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_基于刘易斯_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_基于刘易斯_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_基于刘易斯_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_基于刘易斯_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2008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ay,2008

总第170期 第5期 Acade m ic Exchange Serial No.170 No.5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

———基于刘易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赵国珍

(绍兴市委党校,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劳动力有序流动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人口流动模型是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尽管两模型是在不同时代

背景提出,也都有自身缺陷,政策含义也各不相同,但对于加快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

流动问题有着重要的政策借鉴价值。加快劳动力流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就需要从推动

劳动替代资本,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增加农民

人力资本的长效机制;尽量使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极小化等方面求得突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力流动;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05-0107-05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显然,在这一过程中,继续会有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该从顺应经济规律必然性的角度,去认识现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

新农村建设从农村角度看首先是富裕农民,而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这在学术界和政府政策制定中已是不争的事实。劳动力流动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1.劳动力流动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学术界有关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权威的证明,而且其结论也被广泛引用的是:白南生利用1994年四川和安徽两个省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证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在那些现金很紧缺的地方,外出就业带回的现金收入对农业生产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在那些现金不是很紧缺的地方,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不如非外出户;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并不构成对农村劳动力积累的必然障碍[1]。首先,外出劳动力的观念和经验影响了自己和家庭使用新技术的偏好;其次,外出劳动力寄回或带回收入,帮助家庭增加了农业生产投入。

劳动力有序流动其良好的结果是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均耕地不足的矛盾,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可能,农业本身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有助于发展现代农业。流动人口在沿海和内地城市中工作形成数额可观的劳务收入,并有相当部分流向和补贴农村,学到了一定的技能,劳动者根据经济效益优先原则自由择业成为可能,即使人在农村也可以自己创业。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中的一部分利用学到的新技术、获取的新信息回乡创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骨干;一部分利用

[收稿日期]2008-02-26

[作者简介]赵国珍(1974-),女,浙江上虞人,讲师,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外出就业过程中积累的的资金、经营管理经验、掌握的技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返回家乡走自主经营的道路,兴办二、三产业,既创造了本地劳动力新的就业机会,又繁荣了农村经济。

2.劳动力流动和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必须由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基础,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而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率,从而达到劳动力资源更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目标。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劳动力与资本投入的增加会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促进投资的增加,投资的增加又会引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要素投入的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机制。国内学者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部门向生产率较高部门的转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国外学者Francis A Lees估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9.2%的增长率中,劳动力流动贡献份额占据16. 3%[2]。另据蔡 估计,劳动力流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份额在16%-20%之间[3]。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增长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奇迹般的经济增长既是新经济政策使然,也是由于经济政策的改变,使人口流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以长三角为例,没有劳动力转移就没有今日的长三角经济,劳动力转移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4]!

3.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人口流动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从而提高政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从农村本身来看,农村人口逐步流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和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促使财政向三农投入并能集中使用,提高农民人均财政使用额,提高效益,避免分散地搞村村投和村村通。

劳动力流动和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是寻求较高的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经营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成为推动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打工”经济已逐步超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0%。1996年到2006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3.4%提高到了38.2%。2006年,农民新增的332元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0.3%,劳务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支柱[5]。农民工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加快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较好的资本积累。

4.劳动力流动和农民人力资本积累。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劳动力流动将带来劳动者个人人力资本的增进[6]。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的多彩世界开阔了走出乡村的农民视野,使他们跳出狭隘的小农经济圈子,产生了追求现代生活的内在动力,许多观念在外出和流动中得到改变,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不断增加,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经过现代城镇及工业文明的熏陶,加速了其观念融入现代社会的新型关系中的进程,从而在增强对社会转型的适应性同时,增强了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流动带动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以后,因种种原因,他们经常回家乡,把诸多生活新理念、经济发展的新信息、工作的新经验和新体会带回家乡,影响着农村中的劳动者;二是当外出劳动力回家乡兴办二、三产业创造本地劳动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本地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三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出,人地矛盾得到缓解,从而使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必然促使农业人力资源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农民在流动中改造了自己,也改造了别人。

二、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在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城乡人口流动或劳动力转移讨论颇多,涉及较多的是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

