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规划布局比较

2010-04-27 17:13:56 来源:浏览次数:1356

导读:编者按: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一个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低梯度地区进行梯度接力转移,从而提高接受方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最终实现转移方与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

编者按: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一个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低梯度地区进行梯度接力转移,从而提高接受方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最终实现转移方与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

2005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省(市、区)尤其是东部省区如山东、广东、江苏等明显加大了对后进地区的扶持力度,并正在着手探索和建立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下面简要介绍江苏、山东、浙江等兄弟省份的区域、产业规划布局情况。

表1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区域产业转移比较

江苏:“四沿战略”与南北共建

江苏省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经济发展南北梯级差异明显。苏南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苏北、苏中接受辐射和拉动的重要源头。苏北地区历史上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相对于苏南地区较为落后。为拓展苏南进一步发展空间,加快苏北发展进程,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江苏省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等多项举措,逐步形成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区域共同发展新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分别实施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和苏北大发展战略。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就将“区域共同发展”作为指导江苏发展的五个战略之一。先后采取“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和…三沿?战略”等一系列战略,生产力布局从“三沿”到“四沿”;从南北挂钩扶贫帮扶到南北共建工业开发区;加大“四项转移”力度。进入新世纪,江苏省区域发展逐渐形成鲜明框架。

(一)“四沿战略”

1990年,中央决定实施浦东开发,江苏迅速作出第一反应,提出沿江、沿海、沿东陇

海线的“三沿”战略,将全省划分为沿江、沿海、东陇海三个经济区,沿江地区包括长江两岸的苏、锡、常、宁、镇、扬、通七市,沿海地区是指江苏沿海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东陇海沿线是欧亚大陆桥在江苏的连云港至徐州段,该地区包括连云港、徐州、淮阴三市。“三沿”战略围绕外向开拓的基点,提出加快开发沿海资源,重点发展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桥头堡积极建设东陇海沿线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江苏的优势在沿江,通过沿江的“轴”向开发并向两侧辐射,扩及“面”状腹地,使南北经济的差距在共同发展中逐步缩小。“三沿”战略符合江苏的省情,发挥了本省优势和国家需求相结合,体现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为江苏的开放推开了一扇“门”。

2005年11月,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把“三沿”开发进一步拓展为“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发展的“四沿战略”:沿沪宁线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苏南高开高走、快马加鞭;沿江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让苏中崛起动力强劲;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使苏北振兴有了坚实的依托。

打开江苏经济版图,四条产业带清晰地贯穿南北、连接东西,日渐完善的生产力布局,推动着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调发展。

——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全国最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这一线已成为我省总部经济的主要集聚区。到2007年,苏南五市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外资研发机构,集中了全省所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

——沿江产业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物流四大基础产业。沿江开发,拉动了苏中地区快速崛起。沿江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集聚显著增强,产业层次明显提升,港口物流蓬勃发展。

——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带,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沿江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成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加工产业密集带。

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对集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加快培育江苏发展的沿海增长极进行全面部署。8月,省政府批准下发了《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2008年5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

汇报,在国家层面研究我省沿海地区发展。

(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早已不是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个沿海城市的“家务事”,也不仅限于江苏一省的发展部署。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800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开发和沿江制造业基地,拉动了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沿东陇海线的加工工业带和沿海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已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沿海开发战略是继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产业带之后,江苏省又一次最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

按照规划的要求,江苏沿海地区不仅要发展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由南通港、盐城港共同组成的海港群,还要综合发展陆路交通和航空业,支撑起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江苏沿海的服务半径也不只是江苏,而是要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近两年来,江苏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和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而随着这一全新的定位,江苏沿海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将再次提档升级。江苏沿海地区必将成为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

优化城镇、农村和生态空间布局,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推动江苏省更高水平上的区域共同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仅将使得南通融入苏南板块,使盐城、连云港从经济意义上超越“苏北板块”,也将带动周边近邻的淮安、徐州、宿迁等市协同发展。淮安等地早已开始主动靠拢连云港,向沿海进军,抢抓沿海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苏南的部分产业在苏中苏北沿海安家落户,苏南也将迎来产业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要统筹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

