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考研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考研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

考研视频课程收听

北京理工大学2003年考研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

科目代码:453 科目分号:0910

科目名称: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

2.级差地租: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雨量、光照、地理位置等的不同,或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不断投入同样多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不同产量或收益而产生的地租。级差地租是由于决定产品价格的劣等地的被使用与优等地之间产生的差额。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源泉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的区别,在客观上是由于对土地的两种不同的投资方法所引起的。级差地租I,是以不同地块的肥力和位置的差别为条件;而级差地租Ⅱ,除了这种差别外,还以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为条件。与级差地租I不同,由追加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Ⅱ,并不立即全部转化为租金流人土地所有者手中。

3.固定资本:从资本周转的角度考察资本构成,可以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形态,并不进行流通,仿佛被“固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进行物质更新。它的价值是依据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其余尚未转移的价值部分,则仍然固定在原来的物质形态内,并在生产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正是由于投在劳动资料上的资本在价值周转方式上具有这种特殊性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一种叫有形磨损,也就是物质磨损,另一种叫无形磨损,也就是精神磨损。

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这就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必须设立折旧基金。所谓折旧基金就是按照固定资本磨损程度而逐年提取的货币准备金。折旧基金等于固定资本的价值除以它平均使用的年限。

4.超额剩余价值:指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5.机会成本:指由于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称择机代价或替换成本。它反映不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或者说是因选择某一经营项目所牺牲的另一机会可获得的利益。例如:在生产要素供应有限,要生产一种产品,就不能生产另一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指放弃另一产品的收益。又如:某人决定开设一家小型杂货店,开店需要投资购买商品和经营设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经营。对该人来说,开店的机会成本是,他开店所需投资用于储蓄可得到利息(或把所需投资用于其他用途可得到的收益),加上他不开店而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资。生产(经营)能力已经充分利用或接近充分利用的时候,或者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时候,机会成本对正确决策有一定意义。

6.二元结构:二元经济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所揭示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廉价劳动力而不断发展,并且不断通过对传统部门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则通过现代部门比传统部门有较大增长而不断发展。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题为《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刻画了后起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成负数,劳动者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提供劳动,因而存在无限劳动供给。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比农业部门工资稍高,并假定这一工资水平不变。由于两部门工资差异,诱使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家利润即剩余的使用,当资本家进行投资,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量就增加了,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就更多了。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与工业达到一致,这时经济中的二元结构也消失了。刘易斯模型包含了以下两种含义:(1)认为现代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能带来固定比例的劳动力就业的增长,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增长也越;(2)认为农业只是工业化中的一个消极部门,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这两点大大地削弱了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并且也是后人

对其批判的主要依据。

7.公开市场业务: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般原则是,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促使投资减少,最终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然,卖出政府债券的结果,同时也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并由此引起利息率上升,这同样可以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速度过慢、投资锐减的不景气状态时,中央银行又可通过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大,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加,使总需求扩大。中央银行在买进政府债券的同时,将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息率下跌,这也可促使投资增多,同样可以达到刺激总需求扩大的目的。

8.法人治理结构: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其正常运行,而以股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彼此相互关系的运作体系。按照公司法理,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股东大会,股东依其职权在的股东大会中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二层分为董事会,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结构,是股东大会议决事项的执行结构,它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日常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第三层次是监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结构代表股东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股东意志的贯彻实施。三层结构级彼此都具有各自的内部组织系统,加上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便构成统一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80分)

1. 阐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谈谈该原理的现实意义。

答:辩证关系如下: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②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是生产过程的结果。

③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结构决定的。

④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①分配方式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②交换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③消费影响到劳动力的再生产、产品的实现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生产必须以社会消费需求及其变化为基础。

现实意义如下:

(1)社会生产四个环节中生产的决定性主导作用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要重视生产,把生产放在第一位。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过程中要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树立新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

(2)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要逐步完善市场交换竞争机制,规范市场交换秩序。所有这些都要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为目的。

(3)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关系原理还要求我们要反对和抵制一些有损长远利益的法如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以及生产有损消费者利益的产品,还有以牺牲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发展以至于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4)这些原理也说明了一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仅仅靠市场来调节是不行的,市场调节有其弊端,要把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干预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实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要依据经济形势来确定。

