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科技成果登记表

(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二年制

封面填写说明

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 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

一、登记目的

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二、登记原则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应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根据属地化原则或行业管理原则向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不得重复申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申请登记。

三、登记范围

通过验收、评审及结题等方式评价,并且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基础理论成果、软

科学成果,应当申请登记。

凡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登记条件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基础理论成果应在国内外本学科权威性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一年以上,并己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引用或评价。

3.软科学成果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独到见解,并在指导工作实践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五、填报要求

1.登记表必须加盖批准登记单位公章。

2.要按填写说明的规定认真填报。

3.字迹工整,用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

4.填报时,如果数字为“0”,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不详,填“—”。

5.除特别说明可复选外,一律为单项选择(打勾)。

填写说明

一、成果概况

1.成果名称:课题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2.关键词:最多填写3个。

3.成果体现形式:按论文、著作、其他择一填写。

4.成果水平:根据评价结论择一填写。

5.研究形式:只有一个完成单位的,填写“独立研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单位的,根据合作单位的性质按“与企业合作、与院校或院所合作、与国外合作、其他”择一填写。

6.学科分类:按《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填写,最多填写2个。

7.中图分类:按中国图书分类编码填写,最多填写2个。

8.社会经济目标:此项指标可复选,最多优选2项,参见附件三。

9.成果应用行业:本指标可复选,最多优选2项。参见附件四《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

二、立项情况

1.课题来源:本指标可复选,最多优选2项。

国家科技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条件建设、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软科学、科普);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研院所研究开发专项)。

部门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列入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

地方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计划。

部门基金:指国务院有关部门自然科学基金等的科技计划。

地方基金:指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风险基金、智力引进基金等的科技计划。

民间基金:指利用非官方的组织或个人设立的基金研究开发的科技项目。

国际合作:指通过官方和民间以及多边的科技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培训的科技项目。

横向委托: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委托研究开发的计划外科技项目。

自选:指自立课题并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研究开发的科技项目。

其他:凡不属上述分类的科技项目均列入本栏。

2.课题立项编号:课题立项证书上的编号。

3.经费实际投入额:指在研究起止期间,该项目在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全部资金,按国家、部门、地方、基金、自有、银行贷款、国外资金、其他逐项填写。其中“自有资金”指成果完成单位将自有资金转为用于该课题的经费,集资和借款应包括在其他中。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163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2004年10月8日科技成果登记表

三、评价情况

1.评价方式:指科技成果评价采用的形式,包括:验收、评审和结题。

验收:指由主管部门、下达计划部门或委托单位按照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的测试、评价,并作出正式的评价结论。

评审:指对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指导作用进行的评议和审定。

结题:指成果完成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或学术委员会对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指导作用进行的评议和审定。

2.评价单位:指对成果做出评价结论的单位,包括:验收单位、评审单位等。

3.评价日期:组织评价单位签署评价意见的日期。

4.评价报告编号:按评价报告上的编号填写。

四、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的情况包括:

单位名称:按《单位法人证书》内容填写。

单位法人代码:以《单位法人证书》上的法人代码为准。

通讯地址:按《单位法人证书》内容填写。

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电话:指单位法人电话(含区号)。

传真:指单位法人传真(含区号)。

网址:指单位正式注册的因特网址。

单位属性:从以下分类中择一填写。

独立科研机构:指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方向,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业务骨干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具有研究、开发、开展学术工作的基本条件,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并且在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财务上独立核算盈亏,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在银行有单独户头的单位。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或民办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指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大专院校或民办高校。隶属于大专院校的非独立科研机构列入此栏。

医疗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专科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站)、药品检验所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办的医疗机构列入此栏。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隶属于企业的科研机构以及由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列入此栏。

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指1999年1月1日以后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

其他:不属上述四种类型的单位均列入其他。

所在省市、单位名称、通讯地址:按《单位法人证书》内容填写。

隶属关系:按成果完成单位隶属关系填写。

电子信箱:单位或联系人的E-mail地址。

成果合作完成单位情况包括:

序号:按对成果贡献大小顺序填写。

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

批准登记单位意见

由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盖章,表示同意登记。

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负责人:指批准登记单位主管成果登记的负责人。

批准登记日期:成果正式登记的时间,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附件一: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登记材料一览表

附件二:“成果简介”、“成果完成人员名单”和“评价委员会名单”填报格式

新;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此表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填报单位负责)

按贡献大小排序填写(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其中: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完成人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文化程度: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本、大专、中专、其他分别填写。

是否留学归国:按“是”、“否”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研发期间完成人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根据完成人在成果研发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做出的主要贡献填写。

评价委员会名单

指在以验收、评审等形式对本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其中:

评价委员会职务:按在评价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择一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评价期间专家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所学专业: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专家学习的专业。

从事专业:专家工作现从事的专业。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评价专家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附件三:社会经济目标

陆地、海洋和大气的开发与评价:主要涉及对地壳与地幔、海洋和大气层的开发和评价。它不包括以农业为目的的土壤研究和以渔业为目的的海洋学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也不包括有关原料、燃料、能源资源的经济开发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对气象学、地质学和水文学等方面的基础调查不应包括在此类中,而包括在以下的“知识的全面发展”目标中。

民用宇宙空间:包括所有关于空间的民用研究与发展活动(为军事目的进行的各项计划应包括在以下“国防”目标中)。其中包括关于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及其动力装置和控制地面设施(发射基地、导航、遥测和遥控指令)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以及人造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同温层探测气球、探空火箭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运用宇宙火箭进行通讯、气象、航行、地球资源调查等也应规定在这一有关目标中。

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主要涉及两个类别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第一类中包括食品的生产、储存、分配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例如家畜的生产和品种的改进,兽医、农作物的生产和作物学以及农业机械和农业化学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食品和饮料加工、储存和分配,渔业及其有关的技术。第二类系非食品的农产品和林业的发展,例如:有关毛、皮、烟草、棉花和其它纤维材料等方面,以及林业和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涉及促进发展和改进制造工业、非燃料采矿工业及建筑业的各种研究与发展活动。包括有关纺织品、服装、皮革、木材和造纸产品、化学产品(包括石油化工产品)、橡胶和塑料、基本金属、金属成品、包括运输车辆在内的机械和设备、非金属产品、燃料以外的采矿业等生产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不包括为其它目标(如发展农业和食品生产,运输和通讯、宇宙空间探索、城市和农村规划及国防)服务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能源的生产、储存和分配:包括与各种形式的能源(包括核能)的生产、供应、储存和分配有关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它包括固体燃料的开采及有关的技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及非常规能源(太阳、风)和小能源。

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涉及交通系统及通讯网和通讯系统,包括陆地、空间、水上交通、无线电和电视,电话和包括卫星在内的其它通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但不包括发动机、电动机和车辆、轮船、飞机等其它交通工具,这些均包括在“促进工业的发展”的目标中。

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主要目标包括正规教育及校外、在职教育和其它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以及技术设备及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电视及其它视听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卫生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所有与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直接有关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它包括医疗护理(包括外科和产科)、疾病预防、营养和食品卫生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服务:包括政治组织、法律和秩序、社会治安、文化、休息和娱乐、对消费者的保护、对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关系、人力和移居、国际关系(包括维护和平)、国际法院、条约及其它社会服务。它还包括经济组织、货币和银行、保险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也包括象民用住宅、清洁卫生服务及其它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有关的社会服务等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保持空气、水和土壤的纯净、噪音控制、环境模型和统计等。不包括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列入“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中)和环境对人类居住的影响(应列入“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服务”目标中),也不包括目的在于通过某些特殊经济活动防止污染的研究与发展活动(这些活动应与相应的活动列在同一社会经济目标内)。