布局、合理分工、保护环境、开放合作。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二、调整优化苏北地区空间布局

多年来苏北地区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和区位条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按照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原则,推动企业和项目进入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省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值已占苏北地区工业总量的50%。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初步迈入工业化中期,正处在产业发展加速、内生动力增强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振兴苏北第一方略,2008年10月,颁布实施苏北地区工业发展纲要(2008-2012年),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

根据苏北地区工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和新一轮结构调整方向,更加注重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布局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地确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在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发展工业。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节约原则,主要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建设工业项目。

(一)沿海产业带。重点建设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南北挂钩共建园区,积极推进建设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确定的连云港、灌河口港(港口群)、滨海港、射阳港、大丰港等沿海港口工业区。结合沿海地区区位特征和重点港口开发进程,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布局和发展以利用特定自然资源、国外资源为主的海洋产业、新能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新型造纸产业,高起点相机发展冶金材料和船舶产业。

(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根据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依托区域中心城市,

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重点布局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装备产业、新型医药产业、资源型非金属材料产业(水泥、玻璃等)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控制发展高耗水产业,引导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以外分散布局的现有企业进入园区。

(三)腹地中心城市。发展资源加工业和清洁型工业。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利用大运河自然和文化遗产,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沿运河旅游风光带。

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工业规模实现新跨跃。2012年苏北地区工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工业占苏北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18%以上,提高2个百分点。

三、南北挂钩共建

与苏北相比,苏南明显具有交通、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要素。苏南是经济强省江苏的优势板块,没有苏南的发展,就没有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当苏南产业向高科技领域飞速集中的同时,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服装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等苏南板块原先的优势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迫切需要“腾笼换鸟”;而地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的匮乏,投资的成本正在急剧增加,苏南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上升,导致苏南产业整体上必须进行一场“升级换代”的革命。

2006年9月15日,省政府决定,苏南10个县(市、区)在苏北跨区域挂钩建设10个开发区。由苏北地区在本地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区中园”,由苏南地区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税费两地共享,具体比例由两地政府商定。

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目的是通过南北共建园区,苏北地区学习借鉴苏南开发区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利用苏南在招商引资、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推进跨越式发展;苏南地区则通过与苏北共建,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区域竞争力。南北转移是一个产业提升的过程,苏北加快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速度,既为苏南

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也促进苏北提高工业化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苏南地区的部分产业正向苏北地区转移,并且这种“产业转移”已逐渐成为加强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省政府指定,苏南苏北共建工业园,双方地级市政府签订总体挂钩合作协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园的规划、资金投入、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运营以苏南方为主,苏北方为辅。通过产业转移推动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向欠发达转移,更落实发达地区人才、管理以及先进的观念、体制、机制向欠发达转移。

江苏南北挂钩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大部分采取的是由苏南发达地区主导,苏北地区充分授权,企业化封闭运作的模式。目前的合作,不是对等的合作,是以苏南为主的合作,逐步形成…资金、干部、招商、运行管理?四个以苏南为主的模式。这使得苏南工业园区先进的开发、管理、运营经验能够迅速移植到苏北园区。这种合作能动性强,责任主体明确,主要考核对象就是苏南。同时,当地政府也给予园区开发相应支持,如园区前期开发、拆迁安置,劳动工人招聘等。

为了保证园区的健康发展,工业园合作期限内前10年产生的所有收益,合作双方都不进行分配,全部用于园内滚动发展。

据统计,2001-2008年,苏北五市累计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2925个,总投资5029亿元,实际到账资金2324.3亿元。尤其是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南北共建园区,正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目前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4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值已占该地区工业总量的50%。在利用省外资金方面,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的投资已占苏北利用省外投资总额的61%;而在利用外资方面,该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100多亿美元,到苏北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0多个。截至20 09年4月底,经省政府同意,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园区已达20家。