2.论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

答: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其公式是:

G――W…P…W/――G/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的统一。要实现三个循环的统一,必须具备以下两个互相联系的必要条件:

第一,它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存。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完成的,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也不例外。要保持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连续不断,必须使其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同时发挥职能。当货币资本购置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资本时,与其并存的生产资本也同时生产出了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商品资本,而与上两者并存的商品资本也同时实现了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货币资本。只有这样,产业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运动中职能的空位才能及时填补,才能保持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连续性。为了实现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就必须把产业资本分割为三个部分,而且要在三个部分之间以及每个部分内部资本价值

与物质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比如,在分割的货币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要保持应有的比例;而在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这些比例关系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社会的、技术的或其他因素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资本不仅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而且使每一个部分内部也都保持应有的比例,才能使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并同时发挥作用。

第二,它经历的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是顺次继起的。运动的存在是时间。产业资本循环是顺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运动。只有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一个阶段跟着一个阶段地顺利通过,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才能周而复始地连续进行。产业资本不能在任何一个阶段停留,如果停留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不能顺利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阶段就要停工待料,就不能进行生产;如果停留在生产阶段,就不能生产出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如果停留在销售阶段,商品销售不出去,不能实现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就不能进行再生产,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运动,整个循环运动就会中断。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和三个阶段的顺次继起,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只有把产业资本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才能顺次继起。当货币资本经过购买阶段,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人生产阶段时,同时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也经过生产阶段生产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进入销售阶段;而同时存在的另一部分商品资本也经过销售阶段出卖了,实现了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又由以转化的货币资本形态进入购买阶段。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又只能是三个阶段顺次继起的结果。只是因为循环的三个阶段都能顺利通过,依次继起,货币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资本形式上;生产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最后回到生产资本形态上;商品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回到商品资本形态上,从而才能保持三种职能形态的同时并存,也才能在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中形成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决定生产连续性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资本的各部分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并列存在本身只是相继进行的结果。”

3.简述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客观条件,其中主要是劳动工具。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不同的生产劳动,其复杂程度很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例如,制造钟表的劳动就比砍柴的劳动复杂得多,同样是劳动1小时,并不能简单相等。所以,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还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

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要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同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会变成或正在变成简单劳动。

4.简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途径。

答:(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Gˊ(更多货币)。资本的总公式表明,资本一旦进人流通领域,似乎自身就会发生增殖,然而,这同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和流通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只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自身不是价值实体,更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其流通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所以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流通中只发挥媒介作用,只是表现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也不会引起价值增殖;商品流通规律要求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形态变化与价值量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资本总公式却把这一切颠倒过来,资本在流通中不仅保存了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解决途径

有些资产阶级学者说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完全是从表面现象上看问题。其实,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

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由于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自然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也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每个资本家既是卖者,同时又是买者,他作为贵卖者有所得,同时作为贵买者又有所失。譬如,甲资本家作为卖者把价值100元的商品加价10%贵卖出去,赚了10元,但他作为买者,也会因其他资本家加价10%而多支出10元,结果盈亏相抵,没有增殖。同样道理,贱买也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即使有些资本家特别善于经营之道,投机取巧,始终贱买或贵卖,而别的资本家对此又无能为力,只能贵买或贱卖,这也不能证明流通领域可以增殖价值额。因为进行这种交换的结果,只是原有价值的一次重新分配,一个人得到的,也正是别人所失去的,整个流通中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增大。所以,马克思说:“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那么,离开流通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因为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和自己的商品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的价值由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一定的劳动量创造一定的价值量,而不能在创造一定价值量的同时,又创造出超出这个一定价值量的余额来。例如,某商品生产者劳动8小时,就只能创造8小时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10小时的价值,所以“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呢?马克思说:“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人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再来分析一下资本总公式。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这表明首先不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二阶段即W——Gˊ阶段上,因为这只是商品W的价值的实现;其次表明也不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一阶段即G——W阶段上,因为这只是按等价用货币购买商品。但价值增殖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表明在G——W阶段必然要和某种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又不会发生在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因为等价是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于是也就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就是说,要发生价值增殖,货币所有者必须在流通领域能买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即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商品。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亦即资本价值增殖的根本条件。

