种解答方法。

这可如何是好?只有《中庸》才能解决这个悬案!

《大学》是儒家的纲领,《中庸》为心法《大学》就不多说了,在层次和方法里提过很多。《中庸》子思唯恐儒家修炼之心法失传,又当心误传故留下了本书。原话已经很明白了: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什么东西能让人受用有不能尽者?道业才能这样,很多人怀疑我的儒学另搞一套,儒家没有“道”早就完蛋了,连佛家、道家都不如,不可能二千年屹立不倒!

“诚”实是中庸一书的核心,大家先消化一下,明早再讲诚的问题。

杨学思

今天探讨“诚”的问题,有人认为王阳明自己穿凿附会,离经叛道我们就从这里讲起!

读过《传习录》的朋友知道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诚”,《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最后还是落在诚意上。王阳明心学完全来自《大学》《中庸》二书,并不像有些朋友认为的王阳明自己穿凿附会,离经叛道。

对《大学》《中庸》最权威的解释是朱熹先生的,上文我们提到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朱熹说:“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样解释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请问:自有人类以来,有谁能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的境地?别忘了,这还只是八目中的第一步,做不到这一步的要求,后面还有什么希望?明朝王阳明在努力格竹子以致生病之后,终于觉悟朱熹所言不切实际。

阳明先生对格物的解释为“格其不正归于正”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探讨《大学》的基本观点。他的策略是把八目中的前三项“格物、致知、诚意”合在一起说。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亦即“去恶为善”。“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物就是诚意的功夫。

“诚”到底指的是什么?格、致、诚、正这一修身纲领,和中庸一书有什么样的联系?“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在《大学》原文中,有这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慎独的人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对诚意的解释传习录中讲的很清楚: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己卯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先生兵务倥偬,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

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功夫。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工夫。”

从上文中我们看清了:…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对学生的不明白,先由希颜开导,还是不明白,这时候王老师讲了:

“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工夫。”

他把身、心、知、意、物归到一处来讲诚意。接着又讲以事为修的妙谛: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

如果《大学》里面的“格物致知”有70多种解法!分歧太多简单研究是搞不定!那就看《中庸》心法,王阳明先生可不是老学究,他没有去研究甲骨文,他在大学格物有争议的地方采取以经解经的办法,无疑是无话可说的。

王阳明的学生黄绾晚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王阳明的说法,他解释“致知“是“格物”的功夫,格物是致知的功效,那么格、致、诚、正这一修身纲领,前两个字就要掉位置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文顺序。此公如同朱熹写《大学补传》自己修改经典显然是不行的!

今天的内容就这么多,以后有时间我会继续,谢谢大家!

连载三

杨学思

在《中庸》这本孔子的心法中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诚”。我为什么选择从这里下手

呢?“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样就明白儒家格物的真实意思了,儒是要和上天沟通的,沟通的方式为“存诚”,后来儒家提倡天人感应是有来源的。

“诚”之一字伤透了很多人的脑筋,程子、朱熹、王阳明都在试图解释这个字,程子用“敬”和“义”来解释诚,也就是用《易经》一个“中”字来解释”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行上体现为“敬义夹持明诚两进'。朱熹对这个不满意、在这个的基础上加深了解释的力度说“敬”通内外、能合内外,动静兼可。

王阳明用旧本《大学》(注:朱熹的编订的为新本)来解释,认为一个“诚”字足够了!王阳明心学有关"功夫"说的核心在"诚"一字上。"诚"要求把握内的心态,并以此作为生命的本体;其与关联外在世界的"敬"侧重不同。

阳明又指出“格物致知”就是“诚意正心”,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 “夫正心丶诚意丶致知丶格物, 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 其所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 格其心之物也, 格其意之物也, 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 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 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 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 ”

阳明不同意朱子把“格物”置于“诚意”之先的修身工夫程序,提倡将“诚意”置于“格物”同等的地位。阳明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将“意”的感应视为人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也是他强调修身以诚意为主的理论根据之一。阳明在批评朱学“务外遗内”和禅学“是内遗外”的同时整合心与物的“合内外”作为自己新的立场,这个本是《中庸》的归案点。

阳明的方法是符合《中庸》这本书的我们研究一下就知道“诚意”的重要。荀子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何为诚意?孔子老早就说了“思无邪”,王阳明先生认为六经只此一语“思无邪”,所以在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有大量强调要省察克制的话语,省察克制就是为善去恶就是格物!邵雍认为,如果能够没有私心杂念,不考虑个人利益,这种人的精神状态就是诚。我们在修身的过程中就是要省察克制以去其私,使思想做到“精一”的状态,“中”者不偏不倚,“中”者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阳明先生认为“舍以发如何求未发?”。这个数学上等同于——要求未知数,就必须要在已知条件里面去求解答,所以要在人情事变上用功!

