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全图

司州

兖州、豫州、扬州

青州、徐州

冀州、并州

幽州

雍州

凉州

荆州(魏)

西域长史府、乌孙

益州北部

益州南部(庲降都督)

扬州(吴)

荆州(吴)

交州

鲜卑等部

三国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

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

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魏十二州分为八幅,另西域长史府和乌孙为一幅;蜀一州分为二幅;吴三州州各一幅。魏幽州、雍州、蜀益州北部、吴扬州、交州各附插图一幅。

四、三国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又有王国、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相当于县。图中与郡相当的王国以注记相区别,治所符号相同;与县相当的王、公、侯、伯、子、男国用县治符号,注记不分。

五、《三国志》无志,魏蜀吴境内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参谢钟英《三国疆域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画出。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八、魏设有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东夷校尉,监护北边内附诸族,即在治所旁加注表示。

九、吴于若干幅员辽阔的郡分设都尉领县而仍隶于郡,以东、西、南、北部为名,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十、西域长史府治所用州治符号,其所辖各国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方位,戊已校尉治所高昌城及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王国首府用郡治符号,其他诸国首府用县治符号。

十一、已废或后置郡县尽可能画出,用聚邑级符号表示,注出“郡”、“县”字样。

十二、水系泽薮除采用《三国志》记载外,一概以《水经》为据。

十三、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公元236-262年(魏青龙四年至景元三年)为准,画出诸部鲜卑及西北诸部以及境内著名山川和庭帐城邑等;附盛乐附近插图一幅。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

1)希望有纯古代图,现代地名以只标注主要参考点和主要河流湖泊。

2)河流方面动得的确太少,另对于湖泊很水域,就更少了,不过可能是因为无考的缘故。

3)有可能的话以地形地貌图配以三国地点组成沙盘地点,更有可能突出三国的氛围。

4)对于个别地点觉得不太权威。希望能配有图文解释。

5)东汉(后汉朝)的区域设置有所改变。好象没有体现出来。魏的雍洲好象更改频繁,郡方面三国时代更改也很繁复。

6)能否以图标明各州郡的疆界以便观看。

7)图可分专业业余两种,专业地图多标一些地名,和经纬坐标。

水域的主要问题。

1)凉洲汉立时曾有西海,按记载应该有比今天更大的湖泊存在。

2)荆一带云梦泽应尚有遗迹,洞廷的面积也远比今日为大。

青洲一带中,宋时水泊梁山尚称800里,岂无水乎??

推之长江,黄河中下游普遍如此。

3)长江水域好象偏窄了。黄河亦然。

王莽始建国三年(11 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 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关于济水的流向,据《水经》的记载,两汉三国时,自成皋县(今河南汜水西)北从黄河分出,东流经荥阳县(今荥阳县)北,过荥泽,经阳武县(今原阳县)南,封丘县(今封丘县西南)北,平丘县(今封丘县东)南,济阳县(今兰考县东北)北,冤句(今山东菏泽县西南)、定陶(今定陶县西北)县南,至乘氏县(今巨野县西南)向东北流注入巨野泽。

从巨野泽北出以后,东北过寿张县(今东平县南),汶水来汇,北过须昌县(今东平县西北)、谷城县(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临邑县(今东阿县)东,卢县(今长清县南)北,流至今济南市的泺口镇,这段河道大略和今黄河相同。泺口以下则在今黄河以南,经菅县(今济阳县东)南,梁邹县(今邹平县北)北,临济县(今高青县东南)南,过利县(今博兴县东)西,东北入于海。其中临济县以上一段,约当今小清河之南;以下一段,约当今

小清河之北,晋代以后又有所谓“别济”的名称。

成书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水经》沽河云:“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这是海河诸水同归于海的最早记录。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漕运的需要,于建安九年(204 年)“遏淇水东入白沟”。使东北进入清河。成为日后的卫河。后又凿利漕渠引漳水以增加白沟的水源,为以后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安十一年(206 年),开凿了一条使虖池水改流向北入泒水的平虏渠,其故道大致相当于今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间的一段南运河,把现在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三大海河干流沟通起来。同年,又凿泉州渠,从今宝坻县西的泃河口入潞河,与南来的清河会合,为以后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平虏、泉州等渠的兴建,使由白沟来汇的清河,能够截住虖池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向北流与沽水相会合而入于海,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也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起来,而这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泒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它各河汇流后的下游。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水系初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水,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到东晋十六国时,始导清合淇入白沟,并入海河水系。北部的鲍丘水(潮河前身)初“从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因未与沽河会合,也不属海河水系。

