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一、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培养激发学习作文兴趣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这是老师们非常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为就目前作文教学现状看,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是不高的,老师和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效却不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作文的,他们带着一种惧怕和厌倦心理,把作文学习变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2)兴趣虽然不能作为学好作文的唯一原因,但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导致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的有无和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相关的。因此,在研究作文教学工作时,对学习兴趣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作文学习任务的强大推动力和必不可少的前提。

(1)动力。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换句话说,学生学习作文的最佳动力是对作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推动学生学习进程的动力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外在动力,如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督促,社会舆论,班集体的风气等;另外一种便是内在动力。相比这下,内在动力更为重要。这种内在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由三个心理要素构成的,一是学习动机,二是学习兴趣,三是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这三者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起支配作用。即是说,学生有无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材料、内容有无兴趣。因为小学生对正确学习目的缺乏理性认识,即使有些认识,也难以用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经验证明,对小学生来说,凡是他喜欢学的,就有动力,就能引起他的注意。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一至二篇日记,那些对作文表浓厚兴趣的学生岂止一、二篇,三篇五篇,七篇八篇都不止,这些学生并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学习兴趣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它可以使学生整个认识活动积极主动化。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感知事物的主动性,观察事物的敏锐性以及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所以我们无论教学生学习哪门功课,首先要使他们爱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等于在他们学习进程中安装上一台率最大的发动机。

(2)前提。心理学上讲:“推进认识,发展思维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对认识对象发生兴趣。”

学好作文的条件很多,如:必须要有阅读的基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要有一定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懂得一些写作常识,有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写好作文,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但这些必须以对作文表兴趣为首要前提。

二、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任何人的任何兴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也必然是学习作文过程中的产物。这种兴趣的形成既和主观因素有关,又和客观因素有关。作为课堂教学主导因素的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开掘,善于引导,用满腔热情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方法,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在当前教学不断改革的年代里,教师的眼光不应该只瞄在方法的变更上。因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总是

伴随着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总是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学习新方法,首先要学新思想,要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有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之间的矛盾。否则指导思想不变,方法再新、再先进,一学就有可能走样。方法作为实现目的手段,它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提高了,明确了,方法不仅好学,而且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则正确地反映了有法与无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过去在研究作文教学时,往往在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上谈得比较多。但是从培养兴趣的角度讲,仅仅把作文教学过程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就远远不够了。因为教师虽然想教,而学生主观上却没有想写的愿望,这仅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首先让学生想写、愿意写,然后再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最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这样的学习过程可概括为:

“想写”→“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么样”。

下面按这样的顺序分别谈谈在每个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关于“想写”的问题

所谓想写就是教师要使学生乐意写作文,喜欢学作文,而不是任务观念或用其他带有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学生被动地去学习作文。

有些学生不愿意或不喜欢学习作文。归纳一下,大体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学生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作文;二是学生感到学习作文太难;三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热情。

如何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1)要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学习作文

学生对作文学习不感兴趣,就是因为错误地认为他不需要学习作文,他们不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思想感情,写作文就是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为了使学生体验到作文与自己目前生活、将来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老师都想出了很好的办法。

例如,有一位老师组织学生作军事游戏,一个学生由于在字条上没能用准确的词语写清自己前进的方向,使自己的同伴迷失方向,结果游戏失败了。老师就请这位同学把这次教训当作一件生动的事例写下来,学生从中感到了学习作文的重要性。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轮流写班级日记,把班里发生的大事记下来,并向全班公布,学生因为写的是自己的事,所以记起来很有兴趣。

经常听到一些小学生讲:我将来也不当作家、文学家,学习作文没用。有一位老师听到这些议论后,没有急于给学生讲大道理,而是请学生到新华书店去调查,看书架上摆的书究竟有多少是作家、文学家写的。经过调查,学生看到了那一本本薄的厚的书非但不全是作家写的,而且作家写的仅占那些书的很少一部分。这个学生明白将来不管从事哪一种行业,都离不开作文。