曾经是江苏发展“洼地”的苏中、苏北地区,去年以来,经济增速显著超过苏南地区,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高地”。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苏中、苏北GDP 增长13.1%、12.8%,增速分别比苏南高3.3和3个百分点。1-5月,苏中、苏北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15.7%、16%,增速分别比苏南高7个、7.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8%、21.1%,增速分别比苏南高5.7个、15个百分点。

目前,苏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2008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达5931.6亿元,增长13.3%,分别比苏南、全省、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0.9个、0.8个和4. 3个百分点,人均GDP达19555元(2816美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3093.4亿元,同比增长34.5%。苏北地区的产业转移速度也正不断加快,持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仅国内外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就达519个,项目总投资482.7亿元,增长1 1.1%,实际引资额158.2亿元,增长13%。

苏南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同时,向苏北产业转移的项目,也逐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由分散式向集群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正向有较好产业基础的机电、纺织和化工等领域集聚。如徐州市卡特彼勒、中能硅业,淮安市富士康科技城、韩泰轮胎,盐城市东风悦达起亚、上海纺织工业园,连云港市罗盖特精细化工、益海粮油,宿迁市台湾可成科技、恒力工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已相继实施。

山东:“五大板块”与“一体两翼”

2008年2月16日,山东省政府通过了《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标志着“东中西”变“北中南”的“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新规划开始步入正式实施阶段。

一、“一体两翼”新格局

山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海洋经济“五大板块”;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该规划“东中西”格局十分明显;而“一体两翼”新的区域发展思路,使山东从过去主要侧重于以“东中西”为横向坐标考虑区域发展,转变为侧重于以“北中南”为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

在“一体两翼”新格局中,“一体”紧密层6市属于山东经济发达地区,外围层4市和“两翼”经济实力较弱,有些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所谓“一体”,就是从山东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带聚集了全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两翼”,即北翼和南翼,北翼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翼是指鲁南经济带。“两翼”地区人口、面积分别占全省45.2%和48.8%,但GDP、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占全省的38. 4%和26.6%。“两翼”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一体”和“两翼”,不仅各具优势,而且“体”、“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具备互动基础,在发展要素、产业层次、功能定位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整体。

(一)一体:三大基地

“一体”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主体地位,其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1%、59.5%和71.1%。专家形象地把这一区域称为“七带”:交通发达带、主体产业带、城市连绵带、创新密集带、前沿开放带、资本聚集带和人才荟萃带。

“一体”建设三大基地:以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依托,打造济南信息通信产业基地;以济南、淄博、威海、莱芜等为依托,以晶体材料、氟硅材料、碳纤维、冶金材料的开发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沿海8市为依托,发挥国家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为海洋产业链条的形成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二)北翼:高效生态经济区

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定位,是“北翼”开发建设的核心。

充分利用油气资源、海洋化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优先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等重化工业,扩大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服务业方面,要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放到重要位置,突出发展好临港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将其发展为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东营市确定实施“东进西扩、南融北接”战略:向东冲出渤海湾,连接东北亚;向西以济南省会城市圈为依托,拓展市场,开辟港口腹地;向南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

业重要板块;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接受辐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开放。

滨州市规划建设“北海新区”,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示范区和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重点发展油盐化工、船舶制造、生态电源、现代物流等产业,不断提升区域内要素聚集力、产业竞争力和体制创新力,期望早日建成滨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连接华北与华东、中原地区的环渤海区域物流中心。

潍坊市早在3年前就开始新一轮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相继建起滨海经济开发区、寿光渤海化工园、昌邑沿海经济发展区和滨海项目区等,目前正全力将其打造为新的更大的经济增长点。

