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

1、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原是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有性态为大斑刚毛球腔菌(Setos 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又称条斑病、煤纹病,主要分布在北方春玉米区和南方高海拔山区。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掖单4号、鲁玉10号、烟单14号等杂交种时曾导致其在夏播区大面积流行,2003、2004年北方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大范围严重发生,沿海地区夏玉米上也发生较重。近年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变革、遗传基础狭窄的单一抗

性品种大面积种植,以及病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异并趋于多元化,大斑病又有回升趋势,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

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可见连片病斑。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 一般大小为50~100mm×5~10mm,有些病斑可长达200mm。病斑中央常有纵列,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湿度大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图3-2)。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②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促进植株残体腐烂。③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于玉米抽雄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l次。

2、小斑病

小斑病的病原菌为小斑离蠕孢(Bipolaris maydis)。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夏玉米产区。该病在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湖北、广东、

广西、陕西等省、自治区、市危害较重,在川南、贵州毕节地区及云南的低海拔地区发生程度中等。发病田块一般年份损失10%~20%,严重年份可达30%以上。

症状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侵染斑为水渍状半透明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不同形状的黄褐色病斑。受病原生理小种和寄主抗性影响,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 一是典型症状为病斑受叶脉限制,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15mm×3~4mm;二是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三是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图3-2-2)。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②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OO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d 喷l次,连续喷2~3次。

3、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属半知菌亚门。我国于1991年首次在丹东地区报道,近10多年来已在华北、东北南部玉米产区和云南省普遍发生。

症状

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上,条件适宜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 具褪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至褐色长条斑,这些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病斑大小为0.5~30mm×0.5~4mm,病斑不透明,到中后期多数病斑结合后叶片变黄枯死。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的灰黑色霉层

(图3-2-3)。

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②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③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 或25%戊唑醇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喷雾防治,7~10天后再施1次药。

4、圆斑病

圆斑病菌为玉蜀黍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该病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如吉林、云南、河北、北京等地。

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叶片、果穗、苞叶和叶鞘。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并有黄绿色晕圈,大小3~13mm ×3~5mm。有时出现长条状线形斑,大小10~30mm×1~3mm。病斑表面也生黑色霉层。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为害果穗时先在果穗顶部或穗基部苞叶上发病,逐渐向果穗内部蔓延扩展,可深达至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籽粒变黑、干秕、失去生活力。后期在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上的症状与苞叶相似,但形状不规则,表面也产生黑色霉层(图3-2-4)。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洁田园,加强栽培管理。③药剂防治。在玉米吐丝盛期,即50%~80%果穗已吐丝时,向果穗上喷施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对感病的自交系或品种,于果穗吐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福星(氟硅唑)乳油5 000~8 000倍液,隔5~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

5、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黑霉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由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1996年该病在辽宁省玉米产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发生面积28.8万亩,其中绝收2 4.9万亩。2008年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零星发生,许多地区可以在田间见到病害,但发生较轻,在河南南部、安徽、山东以及河北唐山的一些地区发生为中等程度(王晓鸣,2009)。

症状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一般从上部叶片向中下部蔓延,病斑在叶片上分布较均匀,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大小为2~5 mm×1~2mm,最大的可达7mm×3mm。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似“眼”状。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由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的灰黑色霉状物,感病品种叶片密布病斑,病斑结合后叶片枯死(图3-2-5)。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洁田园。③药剂防治。天气适合发病、田间发病率达10%时,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

6、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属于鞭毛菌亚门,为玉米专性寄生菌,在寄主的薄壁细胞内寄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大面积流行,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在河南、

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江苏地区等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玉米褐斑病

的发生和流行主要与秸秆大面积直接还田、品种抗病性较差、种植密度增加及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关。

