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龙河尾填海工程方案

白龙河尾填海工程方案

白龙河尾填海工程方案
白龙河尾填海工程方案

白龙河尾填海吹填工程

天马经理部

年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1.1 编制依据 (3)

1.2 工程概况 (3)

1.3 自然条件 (6)

1.4 施工工况 (14)

1.5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4)

1.6 临时设施的布置 (15)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17)

2.1 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17)

2.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和施工能力测算 (19)

2.3 施工总体安排 (22)

2.4 施工总体布置 (23)

2.5 施工方法 (26)

2.6 施工测量 (32)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35)

3.1 施工进度计划 (35)

3.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5)

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 (39)

4.1工程管理 (39)

4.2工程管理组织体系 (39)

4.3 劳动力投入计划和保证措施 (41)

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43)

5.1 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43)

5.2 质量目标 (43)

5.3 质量保证体系 (43)

5.4 质量控制点 (43)

5.5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4)

5.6 质量控制措施 (44)

第六章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51)

6.1 安全施工措施 (51)

6.2 环保措施 (57)

6.3 文明施工措施 (5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设计文件

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5、《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239-2005);

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1997)》(JTJ/T320-96);

7、《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321-96);

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10、现场踏勘资料;

11、施工平面图:

12、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经业主及质检部门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范和规定;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名称--------------白龙河尾填海工程

1.2.2 工程地理位置该工程位于-------金湾区东咀,隶属--------- 1.3.3 工程规模

本工程拟吹填形成3.51km2陆域。设计吹填高程▽+3.570m,吹填料取自珠海航空城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海域砂料场。由于砂料场到施工现场地没有直接的航道,需要疏浚航道4500米左右的航道才能到达工地,工地范围内疏浚临时航道4200米,宽度100米,深度4米,疏浚工程量约为350万立方米,陆域形成需要吹填砂1980万立方米。

1.2.4 施工范围和工程量

1.2.4.1 疏浚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疏浚范围大浪山水道延伸线,详细范围见图1-2。

设计航道底高程为▽-4.0m,底宽60m,▽±0m高程面宽140m,边坡1:10,两侧超宽3.0m,超深0.3m。

疏浚工程量350万m3。

1.2.4.2 吹填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吹填范围白龙河尾回填区,回填总面积385.40万m2,(详细范围见图1-2)。

吹填高程▽+3.57m,吹填容积总量为1980万m3,

1.2.4.3 隔堤工程范围和工程量

本工程隔堤项目:隔堤结构均为袋装砂棱体。

隔堤1:全长为1867m,堤顶设计标高为▽+3.57m,堤顶宽度为3.0m,总填筑方量约为70000m3。

隔堤2:全长为1599m,堤顶设计标高为▽+3.57m,堤顶宽度为3.0m,总填筑方量约为59600m3。

隔堤断面见图1-1。吹填区与隔堤平面位置见图1-2。

1.2.5 取砂区位置

吹填取砂区位于珠海机场南海域砂料场,距离南堤角6000 m~8000m。

隔堤取砂区和吹填区砂料场为同一地方,距离南堤角6000m~8000m。

各取砂区平面位置见图1-2A、

图1-1 隔堤断面图

1.2.6 施工工期

本工程要求2016年6月1日竣工,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现调整为2015年5月底竣工,节点工期要求:

1、2013年8月1日前完成航道疏浚。

2、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1599m隔堤1。

3、2014年5月30日前完成回填区1、

4、2014年2月完成北护岸,及1867米隔堤2

5、2014年7月完成回填区3

6、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吹填区2

7、2015年6月完成竣工验收。

1.2.7 工程质量

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JTS257-2008)合格标准。

1.3 自然条件

1.3.1 珠海市气候

珠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偶有阵寒,但冬无严寒,夏不酷热;年日温差较小,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一四季特征

珠海市的天文季节时间与自然气候季节时间差异甚大。一年之中,各季节的时间长短不一,即使历年同一季节,开始的时间也不尽同。季节的提早与推迟相差达两个多月。

春季,是全年天气多变的季节。季内以偏东风为主,风向多变,气温变幅大,最高气温32.5℃(1987年4月23日),最低气温2.9℃12(1986年3月1日)。多数年份春季气候逐渐回升,至4月中旬,已接近年平均温度。个别年份的3月至4月上旬,仍有较强冷空气影响,甚至出现日平均气温小于12℃,持续数天的“倒春寒”天气。

夏季,5月至6月是雨季的前汛期。珠海市高空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西北侧,常受高空低压槽影响,多雷暴、骤雨等强对流天气,雨量增多。1962--1990年,最大的一次暴雨发生在1966年6月12日,日降雨量为393.7毫米。盛夏,从7月至10中旬,为台风盛行期。受热带天气系统影响,每年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台风的总称),有时会袭击和影响珠海市,并常因台风暴雨而成灾。7月至9月,是一年中相对酷热期,高空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多晴朗天气,温度高、日照多、蒸发大。历年中,?月的月平均温度28.6t,最高温度38,5℃(1980年7月10日) 秋季,干燥的冬季风逐渐代替了暖湿的夏季风(东南风),天气秋高气爽。初秋,还会受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低压及台风的影响,而带来大雨。10月下旬后,台风影响已近尾声,后汛期雨季结束。11月上旬后,冷空气活动开始增强,气温逐渐下降,旱季开始。

冬季,历期约一个多月,盛行东北季风。冷空气平均每隔7天南

下一次,两股冷空气之间,天气先出现奇暖,继而一股强冷空气来临,又变得寒冷。同时,海面常伴有6级以上的大风,历年1月是最冷月份,月平均气温14.5t,极端最低气温2.5℃(1976年12月29日)。冬季,晴天居多,尤其是前冬,雨量稀少,个别年份的12月和1月

竟然滴雨不下。冬春过渡期(2月),冷暖气流交换频繁,常会导致气

温连续偏低、阴雨连绵的低温天气。

二温度

(一)气温

1962年一1990年,珠海市年平均气温为22.4℃,岛屿年千均

气温又略高于大陆地区,大万山岛年平均气温为22.5℃。气温的年

际变化一般在21.6℃一23.2℃之间。年平均气温最高是1966年,

为23.3℃;最低是1984年,为21.6℃,有44%的年份最低气温

在7.3一5.O℃,为2年一遇;最低气温在3.0℃以下的年份只有7%,为14年一遇,有59%的年份,最高气温在35.0℃一36.O℃,为2年一遇,有33%的年份最高气温大于36.0℃,为3年一遇;有7%的年份最高气温小于35.O℃,为13年一遇。

1962-1990年珠海市(县)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表

表1-3 单位:℃

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14

.5

14

.9

18

.0

21

.9

25

.7

27

.5

28

.6

28

.3

27

.4

24

.7

20

.5

16

.4

22

.4

平均最高气温17

.9

17

.9

20

.6

24

.7

28

.6

30

.4

31

.8

31

.7

30

.5

27

.8

23

.8

19

.9

25

.5

平均最低气温12

.1

12

.9

16

.1

20

.2

23

.8

25

.4

26

.1

25

.7

24

.8

22

.4

18

.0

13

.7

20

.1

极端最

高气温

38.5(1980年7月10日) 极端最

低气温

2.5(1976年12月29日)

根据珠海市气候常规和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征,一般认为: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终间日期为农作物的生长期;≥12℃的初终间日期为早稻的安全播种期;≥15℃为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而珠海市≥10℃的年积温在8000℃以上,≥15℃的年积温为7091℃。

