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论1

总论1

制作:蒋文灿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免疫研究室
动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安排
实验地点:动科大楼403
教 材:兽医微生物学,陆承平主编,第四版
(2007)
参 考 书:
1)郭万柱等主编:动物微生物学,四川科技出版社
 2)崔治中,崔保安主编:兽医免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版(2004)
 3)刘玉斌等:动物免疫学实验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 版社。
课堂教学内容
绪 论 1
 第一篇 总 论 9
 第二篇 免疫学知识 16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 10
 第四篇 病毒学 10
 第五篇 真菌学 2
实 验 27
自 修 5
 合 计 48+27+5=80
绪论
一、微生物概念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多细胞或单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繁殖快、分布广。
9大类:细菌、真菌(霉菌和酵母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朊病毒。
二、微生物学发展历史
(一)形态学时期(17世纪后叶~19世纪中叶):
荷兰吕文虎克( 1676 ):显微镜。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1861):否定生物自然发生论。
微生物的开山鼻祖:吕文虎克
巴斯德的著名曲颈瓶实验

(二)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1870~1920)
巴氏消毒法。
厌氧菌发现(厌氧生命活动过程)。
疫苗研制(炭疽杆菌苗、狂犬病疫苗)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20~至今)
电镜认识微生物的亚细胞结构,发现病毒。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
酶标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技术;
微生物核酸序列测定、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基因工程研究,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细菌形态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章 细菌生态学
第四章 消毒、灭菌与动物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
第五章 细菌感染和致病机理
第六章 细菌的分类

第一章 细菌形态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以最适温度、最适培养基培养的幼龄细菌为标准。
以微米(um)为单位。
球菌:直径。
杆菌和螺旋菌:长*宽。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及变化

(一)球菌
1、双球菌

2、四联球菌

3、八叠球菌
4、链球菌
鸡血中兽
疫链球菌
5、葡萄球菌
(二)杆菌
1、单在杆菌(大肠杆菌)
2、链杆菌(炭疽杆菌)
3、芽胞杆菌(破伤风梭菌)
4、梭菌(魏氏梭菌)
5、球杆菌(布氏杆菌)
6、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7、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
8、弯杆菌(空肠弯曲菌)
(三)螺形菌
1、螺菌:几个弯曲

2、弧菌(霍乱弧菌):一个弯曲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
细菌均进行无性分裂繁殖,分同形分裂和异形分裂。
 1、菌落概念: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堆积物。又称“克隆”,根据菌落数量,进行细菌计数,用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 forming unit)表示。
 2、菌落特征:菌落大小、 菌落形状、边缘形状、表面形状、隆起度、颜色、透明度、粘稠度、血平板上溶血情况
细菌繁殖
细菌菌落特征
大肠杆菌粉红色菌落
第三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质
核体
细胞内含物
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
一、细胞壁
(一)结构
 1、革兰氏阳性菌
G+菌的细胞壁无分层结构。 40~60%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磷壁酸(teichoic acid:TA;包括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ce protein:OMP)等充满于网状结构之中。
肽聚糖由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形成网状结构。
TA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革蓝氏阳性菌细胞壁
2、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具有分层结构 。外膜由外膜蛋白(OMP)(包括微孔蛋白、脂蛋白)、脂多糖(LPS) 构成;周质间隙(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中有1-2层肽聚糖及多种蛋白酶、核酸酶。肽聚糖占细胞壁干重的10~20%。
LPS由类脂A、核心多糖、侧链多糖组成。类脂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份,侧链多糖为菌体O抗原。
革蓝氏阴性菌细胞壁
肽聚糖结构
(二)革兰氏染色原理
1、染色步骤
结晶紫(紫色)
1-2分钟,冲洗
革兰氏碘液
2-3分钟,冲洗
95%酒精
30-60秒,冲洗
稀释石炭酸复红(红色)
10-30秒,冲洗
镜检
G+菌染成紫色
结晶紫与G氏碘液形成复合物充斥于肽聚糖网状结构之中。
95%的酒精具有收缩肽聚糖和溶解脂质作用,收缩肽聚糖使网眼缩小