症状

整个玉米生长期间均可发病,一般从6叶期开始到抽穗期为显症高峰。病斑主要发生在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上,以叶鞘和叶片连接处发生最多,常密集成行,严重时也侵害茎节和苞叶,病斑多从叶鞘开始发生,随后向叶片基部蔓延,最初为白色到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mm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较大,可达3~5mm,隆起成疤状,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成红色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后期病斑的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部感染常发生在节间,易因风吹而在病节处倒折(图3-2-6)。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②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加强健壮栽培。③药剂防治。提前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及时防治:黄淮海夏玉米区在7月中旬、第一次降雨之后及时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烯唑醇等喷雾防治,整株施药。玉米发病时,也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类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7、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和秆锈病4种,我国目前只有前2种锈病。普通锈病的病原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南方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普通锈病的发现报道较早,1891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37~1939年戴芳澜、王云章等在陕西、贵州等地报道了此病。1980年以来,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地均发现此病危害。南方锈病在我国发现较晚,1972年在海南省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方锈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台湾、海南等一些高温潮湿地区。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近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1998年首次在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区爆发流行,产量损失严重,近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呈较快蔓延之势。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雄穗,其中,普通锈病在叶片上常产生长条状、略突出叶片表面的孢子堆,叶片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的粉末。南方锈病发病时,在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植株生长后期,两种锈病都会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冬孢子。玉米锈病发生造成植株叶片褪绿、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叶片干枯,植株提早衰老死亡(图3-2-7和图3-2-8)。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12.5%速保利(R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

1、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和秆锈病4种,我国目前只有前2种锈病。普通锈病的病原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南方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普通锈病的发现报道较早,1891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37~1939年戴芳澜、王云章等在陕西、贵州等地报道了此病。1980年以来,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地均发现此病危害。南方锈病在我国发现较晚,1972年在海南省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方锈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台湾、海南等一些高温潮湿地区。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近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1998年首次在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区爆发流行,产量损失严重,近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呈较快蔓延之势。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雄穗,其中,普通锈病在叶片上常产生长条状、略突出叶片表面的孢子堆,叶片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的粉末。南方锈病发病时,在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植株生长后期,两种锈病都会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冬孢子。玉米锈病发生造成植株叶片褪绿、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叶片干枯,植株提早衰老死亡(图3-2-7和图3-2-8)。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12.5%速保利(R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

8、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是我国的一种新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轮枝镰孢菌亚黏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em e Var.subglutinans)引起。该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发生,并有加重流行趋势。

症状

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也可见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而形成枯死苗。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①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图3-2-9)。②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③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皱缩状”。④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⑤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⑥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

直立。⑦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

秆。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幼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②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毁种。③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广谱内吸性强的杀菌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发病初期可选300倍的58%甲霜灵锰锌,或500倍的50%多菌灵加硫酸锌肥,或500倍的75%百菌清加硫酸锌肥(锌肥用量应根据不同商品含量按说明用量的四分之三)喷施,同时将背负式喷雾器喷头拧下,沿茎基部灌入,每病株灌施药液50~100ml。

9、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及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该病在我国始见于1966年吉林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为全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在两湖、两广地区和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安徽、河南、

山东、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春、夏、秋玉米上均有发生,并以西南玉米区发

生更为普遍和严重。

症状

该病可侵染叶鞘、叶片、果穗及苞叶,也会侵染种子、根系引起烂籽或苗期根腐病。病斑先出现在茎基部叶鞘上,再向上扩展蔓延。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展,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块。病斑可沿叶鞘扩展至果穗,在苞叶上产生同样病斑,并侵入籽粒、穗轴,导致穗腐。后期可

在病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褐色颗粒状、直径1~2mm的菌核。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霉,即菌丝和担孢子,以后产生菌核,初为白色,老熟后呈黑褐色(图3-3-1)。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③药剂防治。用5%井冈霉素1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或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退菌特(福美甲胂?福美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施药时要注意将药液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上以取得较高防治效果。