1962-1981年珠海市(县)各界限温度初、终期及其积温表

表1-4

要素

界限温度

累年平均80%保证率

初日终日日数

(天

温℃

初日终日日数

(天

温℃日月日月日月日月

≥10℃2

4

1

1

1 339

8043

.3

1

3

1

2

7

1 379

8405

.7

≥12℃8 2 1 1 327 7753

.4

2

2

1

1

6

1 360

8116

.9

≥15℃ 6 3 9 1

2

283

7090

.5

2

4

2

2

4

1

2

304

7311

.4

(二)地温

地温包括地表温度和地下温度。珠海地区只作了地表温度的记录。

从1976至1990年,历年平均为25.0℃。地表极端最高温度为64.7℃

(1988年6月2日),最低温度为1.3℃(1977年2月4日)。

1977-1990年珠海市(县)各月地表温度表

表1-5 单位:℃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平均温度16

.4

17

.0

20

.0

24

.3

28

.6

31

.1

32

.7

32

.0

30

.4

27

.8

22

.2

17

.9

25

.0

极端最高46

.1

49

.0

52

.4

57

.6

61

.3

64

.7

62

.7

62

.0

59

.9

55

.8

49

.7

43

.3

64

.7

极端最低2.

1.

3

1.

6

11

.1

13

.5

19

.5

22

.8

21

.7

18

.4

9.

6

5.

9

1.

7

1.

3

三 降雨

珠海市雨量充沛,1962-1990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985.8毫米,降

雨最多的1973年为2873.9毫米。最少的1963年为1200.9毫米。逐

年雨量对历年平均值的距平百分率在+50%—-45%之间变动。全年有两

个明显的雨季:4—6月为前汛期雨季,降雨主要是受锋面低槽、低

空急流、低涡或高空切变线等

天气系统影响所致,平均总降雨量84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2%;

7-10月为后汛期雨季,降雨主要受带热气旋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所

致,平均总降雨量946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7%。由于后汛期的台风

雨强度大、降雨量多,一次降雨过程可达200-300毫米,极易造成局

部洪涝。

1962-1990年珠海市(县)各月平均降雨量和所占年雨量的百分数情

况表

表1-6 单位:毫米

月份 要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雨量(mm ) 29.4 53.7 73.6 178.0 328.0 329.0 263.7 322.7 208.4 126.7

36.1 26.7 1976 占年雨量 百分

比%

1.3

2.5

3.8 8.9 16.4 17.0 13.7 16.8 10.6 6.2 1.7 1.3

年降雨量的地域差异较明显:香洲、下栅以北地区,雨量最多,一

般为2000-2200毫米;小林、三灶、南屏以及澳门半岛,雨量一般为

1800-2000毫米;大横琴、大万山等岛屿,雨量最少,一般为1700-1800

毫米。

1962-1990年,年平均降雨数为139.3天,最多的1975年为174

天,最少的1997年为106天。年内降雨日数主要分布在两个雨季,

占年降雨日数的74%,历年雨日最多月是6月(平均为19.4天);

雨日最少月是12月(平均3.9天)。1962—1900年的29年中,12

月滴雨未下的有2年(1980、1987)。历年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21

天,总降雨量162.6毫米,发生于1985年2月4日—24日

降雨强度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雨和特大暴雨等

量级。珠海地区不但降雨量多,且强度大、分布不均。年平均暴雨(日

降雨量50≥毫米为暴雨)10-11次,均集中在前、后汛期雨季,其中

5、6、8月暴雨最多。历年中,一日间最大降雨量为393.7毫米(1966

年6月12日)

1962-1981年珠海市(县)不同地区各月平均降雨量情况表

表1-7 单位:毫米

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资料

年限

下栅36

.4

44

.7

60

.7

15

0.

8

33

3.

53

6.

5

31

9.

9

28

0.

8

28

0.

8

13

9.

5

32

.0

35

.2

224

6.5

1962-

1981

香洲27

.9

50

.5

76

.9

18

2.

4

33

5.

5

34

4.

3

26

5.

2

21

9.

7

21

9.

7

12

6.

9

34

.1

25

.1

201

0.5

1962-

1987

小林34

.5

38

.7

58

.2

17

2.

5

34

3.

9

43

8.

8

25

1.

7

28

0.

8

28

0.

8

14

2.

2

29

.9

27

.1

211

1.1

1962-

1981

三灶22

.4

27

.1

45

.4

14

8.

1

31

7.

42

3.

6

22

7.

8

25

3.

8

25

3.

8

11

0.

9

36

.3

19

.8

191

2.3

1962-

1981

南屏22

.0

16

.4

39

.0

13

5.

6

26

2.

6

37

0.

4

23

2.

4

26

1.

6

26

1.

6

88

.1

65

.3

21

.6

172

8.4

1962-

1981

大横琴23

.1

23

.4

42

.2

15

1.

22

5.

1

34

9.

29

1.

2

25

5.

2

25

5.

2

13

7.

8

21

..

4

29

.6

178

7.8

1962-

1981

大万山20

.0

29

.4

54

.4

12

5.

19

7.

3

26

8.

6

27

4.

6

31

3.

7

31

3.

7

11

2.

1

34

.2

24

.8

174

6.6

1962-

1981

四风

由于受不同天气系统和地形的影响,珠海市风向具有随季风变化的基本特征。春季,多东南风和东南偏东风;夏季,南风和西南风居多;秋季,以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为主;冬季,北风和东北风最多。常年盛行东南风和东北风。

1962--1990年,香洲地区历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定时最

大风速大于40米/秒(1983年9月9日的台风)。各岛屿的平均风速

一般较大陆地区大,大万山岛年平均风速为6.5米/秒,尤其在冬半

年(10月至次年3月),各月平均风速均大于7.4米/秒。在南海各

岛屿中,万山岛一带的风速仅次于南澳岛。

全市大风日数(风速>17.2米/秒)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岛

屿78天、斗门17.1天、香洲9.2天。岛屿是全市开发利用风能的最

好地方。

珠海市(县)香洲及万山地区月平均大风日数情况表

表1-8 单位:天

份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资料年限

香洲0.

0.

1

0.

2

0.

5

0.

3

0.

8

2.

2

1.

6

1.

7

1.

0.

3

0.

2

8.

9

1962-199

0年

万山

8.

5

10

.0

10

.5

4.

5

1.

3.

5

1.

3.

5

2.

14

.0

6.

