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1.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西郊约15公里的武州山之南崖,前临武州川。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1

公里,中有两道小峡谷,将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东区为第1至4窟,中区为第5至13窟,西区为第14至53窟,共计窟龛1100多个,大小造像51000多躯。关于云岗石窟的开凿,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任命来自凉州僧人昙曜为沙门统,“帝奉以师礼,曜白帝于京城(平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雕饰奇伟,冠绝一时”。

北魏时期造像

昙曜五窟

今云冈石窟西区中的第16至20窟,世称“昙曜五窟”,为云冈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规模极为宏伟,石窟平面皆为马蹄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为三世佛,本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面相方圆丰满,隆鼻薄唇,眼大眉长,后背有华丽的项光和背光,壁间遍雕千佛,有的还以高浮雕手法雕出菩萨和罗汉,气势庄严宏伟。五个窟的造像和布局又各有特色,第20窟本尊作结跏趺坐禅定像右立佛已毁,因前壁崩塌大像暴露在外,使形象更显突出,现成为云冈石窟的标志;第19窟本尊虽亦为结跏趺坐,但右手举于胸前作说法状,两侧的胁侍佛像安置在窟门外两侧的耳洞中;第18窟的大佛身披有千佛的袈裟,与两旁的胁侍佛像均作立像,本尊举于胸前硕大的左手显得圆润而柔软,完全没有石质的感觉,可见雕造水平之高超;第17窟本尊为弥勒菩萨造像,头戴宝冠,交脚而坐,两旁胁侍佛像一坐一立分别雕于龛中;第16窟本尊身穿宽大厚重的冕服式袍服,而不同于其他窟大佛的偏袒右肩式袍服,这种中国式袍服在佛像中出现,寓示鲜卑族的汉化,体现出佛教造像向民族化方向迈进。

昙曜五窟造像以宏伟雄健著称。本尊身躯魁梧,皆高达13米以上,第19窟本尊高近17米,在窟中顶天立地,具有压倒一切的气势。雕造手法既融入了西域外来的风格,又含有中国匠师的卓越创造,是现存早期石窟造像中的杰出之作。

云冈二期

云冈二期造像正处于开窟兴盛时期。孝文帝更加笃信佛教,对开窟造像也多重视和支持,加之通过昙曜五窟的雕造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使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从设计到雕刻都进入新的水平。总的看来,二期洞窟雕刻都进入新的水平。总的看来,二期洞窟改变了前期穹窿顶式的形制,而发展为平面呈方形殿堂式和塔庙式布局。窟中四壁和塔柱四周都整齐地分层布置成排的龛像、窟门、明窗、窟顶也都分别各有各种团花、卷草、平棋、天宫伎乐及飞天等浮雕装饰。一般佛像安置在洞窟后壁或塔柱正面的大龛内,不像昙曜五窟那样气势逼人,佛像服饰由偏袒右肩式的薄衣透体的外来样式改为宽大的冕服式,佛的形貌神情也变得慈祥和悦,只有第5窟雕造17米高的大像及第13窟出现13米的弥勒造像显得严肃伟岸。菩萨和供养天的形象活泼妩媚。造像题材日益丰富多样,重要的如七佛、供养天、护法神王、文殊与维摩变难、本生和佛传故事等大量出现在窟壁上。成排的供养人更多反映出现实人物形象,整个洞窟富丽堂皇,表现了天国的美好。第6窟中央雕造直抵窟顶的双层方形塔柱,下层四面各雕造一或二身佛像,上层四面各雕一立佛,余壁满雕菩萨、化佛、飞天以及窟堂楼阁,另外在塔柱和各面及殿堂壁上还以浮雕形式雕出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是目前多见较早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佛传故事的浮雕作品。此窟规模之宏伟,布置之富丽,雕刻技术之熟练,堪称云冈石窟之冠。

2.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洛阳南郊,其地两岸山岩对峙,伊水从中间流过,又称伊阙。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以后,大规模在此开凿石窟,其后东魏、西魏、北齐和隋唐皆陆续有修造,唐代贞观至天宝年间更盛极一时。今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还有题记碑刻3600多品,成为继山西大同云冈以后的又一庞大的石窟群。

