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第24卷 第4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Vol. 24 No. 4 2010年4月

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

· 391 ·

本文于2009年5月收到。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编号: 2007AA0955)资助项目。

DOI: 10.3724/SP.J.1187.2010.00391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周 阳1 王 磊2 周 涛1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2.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上海 200092)

摘 要: 针对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手工检测的不足, 提出一种基于PCI 总线的自动化测控方法, 该方法结合手工检测的标准程序, 采用旋转变压器和轴角转换器(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 RDC)组成测角系统, 直流力矩电机完成消旋功能。通过实时采集角度数据, 经滤波和信号变换实时显示消旋角度。本测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自动化检测。本系统设计合理, 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并具有结构化、通用化、模块化的特点。

关键词: 消旋组件;测控;积分分离PID ;轴角转换器;实时滤波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 510.80

Designing of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despun components of front-view

infrared tracking and imaging

Zhou Yang 1 Wang Lei 2 Zhou Tao 1

(1.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Chinese-German School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

Abstract: For detecting the front-view infrared image tracking components manually is inadequate, an improved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which is based on PCI bus, is introduced. The system has two main parts: angle- measuring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rotary transformer and 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 (RDC), and a DC torque motor as actuator for despunning, in view of the measuring standard step. Then, the real-time despuning angle can be shown by acquisition filtering and signal conversion. The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cting the despun components, automatic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meets the production needs, and has the merits of structured, generalization, modulation .

Keywords: despun component; measuring and control; integral separated PID; resolver-to-digital converter; real-time filter

1 引 言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系统是飞机飞行和攻击导航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被动工作方式的特点, 具有隐蔽性好, 抗干扰性好, 直观性好的特点, 且可对敌方进行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因此, 对提升战机

作战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

。自动消旋组件,是消除飞行器本身运动对前视传感器件所产生影响的重要器件, 各国对它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 至今已在多种飞行器上配备和使用[2-3]。传统的

消旋组件多采用人工组装、整机测试的方法, 存在着维护成本高、测试效率低、可靠性不高、升级不方便等诸多缺陷, 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武器装备的保障要求。本文针对以上实际科研生产中的不足, 结合某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手工检测标准程序, 研究设计了基于PCI 总线的综合测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消旋组件进行在线检测、性能调试和故障诊断等, 满足了生产线对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快速维修与测试的需求。

·392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24卷

2消旋原理与测控系统组成

2.1消旋原理

当飞行器旋转时, 消旋组件中传感器件与飞行器一同转动, 测角系统产生等量的反方向于飞行器旋转的角度, 直流力矩电机运动相应的角度, 使前视光学传感器件的视轴在惯性空间保持稳定。消旋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类: 电子消旋、物理消旋、光学消旋[4]。电子消旋稳像由于受现阶段技术的限制, 只能做到近似的实时输出, 且难以适应大幅度振动的情况[5]。物理消旋可用于可见光视轴探测器件等质量不太大的场合[6]。对于红外跟踪成像系统, 由于成像器件质量太大, 通常的方法采用光学消旋的方法。2.2测控系统物理组成

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前视光学传感器件和成像组镜共同位于一个两轴的伺服稳定平台之上, 其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运动由两路直流力矩电机控制[7]。消旋角的控制由消旋通道的直流力矩电机控制。该综合测控系统的关键是测角分系统的设计。测角分系统包括RDC与接口电路, 如果考虑与工控机交联, 则数据锁存等环节也需要考虑。原因在于两轴伺服稳定平台在实际测试过程也需要被控制。测角分系统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测控系统伺服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在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已经确定的前提下, 轴角转换器精度是消旋组件控制精度的前提, 它主要由测角元件和解算电路两部分组成, 测角元件采用多极性双通道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由激励电源供电, 主要完成角位置数据的采集, 并输出模拟正弦信号到解算电路。解算电路主要由轴角转换器(RDC)、纠错电路、接口电路等组成, 最终得到的数据送到数据处理单元。轴角转换器(RDC)的功能是从旋变的粗、精通道分别接收模拟信号, 并加以处理转换。主要有716所生产的二次封装14位RDC14XSZ1041、AD公司生产的双14位RDCAD2S44、和43所生产的厚膜集成双速20位RDCHTS20 (其精机采用14 位RDC 解算) 等[8]。应本光电红外成像消旋系统设计指标的要求, 本系统选用的是HTS20R模块组成的解算电路, 该模块外围器件少, 大大减少了外围器件的数量, 具有可靠的解算能力。2.3测控系统控制思路

消旋测控系统本质上是单通道伺服稳定系统。具体过程为: 当目标(光斑)与红外跟踪传感器的视轴发生相对运动(旋转)时, 消旋角即产生, 给入主控计算机作为位置信息的输入量。主控计算机由一台高性能工控机构成。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实时获得的角度位置变化信息经一系列处理后进入主控计算机, 作为位置反馈信息。主控计算机在高精度定时器的中断处理例程中, 比较位置输入量和位置反馈信息, 经控制算法得到输出电压值。输出电压值经DA转换, 进入PWM波功率放大器, 加载到直流力矩电机上, 最终电机的运动使得相对运动的角度被抵消, 从而完成消旋的功能。

图1 消旋组件测控系统结构图

Fig. 1 Block diagram of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despun components

3测控系统架构设计

主控计算机中软件架构决定了整个测控系统的健壮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 是结构化、通用化、模块化要求的重要体现[9]。并且只有在确定了系统整体架构的基础上, 才能划分、构建系统的功能模块, 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架构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将系统的各模块紧密而又独立地联系在一起, 使各功能之间具备良好的交互能力, 又不会因为耦合性太高而影响软件系统的修改和扩展。为此, 采用了VC++6.0提供的MFC中文档-视图结构[10]。