5.论政企分开的意义。

答: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必须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政府职能包含所有者职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实际上在直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自主权,政企不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是促使政企彻底分开的“及时雨”。政企分开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企分开是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国有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单位,应优胜劣汰,对经营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应该依法破产,政府无须为其经营不善的后果埋单。政企分开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法律关系,即政府依法引导和规范企业经营,为企业经营提供行政协调和服务;企业依法经营,不受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

政企分开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行政职能属于政府行政权力,资产管理职能属于出资人权利,两者性质不同,遵循的法律也不同,政府行政职能受行政法约束规范,而出资人职能由民商法约束调整。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才能给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彻底摆脱原来国有企业所受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才能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才能建立完善的经济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2)只有政企分开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政企分开的实现也有利于产权清晰、管理科学和权责明确的实现,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所以这四个方面都要实现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只有政企分开才能真正体现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承担着“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多重角色。政府管理企业主要通过审批企业经营计划、控制企业销售渠道、审批企业投资融资计划、任命企业领导人、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目标责任状等手段实现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职能应由管理企业向服务企业发展;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来做,政府的职能就是引导市场发展、规范市场运作、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服务。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不再依赖政府,而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融资、组织生产经营,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情况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实现出资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政企分开后才真正体现政府站在一个宏观调控的位置上来时是适当的财政和货币等政策,经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

(4)只有政企分开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来做,政府的职能就是引导市场发展、规范市场运作、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服务。这样,企业才真正摆脱了原有的政府的高度的计划管制,有了真

正的经营自主权,才能放开手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大力发展自我。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5)政企分开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因素之一。政企能否真正分离是关系到反垄断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推进我国规制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要根据不同的行业情况,对仍然政企不分的,要加快政府与企业脱钩的步伐,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对政企已经初步分开的,则应进一步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界限,限制政府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保护;对垄断企业仍然保留的行政权力,一律取消。政企分开后,政府实施恰当的政策才能成功的反垄断,使市场恢复真正的公平竞争,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总之,实现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实行政企分开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实行政企分开有利于国有资产的资本营运和保值增值;实行政企分开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6.股份制的优点。

答: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传统观念,圆满地解决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统一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对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深化国企改革、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股份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与国有制等组织形式比较,股份制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股份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权责明确,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二是股份公司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相互协调,这种新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三是股份公司透明度高,经营者压力大,有利于企业自我转换经营机制,主动深化内部改革,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开辟了直接融资的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国有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重点产业政策的实施。五是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六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和资产收益。股份公司的经济效益普遍比面上企业好。

(2)股份制在形态上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它在企业组织中的普遍化,既适应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又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首先,股份制为市场经济提供和构建了一种良好的资本组织形式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现代产权制度,并因此使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备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而社会化生产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即是以资本形成和资本运作的社会化为基础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使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以其对企业产权界定的清晰性和出资者权益的明确性,使市场经济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

其次,股份制为企业这个市场主体提供了一种既能充分体现其经济人特性,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独立运作并具有科学而合理的治理结构的企业组织形式。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本质上必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能独立运作包括独立决策、自负盈亏等,为此需要一个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股份制通过股份公司这种形式,以其基于资本集合而产生的对外部(包括来自股东的)干预的抗拒性,能真正实现企业的独立运作;同时又因来自股东和市场的双重压力,迫使其必须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从而具有强烈的经济人偏好;此外,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所构建的内部制衡机制,实现了治理结构的科学化。于是,股份制能使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得到有机的统一。

再次,股份制内含的有限责任制度界定了出资人和公司的最大限度责任,为市场经济中的投资行为和经营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3)股份制的杠杆机制有助于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股份制。但在我国还有一个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问题。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前提下,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实质在于找到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既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当说,能够实现这一兼顾的最有效形式就是股份制。

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要在社会总资本和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比重,而是表现为所有公有制经济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总资本和总体经济的驱动力、支配力和影响力,这既包括国有经济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这类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垄断性控制,更重要的是公有制经济要能在大多数部门和行业动态地实现其对国民经济的驱动、支配和影响。股份制以其建立在资本集合基础上的杠杆机制,为实现公有制经济对社会总资本和总体经济的驱动、支配和影响提供了可能。