1.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于(Le wis,W.A)1954年发表的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在劳动力

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人口流动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7],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其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大致是:工业部门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假定全部用于投资,形成新的资本积累,从而生产的扩张会进一步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个过程一直要进行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吸收完为止,这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一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工业部门想要雇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与农业竞争。农业部门就会像工业部门一样逐渐地实现了现代化,二元经济也就变成了一元经济,这就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刘易斯认为,工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动因,人口流动的结果是促使了城乡工资趋于相等。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工业的扩张可以十分有效地吸收乡村过剩的劳动力,乡村过剩的劳动力之所以愿意流入到城市就业是由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任何一个愿意到城市工作的人都能够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一份工作。

刘易斯模型强调在二元经济结构结束之前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忽视了农业部门的自身发展,忽视了农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出路。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资金,不断向前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生产能力逐渐扩大,有能力重新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前已论及,我国现阶段流动中的农村劳动力确有部分已带回先进理念、资金和技术等回家务农,发展现代农业。尽管如此,刘易斯模型的政策含义还是比较明显:加快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快城乡人口流动,尽快把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实现工业化。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强调了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为分析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不管如何刘易斯模型第一次从宏观的层面上科学地向我们展示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过程。

2.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建立在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人口流动模式”批判和基于发展中国家失业普遍存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托达罗认为,一个农业劳动者决定他是否迁入城市的原因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8]。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一个农民也不会简单地作出迁移到城市去的决定。人口流动的决策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M t=f(P.W u-WR) f′>0

式中,M t表示在第t期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P为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W u为城市工资水平,P.W u即为预期的实际工资。WR为农村的实际收入,P.W u-WR即为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此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托达罗模型认为,人口流动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平衡力量,强调预期是托达罗模式与传统人口流动模式的主要差别。该模型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普遍存在城市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仍不断流向城市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因此,其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阻止从农村向城市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因此,更多地促进农业就地转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政策主要包括:(1)依靠工业扩张不可能解决失业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积累必然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需求的增长就会低于工业产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城市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就业概率就越大,失业人口就越多。(2)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差距的措施必须消除。收入差距的拉大无疑将吸引和刺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从而加剧城市劳动力失业。托达罗认为,降低城市工资水平难度大,因此,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将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异。(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比于刘易斯模型,似乎托达罗模型更接近中国的发展实际。由上所述,模型的决策基础是对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认为转移是基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应,

这对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理性经济行为具有较强解释力。正是基于现阶段城乡居民明显的收入差距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预期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才源源不断流入城市。

3.两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一是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刘易斯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应该说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而托达罗模型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二是各自的假设前提有区别。刘易斯模型假设城市不存在失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也就是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假定;而托达罗模型则是在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下提出的。前者重点分析农村失业问题,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工业部门,而后者则重点放在城市失业问题的解决方面,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三是政策含义相反。刘易斯模型主张的是城市化战略和实现工业化;而托达罗模型则主张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

四是都存在缺陷。刘易斯模型的诸多假设显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我国也不例外)相差甚远;而托达罗模型把劳动力流动仅仅归因于城乡预期收益的简单比较,没有考虑迁移成本,因而缺乏从微观层次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机制的深入分析。

综合比较两模型,应该说在发展城市工业的观点上,两个模型的立场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托达罗模型”还强调对农村工业的发展。从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流动问题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既不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赌注全押在城市一头,也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城乡互动,同时吸纳。

三、借鉴与思考

尽管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在不同时代背景提出,都具有自身缺陷,如刘易斯模型是以城市“充分就业”为假设前提显然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但我们还是能透过两模型并结合现实中的劳动力流动引发一些思考,得到一些启示,以促使农村人口的有序流动,努力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一新目标。