作为消旋组件综合测控平台, 该系统还具有红外成像组件基本功能的检测和人机交互。如电源管理、组件自检、焦距调节、亮度调节、视场切换等, 限

第4期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393 ·

于篇幅, 本文将简述以上功能, 并以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测控问题研究为主。消旋功能检测包括旋转变压器的解算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图像处理、显示、保存等功能, 如图2所示。

图2 消旋组件测控系统主要功能

Fig. 2 Main function of measu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despun components

3.1实时滤波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 由于激磁电源等内部或外部的干扰, 被采集信号不可必免的会受到影响而产生测量噪声, 有些甚至会使控制系统出现不稳定等严重事故。虽然通过硬件滤波等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少干扰的发生, 实际测试中发现仍有少数干扰信号进入数据采集系统, 所以就需要实时滤波进行处理。常用的实时数字滤波算法有很多[11], 如算术平均值法、滑动平均值法、程序判断滤波法。

根据本系统对采集精度有较高要求以及被采集的信号量变化缓慢的特点, 考虑到电机运行时, 时常遇到尖脉冲干扰的实际情况, 采用去脉冲干扰滑动平均值法。具体算法为: 当采样数据进入控制系统之前, 比较本次采样数据和上次采样数据, 如果两者之差大于一定数值, 则认为本次采样数据为干扰, 则放弃本次采样数据。否则, 则本次采样数据作为滑动平均值的第N个数据进行滤波。

3.2信号变换

对于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产品,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旋转变压器安装位置不能完全相同, 这会导致该测控系统面对不对批次的产品, 产生不同的读数。这使得测角分系统可能会遇到测量值从0°到360°的跳变, 从而导致系统失控的严重后果。文献[12]采用了软件补码的方式解决14位RDC零点跳变问题。文献[13]介绍采用硬件导电环的方式解决零点跳变问题。由于本系统的设计要求为?175°~+175°, 故本文采用信号变换的方法, 将旋转变压器的输出信号从5°~355°平移至?175°~+175°, 即解决了零点跳变问题, 又不增加系统硬件。

3.3控制算法

考虑到消旋测控系统本质上是单通道伺服稳定系统。伺服稳定系统的控制算法, 国内外有很多文献可供参考[14-15]。本文采用积分分离的PID算法[14]和位置信号的差分作速度环输入+位置闭环组成双闭环[15]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达到闭环控制消旋角的目的, 但在性能上有差别。

3.4实验步骤

该综合测控系统用于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检测和维修。实验设备包括目标(光斑)、消旋组件和测控系统。实验步骤为使目标工作在热成像状态, 操作两轴伺服稳定平台, 使消旋组件的视轴对准目标, 误差在1个像素以内。手工输入或接入惯导元件获得消旋角, 测控系统在伺服控制的作用下会自动地使消旋组件运动相应的角度, 并在界面上显示。图像采集程序会实时显示当前的视轴图像。

4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图3为积分分离的PID算法的控制效果图, 可以积分分离的PID算法能够实现光电红外成像消旋功能, 且系统设计无静差。同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 由于摩擦等非线性干扰对控制系统的作用, 线性的PID算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低速爬行现象。图4为位置信号的差分作速度环输入+位置闭环组成双闭环的控制效果图, 可以看出由于存在速度环, 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 超调量减小, 同时, 控制精度不受影响。但是, 低速爬行现象仍没有完全克服, 有待进一步研究。图5为未消旋时, 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成像图, 可以看出消旋角的存在使得观察者(或操作者)的操作方向和图像中的方向不一致, 进而可以导致误动作, 影响作战意图的实现。图6为消旋后, 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成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本系统可以定位目标的中心位置, 且可以对红外成像系统完成消旋功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

·394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第24卷

图3 积分分离的PID算法位置值曲线Fig. 3 Position curve by integral separated PID

图4 加入速度环的双闭环算法位置值曲线Fig. 4 Position curve by dual-closed loop including

speed loop

图5 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成像图(未消旋) Fig. 5

Despun components’ image, beyond despunning

图6 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成像图(消旋后) Fig. 6 Despun components’ imgae, after despunning 5结论

本综合测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装备的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的生产与检测过程中,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检测方法, 可以避免手工检测时的种种弊端。实践证明该综合测控系统设计合理, 运行稳定可靠, 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具有结构化、通用化、模块化的特点。不仅可以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在两轴两框架内任意位置的消旋精度, 而且还具有电源管理、组件自检、焦距调节、亮度调节、视场切换等功能,充分覆盖了消旋组件的检测需要, 显著提高了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调试与质检的工作生产效率, 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特殊的应用价值。其研发思路对同类测控平台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煦. 前视红外瞄准吊舱的最新发展[J]. 中国航天,

2002, 16(4): 39-41.

HAO X. Latest development in front-view infrared tar-

geting pod [J]. Aerospace China, 2002, 16(4): 39-41. [2] 雷松涛,张宝龙. 空间像消旋部件设计与研究[J]. 红外,

2007, 28(9): 13-17.

LEI S T, ZHANG BL. Design and study of space image

revolving adjusting assembly[J]. Infrared, 2007, 28(9):

13-17.

[3] 王霆, 李清军.基于TMS320F240的CCD 相机消旋控

制器[J]. 光学技术, 2004, 30(3): 363-365.

WANG T, LI Q J. CCD camera despun controller based

第4期前视红外跟踪成像消旋组件综合测控系统设计·395 ·

on TMS320F240[J]. Optical Technique, 2004,30(3):

363-365.