13

.5

78

.0

1962-198

1年

珠海市濒临南海,由于海陆垫面受热不同,形成水平气压梯度,

所以一年四季均能产生海陆风。海

风从东吹向陆地,出现时段集中在每天10--20时,大约14时前后达最大值;陆风从西吹向海洋,出现时

段集中在每天22时至次日08时,清晨前后达全盛阶段。

五湿度、雾和能见度

(一)湿度

1962--1990年,珠海平均相对温度为80%,岛屿较大陆地区偏大。一年中相对湿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秋、冬季受来自北方的干燥大陆性气流影响,相对湿度较小;春、夏季受暖湿的海洋性气流影响,相对湿度较大。历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月是4月(平均为86%),最小是12月(平均为69%),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3%(1977年3月4日)。

(二)雾和能见度

1962--1990年,香洲地区历年平均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1000米)9.2天。轻雾(能见度在100---1000米)只作天气现象记录而无日数统计,其多数出现在浓雾出现的月份里。岛屿的雾日较大陆沿岸多,浓度大,时间长。而影响珠海的主要是海雾,它的范围广,来去

突然,如果暖湿空气源源不绝地从洋面上得到补充,雾还可以持久不

散,对飞行、航海和部分陆上交通影响较大。

1962-1990年珠海市(县)各月平均雾日数表

表1-9 单位:天

份要素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3

3.3 2.2 0.1 0.0 0.1 0.1 9.1

六日照、蒸发

(一)日照

珠海市地处低纬,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

/平方米。1962--199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7.3小时,占全

年可照时数的44%,是省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日照时

数最多是1963年,为2544.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58%;最少

是1975年,为1605.2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36%。1962—1990年

平均各月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日照百分率为58%;2、3月最少,

日照百分率为24%。1962—1990年中,日照最多的月份为1966年9

月,日照时数达303.O小时,占全月可照时数的83%;最少的月份

为1978年3月,日照时数只15.9小时,仅占全月可照时数的4%。

(二)蒸发

对蒸发量的观测记录始于1976年。1976--1990年珠海的年平

均蒸发量为1706.1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与年平均蒸发量之差为273.9

毫米,说明降雨多于蒸发。季节间,夏季降雨量大于蒸发量;秋、冬

季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春季蒸发量与降雨量差异不大。蒸发量的年际

变动在1521.1--2128.7毫米之间,年内的分布以7月最大,达209.4

毫米;2月最小,仅73.4毫米。

七灾害性天气

对珠海市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冷空气、强

风和寒露风等。干旱、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偶或有之。

(一)台风

台风是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珠海市濒临南海,除1--4月

外,其他月份均可能受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的影响。影响全市的台风,不仅次数多,季节长,且强度较大。台风袭击时,所经之处,往往出现狂风暴雨、巨浪和暴潮。

1961—1900年的29年中,影响或登陆珠海的台风共107次(其中5次直接登陆),平均每年3.6次。影响频次最多的年份是1964年,达8次,最少是1987年只一次。一年中,受台风影响最多的是7、8、9月。历年中,初次台风最早是1964年5月27--29日的02

号台风;终末台风最迟是1974年12月1—2日的27号台风。有80%的初次台风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底;终末台风多在10月上半月。

1962--1990年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风力达10级,阵风12级以上(风速40米/私、)的有3次,分别在1964年9月5--6日、1979年8月2—3日、1983年9月8--9日。

1983年9月的09号强台风,于9日8---9时在珠海市登陆,台风中心经过拱北、九洲港,当时人们可见到青天和阳光,香洲湾仔沙的风力只有2--3级。从8时50分开始回南,风向从东北转向西南,风力不断增大。9--10时平均最大风力为30米/秒(相当于11级的风力)最大阵风大于40米/秒(即12级以上),8级大风影响时间长达22小时,12级大风也持续了5小时,降雨179.6毫米。

(二)暴雨

暴雨(日降雨量50.0--99.9毫米的称暴雨)或连续性暴雨,引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山塘、水库崩缺,冲毁良田和土壤流失等洪涝灾害。

1962--1990年,年平均发生暴雨10--11次,其中大暴雨(日降雨量≥100毫米)3--4次。暴雨最多是1975年,有15次;最少是1963年仅4次。一年中,暴雨或大暴雨主要集中在4--10月,以5、6、8月为最多。历年最大一次是1966年6月10日一13日的连续大暴雨,总降雨量623,0毫米,平均日降雨200毫米以上。

珠海市的暴雨灾害多与台风相伴。部分靠海地区,如金鼎、三灶等地,当遇着海潮上涨时,雨水被海潮顶托,无法排出,极易内涝成灾。1965年9月27--29日,受21号台风影响,带来连续3天的大暴雨,总降雨553.5毫米,造成罕见的山洪暴发。

(三)冷空气

冷空气影响分为三级: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寒潮在珠海市很少见,1962--1990年平均寒潮只0.5次;强冷空气2.2次。强冷空气影响的时间是10月至年次4月,寒潮则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强冷空气影响持续的时间,平均约3天,最早出现在9月下旬,最迟结束于4月中旬。寒潮降温出现的极端最低气温是1975年12月9日2.5℃。

(四)寒露风

寒露风主要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造成空粒或不实粒而使晚造减产。有“禾怕寒露风”之农谚。

寒露风天气出现的时间是9月20日至10月20日。1962--1990年平均3--4年才有1次寒露风天气,且持续时间都在3--5天之间,属轻度。因珠海市地处低纬,又受海洋性气候调节,所以寒露风的影响较内陆地区小。

(五)干旱

受季风气候影响,珠海市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干湿季节差异大局部的干旱时有发生。旱季有经常性干旱,雨季有间歇性干旱。其中以春早和秋旱对农业危害较大。

春、秋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15%,且往往是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此时适逢农业耕作需水时期,若春季雨水迟临,就会出现春旱;夏季雨水提早结束,就会出现秋早。1962--1990年中,珠海大多数年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其中,严重春旱占21%,约5年一遇;一般春旱占36%,约3年一遇。1962—1990年平均春早的出现机率是57%。冬春连旱,且春旱严重的有1963、1976和1977年。尤其1977年,是历史上少见的干早年。因当地9月份尚属雨季,10月份也受热带气旋影响,故此,秋旱的早期较短。1962--1990年中,仅1969年出现较严重的秋旱,而其他年份则不明显。

(六)龙卷风

发生在珠海地区的龙卷风多见于海面上。一年中,龙卷风常出现于5--6月。在一天中,龙卷风最多出现在下午3—6时。1986年5月11日下午1时10分发生的一次龙卷风,地点在前山的莲塘、翠微公路及香洲的胡湾里至珠海市政府一带。其范围很小。

1.3.2自然条件分析

根据施工区自然条件及现场踏勘资料,强台风主要出现在6月~11月,平均每个台约达5天,最多为8月,对疏浚吹填施工影响不大,每年除受台风影响外,施工条件是一年最适宜疏浚吹填施工的。

1.4 施工工况

根据施工区气象和水文条件,确定本工程绞吸挖泥船施工工况为为Ⅴ级。

1.5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3。

1.6 临时设施的布置

1.6.1 交通

陆上交通可利用金湾区附近已建道路及在建围堤堤顶道路。

水上运输由于没有直接到达工地的航道,可在工地附近修筑临时码头作为水陆运输中转站。

1.6.2 通讯

本工程与外界可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进行联系,与作业船舶以及作业船舶之间的通讯联系采用移动电话和VHF高频电话实现话务通讯。

吹填施工组织设计

16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1 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2.1.1 工程施工安全问题

本工程地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性东南亚季风影响很大,尤其夏季台风。

台风影响每年2-5次,主要出现在6月~11月。受此影响,每年挖泥船停工避风约20天。

海面强风主要盛行于每年10月~翌年4月(清明),每月约10天风力大于6~7级,浪高大于2.0m;在强风过后,涌浪仍会持续影响2~3天,对于取沙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解决好安全生产问题,拟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1)绞吸船避风措施

每艘绞吸船配备大马力拖轮和锚艇,使用快速接头与浮管相接;在收到台风预警后,确保绞吸船可以快速断掉浮管,进港避风。

(2)海上管线避风措施

受涌浪影响,端点站的八字锚缆很容易断裂。因此,加强海上钢缆检查,及时更换受损钢缆。

施工时,浮管锚缆使用φ30mm的钢缆。

台风和海面强风预警时,浮管锚缆换用4节φ30mm的锚链(每节25m);浮管拉直后抛一个5t重的锚,留在原地避风。

(3)抓斗船避风措施

沙资源在海上离施工现场还有五六海里,必须采用斗容8m3 以上的抓斗船,开底泥驳在航道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用大吨位的船只,以保证有足够的抗风能力。