好些朋友问我:“阳明先生的学问等同于佛家,佛家是以心观心,好像《传习录》中讲格物就是要观念头的。”有的说王阳明的功夫是阳明禅,那是完全没搞明白王阳明先生在说什么,如果你站在《大学》《中庸》研究就会发现、阳明先生对经典理解的圆融贯通。

这是不一样的王阳明的格物正念头是要去私欲,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离不开事,所以《传习录》王阳明先生唠叨孔子的原话“执事敬”“必有事”有事情你还怎么去观心?王阳明先生这里是要我们割除物欲之心,摒除喜怒哀乐所带来的不正,以归于正这才是先生的真意,并不是要像佛家一样去观心,更不是心理学所以称为心学,王阳明先生所交代我们的是圣人之学。

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

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 精选公文范文 --------------------------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 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韩冬梅胶东阳明心学研究会 一、良知的力量 -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 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 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 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 1 ---------------- 精选公文范文 ----------------

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 -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 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 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 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 而能得 2 ---------------- 精选公文范文 ----------------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

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决。阳明心学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这苦难赐予你,是来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能力的。通过不断的解决生命中的难题,我的意志力愈发坚定,内心愈发强大。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从我做起。 记得刚开始读书会的时候,很多书友都在说这书有难度,读不懂。经过这一个半月学习,不知道大家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入些?整本书看下来,在后记中,度阴山老师说自己只是将阳明心学的体系昭示了天下,这也让我们更直观的学习四句教。 我感悟最深的是无我与责己。据我的理解,人的一生可与两种人为友:一是自己,一是他人。以己为友,你可以自知、自省,但同时你又很难做到言行统一,所以必须严以律己;以人为友,可以悦心、交流,但不同的人毕竟有不同之处,不能强求一致,所以要宽以待人。 生活中和丈夫闹一点矛盾、工作上和领导产生点分歧,我们总是觉得迷茫、痛苦、没有方向。我们常以为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是别人做得不够好:丈夫不够体贴周到、领导太过吹毛求疵,因此生活才总是磕磕绊绊。我们常把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归咎于别人。其实,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对外界柔和一些,对自己宽容一些。 可怕的事,很多人无法放下“执着”,无法真正做到柔和地对待这个世界,以强对强往往导致两败俱伤。“我”往往是人性最大的弱点,过于自我的执着常让人迷失、令人痛苦,因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其实,人的心灵和思绪都可以挣脱这种束缚,摆脱自我的牢笼,达到一种无我、忘我的自在境界。 当你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当你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视角开始有了转变,你的心情就会发生变化,你给周围人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一个身上充满正能量的人往往会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也带去正能量。当这一切因为你自己的变化和自我的柔和而形成一个新的十分舒适的生活空间的时候,这种自在舒心的生活就会随之而来,就如春风里惬意的生活和安逸的身心,超脱而自然。 生活的美好永远不是与别人攀比中比较得来的,而是对自己内在的求索不断地发现找到的,与他人相比你看到的只能是别人装饰下的美好生活,与自己心灵的共修才会发现真正美好的心境。 人的一生如大海中的一艘远轮,在人生旅途长河中,肯定会遇到顺心的、不顺心的人和事,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发现他人出现差错时,能以一种诚恳、真实、宽容的心劝告、指正他人,我想当事人一定会感激不尽,如果发现他人出现问题时,以指桑骂槐、横加指责的态度教训他人,我想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任何人出现差错时,不能推卸责任,应勇于承担责任;应诚恳接受他人批评、指正,知错即改。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2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韩冬梅胶东阳明心学研究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

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

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心得体会 2020《致良知》心道德事心得_《致良知》反省心得范文5篇

2020《致良知》心道德事心得_《致良知》 反省心得范文5篇 通过学习致良知可以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改变没有如何借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改变,建设自己是人生的重大学问。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xx《致良知》心道德事心得_《致良知》反省心得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xx《致良知》心道德事心得篇一 阳明心学也称良知学。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总结文件)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年,卒于年,享年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 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思想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我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我此时转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韩冬梅胶东阳明心学研究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

