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

1)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

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有:

A. ELISA检测抗体

? B. 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体

?

? C. PCR检测病毒基因序列

? D. 以上均是

?2) 针对SARS的隔离措施包括:

? A. 一线工作人员、病人及有可能被感染者均要戴口罩

? B. 落实防护措施,如消毒空气及污染的环境

? C. 对SARS病人及可能被感染者严格隔离并观察2周

? D. 以上均是

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可排除的诊断是:

? A. 慢性支气管炎

? B. 大叶性肺炎

? C. 非典型肺炎

? D. 支气管肺炎

?4) 对SARS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 A. 有严重中毒症状

? B. 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 C. 有急性肺损伤

? D. 高热1日不退

?5) 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 A. 肺炎支原体

? B. 解脲脲原体

? C. 人型支原体

? D. 生殖道支原体

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如果该患者经病毒检测确诊SARS,该患者经治疗后,解除隔离,可以出院的标准:

? A. 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 B.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 C. 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

? D. 同时具备三条才可出院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 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2+3条。 符合医学观察标准的病人,如条件允许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也可允许患者在家中隔离观察。在家中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并由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体温。观察中的病人病情符合疑似或临床诊断标准时要立即由专门的交通工具转往集中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疑似病人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重症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标准中的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非典型肺炎”: 一、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非典型性肺炎(培训)

时间:2011.10.5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非典型性肺炎培训学习 中文又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英文名称:Atypical Pneumonias 英文又名:Serious Atypica Respiratory Syndrome 疾病分类:传染性疾病 呼吸道疾病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非典型肺炎是一个新的疾病名称。但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过“非典型肺炎”发生,其英文名为Atypical Pneumonias ,系指一组具有肺火表现,如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X线片有浸润阴影等肺炎体征,而病原体并不明确或由非细菌性病原体引发的肺炎,总称为非典型肺炎。既往有因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等分别引发非典型肺炎流行的记载。1976年美国、西班牙、瑞典、荷兰、英国等先后均有过因军团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的报道。因其他病原体引发非典型肺炎流行也曾发生过。但是,并非所有非典型肺炎均表现一样,正是由于其肺炎表现的不典型性,使不同病原体引发的非典型肺炎表现差异极大,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传染性也各不相同。 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由于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有极为重症类型引发死亡病倒存在,并且易在未作良好防护的医护人员群体中传播流行,所以影响很大,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由于部分患者很快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衰竭,因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英文简称为SARS(Serious Atypica Respiratory Syndrome)。 病人通常以发热(体温38 以上)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并可持续1 -2 周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 - 7 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约10% 的病人需要机械性通气。血液化验时白细胞大多正常或降低,胸部X 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什么时间施行的?( ) A.2003.5.9 B.2003.5.4 C.2002.5.9 D.2002.5.4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哪类传染病管理?(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法定传染病 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6.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7.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8.对因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9.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以下机构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行为。()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C.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SARS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 A.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B.常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C.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D.肺部体征不明显 E.部分患者有腹泻 正确答案:B 2.根据传染病防治法,SARS的管理应( ) A.按丙类管理 B.按乙类管理 C.各省级卫生管理机构自行决定 D.各级医疗机构自行决定 E.按甲类管理 正确答案:E 3.SARS的首发症状是( ) A.腹泻 B.咳嗽 C.胸闷 D.发热 E.鼻塞 正确答案:D 4.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 A.间接接触不易传播 B.患者的粪便一般没有传染性 C.隐性感染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D.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E.呼吸道症状显著的患者传染性低 正确答案:D 5.关于SARS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B.儿童发病率高 C.有明显的居民楼聚集现象 D.农村地区病例少 E.主要发生于人口密度较大的都市 正确答案:B 6.SARS-CoV不常侵染的细胞是( ) A.肺泡上皮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淋巴细胞 D.神经元细胞 E.支气管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D 7.有关SARS进展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B.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C.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D.多数患者出现ARDS E.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加重 正确答案:D 8.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象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B.血小板可减少 C.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D.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E.CD4、CD8细胞计数均降低 正确答案:A 9.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下列哪项不正确( ) A.达到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B.x线胸片示大片阴影并在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病灶面积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C.中毒症状重,持续发热,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体温仍超过38℃ D.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肺的渗出及损伤 E.出现ARDS 正确答案:C 10.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收入双人或多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B.按正常诊疗程序就医 C.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由CDC随访 D.收入单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E.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并随诊 正确答案:D 11.有关SARS病原学检查错误的是( ) A.血清SARS-CoV抗体由阴性转变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B.SARS-CoVPcR测定结果阳性可确诊SARS C.SARS-CoVPCR测定结果阴性可除外SARS D.SARS-CoV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SARS E.急性期到恢复期血清SARS-CoV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为近期感染 正确答案:C 12.SARS的病原体属于(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原虫 D.病毒 E.细菌 正确答案:D 13.对SARS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一般为( ) A.7天 B.21天 C.3天 D.14天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答案