10、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萎蔫病、茎基腐病,是成株期茎基部腐烂病的总称,属世界性病害。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腐霉菌(Pythi um spp.)等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在侵染循环上又与苗病、穗腐病等有关,影响因子复杂,防治比较困难。茎腐病为世界性病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在我国河南、河北、广西、吉林等20多个省区相继发生,成为玉米生产中常见病害,近年由于主推品种抗性较差,加上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增加了田间病原菌的数量,该病发生呈加重态势。

症状

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先从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变,逐渐扩大至

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根的皮层易剥离,松脱,须根和根毛减少,整个根部易拔出;逐渐向茎基部扩展蔓延,茎基部1~2节处开始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子粒干瘪,脱粒困难。感病植株由于输导组织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玉米水肥吸收和营养代谢,引起叶片干枯,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力,植株早衰死亡,对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青枯型茎腐:多在潮湿环境下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急性发病。整株叶片在短时间内突然变为青灰色,失水干枯果穗下垂;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疏松,手可捏动;根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黄枯型茎腐:在相对干旱的地区发生,多由镰孢菌侵染,发病缓慢。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果穗下垂;茎基部变软,内部组织腐烂;维管束丝状,褐腐或红腐;根系腐烂破裂,粉红色或褐色(图3-3-2)。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②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健壮栽培。③药剂防治。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g,兑水适量,拌种50kg,或采取种子包衣可有效减轻茎腐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喷根茎,可用50%速克灵可施性粉剂1 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治2~3次。

11、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烂腰病,病原为软腐欧文氏菌玉米专化型(Erwinia carotovora f.sp.zeae)、玉米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zeae)。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西、吉林均有发生。近年四川受害较重,河南新乡也有发生严重的报导。

症状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烂腰病,主要为害中部茎秆和叶鞘,玉米l0多片叶时,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其行部死亡,不能抽穗或结实(图3-3-3)。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实行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②发病初期剥开叶鞘,用熟石灰1kg,兑水5~10kg涂刷有效。③在玉米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 00倍液有预防效果。④发病后马上喷洒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防效较好。

12、玉米全蚀病

玉米全蚀病病原菌为禾顶囊壳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maydis)和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玉米生理小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

症状

苗期侵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期为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7、8月土壤湿度大根系易腐烂,病株早衰20多天,影响灌浆,千粒重下降,严重减产。收获后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扩展,致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呈“黑脚”或“黑膏药”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有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图3-3-4和图3-3-5)。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发病地区或田块的根茬要及时烧毁,减少菌源。③与豆类、薯类、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④药剂防治。一是种衣剂包衣;二是发病初期用96%恶霉灵6 000倍液或20%的乙酸铜600~800倍液喷施玉米基部,顺根入土,效果明显,或穴施3%三唑酮或三唑醇复方颗粒剂,每亩1.5kg。

1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哑玉米。病原为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 holci sorghi)。该病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发病较重,黄淮海局部冷凉地区也比较严重。近年,

由于玉米长期连作、春季连续多年低温干旱及不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丝黑穗病危害逐年加重。

症状

此病属芽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病原菌由玉米幼芽侵入,扩展到幼苗生长点后,随植株生长扩展到全株,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不能结实。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褪绿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扭曲呈鞭状。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

②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整个果穗畸形。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图3-3-6和图3-3-7)。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适当推迟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进程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④拔除病株和摘除病瘤。⑤药剂防治。在播前用杀菌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

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2%戊唑醇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效优于三唑酮,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生产中应注意含烯唑醇类种衣剂低温药害问题。

14、穗腐病

玉米穗(粒)腐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 m graminea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alilioides)、青霉菌(Penicillium spp.)、曲霉菌(Aspergillus spp.)、枝孢菌(Cladosporium spp.)、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 oseum)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引起。玉米穗(粒)腐病主要通过造成果穗腐烂而直接引起减产,被产毒真菌侵染的籽粒不能做粮食或饲料,失去经济价值。西南玉米区的四川、广西、贵州山区穗腐(粒)病发

