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
麻醉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3、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4、反馈Feedback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前馈Feedforward

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的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

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极的快速而短暂的逆转并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是存在于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5、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通过耗能,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有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之分。

7、兴奋性Excitability

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se

一般将神经、肌肉和腺体这些兴奋性较高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9、阈强度Threshold Strength

指使细胞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10、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绝对值小10~20mV。

11、极化Polarization

指静息电位时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

12、去极化Depolarization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方向变化的过程。

13、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由静息电位向膜两侧电位差(内负外正)加大方向变化的过程。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

膜去极化(或已发生超射)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15、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是指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其耦联因子是Ca2+,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体。

16、单收缩Single Twich

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原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发生的一次机械收缩。

17、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终板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是由ACh与终板膜上N-ACh受体结合后,从而使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终板膜原有静息电位减小,从而膜轻度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18、强直收缩Tetanic Contraction

刺激的频率很高,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使肌肉收缩期间不出现舒张而是持续的缩短,称为强直收缩。

19、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指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20、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称为等长收缩。

21、前负荷Preload

指在肌肉收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初长度。

22、后负荷Afterload

指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23、肌小节Sarcomere

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肌小节。

24、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Optimum Preload/ Optimum Initial Length

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初长度称为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2、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一支分血计中,红细胞在1小时内下沉的距离(mm),称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3、血凝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4、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omeostasis

是指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5、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用一小撞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从开始出血至出血停止,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值为1-3min。

6、ABO血型系统ABO Blood Group System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有A抗原或B抗原,将血液分为A、B、AB、O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

称A型,含B抗原称B型,同时含A、B抗原的为AB型,不含A、B抗原的为O型。这种血型系统称为ABO 血型系统。

7、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8、血清Serum

血液自然凝固后,经血块回缩而挤出的淡黄色透亮液体,称为血清。

9、血浆Plasma

即血液的液体成分,由水和溶解于水中的溶质组成。

10、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红细胞具有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第四章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合回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

2、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3、等容收缩期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Period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又因血液是不可压缩液体,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而心室容积并不改变,这段时间称为等容收缩期。

4、搏出量Stroke Volume(SV)

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L/min。

6、心指数Cardiac Index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指数约3.0-3.5L/(min?m2)。

7、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8、每搏功Stroke Work

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简称搏功。可用搏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能来表示。

9、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也称为泵功能贮备。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10、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即心脏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脏前负荷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或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表示。一定限度内,心脏前负荷越大,搏出量越多。由于这种变化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实现的,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11、等长自身调节Homometric Autoregulation

即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是指在前、后负荷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收缩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12、心音Heart Sound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以听到声音,称为心音。

13、最大舒张期电位Maximum Diastolic Potential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末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也称最大复极电位。

14、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15、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或病理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人工的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长刺激,则心室可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则称为期前收缩。

16、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这样,紧接在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肌时,常常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引起收缩,因而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17、窦性节律Sinus Rhythm

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18、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

由窦房结以外异位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跳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19、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

20、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心室舒张时,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小值。

21、脉压Pulse Pressure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2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23、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24、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0.4-1.1kPa(4-12cmH2O)。

25、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26、脑缺血反应Brain Ischemic Response

当动脉血压低于50mmHg时才发挥的调压作用,激发块、效应强,是维持动脉血压的“最后防线”。

27、晕厥心肌Stunned Myocardium

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尽管缺血心肌的供血迅速恢复,但其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这一现象称为“晕厥心肌”。

28、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

冠脉血流减少时心肌收缩发生可逆性降低,而当冠脉供血恢复后心肌收缩即可部分或全部恢复,这一现象称为“冬眠心肌”。

29、眼—心反射

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甚至心跳暂停的反射。

30、颈动脉窦综合征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过高,对轻微刺激(如急剧转颈、穿高领衣服等)可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心跳减慢甚至停跳等。