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交谈自己假期里的所见所闻。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孩子们所谈的,都是自认为最能够吸引别人,打动别人的有趣味的事。老师明白这是学生产生了急切想表达自己假期生活区的需要。于是上课的时候,老师先不着急说要写作文,而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以表达自己感情的机会,一件件生动、真实、有趣味的事说出来了,自始至终学生们讲得兴致勃勃,使人感到孩子们确有非吐不快之感,最后教师作了简单的总结,要求孩子们把所说的写下来,很自然地完成了“一件有趣味的事情”的作文选材。

这位教师运用心理学上需要的规律,因势利导,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时机,满足了

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准确地把握中年级作文教学要求的深度。

上面谈到学生不愿意学习作文的原因之二是感到作文难。分析一下,造成学生感到作文太难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一是作文本身确有它一定的难度;二是由于有些教师未能把握中年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人为地拔高了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把本来就比较难的作文又人为地加大了难度。

例如,学生一上三年级,有的老师就搞命题作文训练。据了解,这样的训练也不是在低年级写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是由写话训练一下子跨到写篇训练,这不仅加大了难度,而且无法和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相适应。甚至还有提出开头结尾新颖,立意要高,选材要新要奇等等不恰当的要求。

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认识能力的综合反映。两个“综合”体现着作文珠难度,但是事物是可以转化的,不是向好的方向转化,就是向更坏的方向转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作这种转化工作的。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教师的工作既可以使作文由难变易,也可以使作文由难变得更难。

教师应该努力做好由难变易的工作。

一位教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这位教师一上课就讲:命题作文要比写一段话难多了,要不努力就学不好。教师的这句开场白本身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如果是讲给成年人,也无所谓。但对象是四年级的小学生。教师的本意很清楚,无非是想通过问题的严重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后面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就有可能冲淡那句开场白的作用,然而结果恰恰相反,这节课上得不够成功,不良的学习后果起到了验收报证命题作文难的作用。

为了解决“作文难”的问题,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新学期的一次作文课。

他们认为第一次作文课对把作文由难变易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先入为主。上好第一次作文课,就是想让学生一接触作文,就对作文产生好感,向学生预示成功感,树立学好作文的信心。

有的教师第一次上课时,设计组织与教学有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之中。如小语五册第一次习作,重点是训练写一段话的先后顺序问题。教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些不按顺序做事、写文章的笑话,然后请六位同学代表本组像智力竞赛那样看谁能迅速准确地重新排列好四幅图画的顺序。一节课上下来,既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更重要的是初上作文课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不感到困难和枯燥无味。

如果是一个基础差的班,有的老师就现身说法,把自己童年时代学习作文所走过的道路如诉家常一般讲给学生,或者以学生为例,介绍他们学习作文的成功经验。使学生从心里感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学好作文,不必为作文的学习发愁害怕。

一般地讲,新学期伊始,学生普遍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新的老师,新的学期,新的课本,……都会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新的刺激,往往可以诱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抓住新学期开始这个大好时机,上好第一节课,会使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更加高涨。

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有的老师为完成一篇作文的教学,往往从单项或分项训练入手,这种分散难点,化难为易的方法是很可取的。

例如,为了训练写人,先从训练写外貌、写对话、写动作、写心理活动等项入手,一项一项写得象点样子了,再综合起来写。

作文本身虽然有它一定的难度,但是并非难到学生无法逾越的地步,其实稍有一点难度的事情往往更能激发人们去探究它的兴趣。我们如果能正确地掌握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变作文难为不难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热情是培养学生学习作文兴趣的前提。心理学上讲,老师热爱本学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往往取决于他对所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有无感情。因此,融洽的师生感情,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老师对作文的热爱都是培养学生学习作文兴趣发不可少的条件。老师常常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老师如能在学生中谈论作文,用自己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去感染学生,这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反过来,老师对作文就成了一种枯燥无味、毫无生气的形式主义的过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尖锐地指出:学生对学习抱冷漠态度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上缺乏热情。这话讲得一点不为过分。