生严重,穗期虫害(主要是玉米螟、黏虫、象甲虫、桃蛀螟、金龟子、蝽类和棉铃虫)严重发生的条件下,

也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症状

因病原菌的不同而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整个或部分果穗或个别籽粒腐烂,其上可见各色霉层,严重时,穗轴或整穗腐烂。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

褐色、黄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

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图3-3-8和图3-3-9)。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站秆扒皮促早熟。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晾晒后入仓贮存。③化学防治。可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440~8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200~300g;在籽粒建成初期,及时防治害虫(主要是玉米螟、黏虫、象甲虫、桃蛀螟、金龟子、蝽类和棉铃虫)对穗部的危害;大喇叭口期,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200g制成药土点心,可防治病菌侵染叶鞘和茎秆;吐丝期,用65%的可湿性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果穗,以预防病菌侵入果穗。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87907201.html,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作者:陈丽芳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7年第10期 1大斑病玉米 1.1 疾病症状的典型症状的品牌更迅速拓展小品牌在疾病大品牌很多,严重到10,30厘米,有时甚至几个疾病在一起,形成大斑斑形不规则。斑的形式的疾病最初跳水,最后,很快成为德班褐色造成。空气潮湿,疾病,生长在黑色的标志,即细菌孢子队列和出生的孢子梗。 1.2两个因素:孢子萌发、侵入和细菌的传播孢子形成,气候条件,其中必须是更大的。 1.3一是打击抗病品种选择:选择抗病品种、质量、是防治疾病大斑至关重要。在品种耐允许,同时,布局合理的品种或品种整理轮换。对多种疾病,应选用对混品种,以避免忽视。目前在制造抗病品种。,菌来源是减少斑:对细菌和出生在当地疫情在冬天割礼、第二的玉米,因此总初玉米收获后的障碍,并完全燃烧,人在地面障碍,加快埋病菌的分解。用玉米秸秆做堆肥发酵时必须由高温杀死寄生虫。在现场的燃料,玉米秸秆和种植玉米在可能的情况下,之前烧到最后。大作物玉米,既有利于增长和减少累积的菌株。三是药剂防治温家宝:40% ~ 500公克1000次乳剂的益生菌可以退散湿性、50%、粉末800倍,50%温家宝净1000倍的50%,阻止托布津50至800倍。 2玉米黑穗病 2.1症状:入侵是玉米芽鞘的系统性,主要是在疾病的症状之后。看起来很正常的疾病,短,而最大的基础上面部。希望抽出,有时不开了,黑火药苞叶,在整个疾病暴发穗孢子飞散,混合着,玉米植株的维管束的废物。 2.2两个因素:地球上落在细菌,融入到人们的种子或将维持一个特殊能力,抵抗不良环境孢子元厚,第二年爆发在冬天,通过适当的条件和孢子萌发厚元的寄生虫侵入鞘芽幼苗。入侵之后,再生植株,菌丝生长,蔓延至培训和孢子和成熟,雄穗结束后,在疫情散1,第1的浸染循环,没有再侵染引起的。 2.3这是一个选择品种选育的主要疾病:对当地,在可能的情况下,高级为抗病亲本,制定。大力推广的抗病,尽快消除其他品种的压缩病人的兴趣。 二是作物,深耕多年:是在土壤、体重增加益生菌的数量。3年以上的作物,基本上消灭该疾病在地板上。