7.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答: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些方面的几项制度,更不能把它归结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第二,现代企业制度反映的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不存在对应关系。一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不等于说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第三,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现代公司制企业,而不是泛指任何公司制企业。第五,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适用于通过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能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行业和部门,它不必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经济部门。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又称企业法人制度或法人产权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由于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了企业中出资者的法律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因而可以说,企业法人财产是企业具有行为能力的基础。企业产权制度具有4个基本功能:一是界定功能,即明确界定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有独立的、可支配的法人财产,能依法取得相关的收益,并具有了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地位。二是激励功能,即企业拥有法人财产,就可以利用它去谋求自身的利益。三是约束功能,即在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的基础上必然产生内在的约束和外在的约束信\从企业内部讲,企业必须对出资者负责,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内在的责任风险导致厂内部约束机制;同样在企业外部,企业出资者可以用“脚”投票,再加上各项法律规章,企业必须约束其经济行为。四是交易功能,即企业为厂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可以通市场交易转移资产的使用价值,使企业产权的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相分离。产权交易的功能促进了资产的合理流动,提高了资产的运营效果,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有限责任制度.

企业获得独立的法人产权后,如何保障所有者权益免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侵害,避免、减少或化解经营风险,有限责任制是其上要办法。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有限责任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当企业破产清盘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出资者的最大损失就是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不会影响他的其他财产。有限责任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上的-—个重大进步。首先,它适应了市场经济作为风险经济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众多的自主决策的经济活动主体,经济活动决策的分散使每个经营者决策的实现都充满丁风险,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风险减轻和分散,即使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破产,投资者也不会倾家荡产,从而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为迅速集中资本开办大型企业创造了条件。其次,在企业法人制基础上确立的有限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优秀的经营人员可以独立自主地专司经营管理之职,更适合企业规模增大,技术日益复杂对经营者知识和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

(3)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在规范的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中,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以及监督机构形成相互独立、权责分明、互相制约的关系,从而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效运行和快速发展提供厂组织保障。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现代公司制企业是它的典型形式;二是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它一般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董事会为决策机构,以监事会为检察机构,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为执行机构,从而在制度上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三是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合理的企业机构设置,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制度、计划、质量、设备管理制度,财务、资金、成本管理制度,科技、新产品开发、销售管理制度,信息、人员培训等管理制度。它是使出资者放心、经营者精心、生产者尽心的制度。

8.应用经济学原理论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内容:

(1)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地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因此,经济发展应放在中心位置。

(2)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因此,必须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持续地使用可再生性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与不发达是造成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贫困,才能产生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高速经济发展的背后,潜伏着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反之,如果孤立地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历史地成为与当代中国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生存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措施。

(1)确立环境保护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

(2)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3)颁布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4)坚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国家指导下的宏观调控与管理,逐步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5)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

(6)加速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开发和推广防治环境污染的实用技术,扶植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科研体系。

(7)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广泛进行环境宣传,逐步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环境保护在职教育和专业教育,培养环境科学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8)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答: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是剩余价值总额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比如甲乙两个部门,甲部门利润率高,乙部门利润率低。乙部门的资本家不甘心获得较低的利润率,就要同甲部门的资本家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是围绕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

由此可见,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总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和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就不一定相等。按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等于、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慢于、等于、快于社会平均资本周转速度的情况,这些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会高于、等于、低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价格=K+p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马克思“生产价格”的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又是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依据,也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价格”的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所揭示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必然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必然转化为围绕其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客观趋势,不仅反