关于“写什么”的问题

“写什么”无非就是选材,如何在选材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下面分两点来谈。

(1)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

学生对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则更愿意、更喜欢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无论要求学生是写人、写物,还是写景、写事情,首先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了解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果大体上规定一个写作范围的话,则应该是学生的家庭、学校或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区。同时要和他们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相适应。有的教师给学生出的作文题目是“春”,结果学生写得不理想。为什么呢?因为“春”是个抽象的概念。四年级小学生对春的理解还是零碎的、具体的、感情的,有的教师甚至还要求学生写出春的寓意。长此以往,学生想写,却又写不出,很快便会丧失兴趣。再如,小语七册16课后要求写“小闹钟”,我们是拿一个造型陈旧的马蹄表作教具好呢?还是拿一个具有八十年代特点的闹钟好呢?哪能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命题对路,写作范围具体,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十分重要的一环。

(2)多给学生一些选择的自由

在作文教学中,统得过死,指令性东西太多,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现实生活区中寻找,选择真实的材料,打开学生思路,把学生从总是检钱包,上车让座,帮助老大爷背包袱之类中引导出来。例如,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写一个事,他先给学生读了一篇学生写的草稿,内容是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偷拿了对方的棋子,两个人因此吵架,后来偷拿棋子的同学承认了错误,两个人因此吵架,后来偷拿棋子的同学承认了错误,两个人握手言好。读的时候,作文内容常常引起学生们会心的笑声。学生的笑并非是因为内容的可笑,而是因为感到写了他们自己。这样做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当时就说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有说一次排队买大饼亲眼看见服务员抵制走后门的不正之风的;在说自己曾经私自拿了农贸市场上农民的韭菜后又退还的;有说改正嘴馋的毛病……正面的,反面的都有。学生感到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一捆韭菜,一张大饼、一把小枣、和盘棋,事情虽小,都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这些素材看既看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新鲜质朴的孩子气。这些素材,学生写起来顺手,感兴趣。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写什么的时候,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感受体会生活,写出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他们自己的天真幼稚,写出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点绝不可以由老师取而代之。

写真情实感,不仅是为了完成四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这样一个事实:一位作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一篇日记里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日记内容记载了他在学习小组学习时,趁人不注意拿了主人家的向日葵盘。事后向主人赔钱道歉,得到主人的谅解。日记语言欠缺功夫,但内容真实生动。老师发现后,找了一位作文成绩较

好的学生,把那位同学拿向日葵的经过说了一遍,让他去写。写出后,文章语言虽然流畅,但内容却明显不如前者生动,老师拿着这两篇作文请同学比较,同学们也一致说前者好。后来两个同学都说,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觉得有的可写,觉得有意思,瞎编就没意思。

关于“怎样写”的问题

“怎样写”涉及的问题很多。“怎样写”无非就是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知识,训练学生写作基本功。归根结底,学生怎样写还是老师怎样教的问题。

中年级作文这要求主要是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有条理。要想推进学生对“条理”、“具体”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发展学生的逻辑和形象思维,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条理”,“具体”这两个认识对象的兴趣。

要使学生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在写文章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上讲,教师愈是能使学生清楚地、生动地、具体地了解每一具体知识的意义,以及这些知识所具有的明显价值,就愈能吸引学生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就愈能调动其积极性。

再如,有一位老师一上课就讲:今天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件事”,就一个要求,写具体,下面就写吧。同学们拿出笔,摊开本,但动笔写的却没有几个。等了一会儿,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还写啊?”学生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们不懂得怎样写才叫具体?”其中一个学生说:“您能不能具体地讲讲什么叫具体?”都是一听笑了,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刚才我的要求提得很不具体,所以你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具体,可见写文章说话不具体,就很难使别人理解你的意思。”接着教师就开始讲什么是具体,写具体的重要性,结果学生学得很有兴趣。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写作规律很复杂,涉及面很广,开始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过高。无论是写作的内容还是方法,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学生会一样再学另一样。逐步使学生通过“怎样写”的一个又一个关口。这样做才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于“写得怎么样”的问题

我们用“写得怎么样”来概括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老师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心理学上讲有两个心理功能,这里所讲的写得怎样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合理地使用这两个心理功能──“激励”、“评价”。因为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两个心理功能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后的愉快,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要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一文中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

这话讲得十分精辟。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头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