云梦泽的变迁

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在进入历史时期时,古云梦泽已演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自然景观。

云梦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尚书·禹贡》荆州:“云梦土作乂”;《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又见于《尔雅·释地》的十薮,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只说云梦泽在荆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体方位。《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意指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说明云梦泽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又《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说,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华容故城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与《史记》所述一致。

1.“云梦”与“云梦泽”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国策·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从所描述楚王在云梦的游猎生活中可见,所指云梦是广阔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有云梦的描写,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

也显指楚王游猎区而言。而他所说的南部“则有平原广泽”。正是古云梦泽的所在。因此,“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的范围广阔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

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由于先秦著作记述云梦多以其泽薮为主,汉、晋以来的注疏家也就望文生义,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

2.云梦泽的演变和消亡

先秦时期,在郢都东南,是一片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涌水冲积而成的荆江东岸陆上三角洲,见于《左传》昭公七年的章华台,即位于这一三角洲江陵以东百里处。又《左传》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州国故城,则在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今洪湖县东北新滩口附近。“方九百里”的云梦泽,便处于这东西两大平原之间,北以汉水为限,南则“缘以大江”,约当今潜江、沔阳南,监利、石首北境。

《水经·沔水注》:“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按汉云杜县治今京山县,辖境兼有今应城、天门二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为汉水所挟带的泥沙所湮没,云梦泽已略见缩小。

西汉时期,因江、汉两水泥沙的淤积,荆江和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侧的原章华台地区新设了华容县(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扬水两岸的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又继续向南、向东推移,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东略无阻拦,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泽区随着江汉输沙的堆积,日益缩小淤浅,而以沼泽形态为主。

东汉末年,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至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云杜县迁到了沔南(治今沔阳县西)。接着西晋分华容县东南境增设监利县(治今县北)。东晋又在汉南平原与夏州的接壤地带,即今沔阳县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汉阳县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马骨湖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夏秋汛涨”,虽“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为平田。周廻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

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

明、清两代,由于荆江北岸穴口大多堵塞,荆江泥沙改向南岸排泄,江汉平原又开始出现了众多的湖泊群。明代茅江口(今新堤镇)因修筑新堤而堵塞,江汉平原的地表迳流,大部汇集于原已消失的太白湖,明末清初已成为周围二百余里的浅水湖泊。清乾隆年间改称赤野湖,周围还有六十多公里。清末光绪年间,已因泥沙的长期淤填被分割成若干较小的湖沼。与太白湖淤浅消失的同时,明嘉靖年间,在今洪湖县境开始有洪湖的出现,清末光绪年间却已扩大成为周围二百里的大湖。直至目前,江汉平原上仍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被称作“鄂渚”的二百多个浅小的湖泊群,正是古云梦泽被分割、解体而残留的遗迹。由于河流堆积作用的加强,内陆三角洲的逐渐扩大,以及围湖垦殖的普遍进行,其自然发展趋势正走向逐渐淤塞消亡中。

1.古代洞庭湖属于云梦泽的谬说

位于今湖南省北部大江之南的洞庭湖,古名巴丘湖,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作是古云梦泽湖群中在南面的一个最大湖盆,也是古云梦泽大部被泥沙淤积成为陆地后,仍然保存至今的唯一大湖。此说最早发端于西晋的杜预,他说:“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云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将楚王陪郑伯在郢都(今江陵北)江南今松滋、公安一带的游猎活动,误指到数百里之外的洞庭湖地区。杜预的“或曰”显是一种揣度之词。战国时,《国策》、《楚辞》都是既见云梦,又见洞庭,从无洞庭就是云梦的提法。