潍坊市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新理念”的原则,委托天津规划院编制了《潍坊沿海地区概念规划和沿海核心区总体规划》,提出了“两带、两廊、一轴、一核心、多组团”的北部沿海开发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统筹规划建设生态体系,依托北部河流、旅游景观带、产业带和现有湿地景观等,规划建设“八河、两廊、十二生态片区”生态网络,形成生态带东西贯通、绿化组团星罗棋布、绿树成荫的生态绿化格局。

(三)南翼:一带三区六大产业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鲁南经济带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总体功能定位应为重点开发区域;按照山东省“三区六大产业”和“一体两翼”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鲁南经济带”为山东区域经济板块的“南翼”。在山东“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南翼”指的是枣庄、济宁、日照、临沂、菏泽五市组成的鲁南经济带。《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的5个市一体布局,以一个区域发展整体,设置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立临港经济区,以济宁、枣庄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以菏泽为主体建立京新沿路菏泽经济区,于2010年前打造三大经济区:临港经济区、运河经济区、菏泽经济区。

鲁南五市“一带三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体建设框架基本确立。

1、“一带”

兖石铁路沿线产业带。以日兖菏为轴线,在东起日照港、西至菏泽东明近500公里的日

兖菏铁路两侧,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产业项目,形成若干经济增长点,在贯穿鲁南经济带东西的大通道两侧,形成集中布局、产业集聚的大产业带。

2、“三区”

临港经济区:东部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立临港经济区。重点打造钢铁及配套产业、能源、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粮油加工、浆纸制造、造船、水产及食品、木材加工、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物流仓储加工产业等“十大功能板块”,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工业区、港区、城区、物流区有机融合的山东南大门“黄金产业带”。

运河经济区:中部在陆桥通道与运河水上运输枢纽地带,以济宁、枣庄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以两大“三角区”城市群为依托加快产业集聚。重点培育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纺织服装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两大特色产业。发展煤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建材四大重点产业。

京新沿路菏泽经济区:西部以菏泽为主体依托京九和新石铁路大通道建立京新沿路经济区。培育能源、化工、食品、纺织、林木、机械等六大产业。

3、“六大产业基地”

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精品钢铁、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基地。

从布局看,鲁南经济带的发展,主要是临港、沿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带和点上展开新的布局,全面构筑和提升产业体系。

到2010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7900亿元,与2006年相比年均增长14%,人均GDP按目前汇率计算超过3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内收入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7%。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9:55:36,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5800元。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幅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山东半岛制造业区域产业转移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早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之一。早期(20世纪70至80年代)外资经济的增长主要靠量的积累,多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20世纪90年代,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下,山东半岛承接大量高科技产业加工、装配工业投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近年来,山东省全省生产要素瓶颈制约明显加剧,山东半岛地区尤为突出:土地供应偏紧,电力、资金相对紧张。由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半岛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不断上升,使一部分产业比较优势丧失,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作为山东省优先发展的高经济技术梯度区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与周边地区存有产业梯度转移现象。一些资源导向型项目,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以及一般性加工制造业由山东半岛向山东中部或西部进行转移。

半岛制造业基地作为产业转移的集结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不同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的转入,另一方面出于结构优化的需要将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出到山东的中西部地区。对资源导向型的加工制造业,可采取整体迁移和产业关联的转移模式;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可采取市场拓展型和商品输出型的模式;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可采取人才联合型的转移模式。通过采用不同模式的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地区可以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优化区内产业结构,加速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既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又促进了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使“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山东制造”

的带头兵。

1.衰退型产业转移。衰退型产业是指由于区域内外供给和需求因素的变化,导致企业在现有区位比较优势的丧失,相较于其他产业的相对收入降为零的产业。将这种产业转移至低梯度地区,降低生产成本,重获比较优势。

2.扩张型产业转移。山东中部、西部资源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中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如潍坊、淄博、东营等城市制造业基础好、智力资源丰沛、土地供应充足,完全有能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山东部分企业外包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某些加工制造环节。

3.膨胀型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地区也存在一些膨胀型产业,如服装、石油化工、一般性