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

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

阳明心学有感

读《醒来》学习王阳明有感 闲暇之余,翻看晶澳领导推荐的读本《醒来》,虽说不是长篇大论,但也是文言文和白话文掺杂其中,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为烦躁的工作之余下获得一丝丝慰寂。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晶澳就是在高新区,不是市里;班车就是那几趟;夜班可能伙食就是不如白班;等等,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让自己去适应环境,改善现有条件。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生产厂的夜班,交接不全,员工不统一,班组长意见有分歧,对应的品质和仓库部门,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主管领导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厂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

阳明心学感悟(一)

阳明心学感悟(一) 世人说王阳明的心学,皆冠之以“主观唯心主义”之头衔,而其理由就是一句“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其实王阳明要说的无非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和态度,他所说的这些话也无非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概括力的语言,实在没有必要冠以什么“主观”“唯心”“主义”之头衔。他说这些无非是强调指出人心的重要性,也不是强调人的重要性,他当然知道世间有客观之理,但是如果这些理你没有心思去了解,这些理就和你没有关系,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就算你有心去了解,如果你没有心去实践,说一套做一套,或知而不能行,这些理对你也同样没有关系,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如果心中无理,心中无物,则客观之理、客观之物皆可视同虚无。因为它们和你没有关系,这就是王阳明要说的,要强调人自身的作用,要关注人性本身。就象你门前的桂花和无远处的高山,如果你关心着桂花的香气,自然会忽略远处的高山。如果你关心着高山的朦胧悠远,就会忽略近处的桂花。当你关心国家大事一处时,另一处并不是没有存在,只是在你的视野里消失,在你的心境里消失而已。 “心即理”不是目的,“心即理”是为了引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不是目的,“知行合一”是为了引出“致良知”。而“致良知”的结果又印证了“心即理”,让你的“心”去认识更多的“理”,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渐进、分阶段的、循环的过程。 “知----心----行”,“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中枢就是“心”,“心”是“知”和“行”中间的联

系。没有“心”,“知”和“行”就会割裂开来,“知行合一”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而没有“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空谈“心”,就会变成“唯心主义”,被讥为“王学末流”。

阳明文化学习心得

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心得 扎佐中学王雪 寒假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全校教师共同学习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是;阳明文化博大精深,致良知更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阳明先生曾贬谪到我们修文龙场,在万山丛棘、穷乡僻壤的龙场之地,他潜心思考,最终参透出人生的真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阳明先生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知善知恶的基础上,为善去恶实现知与行的一致,实现致良知。 作为一名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妨会出现对现代教育价值的困惑。现代社会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耗费普通家庭近三分之二的积蓄,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甚至倾其所有。而当今一名大学生的工资却抵不过一名普通农民工,在大学校园里甚至流传着“毕业即失业”的话。有同学和学生家长看到这样的现状,干脆打消了积蓄读书的念头,甚至有些人都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这些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教师深思。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学习了王阳明“致良知”思想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此,教育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系统工程,是针对于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内在逻辑。 对此,教师要重新审视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呈现爆炸式发展,社会将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即在未来的社会中个体将逐步以“平等”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社会岗位中,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无善无恶心之体”出发,引导学生“知善知恶”,帮助学生“为善去恶”。具体说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力由教师方向学生方的转变,实现由“他教”向“自教”转变和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由提高学生“分数”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转变,

心得体会-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精品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源自于尧、舜、禹的圣学思想是万物一体之仁,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 而三代之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衰败,以仁为信仰的王道中落,以称霸于天下的霸道兴起。 秦焚书之后,圣学彻底中断,霸道昌盛。 即使在汉代,儒学家对秦遗留残缺的圣学进行修补,也只是增加了霸道存在的根据。 几千年下来,在霸道的传承下,功利私欲习以为性,人与人之间的心被隔断,人与自己的心被隔断,导致追求空名虚利成为人心的主旨。 即使推祟圣学之人,也是为了能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知识。 虽然都在主张为天下而作,实则还是满足自己功利之心。 因此,当官的人追求晋升不同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时代,于圣学而言,当官只是因为自己具备这个位置的才干,并且,看到别人有更高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就如同自己也有更高的才干一样,做企业的人追求更多的财富对于道心而言,做企业追求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为本,而非追求财富为本,有权利的人想获取更多的权利,有地位的人想追求更高的地位,不一而足。 私欲增长、膨胀,致使各种诡术横行,相互算计充斥于世。 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之风日盛。 人心集中于利益追逐而不断破坏人伦的破坏、道义的破坏、环境的破坏…… 即使对于家庭或社会关系的处理,莫不如此。 以己主张为中心,隔断于万物一体,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支配欲,无法接纳他人,无法换位思考,陷入无尽的纷争之中,所有一切皆良知被蔽矣! 即使对于营销与管理,也莫非如此。 孰不见,每年成百上千亿的营销传播费用投入,都在造概念,包装概念,试图以巧言令色的概念,能吸引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商品,这种表象看起来高大上,实质的欺骗行为,本质上仍然立足于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具有以己之感而感于他人的真诚之心。