,溶解脂质使网眼扩大。
G + 菌因肽聚糖多(40~60%) 、脂质少,网眼缩小的力量大于网眼扩大的力量,最终使网眼缩小,将紫色复合物牢固固着,不被洗脱。稀释石炭酸复红不被染上,故呈紫色。
革蓝氏阳性菌
G—菌染成红色
G—菌肽聚糖少,脂质多;
95%酒精脱色时,收缩肽聚糖使网眼缩小的力量小于溶解脂质使网眼扩大的力量,最终网眼扩大;
结晶紫与G氏碘液的复合物不能固着而被脱去,然后被红色的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而呈红色。
革蓝氏阴性菌
(三)功能
1、定形作用
 2、保护作用
 3、选择性屏障作用
 4、对鞭毛支撑作用
 5、分裂繁殖上起作用
(四)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
G+菌经青霉素或溶菌酶处理,完全失去细胞壁,仅由细胞膜包围细胞质的菌体,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
G-菌经溶菌酶处理,仅能失去细胞壁内层的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包围的菌体,称为原生质球(spheroplast)。
将两个不同的原生质体或原生质球融合,生成一个细菌的技术,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都是不能再繁殖的。
(五)细菌L型
细胞壁缺陷型菌株。
广义上:包括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
狭义上:细菌自发的、或诱导剂诱导形成的遗传稳定的,能生长繁殖的。
二、细胞膜
1、结构:脂质双层结构。亲水基向外、疏水基向内 。
2、功能:渗透屏障、参与菌体新陈代谢、参与细菌分裂繁殖 。
3、间体: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囊状或管状物。
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结构
三、细胞质
粘稠、透明胶体。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类脂、多糖、核酸及少量无机盐。
四、核体与质粒
1、核体:无核膜、核仁、无线状染色体,属原核细胞。
细长、共价闭合、环状双链的大型DNA分子。一搬均是单倍体。与真核细胞染色体相似,有将细菌核体称为细菌染色体的。
有的致密,呈球状、卵形或哑铃形;
有的疏松,似网状或海绵状。
2、质粒:细菌核体外的环状双链、小型DNA分子。与细菌的生命无关,但携带一定量的基因,如控制产生菌毛、毒素、抗药性、细菌素等。
核体
五、细胞内含物
1、异染颗粒:多聚偏磷酸盐。贮存磷酸盐。
2、类脂质:β-羟基丁酸多聚体或脂肪小滴,贮存碳源和能源。
3、肝糖和淀粉粒:贮存碳源和能源。碘染色肝糖呈红棕色,淀粉呈兰色。
4、空泡和气泡
 空泡内含液体,调节细胞渗透压
 气泡内含气体,降低菌细胞比重,浮于液体表面生长,形成菌环或菌膜。
5、核糖体:由2/3的核糖核酸rRNA和1/3蛋白质组成小颗粒样物质,蛋白质合成场所。细菌