知识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具有相当普遍目的的研究与发展活动,这些活动不能归入其它任何一个主要目标,而只是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全面发展。包括科学院和大学及其研究机构根据其广泛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本身的管理、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其他民用目标:此项包括不属于上述任何题目而根据某一特殊目的所进行的所有其它民用研究与发展活动。例如,情报系统的改进。计算机科学(硬件和软件),但不包括数据收集方面的活动。还有为批发与零售贸易、餐厅及旅馆业等服务的研究与发展活动。

国防:这一主要目标包括为军事目的所进行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军事机构用于民用研究的开支应尽量列入与其有关的各主要民用目标。

附件四: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采掘业:包括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采盐业,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选业。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轻纺,化工,冶金,机械,电子,交通,船舶,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军工等行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装修装饰业。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包括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包括铁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交通运输辅助业,其他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和家庭日用品批发业,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其他批发业,零售业,商业经纪与代理业,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包括金融业和保险业。

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房地产管理业和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业。

社会服务业:包括公共设施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旅馆业,租赁服务业,旅游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保障业。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包括教育,文化艺术业,广播电影电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包括科学研究业,气象,地震,测绘,技术监督,海洋环境,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和科技交流服务业,工程设计业,其他综合技术服务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其他行业:企业管理机构及上述行业未包括的行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2013年最新权威警务硕士考试大纲解析 《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 (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的考生复习使用) 本大纲解析严格按照大纲编写,知识点详细明确,参考警务硕士命题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内部教学教材以及导师教材,课件教案等,独家编著而成,资料权威,是在职民警报考警务硕士的必备书籍。购买一本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知识点详细解析的教材就能省 下购买各本教材的费用,节省复习时间,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资料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一本纸质版《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内容涵盖公安基础、公安法制、侦查、治安四部分考点,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 第二部分: 随书我们会赠送如下纸质版资料: 1、2013警务硕士初试考研英语(二)词汇综合一套; 2、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4、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5、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6、2011年警务硕士复试治安管理或刑事侦查的复试真题一套; 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试警察英语口语模拟题十套(含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电子版配套专业课教案、大纲、习题课件等专业课资料 2013年警务硕士大纲解析配套的电子版专业课资料 严格按照大纲和考试内容编写分为公安学基础知识,公安法制,刑事侦查和治安管理四大部分题库附有标准答案。 1、2012年警务硕士初试试题(警务硕士在读回忆整理,内部保真) 2、公安学基础: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3、公安法制:(1)公安行政法学(2)刑法学(3)刑事诉讼法学的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4、治安: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习题,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等。

科技成果登记表

科技成果 登记表 (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盖章)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二○一二年

封面填写说明 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3位)+XXXX(年份,4位)+ 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4位),共12位。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163号 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 (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 □□□□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 □□□□□□□□□□□□ 批准登记日期: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二年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第二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封面填写说明 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第一章系统概述 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2.1 硬件环境 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内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 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 3.1.2 从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26742529.html,或https://www.doczj.com/doc/e26742529.html,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 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9.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 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 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 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主窗口。 注意:登记系统7.0版及7.0以上版本将不再分管理版和简易版,过去简易版的用户在主界面选择成果完成单位,过去管理版的用户则要选择成果管理机构。 3.4 系统功能 1)用户注册: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对成果管理机构和下属机构、成果完成单位进行注册,确定用户相应的管理功能; 2)数据处理:对本软件使用单位管理的成果进行日常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 3)数据导出:将本单位管理的成果数据和单位信息,生成上报文件,并将上报文件通过传输上报给上级管理机构;

专题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判断题。(共3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6.00分中的1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a114f。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正确 获得16.00分中的1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4HKqZ。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Otp2。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项选择题。(共3题) 题目4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选择一项: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论十大关系》 题目5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论十大关系》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前五条实际上讲的是()。kzcf0。 选择一项: A. 外交问题 B. 经济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文化问题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经济问题 题目6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成果登记表

山东省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此表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填报单位负责)