魏晋时期,由于洞庭湖宽阔浩渺,已远过于日益湮灭的云梦泽,杜预可能因此作出江南巴丘湖属于云梦泽的推论。以后历代注疏家多因袭杜说。东晋郭璞注《尔雅》,称云梦泽“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进一步提出以云杜、华容为中心,北至安陆,南到巴丘湖的所谓“盖跨川亘隰,兼苞势广矣”的论断。唐孔颖达的《尚书疏》和宋蔡沈的《尚书集传》,都承袭郦“兼包”说。孔谓:“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蔡说:“华容、枝江、江夏、安陆皆其地也”。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也深受其影响,说什么“云在江北,梦在江南”,江汉湖群称作“云”,洞庭湖群叫作“梦”,合为云梦。及至清代顾祖禹又根据荆门(古编县地)西北四十里有云梦山,当地有“云梦之浸,旧至于此”的传说,把

云梦泽扩展到了荆门,作出了“今巴陵(洞庭湖所在,今岳阳)、枝江、荆门、安陆之境皆云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泽甚广”的论断。稍后的胡谓在其所著《禹贡锥指》一书中,更集诸家所说之大成,把云梦泽的范围扩大到“东抵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洞庭湖南部)以北皆为梦”。直至解放后,有些出版物中,仍把洞庭湖说成是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谬说流传竟达一千七百年之久。

2.历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山海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平野。说明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只是后来环绕君山的

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称。1957 年在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楚怀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启节”,所述舟节西南水路铭文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

从舟节铭文水流交汇不及入湖来看,与《山海经》、《庄子》所载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观也是一致的。

《水经》记载:澧水“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东入于江”;沅水“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入于江”;湘水“又北过下雋县西,……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说明在君山西南的资、沅二水交汇处,有湖泊的存在。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只是由于那时这一夹在沅、资二水之间的湖泊水体很小,尚未为人所注意,因而《尚书》、《周礼》、《尔雅》、《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泽薮之内。

3.东晋以后洞庭湖的逐渐扩展

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盛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

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扩展的这一巨大变化。他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并云“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盛弘之在《荆州记》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为洞庭湖的通称。

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一直处于缓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荆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区,很少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的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诗中描写:“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可见其湖面的辽阔及气势的雄伟。

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继续有所扩展。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张居正为了保护在湖北安陆的“显陵”以及他自己家乡江陵的安全,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长江水沙多由荆南排入洞庭湖区,在湖底淤高而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形成。于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八九百里,龙阳(今汉寿)、沅江则西南之一隅耳”。这一洞庭湖向西南扩展的形势,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其时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

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4.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日趋萎缩中的洞庭湖

清咸丰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荆江南岸相继发生藕池及松滋决口,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湖。根据1934—1936 年及1951—1964 年共十六年水文实测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由四水及四口输入泥沙总量为一亿六千一百三十万立米。其中四口为一亿三千九百四十万立米,即占入湖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四。而洞庭湖从城陵矶排出的泥沙平均每年仅为三千七百二十万立米,占入湖泥沙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一。因而每年沉积湖底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六点九,即一亿二千四百十万立米。据计算全湖年平均淤积厚度达三点四九厘米。正因为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一百多年

来,湖泊正经历着自然葑淤消亡的过程。

由于大量泥沙的淤积,洞庭湖湖盆内先后涌出了南县、白蚌、草尾、北大市等高洲。再加上历代军阀官僚与水争地,与民争利,一见淤洲,竞相围垦,以致滨湖地区垸垸相联,湖面越来越小。据统计湖内湖滨约有八百五十多万亩耕地,都是原来湖底经围垸开垦而成的。解放前,堤垸失修,水患频仍,仅1931—1949 年间,洞庭湖区就遭到四次大水灾,每次淹没良田均在四百万亩以上。最严重的一次为1935 年,湖滨百分之九十的堤垸被冲垮,受灾人口达三百余万,淹死一万四千人,大好的江湖沃野,沦为万户萧疏、病厉猖獗的地区。