rRNA有5S、16S、23S三种,各细菌种属的16S rRNA高度保守,常用于细菌鉴定。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有些药物,如红霉素、链霉素,能与亚基结合,干扰蛋白合成,杀死细菌。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capsule)
一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面产生一种黏液样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荚膜。
多个细菌的荚膜融合成一团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称为菌胶团。
1、组成:90%水分,有的含多糖,有的含多肽。
2、形成:荚膜的产生具有种的特征,但也与环境条件有关。动物体内或营养丰富(加血、血清或腹水)的培养基上初代分离易形成荚膜。
3、功能
保护功能;贮存碳源和能源;处理代谢废物;具有抗原性。
4、观察:不易染色,普通染色法,只见菌体周围一圈透明环,特殊荚膜染色法,可染上色。
细菌荚膜
细菌荚膜
二、细菌S层(s-layer)
是某些细菌的特殊表层结构,完整包围菌体,由单一蛋白质亚单位组成,规则排列,呈类晶格结构。许多致病菌或菌株有S层。
功能:分子筛、离子通道、类荚膜作用。
三、鞭毛(flagellum)
细菌细胞外面的毛状的、波浪状的丝状物。比菌体长细,光镜下不易见,用特殊鞭毛染色法,人为增大其直径方能见到。
1、组成:蛋白质(鞭毛素),少量糖类、脂类 。
2、功能:鞭毛收缩、菌体运动。 具有抗原性(H抗原)
3、类型:单端单鞭毛、单端丛鞭毛、双端单鞭毛、双端丛鞭毛 、周鞭毛 。
各种鞭毛
单端单鞭毛
单端丛鞭毛
单端丛鞭毛
周鞭毛
周鞭毛
微免课件音影\总论音影\鞭毛类型.swf
四、菌毛(pilus)
位于菌体外,比鞭毛短细较硬的毛发状细丝。
1、化学组成:空心的蛋白质管
2、分类:稍长而数量少的(1~4根)为性菌毛,其余为普通菌毛。
3、功能
 吸附功能:吸附于寄主细胞吸取营养,致病菌
失去菌毛就失去致病性。
 彼此黏附:利于表面生长,以吸取更多氧气
在表面形成菌膜。
 凝集动物红细胞。
 性菌毛在细菌接合传递中起通道作用。
菌毛
菌毛
性菌毛
五、芽胞(spore)
细菌在生长发育的一定阶段,胞浆浓缩而成的一个内生孢子称芽孢。
1、形成
旺盛生长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耗尽时形成。
2、性质
强大抵抗力;
只需极少营养物质(休眠);
不易染色。
3、大小、形状、位置
 大小:比菌体小(炭疽)或比菌体大(梭菌)
 形状:圆形、卵形或椭圆形
 位置:菌体中央、偏端、极端
4、出芽:条件适宜,出芽形成新的细菌。一个芽孢只能产生一个菌体,不是细菌繁殖

器官。
非染色芽胞
染色芽胞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四节 细菌新陈代谢及其产物
第五节 细菌生化反应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一、物质摄取
 1、单纯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能量。O2、CO2、H2O、甘油等小分子物质。
 2、促进扩散:与膜蛋白暂时合,构象变化而促进物质扩散入细胞内,不需能量。
 3、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泵入细胞内,需要能量。
 4、基团转位:物质在运输时受到化学修饰而
输入细胞。
二、生物合成
从摄取的物质合成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他大分子所需物质。
磺胺类药物干扰细菌所需的叶酸的合成而抑菌。
三、聚合作用
细菌DNA的聚合作用称为复制,新生霉素可抑制细菌DNA复制过程中所需促旋酶的活性而抑菌。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翻译。
细菌由同一个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细菌的mRNA、tRNA、rRNA。
四、组装
自我组装方式:鞭毛、核糖体以此方式进行。
指导组装方式:表面膜结构以互方式进行。
杆菌肽、万古霉素干扰细菌细胞成份组装所需的载体的功能;多粘菌素影响细胞膜的级装。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迟缓期:活菌数不增加,甚至稍减少。
(二)对数期: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三)稳定期:繁殖的活菌数与衰亡菌数相当。
(四)衰亡期:活菌大量衰亡。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与营养培养基。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加入特定底物及产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凭肉眼根据颜色识别。
选择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不同细菌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从多种混杂细菌中分离出所需细菌。
厌氧培养基:
二、气体:氧气、CO2、厌氧。
三、温度:
嗜冷菌:10-20oC
嗜温菌:20-40oC
嗜热菌:50-60oC
四、酸碱度:多数病原菌适于PH7.2-7.6。
第四节 细菌新陈代谢及其产物
一、细菌呼吸
 1、概念
细菌通过呼吸酶的作用,以氧化还原的方式使营养物质还原而获得能量,并形成中间产物的过程。
2、细菌呼吸类型
(1)厌氧呼吸:脱氢酶使基质中脱下的氢,经辅
酶传递给氧以外的物质。
(2)需氧呼吸:脱氢酶使基质中脱下的氢,经辅
酶传递给氧化酶活化的氧,并形成水。
(3)兼性厌氧呼吸:既有脱氢酶又有氧化酶,有
氧环境下进行需氧呼吸,无氧环境下进
行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比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受氢体 氧 氧以外物质
酶系统 脱氢酶和氧化酶 脱氢酶
物质分解 彻底 不彻底
产能 多 少