映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所具有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一切市场经济运行过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和特点,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坚持“生产价格”理论,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管理体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使两者的优势都能充分的发挥,使资源配置达到合理和优化。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坚持马克思“生产价格”的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生产价格”理论是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包含着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内容。这一理论在促使资源配置优化上所显示的作用,实际上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发挥其功能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经营者所要进行的经营活动,都要权衡预期效益的高低、利润的大小。只有坚持“生产价格”的理论,才能保证社会所需要的各部门和行业的经营者都能取得大致相等的平均利润率,从物质利益的角度调动经营者投资于社会的不同行业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再生产的合理比例,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那些利润率低的部门和行业,很少有人投资,甚至无人经营,造成这些部门和行业的投资紧缺,规模缩小,产品供应紧张,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正确发挥“生产价格”的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必须十分重视商品市场价格的功能。市场的导向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实现。市场价格的涨落,首先要以生产价格为基础,正确反映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经营者都能取得平均利润率,合理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其次,市场价格的升降也必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状况。某种商品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意味着供不应求;相反,则表示供过于求,以此价格波动引导经营者投资于那些社会需要的行业和部门,使社会有限的人、财、物实现最佳配置,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2.我国目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哪些措施?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答:“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全面小康将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这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作出的精辟论断。因此,必须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地研究三农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目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三农”之外谋求解决“三农”问题之道。一是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农民能够不受限制和约束地参与城乡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制度方面为农民和市民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均等的竞争机会。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应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土地制度。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应以消除城乡居民两种身份为目标,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能够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规范化的税费改革,消除城乡分割,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三是加大反哺农业的力度,给农民以适当扶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向城市的问题,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支持。五是加强农村信息体系建设。把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2)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的农业总体上仍然是弱质产业。农业的弱质,主要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规模效益。因此,必须把农业的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中去考虑,坚持调整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

(3)多种形式推进我国农村社会转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开发,推动城镇化发展。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对城市劳动力就业进行监测和调控的同时,逐步把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也纳入国家监测和宏观调控范围。当前特别要善待进城民工,取消一切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限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充分发挥农村中心城镇建设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二是村庄就地发展成为小城镇。三是村庄就地改制成为集团公司。四是依托大都市把村庄溶于一体。五是广开就业门路,大量劳动力迁移到附近的城镇。六是充分利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专业化分工,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产业化链条中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中。

(4)培育农村新的市场主体,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在短缺时期,巨大的市场给农民的分散生产和流通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农产作为市场主体,总能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出路。而在长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分散农户作为市场主体已显得很不适应。他们难以凭借个人的力量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及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除了农产之外,农村市场需要更多的法人组织,担当起活跃农村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历史重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新的市场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造就新的市场主体,一靠市场,二靠政策。靠市场就是靠利益机制,只要有利可图,农民就会在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自发地合作起来。而靠政策就是要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农民和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和合作经济组织。西方有一句很流行的说法,叫做“农民第一”。一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制定政策要充分反映农民的意志,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方面。二是从农民自身来看,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全过程,通常是由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发展政策进行评议、筛选、排序、表决,而决不是仅由政府从政府或国家利益出发单方面做决定。因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存在许多沟通、协商的“桥梁”性组织,它们

都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我国却缺乏这样的一些渠道。为此,应尽快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心声与利益的代言人,与政府一道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些年,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虽然很不够,但已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比,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明显滞后,因此急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其明确的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关键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我认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简单的讲就是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确立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优势产品。

二、注重化解和规避结构调整中的各种风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必须积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让农民在调整中得到实惠。(1)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2)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和服务的力度。着力化解技术风险和调整结构意味着必须掌握新的技术,化解技术风险是结构调整中必须越过的一道坎。(3)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规避自然风险。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避灾农业。

三、要确立新的定位、新的定型。根据我市的实际和发展战略,我们应把农业重点定位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这五大功能,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土地使用权资产为前提,建立合理的土地有偿流转体制;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整合乡镇企业;以“名、优、特、稀、新”为标准,优化农产品结构;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为本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农业的定型上,要着眼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有了这样的定位、定型,确定发展新的思路就有了明确的思考依据。

四、抓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确立新的方向、新的目标。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就是围绕“三增一稳”(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突出抓好“三精产业”,即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应服务于农产品加工业,因为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系市场需求,一头联系农户生产,它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也就能指导农业生产,成为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农产品加工把农业生产作为第一车间,通过加工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通过销售实现商品价值,这就形成了产工贸的经济链,三者之间存在着制衡和循环关联,成为一种新的农业体制,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渠道由少到多、专业化生产规律由小到大、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弱到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产品质量由粗到精的历史性转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中介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还必须精减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目前,农民负担最重要的不是“皇粮国税”,而是教育双达标、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和电网改造等集资收费。针对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逐渐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