31、奢侈灌流综合征Luxury Perfusion Syndrome

脑血流量增高以致超出脑代谢的需要,常伴发脑水肿。

第五章呼吸系统

1、呼吸Respiration

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指外界环境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指由胸膜腔壁层与脏层围成的密闭、潜在的腔隙,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为负压。

4、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是由Ⅱ型肺泡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5、顺应性Compliance

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6、潮气量Tidal Volum(TV)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7、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体量。

8、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9、用力/时间肺活量Forced/Timed Vital Capacity(FVC/TVC)

用力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旧称时间肺活量。

10、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从鼻腔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对气体来说是无效的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11、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指Hb氧含量占Hb氧容量的百分比,也称血氧饱和度。

12、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Volum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的新鲜空气量,即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容积)×呼吸频率。

13、最大通气量Maximum Breathing Capacity

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14、肺扩散容量(D L)

指气体在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毫升数。是测定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生理指标。15、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

16、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是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关系的曲线。

17、波尔效应Bohr Effect

pH值对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18、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

位于延髓腹外侧的浅表部位,左右对称,可分为头、中、尾三区,适宜刺激是脑脊液中的H+,而不是CO2。

19、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ngth Reflex

是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又称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

20、呼吸中枢Refractory Centers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

21、小气道

临床上把内径≤2mm的非呼吸性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

2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用Swan-Ganz漂浮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右心室、转入肺动脉,使导管口嵌顿在肺动脉终末分支处,所测得的压力称为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值为5~12mmHg。PCW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静脉压,并间接反映左心房血压。

23、余气量Residual Volume(RV)

尽力呼气末,仍存留在肺内而不能再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约1000~1500ml。

24、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

进行用力肺活量测定时,指定时程内的呼出气量。通常以其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即FEV t/FVC%。是一种动态的肺通气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受试者的肺活量,而且能够反映呼出气流速。

25、FEV1.0/FVC%

第1s用力呼气量用FEV1.0表示,而第1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则用FEV1.0/FVC%表示。临床上以FEV1.0/FVC%在80%以上为正常,低于70%为异常。

26、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

把用力呼气曲线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按坐标纵轴四等分,其中间两分段,即在用力呼气曲线的中间25%~75%求得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用FEV25%~75%表示。正常值为3.5L/s。

27、闭合气量Closing Volume(CV)

肺底部气道闭合时,在余气量位以上的肺容量。

28、通气储量百分比

通气储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每份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一般正常值在93%以上。

29、机械无效腔

指在麻醉时,由麻醉面罩、接管等麻醉器械造成的无效腔。

30、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在肺通气与肺血流之间存在着自身调节机制。肺泡气氧分压(P A O2)低于70mmHg时造成肺血管收缩,此现象称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31、P50

指在一个大气压下、pH为7.40、Pa CO2为40mmHg及温度为37℃的条件下,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PaCO2值。正常成人为26.6mmHg。P50增大表示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下降;减小则曲线左移,亲和力增加。

32、流动氧量

指血液每分钟输送的氧量。

33、窃血综合征

脑组织已有损害或占位性病变,并且病变及其周围区域脑血管已有舒缩功能障碍者,Pa CO2升高所致之脑血管扩张可使血液自病变部位流向正常扩张的血管,称为窃血综合征。

34、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

高CO2血症病人急速排出CO2可导致低CO2血症。一旦CO2迅速排出,呼吸及循环中枢突然丧失在阈值以上的Pa CO2的刺激,即可出现周围血管张力消失及扩张、心输出量锐减、脑血管和冠状血管收缩,临床表现为血压剧降、脉搏减弱、呼吸抑制等征象,称为CO2排出综合征。严重和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35、肺泡无效腔Alveolar Dead Space

凡进入肺泡但未进行气体交换的那部分气体所占的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健康人的肺泡无效腔

很小,接近于0。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2、吸收Absorption

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Slow Wave

消化道平滑肌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动地产生慢的去极化导波。因它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故称为基本电节律,又称慢波。