二、细菌营养类型
1、光能自养菌:以光能为能源,从无机碳合成
有机碳。
2、化能自养菌:以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源,从
无机碳合成有机碳。
3、异养菌:从有机碳中获得碳源。腐生型和寄
生型细菌都属此类。
三、细菌代谢及产物
1、细菌分解代谢产物
碳水化合物:有机酸、CO2气体
蛋白质:靛基质、H2S、NH3、H2、
CO2、酸类、胺类
脂肪:脂肪酸、甘油
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1)色素:水溶性和脂溶性
 (2)毒素:外毒素:产生后分泌到菌细胞外。毒力
强,不耐热。
内毒素:产生后留在菌体内。毒力弱,耐
热。
 (3)抗菌素
 (4)维生素
 (5)芳香物质
第五节 细菌生化反应
1、氧化酶实验:是否产氧化酶。阳性为紫色。
2、接触酶实验:是否产过氧化氢酶。产气泡不阳性。
3、糖发酵实验:是否分解某糖产酸产气。
4、VP实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乙酰,红色为阳性。
5、MR实验:分解葡萄糖使PH低于4.5,红色为阳性。
6、枸橼酸盐利用实验:以枸橼酸盐为唯一碳源而生长。淡绿变深蓝者阳性。
7、吲哚实验: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红色者阳性。
8、硫化氢实验: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H2S,变黑为阳性。
9、尿素酶实验: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氨,红色者为阳性。
第三章 细菌生态学
第一节 水中微生物
第二节 土壤中微生物
第三节 空气中微生物
第四节 正常动物体微生物
第一节 水中微生物
一、水中微生物分布
污水池微生物最多,静水池、流水次之,井水和泉水较少(土层过滤),自来水少(漂白粉消毒)
二、水中病原微生物
随患病动物排泄物、分泌物、病死动物尸体进入水中。
水有自洁作用:微生物拮抗;日光紫外线;雨水稀释。
三、水的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
大肠菌群最近似数不超过3个/100ml。
四、水中微生物检查
(一)取样:天然水源取10-15cm深处水样;自来水放水5-10分钟后取样;氯处理水加1.5%硫代硫酸钠2ml。
(二)细菌总数测定
 1、概念:1g或1ml样品中所含活的细菌数。
 2、方法:有限稀释涂布平皿法。
3、结果计算
 1)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舍去成片生长的、 小于30的、大于300的平皿。
 2)计算一个稀释度两个

平皿菌落数的平均数。
 3)两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计算比值, 比值小于2,计算平均菌落数;比值大于2,取高稀释 度菌落数。
比值=高稀释度菌落数*10/低稀释度菌落数
平均数=(高稀释度菌落数*10+低稀释度菌落数)/2
4)均大于300,取高稀释度。
5)均小于30,取低稀释度。
6)有的大于300,有的小于30,取最接近30或300的稀释度。
(三)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测定
1、概念:100ml 或100g样品中所含的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G-无芽胞杆菌数。
1、意义
2、方法
(1)乳糖胆盐发酵实验
(2)麦康凯平板鉴别实验
(3)乳糖复发酵实验
(4)查MPN表
MPN测定程序
MPN检索表
阳性管数 MPN 阳性管数 MPN
1ml*3 0.1ml*3 0.01ml*3 个/100ml 1ml*3 0.1ml*3 0.01ml*3 个/100ml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小于30
30
60
90 1
1
1
1 1
1
1
1 0
1
2
3 70
110
150
190
0
0
0
0 1
1
1
1 0
1
2
3 30
60
90
120 1
1
1
1 2
2
2
2 0
1
2
3 110
150
200
240
0
0
0
0 2
2
2
2 0
1
2
3 60
90
120
160 1
1
1
1 3
3
3
3 0
1
2
3 160
200
240
290
0
0
0
0 3
3
3
3 0
1
2
3 90
130
160
190 2
2
2
2 0
0
0
0 0
1
2
3 90
140
200
260
1
1
1
1 0
0
0
0 0
1
2
3 40
70
110
150 2
2
2
2 1
1
1
1 0
1
2
3 150
200
270
340