一. 单选题 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无症状携带者 D.不典型感染者 3. 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必须坚持做到哪“四早”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5. 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A.胸腺素

B.板蓝根 C.人血免疫球蛋白 D.都不是 6. 医院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必须向哪一个部门报告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人民政府 C.公安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通常是: 天 天 天 天 8.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典型表现 A.发热,体温超过38℃ B.干咳、少痰 C.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乏力、头痛、关节肌肉酸痛 9.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科的新成员 B.冠状病毒科的病毒与人和动物的疾病有关 C.病毒排泄物在空气中存活6小时,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粪便中 可存活10天

摄氏度加热90分钟,75摄氏度加热30分钟可灭活SARS病毒;75%乙醇5分钟病毒失去活力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大部分患者无潜伏期 B.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 C.咳嗽、多痰,呼吸窘迫综合征 D.早期白细胞数升高,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6.2.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和手足口病专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A.< 37.5℃ B.>37℃C>38.5℃ D.>38℃ E.> 36.5℃ 2.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临床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 A.1周B.8天C.15天D.10~14天E.6天 3.《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 防措施是( ) 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B.不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病人接触C.注意个人卫生D.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 所内戴口罩E.服用中西药物 4.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是( ) A.1~2月B.4~7月C.8~9月D.10~12月E.全隼5.手足口病的多发年龄是( ) A.5岁以下B.2岁以下C.学龄前D.18岁以下E.各种年龄 【X型题】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胸片检查可见( ) A.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B.呈网状改变C.大片状阴影D.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E.阴影消散吸收较快,肺部阴影与 症状体征相符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必须具备的标准是( ) A.体温正常7天以上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C.X线胸片有明 显吸收D.心功能恢复正常E.肝功能基本正常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 ) A.短距离空气飞沫B.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C.密切接触 D.性传播E.血液传播 9.禽流感流行病学接触史是指( ) A.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B.有病死禽接触史C.与被感染的禽 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D.与禽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 E.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10.能够灭活肠道病毒的因素有( ) A.胃酸B.高锰酸钾C.紫外线照射D.漂白粉E.乙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儿童忌 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一。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__、____、____。 3.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接触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天。 4.棉纱口罩更换的时限为____小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护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一)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 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二)标准预防的聚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严禁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二、防护用品的标准及使用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级标准。 (一)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二)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氛围长方形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以选用符合N95或者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三)防护眼镜或面罩: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 (四)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纽扣位于背部。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汇编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 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2+2+3条。 符合医学观察标准的病人,如条件允许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也可允许患者在家中隔离观察。在家中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并由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体温。观察中的病人病情符合疑似或临床诊断标准时要立即由专门的交通工具转往集中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疑似病人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重症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标准中的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浸润和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人群普遍易感,呈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 【病原体】 WHO把从SARS患者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简称SARS病毒(SARS virus)。SARS病毒和其他人类及动物已知的冠状病毒相比较,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SARS病毒并非为已知的冠状病毒之间新近发生的基因重组所产生,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与目前已知的三群冠状病毒均有区别,可被归为第四群。SARS病毒在环境中较其他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稳定,室温24OC下病毒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痰液中和腹泻患者的粪便中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15 天。但病毒暴露在常用的消毒剂和固定剂中即可失去感染性,56℃℃以上9O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发病机制和病理】 SARS病毒通过短距离飞沫、气溶胶或接触污染的物品传播。发病机制未明,推测SARS 病毒通过其表面蛋白与肺泡上皮等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肺炎的发生。病理改变主要显示弥漫性肺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早期的特征是肺水肿、纤维素渗出、透明膜形成、脱屑性肺炎及灶性肺出血等病变;机化期可见到肺泡内含细胞性的纤维黏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A.<37.5℃ B.>37℃ C.>38.5℃ D.>38℃ E.>36.5℃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 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长时间内自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 B.8天 C.15天 D. 10—14天 E.6天 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1~3 L/min,如面罩高流 量给氧,流量应为() A.2—6L/min B.3—9L/min C.4—9L/min D.10—15 L/min E.16—18 L/min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属 E.立克次体 7.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 A.2天 B.10天 C.12天 D.14天 E.21天 8.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应戴多少层的棉纱口罩() A.4 B.6 C.2 D.10 E.12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患者所在的病区用空气乳酸加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下列哪项正确() A.面积为4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6mL B.面积为50m2 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0mL C.面积为60m2 的房间乳酸用量为8mL D.面积为7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2mL E.面积为100m2 房间乳酸用量为18mL