(4)管理措施

安全工作由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由经验丰富的专职、兼职安全员组建安全部,设专人负责对天气、风浪预报的记录和通报。

鉴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强风浪影响天数超过20天,为保证安全生产,此期间暂停海上施工作业。

2.1.2 同步施工的协调问题

受本工程合理工期三年调整为二年以及前期工程开展受阻等因素影响,堤防工程与围内回填要同步施工。

措施一:加强联合体内部沟通。

1、在铺设吹填管线、选择水陆管架点、管线出口调整及场内在建道路使用等方面,联合体之间将加强协调和配合。

2、根据吹填需要,调节泄水口水门箱闸板的高度,在保证吹填高程与平整度的同时,避免水位过高对堤防工程造成影响。

3、加大临时航道的通航能力,保证进去船只不会受阻。

措施二:加强现场快速决策机制。

根据堤防工程的进度情况和气候条件,及时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调整,以决定最佳吹填的路径、管口位置和绞吸挖泥船的数量。增加抓斗船数量,以保证每天的吹填量满足二年工期要求。

2.1.3 平整度和流失量控制问题

砂料场的勘察报告表明,吹填土含泥量达到15%。主要成分中会有粘土淤泥,会造成以下不利影响:

1、粘土颗粒极易造成排泥管堵塞,在出砂口附近形成鹅蛋形状粘土堆,不利于控制吹填高程。

2、淤泥不容易沉淀,在吹填中后期流径有限时流失量极大。

拟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一旦发现粘土颗粒要通知资源方及时调整取沙位置,保证含泥量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

2、在吹填区泥面高程接近设计要求时,加强与船组沟通,统一调度,做好及时延伸管线。

3、合理调整管线出口,延长吹填水流径,减少流失量。

4、在泄水口安装钢制水门箱,利用闸板控制回填区水位,减少流失量。

水门结构见图2-1。

2.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和施工能力测算

2.2.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各分项工程主要施工设备投入计划如下:

深圳市填海工程施工方案

B-6施工组织设计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1.1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II期)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包括补充通知001、002号)。 1.2四月十九日由招标单位组织的标前会议及现场踏勘所获资料。 1.3结合我单位在深圳地区的施工能力、技术特点、机械设备等情况,特别是历年来我公司在处理软基工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经验。 1.4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有关工程建议技术标准、深圳市的有关法规。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三大景区以南,位置东起桥城路,西至沙河东路,南至滨海大道,北达白石州路,总用地面积288.5公顷。I期工程已经完成,我单位投标范围为场地中部的II期工程V区,即白石州南、区间路此,六号路与七号路之间。四周道路红线内推8m为本标段的工作范围,处理面积138020.9m2。 本场区属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原海地之面标高0.7~-2.9之间,低于海水面平均标高,该区域均匀分布着5~7米厚的淤泥,地质条件较复杂,其地质主要特征为:第四纪海积淤泥层之上无海冲积的淤泥质砂层,淤泥层之下为第四纪残积层。本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平均气温22℃,多年相对湿度为79%,平均所降雨量1920mm,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 2.2主要工程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2.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大面积的软基处理,东邻六号路和VII区,南邻区间路和VI区,且六号路和区间路的软基处理方法与本工程不同。各区间的分界线施工协调,保证区间的不偏移,作好正常沉降,乃是本工程之关键。底基层填筑采用填土和石料分层压实。工程量为864488.13m3,均需按指定地点运输,堆载料用石数量为231506.2m3,场区内有一条十一号道路,需借土填方70126.08m3。场区内均采用插板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且施工时间大部分在雨季。因此,应保证竖向和场面排水的畅通。底基层的压实是保证填筑层本体不变形的根本,以利控制软基本身的剩余沉降。软基稳定同施工加载的速度相关,要在有限的工期内达到设计控制的剩余沉降量差异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确保有足够的堆载时间。因此,确保竖向及场面排水畅通和认真观测沉降是本工程的重点。由于场地所需填料均需按指定地点采运,途中横穿公路干线,场区道路交通繁忙,施工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4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2.4.1场区填筑工后沉降<15cm,固结度>90%。 2.4.2道路土基交工面回弹量E0≥25MPa,软基处理交工面复合地基承载力140Kpa; 2.4.3道路土基密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槽下0~80cm≥93%,80cm 以下≥90%。 2.4.4场区填料密实度:场区交工面下0~1.5m≥90%,1.5m以下≥87%。 3、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质量以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 临时改移及导流现状河道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 1.1 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规范、施工依据 (1) 1.2 适用范围 (1) 第2章工程概况 (1) 2.1 工程基本情况 (1) 2.2 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 第3章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 (3) 3.1 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依据、原则 (3) 3.2 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 (4) 第4章临时便道方案 (6) 4.1 临时便道方案依据、原则 (6) 4.2 临时通道施工方法 (8) 第5章施工组织方案 (8) 5.1 工期计划 (8) 第6章施工组织 (9) 6.1、施工准备 (9) 6.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 (10) 6.3、工程管理目标 (11) 6.4、施工协调管理 (12) 第7章临时工程施工方法 (13) 7.1 现场施工组织施工顺序 (13) 7.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3) 7.3、主要施工措施 (15) 第8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7) 8.1 组织保障 (18) 8.2 安全目标及措施 (19)

第1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1 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规范、施工依据 (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2)《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08);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6)《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 (7)《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CJJ9-85); (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4)道路工程、排洪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施工方案; (15)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 (16)我公司的“三标一体化”管理文件,我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 (17)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1.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建设***、***排洪渠;建设跨河桥梁期间临时改移及导流现状***、***河道施工。 第2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情况 根据设计文件, 现状道路河道与拟建道路及渠道如下图

改河改渠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1) 1.1 工程概况 (1) 1.2 施工现场布置 (1) 1.3 施工要求 (1) 第2章编制依据 (2) 第3章施工计划 (3) 3.1 施工组织机构 (3) 3.2 施工进度计划 (3) 3.3 材料、设备与人员计划 (3) 第4章施工方案 (5) 4.1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5) 4.2原河道与原水渠结构 (5) 4.3河道改移施工 (6) 4.3.1河道改移施工流程 (6) 4.3.2施工准备 (6) 4.3.3河道外侧挡土墙施工 (7) 4.3.4挖除中间隔离土 (8) 4.3.5围堰 (8) 4.3.6路基浸水式挡土墙施工 (9) 4.4水渠改移 (10) 4.4.1各水渠改移平面位置与截面 (10) 4.4.2水渠改移施工 (13) 4.4.3新旧水渠换流 (14) 第5章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5) 5.1 质量保证措施 (15) 5.2 安全保证措施 (15)

5.2.1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5) 5.2.2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7) 5.2.3 行为控制 (17) 5.3环境保护措施 (18) 5.4文明施工措施 (18) 5.5 夜间施工 (20) 第6章防汛应急措施 (21) 6.1防汛应急管理机构及职责 (21) 6.2防汛应急主要措施 (21) 6.3防汛应急物资准备 (22) 6.4电话报救须知 (23)