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位老师给学生规定,如果哪些同学作文成绩好,就可以优先知道自己每一次各科考试成绩,这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刺激正是利用人们急切想了解自己劳动成果的心理,利用学习效果的反馈作用,时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作文成绩的评写,应该灵活一些。

目前,在作文作业中评分严,评分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是“分为我用”。即不被死的标准所束缚,机械地衡量学生的作文实际水平;而是根据全班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来评定分

数。有一次和小学生座谈,曾问一个学生:作文得了2分怎么办?他说没得过2分,老师从来不给我们得2分。又问:“写得不好也不给2分吗?他回答说,写不好,老师就帮助我们写好,再给分。这位老师这样做是十分明智的。否则老师看到学生的作文合要求,一怒之下,划上一个2分,很可能就像一盆冷,将学生学习兴趣浇得荡然无存。

有的老师讲:我给学生作文分数的根据是我每次提的要求,而且往往是以一项要求为主,只要基本上达到这项主要要求,起码80分。至于其他方面差些,以后再说。对小学生的作文不要求全责备。孩子们使用分配能力还比较差,顾此失彼,不足为怪。

正确对待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荒唐的笑话。对这些笑话老师万万不可作为反面教材,经常挂在嘴边。有的老师将某些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在课堂上用夸张的语调读出来,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弄得那些同学哭笑不得,精神十分紧张。这样效果是不好的。长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障碍,对教师的教育要么疲塌,畏葸惧怕;要么对抗执拗,拒绝教育。所以老师的教育要适应学生内心的需要,即对表扬,对获得良好成绩的需要。要知道,低年级乃至中年级的小学生追求老师的爱可以成为他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

当然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但这种批评应当是善意的、正面的。不管表扬也好,批评也好,对学生都应起到激励的作用。对小学生则必须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二者关系绝不应颠倒。

“想写”→“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么样”这个训练过程,最后能使学生“想写”→会写→写好”。这就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出发点、过程及归宿。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这个重要作用就是使这三个环节畅通无阻,循环往复,起到相互影响,相互刺激的作用,使学生始终在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下学习作文。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起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就必须不断地更新与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课堂为学生设置“问题的情境”。激起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所谓“问题的情境”就是老师的提问可以设置对立的设想,即矛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选择的困难,吸引学生认真思考,激发认识兴趣。这种对立的设想可以是“是”与“非”的对立,如让学生排列顺序错乱的图或句子。也可以是“似懂”与“非懂”的对立。对认识对象,学生如果不经过认真思考,一看就能辨别出“是”与“非”,或一看就懂,或怎么看也不懂,就有可能对认识对象失掉兴趣。只有那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就在学生心理中出现懂与不懂,是与非的情境,心理上出现矛盾,就必然要导致人们解决矛盾,要求心理平衡。懂与不懂,是与非的矛盾就会使学生产生力图了解认识对象的内在愿望,这就是求知欲。

如一位教师在讲完《猫头鹰》这篇习作例文后,又读了一篇写鸟的文章,文章语言流畅,语汇丰富,读后老师问这篇文章写得如何?好,还是不好。当时大多数学生说好,但也有个别学生说不好,最后,认为不好的理由占了上风。因为作者只写了鸟的一般性,读后不知是什么鸟。《猫头鹰》这篇文章好,好在抓住了猫头鹰的特点,即使作者不点出写的是猫头鹰,读者也会知道。

利用迁移的规律,激发学习作文兴趣。

有的老师巧妙地运用迁移的规律,将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经验、兴趣迁移到作文上来。这要比采用强制手段或简单的说教更有作用。

我们去听一位者老师指导学生写小白兔的作文课。课上老师拿出一只小白兔,同学们除了看兔外,还看一位同学。原来这位同学是兔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请这位同学谈他养兔的体难。课后我们了解到这个同学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但是这个同学原来对作文并不感兴趣,成绩也较差。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好呢?显然这位教师运用了迁移的规律,将这位同学养兔的兴趣迁移写作兴趣上。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习作文兴趣。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学生的自尊感、荣誉感,完成任务的需要感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会更强烈地表现出来。