根据历史资料,清道光五年(1825 年),洞庭湖的面积为六千三百平方公里。到1937 年的一百多年中,平均每年缩小十四平方公里,减到四千七百平方公里,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大通湖及许多小湖。解放后,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一千二百零九平方公里。六十年代以后,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以粮为纲”,盲目围垦,湖面更见缩小,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区面积已缩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来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现已小于鄱阳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在历史时期,洞庭湖凭着它“容纳四水,吞吐长江”,曾对人们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它承受四水的全部流量,并容蓄长江从四口分泄而入的水量,在汛期对长江发挥着重大的调蓄作用。如1954 年长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峰时,据该年7 月30 日观测的资料,由于洞庭湖的蓄洪作用,使长江洪水流量削减了百分之三十九点七。为了保证洞庭湖这一长江的天然调蓄水库的蓄洪能力,如何延缓它日趋萎缩以至消亡的过程,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以上3篇选自《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王育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三国时期,州制大体上沿袭东汉末的制度而略有变动。

曹魏代汉之前,曹操以丞相领冀州牧,为了扩充其直接控制的地盘,便复倡九州之制,于建安十八年(213 年),以汉献帝名义下诏合并十四州,以恢复《禹贡》九州。即省幽、并二州,以其郡、国并入冀州;省凉州,以其郡、国并入雍州;省司隶校尉部,以其辖郡分入雍、冀、豫三州;省交州,以其辖郡并入荆、益二州。于是有冀、兖、青、徐、扬、荆、豫、益、雍九州。基本上是根据《禹贡》的州制,只是益州仍沿用汉名,未恢复《禹贡》梁州的旧名而已。但此次改制不仅因交州在东吴境内,未能彻底实行,且为时短暂。及至黄初元年(220 年),曹丕称帝,当年即恢复建安十八年以前的十四州制。曹魏在三国中疆域最大,沿袭东汉的司隶、冀、并、豫、兖、青、徐、幽、凉九州的全土及扬、荆二州江北的一

部(扬州的淮南、庐江、

安丰、弋阳四郡,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魏兴、上庸、新城七郡);后又析司隶校尉部西部的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与凉州刺史部黄河以东诸郡另立雍州,共得十二州。魏时“郡、国、县、道多所置省,俄或还复,不可胜纪”。其郡国数字史乘记载不一,据吴增仅《三国郡县表》称有郡九十三,县七百二十。曹丕立国,建都洛阳,与先人故土谯(谯郡,今安徽亳县)、太祖王业之基邺(魏郡,今河北磁县南)、西汉旧京长安及东汉献帝所居许昌(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东)并称五都,为隋唐以后开一代数都之先河。

吴据江东,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约承汉的荆、扬、交三州。荆、扬二州与曹魏隔江相对,其中大半归吴。扬州有丹阳等十三郡。荆州有南郡等十四郡。黄武五年(226 年),分交州南海、苍梧、郁林、高凉等郡另立广州,不久即废。永安七年(264 年),复分交为广,因而领有荆、扬、交、广四州。《三国郡县表》称吴有郡四十三,县三百三十一。

蜀以成都(今四川成都)为都,仅据益州一隅之地,当汉州的十三分之一。曾以姜维、李恢分领凉、交二州刺史。但凉州所辖仅武都、阴平二郡,原为益州旧属,仅占今甘肃东南端一隅之地,不能称为一州。交州土地属吴而不在蜀,由建宁太守遥领更是徒拥虚名而已。此外它有一个庲降都督,统辖南中诸郡,虽然不用州名,实际和州并列。《三国郡县表》称蜀有郡二十三,县一百三十九。

三国地方制度多仍因东汉之旧。惟郡、国之下,已省去邑、道。魏则代以县、王国、公国,与县侯国同等。除受封者的身份地位有高低轻重外,别无差异。

蜀、吴二国地方制度较魏简单,诸王受封没有实土,所以州牧、刺史之下仅有郡,郡之下仅有县和侯国。其统属关系为:

中央—州—郡—县、侯国(三级制)

魏、蜀、吴三国州置牧或刺史,郡置守、都尉,国置相,县置令、长,均因汉制。三国另设有农官,称典农都尉或屯田校尉,管理屯区军民,独立于郡、县之外,自成系统。

选自《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册,王育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及至黄初元年(220 年),曹丕称帝,当年即恢复建安十八年以前的十四州制。