4、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既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5、胃的容受性舒张Gastric Receptive Relaxation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使胃的容积扩大。

6、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

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如酸、脂肪、渗透压、机械扩张等)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

8、黏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

胃黏膜表面覆盖着一层粘液,形成一层凝胶,它和胃黏膜分泌的HCO3-一起形成了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该屏障在防止H+返回胃黏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中有重要的作用。

9、胃黏膜屏障Gastric Mucosal Barrier

胃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相邻细胞的紧密连接与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构成了胃黏膜屏障。

10、紧张性收缩T onic Contraction

胃肠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之为紧张性收缩。

11、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胆盐发挥作用后,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12、酶诱导

肝生物转化酶活性(如细胞色素P450)往往受到某些药物作用而加强,从而加快药物的生物转化速率,这种现象称为诱导,或者酶促。

13、酶抑制

有许多物质或肝细胞病变本身,可抑制药物代谢的活性,延缓药物代谢,使药效延长,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甚至发生相对逾量中毒,这种过程称酶抑制,或者酶抑。

14、酶诱导剂

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酶抑制剂

是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由于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可以杀死病原体或校正新陈代谢的不平衡,许多相关药物就是酶抑制剂。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指1g食物在体内完全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又称卡价,有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之分。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指每消耗1L氧用以氧化某种营养物质所产生的能量。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指在一定时间内,机体CO2的产生量与O2的消耗量的比值。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SDE)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SDE。

5、基础代谢率Basic Metabolism Rate(BMR)

BMR: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①受试者空腹,排除SDE影响。一般要求在进食12~14h后。②静卧0.5h以上,处于松弛状态。③清醒、安静,排出精神紧张的影响。④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

6、恶性高热

指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现象。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小球滤过作用Glomerular Filtration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其血压高及滤过膜的可通透性,使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小分子溶质和水均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此过程为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3、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4、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

双侧肾脏在单位时间内(min)能将某种物质从多少毫升的血浆中完全清除,这个毫升数即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5、肾小管重吸收作用Reabsorption

小管液中的水和大部分溶质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6、肾小管分泌作用Secre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或经过经过血液循环转运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的过程。

7、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

8、排尿反射

9、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10、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11、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指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还是减少,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的现象。12、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临床上有时给病人使用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借以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的目的。这种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高导致利尿的作用称为渗透性利尿。

13、水利尿Water Diuresis

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稀释,尿量增加,以排出体内多余水分,这一现象称为水利尿。

14、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都是恒定比率重吸收,即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的65%-70%左右,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15、管—球反馈

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时,到达远曲小管致密斑的小管液流量增加,致密斑将发出信息,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正常。反之则发生相反的变化。这种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称为管—球反馈。

第九章

1、感受器Receptor

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2、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称为这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3、换能作用Transduction

指感受器能将适宜刺激的能力形式转换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的过程。

4、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感受器换能作用之前,一般先要在感觉神经末梢或特化的感受细胞上引起膜电位的变化,这种具有启动作用的过渡性膜电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或启动电位。

5、编码作用Coding

感受器换能作用时,不仅仅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质和量及其他属性,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之中,这一作用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6、适应现象Adaptation

当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受器将逐渐减弱对适宜刺激的兴奋反应,甚至完全不发生兴奋,而且其感觉传入冲动逐渐减少,这种现象叫做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7、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人工模型,是与真实眼的折光效应相同,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模型。

8、瞳孔调节反射Pupillary Near Reflex

当视近物时,在晶状体凸度增加的同时伴有反射性的相应的瞳孔缩小,将该反射称为瞳孔调节反射,也称瞳孔近反射。

9、近点Near Point

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其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表示,称近点。

而通常把能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的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10、眼球会聚Convergence