开展竞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竞赛活动可以在课外进行,也可以在课内进行,可以举行规模较大的、较正规的专题竞赛,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单项比赛。

如一学期搞一两次命题作文竞赛,也可以找一种小动物,看谁能用最生动准确的语言把小动物的外形顺序说或写出来,……一面小红旗,一朵小红花,几句亲切的表扬,都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讲过:“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洛克这里讲的娱乐无非就是兴趣。希望能够引起老师对兴趣问题的注意和重视。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已对写作缺乏兴趣,写作难已成为学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方法,来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活写作情感。 在作文课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一说写作文时,学生便愁眉苦脸,长嘘短叹的。有的手托着下巴无从下笔,有的不断撕碎稿纸……谈“文”色变,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未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他们写作的情感。 1、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努力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作文教学的要求,才能具备独立地运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激活学生的情感。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满腔热情地进行习作。以情感激活学生习作的欲望是作文指导的好方法。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寒假生活二三事》,时间过了十来分钟,大部分学生仍未动笔。这时,我灵机一动,给学生出了几个分题目:《难忘的一个假日》、《寒假生活拾趣》……学生立刻跃跃欲试。因为后来出的几个分题目,抓住了寒假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勾起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 (二)、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题材,让学生有内容写。 写作课上,学生为写不出作文而愁眉苦脸,咬破笔头,写作时,不是胡编乱造,就是抄袭套写。写作能力始终不见提高,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生活积累,二是缺乏语言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启发学生动手找“米”,“米”在何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学会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重视观察积累,写作左右逢源。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学会观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随便看,随时注意周围世界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物。柳树发芽,蚂蚁搬家,看的电视,犯了错误等等。这是一个没有压力的作业,学生自然十分乐意去做。当然,光这样看看可不行,教师每天要定时安排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流当天看到的事。这种交流,既可以相互启发,又增加了材料,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学生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大受学生欢迎。如果说学生最初的观察较

浅谈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体会

浅谈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谈谈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

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三、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小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小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它对于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的境界。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教会学生面容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手段小学生每看到新鲜事物,都会问“为什么”,这就潜在了观察的契机。因此,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作文举兴趣的基本手段。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观察事物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往往是看了之后,无法用评议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交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学生观察事物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现时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而进行深入的观察,使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平常经常观察一些小动物、小植物以及一些小制作、小物件;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日积月累,就会“言之有物”。 2、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抑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如拔河、打扫教室等,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

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小学生想象力非常活跃,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会想象出许多既现实又非常新鲜离奇的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1、在看图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阶段有许多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在指导学生看图作文,首先要从整体入手,弄清图中的大意,然后把图中的事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应的事物形象结合起来,边观察边想象,作到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看、思、说、写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五年制课本第九册第一单元看图作文,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办公桌上摊开的课本及书上放的眼镜可想到什么?(教师刚工作结束);从小姑娘的脸上露出的微笑说明了什么?(感谢教师,为教师的节日而快乐);从小姑娘给教师送花可想到什么?(教师平时的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关心爱护学生……),从地球仪想到什么?(教师宽广的胸怀桃李满天下);从笔筒、墨水瓶想到什么?(教师辛勤耕耘……)……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学生就会写出一篇好的习作。 2、在一般性的命题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这样的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编故事”“续故事”“缩写”“扩写”“科幻作文”“童话作文”等富有想象因素的作文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训练时,要使学生解放头脑,大胆想象,对“相入非非”的学生不要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而要在表扬其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让学生讲为什么要这样想?根据什么?对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扬,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