[4] 高宏昌. 机载电光跟踪系统图象消旋原理研究[J].电

光与控制, 1995, 59(3): 14-24,25.

GAO H C. Despun principle of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tracking image system[J]. Eletronics Optics and Control,

1995, 59(3): 14-24,25.

[5] 赵红颖, 金宏. 电子稳像技术概述[J]. 光学精密工程,

2001, 9(4): 353-356.

ZHAO H Y, JIN H. Overview of the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J].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1, 9(4): 353-356.

[6] 王霆, 李小鹏. 基于内模控制的CCD像机消旋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4, 22(6): 598-602.

WANG T , LI X P.Conceling image rotation control sys-

tem of CCD camera based 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 Information Science Edition),

2004, 22(6): 598-602.

[7] 孙承浚. 红外/可见光双模成像跟踪系统[J]. 红外与激

光工程, 1992, 23(2): 20-26.

SUN C J. Infrared /visual imgae dual-mode imaging

tracking system[J].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1992,

23(2): 20-26.

[8] 程钧. 多极旋变-轴角编码器解算电路设计分析[J]. 无

线电工程, 1997, 27(5): 55-59.

CHENG Y. Multipole rotary-shaft encoder circuit design

and analysis[J]. Radio Engineering, 1997,27(5): 55-59. [9] 江小霞, 林建辉. 工程机械车载测试系统的研发[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 23(4), 107-111.

JIANG X X, Lin J H. Development of test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J]. 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

ment and Instrument, 2009, 23(4),107-111.

[10] 侯俊杰.深入浅出MFC[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 2001, 89-95.

HOU J J. Dissecting MFC[M]. Wuhan:Huazhong Uni-

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1, 89-95. [11] 丛爽. 实用运动控制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22-240.

CONG S. Practical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M]. Bei-

jing: Electronics and Industry Press,2005,222-240. [12] 金钰. 伺服系统设计指导[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 2000, 96-99.

JIN Y. Servo system design guide[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0, 96-99.

[13] 王连明.机载光电平台的稳定与跟踪伺服控制技术研

究[D]. 博士学位论文, 2002, 130-133.

Wang L M. Study on Stabilization and Track Control

Techniques of Airborne Opto-Electronic Platform[D].

PhD thesis, 2002, 130-133.

[14] 刘金琨. 先进PID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3-28.

LIU J K. Advanced PID Control and MATLAB Simula-

tion[M]. Beijing: Electronics and Industry Press, 2003,

23-28.

[15] 庞新良, 范大鹏.数字式机载光电伺服系统的实现[J].

光电工程, 2007, 34(3): 10-15.

PANG X L, FAN D P.Realization of digital airborne

opto-electronic servo-system [J]. Opto-Electronic Engi-

neering, 2007, 34(3): 10-15.

作者简介:

周阳:1982年出生, 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 现为同济大学博士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伺服控制, 自动检测。

E-mail: xsun@https://www.doczj.com/doc/e46972487.html,

Zhou Yang was born in 1982, and graduated i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s Ph.D student in Tongji University. His pres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ervo control and automatic detection.

王磊:1961年出生, 男, 陕西西安人, 教授, 博士生导

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伺服控制, 自动检测、传感器技术等。

E-mail: leiwang@https://www.doczj.com/doc/e46972487.html,

Wang Lei was born in 1961, and graduated i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is professor in Tongji University now. Her pres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ervo contro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sensor technology and so on.

红外线测距仪测量原理

红外线测距仪测量原理 测距仪是一种航迹推算仪器,用于测量目标距离,进行航迹推算。测距仪的形式很多,通常是一个长形圆筒,由物镜、目镜、测距转钮组成,用来测定目标距离。测距仪是根据光学、声学和电磁波学原理设计的,用于距离测量的仪器。 红外测距仪的分类有激光红外,红外和超声波三种,目前测距仪主要是指的激光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由于测量距离有限,测量精度很低目前已经被淘汰。激光红外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红外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测距仪有测量距离和测量精度,同时又是电子设备,所以品牌的选择非常重要,国际知名品牌的测距仪,在性能上会远优于杂牌的激光红外测距仪。 一.测距仪分类 测距仪从测距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又可以分类为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0-300米),望远镜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500-20000米)。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都是激光测距仪,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全球前两大品牌是徕卡和博世,右图就是一款主流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望远镜激光测距仪,为远距离激光测距仪,目前在户外使用相当广泛,望远镜激光测距仪全球前四大品牌是图雅得、博士能、奥尔法和尼康。四个品牌在产品上各有特点,2013年,美国激光技术杂志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单品销售冠军是图雅得SP1500,这款测距仪测量精准,反应速度快捷。 2. 超声波测距仪