玉米纹枯病对制种田的危害和防治

浅谈玉米纹枯病对制种田的危害和防治 黄益刚 (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玉米是广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近年来,随着广西玉米生产的大力发展,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发病面积逐年增多,造成了玉米产区的大量减产,特别是给制种农户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成为了玉米制种地的头号杀手。因此,有效地防治玉米纹枯病对提高制种田的产量和效益都十分重要。 1玉米纹枯病的危害 玉米纹枯病这几年来在广西的发病越来越严重,早、晚造都经常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挫伤制种农民的积极性。在2003~2005年,由于天气的反复无常,造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使玉米纹枯病发生大流行,防治不及时到位,或方法不当,给玉米制种造成了大量的减产,制种田亩产创历史新低—— —50kg左右。农民纷纷要求制种公司提高玉米种子的收购价格,否则不愿意交种子,大多制种公司则无奈地接受农民的要求,最后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把由此增加的制种成本转嫁到种子的销售价格上,有些种子因为协商不成而无法收购上来,这些种子就偷偷地流到了种子的黑市上,这样给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直接导致了玉米种子量上不来,而玉米种子的价格却直线上升,玉米种子市场“以次充好”和“假冒种子”的现象就时有发生了。而且,由于种子收购的价格问题间接影响到了次造制种基地的落实,影响到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给制种公司维权打假方面增大了开支,给玉米种子市场造成了恶性的循环。 2玉米纹枯病的病原、病状、发生条件和规律2.1病原 玉米纹枯病又称玉米烂脚瘟,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ün)[1~3]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2.2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规律 2.2.1传播途径 玉米纹枯病的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气生菌丝通过接触进行再侵染。同时,菌核可借流水、人、畜及农具携带传播。 2.2.2发病条件 当温度在28~31℃、相对湿度达90%,即形成高温高湿的条件时易发病,病菌发育得快,其菌核在1~2d就可萌发为菌丝,6~10d又可形成新的菌核,再继续侵染为害。 2.2.3发生规律 连续阴雨或天气湿闷有利发病;过分密植,施氮过多,植地连作或前作地为水稻纹枯病严重的田块本病往往发生严重。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倒伏玉米使病、健株接触形成再侵染。玉米连茬种植田块、土壤中积累的菌源量大,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该病害。 2.3症状和诊断 玉米纹枯病是由于玉米地里形成不通风不透气的高温高湿的小环境条件下才发病的,它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严重时叶片、苞叶、茎杆、果穗等皆可受害。一般发病都是从玉米植株下部叶子开始往上爬,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而在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和吐丝灌浆期易发病[4]。当在玉米的易发病期出现连绵阴雨或天气湿闷,或下透雨后马上有大太阳出来,或反过来出大太阳后马上有较大的降雨等反复天气时,就要注意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可以根据下面的几个症状来诊断:(1)为害叶鞘:发病初期多在玉米植株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即就像开水烫过一样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至不规则图状,最后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的大斑块,病斑中部呈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并由下向上发展。如果不及时防治,该病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爬上玉米植株的上部叶子,引起发病叶鞘的叶片枯死,最后整个玉米植株都枯死。所以一旦发现该病害的发生就要及早防治:把病叶剥掉,拿到田外面烧掉或埋掉,然后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2)为害穗苞叶:一般是发病较重时才会发生危害玉米穗苞叶的现象,产生的云纹状斑和为害叶鞘的病斑是一样的,此时防治已有些过晚。 (3)为害果穗:一般已经是发病后期,发病后引起果穗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最后造成果穗干缩、腐败,此时防治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4)为害茎杆:症状主要是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渍状,干燥时呈草黄色。多雨、高温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菌核易脱落。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成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此时发病的玉米植株容易倒伏,并且容易把病传染给健壮的植株,造成重复感染发病[5]。所以一旦发现该病害的发生就要及早防治:把发病严重的植株直接砍掉或拔掉,拿到田外面烧掉,然后先在病穴里施放一些生石灰进行消毒,再对其它植株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3防治方法 3.1注意物理防治 (1)加强玉米制种地的栽培管理,并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 (2)所选取的制种地要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 摘要:针对玉米纹枯病在玉米制种田的传播、发病条件和规律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来阐述怎样很好地诊断和防治玉米纹枯病,提高玉米制种田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制种田;危害;防治 (下转第184页)农·林·牧·渔 188 广东科技2012.12.第23期

