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申报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申报表

附件2

编号:□□□□□□□□□序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

建设项目申报表

申报项目名称:腰椎滑脱症Ⅰ□Ⅱ√

申报项目类别:重点专科√重点专病□

中医□中西医结合□

民族医□

申报资助类别:立项资助√立项不资助□

申报单位名称: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盖章)

申报单位类别:政府举办√非政府举办□

项目负责人:李吉平

单位负责人:田洪赋

单位通讯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单位邮政编码:132012电话:0432-********

单位传真:0432-********电子邮件:jlwy1980@https://www.doczj.com/doc/e88123140.htm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1年2月

二、申报项目——所在科室综合情况

二、申报项目所在科室综合情况(续1)

三、申报项目重点病种情况

四、申报项目科研、教学培训情况

五、申报项目所在科室人员情况

六、申报项目建设计划

七、初审意见

附件:1.制订的专科诊疗规范2.开展的主要特色疗法

3.专科中草药/民族药医院制剂

4.制订的专科护理规范

5.科研课题情况

6.科研成果情况

7.学术论文情况

备注说明

附件1

腰痛病(腰椎滑脱)诊疗方案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也是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腰椎滑脱好发于L

4椎体,约占95 %,其中L5椎体的发生率为82%~90%。其他腰椎少见,偶尔也可见及L

5

发生于颈椎、胸椎。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腰痛病“范畴。

一、诊断

1.中医诊断:

(1)有慢性腰痛史。

(2)可见于各个年龄段。

(3)腰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阶梯样改变,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棘突触及阶梯样改变,有压痛,腰活动受限。

(5)部分患者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椎体可向前或向后滑脱,椎体的前后径不变,椎间隙狭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参考《现代脊柱外科学》(第三版,贾连顺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

(1)腰骶部疼痛及酸胀感,向大腿后部或整个大腿放射,可至膝部。

(2)休息时意识到疼痛和下肢坚硬感,活动可稍缓解,长时间站立、蹲起活动会加重,再休息会又缓解。甚至有整个下肢或双下肢疼痛,伴有肌肉坚硬、局部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等。

(3)腰背伸活动受限,神经系统检查多为阴性。

2.病期诊断

(1)初起期:发病后10日内。以腰部功能和结构水平的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肌肉紧张,站立、坐起及行走后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

(2)发展期:发病后10-25日。以活动水平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加重,伴随有下肢麻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少数患者可见鞍区麻木。

(3)康复期:发病25日后。表现为下肢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部乏力,站立、坐起及行走后疼痛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从事基本日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得以控制。

3.证候诊断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疼痛,活动受限。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1)整复类手法(三步五法)

具体步骤:

第一步:第一法,仰卧位。屈髋屈膝法:病人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第一助手立于健侧,均用一手握踝,一手扶膝,用力使患者屈膝屈髋,第二助手固定骨盆,在术者及第一助手屈膝屈髋时松开固定手,如此反复3次。

第二步:第一法,侧卧位。腰部定位斜扳法:病人侧卧位,患侧在上,助手用拇指抵住偏歪棘突,术者做腰部斜扳同时,助手用拇指用力压偏歪棘突使其归位。第二法,腰部背向拔伸法:病人侧卧,患侧在上,一助手固定病人,术者立于患者背侧,将患肢踝部夹于腋下,另一助手用双手向前抵住突出部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肢小腿朝弧形背伸30°-45°角方向牵拉。

第三步:第一法,俯卧位。对抗牵拉压腰法:病人仰卧位,两助手抵住双腋下固定病人,另两助手各用肘和手分别固定患者两踝关节,两助手牵拉方向应于床面保持

水平,术者双手重叠压住突出部位,在两组助手对抗牵拉同时,术者有节律地压腰2-3次。第二法,三维定位旋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在患侧,其中一手抬起患侧大腿,另一手按压髓核突出的椎间隙,另一个助手在健侧用一只手抬起健侧大腿,另一只手重叠压住患者髓核突出的椎间隙,患侧大约抬高30°-35°左右,健侧抬高大约25°

-30°左右,然后运腰按法4—5次。用来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纠正小关节紊乱,增加神经根的宽度,减少髓核对神经根压迫,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运及微循环,消除腰腿痛及麻木,提高腰椎稳定性,避免复发。

(2)松解类手法

可选择使用扌衮法、弹拨法、揉法、擦法等手法,关键刺激部位为腰椎棘突旁、横突外缘、髂嵴上缘、髂腰三角等竖脊肌附着区域,臀中肌、臀大肌、梨状肌、阔筋膜张肌、脊柱正中的督脉、下肢外侧足少阳胆经、小腿后侧足太阳膀胱经。

2.针灸疗法

取穴:大肠俞、白环俞、关元俞、上髎穴;配穴为承山穴、昆仑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悬钟穴、三阴交穴、环跳穴。每次选用4~6个穴,虚则补之,如肾虚型,实则泻之,如寒湿型,和气血瘀滞型,留针15~20分钟。

3.牵引疗法

适用于存在神经根症状时当首选牵引,包括手法牵引,骨盆牵引,机械牵引,重量从15~20kg开始酌情渐增,每次牵引20~30分钟。

禁忌:身体虚弱无法耐受牵引者、恶性疾病、急性软组织损伤、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炎症、严重骨质疏松症、孕妇。

4.中药熏蒸治疗

熏洗方:。用水3000ml煎煮沸15min,熏洗腰部。洗完后保留药水药渣,可反复煲煮使用,每日熏洗3~4次,每剂可用1~2日。

5.中药治疗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

①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方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当归9g、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6g、香附3g、独活6g 、牛膝9g、地龙6g、赤芍30g、甘草6g)。

②寒湿证:以散寒祛湿温阳通络为主。方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减(甘草6g、干姜12g、茯苓12g、白术6g、独活15g、寄生30g、细辛6g)。

③湿热证:以清利湿热宣痹止痛为主。方用四妙散加减(苍术9g、黄柏9g、牛膝15g、薏米45g、木瓜30g、地龙15g、丝瓜络30g、白芍30g、甘草6g),同时可配合薏米、赤小豆每日各250g水煎代茶,频服至小便由赤转清。

④肝肾亏虚证:以补益肝肾为主。偏阳虚宜滋补肝肾,充养精髓,可用右归饮加减;偏阴虚宜补肝肾益精髓,左归饮加减。

(2)中成药

①口服类:辨证使用: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蛇王腰突丸、镇痛散等;

②外用类:辨证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正骨水、狗皮膏等。

6.小针刀治疗

在局部麻醉下,对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结节,条索状物,及痛点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对条索状物行纵行疏通剥离法,横行剥离法,对结节行切开剥离法,对痛点行通透剥离法。

7.银质针疗法

对大面积顽固性疼痛,可采用局麻下密集银质针再温灸,每针可灸2柱,对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疗效显著。

8.浮针疗法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引起的痛症。同时对感觉麻木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操作时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行进。一般留针24小时。

9.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神经阻滞及应用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①骶管阻滞:在骶管裂孔局部无菌情况下,注入具有镇痛,营养神经,抗风湿作用的西药,具体用药:0.9%生理盐水2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0毫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克,2%利多卡因注射液40毫克,维生素B12注射液500微克。阻滞后平卧床30分钟。一周一次,对神经根炎,疗效佳。

②后根神经阻滞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是在痛点神经支配区神经根部给药,止痛效果显著。

三、疗效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