红外跟踪系统

第五章红外跟踪系统 1.红外跟踪系统的基本原理: 如图5-1所示,由无穷远目标辐射来的红外辐射能量透过整流罩照射到主反射镜上,经聚焦并反射到次反射镜子上,由次反射镜反射后,再经校正透镜进一步聚焦,最后成像于调制盘上,红外福射经调制盘调制后成为调制信号,目标像点在调制盘上所处的位置与目标在空间相对光轴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通过光学系统聚焦以及调制盘制后的信号,可以确定目标偏离光轴的大小和方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VO X(如VO2等) 图5-1 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 2.红外跟踪系统的组成 如图5-1所示,红外跟踪系统由整流罩,主反射镜,次反射镜,校正透镜,调制盘,浸没透镜,光敏电阻和伞型光栏等元件组成,其各元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1)、整流罩:是一个半球形同心透镜,作为导弹头部的外壳。它是一块负透镜,其作用为校正主反射镜的球差及作导引头的密封。整流罩在导引头工件波段内有高的透过性能,亦即吸收、反射作用很小。这种导弹的整流罩采用氟化镁多晶制成。耐高温、机械强度高。 2)、主反射镜:起聚焦作用,它给整个光学系统带来正球差。焦距f'=41.18mm,直径47.2mm,材料为K8玻璃,凹面上真空镀铝以减少入射辐射能损失。 3)次反射镜:用来折叠光路,同样为K8玻璃,表面镀铝。 4)校正透镜:用来把伞形光阑、平面反射镜等零件与镜筒连接在一起,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因消除像差的需要而在次镜之后加入这样一个凸透镜,可以进一步消除剩余像差。支撑透镜材料为氟化镁多晶。 5)伞形光阑:限制目标以外的杂散光线直射入系统光敏元件上的辅助光阑。为了更有效地消除杂散光,伞形光阑上设有消光槽,各元件不通光部分都进行黑化处理。 6)场镜:可把通过调制盘的辐射能会聚到探测器光敏层上;另一方面,加入场镜后原来经物镜聚焦的照度不均匀的目标像斑,经焦面后发散的光线折向光轴,使光能均匀地分布在探测器的光敏层上。场镜采用平凸透镜。场镜材料为氟化镁单晶,在工作波段内有良好的透过率(一般紧贴调制盘后面)。 7)滤光镜:从目标和背景辐射光谱中过滤出所需要的辐射波段。采用氟化镁单晶作为基片,作成 2.5μm为起始波长的干涉滤光片(图中未画出)。 8)浸没透镜:使探测器光敏层和超半球透镜的底面形成光学接触,会聚光束,提高光敏元件的接收立体角,减少光敏元件的面积从而降低噪声。这种导弹采用钛酸锶单晶作为浸没透镜材料。 9)调制盘:把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后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汇聚成一个足够小的像点,落在光学系统的焦平面上,即调制盘上。通过调制盘的旋转,将连续的红外辐射调制成一组一组的光脉冲,以其幅值和相位提供目标偏离导弹光轴的大小和方位信息,并抑制由背景来的干扰信号。

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超,古乐野,徐晓,乔忠慧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实时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了LPC2132微控制器芯片和四相步进电机正弦波驱动器STK672—080芯片。文中主要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ARM;图像采集;人机交互;步进电机 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志码:B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Control System in Image Collection ZHANG Chao, GU Le-ye, XU Xiao, QIAO Zhong-hui (Chengdu Institut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image collection’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RM. LPC2132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sine wave stepping motor driver were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d the construct of the system, design of hardware, several critical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ARM; image collect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tepping motor 0 引言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阅读机是以实时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为核心技术的, 主要由送纸机构、扫描主体和接纸机构三部分组成。送纸机构主要功能是搓动纸张,并将纸张传送到扫描主体中;扫描主体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图像,并将纸张传送到接纸机构中;接纸机构主要功能是装载已经扫描过的纸张。在OCR阅读机中,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图像采集的速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这种方案比较稳定、可靠,还大大提高了图像采集的速度。 1 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图1 OCR阅读机的控制系统部分组成框图 本控制系统主要有ARM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显示驱动及按键模块五个部分;ARM控制模块是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系统中各芯片所需的电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学号: 20100802041 姓名:钱源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可以用来进行距离的测量,其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而在测距方面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微波雷达测距、超声波测距及红外线测距。其中激光测距是靠激光束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探测物体的距离。由于受恶劣的天气、污染等因素影响,使反射的激光束在一定功率上探测距离比可能探测的最大距离减少一半左右,损失很大,影响探测的精确度;微波雷达测距技术为军事和某些工业开发采用的装备和振荡器等电路部分价格昂贵,现在几乎还没有开拓民用市场;超声波测距在国内外已有人做过研究,由于采用特殊专用组件使其价格高,难以推广;红外线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波,具有光波的基本物理传输特性—反射、折射、散射等,且由于其技术难度相对不太大,构成的测距系统成本低廉,性能优良,便于民用推广。另外红外测距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用到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一般具有精确度和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因而应用领域广、行业需求众多,市场需求空间大。 红外测距的研究就非常有意义了。红外线测距仪指的就是激光红外线测距仪,红外测距仪----用调制的红外光进行精密测距的仪器,测程一般为1-5公里。在100米以内则超声波测距更有优势,但是超声波测距的距离一般无法测量1米以内,而红外测距则可以这一段距离的不足,而且有着不错的精度,在本课题中研究的就是这一类情况的红外线测距。 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 根据《国内近年来红外光电测距仪的发展情况》,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测量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国内一些光学仪器厂和电子仪器厂分别从瑞典、瑞士和日本等国引进几种红外测距仪组装线,组装测距仪,我国有关工厂和院校近年来也研制出一些产品。由于微处理机在国产测距仪上的应用,大大缩小了仪器的体积,同时也减少了出故障的几率,使得国产测距仪的性能和质量都较过去有很大的提高。在国家“六·五”计划攻关中,常州第二电子仪器厂研制的DCHZ 型多功能红外测距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产品经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光电测距仪检测巾心进行全面质量鉴定后认为:该仪器外型美观、体积小、重量