机械加工工业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山东半岛地狭人广、资源缺乏的特点决定了这一类膨胀型产业应向山东中、西部等资源充沛、空间广大的地区转移,从而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4.“飞地开发区式”产业转移。“飞地开发区式”的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东西对接帮扶的城市之间。山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挂钩帮扶、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一项措施,表现为市场经济中一种强势政府行为。目前在市一级东西挂钩结队的城市之间以及所辖县级市之间,广泛地采用这一模式推动产业转移。这一类型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挂钩帮扶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之间的合作,由欠发达地区提供土地、基础设施服务,发达地区提供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发达地区为主导的方式;另一种是挂钩结对中的欠发达地区主动设立招商目标,为结对地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前来开发、发展的方式。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4月3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意见》提出,山东省要在今后3年着力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产业中,培育出300个营业收入过10亿元、100个营业收入过50亿元、50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以13个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0%以上。

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无疑将使国有经济在优势产业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而在体制机制方面更有优势的民营经济,若不能在这轮工业大提质中同步发展,将会影响今后山东经济发展的活力。

除了编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外,山东还将逐步出台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意见、13个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力促山东工业在3年内由大变强。

表山东省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及产业方向

浙江:山海协作与东扩西进

浙江省是经济强省,经济总量列全国第四,位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人口却比前三省少得多,按人均算,浙江省的人均产值、增加值、税收、收入均为省区全国第一;但浙江又是资源小省,全省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仅4分土地,缺少矿产能源,劳动力成本高,市场主要面向外省与国外,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加工型的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区域转移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开发中西部地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开始将目光从浙江投向更为广阔的全中国,近年来,浙江产业转移现象十分突出。

一、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两片四区”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浙江区域经济呈现“两片四区”的发展格局,“两片四区”,即浙东北、浙西南两大片,分别包含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区、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区和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区、以金华为中心衢州为次中心的浙西区。浙东区经济发展较快;浙北由于传统产业升级缓慢,发展速度相对下降;浙西南地区家庭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呈现相对落后的状况。

(二)“三区三带”

20世纪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引导产业向交通干线附近城镇集聚的政策取向,使得浙江经济的增长极以杭州、宁波、温州为中心由沿海向内地不断推进,浙江经济在地域形态上由传统的浙东北和浙西南两块开始向三区三带演化发展。所谓“三区”是指杭州湾两岸地区:温台沿海地区、浙西南地区。所谓“三带”是指,沪杭前沿线(杭州湾V型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沿海I型产业带),和浙赣和金温铁路沿线产业带(沿线T型产业带)。

(三)“三极强化、三带集聚、二域拓展”

9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经济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全省产业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和交通大通道集聚,区域布局逐渐呈现出圈状和带状集聚的态势,“三极强化、三带集聚、两域拓展”,即强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增强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加快沪杭市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三大经济带的要素集聚;加快山区和海洋两大区域的综合开发。

(四)“四圈三带二区”

“十一五”时期浙江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围绕提升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经济区域、生态优先、城市核心、交通关联、双重协调”原则,对近年来相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强县战略、中心镇战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生态省建设等发展设想,加以统筹考虑和有机整合,浙江的空间发展结构提出在省城层面重点形成“四圈三带二区”的空间发展架构。

1、“四圈”

“四圈”即杭州、宁波、温州、浙中四大城市经济圈,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杭州城市经济圈包括杭州市以及绍兴、湖州、嘉兴三市的近杭地区,呈现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杭宁、杭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及104、320国道主要交通走廊为轴线的圈层状结构,是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域、高附加值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枢纽区域。

宁波城市经济圈包括宁波市、舟山市和绍兴、台州两市的部分地区,以宁波市区为中心,依托高速公路主骨架和铁路主骨架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与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域。

温州城市经济圈包括温州市和台州、丽水两市部分地区,以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成为辐射浙南闽北、影响湘赣的经济枢纽区域。