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

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 经过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广大医务人增加,新发病例大幅回落。事实表明,非典型肺炎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制的。 为了进一步消除广大市民的疑虑,加深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我们特别组织了这一非典型肺炎防治的专版,希望能够对防治非典型肺炎以及其他的传染性疾病有帮助。 释疑十问“非典型” 问: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答:最近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特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自2003年初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问: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与一般感冒有何区别? 答: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一般感冒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 问:非典型肺炎潜伏期多久? 答:潜伏期约为2至12天之间,通常在4到5天。 问:非典型肺炎由什么途径传染? 答:该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定条件下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医护人员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问: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如何处理? 答: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和体征,应及早就诊。是否住院观察由医生决定。 问:如有怀疑病人感染非典型肺炎,是否必须照X光才可证实感染? 答:怀疑感染非典型肺炎应尽早到医院就诊,X光检验有助于诊断。 问:此种非典型肺炎有没有治疗方法? 答: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但经及时的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康复。 问:是否有疫苗预防非典型肺炎? 答:目前没有疫苗预防非典型肺炎。 问:普通市民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答:普通市民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 ·不要共用毛巾。

非典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非典试题及答案

非典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 A.<37.5℃ B.>37℃ C>38.5℃ D.>38℃ E.>36.5℃ 2.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临床诊断病人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 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 ) A.1周 B.8天 C .15天 D.10~14天 E.6天 3.《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 预防措施是 ( ) 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 B.不与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接触 C.注意个人卫生 D.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 E.服用中西药物 4.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是 ( ) A.1~2月 B.4~7月 C.8~9月 D.10~12月 E.全年 5.手足口病的多发年龄是 ( ) A.5岁以下 B.2岁以下 C.学龄前 D.18岁以下 E.各种 年龄 【X型题】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胸片检查可见 ( ) A.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 B.呈网状改变 c.大片状 阴影 D.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 E.阴影消散吸收较快,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相符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具备的出院标准包括 ( ) A.体温正常7天以上 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D.心功能恢复正常 E.肝功能基本正常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 ( ) A.短距离空气飞沫 B.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C.密切接触 D.性传播 E.血液传播 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接触史是指 ( ) A.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 B有病死禽接触史 C.与被感染的禽 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 D.与禽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 E.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10.能够灭活肠道病毒的因素有 ( ) A.胃酸 B.高锰酸钾 C.紫外线照射 D.漂白粉 E.乙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儿童忌 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3.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接触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规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一)定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头痛一、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本病是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与其他非典型肺炎相类似,但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故我国医务工作将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l4d内曾经接触过疑似或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SARS病例,尤其是与其密切接触。 (2)病例有明确传染他人,尤其是传染多人发病的证据,他人或多人被诊断为疑似或临床或实验室确一诊SARS病例。 (3)发病前14d内有与果子狸或相关野生动物的接触史,如曾经到过饲养、贩卖、运输、加工、烹饪果子狸或相关野生动物的场所和环境,直接接触过其分泌物和(或)排泄物等。 (4)从事SARS-CoV检测、科研的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 (5)发病前Z周内居住在或曾到过SARS流行的区域(由卫生部组织专家评估确定)。 2.临床表现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2d~10d。 (1)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周~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a)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 qC,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头痛、乏力、肌肉和关节酸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人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 b)呼吸系统症状:咳嗽不多见,表现为干咳,少痰,少数患者出现咽痛。可有胸闷,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d~12d以后。 C)其他方面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 SARS患者的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外周血象 a)多数患者自细胞于计数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自细胞计数减 低。 b)大多数SAR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减少,随病程进展呈逐步减低趋势,并有细胞形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病因为感受风温之邪或疫毒时邪,病位主要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风温、疫毒,或挟湿或挟瘀,壅阻肺络,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危象。本病来势迅猛,证型变化多端。 一、预防: 在实施“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为提高健康人群对温病时邪的抵抗力,建议参考使用扶正祛邪方为预防处方: 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贯众9克,银花9克,陈皮6克 以上为成人一日量,煎水代茶,或制成颗粒冲服,儿童减半。服法:日服2次,连服7—10日。 二、中医辨证论治 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等防治技术方案基础上,建议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参考中医“风温”“疫毒时邪”的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案,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临床证型 1. 风温热(疫)毒袭肺证 主症:疾病初起,发热较明显,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洪。