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怎样激发

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怎样激发? 英语写作主题:瑞思News大征集! 目的: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热情,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 写作是一个人英语能力的综合表现,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写,为什么呢?因为本身就读书少呀!怎么才能让他们愿意写呢?瑞思英语老师提出一个方法供参考。 这年头,孩子们不图名就图利!你要名,我赐你瑞思小记者证一枚,畅行办公室无阻!你要利,我给你稿费,让你成为班级首富! 另外,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英语写作任务够正式:宣讲时要正式,这是一个你展示才华的时刻!形式要统一,每月几号收稿,几号发稿费,定了就不要改。记者证也要重视,够专业才行!最起码有瑞思logo。 2)及时鼓励孩子写作:总有害羞的,那么就要威逼利诱啦!这就要看你了解不了解你的学生了,是人就总有弱点,或者说是欲望。有的只是想获得你的肯定而已。那就及时鼓励他们吧! 3)英文写作文体不限:有人偏爱诗歌,有人偏爱小说,有人写写笑话,有人写写观后感。不要限制孩子们的写作内容,他们才会更愿意写! 3)家校配合:瑞思老师们做了这么多,家长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弄一个小记者授牌仪式,或者报纸启动仪式,让家长知道,瑞思能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家长就负责催稿吧!

总之,经过实践,孩子们大部分都是愿意参与其中的,英语写作能力也都有提高。孩子们关注的东西会更丰富,以前只看电影,现在也会看一些书籍,能体会外国的文化,有思想的火花碰撞。 一切都源于兴趣,大家一起把事情变得有趣吧!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瑞思学科英语于2007年进入中国,依托霍顿·米夫林·哈考特(HMHG)集团全球丰富的教育行业经验和优质的产品资源,备受孩子和家长的青睐,经过十年的努力,为3-18岁的中国孩子创造与国际先进标准同步的教育体系。在全浸入式英语环境中,帮助孩子掌握语言背后的逻辑、文化、思维方式,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演讲演示的能力及创造力。作为美式教育领航者,鼓励孩子用思维认知世界、用思考读懂世界、用思想改变世界,希望通过对英语思维力及未来领导力的培养,让中国孩子成为杰出的世界公民。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增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实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有时候某个同学读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讲台前念给全班听,与同学共同分享,还有的同学找别人借作文书,更有甚者,专门利用周末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作文书籍,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换,共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素材也逐渐多了,口头表达水平也有所增强,潜移默化中也学到了很多写作知识和技法,在实际写作中,不但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而且也能使用很多灵活的表现手法。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平时不增强这方面的训练,却指望着“拔苗助长”,一蹴而就,那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时间稍长,学生对写作便失去了兴趣,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升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学生不但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能够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能够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是记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作文布置下去后,第二天,同学们陆续地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流露出上初中后学习上的不适合,甚至是学业负担带给自己的诸多烦恼。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特别提到数学带给自己的苦恼,在作文的最后她发出了这样的“呼救”——谁能帮帮我,我该怎么办?于是,我给她批上这样一段很平常的话:有一个人能帮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况,数学老师在课后还说你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呢!从这以后,我不但能察觉到这位同学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还听说她在数学课上表现很积极。试想,如果自己当时评改作文的时候,就是简单的一个等级和日期,她也许会如此茫然下去,永远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金秋十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场采摘活动。到了果园,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苹果、枣子,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飞也般得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他们以《快乐的采摘》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写“下水文”,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下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是,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提笔不懂如何开头,写什么内容。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学写作就得多读书,多积累,要做到读得多、读得广、读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把符合学生阅读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课外书籍借给他们,平时加强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对精彩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读成背诵。随着阅读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构风格,接触到大量优美的语言,长期的阅读,可以使优秀作品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和在一起,模仿优秀作品的语言并加以创造;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语言通顺流畅,出现了新鲜活泼的写法,能积累越来越多的写作知识。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写作需要思维有条理性,对现实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创造力。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全提,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本身对写作内容、要求的熟知程度,