玉米主要病害识别

玉米主要病害识别(完全版)赶紧收藏吧,超级实用! 一、玉米大、小斑病: ①大斑病。侵害叶片。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 ②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1-2个同心轮纹。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二、玉米圆斑病:

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0.3-0.5厘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 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

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

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的失绿狭窄条纹。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玉米纹枯病发生及防治

玉米纹枯病发生及防治 玉米纹枯病俗称花脚秆病,是我县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全县各地发生普遍,危害较重,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为确保今年玉米增产增收目标实现,各乡镇应及时抓好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工作。 一、症状识别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鞘、茎秆和果穗上,特别是在抽雄至灌浆期病情发展最快。该病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造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淡褐色或淡黄色,病斑分界不明显。病斑常连片,形成较大的云纹状斑,中间白色或枯黄色,边缘褐色。 二、发病条件 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发病。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 三、发生情况 近期我站测报人员在相如、睦坝、兴旺等乡镇调查,其病株率0.3-3.7%,平均1.6%,病指0.1-1.24,平均0.67。目前适温高湿天气极利于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扩展。预计玉米纹枯病中等发生,部份地方中等偏重发生,全县将发生3.8万亩左右。 四、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换茬,并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残体。 2、选择生育期短、抗病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3、施足基肥,适施氮

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疏施磷锌肥。4、合理密植,扩行缩株种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5、加强田间管理,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发病条件,搞除茎部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销毁。6、适时施药防治,当病株率达20-30%时,亩用300克/升苯甲·丙环唑(爱米TM)20-25毫升,或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5-50克,或28%井冈·多菌灵(优杀TM)100克,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喷雾重点是玉米中下部发病部位,施药间隔期为7-10天。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 2 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 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着,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 5 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2)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 倍液喷雾。(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 收。危害特点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 内取食嫩叶叶肉,3 龄食叶成缺刻,5 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

吃光。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 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 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 15~45 克对水50 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 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 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 倍液喷雾防治。 (2)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 号防治,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3、玉米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 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形态特征卵长约,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 。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

玉米制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制种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瘤黑粉病 1.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或角状菌瘤;雌穗发病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瘤。菌瘤外表是一层银白亮膜,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以后遂渐变成灰白色,后期变成黑灰色,最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粪肥上及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病害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此外,病菌也能从伤口侵入。冬孢子在玉米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玉米抽雄期蔓延最快,形成发病高峰,直到玉米成熟后停止侵染。 1.2发病环境条件玉米在全生育期内都可以感染瘤黑粉病,尤其以抽雄前后一个月内为盛发期,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造成生理干旱,抗病力弱,利于发病;苗期高温多湿、人工去雄作业、虫害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伤口,都会严重发病;连年制种田及高密植田或灌溉时间间隔长,造成水分时少时多,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使病害发生较重。品种抗性:一般紧凑型品种较抗病,披散型品种抗病差;硬粒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 1.3防治方法:防治此病采用减少菌源、选用抗病亲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3.1 减少病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带出田外深埋;进行秋深翻整地,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避免用病株沤肥,粪肥要充分腐熟。与非谷类作物轮作倒茬2~3年。 1.3.2 利用抗病自交系用于生产,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选择紧凑型品种、硬粒型品种。 1.3.3化学防治:用含有粉锈宁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拌种;在可见叶10—12叶喷施好立克3毫升/亩,喷施2次;或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150克/亩或5%福美双150克/亩,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 1.3.4 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避免偏施、过施氮肥;灌水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易感染期必须保证水分充足;及时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人工去雄尽量不要造成大的伤口,均可减轻病害。 2.玉米红蜘蛛 2.1症状及发生规律: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为害玉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