浙江中西部地区目前还缺乏有足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从发展趋势看,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兰溪市和武义县在内的区域,构筑浙中城市群的条件日渐成熟。可考虑以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以及省道等主要交通走廊为轴线,采用组群式网络化发展模式,组合金华市区—兰溪、义乌—东阳—浦江、永康—武义等三大城市组群,加快培育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极核,带动城市经济圈的形成。

2、“三带”

“三带”就是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形成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的地域经济系统。

环杭州湾产业带包括环杭州湾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六市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部分、扩大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生态建设示范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集群,成为浙江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柱力量;大力扶持交通运输设备、先进装备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及制品、造纸业及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加工制造等六大成长性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城市连绵带和绿色生态网、基础设施网为主体的“区—带—网”的开发格局。

温台沿海产业带包括温州、台州两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定位于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中心、联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走廊、陆海联动的黄金海岸、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区。着力壮大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医药与保健食品、服装服饰及服装设备、模具与塑料制品等五大支柱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日用小商品、工艺品家具、家用电器、通用机械、包装印刷等五大成长性产业集群,配套建设能源输出、海洋、绿色农产品、休闲观光、现代服务等五大产业基地。形成“三带两群两网(即先进制造产业带、海洋产业带、生态产业带,优势显著的国际性产业集群、功能完善的沿海城市群,高效先进的基础设施网、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网)”的空间架构。

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包括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区域。定位于经济走廓、生态屏障,成为浙江省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最大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新兴的特色制造业基地、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基地。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生态、区位和商贸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国际商贸、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形成“两轴三核”(即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两条发展主轴,浙中城市群、四省边界中心城市、浙南山地中心城市三个增长极核)的布局框架。

3、“二区”

就是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结合浙江的生态、资源、环境特点,构建浙西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和浙东海洋生态功能区,成为全省主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蓝色生态依托。

浙西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应严格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生物栖息地,以自然为主恢复退化的草、灌、林植被或生态系统,科学治理水土流失,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建立严格保护区域,设立禁挖区、禁采区、禁伐区,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建设生态公益林,开展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重视林相改造,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搞好生态产业示范,培育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建设一批小流域综

合治理工程、“坡改梯”工程、速生菇木林工程等。

浙东海洋生态功能区应协调好港口、航运、围垦、养殖、旅游和临海工业等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防止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建立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物特别保护区,严格保护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回游通道,加快人工鱼礁和海洋农牧化建设,推广生态渔业生产方式,建设滨海生态经济带。

四圈三带二区空间发展架构

4、统筹“多域”

此外,环杭州湾北岸地区(嘉兴、湖州临近上海地区),重点流域(如鳌江流域等)、港域、海岛地区,若干标志性产业集群核心区(如环杭州湾地区的电子信息、纺织,温台沿海地区的电气器械等)的发展问题也在全省层面加以规划。

二、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浙江正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作为超越行政界线、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的三大城市圈发展模式,第二个层次是台州、绍兴、金华、衢州、嘉兴、湖州、舟山、丽水市区等作为各地行政区域内集聚和辐射中心的发展模式,第三个层次是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县(市)所在地的城关镇、中心镇等作为相应地域集聚、辐射中心的发展模

式。三个层次相互联系、交织发展,形成全省网络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

(一)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圈

杭州市区对全省经济的集聚辐射作用在第三产业方面,如科技、信息、教育、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文化、卫生、体育等,而第一、二产业方面的辐射作用趋向弱化。除了港口功能和石化工业辐射全省外,宁波市区的集聚吸引和辐射范围主要包括宁波市行政范围内、舟山市、绍兴市和台州市的一部分。温州市区的集聚吸引和辐射范围主要包括温州市行政区域,以及丽水和台州的一部分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区的产业集聚过程比较明显。