第二节 土壤中微生物
一、土壤微生物分布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几乎各种微生物均可在土壤中分离到。
3-8cm深处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
二、土壤中病原微生物
随病人、病畜禽排泄物和分泌物及病死畜禽尸体进入土壤。
病原芽胞杆菌(破伤风梭菌、炭疽杆菌、魏氏梭菌等)可长期生存。
三、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
第三节 空气中微生物
一、空气微生物分布
空气不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通风不良的畜禽舍,微生物数量最多。高山、雨后、细菌数少。
二、空气中病原微生物
随病人、病畜禽排泄物和分泌物及土壤尘埃进入空气中。
三、空气中微生物指标测定
(一)细菌总数测定
(二)绿色链球菌数测定
(一)细菌总数测定
1、概念:1m2空气中所含有的活菌数。
2、方法:普通琼脂平板5个,四周及中央各放一个,打开皿盖,放置一定时间,封盖,培养,计数菌落数。
3、计算:100cm平板在空气中放置5分钟,相当于3升空气中的细菌数。
 空气细菌总数= 5个平板菌落总数 * 1000
5个平板面积*暴露时间/(100*5)*3
(二)绿色链球菌数测定
概念、方法、计算同细菌总数测定。
但培养基

用:鲜血平板,且只计数有溶血环的、经染色镜检为链球菌的菌落数。
第四节 正常动物体微生物
一、动物体表微生物
二、呼吸道微生物:正常动物鼻腔、咽、喉、气管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微生物,一般无毒或低毒。动物健康时不致病,抵病力降低时,转变为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
三、消化道微生物
(一)分布
1、口腔、食道:口腔微生物较多;食道微生物较少。
2、胃:单胃动物受胃酸影响,存在少量耐酸微生物。反刍动物瘤胃,因营养丰富,温度适宜,高度厌氧,适合很多微生物生长繁殖,其中主要是厌氧纤毛虫和细菌两大类。主要是分解纤维素的产琥珀酸拟杆菌,发酵淀粉和糖的牛链球菌等,都是有益微生物。
3、小肠:消化液杀菌作用,细菌较少。
4、大肠:细菌数量显著增多。大多为肠道正常微生物,种类上百种,数量达100亿个/克,主要为厌氧菌如拟杆菌、真杆菌、分支杆菌,占总数的90~99%;其次是肠球菌、肠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等。对维持畜禽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有重要作用,如发酵糖、淀粉、分解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等。
(二)消化道正常菌群的重要性
1、不发生肠道疾病,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
2、菌群失调后:发生前胃迟缓、前胃臌气、消化不良、下痢。
3、人工调整消化道正常菌群。
四、泌尿生殖道微生物
正常动物阴道、尿道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非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五、无菌动物和SPF动物
1、无菌动物(GF):正常健康胎儿用无菌手术取出,用无菌方法饲养出来的动物。包括饲养环境、饮水、饲料、接触人类、器具等都严格无菌。GF主要用于研究消化道微生物与营养的关系、免疫、肿瘤、病理、传染病等。
2、无特殊病原菌动物(SPF):是指严格控制某种特殊病原菌侵入的方法培养出的不含该种特定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常用于免疫性的研究及畜群慢性传染病的净化。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与动物
微生物的生物安全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抗生素和细菌素的杀菌作用
第四节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及其芽孢、孢子。
消毒: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 微生物。
防腐:用化学药品或其他方法防止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如硫柳汞、双抗。
无菌:指无活的微生物存在。如无菌动物、无菌 室、无菌操作。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1、灭菌原理:高温使微生物菌体蛋白(包括酶),因受热而变性、凝固