并上面省凉入雍事在三国志和晋书,后汉书三书中不能核实。

雍州。案禹贡黑水、西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以雍名焉。亦谓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雍阏也。[二七]周礼:西曰雍州。盖并禹梁州之地。周自武王克殷,都于酆镐,雍州为王畿。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秦灭,汉又都之。及武帝置十三州,其地以西偏为凉州,其余并属司隶,不统于州。后汉光武都洛阳,关中复置雍州。后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献帝时又置雍州,自三辅距西域皆属焉。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

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

凉州。案禹贡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为狄。秦兴美阳甘泉宫,本匈奴铸金人祭天之处。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浑邪王等居凉州之地。二王后以地降汉,汉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汉改周之雍州为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地势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间,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

秦州。案禹贡本雍州之域,魏始分陇右置焉,刺史领护羌校尉,中间暂废。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太康三年,罢秦州,并雍州。七年,复立,镇上邽。统郡六,县二十四,户三万二千一百。

以上皆出《晋书》

以公元262年1月1日

换算农历

魏元帝景元2年(歲次辛巳)11月24日蜀後主景耀4年(歲次辛巳)11月23日吳景帝永安4年(歲次辛巳)11月24日。

三国时代公论以220-280为准。

1)魏之雍洲从上文可见无三辅。(陇右未详)

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

2)秦洲先立后废。

案禹贡本雍州之域,魏始分陇右置焉,刺史领护羌校尉,中间暂废。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

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

3)东汉时雍洲多有变化。

后汉光武都洛阳,关中复置雍州。后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

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

四十六,户三万七百。三国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魏十二州分为八幅,另西域长史府和乌孙为一幅;蜀一州分为二幅;吴三州州各一幅。魏幽州、雍州、蜀益州北部、吴扬州、交州各附插图一幅。

四、三国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又有王国、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相当于县。图中与郡相当的王国以注记相区别,治所符号相同;与县相当的王、公、侯、伯、子、男国用县治符号,注记不分。

五、《三国志》无志,魏蜀吴境内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参谢钟英《三国疆域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画出。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八、魏设有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东夷校尉,监护北边内附诸族,即在治所旁加注表示。

九、吴于若干幅员辽阔的郡分设都尉领县而仍隶于郡,以东、西、南、北部为名,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十、西域长史府治所用州治符号,其所辖各国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方位,戊已校尉治所高昌城及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王国首府用郡治符号,其他诸国首府用县治符号。

十一、已废或后置郡县尽可能画出,用聚邑级符号表示,注出“郡”、“县”字样。

十二、水系泽薮除采用《三国志》记载外,一概以《水经》为据。

十三、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公元236-262年(魏青龙四年至景元三年)为准,画出诸部鲜卑及西北诸部以及境内著名山川和庭帐城邑等;附盛乐附近插图一幅。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

三国时期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三国时期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三国时期疆域 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60];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60]。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蜀汉疆域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东吴疆域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63]: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三国时期行政地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三国时期行政地图 篇一:三国时期地图大全 篇二:三国时期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三国时期 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三国时期疆域 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60];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 己校尉[60]。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

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蜀汉疆域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 辖益州南部。 东吴疆域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63]: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中国各个时代简介及其地图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

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

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按年份地图

为?三国?迷奉献三国时期按年份地图 三国时期的外族 【乌丸】—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北方的牧民族之一。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宁一带)的异族,以骑兵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一度各自称王。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 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

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山越】—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住的聚落。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南蛮】—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隽的夷王高定也参加了叛乱的行动。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隽就曾经再次叛乱。 【羌】—隶属于藏系游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东汉以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为首。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三国演义》地图+三国地名古今对照表

【州郡国县】 令狐采学 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 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下辖郡国: 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下辖郡国: 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下辖郡国: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夏公元前2070-1600年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历17帝姒姓奴隶制社会 (地图下载文档后可自行编辑放大) 实际可能势力范围:

商公元前1600-1046年建都亳(商丘)、殷(安阳盘庚时代迁都)历30帝子姓 封建分封制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建都镐京(陕西西安)历12帝姬姓 封建君主制(人口1300万)