北魏时期

古阳洞

约始凿于太和十七年左右,是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最早的洞窟。平面作马蹄形,正壁有石雕本尊及二菩萨像,四壁分层成排地凿出佛龛造像,其中有结跏趺坐的释迦佛,也有交脚的弥勒菩萨以及释迦和多宝佛并坐像,其面型多为秀骨清像,反映了北魏贵族对南朝文化的钦慕与吸收。龛额和佛光地装饰异常华美,龛侧雕有出资造像者的发愿文,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19品出自古阳洞,是研究北朝书法碑刻的珍贵资料。古阳洞出于众多信徒不断地发愿,不是一次而成,因此缺少整体设计,但就各龛艺术水平而论,却是非常精美的。

宾阳中洞

宾阳三洞是龙门北魏时期最宏伟的洞窟,实际在北魏只完成宾阳中洞,其他两洞并未竣工。宾阳中洞布局严整,有着完美而周密的设计。正壁雕像五尊,正中为结跏趺坐于方台上的释迦佛说法像,两侧分列有菩萨和弟子,南北两壁为一佛二菩萨立像,窟顶雕着莲花和环绕莲花的是个迎风飞舞的伎乐天和供养神。洞口内壁两侧分四排浮雕着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行列及十神王。洞窟地面雕出走道和莲花图案装饰,应是模仿宫殿中的地毯。东门外两侧以高浮雕形式各雕一孔武有力的金刚力士,南侧一躯已残,北侧一躯筋骨坚实,面部怒目圆睁,气势威猛,是迄今所见年代较早、运用夸张手法雕造的历史形象。宾阳中洞的佛面面相丰满,慈祥而微露笑意,给人以亲切之感,以阶梯式雕出厚重的衣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云冈造像的风格。全洞以本尊中心的11尊雕像,互相联系衬托,主从鲜明。窟内空间高大宏敞,在造像和布局上取得很大成功。

在宾阳中洞这种殿堂式的洞窟中,本尊佛像为中心的大小高低的群像组合方式、佛像的慈祥与门口立眉竖目的力士的相互对应,形象地体现了现实社会以皇帝为至高无上权威的封建统治体系。前壁的萨陲那太子和须达拿太子本生浮雕,与敦煌千佛洞的同一题材的壁画一样,以浮雕的形式和长带形画面表现佛前生舍己行善的故事。维摩变像浮雕的流行,是以超人间的名义,艺术地表现了封建士大夫之间的谈玄风气及其精神面貌。

莲花洞

开凿于北魏末年。正壁有本尊一胁侍菩萨二,佛与菩萨之间浮雕出迦叶、阿难两罗汉。侧壁雕有大小不同、形式不一的佛龛。窟顶浮雕莲花图案和环绕的飞天,拱门上方有火焰纹,都是石窟装饰雕刻中的精湛之作。

从北魏晚期龙门石窟造像的造型特征、服饰样式上可见,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造像铭中普遍的表现出为皇帝、父母、亲属祈福消灾的意愿,说明拜佛与忠君孝亲的儒家伦理观念已经融为一体。佛教雕塑艺术已深深植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呈现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魄。

唐代造像

龙门的唐代洞窟中最为杰出者是皇室具名营造的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位于龙门西山的南部,坐西向东,面宽约33米,进深约40米,高约35米左右。主要造像九尊,以本尊卢舍那大佛为中心,两侧有二罗汉、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左右对称侍立。本尊卢舍那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它是龙门唐代洞窟以及龙门各时代所有洞窟中规模最大者,堪称盛唐时期石窟造像的杰出创作。

卢舍那佛,意译为“净满”,据《翻译名义集》的解释,“以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备故云满”,即大乘佛教所说的佛的“报身”。卢舍那佛结跏趺坐在双重莲瓣的八角形须弥座上,着通肩式袍服,两手残破,原来似作说法印。发髻厚大,作波状纹,面相丰满瑞丽,性情敦厚而睿智,微微俯视的眼睛,略略上扬的修眉,轻轻抿闭的口唇,于含蓄的幸福微笑中,体现出青年女子所特有的纯洁、善良的品性和雍容典雅的风度。它那优美的容貌和明净的心地,令人感到非常亲切,使人一望难收,体味不尽。拥有高超艺术才能的雕刻匠师,通过这尊佛像的创造,凝聚着一代人对崇高美好理想,从而使一具宗教的礼拜偶像成为闪耀着时代精神光辉的不朽的艺术典范。