当双眼同时注视一个向眼前移近的物体时,两眼会同时向鼻侧聚合。该现象称为眼球会聚,也称辐辏反射。

11、非正视眼

远处发出的平行光线,不进行眼的调节就不能聚焦成像于视网膜上;或者不论远、近光线,即使进行调节也不能很好地聚焦于视网膜上。即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称非正视眼。有近视、远视、散光三种。

12、盲点Blind Spot

在是神经乳头的范围内,由于无视网膜特有的细胞结构,因而落入该处的物象不能被感受,称为盲点。

13、视野Visual Field

单眼固定地凝视正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14、视力Eyesight

也叫视敏度,是指视觉对物体形态的精细分辨能力,以能识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测量标准。15、后作用Afteraction

光作用于视网膜时引起光感,撤光后仍可残留一短瞬间的光感,称为后作用。

16、融合现象Fusion Phenomenon

用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当频率增高达到一定限度后,重复的闪光刺激会引起人主观上的连续光感,称为融合现象。

能引起连续光感的最低闪光频率则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17、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18、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当黑暗处突然来到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阵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等片刻才能恢复视觉,称为明适应。

19、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当从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室时,最初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在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

20、色盲Color Blindness

若缺乏某种三原色光敏感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则缺乏对该色的辨别能力,即为该色色盲。

2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窗进入内耳,这是气传导的主要途径。另外,鼓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声波直接经颅骨和耳蜗骨壁传入内耳,引起耳蜗淋巴液振动,这种传导称为骨传导。主要在强音传导中起作用,正常情况下,骨传导效能远低于气传导。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可以记录出一种与声波波形和刺激频率一致的电位变化。24、眼球震颤Nystagmus

当前庭迷路受刺激时,特别是躯体作旋转运动时,反射性地改变了眼肌的活动而引起眼球不随意的规律性的运动,称为眼球震颤。

第十章神经系统

1、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实质是膜的去极化过程,以很快速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即动作电位的传导。

2、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指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是电突触的结构基础。

3、突触Synapse

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没有原生质的直接沟通,却存在这密切的功能联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功能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4、非突触性化学传递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5、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后膜的电变化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是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IPSP。

8、递质

9、调质

10、受体

11、神经中枢

1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3、特异性投射系统

14、牵涉痛

15、运动单位

16、脊休克

17、屈肌反射

18、肌紧张

19、γ—环路

20、边缘叶

21、条件反射的强化

22、条件反射的分化

23、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24、优势半球

25、脑电图

26、大脑皮质诱发电位

27、异相睡眠

28、意识

29、眼—心反射

30、牵张反射

3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至配组织或器官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生理的变化,称为神经的营养作用。

32、去大脑僵直

33、γ—僵直

34、后放大

35、突触前抑制

36、突触后抑制

在中枢内,一个兴奋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但不能直接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抑制,其间必须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使该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的突触后膜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效应。这种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引起的抑制效应称为突触后抑制。

37、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

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在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后膜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导致某些带电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称为突触后电位。有EPSP和IPSP两种。

第十二章生殖

1、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

相邻的支持细胞基底部、血管内皮基膜、结缔组织和曲精细管基膜牢固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防止精子与免疫系统接触。

2、月经周期Menstruate Cycle

女性自青春期开始,卵巢开始有排卵功能,在卵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下,约1个月出现一次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落而出血,称为月经周期。

3、排卵Ovulation

成熟卵泡发生破裂,卵细胞、透明带与放射冠随同卵泡液冲出卵泡,称为排卵。

4、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在妊娠末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的症状。

5、妊娠Fetation

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与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泌。