第1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YQTJ5标段,起止桩号K56+300~K74+000,线路起于平山产业园区,于平山互通跨越綦万高速、三万南线铁路,途经温塘村、营寨村、民权村、沙坝村、均田村、湛家村,止于龙叫村;线路主线全长18.466Km。据工程红线占地情况,需要改移河道3段,水渠4段。改道详情见下表: 表1.1.1改河、改渠详情表 序号里程桩号类型结构说明长度 1 K59+730~K59+870 渠B=0.4m,H=0.3m 127.9m 2 K61+100~K61+325 金鸡沟河B=10m,H=1.5m 230m 3 K61+510~K61+550 金鸡沟河B=10m,H=1.5m 52m 4 K62+250~K62+39 5 金鸡沟河B=10m,H=1.5m 160m 5 K67+790~K67+890 渠B=0.7m,H=1m 112m 6 K69+830~K69+990 渠B=0.7m,H=1m 183.6m 7 K70+510~K70+650 渠B=0.7m,H=1m 124.4m 1.2 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前,借用已有硬化道路与主线工程施工便道;施工用电引出主线工程施工用电;施工用水直接取用河水;现场平整或硬化小块材料存放场地,临时堆放材料;河道淤泥弃于K59+210左侧100m处与k70+500右侧644m处弃土场。 1.3 施工要求 1、改移河道、水渠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并按规定报监理进行审批。 2、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 3、改移后的河道与水渠其截面形式及尺寸应与原河、沟一致,加固形式不低于原标准。 4、河道施工时注意降雨情况,做好防洪工作。

吹砂填海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2、工程特点 (1) 3、交通条件 (2) 4、天然建筑材料 (2) 5、施工及生活用水及施工用电 (2) 二、施工技术方案 (2) 1、工程测量 (2) 2、施工机械 (3) 3、堤心砂的充填 (3) 三.质量的控制和保证措施 (4) 1、施工准备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4)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 3、质量保证措施 (5) 四、安全保证措施 (6) 一)、总则 (6) 二)、安全保证措施 (6)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建设地点和规模: 工程位于曹妃甸,东西向长约 km,南北向宽约 m,围堤总长约 m。 (2)结构类型: 围堤结构:袋装砂。 (3)建设工期: 工程项目计划工期:2010年月日开工,2010年月日竣工。 1.2、工程特点: 1.2.1、低潮时露滩,受潮水影响比较大,因此施工时需掌握潮水规律赶潮作业,并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合理安排。 1.2.2、本工程所在位置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炎热湿闷,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寒冷干燥,施工期可能会经受台风和遭遇寒潮的袭击,因而施工时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1.2.3、滩面淤泥厚,堤基处理要求高,进度控制较难。 1.2.4、自然条件差,取砂作业时间少,对作业船只设备要求高。 1.2.5、时间紧,施工强度尤其合拢前工程量大,强度大。为满足合拢时间节点要求,合理安排工序,形成交叉流水作业以及合理充足配备施工机械,是确保工程进度的关键,合拢后为达到渡汛断面要求,护面结构工程施工强度亦大。 1.2.6、可充分利用已建的曹妃甸煤码头通路路基、通岛路的运输条件、依托条件。 1.2.7、多年来曹妃甸圈围造地等工程项目的连续取砂,加之目前周边地区域均在实施围垦造地工程,可供的合适砂源越来越少,同时管理部门对取砂限制越来越严格,因此组织好砂源及提前调配和组织适应本水域作业的施工船舶,以便及时供给,是保证按期顺利完成施工的首要任务。 1.3、交通条件 1)场外陆路运输 本工程与与曹妃甸煤码头通路路基相连,可通过上述道路至青林公路与当地公路网连接,施工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排洪渠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等。 2)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3)有关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性能手册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 4)我单位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勘察调查得来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信息,以及我单位的类似工程施工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 1.1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排洪渠改造工程。 2)建设地点:郴州市北湖区下湄桥街道铜坑湖村。 3)规模:本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人民币150万元。 4)工期要求:30天(日历天) 5)标段划分:一个标段。 1.2主要施工内容概况 1.2.1管网 1.2.2箱涵 本工程排洪渠箱涵垫层、墙壁、盖板均采用现浇C20混凝土; 1.3招标范围:包括排洪管道、盖板式排洪暗渠等施工,具体内容以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为准。 2、施工部署 2.1工程管理目标 2.1.1质量标准:按国家标准验收合格。 2.1.2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总工期为30天(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开工令为准。 2.1.3保修要求:按国家相关要求保修。 2.1.4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可靠,保护设施周密齐全,杜绝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中毒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8‰以内,重伤频率控制在0.4‰以内;严格遵守劳动法的相关条款,避免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杜绝大小安全事故,保证施工安全,确保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优良等级。

2.1.5现场文明与环境保护 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湖南省绿色施工工地”、“湖南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湖南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施工现场整洁、美观、卫生,各种标识齐全,强调过程精品,施工过程有序、低噪、无尘,工人言语、举止文明、大方。坚持我司“文明、安康、求精、创新”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污染不超标,污水废气、粉尘排放符合标准,废品、废料、建筑垃圾分别集中堆放,密封运输,争创文明施工工地,确保在整个施工期间非文明状态为零,做到工完场净,工程施工完后15天内拆除所有施工临时布臵,把施工现场的周转用材运回单位基地,创安全文明工地。 2.1.7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目标 做到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归档,采用计算机管理,做到齐全、美观、标准、达到 GB/T50328-2002标准,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将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含电子版)造册移交项目法人。 2.1.8协作配合:施工过程中积极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配合,发挥企业优势、顾全大局,服从调度,工程竣工后在保修期内对工程实行跟踪服务、保修。坚持“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的质量目标,确保工程在保修期内顾客满意度90%以上。 2.2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2.1将本工程列为我单位本年度重点工程,成立本工程指挥部,指挥部由单位高级管理层任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总工程师,指挥部下设项目经理部等。在全单位范围内实行人、财、物的统一调配和指挥,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项目组织机构详见下页框图。 2.2.2项目指挥部职能 1)策划项目总承包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人员配备,部署项目人员、物质、设备、资金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供给方案。 2)施工过程中与业主、监理直接对接,解决、处理业主和监理安排的重大的事项和问题。 2.2.3项目经理部职能 1)项目经理职责与权限 ①负责在项目部内贯彻落实单位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的施工质量、服务质量负责任,确保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在项目得到落实。 ②负责编制和实施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③负责拟定和实施项目质量目标。 ④负责项目职能部门的过程职能分配,并对履行职责情况督促检查。 ⑤负责项目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项目全体员工从事质量活动的能力和质量意识,满足顾客要求。

填海工程施工合同

填海工程施工合同 篇一:填海工程施工协议书 工程施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就甲方承揽的“天津滨海新区填海工程”拉山坡土业务,协商签订本协议。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天津市滨海临海休闲旅游新城 2. 工程地点:河北省唐山市豆各庄天津滨海新区北塘海边(天化南门) 3. 工程工期:(天津滨海新区填海工程)工期530天 4. 工程价格: 5. 所需车辆:自卸车前四后八 6. 工程总量:贰佰万立方每方按吨计算 7. 运距运量:运距壹佰叁拾公里单车运输装载量60-70吨 8. 开工日期:以甲方开工令为准 二、工程款结算