奉先寺造像组合方式,虽为北朝以来所常见,但就形象的丰富性和构图的整体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以本尊佛像为中心,罗汉、菩萨、天王、力士左右对称排列的方式,是作为宗教礼拜偶像这一特殊性质所决定的,雕刻匠师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固定构图格式的严格约束,任意经营布置。然而,他们还是能从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这一大型群像组合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佛、罗汉、菩萨、天王、力士的造型和性情、气质、姿态、动作各不相同,身躯大小高低错落有致,彼此之间不仅在外部有主从等第的区别与联系,内在精神气质也有着相互对照相互衬托的作用,从而使这九躯具有鲜明特征和相对独立的雕刻艺术形象,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所以,它们既能在瞬间给人们以强烈深刻的印象,又耐得人们作较长时间地、反反复复地欣赏玩味。在某种程度上也适应着人们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光线的情况下进行欣赏,从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

3.敦煌莫高窟

位于敦煌县东南20公里的鸣沙山断崖上,开凿于符秦建元二年(366),一说开凿于晋永和九年(353)。十六国至北朝时期,占据此一地区的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修建洞窟已具相当规模,至唐代极盛,洞窟达1000余座,规模亦极壮丽,五代宋元陆续开凿或改建,前后经历1000余年。经自然和人为的毁损以及近代盗窃破坏,至今仍保存有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躯、壁画45000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另位于敦煌西南的西千佛洞和安西万佛峡石窟和它属于同一系统,也有相当量的壁画遗存。敦煌除洞窟绘塑艺术外,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发现了久被封闭的藏经洞,内藏从公元5世纪至11世纪的古文献、经卷、佛画、丝绣达数万件,是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宗教、艺术、民族及东西方交流情况的珍贵资料。可惜发现后连续遭到英法日俄美等国考古队和探险家的疯狂掠夺,致使大部分珍品被盗往国外。

北魏壁画

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中本生故事为流行的题材,常见的有尸毗王本生、萨埵那本生、须达那本生等,从中宣扬牺牲自我、拯救生灵以修正果的思想。另外,表现佛教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画及宣扬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亦颇为常见。

尸毗王本生图的内容大意是:佛生前某世为尸毗王,为了救一只被饿鹰追捕的鸽子,不顾后妃劝阻,割肉舍身换取了鸽子的性命。此题材在莫高窟壁画中常见,其中以275窟(北凉)、252窟和257窟为代表(北魏)。175窟构图情节较简单,只画尸毗王舍身割肉,而254窟则以单幅画形式收入更多情节,如饿鹰逐鸽,,尸毗王以掌护鸽、割肉、举身坐天平上,后妃哀痛及诸神感动等,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以主要画面刻画尸毗王之高大身躯以及他在舍身时镇静自若的牺牲精神,表现出同一题材所获得的进步。

萨埵那太子本生图故事大意是:佛生前某世为萨埵那太子,一日与二兄游猎山林,见山崖中母虎及小虎饥饿得奄奄待毙,萨埵那遂发愿救虎,以竹刺颈,舍身跳崖,使虎饮血食肉以得救。敦煌254窟北魏壁画在单幅中突破了时空局限,以萨埵那舍身为中心表现事故发展中之

复杂情节,通过跳崖之强烈动作突出舍身之悲壮精神。

有些本生故事源于印度民间故事,虽经佛教的改造利用,人掩饰不住原有的光彩,257窟的鹿王本生图即为一例,内容大意为:一溺水人为九色鹿所救,九色鹿不图报答但求溺水人勿向外泄露它的行踪。贪心王后梦见九色鹿,要以九色鹿美丽的皮角作衣饰。溺水人忘恩负义,贪图赏金而告密,并引国王行众捕获九色鹿。九色鹿向国王陈明原委,国王深受感动,并下令允许九色鹿在全国自由行走,不得对它进行伤害,而溺水人则遭到遍身生恶疮而死的报应。壁画采取长带画表现连续故事,独出心裁地将九色鹿向国王陈述之高潮汇与画面中心,两头情节向中央汇集,手法简洁而新颖。画中塑造九色鹿昂然而立陈述始末以及王后之妖娆等形象,甚为生动。对溺水人变节行为的鞭笞及对九色鹿高尚品德之讴歌,反映人们对善恶的判断。