东周公元前771-256年建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历25帝姬姓封建分封制、君主制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地图(人口2000万): 战国时期(公寓安全475-221年)地图(人口3000万):

秦公元前221-207年建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历3帝嬴姓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制)(人口2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1K/年) 西汉公元前206 –公元8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14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300-末63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东汉公元25 –公元220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许昌(曹操迁都今河南许昌)历19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800-末1500万王莽篡汉后至刘协退位峰值约6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事归台阁)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三国魏220-265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5帝曹姓蜀汉221-263年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历2帝刘姓 吴222-280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历4帝吴姓 封建君主制(门阀制)(人口初2600-末30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0K/年)

中国历史各朝代历史地图精编版

中国历史各朝代历史地图 中国各朝国土的平方公里数如下: 1、夏(210万,包括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 2,商(320万,除上述土地外,还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重庆和四川的一部分) 3、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 4、秦(360万,还包括整个宁夏并包括重庆全部和更大的几乎整个四川的土地,东晋各诸侯国的国土总合与西周基本相同) 5、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1040万平方公里。东汉后期出现严重缩水,失去了云贵和内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丧失殆尽,国土应为890万平方公里。 6、三国(魏:530万平方公里,所有的长江以北的汉人地区和在新疆甚至中亚的土地,也包括朝鲜的少量土地和内蒙的土地) (吴:240万平方公里,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越南北方。) (蜀:170万平方公里,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缅甸的极北方。) 7、晋(西晋的国土大小为920万平方公里。在云贵两地上略少于蜀的控制,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缩小了。但略增加了内蒙的土地) 8、南北朝(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增加了几乎所有剩余的内蒙和部分外蒙的土地) 9、隋、(国土为840万平方公里,突厥占领了甘肃和宁夏相当大的土地,云南和贵州也正走向独立,丧失了所有在越南和朝鲜的国土) 10、唐、(强盛时的唐国土大的非常惊人,比现在中国少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方公里,可谓史上巨大的缩水。) 11、宋、(国土为460万平方公里,与现在中国比没有新疆,甘肃,宁夏,内蒙,整个东北三省,青海和西藏,云贵和台湾。) 12、元、(1680万平方公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视其是中国的朝代,忽必烈也自称是中国之主。国土包括整个中国和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当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 13、明(国土最大时,比现在少一小半西藏和大半新疆,内蒙古全部和东三省小半土地,俄罗斯极少土地。共710万平方公里。后来大为缩水,丧失西藏新疆和东北台湾,到灭亡时只剩下350万平方公里。) 14、清、国土1310万平方公里,整个中国和外蒙和俄罗斯及中亚的一些土地,论大小算是中国各朝代第二 中国各朝代地图

三国著名战役地图

三国著名战役地图 三国著名军事战役简介三国时期是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统一,所以军事斗争便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三国时期战役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军事战略战术运用之广,在中国军事史上是罕见的,下面二十八幅军事地图只是汉末三国时期无数军事战役的一个缩影,现简述如下: 1.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概况图 2.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3.曹操对袁术、张绣、吕布、张扬之战示意图 4.官渡之战示意图 5.官渡之战中曹操防御部署要图 6.官渡决战前曹操击破刘备之战示意图 7.袁绍屯军延津期间作战指导要图 8.袁曹官渡之战战役经过及夜袭乌巢示意图 9.曹操肃清袁氏在北方残余势力及北征乌桓示意图 10.孙策渡江前江东扬州地区郡守割据形势略图 11.孙策开拓江东之战经过示意图 12.赤壁之战示意图 13.赤壁之战曹军与孙刘联军战略部署示意图 14.赤壁之战战争结局示意图 15.三国鼎立图 16.刘备袭取益州作战经过要图 17.樊城、江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 18.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 19.夷陵之战吴军的战役部署要图 20.夷陵之战吴蜀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 21.诸葛亮安南进军路线示意图 22.诸葛亮五次攻魏进军路线示意图 23.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24.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示意图 25.蜀军边防部署及魏军进攻布势示意图 26.魏灭蜀之战示意图 27.魏灭蜀之战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 28.晋平吴之战晋军战略部署及作战经过示意图 本页地图及文字说明转引自:1.《中国军事史》王蜀生等编 2.《三国军事史》余大