1.大力发展小城镇,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刘易斯模型通过“二元结构论”揭示了城市工业部门与乡村农业部门在结构上、经济上的差异,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性:城市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大,生产和管理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乡村农业部门还维持在单独劳作中,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为了改变现状,根据该模型,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加速城镇化进程应是当务之急。而托达罗模型目的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与劳动力乡—城流动同时增长的现象,并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因此,托达罗是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盲目流向大城市的。然而,托达罗的这一主张从另一个侧面启示我们: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也有别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轨迹。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小城镇,这是因为小城市建设费用低,入城门槛低,便于农村人口就地转移,便于按照“自下而上”的模式加速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生活费用低,管理成本低。因此,在中国经济实力较差、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最现实的选择。从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知识结构等状况看,他们中的多数人也只能适应在小城镇就业。因此,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有效途径。

2.推动劳动替代资本,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罗尔悖论”,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其生产率并没有大的提高,所以必将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我国的情形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服务业的比重日益提高,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迅猛,这使得它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城镇和乡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据测算,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多吸纳150万人就业。可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解决农民进镇

就业的主要途径。但现阶段,现代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往往由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同构性,出现低水平竞争。因此,应该对服务业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创新,推动劳动替代资本,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3.形成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的长效机制。竞争理论认为,在技术水平一定的短期前提下,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其素质的高低及掌握生产技能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强,反之亦然。农民素质低下导致获得城市正规部门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很小(这些部门特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经营规模较大,国际化程度较高,工资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比较完善),而只能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如从事个体商贩、搬运工、保姆、勤杂工等)。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主体,也是我国二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所以政府要义不容辞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增加教育公共物品的投入。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实用型人才,带动一般劳动力就业并不断提高其文化技术素质,提高产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保证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4.尽量使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极小化。刘易斯模型认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可以将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有机结合起来,既加速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又使农业部门摆脱劳动力过剩的困境。因此,我们应加快消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人为障碍,使劳动力流动成本极小化,以加速其流动,促进经济发展。这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彻底改革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门槛,取消系列歧视性就业条件和不合理限制,实现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化组合,形成城乡有序的流动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从而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参 考 文 献]

[1] 白南生.农村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2] Francis A.Lees:China Super power:Requisites f or H igh Gr owth[M].Ne 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

[3] 蔡 ,张车伟.人口,将给中国带来什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晓春.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和反向制约[J].江苏社会科学,2006,(2).

[5]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6]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7]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中译本.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 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M].黄卫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Re-d iscussi on on Labor Force M i gra ti on i n Bu ild i n g a New Coun trysi de

———Analyzing fra me work on the basis of Le wis’and T odar o’s mode of populati on m igrati on

ZHAO Guo-zhen

(Shaoxing Party School of M unicipal Co mm ittee of the CPC,Shaoxing Zhejiang312000,China) Abstract:O rdered m igrati on of labor f orce contributes t o the p r ogress of building a ne w s 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most rep resentative mode in this field is Le wis’and T odar o’s ones.Des p ite their different ti m e backgr ounds, self-weaknesses and separated vie ws of politics,they can p r ovide s ome s oluti ons f or current m igrati on of labor force.This paper suggests p r omoting the substituti on of cap ital with labor,devel op ing modern service,s peeding up the devel opment of s mall t owns via transferring sur p lus labor force nearby,for m ing a l ong-ter m mechanis m of far mer manpower cap ital,m ini m izing cost of m igrati on,all these as pec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 o as t o ac2 celerate the m igrati on of labor f orce and make a great p r ogress in building a ne w countryside.

Key words:building a ne w countryside;m igrati on of labor f orce;Le wis mode;Todar o mode