壁画中的因缘故事也值得注意,如257窟的须提摩女故事画,表现须提摩女拒绝信仰外道,登楼焚香请佛之事。画中描绘了一长串诸神弟子形象,有负斧者,有乘青牛、孔雀、金翅鸟、天鹅、琉璃山、龙、虎、马、象、狮子者,他们作为佛的前导凌空飞来,最后是释迦牟尼率诸弟子降临,画面活泼热闹,形象丰富,体现了民间画师的丰富想象力。

从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用劲细线条勾勒同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地区的绘画风格;而那些为加强宣传效果由单幅而发展为连续故事画,长带形构图以及某些生活细节形象的处理,又都是传统绘画中所常用的手法。

西魏壁画

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作中,民间画师自觉和不自觉地都要渗入自己的情感理想和对描绘对象的理解,以适应群众的审美爱好,从而形成了佛教美术的民族形式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因素。敦煌莫高窟249窟、285窟、西魏壁画就显示了这方面的新成就。

249窟窟顶壁画,传统神话形象与佛教神祗夹杂出现,天空中画玄武、白虎、十一首蛇身怪兽、旋转运鼓的雷神,还有旌旗飘扬、帝释天妃乘坐龙凤驾的云车、水族怪兽护卫腾跃等。地面山峦起伏,群兽奔跑,一猎手策马直追飞逃之群鹿,而另一猎手纵马跃起回身张弓射猎,与凶猛扑来之老虎展开激烈的搏斗,寥寥数笔,即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壁画上的云车与现存《洛神赋图》中的相对照颇有类似之处。

285窟有西魏大统四年(538)题记,可约略考知开窟年代。覆斗形窟顶中心绘莲花图案,四面画垂幛纹,流苏在四角垂下,仿佛张起华丽的天幕;四面坡上画手执规矩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飞升的羽人和传说中的风伯、雷神、朱雀等形象;下部表现山林岩穴中苦修的情节,并有野猪、虎、猕猴、鹿等动物自由地游栖其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四壁上有佛、菩萨、金刚、力士、供养人像及五百强盗成佛和沙门守戒等因缘故事。其中西壁为土红涂底,尚存有西域画风影响,而其他各壁皆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菩萨像及供养人像褒衣博带,体态修长,面容清癯,略带笑容,是中原流行的秀骨清像风格。龛楣上的图案采用退晕手法,可与文献记载张僧繇绘制的凸凹花相印证。墙壁最上部绘乘风飞舞奏乐的飞天,花叶旋转,收到满壁风动的效果。南壁上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表现强盗造反惨遭官兵镇压,受到剜眼酷刑后,得到佛的拯救,两眼复明,最后皈依佛教的故事。这个传说故事原流行于西域,但画面人物全是中国装束。壁画主题虽是宣扬慈悲佛祖的救苦救难、超度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也曲折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位于壁画的末端的裸体飞天仍残留外来粉本的痕迹,但整体风格上看来传统画风格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壁画

此时壁画中出现大型本生、佛传故事画,多作长横幅连环画形式,情节复杂,绘制细致,有

的上下交错数条,作“Z”字形排列。290窟的佛传故事画,在窟顶人字坡上分六层连续画出梦日入怀、腋下诞生、九龙灌顶、步步生莲、因释迦降生涌现种种祥瑞,以及释迦长成后学文习武、纳妃、游四门、夜半逾城、出家成道等80余个情节。图中人物形象、服饰、环境等都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其中有不少对生活场景的刻画,如射猎、练武、耕作、丧葬等。有的场面画得具体而动人,如大马给小马哺乳中回首舐犊的情态,从中可见画工对生活的熟悉和饱满的热情。

428窟中的须达那本生图,系表现须达那太子乐善好施,将本国作战猛勇的大像施于敌国,因此被其父驱逐出宫,走入山林,途中又施舍衣物车辆,甚至连亲生子女也施舍与人作奴,最后国王受到感化,终于接须达那回宫。故事也以长横幅画面详尽地表现曲折情节,其中敌国的几个婆罗门骗得大象后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状态,颇近于漫画形式。

北周这些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中原传统绘画风格。

北朝彩塑

洞窟窟形大致有三种:一是供僧人坐禅修行的禅窟,二是方形或长方形的佛堂式洞窟,三是适应僧徒信众举行巡回礼拜仪式的中心塔柱庙式洞窟。中心塔柱庙式是莫高窟北朝洞窟的主要形式。前部有仿木构建筑的人字坡屋顶,后部有中心方柱直通窟顶。中心柱的四面开龛,窟的左右两壁也开着并列的小龛,塑像安置在龛内和龛外的两侧。莫高窟保存有北朝塑像的洞窟主要有275、259、257、254、248、432、297、290等窟。