1.接到开工令后个工作日内,乙方保证首批部车到达施工现场,其余施工车辆按甲方要求保证按时、按辆到达施工现场。甲方按乙方到达施工现场的车辆,每车支付人民币元,作为调车费。工程开工后天内甲方在施工款中扣回。 2.工程开工后,每天乙方提供车辆已完工运输单据,甲乙双方核实无误后,每天中午点之前,甲方以现金或的方式结算清运输货款。 三、 甲方: 1. 在施工运输过程中,高速费、过路费由甲方承担,因乙方运输合同规定之货 物,而造成公安、交通、城管、高速等单位扣车、罚款,均由甲方协调解决,(除恶意违章或明知故犯)由此产生的费用及罚款由乙方承担。 2. 施工期间乙方生活需要的住房、油料、水、电等由甲方协助解决,其费用乙 方自理。 3. 甲方必须确保工程款到位,按合同结算清楚,如发生拖欠运输款或因甲方的 原因影响乙方开工运输,乙方有权停工,从停工之日起,每天每台车甲方补偿乙方费用每天贰仟元整。 4. 甲方需做好现场组织工作,指派工程技术人员对施

填海造地吹填法施工方案_secret

某房地产项目填海造地 吹填法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xx 国际游艇俱乐部工程位于xx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xx 区水系拓宽改造和场区内陆域回填,陆域部分现标高为1.0~1.6m ,回填后标高为4.6m ,回填高度3.0~3.6m 。 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水系拓宽、河道清淤、陆域吹填、陆域回填、景观护岸等。 第二章 施工方案 第1节施工方案 1.1方案综述 1.1.1水系拓宽、河道清淤 本工程的重点是水系的拓宽和利用,水系是本工程的亮点和灵魂。本工程水系与黄海水系相连,根据xx 地区潮汐特征和各个地块的施用功能,

拟对各个水系进行拓宽挖深和河道清淤标高进行控制,保证各个水系在低潮位时仍能满足游艇和船只的通行使用。 1.1.2陆域吹填、回填 吹填工程面积大,应分区分段进行,吹填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泄水口位置、管线布设随时调整。由于吹填位置变动,相应的泥浆泵位置要不断变换,采用2艘民船运送泥浆泵改变位置和布置水上管线。 吹填土孔隙比大、压缩性大、承载力低,不进行处理,不宜直接在其上堆载或构建建筑物。 本工程的回填土质和压实度满足规范规定,土质还应满足本工程地表景观绿化的要求,表层一定深度内回填土采用种植土。 1.1.3护岸、景观工程 护岸和景观工程亦是本工程的重点,对于护岸工程考虑两套方案。考虑吹填施工需要、填土的稳定及汛期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吹填和填土施工阶段采用袋装土临时护坡方案。待吹填、回填施工后土体沉降稳定后,采用永久护坡方案,根据各个水系功能不同宜采用不同的护岸型式,游艇码头采用直立式护岸,供游人需求的有:全斜坡式护岸、斜坡及直立混合式(复式)护岸、台阶式护岸、木栈道式、多种混合式护岸等。 1.2施工部署 本工程xx地块和xx地块同时施工,由xx地块开始逐渐向北推进。

排洪渠专项施工方案

南郑县黄官镇集镇移民安置点一期工程排洪渠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郑县黄官镇集镇移民安置点一期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日

目录 南郑县黄官镇移民安置点一期工程 排洪渠改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黄官镇集镇移民安置点一期工程位于镇西南,白岩河左岸滩地。本期施工现场面积约23800㎡,设计移民住宅十四幢,建筑面积52385.37㎡,一层总建筑面积4271.82㎡。由于原军民堰及上游灌区排洪明渠从安置点工程区斜穿而过,设计将安置区内排洪渠进行治理改造,改为涵洞形式,由边缘绿化带下埋设通过。设计渠道长度为286.5m,洞容排量净宽2.5 m,

净高2.1m,渠壁为C20梯形埋石混凝土,渠壁基础为矩形,下宽1.64m,厚度0.5m。上部渠壁为梯形,下宽1.64m,上宽0.8m。渠底为C20埋石混凝土,厚度150,净宽2.5m。顶部为承重型混凝土盖板,设计标号C25,渠道底部排水坡度为0.3%。(详见附图1) 2.渠道位置地质及现场情况 排洪渠改道位置为白岩河流域沉积河滩地段,远古期泥石流沉积河滩农田。上部稻田耕植土厚度约1.5m,下部为卵石泥沙凝结层,地下水丰富,施工较为困难,施工现场为农耕稻田,北段地质条件略优于南段,南段为积水湿地。 3.渠道施工布置及计划 本次渠道施工前先对水稻田进行施工道路垫设,场地平整,施工道路购运砂石换填。先挖取泥浆土层至砾石层,用濂水河自然段砂夹石填压4—6m宽临时施工道路方可进行施工。 施工计划从下至上分段进行,渠底每60m作为一施工标段,渠壁及顶板每50m作为一施工标段,总体按六段作业。由于1#、2#楼基础与渠壁紧贴,因此由西向东先对1#、2#楼段排洪渠进行施工,后对南、北段排洪渠施工。新旧排洪渠接头部分及施工现场大门处圆弧部分,待排洪渠常规标段施工结束后赶工进行。从开挖至结束计划2个月完成,力争5月1日前施工渠道基本完工。为确保雨季前完成工程,根据黄官镇政府要求及建议,混凝土施工料改为商品混凝土浇筑。

排水改渠施工方案

中国核工业XXXXXX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

文件更改记录单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改渠参数及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方法 (5) 5 人工机械配备 (7) 6 安全保证措施 (8) 7 环境保护措施 (8)

燕沙路改渠施工方案 燕沙路改渠施工方案 一、工程及地形地貎慨况 1.1 燕沙路位于鄂城新区东部,是新区骨架路网“六纵、六横”中“六纵”之一,北起鄂东大道,贯穿鄂城新区东部,南连规划七号路,为交通性、生活性主干路,是鄂城新区内部的主要通道之一,对鄂城新区发展、与鄂州市主城区的沟通以及快速融入武汉城市圈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次设计范围为(鄂东大道~吴都大道)段,桩号范围为 K0+045~K2+445,路线全长2.4k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 50Km/h,道路红线宽50m。全线为既有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沿线共与5条城市主干路(鄂东大道、将军大道、十号路、吴楚大道、吴都大道)、1条城市次干路(八号路)以及3条城市支路(工业园南路、三号路、十一号路)相交。全路段均采用平面交叉方式。 1.3 由于本段道路占用既有水渠,为保证既有水渠的灌溉、排洪功能,本工程在K0+360、K0+946段设置了2处改渠。 二、编制依据: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1-02-2013 三、改渠参数及技术标准 改渠Q1为连接既有水渠,渠底宽度为7.46m,改渠长度为200.605m,改渠边坡坡率采用1:1.5,采用喷播植草防护。改渠Q2为连接既有杨岭港水系的排洪渠,渠底宽度为11m,改渠长度为276.409m改渠边坡坡率采用1:2,其中Q2K0+040~Q2K0+185.82段为浆砌片石防护,Q2K0+000~Q2K0+040、Q2K0+185~Q2K0+276.409段为预制连锁砖生态防护。