教师运用别出心裁,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所要写的人、物或事,引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潜意识里的活力因子。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我首先向学生你提出问题:“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值得你敬佩?”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个学生说:“我要写我的好朋友,他善于帮助别人,学习刻苦,我敬佩他。”有的说:“小华平时比较调皮,可他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有个同学呕吐了,他第一个抢着去打扫脏物,我敬佩他。有的说:“班主任关心学生,学识渊博,我敬佩她。”学生说得非常起劲,我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最后学生相互评价谁讲述得具体生动。学生纷纷上讲台来讲,在相互评价中受到启迪,提高了写作水平,所写文章条理性强,内容深刻;学生的思路各不相同,写法标准立异,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 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认为作文是件很难甚至很可怕的事情。对于这些学生,我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启发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强求有华丽的词语,生动的语汇,只要做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现学生作文中有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作并不可怕,写作文的自信心随之增强。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其中地“热爱”可以说就是兴趣,兴趣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魏书生曾将学生的日记形象地称为“道德长跑”或“心灵的闪动”,经过在日常教学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周记确有类似的功效。在周记中,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乃至各种感受、体会、心情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尽情地宣泄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自由的诉说喜怒哀乐中训练表达能力,坚持下来,那将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也将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的周记应体现“真实”、“有趣”和“自然”的原则,为作文写作积累丰厚的素材。 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如配合记叙文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写一些纪实系列、美景系列、感悟系列的文章,让学生掌握不同题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配合说明文教学,可以安排名胜古迹、家乡风貌、居室特点等多种写作角度让学生练笔;还可以配合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安排名人名事、警句摘抄、时事评论等角度和题材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的内容、崭新的角度、灵活的形式,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障碍表达”的愉快。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把周记视为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和一方独抒心灵的情感田园,并且在这块充满乐趣的园地里,放飞天性,在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交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记录,进行积累等等。之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贴鼻子”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北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贴鼻子”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三、进行仿写训练,体验写作的兴趣 高尔基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茅盾先生说得更明确:“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讲授工作完成之后,我通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本单元某篇课文或某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行文风格,完成一篇仿写文的写作,至于模仿哪篇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有的学生在学过《背影》一课后写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在学过《谈骨气》之后,交上来一篇抒发志向、抱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在学过《故乡》之后,用饱含温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这样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体现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种方法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种方法 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就是听、说、读、写,写作在许多中学生心中是个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要抓得紧、抓得细。就会象毫末之苗终成合抱之木一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 提高的。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教师产生了一种近乎错误的认识,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可有可无,说多了耽误时间,说少了无济于事,教学的任务之重,作文的次数又有限。于是,每次作文干脆简单的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冥思苦想各显神通。殊不知,长此以往“作文难、作文烦”就成了学生的通病。所以,在作文中我们要进行多样化的指导,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训练。“练”的过程,即运用要领实弹射击的过程。单一刻板的训练方式和无休止的重复,只可能是事倍功半。只有不拘一格“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才可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写作佳境。为 此,要多渠道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让学生勤于练笔,训练能力。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像开车、像杂技表演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需要多次的训练。有些学生怕作文,遇上作文,笔头咬烂了还是写不出几行字,这是因为学生手里的笔不熟练的缘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写,大胆写,勤于写,这样学生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就 会舒畅。 除了课本中要求写的作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加强日常练笔。如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考试成绩差了,竞赛获奖了,下雨了,刮风了……凡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随时记录的意识,记下对人、对事、对物的见解,点滴。 二、让学生敢于模仿,想象创新。 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因为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种捷径。而想象却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才能轻松地进行创新。所以,我们还应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模 仿,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我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 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 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切合的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学生不像城市的学生见识多、广、新、奇。所以,在教学中命题要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不要拿适合城市学生的命题给农村的学生写, 否则学生就无话可写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教师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 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扣“农”字出题,写出农村的特色。比如农村的人和事,素材很多:收麦子、喂猪、养鸡、赶集等等。这些农家人、农家事、农家景都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只有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中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 比较充实生动。四、鼓励学生积累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

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

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

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合水县三里店小学王丽 一、课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在小学阶段,习作向来就是个难点。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兴趣的缺乏导致了“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这个现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出勤奋,出智慧,出成绩,出人才。兴趣带来强烈的感情倾向和个性特点,它能使学习由难变易,由苦变乐,由低效变高效。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的研究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绽放乐趣。以生活为本源,成为与生活交流,与生命交流的平台,返朴归真,正本清源,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感兴趣、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写出自己的个性。 理论根据: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主动地探索它.孔 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习作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了“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二、实验假设及目标 1.实验假设: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出勤奋,出智慧,出成绩,出人才。兴趣带来强烈的感情倾向和个性特点,它能使学习由难变易,由苦变乐,由低效变高效。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的研究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绽放乐趣。以生活为本源,成为与生活交流,与生命交流的平台,返朴归真,正本清源,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够感兴趣、有创意地表达,从而写出自己的个性。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目的: ①激发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②形成速效,高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全面科学的作文评价体系、探索开发学生作文资源的教育途径。 ③撰写有一定理论高度和思想意义的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研究体会。 三、研究内容 1、在习作中激发兴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在习作中学会方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3、探索习作的指导策略。