最新定日镜跟踪系统设计

定日镜跟踪系统设计

定日镜跟踪系统的设计 定日镜在电站中不仅数量最多、占据场地最大,而且是工程投资的重头。定日镜的跟踪效果严重影响着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研究表明:对日跟踪与不跟踪,能量的接受效率相差37.7%,精确地跟踪太阳可使接收器的热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太阳能利用率,从而拓宽太阳能的利用领域。 一、跟踪系统的组成 跟踪系统主要构成一般为:(1)太阳能采集装置;(2)转向机构;(3)控制部分;(4)贮能装置;(5)逆变器。系统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跟踪系统的基本构 1.太阳能采集装置 本光伏发电系统的目的即是对太阳能进行有效的吸收,从而尽可能多的把太阳能量转化为可用电能,提供给耗电负载使用,起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但是太阳能电池本身容易破碎、易被腐蚀,若直接暴露在大气的环境中,光电转化的效率就会由于环境潮湿、灰尘、酸雨等影响而下降,最后以至于破碎失效。不能满足本系统经久耐用的研发要求。因此,太阳能电池需要通过胶封、

层压等方式封装成平板式结构才能投入使用,如层压的封装方式,即将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各用一层透明、耐老化、黏结性好的热熔性胶膜封装,并采用透明度高、耐冲击的低铁钢化玻璃做为盖板,用耐湿抗酸的复合薄膜或者玻璃等其他材料做背板,通过真空层压工艺将电池片、正面盖板和背板薪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一个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发电器件,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2.转向机构 用来跟踪太阳的实时位置, 主要由底座、驱动电机、联轴器、减速机构、电池板固定框架等构成。底座主要由普通的钢材加工而成,便于拆卸和移动。驱动电机选用的是步进电机,此种电机性能可靠,对于角度量转向控制精确。连轴器选用的是普遍使用的弹性联轴器,耐冲击,经久耐用。由于研发要求系统要结构紧凑,电机选取的为小型步进电机,输出扭矩达不到转向要求,因此要选用减速机构来提升输出扭矩,在本光伏系统中,选取的是小型涡轮蜗杆减速机构;并且,太阳的角度控制要求精确,要合理的选取涡轮蜗杆减速机构的传动比,在系统设计中选用的传动比为50:1即可达到要求。电池板固定架用来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固定,要求设计合理,稳定。 3.控制部分 要根据即时时间进行太阳角度的运算,调整系统精确转向,因此要合理选用控制芯片完成此功能。 4.贮能装置 本系统的制造目的是对太阳能进行采集,并加以利用,因此需要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用于其他耗电场合. 5.逆变器 采用逆变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转化为普通用电器可以使用的交流电。

无线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引言 视频监控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采用如下方案:使用具有较高成像质量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传感器摄像头,通过S-VIDEO端子实时传送数据,这种方案需要摄像头与采集端设备连线,同时监控中心需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图像与视频片段,还需要电视墙来对不同地点的目标进行实时监控,此方案适合于公共场所的安防和监控,实时性高,但能耗大,成本昂贵。对于需要远程监控的生产环境,例如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工业厂房的监控,包括动物的异常举动,种植现场环境的突然变化,厂房可疑人员的入侵监控等,上述方案难以满足图像与视频中信息智能处理的需要,而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无线图像采集系统成为合适的选择。在802.11无线协议应用经已成熟的前提下,研究的重点在于传感器节点所采用的硬件平台和数据流格式,当前的主流方案包括:①ARM+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1]:由ARM 架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担任传感器节点的总控制角色,利用DSP信号处理芯片的高速处理能力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相关预处理,该方案适合需要较多数值运算的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数据流。②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视频编解码芯片[2]: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传送和处理多组图像与视频数据,由于FPGA的硬件可重写性,该方案适合于在实验阶段进行设计上的查错和优化。③ARM:使用高主频的ARM架构CPU,同时担任中央控制和图像处理的角色。ARM为通用精简指令集架构,具有足够的流水线来应对复杂的逻辑运算,适用于处理逻辑运算量较大的压缩算法,例如PNG格式所采用的Deflate压缩算法,同时,ARM-Linux架构具有成熟的工作基础,固采用方案3设 收稿日期:2010-01-10;修订日期:2010-03-09。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很多新领域,而在测距方面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微波雷达测距、超声波测距及红外光测距。为了实现物体近距离、高精度的无线测量而采用了红外发射接收模块作为距离传感器,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编写A/D转换和显示程序,完成了一套便推式的红外距离测量系统,系统可以高精度的实时显示所测的距离,本系统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测量精度高、方便使用。 红外测距的探测距离较短,一般在几十厘米之内,本文介绍的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设计的红外测距仪,可以测量距离。 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红外线及红外传感器的分类和应用、AT89C52单片机的应用与说明以及MCP3001芯片的简介。其次,阐述了与红外测距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对红外测距传感器也做了详细说明。再次,介绍了红外测距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在硬件设计中,介绍了红外测距实现的构想,给出红外测距硬件电路原理图,并说明了红外测距传感器、键盘、A/D转换电路、LCD显示电路工作原理及AT89C52单片机的管脚分配。在软件设计中,说明了整个程序流程及各程序设计的函数。最后,是对整个设计的结论,说明了红外测距实现的可行性。 关键词:红外测距 A/D转换实时显示红外线单片机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本课题研究的热点及发展现状 (2)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2)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3) 第2章红外测距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 (4) 2.1.方案及设计思想: (4) 2.2 红外测距系统的基本结构 (5) 第3章红外测距的硬件设计 (6) 3.1红外收发模块 (6) 3.2 A/D转换模块 (7) 3.3 LCD显示模块 (10) 3.4 AT89C52单片机概述 (11) 3.5整个红外测距系统显示 (13) 第4章红外测距的软件设计 (15) 4.1 程序流程图 (15) 第5章系统软硬件调试 (17) 5.1 硬件调试 (17) 5.2 软件调试 (17) 5.3测试结果绘图 (17) 5.4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1) 后记 (29)