6、受精Fertilization

精子穿入卵泡中使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

7、着床Nidation

约在受精后第7天,胚泡植入子宫内膜中的过程。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主要目的是()(16章) A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呼吸 B使健康肺和病侧肺的气道隔离通气 C通气效率高 D手术视野清楚 E避免开胸侧肺萎缩,出现低氧血症 答案:B 2.下列静脉麻醉药中可引起CBF、CPP、CMRO2及ICP增高的药物是()(18章)A 硫喷妥钠B氯胺酮C异丙酚D咪唑安定E依托咪酯 答案:B 3.临床上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18章) A利尿剂和液体限制B过度通气C局部低温D皮质激素E以上均是 答案:E 4.腋路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10章) A 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 B 入腋鞘突破感 C 注药有外溢 D 注药后呈梭形扩散 E 针刺有坚实骨质感 答案:E 5.哪一项不是腋路路丛阻滞的优点:(10章) A 不会引起气胸 B 不会阻滞膈神经 C 不会误入椎管 D 位置表浅,易于阻滞 E 桡神经阻滞完全 答案:E 6.关于颈丛阻滞,哪项错误:(10章) A.颈深丛与颈浅丛均属感觉神经丛B.C2~4神经构成颈丛 C.颈丛阻滞其骨性标志为C4横突D.甲状腺手术应同时阻滞双侧颈浅丛和颈深丛E.颈丛阻滞最易发生喉上神经阻滞 答案:D 7.成人脊髓终止于:(11章) A.胸12椎下缘B.腰1椎下缘C.腰2椎下缘D.腰3椎下缘E.腰4椎下缘答案:B 8.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11章) A 肌肉麻痹 B 肾上腺阻滞 C 交感神经阻滞 D 副交感神经阻滞 E 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 答案:C 9.腰麻平面达T4,心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11章) A 支配心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 B 血压下降 C 右房压下降 D 窦弓反射 E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阻滞 答案:A 10.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10章) A 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B 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 避免注入血管内 D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E 术前给予巴比妥类或地西泮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MAC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对伤害性刺激无体动反应的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原先并无心肺疾患的患者因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以至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PCA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指病人感觉疼痛时,主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体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屏气试验 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如屏气时间短于20

秒,可认为肺功能属显著不全 TIVA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静脉全身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HPV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肺泡缺氧刺激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肽类内皮素(ET),血栓素A(TXA),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白三烯(LTS),内皮细胞依赖收缩因子(EDCF)等,它们都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即形成所谓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从而使病侧肺血流减少,低氧血症有所缓解 静脉快速诱导: (rapid sequence induction)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病人经过充分吸氧后,先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随即经面罩加压给氧,再用麻醉性镇痛药,接着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一种麻醉诱导方法。