〔责任编辑:冯胜利〕

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

对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 刘易斯发展了一个二元经济古典模型,以解释一个自给自足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解决分配、积累和增长等问题。他强调资本主义剩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发展中国家经济由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组成,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中,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规律(生产组织和劳动力市场有着本质的差别)。(一)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 1、利润最大化 2、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 3、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 4、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 5、就业水平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决定。 总之,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中的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受短期内劳动和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工业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就业水平和生产量由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等于实际工资水平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二)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传统部门): 1、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 2、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技术) 3、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定律) 4、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5、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 二、无限劳动供给 刘易斯模式的提出:1954 《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前提条件:无限剩余劳动的供给(指城市现带工业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供给,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是具有完全弹性的。) 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 1、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 2、据刘易斯估计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约比农业部门收入水平高出30%。 3、城市生活费较高 4、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心里成本增加 5、为吸引劳动力,需要一部分额外净收入作为刺激因素 6、工会力量促使工资水平提高 三、剩余劳动的流动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反思和改进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反思和改进 周天勇 胡 锋 【摘 要】 文章认为农民的迁移决策是一个家庭理性经济决策行为,农民收入是家庭成员的务农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平均数。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和失业人口在农业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的分布,始终保持一种均衡状况,它是由这三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总人口共同决定的。文章主要从上述方面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改进。新模型得出了与托达罗模型相反的结论:发展城市不仅能改善城市失业,而且能提高工资收入,而发展农业只能带来非常有限的收入增加,并会在农村积累更严重的隐蔽性失业。 【关键词】 新托达罗模型 家庭决策 农民收入 失业人口分布 【作 者】 周天勇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锋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托达罗模型发表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认为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取决于城乡就业的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托达罗,1999)。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乔根森等人的二元模型都是假定城市不存在失业,但是实践表明,城市不仅存在失业,并且在高失业率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托达罗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并得出如下政策建议:发展城市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失业,因此应该发展农业,走农村工业化道路,限制发展高等教育。有人认为这是对刘易斯二元模型的否定。托达罗模型在发展经济学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中国也引起大量的研究。有的是对模型的检验研究,有的是从影响迁移因素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修正。这些成果都没有研究发现托达罗模型的根本缺陷。周天勇(2001)曾对托达罗模型的缺陷进行分析,认为城乡人口流动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国分散发展农村工业成本很高,会带来很多问题,还是要走发展城市的道路。因为城乡劳动力就业行业不同,农村劳动力进入的往往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流入不会加重城市失业。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农民家庭经济决策行为出发,分析农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收入联系,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我们的模型否定了托达罗模型的结论,认为发展城市不仅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失业,反而会改进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一、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 托达罗模型可用以下两个方程来表示(周天勇,2001): M=f(d),f′>0(1) d=wπ-γ(2)? ? 8 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 .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人口增长模型的确定 摘要 人口增长模型对于人口的预测、环境评估、经济评价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matlab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统计学计算,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马尔萨斯指数增长模型、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再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我们所使用的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 关键词:人口增长模型matlab 马尔萨斯指数增长模型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cftool 工具箱

一、问题重述 1790-1980年间美国每隔10年的人口记录如下表所示。 试用以上数据建立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并对接下来的每隔十年预测五次人口数量,并查阅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如果数据不相符,再对以上模型进行改进,寻找更为合适的模型进行预测。 二、问题假设 1.假设随着时间的增长,人口数量是增加的。 2.假设在此期间,无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及战争因素影响。 3.假设每年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相同。 4.假设每年影响人口数量的作用强度和相同。 5.假设无迁入迁出影响。 三、符号说明 四、问题分析 根据所给的数据和题目要求建立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那么我们直接建立马尔萨斯增长模型进行求解的结果与实际值相近,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否则进一步改进所给模型,寻找更优秀的模型。

(一)五、模型建立 马尔萨斯增长数学模型:马尔萨斯生物总数增长定律指出:在孤立的生物群体中,生物总数N(t)的变化率与生物总数成正比。[1]其数学模型为 (1) 方程的解为 (2) 其中 用matlab 中cftool 工具箱进行指数拟合得到下图 图一 00()()d N rN dt N t N ==??? 0() 0()r t t N t N e -=001790, 3.9 t N ==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基础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 在理论的层次上,迁移研究己经扩展到那些既影响劳动力地域供给决策又受后者影响的变量的范畴,它强调社会实体本身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迁移行为的影响……它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改良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德]欧迪德·斯达克(Stark,1991) 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理论解释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著名的“迁移法则”(Ravenstein,,1885)。不同的分析方法会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流动行为。 人口学者和社会学者首先关注的是差别迁移,即迁移者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人群中,不同的动机对应着不同的迁移群体,如迁移在性别、年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此外,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种族等因素也对迁移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地理学者则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将迁移视为一系列结构参数的函数,如距离、迁移方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规模等,其典型的模型就是重力模型(model of gravity)及其扩展。 经济学家同样也为人口迁移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经济学框架中,从宏观方面来说,迁移被视为劳动力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流动;从微观方面来说,迁移被视为迁移者个人(或其家庭)对较好机会的一种回应。一般来说,迁移能够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和参与者的个人收益。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迁出(迁入)对迁出地(迁入地)社会、经济调整的作用;(2)迁移作为一种劳动力平衡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潜在的迁移者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回应;(4)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迁移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成本和收益;(5)迁移和其他经济现象或活动(如贸易、工业集聚、城市化等)的关系。 在本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模型,为以下各章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本章的第1节回顾发展经济学中的主要迁移模型,如刘易斯、乔根森和托达罗模型;第2节介绍由斯达克创始的“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第3节介绍其他有关模型;第4节评述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第5节为结论。 2. 1发展经济学的传统模型 由于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迁移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Lewis- Ranis-Fei)模型、乔根森(Jorgenson)模型以及托达罗(Todaro)模型。 2. 1. 1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迁移能将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部门,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因此,人们更多地注意如何加速人口迁移的进程。在此情况下,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1954)。 该模型将乡→城人口迁移视为一种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的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中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的扩张,而后者又依赖于农业能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我们可用图2..1来描述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