眼动跟踪研究

用来研究眼动活动的结合基于特征和 基于模型思想的算法 Dongheng Li, David Winfield, Derrick J. Parkhurst 摘要:由于用户的注视点能极大的改善人机接口,则可以把眼动活动当作用户注意力状态的标志。将眼动活动整合成现在这种接口的障碍就是没有一种可用的,可靠的,低成本的,开源的眼动跟踪系统。为了给那些接口设计者提供这样一个系统,我们研发了一种基于特征和模型思想的混合算法并且提供了一个开源的软件包。我们将这种算法命名为Starburst。这种算法比单纯基于特征跟踪的算法更准确而且比单纯基于模型跟踪的算法更省时。当前能够将红外视频剪辑来跟踪眼动活动。这种视频可以用一个廉价的头盔式眼动仪来获取。这是一个可靠的研究并且指出该电子技术能够估计眼睛的位置,误差不超过一度。 关键词:眼动跟踪;头盔式眼动仪;算法;基于特征; 1 简介 眼动活动的使用能极大的改善人机接口的质量。应用眼动活动的人机接口有两种:在线接口和离线接口。在线接口允许用户利用眼动活动详细的控制接口[8]。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注视虚拟键盘上的按键来进行打字而不用使用传统的敲击键盘的方法[9]。这种技术也可以用在常用的接口中,比如用户可以在图形用户接口中注视一个图标来选择它,这样大大提高了速度[16]。 另一方面,离线的接口能监视用户眼动活动并且自动调整。例如,在视频传输和虚拟现实应用,可变分辨率显示技术能主动跟踪用户的眼睛并且提供一个关于凝视点的详细信息,同时省略了外围设备的细节[13,14]。 尽管眼动跟踪已经应用到一些研究系统和小型的产品中,但是眼动跟踪技术还没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尤为重要的是,眼动跟踪技术的许多方法已经应用了很多年。将这种技术整合成人机接口的首要障碍是这种系统要么容易被入侵,要么就是成本太高。最近,由于头盔式视频眼动仪逐渐缩小,眼动跟踪的被入侵性显著下降[15,1]。视频眼动跟踪移动技术也减少了入侵性[6,10],但是降低了系统的准确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剩下的障碍就是成本。目前,有一些眼动跟踪系统已经投入市场,它们的价格大约5000到4000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开销并不是由于硬件,因为在过去10年中高清数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 论文 题目: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xxxx 完成日期:2017/5/6 小组:第x组 小组成员:xxxxxxxxxx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摘要: 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将光学系统与电路系统相结合可以制作避障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完成智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的处理。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协调车轮或者舵机工作,完成躲避障碍物的动作。 关键字:光电检测技术、智能车、测距、红外测距传感器、单片机 一、引言 光电检测作为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信息获取、光电变换、光信息测量以及测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等,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距离远、容量大、非接触、寿命长、易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光扫描、光跟踪测量,光纤测量,激光测量,红外测量,图像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等,是当前最主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光电信息技术。

二、光电检测技术的概念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电子技术对光学信号进行检测,并进一步传递、储存、控制、计算和显示。光电检测技术从原理上讲可以检测一切能够影响光量和光特性的非电量。它可通过光学系统把待检测的非电量信息变换成为便于接受的光学信息,然后用光电探测器件将光学信息量变换成电量,并进一步经过电路放大、处理,以达到电信号输出的目的。然后采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及物理学等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以便于进行相应的电路改进,更好地研究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的特点与相关性,从而了解非电量的状态。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是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同时提高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光电检测技术的系统机构比较简单,分为信号的处理器,受光器,光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光器在获得感知信号后,就会被反映为不同形状、颜色的信号,同时根据这些器件所处在的不同位置,就能够将他分为反射型与透过型的两种比较的模式。光电检测的媒介光应当是自然的光,例如白炽灯或者萤光灯。特别是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也取得的非常好发展。由于投光器在发出光后,会以不一样的方式触摸这些被检测物中,直到照射到检测系统中的受光器中,同时受光器在此刺激下,会产生一定量的电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敏性的原件,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三极管、二极管。 三、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智能车方面的应用、家庭扫地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将光学系统与电路系统相结合可以制作避障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完成智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的处理。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协调车轮或者舵机工作,完成躲避障碍物的动作。 四、常用光电检测器件:红外测距传感器 原理:其输出为电压数值,通过公式L?=?(6762/(9-X))-4可计算出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物联网-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定位与追踪系统的设计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定位与追踪系统的设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还简单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物流可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物联网,物流

1.概述 (2) 2.设计方案 (2) 2.1原理说明 (2) 2.2体系构架 (3) 2.3 详细步骤 (4) 2.3.1 RFID信息采集 (4) 2.3.2 GPS/GSM定位 (5) 2.3.3 定位和追踪的实现 (6) 3. 发展趋势 (6) 4.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定位与追踪系统的设计 1.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参与进来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本文将对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定位与追踪系统的设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2.设计方案 2.1 原理说明 物流信息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是统一信息系统(Unified Information System,UIS)利用无线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有机配合,运用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全球定位系统)、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Internet融合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CTI)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读写出物流实时位置信息,在统一信息系统中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DSP实习报告 题目: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x

目录 一.实习题目 (3) 二.实习背景知识 (3) 三.实习内容 (5) 四.实习程序功能与结构说明 (8) 六.实习心得 (19)