(二)台州、绍兴、嘉兴、金华等区域中心城市

台州市区、绍兴市区、嘉兴市区、金华市区、湖州市区、衢州市区、舟山市区、丽水市区的集聚和辐射范围主要包括各自地级市行政范围及其相邻的周边地区。

(三)城关镇、中心镇和其他建制镇

从产业结构、居民生活、城区景观等方面来看,我省大部分城关镇、建制镇和其他镇的镇区与城市相近,而与农村地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城关镇、中心镇和其他建制镇的镇区应属于城市范畴。目前,不少城关镇和建制镇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强化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

三、产业转移

“腾笼换鸟”是个带有一定浙江色彩的词汇。早在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时,为了既要保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不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浙江就开始“腾笼换鸟”式的产业结构调整:用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置换传统产业中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部分,以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浙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更多地表现为质的差别,区域经济进入了比较明显的不同发展阶段。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和嘉兴基本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或中后期;台州、湖州、金华和舟山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初中期;徽州和丽水基本上处于工业初期或工业化起步阶段。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doc

1.概述 1.1项目特点 沙湾县为了带动经济增长、串联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实现本地资源转换、带动城乡发展、促进人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设立沙湾县工业园区,结合沙湾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建设新的定位要求及园区发展需要,园区管委会于2007年编制了《沙湾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导控园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又对园区总规进行了修编,经过多年的开发,园区内部已入驻了多家企业,路网骨架逐渐展开,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工业固体废物是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污泥、收集的粉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园区未配置工业废物处置场所,企业在投产后所产生的工业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合理地处置,如若工业废物无序堆放,对园区的环境将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考虑到园区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需配套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对相关企业的工业固废进行科学的处置,否则会存在对环境的威胁。 目前各工厂所产生固体废弃物没有统一的管理,由各工厂公司自行各处堆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园区内固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为干燥性固体废物,含水量极少,不含有毒物质,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气体,但在其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理,因此,沙湾工业园哈拉干德区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场)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本项目近期设计期限为2019-2028年,本项目服务期初处理固废量为600吨/年,至服务期末达到6.12万吨/年,本期渣场的总库容为12万m3,本期服务年限约为10年。远期预留场地约为15000 m2,总库容为24万m3。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在我区城郊地带布局六大产业基地,为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未来五年我区将通过在城郊西部、西南部区域布局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形成全区发展新空间、产业聚集新格局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强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策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规划是产业基地建设的龙头,决定了基地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品质,是指导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策划工作,特别是招商策划是落实产业规划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的准入标准,是下一步招商选资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为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才能促使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努力推动规划策划顺利进行。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正确理解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内容要求,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同时对基地内现有企业情况、土地存量、基地运作模式、周边环境、招商方向、政务服务、税费土地优惠政策等情况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我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要求的六大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专家论证,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统一规划布局,分步建设实施。在我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基地由牵头单位负责,根据各自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重点进行详细规划,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到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确保各基地功能完善、建设到位,促进六大产业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 1 天府新区定位 2 总体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理念 2.3 总体定位 2.4 空间布局 2.5 产业布局 2.6 生态绿廊 2.7 交通规划 2.8 公共服务体系 2.9 保障措施 2.10 建设步骤 3 最新动态 3.1 基础建设 3.2 最新进展 1天府新区定位 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

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而城镇建设用地中,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 山水环境,组合布 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 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 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 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心设计方案 总体战略 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 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岀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 (一)双城双港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 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 通过双港”战略,加快南港区建设,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 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战略 . (2) 三、空间布局 (3)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10)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 七、防灾规划 (15) 宁波市规划 局 二O 一六年六月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计划情况,存在问答及其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015年5月) 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概况。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温州市产业布局管理规划方案(doc 35页)