作为礼拜偶像的彩塑佛像,有释迦佛、弥勒菩萨(未来佛)以及释迦、多宝并坐像,而以弥勒像(菩萨型或佛型)为最多,其姿态有交脚,有思维,也有禅定。弥勒信仰的盛行,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现实苦难和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塑像组合通常是一佛二胁侍菩萨。北周时出现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的形式。

佛和菩萨塑像的背部都不同程度地紧贴壁面,有的近乎高浮雕,衣服紧贴于躯体上,衣褶稠密。胳膊与手不管动作如何,也总是勉强地紧贴着躯干。这似乎沿袭石雕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自觉意识到并充分发挥泥塑的特有性能。例如259窟左壁的坐佛,背贴壁面,脸露微笑,结禅定印,通肩袈裟上阴线刻出褶纹,造型简朴,受域外石雕风格影响较多;248窟的一尊菩萨像,背靠龛壁,头前倾并微微向下,曲臂合掌于胸前,形态细腻柔和并有一定变化,泥塑艺术语言得以初步发挥。此外,在中心柱的四面还有影塑(浮雕)的飞天、供养天和千佛等附属性形象。

隋唐壁画

隋窟现存多达70多个,占全部窟数的六分之一,窟中有大量壁画保存至今。隋代壁画中的佛像人物体态匀称,神情刻画生动。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数量开始增多,内容结构也逐渐丰富。一般都画出主佛端坐于莲台,两旁有胁侍菩萨,上张宝盖,前下方点缀七宝池、莲花和瑞鸟,表现出一片圣洁美好的佛国境界,已具有净土变相大型壁画的初步规模。在题材上出现了弥勒经变、药师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经变画。洞窟中龛楣、藻井、圆光以及佛像袍服上的图案,描绘之精致与华丽都超过前代。莫高窟隋代壁画风格由雄浑质朴转向精密艳丽,为唐代的辉煌隆盛开起了大门。

唐窟现存200多个,几乎占其总窟数之半,而且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中晚唐之际吐蕃占领敦煌时期,造窟之风未见衰落。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南北朝佛教中流行宣传忍耐与牺牲精神的本生故事已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大乘派中的净土宗得以广泛传播,佛国净土成为人们向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以描绘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净土变相更为人们所欣赏,并大量出现。净土宗宣扬阿弥陀佛所居的西方净土是一个无痛苦烦恼的极乐世界,佛教信众不必研究高深哲理,只要一心念佛,死

后便可往生彼土。净土变相把西方极乐世界描绘成宏伟富丽的殿堂和幽雅的庭园,到处是花树楼台和歌舞伎乐,这种景象实际上是画工依据现实贵族生活状态和理想对佛经文字的描述的一个再创造。其他如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等也出现在画面主要位置上,其形式特征为在表现净土画面四周还穿插和排列佛经故事。宏伟富丽的大幅经变画代表了唐代宗教壁画的新面貌。

盛唐172窟、217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以楼台、栏杆、平台、华盖、等组成富丽堂皇的佛国景象,显示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净土变。172窟画中所有透视消失线都集中于正中佛像,既突出了主像,又表现出画面深邃广阔的效果,加以莲池、异鸟、天花的点缀,五彩斑斓,金碧辉煌,表现出金银铺地琉璃照耀的神妙境界。净土变相在当时中原庙宇中更是极为盛大的壁画题材。

隋唐彩塑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现存隋代塑像有350多躯,有不少已残破或经历后代修补重塑,但保存隋塑原貌而又较为完整的计有140躯以上。塑像的组合,一般中间为或坐或立的佛像,两旁侍立二罗汉、二菩萨,有的还增加了足踏小鬼的天王、力士。由于佛龛加深,壁面区域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大多数塑像接近于圆雕,不再是紧贴龛壁的高浮雕。塑像的尺寸也加大了,立于方柱前和左右壁及前廊下的佛、天王、力士像,有的高达三四米,这是以前北朝塑像所没有的。彩绘与塑作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表情温和可亲,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隋代塑像有的显得头大,上身过长,下肢过短,比例不够均匀,面部失之扁平,动作稍欠自然,天王、力士形象的夸张处理,也略显僵硬。