治则:发散风热,清肺解毒 处方:银翘散加大青叶、板蓝根、青蒿、野荞麦根、葶苈子;热盛,高热不退,可选用鱼腥草、清开灵等中药制剂静脉滴注。 2. 热(疫)毒壅肺证 主症:身热汗出,烦渴,咳嗽,胸闷,气促,痰粘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见喘促不宁,便秘,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泻肺通下 处方:桑白皮散合《千金》苇茎汤或合宣白承气汤。 热盛伤络,症见干咳,咯血丝痰,可加用茅根、栀仁、玄参、丹皮、赤芍、黛蛤散等 3. 湿热蕴毒证 主症:发热,口渴,胸痞腹胀,咽痛,尿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化浊利湿,清热解毒 处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若身热退,口不渴,脉不数,苔白腻,此为湿重于热,应改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腹泻加用葛根芩连汤。 凡有湿邪应加用苍术、葶苈子,必要时可用玉枢丹。 4. 湿热郁阻少阳证 主症:寒热起伏,寒轻热重,身热午后或入暮加重,胸腹灼热,脘痞呕恶,心烦口渴,舌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治则:清泄少阳,辟秽化浊 处方:蒿芩清胆汤或达原饮加减。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 (一)预防与控制策略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以管理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在sars流行的情况下,要采取措施,确保“四早”措施落实到位。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远距离传播。 1.建立各级政府多部门的工作机制发生sars疫情后,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建立多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制度,协调解决sars防治中的有关问题,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核实、调查、消毒和上报疫情等工作。建立双向的、覆盖医疗和疾控系统的、敏感、迅速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建立包括各级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军队、科研院所合作的联合科技攻关机制。 2.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院内sars的预防与控制根据sars的传播特点,与sars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应特别做好这类人群的防护工作,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内的扩散和传播。从事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全面掌握sar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防护措施和治疗原

则,特别是要警惕病人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源的扩散和传播;所有医院要设置发热专科门诊,收治医院应独立设置隔离留观区、收治病人隔离区;应严格规定各区探视制度,专人负责隔离病区出人口的检查工作,坚决拒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病区;坚持首诊负责制,负责初诊病人的登记、观察、跟踪。对确诊病人,应用专用运输车辆将其转至指定收治医院;做好医院内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各种措施的落实,有专门人员检查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情况;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的状况,应特别注意医务人员的体温、呼吸等健康状况;参加病人救治工作和流调的医疗卫生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医疗废弃物处理由环卫部门统一集中处理。 (2)社区内sars的预防与控制社区医生对社区内发热病人进行初筛,指导就诊;街道、社区和居委会对社区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随访和管理;对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的生活垃圾,用密闭的容器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痊愈和排除病例由社区医生继续随访14天;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人员密集、卫生环境不良和通风条件差的居住环境的管理,保持空

“三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

“三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A.<37.5℃ B.>37℃ C.>38.5℃ D.>38℃ E.>36.5℃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 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长时间内自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 B.8天 C.15天 D. 10—14天 E.6天 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1~3 L/min,如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应为() A.2—6L/min B.3—9L/min C.4—9L/min D.10—15 L/min E.16—18 L/min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属 E.立克次体 7.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A.2天 B.10天 C.12天 D.14天 E.21天 8.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应戴多少层的棉纱口罩()A.4 B.6 C.2 D.10 E.12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患者所在的病区用空气乳酸加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下列哪项正确() A.面积为4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6mL B.面积为5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0mL C.面积为6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8mL D.面积为7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2mL E.面积为100m2房间乳酸用量为18mL 10.多数SARS病毒感染者,可检出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发病后() A.2天左右 B.10天左右 C.12天左右 D.14天左右 E.21天左右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胸片,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A.2天 B.3天 C.10天 D.12天 E.14天 12.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每隔多长时间应更换口罩()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76515

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提纲(试行) 1、核实诊断 2、病例个案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 (2)发病治疗情况 (3)接触者调查 (4)有关因素调查 3、对于暴发疫情的病例要重点调查职业史、禽畜接触情况、类似病例接触情况 4、样本的采集送检、检测 (1)发病早期要及时采集血清、鼻咽拭子、痰液、胸液、支气管冲洗液 (2)聚集性病例要采集病例的双份血清 (3)死亡病例要采集尸解组织:肺组织等 (4)必要时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关检材 5、分析总结要点 (1)三间分布 (2)临床分析 (3)有关因素分析:职业因素、接触者发病情况分析 (4)病例间相互关系 (5)潜伏期分析 附: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编号: 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姓名:性别:1.男 2.女年龄:岁月户主姓名: 职业:A.医院工作人员:a.医生 b.护士 c.护工 d.行政管理人员 e.其他科室: B.非医院工作者:a.幼托儿童 b.散居儿童 c.学生 d.教师 e.保育保姆 f.饮炊食品业g.商业服务h.工人i.民工j.农民k.牧民l.渔(船)民m.干部职员n.离退人员o.家务待业p.其他q.不详 家庭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发病地点:市县(区) 一、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有打√) 发热描述:最高: ℃入院: ℃咳痰性状描述(颜色、性状、量等) 2.治疗情况 是否住院治疗:有□无□不详□如果是,收治医院:入院日期:年月日病人处于隔离病房:有□无□不详□ 上呼吸机:有□无□不详□