温州市产业布局管理规划方案(doc 35页)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目录 一、产业布局现状 二、功能定位和布局原则 三、产业总体布局 四、农业布局 五、工业布局 六、服务业布局 七、中部都市产业区布局 八、南部轻工拓展区布局 九、北部旅游产业区布局 十、西部生态产业区布局 附表一:温州市产业布局主要指标表 附表二:温州市产业布局用地表 附表三:温州市农业布局表 附表四:温州市工业布局表 附表五:温州市服务业布局表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编制《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就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年限至2015 年,是调整产业布局的实施性规划,是引导行业布局的指导性规划,是平衡专项规划的协调性规划。 一、产业布局现状 (一)陆域资源条件 我市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港口资源丰富,但陆域自然资源极为有限,人均拥有量低,开发程度已达相当水平。全市陆域总面积11783.5km 2 (约占浙江省的11.6% ),其中平地面积为2059km 2 ,仅占17.5% (浙江省为23.2% )。2002 年底全市总人口约740 万人,人口密度达627 人/km 2 (浙江省为440 人/km 2 ),平原地区更高达800 人/km 2 。 (二)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得到明显提升。2002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0.9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4357 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5.3 :56.6 :38.1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为28.7 :32.3 :39.0 。效益农业、开放型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轻工产业总产值达1396.01 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4%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2 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参考范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

[参考范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 摘要:基于产业研究和产业空间发展策略,确定北辰区“一心三片、组团发展、西连东进、生态环绕”的空间发展战略。 前言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变化,用地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空间的重组又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载体。鉴于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之间的这种双向因果关系以及产业发展具有可以把握的一般规律性,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产业研究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方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发城市规划师们在工作中注意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推动我国战略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编制的方法体系的不断成熟。 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起源 战略规划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60年代以来各种战略规划被广泛采用。例如英国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ning)、新加坡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和美国的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等等。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国内的兴起,缘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计划与城市空间规划之间的剥离。编制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上版总体规划基本上都是九十年代初开始修订的,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缺乏与整体空间结构的协调,难以落实,

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不能有效的落实和体现在空间上,未能有效规范空间布局。随着区域经济、都市圈以及各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使得各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重新审视自身在区域中的空间作用,即如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在区域内的核心作用,促进自身与整个大区域的空间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全区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规划层次,即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战略规划的特点与研究方法概述 战略规划不同于以往的规划类型和规划实践,它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研究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成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方法、程序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总体规划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和原则性指导。具有目标导向性、问题导向性、对象综合性等特征,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超前性。 战略规划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不应该限制在固定的规划范式内,而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相关技术方法的融合,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目前国内实践来看,运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区域分析法、问题导引法、目标论证法、多方案必选法、目标—途径分析法、结构研究方法、问题存真法、目标去伪法、战略环境评价法等等。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在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战略规划编制方法会逐步多样化,具有真正意义的战略规划方法体系正在走向成熟。 3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3.1研究框架 3.2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的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城市是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载体。

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园区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编辑] 为了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产业园区规划,在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做园区规划时应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关联发展原则 关联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展开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布局,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产品、技术扩散,支持园区内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提升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成链发展原则 成链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坚持把培育完善优势产业链作为新的产业竞争格局下大力发展地区产业的重要路径,构建深化产业链整合发展的机制,推进企业、项目之间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发挥作为优势产业链“链核”的龙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切实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

集聚发展原则 集聚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市场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成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增强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外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使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本区域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块,努力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知名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 集约发展原则 集约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通过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推动企业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建立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集约节约用地,严格生产用地和生产辅助用地的比例,严格执行工业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努力提高工业用地综合利用效率。园区内严禁商住房地产项目开发。 合作发展原则 合作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坚持把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作为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立足省内区域经济合作,支持跨区域建立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探索产业合作园区或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立足外向发展,争取建设一批出口加工区、内陆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提高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外向度。 [编辑] 园区产业规划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初稿)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目录 一、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背景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状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定位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产业发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强产业链延伸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打造餐饮名企集群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餐饮文化品牌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市规划局 二O一六年六月

文本目录 一、总则 (1) 二、总体战略 (3) 三、空间布局 (4)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9)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0) 七、防灾规划 (13)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依据《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规划范围按照汇水区域依山脊线及行政界线划定,涉及宁海、象山两县14个乡镇,陆域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