财政学名词解释

1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收益。 2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而第二个特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5什么是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目标啊。 6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7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8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9负荷定价: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10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1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公共选择: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3直接民主决策: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就是直接民主决策。 14间接民主决策: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选民通过选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15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6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17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18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适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变化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按照。 2疾病:这是由体内平衡调节失调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由致病因子的破坏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所致。此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临床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受到损害。 三。脑死亡:指整个大脑在孔上方死亡,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永久消失。 4高渗性脱水:指体液体积减少,失水大于钠丢失,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5水中毒:指患者肾引流功能减弱,或大量补水,使细胞内外液量增加,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6水肿:在组织空间或体腔中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失调: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多或不足或调节机制紊乱,会破坏体液的酸碱稳定性,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以酸中毒为特征的[O3-H]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细胞外酸碱平衡失调。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ive Acidiosis):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紊乱或过量吸入而导致血浆H2CO3(或Paco3)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指因细胞外H+丢失或过量碱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的酸碱性疾病。 11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其特征是过度的肺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下降。 12缺氧:由缺氧或组织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功能、形态和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3紫癜:当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病人的皮肤和粘膜会出现紫绿色。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ASA4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 2、基础麻醉:应用全麻药使病人入睡但麻醉程度尚不足以施行手术或有创操作,称为基础麻醉。 3、全麻诱导:无论行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全麻的诱导。 4、局麻药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称为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5、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地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神经阻滞。 6、异常广泛阻滞: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但并非是全脊麻,阻滞范围虽广,但仍为节段性,骶神经支配的区域,甚至低腰部神经功能仍保持正常。 7、呼吸抑制:是指通气不足,它可表现为呼吸频率慢及潮气量减低、PaO2低下、PaCO2升高。 8、中心静脉压:是指上腔或下腔静脉即将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或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 5~12cmH2O。 9、眼心反射:是一种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动过缓、过早搏动、二联律、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10、门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超过25cmH2O(2.45kPa)时可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称门脉高压症。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阿曲库铵的代谢和排泄不依赖于肝、肾功能,主要通过非酶性的化学分解,称之为Hofmann 消除。 2、临床上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复合应用,称为复合麻醉,或将不同的麻醉方法联合应用,称为联合麻醉。 3、过去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三者概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4、Langeron提出了五项与面罩通气困难独立相关因素;如年龄大于55岁,体重指数26kg/m2等。 5、心房颤动麻醉前宜将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钟左右,至少不应超过100次/分钟。 6、围手术期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至关重要,呼吸功能管理是麻醉医师的重要职责。 7、气管插管禁忌证主要有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 8、临床评价吸入麻醉药主要从可控性、麻醉强度以及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9、颈丛神经阻滞常用局麻药有0.25%布比卡因,一般不主张在局麻药液中加入肾上腺素。 10、临床上常将感觉阻滞平面超过胸4者称为高位脊麻,胸10平面以下称为低位脊麻。 11、硬膜外间隙及蛛网膜下隙感染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 12、丙泊酚具有作用时间短、作用恢复较快、麻醉深度容易控制等优点。 13、控制性降压过程中,脑和心肌最易受损,适当的动脉血压对于脑循环尤其重要。 14、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为吸入麻醉药降压、血管扩张药降压。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治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重在回答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规范分析:在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帕累托效率:不断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某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产品组合效率:在一定社会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实现产出最大化 交换效率:在一定社会产出水平的条件,如何将产品配置给个人,最理想 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这些等产量线上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届形成了生产契约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 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 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公共选择:投票人(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投票悖论:简单投票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 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就会下降,则成为*** 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 竞争性: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被其他人享用。 排他性: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种产品的权利,从而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一现象称为** 科斯定理: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这一定律被称为**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对财政支出和政府部门扩张趋势的预言和其成因被后来的经济学者称为** 社会保险:由中国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点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现收现付制:以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为指导的筹资方式 部分积累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原则相结合的收付方式 国有财产收入: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卖价款等收入,历史上把它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得的收入 边际税率:应缴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的比 累进税率:将税基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将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加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总额税: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该与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 税收转嫁: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其他人的过程 前转:也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要素的购买者,即卖方向买方转嫁 后转:后传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休克(shock):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时发生的一种 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 有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休克,如得不 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晚期。 3.血管源性休克;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ubutive shock):由于 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 小血管内,使有效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见于感染性,过敏 性,神经源性休克等。 4.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感染和休 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需靠临 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6.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休克肺:休克时所出现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 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 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7.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8.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9.M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患者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10.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这些片段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P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其原理是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并凝固,这种不需要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但晚期有时也可为阴性。 12,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10)

临床麻醉学试题及答案(10)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项不是麻醉前检诊的目的(E ) A、获得有关病史 B、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C、指导病人配合麻醉 D、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E、取得病人的同意和信任,确保麻醉无任何风险 2、在评估病人的呼吸系统时,有关对其肺功能的评估,下列哪项不正确(D) A、可为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呼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B、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60%,术后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 C、通气储量百分比<70%,术后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 D、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70%,术后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 E、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50%,术后有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可能 3、1994年美国NYHA对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了修订,下列哪项不是修订内容(C) A、心电图 B、运动试验 C、中心静脉压测定 D、超声心动图 E、x线检查 4、麻醉本身的风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B) A、麻醉前评估失误 B、必须的设备运转和药品供应等有可靠保障 C、急症手术的麻醉 D、麻醉者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E、临时改变麻醉方式 5、服用MOAI者,术前停药的时间,下列哪项正确(C) A、1周 B、1-2周 C、2-3周 D、3-4周 E、4-5周 6、麻醉前准备的首要任务是下列哪一项(A) A、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 B、给予病人恰当的麻醉前用药