《王阳明》读后感_《王阳明》读书心得五篇

《王阳明》读后感_《王阳明》读书心得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 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关于《王阳明》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王阳明》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 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使我对这位心 学的创立者充满了景仰之情。但对他的了解一直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一直无缘对心学继续进一步的学习。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认真 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释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 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 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 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 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 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 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 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 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 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 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 乎相对容易,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担当”。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 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 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 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39年,享年57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意识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

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决。阳明心学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这苦难赐予你,是来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能力的。通过不断的解决生命中的难题,我的意志力愈发坚定,内心愈发强大。 我心光明,一切皆光明。

王阳明心学感悟

那些先生告诉我的 ——从王阳明的心学谈起 人生两次接受哲学,一次是来这世界整整二十年的经历,它缓慢沉积我的积淀;一次是这学期短暂的听课,它迅速让我吸收中华几千年历史的精华。越长大,反而不再有个体的过分张扬与自信,变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困惑越来越多,纠结于自己的每一次行事与选择中。曾尝试与他人对话,却发现这是怎么如何与人沟通却都无法平定已经乱的了心弦,纵使知道应该对自己说什么,明白别人为什么那样说,理解自己应该怎么想,终究抵不过心里无法控制的感觉。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知先生在寻圣人的路上是否有过,总觉得哪里差了一点,确是远方天与地之间的分隔线。一线,两方。 回忆着内心曾有的困惑,嘴角却不禁露出微笑。我想起自己无意翻书之时,那些用最传统中国文字记录的话语,那是千百年前古人就给出了的解答。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慢慢出现了一个人物——王阳明。喜欢这个人,不如说是这个人身上有太多我渴望而却还尚未拥有的东西。崇拜这个人,是他可以自信地说出“要做圣人”,虽处逆境却有平淡之心。整整令人敬佩之人,不在于他有多生事业上的成功,而是那独特的内心。仿佛冬夜之寒梅,吸引我的早已不是它嫩黄的身影,而是那抹最是沁人的暗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四句教 我用力地在纸上用我可以做到的最工整的字迹去写下这几个字。仿佛希望通过一遍又一遍对这些字迹的临摹便可令它深入我心,彷佛一个人虔诚的信仰,仅仅希望离心中之圣殿近一点,再近一点。在一遍遍誊写中,忘记窗外炫耀,内心安定,嘴角上扬。 随着年岁的越长,我越来越困惑于外物的迅速变化,它们仿佛流光掠影,绚丽却又飘渺,在你渴望伸手抓住它们的时候,却发现手心空荡。我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视对内心的认知,厌恶世俗的一切早已被现成的条条框框严格限制。小学初中的教育告诉我,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告诉我好人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形象光芒万丈,坏人就是我们永远应该厌恶鄙夷的对象,远离其千里。但长大之后,我发现世界并不是这样,对的里面有错,错的里面有对。我曾经极度迷茫,原来一直要过的生活虽然事事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但却不用思考太多,那时我完全不知哲学为何物,只知道按照社会的模范标准把自己做成一个模型打造出来的人。 究竟人生为何?我想向苍穹呐喊,它却静静对我微笑,默默无声。这时,先生告诉我,“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世俗可变,但内心中,良知二字不朽! 大学二年级那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正明白了一个词,迷茫。在大量地翻阅哲学类书籍之后,似乎掉入哲学之海,却没有浮木让我用来拯救自己,古今之大,包罗万象,似乎却没有一个信仰可以让我理清自己的方向。这时,先生出现了,他用心学之道,慢慢带我理清方向。任何事情,何必追求一个极端。我曾抱怨自己记忆力差,何尝不是比别人多拥有了只属于自己的混沌世界。何必太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当我看花时,花娇艳起来;当我不看花时,花便与青山沉寂起来。”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永远有我们到不了碰不到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