如果病人没有住院治疗,是否在家隔离:有□无□不详□ 使用抗菌素治疗:有□无□不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无□不详□ 3.实验室检测 二、流行病学因素调查 1.发病前2周有无与类似病人接触: a.有 b.无 c.不详 茶具、毛巾、玩具等 e.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f.诊治、护理g.看望i.其他接触: B.接触地点:a.家 b.工作单位 c.学校d.集体宿舍e.医院f.室内公共场所d.其他 C.接触频率描述:a.经常b.偶而 D.接触时场所通风情况:a.良好 b.不良(未开门开窗布局不好不利通风) E.接触时有无戴口罩:a.无 b.一次性 c.十二层棉纱式 d.b+c; F.接触时有无戴手套:a. 无 b. 有 G.接触后有无洗手: a. 无b.每次都消毒c.每次都洗但不消毒 d.经常洗 e.偶尔洗 H.请描述接触时病人的状态: 2.发病前2周有无外出史: a.有 b.无 c.不详

三基培训考试传染科学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三基培训考试传染科学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总分:15.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总题数:8,分数:8.00)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分数:1.00) A.新的冠状病毒√ B.新的腺病毒 C.肺炎衣原体 D.支原体 E.病因尚不清楚 解析: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是:() (分数:1.00)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E.经血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 解析: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象检查,正确的是:() (分数:1.00) 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B.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增加 E.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解析: 4.诊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流行病学资料中,发病前几周内曾到过疫区,或接触过病人,或接触过患者标本:() (分数:1.00) A.发病前1周 B.发病前2周√ C.发病前3周 D.发病前4周 E.发病前5周 解析: 5.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机理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 A.患者CD4升高,CD8下降 B.患者CD4下降,CD8升高 C.患者CD4升高,CD8升高 D.患者CD4下降,CD8下降√ E.患者CD4、 CD8无变化 解析: 6.SARS的首发症状通常是:() (分数:1.00) A.肌肉酸痛

B.头痛 C.发热√ D.咳嗽 E.休克 解析: 7.病人出下列情况,应诊断为重症SARS,该情况为:() (分数:1.00) A.高热,T>39℃ B.严重脱水 C.低氧血症√ D.既往有低血压 E.合并牙龈炎 解析: 8.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出现了何种症状的SARS病人:() (分数:1.00) A.出现ARDS √ B.转氨酶明显升高 C.病程超过3周 D.发热超过40℃ E.48 h内肺炎进展达到30% 解析: 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 9.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要点。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非典型肺炎的诊断要点:① 有流行病学史: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② 临床表现: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啰音。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③ 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浸润性阴影。病原体检查,急性期取血、痰、咽拭子做分离,可培养出SARS病毒。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可检测到SARS-CoV RNA。) 解析: 10.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指征。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以下指征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① 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3日不退;② 48 h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③ 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 解析: 11.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原则。 (分数: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原则有:①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② 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镇咳祛痰,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加强营养支持;③ 吸氧;④ 有指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⑤ 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⑥ 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⑦ 重症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⑧ 重症病例需要时可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⑨ 必要时进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⑩ 出现休克或MODS,予相应支持治疗。) 解析: 12.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分数:1.0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1.2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 2、症状与体征 有发热(>38℃)和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 咳嗽、呼吸加速、气促、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 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6、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 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 7、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非典型肺炎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重症病例: 7.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7.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7.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7.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8、备注 8.1密切接触是指护理或探视非典型肺炎病例、与病例曾居住在一起(包括住院)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

和体液。 8.2非典型肺炎流行区是指有原发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造成传播的地区,不包括已明确为输入性病例,并由该输入性病例造成一定传播的地区。 8.3病人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 8.4排除疾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原发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侵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肺部疾患。 【传播途径】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SARS传播最主要途径,其次是气溶胶传播,手接触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因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粘膜侵入机体而实现的传播。【消毒】 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均敏感,如含氯消毒剂、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