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上)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此外,还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400个字,会写1800个字。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从本册开始,略读课文有所增多。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一)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

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

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

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

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

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

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

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

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

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

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

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

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

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

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

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上阅读方法。二是领悟表达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5、扩展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

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二)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面向全体,训练到位;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四、习作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本年段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兼顾想象作文。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的合理这方面的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在讲评时,可以表扬想象合理的,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

4、勤动笔,能修改。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

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办小报,办展览,交流课外阅读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很有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课外阅读

小学中低段学生处于童话传说期,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充满想像和幻想的童话传说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动植物形象,实感地认识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推荐阅读当代中国流行童话和科幻小说,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教学计划进度表

全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述。

3.

和想法。

4.

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

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

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激发热爱自然的情

2.能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

《观潮》2课时《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鸟的天堂》2课时

《火烧云》1课时语文园地 4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

测验评讲 1课时

1.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

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五、课堂练习。投影出示(略)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学习生字穆玛涓滔脉卉罕

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 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思考: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思考: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2. 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1)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2)特定作用的句子

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四、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五、资料袋的学习

六、作业设计:

小练笔: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合作的形式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

2、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榕树的美。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2、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三.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思考讨论:

1、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2、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3、独立默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集体交流: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1)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师归纳并板书:

(3)师生共同朗读7、8、9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美丽景象,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五、课堂练习(投影仪出示)

1、看拼音写词语。(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天堂——()静寂——()光明——()

茂盛——()陆续——()逼近——()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天堂——()光明——()静寂——()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

学生齐度课文第10、11、12自然段,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

(4)交流感受: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5)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思考讨论

课文中写了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你喜欢那一次?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的原因。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

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五、作业设计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预习新课《火烧云》

附板书设计

第一次(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第一次形状

第二次(动态描写)鸟颜色活动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按要求背诵第三自然段。

2、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晚霞,看看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思考题(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练习背诵这一段。

(2)学生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思考题(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学习过程: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练习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练习题(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试写,教师个别指导。(3)、表扬优秀。

五、课堂小结(略)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小练笔:试写一处自然景观。

2、预习新课《语文园地一》

附板书设计

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百合色……

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火烧云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培养说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行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汉代长城、阳光、茫茫戈壁滩、连绵起伏的群山,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师对其他同学提出要求:

a、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3、学生逐个上台发言。

4、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5、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

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过程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三、作业设计

继续预习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作业: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

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作业:修改作文,并抄到作文本上。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日积月累、我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反复朗读,试着背诵。

(二)趣味语文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5、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6、师生再读。

7、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三、作业设计:

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掌握不好的知识:

1看拼音写汉字中,有几个同学把“屹立”写成“易立”。

2选词填空:对“镇静”及“平静”的用法混淆。

3阅读:

出现漏题现象,未能正确画出写景的句子。未能抓住景物和人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写作:写看图作文时,有两个学生用第一人称写,把图中的人物当成了自己;写景的学生大部分都用词生硬,缺少生动详细的描述。

改进措施:

1多做近义词、反义词的练习。

2多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观察,游戏,为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使学生言之有物。

教学反思《观潮》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

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

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

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在设计教

学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提出,解决

不懂的问题“要靠你们自己反复读,用心

想”。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这节课学

习的主人,应该按照老师指出的方法主动

去探索知识。,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

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

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

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

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

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

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

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

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

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

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

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

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

法。

一、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

一、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

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

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

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

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

教学设计,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

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通过各种形式

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

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

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一、对课文中的新词,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

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

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

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

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

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

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一、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

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

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教师先

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

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

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

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一、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

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

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

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

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

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

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

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

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

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

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

个练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一、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

一、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

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

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

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

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

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

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

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一、《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

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

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

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

声,如见其景。教学中将这一段作为教学

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

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感受文中人或物附着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学会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

4积累优美词句。

5培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习惯。

6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顺序观察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感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