玉米十大病害

玉米十大病害识别 一、玉米大、小斑病 ①大斑病。侵害叶片。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②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1-2个同心轮纹。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 二、玉米圆斑病 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0.3-0.5厘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 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 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的失绿狭窄条纹。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六、玉米粗缩病 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色多呈浓绿色,叶片宽而短、脆、硬,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呈对生状。麦套夏玉米,一般在苗期5-6片叶时即可感病。从外部形态上看,多数病株在叶背、叶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

玉米病害大全高清玉米大斑病

简介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崔敏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在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文章简介了该病的症状表现规律,提出了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症状发生防治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一、症状表现 玉米纹枯病主要侵害叶鞘,也可为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最初从茎基部叶鞘感病,以后侵染叶片及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先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由灰绿色逐渐变为白色至淡黄色,后期变为红褐色云纹状斑块。叶鞘受害后,病菌常透过叶鞘而为害茎秆,形成下陷的黑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常出现很多白色霉层。温度较高或植株生长后期,不适合病菌扩大危害时,即产生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为褐色。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发展,叶片萎蔫,植株像水烫过一样呈绿色腐烂而枯死。 二、发病与流行规律 玉米纹枯病以遗留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的菌丝、菌核越冬,病株上的菌丝经过越冬后仍能存活,是其初侵染源。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感病的玉米杂交种、自交系有关,与菌丝和菌核在病株及土壤中的越冬数量有直接关系。夏玉米受害最重。从苗高1m到成株期都可受害。一般先从茎基部叶鞘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的叶鞘蔓延。受害严重时,叶片萎蔫,甚至整株枯死。 菌丝生长温度10℃一38℃,最适温度为26℃一3l℃,若温度低于20℃,又遇干旱(相对湿度在75%以下)均不利于病菌的生长。 三、防治方法 玉米纹枯病是土传病害,寄主多,其防治应采取以清除病源、加强栽培耕作为基础,重点使用化学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1清除病菌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xx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xx大斑病 1.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 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2.发病规律: 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摘要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生育时期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1]。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时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及茎秆上,最初为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发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2]。其他病虫害还有玉米绣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虫等。 2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的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3]。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的播种面积,推迟夏

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症状 我国1966年在河南辉县首次发现,接着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北京、内蒙古也有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变红紫而干枯。发病重的叶片发黄,变脆,易折。病叶鞘、病果穗的苞叶也能现花叶状。发病早的,病株矮化明显。该病发生面积广,为害重。. 病原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简称MDMV,称玉米矮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50×12~15nm,在电镜下观察病组织切片有风轮状内含体。体外保毒期为24小时,年后仍5倍。病株组织里的病毒在超低温冰箱保存1000~2000,稀释限点℃55~60致死温度. 具侵染能力。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该病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发芽出苗后也可成为发病中心。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传毒蚜虫有玉米蚜、桃蚜、棉蚜、禾谷缆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等23种蚜虫,均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其中玉米蚜是主要传毒蚜虫,吸毒后即传毒,但丧失活力也较快;病汁液摩擦也可传毒;染病的玉米种子也有一定传毒率,一般在0.05%上下。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马唐、虎尾草、白茅、画眉草、狗尾草、稗、雀麦、牛鞭草、苏丹草等。玉米矮花叶病毒有A、B、C、D及O株系,其中A、B两个株系最重要。A株系主要侵染玉米和约翰逊草,B株系只侵染玉米。我国已鉴定出B 株系、O株系。病毒通过蚜虫侵入玉米植株后,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该病发生程度与蚜量关系密切。生产上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玉米品种和对蚜虫活动有利的气候条件,即5~7月凉爽、降雨不多,蚜虫迁飞到玉米田吸食传毒,大量繁殖后辗转为害,易造成该病流行。近年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北移大面积发生。一是主推玉米品种和骨干自交系不抗病,自然界毒源量大,气候适于介体繁殖、迁飞等。二是种子带毒率高,初侵染源基数大。经检测81515、M017、掖107种子带毒率分别为0.1%、0.13%、0.16%,8112为l.04%,7942的种子带毒率高达12.6%,黄早4、478未检测到种子带毒。种子带毒率增高,致田间初侵染源基数 增大,在抗病品种尚缺乏情况下,遇玉米苗期气候适宜,介体蚜虫大量繁殖,病毒病即迅速传播。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如丰单l号,中单2号,农大3138,农单5号,新单7号,郑单l号、2号,黄早4号,武早4号;鲁单31号,丹玉6号,陕单9号,丰三1号,陇单1号,天单1号,武105,东泉11、1 2、13号,张单25l,中玉5号,冀单29号等。 2、在田间尽早识别并拔除病株这是防治该病关键措施之一。 3、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 4、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玉米大斑病