C、麻醉用具、设备、监测仪器的准备 D、药品(包括急救药品)等的准备 E、麻醉医生自己做的准备 7、下列哪一项不是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B) A、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 B、呛咳动作(麻醉过浅) C、颅内压升高 D、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E、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8、下列哪项是最常用的麻醉诱导方法(A) A、静脉快速诱导 B、吸入麻醉诱导 C、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D、清醒插管后再作静脉快速诱导 E、肌注氯氨酮诱导 9、下列哪项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B ) A、头痛 B、硬膜外间隙及蛛网膜下隙感染 C、异常广泛阻滞 D、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E、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 10、下列哪项不是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E ) A、消除或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 B、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 C、保持PaO2和PaCO2于基本正常水平 D、减轻循环障碍 E、保持低温 11.缩短非去极化起效时间可以采用预给法,预注给药剂量一般为插管剂量的(C) A 、1/2 B 、1/3~1/4 C 、1/5~1/10 D、1/15 E、1/20 12.有关腰麻下列叙述哪项错误(E) A、穿刺部位在脊髓终止以下部位 B、小儿脊髓终止位置较低,新生儿在L3 下缘 C、成人脊髓终止在L1 椎体下缘或L2椎体上缘 D、成人穿刺位置可在L2~L3 以下 E、L3~L4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和马尾 13.影响硬膜外麻醉平面最主要的因素是(B)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和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的政府收入。政府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所得课税: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 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混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 二、简答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8508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p?θ??l?d?ik ?pr?use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disease):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7.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8.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10.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11.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5.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1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9.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临床麻醉名词解释

气管内插管: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支气管插管: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内 困难气道: 面罩通气和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困难 全麻;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者全身麻醉。 全麻的诱导:无论行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全麻的诱导。 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低流量吸入麻醉:新鲜气流量小于2L/min 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是指恒速给药一段时间后,停止输注,血浆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持续输注半衰期不是一个时间常数,随着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的变化,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会有显著的增加。 Cp50与Ce50 : Cp50是指防止50%病人对伤害刺激产生反应的血浆药物浓度。Ce50是指防止50%病人对伤害刺激产生反应的效应室药物浓度。 靶控输注(TCI):是指在输注静脉麻醉药时,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目标或靶位(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 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其辅助药来对病人实施麻醉的方法。 闭合环路麻醉:是指在进行靶控输注的过程中,如果效应信息能反馈给靶控系统并自动完成靶浓度的调节,即可以完成所谓的闭合环路麻醉(closed-loop control of anesthesia)。效应信息的来源有二:一是药物效应,如用BIS或EP为反馈信息形成闭合环路麻醉;二是药物浓度,目前的浓度监测还不能对静脉麻醉药的血药浓度进行即刻测量。 MAC:由麻醉医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供的特别医疗服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监测重要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诊断和处理MAC中的临床问题.适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等.提供其他所需的医疗服务措施。 TOF 四个成串刺激是给四个单刺激后分别产生四个肌颤搐,它们分别为T1、T2、 T3、 T4。恢复指数是肌松药消退过程中,肌颤搐的幅度由25%恢复到75%的时间称恢复指数。 静脉局部麻醉是指在肢体上结扎止血带后,静脉注入局麻药,使止血带远端肢体得到麻醉的方法。由于受止血带结扎时间的限制,只能用于四肢肘或膝以下的1~1.5 h之内的短小手术。 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部,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脊麻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阻滞,使脊神经根部阻滞的麻醉方法。 复合麻醉:是指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两中以上的麻醉药物。 联合麻醉:指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 全凭静脉麻醉(TIV A):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辅助药的麻醉方法。 静吸复合麻醉:指将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同时或先后应用于同一次麻醉过程 控制性降压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将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地将平均动脉压降低至50-65mmHg(6.67-8.67kPa),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不致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 术中知晓:是指病人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情,并能告知有无疼痛。 苏醒延迟:一般认为,凡术后超过30分钟呼唤不能睁眼和握手,对痛觉刺激无反应,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2005-2006第一学期《临床麻醉学》考试题(A卷)