黄巾起义示意图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外戚和宦官之间争权夺位的斗争,相互轮番擅权,同时更加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皇族地主豪强强占土地,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对人民加重征收赋税,加之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劳动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举起义旗,起来造反。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最后各地农民起义军在东汉朝廷和地方豪强武装的镇压下告败了。

中国历代地图 完整版

中国历代地图完整版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 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上图为:东晋时期全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迁,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而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而统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一)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巍和南齐对峙时期图。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 分裂时期。此间敕勒臣服北巍后柔然逐渐占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而西藏高原吐谷浑部日益兴起。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二)此图是南北朝末期的形势图。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此时在北方突厥

三国演义 附三国时代地图

三国演义 附三国时代地图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oeU?/a>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蔼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中国东汉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汉地图及其说明 张书林编辑2。司隶校尉部3.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 4. 冀州刺史部

9. 并州刺史部

10. 幽州刺史部 11. 交州刺史部 12. 西域都护府 13. 鲜卑等部

东汉时期图说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25)即帝位,以次削平王莽末年以来割据政权,至建武十三年(37)恢复统一。光武时又废止王莽时所改变的州、郡、县各级区划名称,恢复西汉后期旧制。由于多年战乱使户口锐减,相应省并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后世陆续增析,历百年 至顺帝时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备载《续汉书·郡国志》。《志》于河南 尹户口数上系以“永和五年”四字,故一般认为《志》所载105郡国即此年(14 0)政区制度。(但 此年实应有106郡国。105郡国则为冲帝永嘉元年【145】至桓帝建和元年【147】期间阜陵王国暂 绝未复时制度。)郡级政区除郡、国(王国)外,安帝又以属国分边郡远县治民比郡而冠以本郡名,属国都尉比郡太守王国相。罢郡都尉并职太守,惟边郡往往置都尉。县级政区除县、邑、道、 侯国外,又有公国二。 王莽时改西汉十四部为十二州。东汉建武初一度恢复十四部,不久省朔方部并入并州部,改称交趾部为交州部。从此十三刺史部减为十二部,都称州;又将京畿的司隶校尉部也作为一州,合称十三州。实际是将西汉的十四部改为十三部。 西汉的部刺史或牧只有暂时的驻所,没有固定的治所,平时巡行郡国,岁尽诣京师奏事;对部内郡国长吏只有省察举劾之权,无权黜退,黜退之权属于中央的三公。光武改制,刺史或牧不再还京奏事,有权劾罢郡国长吏。从此州有了固定的治所;刺史品秩虽然仍旧为六百石,低于二千石的郡太守、王国相,职掌限于察吏而不关治民,却因有权黜陟能否,实际上渐成为郡国守相的上司。 《续汉书·郡国志》十三部百五郡国表 司隶校尉部治雒阳 河南尹前汉河南郡河内郡同前汉① 河东郡同前汉弘农郡同前汉 京兆尹同前汉左冯翊治高陵,今陕西高陵西南 右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豫州刺史部治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 颖川郡同前汉汝南郡同前汉 梁国同前汉沛国前汉郡 陈国前汉淮阳国鲁国同前汉 冀州刺史部治常山高邑,今河北高邑东 魏郡同前汉巨鹿郡并入前汉广平国,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常山国前汉郡,并入前汉真定国中山国同前汉 安平国前汉信都国河间国同前汉 清河国前汉郡,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赵国同前汉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兖州刺史部治山阳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陈留郡同前汉东郡同前汉 东平国同前汉任城国分东平置,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北国分泰山置,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南 泰山郡同前汉 山阳郡同前汉济阴郡同前汉 徐州刺史部治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东海郡同前汉琅邪国前汉郡,并入前汉城阳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彭城国前汉楚国广陵郡前汉国,并入前汉泗水国 下邳国前汉临淮郡,治下邳,今江苏郊县南 青州刺史部治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济南国前汉郡平原郡同前汉 乐安国前汉千乘郡,治临济,今山东高青东南 北海国前汉郡,并入淄川、高密、胶东三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 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齐国前汉郡 荆州刺史部治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 南阳郡同前汉南郡同前汉 江夏郡同前汉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零陵 桂阳郡同前汉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 长沙郡前汉国 扬州刺史部治九江历阳,今安徽和县 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丹阳郡同前汉 庐江郡并入前汉六安国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吴郡分会稽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豫章郡同前汉 益州刺史部治广汉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巴郡,同前汉 广汉郡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蜀郡,同前汉 犍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祥柯郡,同前汉 越峻郡同前汉益州郡同前汉 永昌郡以哀牢夷内附地并割益州郡西部置,治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 广汉属国分广汉北部置,治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西北 蜀郡属国分蜀郡西部置,治汉嘉,今四川雅安北 犍为属国分犍为南部置,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凉州刺史部治汉阳陇县,今甘肃张家川 陇西郡同前汉汉阳郡前汉天水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金城郡同前汉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青铜峡南武威郡同前汉张掖都同前汉酒泉郡同前汉敦煌郡同前汉 张掖属国分张掖置,不领县张掖居延属国分张掖之居延置,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并州刺史部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上党郡同前汉太原郡同前汉 上郡同前汉西河郡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五原郡同前汉云中郡同前汉 定襄郡治善无,本雁门郡治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中国地图各朝代的演变