简介 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

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 病原物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生因素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2)栽培: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②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③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②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③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④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⑤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⑥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小斑病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2012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2012-5-9 09:26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玉米种病害症状及防治(附图片)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

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中单2号、豫玉11号、豫玉34、丹玉13及掖单系统杂交种等 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1~3厘米。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然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冬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防治方法:①种植杭病品种如郑单14、豫玉34、丹玉13中单2号等。②清除田间 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玉米生长各阶段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一、出苗期 这一阶段基本没有病害,但为了防止出现“老小苗”的现象,达到促根壮苗的目的,主要的措施有: 1、早间定苗。应在三叶期间苗,四叶期定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缺苗断垄较重地段,可留生长一致的双株,确保密度。 2、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并喷施新高脂膜,疏松土壤,防止病菌侵染,保护禾苗茁壮成长,消灭杂草,促根深扎。 3、追肥浇水。追肥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要根据植保要求施肥并喷施壮穗灵,有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苗期的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苗期遇涝,应及时挖沟排水,并及时中耕,以便还苗。 4、防治病虫。玉米苗期害虫主要为粘虫、蓟马,防治粘虫可用50%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新高脂膜喷雾提高药效,防止病毒病复生。 二、穗期阶段 1、玉米大斑病 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2、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病害防治常用农药(自己整理的)

1腐霉利 腐霉利是新型杀菌剂,属于低毒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商品名称Sumilex,速克灵,杀霉利,二甲菌核利,速克灵、黑灰净、必克灵、消霉灵、扫霉特、棚丰、福烟、克霉宁、灰霉灭、灰霉星、胜得灵、天达腐霉利 特性与作用内吸性杀真菌剂,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真菌有特效,能防治果树、蔬菜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对苯丙咪唑产生抗性的真菌亦有效。使用后保护效果好、持效期长,能阻止病斑发展蔓延。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可取得满意效果。天达腐霉利对作物的保护作用突出,持效期长,能有效阻止病斑的发展。不管在发病前进行保护性使用或是在发病初期使用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喷洒后可以通过作物的叶和根迅速吸收,因此,即便没有直接喷洒到药剂部分的病害也能被控制,对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深部的病菌也有效。天达腐霉利的耐雨性好,与常用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机理完全不同,因此在苯并咪唑类药剂(如多菌灵)防治效果差的情况下,使用腐霉利仍然可以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的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的防治。 2异菌脲 异菌脲是二甲酰亚胺类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适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瓜果类等作物早期落叶病、灰霉病、早疫病等 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它即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产品特点1.适用于瓜类、番茄、辣椒、茄子、园林花卉、草坪等多种蔬菜及观赏植物等。主要防治对象为由葡萄孢菌、珍珠菌、交链孢菌、核盘菌等引起的病害。如灰霉病、早疫病、黑斑病、菌核病等。2.异菌脲是一种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通过根部吸收起内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 3 多菌灵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化学名: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功能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施用防治麦类病害(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小麦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防洽水稻病害(1)稻瘟病。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2)水稻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喷水稻茎部。(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防治棉花病害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在油菜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防治花生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花生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防治蔬菜病害(1)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2)黄瓜炭疽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果树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3)苹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