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种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67235274.html, 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种方法 作者:冯升华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4期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学生却常常感到“写作难、难写作”。笔者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一直在习作教学的路上不断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几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消除障碍,提高信心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习作方面也是如此。面对习作提出的要求,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甚至看到习作的分值较高时,内心会产生恐慌。这时,教师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就某个观点或某个景点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词汇,在遣词造句方面下工夫,并教会学生正确表达的方式。只要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录下来,最后再润色一下字词,何愁写不出一篇佳作。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1.词汇的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读到好词佳句时应有意识地圈画并摘录下来。笔者时常以“不动笔墨不读书”来鞭策学生,只要他们养成了摘录的好习惯,注重平时的积累,就会在写作中做到得心应手。 2.素材的积累 知识在于积累,写作更离不开积累,特别是素材的积累。写作的素材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收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再加上平时的细心观察,写作素材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文思如泉涌。 三、刺激感官,激发兴趣 多媒体具有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色彩鲜艳等特点,它集图像、动画、色彩、声音甚至游戏于一体,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刺激,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乐趣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习写作抒情散文;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让学生练习写记叙文;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配写解说词。 四、提倡模仿,杜绝抄袭

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研究开题报告.doc

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起来,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通过查看、访问、问卷调查学生的作文得分情况,得出——我校学生在众多的考试中得分率都在50﹪左右,甚至在50﹪以下。作文得分低下严重影响学生考试的得分而且从长远看学生作文的得分率在中考、高考中会成为影响学生终身的大事。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只有攻克难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选题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担负着为初中、高中打基础的任务。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最为丰富,是培养良好习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培养他们的作文热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2、本选题的创新程度。 积累有助于表达,好的词句、精彩片断有助于学生说话和习作。更为重要的是,积累是一种“再生能源”,它反作用于再学习,

一旦燃烧起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宝。理解词义除了用到字典、词典外,还需要生活积累的参与。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除了联系上下文,离不开自己各方面的积累。材料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基础平台高了,看问题也就全面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浓了,学习效果就好,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总结出适合自己而又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研究价值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三至五年级提出的写作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写熟悉的人、事、物,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能依据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展开想象,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符合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我们的习作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陶冶情操,体会生活的美好。 所以我们认为把社会生活搬上讲(舞)台,师生同台演绎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的写作,而提升学生写作的关键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是作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关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些内在动力的驱使,学生就会逐渐对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效。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源于写作的需要。有了写作的需要,也就有了写作兴趣。而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又依赖于写作成功感的获得。例如,李明同学是我班写作水平比较差的一位,在一次写《我的父亲》的习作时,教师主要引导他发现父亲自上的优点以及父亲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教导他关心他,然后鼓励他开始着笔,继而一篇条理清析,语言生动,主题思想鲜明的习作跃然纸上,再后来,把此习作作为范文在全班示范,这样,不但鼓励了他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其他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首先要从生活中寻找练笔的素材。常言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个人情感炙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很多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理解水平和思维水平发展的实际确定作文的内容与主题,作文练习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并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在作文练习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景或确定一个生活实境,还应该实行与学生生活、思想密切相关的经常性的课外练笔。在练笔过程中,写作体裁能够不拘长短,不拘结构。因为笔下所写的是学生想要说是心里话,所以不会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 培养写作兴趣还要提倡通过模仿学习,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风。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自由度大,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讲,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良好的文风。即使起初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学习中加以创新,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就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摸不着头脑的事了,是有章可寻的,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只有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学会写作,这才是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作文才会感到轻松。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融洽感情。在作文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如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向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得满地都是,掉在地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要一把“自动扫把”,能够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

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表达。 2.融入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来说是智慧水平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十几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实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同学们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