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一、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 刘易斯模型简单明了, 而且在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很有独创性。然而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11 刘易斯模型基于西方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经验,其假设条件并不适合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刘易斯模型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限适用性是由于它不是和发展中国家, 而是与西方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的经验大体一致。这个从西方发展经验出发的模型, 在其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上和当代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并不一致, 这表现在: (1) 该模型的第一个不正确的假定认为, 在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力, 而城市则是充分就业的。这个假定是刘易斯模型得以建立的基础之一, 只有承认了它, 那么,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才是必然的结果。然而, 实际情况往往正好相反,本没有得到改善。 (4) 刘易斯模型中第四个不现实的假定认为, 现代部门存在着一个竞争充分的劳动力市场, 它保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以前, 城市的实际工资总量是不变的。这个假定之所以不现实, 是因为大量事实表明,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其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决定中最显著的特点是, 即使在现代部门公开失业不断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情况下, 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于农村平均收入而言, 城市工资都一直有大量增加的倾向。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工会组织讨价还价的能力、工资级别制度、跨国公司的工资惯 例、西方工资水平的示范作用等等。这些制度上的因素都很容易使第三世界国家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任何竞争力量失去作用。也正因为这种原因, 使得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着城市畸型膨胀和现代部门公开失业不断上升等问题。 (5) 模型的最后一个不可靠的假定是, 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家将增加的利润全部用于重新投资。这个假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是靠不住的。由于投资环境恶劣、市场不健全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等原因, 资本家的利润往往不是全部投入当地经济中, 而是部分或全部以“资本外逃”的形式送到国外或者被资本家自已所有。这种情况在当前的第三世界国家是相当普遍的, 而且这正是说明目前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一方面国内普遍贫困、失业严重、经济增长缓慢, 而另一方面却在发展跨国公司和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原因。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的增值, 哪里能实现这一目的, 它就会投向哪里, 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 而不是救世主。 21 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看刘易斯模型的局限性。刘易斯模型理论研究的是通过一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移来实现该国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 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一种城市化理论。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有效性因国家(地区) 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这也就是所谓的局限性。正如前面所述, 在本世纪50、60 年代, 刘易斯以其独创性的理论研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那时, 通过资本积累的提高和高速发展现代工业部门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甚至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教条。根据这一结论, 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工业部门, 解决国内市场需求, 吸收农村中“过多”或“过剩”的劳动力, 才能使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而实践的结果是, 像台湾、南朝鲜、巴西这样一些国家和地区,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然而, 不幸的是, 认为现代工业部门具有吸收那些来自农村的迁移者能力的预言, 在大 多数国家并未成为现实。 二、评价 刘易斯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发达经济发展,动力是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它对八九十年代的欠发达的中国特别合适,但21世纪的中国其实很难切合刘易斯模型的条件了,最根本的一点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短缺,而城市现代部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增长缓慢,实际工资甚至是负增长,这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是按照两个改革战略向前推进的,一是在传统的计划体制部门中逐步地引入市场机制,使其逐渐地转化为市场引导型的经济部门,这一战略的主要表现是在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二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之外发展新型的市场主导部门,改变过去的部门和企业的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创造更加充分的竞争环境。虽然这两种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大特征(樊纲,1993),但是从改革战略的成本―效益分析上看,也正如中国十几年来经济改革的实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我们不能不承认后一种改革战略是更为成功的②。新的市场主导部门的快速发展既是产业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因而,在现有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对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资源是如何从传统的政府控制部门流向新兴的市场主导部门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描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和一般意义上的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都是有意义的。本文选择劳动力的流动机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一个范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使得研究的主题相对集中,具有分析的边界和研究上的可行性,同时又不乏有一般意义。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经济中的二元体制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从中试图发现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变迁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的制度性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是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二元结构。在经济改革初期的1980年,占全国劳动力75%的农村劳动力被限制就业于农村这块土地上;仅占全国劳动力25%的城市劳动力在城市中享有就业优先权。这种优先权是以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排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来实现的。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松和劳动力流动经验的积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流动并非意味着城市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虽然农村劳动力流动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的认同,各级城市政府对外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或者采取“总量控制”的措施,或者采取“划地为牢”的政策。因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机会是有限的,也是不公平的。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仅仅是一种城市政府行为,并非是企业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农村劳动力除了具有供给价格低这一绝对优势之外,还具有品质和行为上的一些相对优势。因而企业对农村劳动力有着更大的需求。由于制度和相应政策的限制,只有那些较少受到限制的,新兴的市场化程度高的部门和企业才有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城市经济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体制部门。一种是政府控制部门,一种是市场主导部门。这两种部门在劳动力就业和工资制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差异。政府控制部门所吸收的就业者主要来自城市劳动力,在招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政府控制部门中的就业者一般都享有长期的,甚至终身的就业保障。部门内部的工资受到统一的控制,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个人人力资本的报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职工的一般