一、实习题目 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二、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 2、熟悉D6437视频输入,输出端的操作及编程。; 3、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熟悉锐化变换算法。 三、实习背景知识 1、计算机 2、CCS3.3.软件 3、DSP仿真器 4、EL_DM6437平台 EL-DM6437EVM是低成本,高度集成的高性能视频信号处理开发平台,可以开发仿真达芬奇系列DSP应用程序,同时也可以将该产品集成到用户的具体应用系统中。方便灵活的接口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开放平台。采用该系列板卡进行产品开发或系统集成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产品开发时间。板卡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板卡硬件资源: TMS320DM6437 DSP ,可工作在400/600 MHz; 2 路视频输入,包括一个复合视频输入及一个S端子视频输入; 保留了视频输入接口,可以方便与CMOS影像传感器连接; 3 路视频输出,包括2路复合视频,一路S端子输出; 128MByte 的DDR2 SDRAM存储器,256MBit的Nor Flash存储器;用户可选的NAND Flash接口; 可选的256K字节的I2C E2PROM; 1个10M/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1 路立体声音频输入、1路麦克风输入,1路立体声音频输出; USB2.0高速接口,方便与PC连接; 1个CAN总线、1个UART接口、实时时钟(带256Byte的电池保持RAM);4个DIP开关,4个状态指示LED; 可配置的BOOT模式; 10层板制作工艺,稳定可靠; 标准外部信号扩展接口; JTAG仿真器接口; 单电源+5V供电; 板卡软件资源: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 副本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实训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系别电子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年级12级02班 组长:张祎楠2012191294068 组员:殷跃2012191294070 白雨童2012191294063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 13整个红外测距系统显示 (4) 第2章红外测距的软件设计 (5) 后记 (6)

第1章绪论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所进行的课题便是做一个简易的,精确的,近距离的距离检测仪,这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考验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更系统的认识单片机,了解AD转换和红外收发模块。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红外传感器的测距基本原理为:红外发射电路的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光,红外接收电路的光敏接收管接收发射光,根据发射光的强弱判断出所测的距离。由于接收管接收的光强度是随着发光管与测量物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因而,与测量物的距离近则接收光强,距离远则接收光弱。 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红外模块发出并接收到红外线信号;AD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交给单片机, 启动单片机中断程序,此时单片机得到数字信号也就是电压值,再由软件进行判别、计算,得出距离数并送给LED/LCD显示。 红外模块 电压距离公式 AD模块 单片机 显示模块 图1.1 反射能量法原理

图3.7 protues中整体系统 单片机AT89C52左端分别接了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这是单片机最小的系统。XTAL1和XTAL2串连一个晶振,并且分别接上一个20p的电容,两个电容另一端都接地,构成时钟电路。RST同时接上100p电容,4脚按键,1k电阻,4脚按键另一端接上一个1k电阻再与100p电容并联接VCC,1k电阻另一端则接地,构成复位电路。 单片机AT89C52右端P0端同时接LED的D1-D7端口和排阻,P2.0接CLK,P2.1接DO,P2.2接CS,P2.5接E,P2.6接RW,P2.7接RS。 MCP3001的VREF接vcc,IN+接红外距离传感器的Vo。 软件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红外小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红外小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王琛廖庆王亚慧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学院) 摘要:验证了一种基于红外小目标视频图像序列的跟踪算法,主要研究了基于形心计算的跟踪方法和基于kalman滤波器多帧数据关联方法的跟踪法。分别仿真验证,并从实现结果出发得出了两种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远红外小目标检测与跟踪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Far - infrared Small Target Wang Chen Liao Qing Wang Yahu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bstract: Verify that a tracking Algorithm for Infrared small target based on video image sequence, the main study on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centroid computation and multi - frame data association based on Kalman Filter Method for tracing method.Simulation, respectively, and proceed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 reached the scope of the two algorithms and their insufficient. Key words: Far-infrared;Small targets; Detection and Tracking 0 引言 随着近十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存储成本大幅下跌,一些研究人员开始重点研究计算机视觉中有关运动的问题。与处理单幅图像相比,图像序列引入了新的时间维以及时间相关性约束,这一额外的约束激发了人们对视频理解的研究.视频序列目标跟踪是指对传感器摄取到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与分析,一旦目标被确定,就可获得目标的特征参数选择。 。 由于视频跟踪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因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广大研究者的兴趣。 在1996年至1999年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DARPA)资助卡内基梅隆大学、戴维SARNOFF研究中心等著名大学和公司合作,联合研制视频监视与监控系统VSAM,主要研究目的是开发用于战场及普通民用场景的自动视频理解技术。DARPA在2000年又资助了重大项目HID计划,其任务是开发多模式的监控技术以实现远距离情况下人的检测、分类

智能环境下跟踪系统设计本科

智能环境下跟踪系统设计本科

智能环境下跟踪系统设计 The projiect of the tracking system under the intellect environment 54

摘要 在智能轮椅跟踪运动目标的过程中,为了顺利达到目的需要解决2个问题:一是准确的检测到目标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二是根据运动目标的状态确定制定有效的跟踪策略。本文针对在智能环境下也就是2个实验室的环境下,以有效的跟踪运动目标为目的,研究工作围绕上述的2个关键问题开展。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在2个实验室和1个走廊的环境中需要的传感器的个数和传感器的类型,以保证运动物体在这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无死角的被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跟踪。其次是传感器从运动物体接收到的信息能正确的传给智能轮椅,智能轮椅接收后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通过dsp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机的转向以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跟踪。然后是硬件和软件问题,正确的硬件连接和合适的算法是保证实现跟踪的关键,在硬件设计中,用protel99正确的绘制电气原理图是一大重点,而软件中,正确的算法是重中之重。最后通过控制,实现智能轮椅对运动目标的准确跟踪。 关键词:DSP;智能环境;传感器;跟踪算法 54