中国地图各朝代的演变(图文介绍)

夏朝 (2) 商朝 (3) 周朝 (4) 春秋 (5) 战国 (6) 秦国 (7) 汉朝 (8) 东汉 (9) 三国 (10) 西晋 (11) 东晋 (12) 隋朝 (13) 唐朝 (14) 五代十国 (15) 北宋 (16) 南宋 (18) 元朝 (19) 明朝 (20) 清朝 (21) 中华民国 (22) 中国现在的版图 (23)

这是一张夏朝的地图,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关于夏朝有非常多的传说,夏朝在二里头的遗址是有可考的证据。我们现在先观察一下夏朝的地图,上面是一张夏朝略缩图和夏朝地图。夏朝建都在黄河北岸的山西安邑(今山西安邑县)。在当时属于夏王朝有很多的小部落,从略缩图可以看出。这些小的部落经常受到夏朝的君主欺压,夏朝建立之出,这些部落还都派人到安邑去朝贺进贡。到了泄时也就是(前1823年---前1808年)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落诸侯爵位。经过了几次传为,廑(前1727年---前1707年)时,夏朝已经衰落了。传到发时,各个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夏朝的势力比起那些部落的联合,只能是望尘莫及了。然而当时商部落已经在夏都的东部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郑州建立起来了势力,然而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周部落就是后来西周,周部落在夏朝时候,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个中等部落,势力也比不上商朝的力量。夏朝直到暴君夏桀,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夏桀很会享受,他用人当坐骑,并且修建酒池肉林,同时还与美女妹喜天天在后宫作乐。各个部落终于忍不住了,夏朝的子民也已经愤怒了。此时商部落的商汤已经有足够的势力可以灭掉夏朝。终于在伊尹的辅佐下与夏桀在鸣调打了一仗,夏军打败,夏桀也被流放到了安徽巢湖地区。商汤在步骤亳建立起来了第一个都城。根据史书记载,夏桀的儿子獯鬻却是北漂了利用他的能力和智慧重新建立起来了一个第二王朝,当然了历史上就没有什么太多记载,但是到了战国时,荤粥、鬼方、猃狁逐渐演变成西戎、犬戎,到了秦朝以后,就改成匈奴了。还有记载荤粥则是鬼方的前身,在夏朝叫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尽管说法不一,但是我们考证的是獯鬻当时到了荤粥这个地方将一些夏朝的管理经验以及文化待到了这个地方,逐渐荤粥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势力,更加成为中原的威胁。给商朝、周朝以至于以后的秦汉都增添了很多的烦恼。

三国演义地图+三国地名古今对照表

【州郡国县】 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 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下辖郡国: 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下辖郡国: 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下辖郡国: 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