人口增长数学模型

软件学院 人口增长模型数学建模报告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卓越131班 学号:201370044120 学生姓名:郭俊成 指导教师:于志云 2015 年11 月12 日 题目: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针对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关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全国少生了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的论述做了研究。论文根据计划生育实施之前1949-198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利用数学软件,预测出了如果未实行计划生育现今中国人口的数量,从而对研究报告中“少生4亿”的结论产生质疑。 同时,本论文针对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关于“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的论述做了研究,根据近几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老龄人口比重、老龄人口数量、死亡率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建立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预测40年到70年的老龄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率,验证了报告中的关于老龄人口数目持续增加、数目庞大、老龄化严重的预测。 论文基于近期的计划生育调整、“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城镇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等现象,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差分方程模型、LESLIE矩阵,分析新政策对江苏人口数量的影响。论文从出生率着手,重点研究了新政策对江苏省14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的影响,分析了儿童和老人数量的变化对人口结构、教育改革、养老的直接影响作用。 关键字 单独二孩、人口老龄化、Logistic 模型、差分方程模型、LESLIE模型 一、问题描述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启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成都模式”研究

摘要: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二元的性质,即现代城市部门和乡村农业部门并存,并由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理论,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而研究二元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城乡一体化成都模式 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回顾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技术可以分成使用资本的技术(由现代工业部门采用)和不使用资本的技术( 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部门采用)。 第二,刘易斯把农业部门看成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部门的代表。因为传统非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由于传统部门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城乡生活费用的差距、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理论成本和用以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额外净收入。 第四,从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看,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传统部门。由于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甚至等于零,所以在一定的工资率下,传统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弹性的。

劳动力流动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纷纷实施产业升级的战略,伴随着所谓的“腾笼换鸟”,也出现了“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的转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这种转移。今年初2000万农民工返乡,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劳动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劳动力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也顺带着产业转移,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产业转移 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日趋成势.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的跨地区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然而到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农民跨地区的大规模流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现象,主要表现为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重新回流到流出地。这种双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产业转移的步伐。 1、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隐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传统农业进入其他领域,由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转移流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交织着外流与回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的同时,部分外出劳动力放弃了外出打工生活,开始返回家乡从业创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t很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未超过596。但1995年以后,这一比值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