2、影响高温灭菌的因素
 微生物种类、菌龄、数量、基质条件、温度和时间。
3、应用
(1)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器, 160℃灭菌2小时。
(2)湿热灭菌
煮沸消毒法:100℃10~2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用于注射器、针头等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培养基的灭菌。一般15磅(121℃)灭菌20-30分钟。
巴氏消毒法: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不影响食品营养成份和风味。
二、辐射灭菌法
(一)紫外线
波长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破坏微生物DNA结构
日光中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诱发微生物变异,培育弱毒菌苗。
穿透力极弱,杀菌作用仅限于物体表面。
常用于无菌室空气消毒以及物体表面消毒。
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有刺激损伤作用。
(二)放射性同位素
I131,Co60释放α、β、γ射线。均有杀菌作用。用于杀菌及微生物诱变育种。
三、超声波杀菌法
超声波作用于细菌、酵母可几十分钟内杀灭。大型病毒对其有一定敏感性。小型病毒和细菌芽孢有抵抗力。
利用超声波破坏菌体细胞以提取细菌结构物质,破坏病毒寄主细胞以提取病毒颗粒。
机理:强烈振荡作用。
四、滤过除菌法
(一)滤菌器过滤除菌
用细菌滤器(陶瓷滤器、石棉滤器、玻璃滤器)除去不适于加热灭菌的培养基中细菌,如血清、抗生素、毒素、维生素等。也可除去病毒材料中杂菌污染。
(二)空气过滤器
用玻璃棉、石棉纤维等过滤进入超净工作台、GMP药厂厂房的空气。
GMP药厂厂房清洁等级
清洁级别 尘埃最大允许数(m3)静态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m3)静态 换气次数(h)
0.5um 5um 浮游菌/m3 沉降菌/90mm皿0.5h
100级 3 500 0 5 0.5
1000级 35 000 2 000 50 1.5 20
10000级 350 000 20 000 150 3 15
30000级 1 050 000 60 000 200 5 10

五、干燥及低温抑菌法
(一)干燥抑菌法
1、影响机理
(1)干燥环境缺水,代谢不能进行。
(2)干燥使蛋白质变性。
(3)干燥使高渗透压升高。
2、影响作用:有的迅速死亡,有的逐渐死亡,有的长期存活,但不繁殖,如细菌芽孢、霉菌孢子。
(二)低温抑菌法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1、应用低温保存菌种和毒种。
病毒: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病毒毒种常在-20℃或-50℃,-70℃低温保存。
细菌:4℃保存2周左右。-20℃,-70℃加入20~50%甘油保存1-2年。
 2、冷冻真空干燥保存:时间更长。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

有些化学物质在极低浓度还有促进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1)制成选择性培养基,用于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
(2)用于消毒、灭菌
(3)用于诱导微生物变异育种。
一、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消毒机理:使细胞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类的巯基或其他部分被氧化等。
(一)酸类:以氢离子杀菌或抑菌。2%硝酸、2%盐酸、1~2%硼酸、甲酸、醋酸、乳酸。
(二)碱类:氢氧根离子杀菌。5~10%石炭酸、5~10%草木灰、2~3%烧碱、1~4%苛性钾。
(三)重金属盐类:与菌体酶蛋白的巯基结合, 使酶失活、菌体蛋白变性沉淀。如0.1%升 汞,1/万硫柳汞。
(四)氧化剂:氧化作用杀菌。0.1%高锰酸钾, 3%双氧水。
(五)有机化合物
酚类:5%石炭酸、2%来苏尔。
醇类:75%乙醇。
醛类:10%甲醛。
(六)染料:2~4%龙胆紫。
(七)卤素:1~2%碘酒。
(八)表面活性剂: 0.01~0.1%新吉尔灭。
(九)胆汁和胆酸盐:抑制G+菌。
二、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1、磺胺类: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细菌叶酸合成。
2、其他抗代谢药物:如8—重氮鸟嘌呤,代替正常鸟嘌呤合成核酸,使合成的DNA失去生物学活性。
第三节 抗生素和细菌素的杀菌作用
一、抗生素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
损伤细菌细胞浆(制霉菌素);
影响细菌细胞蛋白合成(链霉素);
影响核酸合成(新生霉素)。
黄连,大蒜、板兰根等也含杀菌物质称为植物杀菌素。
二、细菌素
细菌素是由细菌产生的,只作用于与之相应的不同菌株或相近似菌株,起杀菌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大肠杆菌素。
第四节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生物安全的含义
1、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生物或物质传入实验室。 (biosecurity)
2、防止病原微生物传出实验室。 (biosafety)
3、实验室人员自身安全。
二、兽医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级别
根据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BSL1-BSL4级,俗称P1-P4实验室。
是根据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安全性及实验室硬件设施及软件管理水平分级的。
三、动物微生物安全分类
(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瘟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共10个。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出血症病毒、炭疽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共8个。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上述以外的。
第五章 细菌感染和致病机理
第一节 细菌致病性和毒力
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
第三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第一节 细菌致病性和毒力
感染: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持继存在或增殖。
发病:病原微生物对宿方造成明显损伤。
病原菌: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
细菌致病性: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在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
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1、特殊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健康者 不存在。
 2、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3、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4、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 菌的纯培养。
微生物学家__柯赫
二、细菌毒力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LD50):在一定期限内使半数动物发病死亡所需的微生物数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起死亡,用感染数代替死亡数测定。
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
细菌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决定。
一、侵袭力
细菌在体内定殖、突破机体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扩散的能力。
1、定殖:细菌粘附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粘膜的能力。
细菌定殖力由粘附素决定(G-菌菌毛、外膜蛋白、G+菌脂磷壁酸)
有些细菌粘附素无宿主及组织嗜性;有些有宿主与组织嗜性)
2、干扰或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机制
(1)抗吞噬作用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 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 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
(2)抵抗体液免疫的机制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
通过LPS,OMP,荚膜,S层,逃避补体的作用,抑制抗体的产生。
3、内化作用
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的过程。
内化作用既为细菌提供了庇护所,又为细菌全身感染提供了可能。
4、体内增殖
增殖快,易在体内生存;
增殖慢,易被机体清除。
5、体内扩散
细菌产生的胞外蛋白酶,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利于细菌体内扩散。
透明质酸酶
胶原酶
神经氨酸酶
磷脂酶
卵磷脂酶
凝固酶
二、毒素
1、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概念:
外毒素是细菌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内产生,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毒素。
内毒素是微生物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内产生,并保留于细胞内,当细胞死亡或自溶或人为破坏后才释放出来的毒素。
2、外毒素与内毒素区别
3、类毒素:

指外毒素经0.3~0.5%甲醛处理(37),保持抗原性的一类毒素。
产生菌 存在部位 化学成分 抗原性 毒性
外毒素 G+ 细胞外 蛋白质 强,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 强,具有选择性
内毒素 G— 细胞内 脂多糖 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弱,无选择性

第三节 微生物毒力增强减弱的方法
1、增强;易感动物接种。
2、减弱:
(1)长期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2)高于最适温度培养;
(3)干燥处理;
(4)化学药物处理;
(5)通过非易感动物,如猪瘟兔化弱毒。
第六章 细菌的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分类地位
第二节 细菌分类
第三节 细菌分类依据
第一节 微生物分类地位
动物界
真核细胞 植物界
有细胞结构 真菌界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界
生物

无细胞结构、 
只有DNA或RNA 病毒界
第二节 细菌分类
蓝澡门 澡类
螺旋体目 螺旋体科
柔膜体纲 支原体目
立克次氏体目
原核生物界 衣原体目
螺旋状和弯曲杆菌:螺菌科(螺菌属、弯杆菌属)
G-需氧杆菌:假单孢菌科;布氏杆菌属;波氏杆菌属
细菌门 G-兼性厌氧杆菌:肠杆菌科;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放线杆
菌属
G+厌氧菌:拟杆菌科(拟杆菌属、梭杆菌属)
G+球菌:微球菌科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科的链球菌属
G+芽孢杆菌和球菌:芽孢杆菌科;梭菌属
G+无芽孢细菌:丹毒杆菌属;李氏杆菌属;乳酸杆菌科
第三节 细菌分类依据
一、形态学特征
 二、营养类型及生活方式
 三、培养特性
 四、生理生化特征
 五、对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敏感性
 六、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七、抗原构造
 八、病原性
九、遗传学特性分析
转化实验: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获得外源DNA,与自身DNA重组,改变自身性状的过程。
转导实验:通过温和噬菌体介导,获得外源DNA、改变自身性状的过程。
G+C克分子%:微生物DNA的四种碱基中,G和C配对碱基按克分子计算,在全部碱基中所占的百分数。 G+C克分子%差异越大

,分类地位越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