填写说明 1.成果登记号:共10位空格,前2位为市地(部门)代字,如青岛市写为青岛,卫生厅写为卫生;中间4位为年度,后4位为流水号,由市地(部门)编写,从0001开始。 2.成果密级:分为非密、秘密、机密、绝密和未定密。 3.成果名称:申请鉴定时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查同意使用的成果名称。不超过35个汉字。 4.研究起始时间: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以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时间为准。年度4位、月、日各两位,不足补零(例如:98年3月9日19980309)。 5.研究终止时间:指该成果最终完成的时间。填写要求同3。 6.第一完成单位:指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的第一承担单位,应与该成果鉴定证书封面上的第一完成单位相同。 6.1.单位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 6.2.通信地址:第一完成单位的通信地址,应依次写明市(区)、县、街和问牌号码。不超过40个汉字。 6.3.邮政编码:第一完成单位的邮政编码。 6.4.联系人:第一完成单位的该成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可填1-2个,用空格隔开。 6.5.联系电话及传真:联系人的电话及传真,注明区号、分机(如果有)。 6.6.电子信箱: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6.7.隶属市地(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填写,即第一完成单位所归属的市地或厅局。 6.8.单位属性:第一完成单位属性,在相应的方框内打“√”,是企业的填写企业性质。 7.第二完成单位与第三完成单位:在技术合同的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中位于第二和第三(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成果完成单位一致)的单位名称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参见注解)。 8.鉴定日期:指该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9.鉴定批准日期:指组织鉴定单位签署意见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10.评价方式:应用技术类成果分为鉴定、验收、行业准入和其他;基础理论与软科学类成果为分为鉴定、评审和其他。 11.组织鉴定单位:组织该项成果鉴定的单位。 12.主持鉴定单位:受受组织鉴定单位委托,具体主持鉴定工作的单位。 13.成果水平:该项成果达到的整体技术水平,以鉴定证书的评价结论为准。 14.项目总投资:指该成果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投资总额,包括国家投资,地方、部门投资,以及其他单位投资等。 15.新增产值: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新增的产值(包括创收外汇所折算的收入)。 16.其中新增利税: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增加的利税。 17.出口创汇额:是指成果应用后,在本年度所增加的外汇收入。 18.节约资金:是指成果应用后,由于降低成本所节约的资金栏目中。 19.获奖励名称:基础研究、软科学类成果只分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民间奖三类。 20.知识产权状况:基础研究、软科学类成果不填写。 21.成果内容简介:主要包括成果主要内容概述,技术创新点,关键性技术指标,国内外水平对比,应用范围和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着重概括地写出成果的创新点和关键性的技术指标,以达到使他人或用户对技术有充分了解,而又不失去技术转让权项和技术诀窍。不超过300个汉字(含各种符号)。 22.成果完成人员名单:按《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顺序填写(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其中: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完成人具有院士资格,则填院士。 文化程度:按博士、硕士、大本、大专、中专、其他分别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研究期间完成人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根据完成人在成果研发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作出的主要贡献填写。 23.评价委员会名单:指在以鉴定、评审、验收等形式对本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其中:评价委员会职务:按在评价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择一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评价期间专家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所学专业:按受高等教育期间专家学习的专业。 从事专业:专家工作现从事的专业。 职称: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别填写。如评价专家具有院士资格,则填院士。 注解:成果完成单位是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技术合同中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成果完成单位排列一致)。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公安学的表述中,体现公安学总特点的是() A.公安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B.公安学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能科学的内容 C.公安学的研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D.公安学是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律 2.公安立法的出发点是() A.公安机关职能 B.公安机关宗旨 C.公安机关性质 D.公安机关职权 3.下列属于公安实物要素的是() A.治安保卫委员会 B.暂住人口登记表 C.治安拘留所 D.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方案 4.公安机关对醉酒后在饭店里打骂服务员的张某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A.治安行政处罚权 B.治安行政强制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5.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要分工合理,统一步调,功能齐全。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原则中的() A.行政对应原则 B.机构精减原则 C.统一规范原则 D.整体效能原则 6.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 B.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公安机关与上级公安机关的关系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活的灵魂是() A.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个文明 8.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制度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处罚法 D.人民警察法 9.新被录用的人民警察的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公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和反映,体验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上) 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组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滚落欧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前的矛盾。这一点同学们掌握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管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们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发生转化。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转正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热敏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于物质利益、分配