Logistic 人口发展模型 一、题目描述 建立Logistic 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利用表1中的数据分别根据从1954年、1963年、1980年到2005年三组总人口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我国未来50年的人口情况.并把预测结果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供的预测值进 二、建立模型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 模型)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 的影响上,使得r 随着人口数量x 的增加而下降。若将r 表示为x 的函数)(x r 。则它应是减函数。于是有: 0)0(,)(x x x x r dt dx == (1) 对)(x r 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x r 为x 的线性函数,即 ) 0,0()(>>-=s r sx r x r (2) 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 x ,当m x x =时人口不再增 长,即增长率0)(=m x r ,代入(2)式得 m x r s = ,于是(2)式为 )1()(m x x r x r - = (3)

将(3)代入方程(1)得: ?? ???=-=0 )0() 1(x x x x rx dt dx m (4) 解得: rt m m e x x x t x --+= )1( 1)(0 (5) 三、模型求解 用Matlab 求解,程序如下: t=1954:1:2005; x=[60.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 x1=[60.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 x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 dx=(x2-x1)./x2; a=polyfit(x2,dx,1); r=a(2),xm=-r/a(1)%求出xm 和r x0=61.5; f=inline('xm./(1+(xm/x0-1)*exp(-r*(t-1954)))','t','xm','r','x0');%定义函数 plot(t,f(t,xm,r,x0),'-r',t,x,'+b'); title('1954-2005年实际人口与理论值的比较') x2010=f(2010,xm,r,x0) x2020=f(2020,xm,r,x0) x2033=f(2033,xm,r,x0) 解得:x(m)= 180.9516(千万),r= 0.0327/(年),x(0)=61.5 得到1954-2005实际人口与理论值的结果: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过去曾有专家预测(按照总和生育率2.0),我国的人口峰值在2045年

托达罗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托达罗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一、二元结构与托达罗模型 W. Lewis 在《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1954)中指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高于农村固定的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就会吸引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G. Ranis 和J. Fei 在《经济发展理论》(1961)中对Lewis 模型进行了补充,对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给予了清晰的表述,并强调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刘易斯-拉尼斯-费(Lewis-Ranis-Fei )”模型。Ranis 和Fei 在《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1964)中又进一步把城乡协调发展过程分为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经济和成熟经济三个阶段,强调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率,保持农业和工业的均衡发展。乔根森(D.W.Jorgenson )在《二元经济的发展》(1961)中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只有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剩余不断增加,才能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由此可见,乔根森更看重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更强调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影响。然而,20世纪60和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

城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却有增无减,“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和乔根森模型对此现象无能为力(李陈华,2006)。 196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发表了《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一文,提出了一个劳动力流动模型。他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这种关系可以具体表示为:M=f(d) ,。其中,M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 差异,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而农业部门的预期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实际收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预期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就业概率的乘积,因此,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可表示为 d=w n -r。其中,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r 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n 表示就业概率。托达罗又将就业概率表示为: 。其中,Y表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N表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S 表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托达罗进一步指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等于工业产出增长率减去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即Y =入-P。其中,入表示工业产出增长率,p表示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然而,以上的短期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事实,因为迁移者往往要好几年才能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故人口流动模型应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上。假定V(0) 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贴现值,、 分别代表t 期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率,n 表示计划范围内的时

刘易斯模型

第三章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二、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 三、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一:实际工资和劳动力无限供给 四、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二: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发展过程 五、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论 六、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何时出现
1