填海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填海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填海造陆工程不同建筑的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他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关键词:填海造陆;强夯法;碎石桩;钻孔灌注桩;CFG桩 1、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用地保有量有限和发展经济等因素的压力,而需向海岸边开辟新土地。填海造陆区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需要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来保证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 2、工程概况 某沿海城市填海区域面积42000m2,区域规划建筑物有7层住宅(多层)3栋,11层住宅(小高层)3栋,17层住宅(高层)3栋。区域地质由上至下为回填开山混合料、砂层,局部区域有淤泥质土。 3、地基处理方式的比选依据 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建筑物的设计地基承载力、区域填土的类型和基础底层的软土的分布情况等。根据本工程各建筑物荷载的不同,将填海造陆区域分成3个区,每个区分别经过比选,选择确定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 4、多层建筑区域地基处理方式 该区域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kpa,查看地勘报告,该区域回填材料为开山混合料及砂砾层(含淤泥20%)。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及建筑市场调查资料,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后,选择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强夯法是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也称动力固结法。利用起吊设备,将10~25吨的重锤提升至10~25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 强夯法施工前需根据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夯实遍数和有效夯实深度。该区域采用强夯法处理,实现松软土层人工固结,施工效率较高,施工成本较低。为保证强夯效果,施工中严格控制夯击遍数、夯击深度、夯沉量等。夯击的遍数由地基土的性质决定,本工程采取先夯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夯击加固的深度依据土层实际厚度和湿陷等级来确定,单位夯击量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壤属性、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和打算夯击的深度等。 5、小高层建筑区域地基处理方式

排洪渠施工方案

延安新区鲁艺生态公园项目 临 时 排 洪 渠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临时排洪渠施工方法 (3) 四、施工工期安排 (5) 五、施工安全与质量 (5) 六、附件:主要工程数量表 (6)

临时排洪渠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由于雨季的来临,为了场区内及场地四周的防汛,经建设单位同意,决定在延安新区鲁艺生态公园4区人工湖~5区箱涵排洪渠间修建临时排洪渠。临时排洪渠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底板加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粘土砖构筑,其中四区长度80.2m,五区长度201.7m,且道路涵洞长度32m;设一个出水口,排入下游箱涵排洪渠中。 二、编制依据 《建筑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三、临时排洪渠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劳务队人员准备:由于临时排洪渠跨4、5两区,渠长313.9m,我们组织一个班组,班组人数20人。 (2)施工技术人员按施工图纸,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3)材料准备:模板采用15cm高木板,C20砼。 (4)机械工具准备:一台挖掘机,一台铲车,一台打夯机。 2、测量放线

(1)临时排洪渠进采用GPS进行分段放样,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角线,再根据边沟流水高程及护坡道宽度,放出临时排洪渠中线及边线,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挖工序。 (2)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控制边坡坡度,且开挖完成后放排洪渠渠底中线。 3、沟槽开挖、沟底处理 (1)根据测量放线,使用机械沿坡角线进行开挖,土方开挖放坡控制在1:05,局部50米范围内做二次放坡,上边坡坡度1:0.3,下边坡坡度1:0.5保证开挖后的边坡稳定,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2)开挖土处理:基槽开挖土方后,将开挖土堆放于沟槽旁 5~10米处,用作沟槽砌筑完成后渠道两侧回填。 (3)沟底处理:开挖完成后,沟底采用人工清平后,采用打夯机夯实。 (4)基槽验收:当基槽开挖完成并夯实后,组织基槽验收工作,并根据测量数据确认渠底标高及开挖放坡等收方数据。 4、混凝土底板浇筑 测量定出沟槽中线后,开始立木制模板组片工作,模板校对加固完成后,泵车送的C20商品砼浇筑,根据现场情况搭设溜槽设施进行浇筑,以延伸浇筑距离。 5、渠沟砌体砌筑及抹面 (1)当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基础强度后,进行砌筑工作,砌筑用水泥砂浆采用搅拌机进行拌合的M10水泥砂浆,砌筑砖采用M10粘土砖。

路桥公司改路、改河、改渠挖方工作标准

路桥公司改路、改河、改渠挖方工作标准 改路 1、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施工。采用挖掘机按设计全断面从高向低分层分段开挖,采取竖向分层、横向分段的施工方法,水平方向分为多个作业面展开流水施工。对于素填土、人工填石、淤泥质粘土、全风化岩层采用挖掘机直接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岩层坚硬地段采取浅眼微差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将岩爆破分解后再由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挖方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有:测量放线→路基临时排水设施→土石方开挖(外弃)→碾压→压实度检测。 2、开挖前,首先测量放线,依据设计挖深及边坡坡率推算测出开挖边界,并及早完成堑顶截水沟的修建。由高到低,从上而下,由外向里逐层开挖,最后刷坡至边坡线,严禁掏底开挖。土方分层开挖时,注意控制分层作业层的坡度,做好排水,修建临时排水设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降雨积水,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3、开挖过程中,每开挖2~3m的垂直深度进行一次边线放样测量,经常复查边坡开挖坡率及开挖位置是否正确,及时纠正偏差;当路堑开挖到接近路面设计标高时,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路基面标高进行测量。根据设计要求,对需加固防护的边坡,及时组织施工。

4、开挖过程中,应随时监控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山坡坡体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并通报监理工程师。 5、施工场地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必须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不得在开挖范围上侧弃土。开挖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 6、当挖至基底20cm以上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捡底。挖方路基土方地段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后的下沉量,其值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挖方路基的路床顶面以下,土方断面应挖松30cm再压实;石方断面的路床顶面标高,应符合图纸要求,高出部分应辅以人工凿平,低洼处应按监理工程批准的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 7、将路基顶面整平后,用振动压路机对路基顶面进行碾压。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应控制在30Hz~45Hz的范围,过大的振动频率也会降低压实效果。压路机的振幅应控制在0.7mm~1.8mm。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压路机的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先压两边再压中间,纵向进行退式进行,横向接头时振动压路机重叠0.4m~0.5m。应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8、路床顶面0~80cm压实度不应小于95%,人行道顶面0~30cm 压实度不应小于90%,压实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一步压实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填海工程流程

填海流程图 立项 填海工程立项首先要取得海洋主管部门出具的预审意见,如果是填海50公顷以下,需省级海洋主管部门出具预审意见;50公顷以上需国家海洋局出具预审意见。项目审批需提供项目建议书。 环评 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50公顷以下报省级海洋主管部门核准;50公顷以上报国家海洋局核准。 听证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必须举行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列入环评报告。 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将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经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 海域使用权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确需改变的,应当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前 提下,报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批准。 填海造地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海域使用动态检测。 劈山取土 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向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次性开发土地10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10公顷以上35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35公顷以上600公顷以下(含本数)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开发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向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按上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应到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登记,由批准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证书。 因挖损造成土地破坏的,需进行复垦。无条件复垦,应根据破坏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按省标准,向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缴纳土地复垦费;有条件复垦,但复垦后验收不合格的,仍应按上述标准补交土地复垦费。 征用未计征农业税的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打谷场等土地,不给予安置补助。 向市环保局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 因工程施工而动用砂、石、土,但不将其投入流通领域以获取矿产品营利为目的,不办理采矿许可证,不缴纳资源补偿费。如异地开采,需办理采矿许可证,缴纳资源补偿费。 填海施工

大型土石方工程及填海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大型土石方工程及填海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1.1 安全保证措施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监理总部的指示和决定。 (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作业点应有安全监督岗。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3)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对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按其各自的安全职责范围进行教育,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认真落实。 (4)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5)确保必需的安全设施投入、购置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设备及配套设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6)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7)工程施工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和保护现场,向上级主管、驻地监理及监理总部报告,严肃事故处理、提出预防事故重复发生和防止事故危害蔓延的有效措施。 (8)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资料或有作业指导书(或操作细则)。技术交底针对性要强,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质安员负责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 (9)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和爆破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按规定到有关主管部门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复审合格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 (10)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计划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必须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才准许投入使用。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培训

砖砌排洪渠工程施工方案

王圪堵水库榆阳区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工程生活区排洪工程 排 洪 渠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长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 年 6 月30 日