科技成果登记表格

科技成果登记表 (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盖章)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7年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按如下格式填写: XXX (地方、部门代码,3位)+XXXX(年份,4位)+ Y(应用技术类成果标志,1位)+XXXX(流水号,4位),共12位。

成果登记表(应用类)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0]159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2002年10月25日 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 (应用技术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科成登字□□□□□□□□ 批准登记日期: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二○○○年制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参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 2.第一完成单位:成果研制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结束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目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建议格式为:XX(地方、部门简称)科成登字第号(年份+流水号,8位)。 8.批准登记日期:成果正式登记的时间,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程代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 程代码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为() A.对付国内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B.对付国外政治势力的破坏 C.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 D.镇压威胁统治阶级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 2.决定我国公安机关根本宗旨的是其() A.任务B.目标 C.职能D.性质 3.单位内部安全保卫的工作方针是() A.确保重点,内紧外松,内外有别,保守机密 B.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C.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 D.党委领导,依靠群众,预防为重,管理从严,及时打击,保障安全 4.公安机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做法,是依法行使了() A.治安行政处置权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行政强制权D.治安监督检查权 5.我国专门公安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多重领导B.垂直领导 C.双重领导D.统一领导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群众治安保卫组织的关键是()A.政治思想教育B.治安形势教育 C.合理的经济报酬D.社会责任感 7.公安法制的主导环节是() A.公安守法B.公安执法 C.公安监督D.公安立法 8.公安工作策略的总原则是() A.区别对待,突出重点B.宽严相济,网开一面 C.孤立、打击少数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公安建设的核心是() A.公安队伍建设B.政治思想建设 C.组织人事建设D.教育训练建设

2012年1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需要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警察与国家的关系 B.公安工作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公安行为者与公安行为对象的关系 2.警察执行行政性处罚的行为属于警察实力中的( ) A.暴力性实力 B.行政强制性实力 C.刑事侦查性实力 D.安全防护性实力 3.要提高其他公安行为要素作用发挥的方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就要加强( ) A.公安组织要素 B.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务要素 D.公安信息要素 4.公安机关对意图自杀的人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监督检查权 C.治安行政处罚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5.预审必须由两名以上公安人员来进行,这体现出公安权力司法制约中的( ) A.程序制约 B.审批制约 C.手续制约 D.同步制约 6.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下列选项中可单独设置公安机关的是( )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级人民政府 C.镇级人民政府 D.村委会 7.公安法制是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的( ) A.根本依据 B.有力武器 C.有力保证 D.强大后盾 8.下列不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是( ) A.强制划拨 B.遣送出境 C.劳动教养 D.强制传唤 9.强制戒毒的期限是( ) A.3个月 B.3—6个月 C.1—6个月 D.3—12个月 10.下列法律中,设专章对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 )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教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3课邓小平理论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三大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成熟及形成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思考讲解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录象资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

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应用启发思考式讲解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三次革命,这三个伟大人物分别是这三个伟大的人物。了解这三个伟大人物是观察和把握中国20世纪历史的基本进程,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历史最后一个伟大人物。邓小平正是我们今天这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和理论旗帜的缔造者。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十年“文化大革命”虽然宣告结束,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所造成的,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知道党的工作。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有力的推动,使这场讨论得以在全党、全军、全国公开深入地进行。这一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支持了这一场讨论。为此,他号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到每一个基层单位,“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讲话,为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成了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条件。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道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摆脱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就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就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讲到此时可借助音像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