2005-2006第一学期《临床麻醉学》考试题(A卷) 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哌替啶用于产妇,宜在胎儿娩出前使用。 A.2h以内 B.2h 以上 C.4h 以上 D.4h以内 【答案】C 2. 新生儿的潮气量大约为: A.4ml/kg B.6ml/kg C.8ml/kg D.10ml/kg 【答案】B 3. 对月内有充血性心衰的病人,不宜接受择期手术。 A.1 B.2 C.3 D.4 【答案】B 4. 未成年人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参考公式: A.年龄/2+12 B.年龄+12 C.年龄+18 D.年龄/2+8 【答案】A 5. 体重为28kg的小儿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中第一小时需输入液体: A.150ml B.200ml C.250ml D.350ml 【答案】C 6.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危险性主要决定于: A.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否正确 B.围术期血压的水平 C.抗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D.重要器官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严重程度【答案】D

7. 直接动脉测压常选择: A.左桡动脉 B.右桡动脉 C.足背动脉 D.颈内动脉 【答案】A 8. 成人择期手术病人应在麻醉前h内禁食,在h内禁饮。 A.12,4 B.8,4 C.12,6 D.12,8 【答案】A 9. 新生儿复苏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时,首选的用药途径是: A.脐静脉 B.气管内 C.股静脉 D.心内注射 【答案】B 10. 一般新鲜气流> L/min为高流量,< L/min为低流量吸入麻醉。 A.4、2 B.3、1 C.1、0.5 D.2、1 【答案】A 11. 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的%或血压降低达mmHg. A.20,80 B.20,50 C.10,80 D.25,50 【答案】A 12. 四个成串刺激,T4/T1> 时,提示临床上肌力已充分恢复。 A.0.25 B.0.5 C.0.75 D.0.95 【答案】C 13. 小儿基础代谢率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的耗氧量是ml/kg.min,而成人只需要ml/kg.min。 A.6,4 B.6,3 C.4,2 D.10,5 【答案】A 14. >1岁的婴幼儿体重的估计公式: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外部效应: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利益 3.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提供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4.非排他性:指一些人享用一些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5.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6.财政: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活动,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 陷、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7.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及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分配过程。 8.财政补贴: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9.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 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10.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通常按财政年度计算,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名赤字。 11.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12.公共生产: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13.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 14.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地用于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 15.公共选择:指人民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 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6.购买性支出: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 服务支出。 17.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地单方面的转移。 18.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19.BOT投资方式:它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 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 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20.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21.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 的收入。这是一种间接性支出,慎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2.税收: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及其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分配过程,是一种 特殊的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 23.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纳税人通过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 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4.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或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25.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 26.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反映国家和政府的收支范围、方向和政策,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 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 27.国债负担率:只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它着眼于国债的存量,反映国债累积量相对于周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 28.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 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29.零基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 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30.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也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31.赤字政策:指国家有意识的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需求的增长。 32.结构性赤字:只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成为充分就业赤字。 33.周期性赤字:是指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产生和增减的赤字。 34..政府干预失效(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和客克服市场缺陷,而是干预了正常的市场规则,降低了市场效率。 35..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负率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36.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37.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为纳税主体。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本总结是结合近两年咨询来的考试题和蔡军伟老师画的全部重点总结出来的,黄色划线是曾经的考试题,画星是我认为本次考试有很大可能会出的,若有什么错误或遗漏的欢迎联系我。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现象。 2 3 4 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啊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 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 啊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 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显性水肿:皮下组 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时,留有凹陷。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 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啊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 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 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 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23、血液性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氧含量降低, 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 24、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5、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