第一章、工程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王圪堵水库榆阳区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工程位于巴小路以北,整个安置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生活安置内排水设计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设计布设1#、2#、3#排水口。生活安置外排水沟布置方案为:由西向东依次连接1-3#排水口,沿农田边向项目区东边低洼沙丘排放,沿程不再收集洪水,排水沟总长1823m。新建砖砌排洪渠1795.4米,新建钢筋砼陡坡消力池两处(K1+280-K1+290,K1+790.4-K1+808)。本项目的建设主要解决场王圪堵水库榆阳区移民安置区排水。 第二节、施工特性 排洪渠工程的主要项目: 1、排洪渠工程: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原基水坠沙、砂砾石垫层、C20砼基础、M10水泥砂浆砌砖渠墙、C25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C25钢筋混凝陡坡消力池、及其他相关工程。 2、其他临时建筑工程 (1)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当地就近解决。 (2)生产、生活供电系统,我单位负责从供电电源点至施工场地内各用电点的材料、安装配电设备、安装使用等一切费用。 我方完成的施工临时设施项目包括 (1)施工道路: 为完成本标段施工的全部施工临时道路。

(2)现场施工临时设施: 为完成本标段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包括施工供电、供排水、砼拌制、运输以及所需的施工厂地,还包括施工临时用房、生活用房、仓库等。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本施工项目将按照合同条款,参照现代的管理模式,从施工计划编制、施工组织机构、技术应用、施工设备、劳动力安排、质量监控、资金使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科学、周密的组织管理,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人员合理安排,工程优质按期完成。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本施工项目以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施工管理。我们将建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我项目经理部以高效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组成原则,并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特点,决定成员的组成如下图:

河道改迁项目工程施工方案计划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王保书 2017年4月17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三章施工工艺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塌孔处理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3标河道临时改迁工程。 1、基本情况 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范围为易园站(含)~九江北站~机投镇站(含),里程范围为YCK51+440~YCK77+585,线路主要沿灌温路、凤溪大道、凤翔大道、香榭大道、永康路,自西向东敷设。线路全长约26.145km,其中高架段长约4.81km,路基过渡段长约0.55km,地下段长约20.785km;共设置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2座(易园站、国色天香站),地下站7座。最大站间距6641m(凤翔站~九江北站),最小站间距1472.8m(永康森林公园站~机投镇站),平均站间距3175m,换乘站8座。 其中,来凤路站(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长323.2m,标准段宽度21.3m,底板)、国来区间路基及明挖区间950m(166.338m 路基+195mU型槽+587.46m明挖)以及国来区间盾构区间1533m (盾构区间最小曲线半径R-600m),线路长约2.8km,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由于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来凤路站、凤溪站、凤溪大道南站、凤翔站下穿凤溪河(又称战备一支渠)原河道,故对车站内的河道需进行改造设计,战备一支渠均为灌排兼用渠道,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战备一支渠防洪标准应提高一级,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我标段轨道交通主体施工期间需在凤溪河河道右侧临时改河道372.6米作为临时渠道导流,导

深圳市填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B-6施工组织设计

B-6-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编制依据 1.1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深圳湾填海区软基处理(II期)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包括补充通知001、002号)。 1.2四月十九日由招标单位组织的标前会议及现场踏勘所获资料。1.3结合我单位在深圳地区的施工能力、技术特点、机械设备等情况,特别是历年来我公司在处理软基工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经验。1.4现行有效的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有关工程建议技术标准、深圳市的有关法规。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三大景区以南,位置东起桥城路,西至沙河东路,南至滨海大道,北达白石州路,总用地面积288.5公顷。I期工程已经完成,我单位投标范围为场地中部的II期工程V区,即白石州南、区间路此,六号路与七号路之间。四周道路红线内推8m为本标段的工作范围,处理面积138020.9m2。 本场区属海湾潮间带及海积平原,原海地之面标高0.7~-2.9之间,低于海水面平均标高,该区域均匀分布着5~7米厚的淤泥,地质条件较复杂,其地质主要特征为:第四纪海积淤泥层之上无海冲积的淤泥质砂层,淤泥层之下为第四纪残积层。本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平均气温22℃,多年相对湿度为79%,平均所降雨量1920mm,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 2.2主要工程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2.3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大面积的软基处理,东邻六号路和VII区,南邻区间路和VI区,且六号路和区间路的软基处理方法与本工程不同。各区间的分界线施工协调,保证区间的不偏移,作好正常沉降,乃是本工程之关键。底基层填筑采用填土和石料分层压实。工程量为864488.13m3,均需按指定地点运输,堆载料用石数量为231506.2m3,场区内有一条十一号道路,需借土填方70126.08m3。场区内均采用插板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且施工时间大部分在雨季。因此,应保证竖向和场面排水的畅通。底基层的压实是保证填筑层本体不变形的根本,以利控制软基本身的剩余沉降。软基稳定同施工加载的速度相关,要在有限的工期内达到设计控制的剩余沉降量差异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确保有足够的堆载时间。因此,确保竖向及场面排水畅通和认真观测沉降是本工程的重点。由于场地所需填料均需按指定地点采运,途中横穿公路干线,场区道路交通繁忙,施工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4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2.4.1场区填筑工后沉降<15cm,固结度>90%。 2.4.2道路土基交工面回弹量E0≥25MPa,软基处理交工面复合地基承载力140Kpa; 2.4.3道路土基密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槽下0~80cm≥93%,80cm以下≥90%。 2.4.4场区填料密实度:场区交工面下0~1.5m≥90%,1.5m以下≥87%。 3、施工总体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改河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范围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述 (2) 2.2地理位置 (2) 2.3地形地貌 (2) 2.4水文特征 (2) 2.5气象特征 (3) 第三章施工工艺 (4) 3.1施工测量 (4) 3.2河道疏导 (4) 3.3河道土方开挖 (4) 3.4抛填片石、石笼网施工 (4) 3.4.1材料选择 (4) 3.4.2片石施工 (4) 第四章防洪防汛管理体系 (6) 4.1防洪防汛管理体系 (6) 4.2预防措施 (6) 4.3防洪防汛技术保障措施 (6) 4.3.1做好气象信息的预报工作 (7) 4.3.2施工用电防汛措施 (7) 4.3.3施工现场防洪防汛措施 (7) 4.3.4其他防汛措施 (7) 4.3.5防汛保障措施 (8) 4.3.6灾后恢复重建 (9) 第五章防洪应急预案 (10) 5.1应急准备 (10) 5.2指挥与控制 (10)

5.3通讯 (11) 5.4警戒与治安 (11) 5.5人群疏散与安置 (11) 5.6运行机制及工作职责 (11) 5.6.1组织机构 (11) 5.6.2工作职责 (12) 5.7物资储备 (13)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情况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道319线漳州段改线一期工程厦漳同城大道(K0+000-K3+454)(K12+242-K15+980)设计图纸 4、福建省漳州市角美气候、季节变化相关资料 5、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以往工程防洪度汛经验 1.2编制范围 由中电建路桥承建的国道319线漳州段改线一期工程(厦漳同城大道)K12+242-K15+980段主线桩号K12+800处侵占流传村北边现状河道,为保障河道畅通,结合龙海市角美水利管理站改河意见,在此处进行改河,保证现状河道水流畅通。 改河4(GH4K0+000~GH4K0+750.171)长750.171m,改河顶宽32.0m,河底标高0.0m,纵坡0.02%,两侧以1:1.75刷坡,河道边坡和坡脚防护采用石笼网防护型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