Abstract It need to be addressed two questions in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process that intellect wheelchair tracks moving target : First, accurately detect the presence of the target and determine its location, the second is to determine the strategy to develop effective tracking of moving targe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In this paper, a intellect environment that is under two laboratory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track moving targets in the research work around two key issues to carry out the above . First,it ne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sensors and the types in two laboratories and a corridor to ensure no dead of moving objects can be positioned in such an environment,the only way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racking.Following, the sensor receives information from a moving object to be able to pass the intellect wheelchair,then wheelchair deals information that it receives,thus turning to achieve tracking of moving objects by DSP motor speed control and motor . The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blems: hardware properly connected and the appropriate tracking algorithm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ardware design, with protel99 correct electrical schematic drawing is a major focus, and software, the correct programming is heavy in the heavy . Finally,control can achieve intelligent wheelchair for accurate tracking of moving targets. Keywords: motor; DSP;intellect environment;sensor 54

基于STM32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基于STM32的红外测距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为了实现对物体近距离、高精度的无线测量,本论文对红外测距领域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采用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编写A/D转换程序及LCD显示程序,红外传感器作为工作模块,完成一套高精度显示、实时测量的红外测距系统。本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方便使用。 本论文所介绍的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并运用日本夏普公司型号为GP2Y0A21的红外传感器所设计的红外测距系统。首先,介绍红外线及红外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STM32单片机的简介与功能;其次,阐述红外测距系统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并对单片机、红外传感器、LCD液晶显示屏的工作电路做了介绍;再次,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构想,先后对系统硬件及软件进行设计,并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调试。最后对整个设计进行总结,说明红外测距系统实现的可行性。 关键词红外测距;单片机;A/D转换;LCD

STM32-based infrared rang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new area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 close range, high-precision wireless measurement,this topic of infrared ranging is studied. This topic using SCM as the processor, to write A/D converter and LCD display program, an infrared sensor as a working module, complete set of precision display,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infrared ranging system. Th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and high accuracy, low cost and convenient use. This paper introduced is based STM32 microcontroller and use of Japan's Sharp Corporation model GP2Y0A21 infrared sensor designed infrared ranging system. Firstly, introduc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distance measurement,it also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of STM32 microcontroller. Then illustrate the work theory and basic structure of it and introduce the LCD screen and work circuit. Again, the system has carried on the overall design idea, successively on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probes into the fun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debugging. Finally, summarize the entire design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infrared distance measurement. Keywords Infrared range, SCM, A/D converter, LCD

眼动追踪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眼动追踪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一、产品质量技术规格及要求 (一)技术参数: 固定式: * 1、采样速率:双眼记录条件下不小于1000Hz,单眼记录条件下不小于2000Hz; 2、分辨率:≤0.02°; 3、精度:≤0.5°; 4、实时追踪延时:≤1.8ms; 5、追踪模式:瞳孔+角膜反射; 遥测式: * 1、采样速率:≥500Hz; 2、分辨率:≤0.1°; 3、凝视位置误差:≤0.5°; 4、实时追踪延时:≤3ms; 5、追踪模式:瞳孔+角膜反射; 6、头动范围:30cm X 30cm 7、可通过旋臂装置调整眼动仪,以适应被试者位置。 (二)性能要求: 1、眼动采集设备与被试距离50-70cm; 2、定标简单迅速,支持3点到13点定标; 3、可对扫视、注视和眨眼进行在线分析; 4、不受普通和隐形眼镜影响; 5、提供可视化实验设计软件: 1)易学易懂,适用于无编程经验的操作者; 2)简捷的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 3)刺激呈现多样化:文本、图像、声音或三者的任意组合; 4)可使用实时眼动数据驱动显示画面的切换和事件的触发;

5)支持动态画面显示; 6)支持第三方实验设计软件,如E-Prime、Presentation等。 6、提供眼动数据回放分析软件: 1)可创建关键时域和任意形状的关注区域用于进一步分析; 2)支持多个画面显示; 3)可根据用户需要来设定显示和输出眼动数据成分; 4)在显示画面中回放注视点轨迹; 5)输出注视、扫视和关注区域报告; 6)以JPG图像文件格式输出数据画面; 7)将眼动数据输出到Excel等统计软件做后期统计分析。 7、国际通用实验设计软件: 1) 2.0标准版:E-Studio:可视化实验设计环境,只需简单地拖拉图片、声音、视频等 标准化模块并设置其属性即可方便地设计实验。 2)E-Basic:语法结构类似于Visual Basic的脚本语言,可实现某些E-Studio不易实现的 非标准化操作。 3)E-Run:可将E-Studio编译为E-Basic脚本语言并运行。 4)E-Merge:用于多任务数据融合。 5)E-DataAid:数据管理器,用于数据的筛选、编辑和导出。 6)E-Recovery:用于恢复程序非正常终止时的数据。 8、要求设备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阅读和语言加工等心理认知科学研究的需要; *9、为保证产品质量,需提供生产厂商或中国区总代理商提供的授权书。 二、设备配置要求: 1、眼动主机一套,包括高速采集装置,红外光源,数据线缆,数据采集卡和眼动系统控制软件等 2、数据回放分析软件一套 3、可视化实验设计软件一套 4、国际通用实验设计软件一套 5、 2K升级模块 6、遥测升级模块 7、主试计算机一套:双核2.6G以上CPU,2G内存,17寸液晶显示屏,Windows7操作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