第三章
关于作者: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 的经济发展
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1915-1991) 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 。 1940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1938-1948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48-1958年为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198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由于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开创性研究,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分享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重要代表论文和著作: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195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1955), Development Planning (1966), Growth and Fluctuations, 1870–1913 (1978).
2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1] 阿瑟?刘易斯,1954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 发展”,载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1989,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 蔡昉主编,2007,《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谭崇台主编,1993,《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3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说明介绍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 袁志刚(000018) 目录 1 .导论 (1) 2.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 (1) 2.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 (1) 2.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 (1) 2.3.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2) 3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2) 3.1.两部门 (2) 3.2.不存在剩余农业劳动 (2) 3.3.城市最低工资水平由制度外生决定(制度工资),且高于市场出清水平 (2) 3.4.就业概率=城市(现代部门)已就业劳动力/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 (2) 3.5.只要在边际上期望城市收入超过乡村收入,乡城人口流动就不会停止 (2) 3.6.两部门的雇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都遵循边际生产力定价原则 (2) 3.7.农产品的价格简单地由两部门的相对产量决定 (2) 4 模型的完整表述 (2) 4.1. 模型的均衡 (2) 4.2. 均衡失业的存在性 (4) 5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 (5) 5.1.应当减轻因发展战略偏重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不平等 (5) 5.2.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严重的失业问题 (5) 5.3.应当鼓励制定一体化的农村发展规划 (6)

6. 对两种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政策的社会福利分析 (6) 6.1 工资补贴 (6) 6.2 限制人口流动 (7) 6.3 两种政策的组合 (7) 7. 参考文献 (8) 图1 均衡失业的存在性 (4)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简介 1、导论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其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后,大多数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肯定乡-城间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力部门转移到高生产力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力,从而促进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时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加速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或者说如何清除这种人口流动的障碍。”1但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失业问题,以迈克尔.P.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为首的一批发展经济学家指出,在许多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热带非洲),“尽管农业的边际生产力为正,而且存在相当水平的城市失业,但乡-城间的人口流动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呈现出加速趋势。”2他们认为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传统人口流动模型(如刘易斯模型)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并令人信服的经济解释。因此,他们将研究的着眼点转向被传统理论忽略了的城市失业问题,试图发展新的人口流动理论以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正是这一努力的产物。本文拟就这一模型及其含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2、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 托达罗模型从个人的迁移决策出发,对影响个人迁移决策的因素和人口流动机制提出了1谭崇台主编,2000年,《发展经济学》,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217页。 2John R. Harris and Michael P. Todaro , 1970, Migration ,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0, p126。

刘易斯模型分析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要点如下: 1)不发达经济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是传统部门;另一个是现代部门。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传统部门采用的是手工为主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是本地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缓慢形成的。现代部门使用的是以大机器设备为主的资本集约型生产技术,多半是从先进国家引进的。从经济性质看,传统部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维持全体共同体成员的生存,通行的是共同体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农业生产单位或者在农村内部,生产者(经营者)在决定劳动力雇佣水平时,主要考虑的是彼此互助、互济和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即使劳动力的雇佣量超出了实现最大利润所容纳的最佳水平,经营者也不会或不可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于是在这个部门内,就业的劳动力是与有劳动能力并愿意从事劳动的而人口规模相等的。这样就会存在相当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与此相对,现代化部门的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行的的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其标志就是企业家以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工资的原则决定雇佣规模。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才被雇佣。剩余劳动力将不存在。 (2) 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将丝毫不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如果是边际生产率高于零但低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那么其流出对传统部门总产量的影响也不大。如果一个社会不存在现代部门,那么全体劳动力只能生存在最低生活水平的“马尔萨斯陷阱”之中。边际生产率在零到最低生活费用之间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统称为过剩劳动力。其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称为纯粹的剩余劳动力。一国只有发展现代生产部门才能吸收剩余劳动力并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3) 现代部门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以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其特征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这种转移分为三个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生产率为零的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不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二阶段,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最低平均生活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阶段的转移将开始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三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现代部门的进一步扩张就必须与传统部门争夺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持续上升,在竞争的拉动下,传统部门的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共同体原则趋于解体,经资本主义经营原则开始确立,同时,在这一部门中开始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传统部门的技术特征和经营特征逐渐消失。整个经济体系变成现代经济体系。至此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已完成,国家从不发达经济变成发达经济。 (4) 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是第二阶段。如果生产技术没有进步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则在这个阶段劳动力从传统部门的流出,必然导致粮食等农产品总产量下降。农产品短缺就不可避免。一旦农产品的供给出现不足,现代部门必须提高名义工资以稳定产业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现代部门的利润率将因此而降低,产业扩张的速度放慢。这又意味着现代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化。如果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始终没有提高,工业表面的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