唐代洞窟形制,绝大多数呈正方形覆斗状顶,俨如一间小厅堂。少数方形窟,中央设须弥坛,坛上置塑像。个别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是专门安置巨大的涅槃佛像而设,而状如长筒的特大型洞窟,则是专门安置高大的单躯弥勒佛坐像而开凿的。

莫高窟保存下来的唐代塑像,计有670余躯,其中虽多经历后世重装或修路,但半数以上基本上不失原来面目。代表唐代塑像特色和成就的有第322、220、328、46、45、130、320、384、194、159、196窟等。

唐代塑像组群通常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二供养天、二天王、二力士,天王足下由被踏的小鬼。佛像是塑像组群的核心,体态丰腴,面容端庄、慈祥,一般是结跏趺坐在莲花宝座上,手作说法印或无畏印,头梳螺髻,身着土红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褶隆起,流利如铁线描,起伏聚散,与肢体的结构与运动密切结合。特别是垂搭在莲瓣上的下摆,因一个个花瓣而呈现出一组组规律化的褶纹,显现出丝织袈裟柔软光洁的特性,从而也助成了佛的庄严宁静以及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一致的表现要求。各个洞窟的佛像又各有特点,322窟坐佛的清俊睿智、立佛的宽厚雍容,328窟坐佛的深沉肃穆,45窟坐佛的单纯开朗、130窟大佛的庄严伟岸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菩萨、供养天均作少女形象,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裙,袒胸露臂而赤足,或侍立,或半跏趺坐,庄重秀丽,温柔典雅,神情喜悦而颐未解,欲语而齿未启,故明朗而含蓄,耐人寻味。虽然这些泥塑作妩媚艳丽的青年女性形象,却都有着一种不容亵渎的尊严感。莫高窟和同时代的其他菩萨形象的塑造,集中地体现了唐人关于女性美的高尚理想。供养天形象与菩萨无明显区别,故人们称其为供养菩萨,其尺寸比菩萨略小,“胡跪”佛前,双手合十或持贡品。

罗汉像通常出现两个:年长者为迦叶,少者为阿难。罗汉像的制作受仪轨的限制较少,因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形貌和性格特征也较为显著而多样。

与文静温和的佛、菩萨、罗汉像截然不同的是盔甲严整、孔武有力的天王像和肌肉鼓突、凶

猛暴烈的金刚力士像。只有天王而无力士的塑像组群,则前者往往兼有后者的凶猛暴烈的特性。天王、力士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唐代雕塑家善于根据生活感受和特定对象的性格、气质的要求而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本领,充分表现一种强力之美。

克孜尔石窟

位于新疆拜城县东60公里的克孜尔镇,系古代龟兹境内,现存236个窟,其中形制较为完整而保存壁画较多者约70余窟。根据洞窟形制、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分析,石窟主要为公元4世纪至公元8世纪的遗存,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中期的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为主,壁画多画于带有中心塔柱的支提式窟内。壁画在洞窟中的一般分布是:洞窟入门的上方绘说法图,左右两壁画佛传故事或说法图,券顶以众多的排列整齐地菱形斜方格作须弥山景,方格内画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每格成独立一图,表现一个故事壁画中表现出的本生故事内容极多,可辨识者达数十种。如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象王舍牙,跋弥王化鱼,乾夷王施头,兔王焚身,猕猴舍身,昙摩紺太子为求法投火等。

38窟的猴王本生的内容是猴王率群猴到国王的御花园采食,遭到国王追捕,群猴逃跑途中遇到深渊,猴王遂以自己的身体在涧上架桥,众猴得安全逃脱,猴王却不幸坠河牺牲。壁画突出猴王助群猴渡河的情节,画猴王前臂拉住对岸大树,用身体悬在涧上,两只猴子正从其身上通过,前面的小猴作回视状,与后面产生呼应,下方有人正引弓射猴,表现国王的追捕。画中人物不多,但形象鲜明,情节明确,表现得颇为动人。轮廓以爽利流畅如屈铁盘丝般的线描勾勒,内中设色,以兰、白、绿、赭、灰等色为主。这种菱格内涂绘本生级因缘故事的形式在石窟壁画中别具一格。很多壁画涂有底色,上边还有散花装饰。图中人物多为半裸,作域外装扮,形体比例准确,动态鲜明,肌肤部分进行晕染,追求体积感。它吸收了外来艺术成分,又经过当地画家的创造,带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特色,常被称为“龟兹风”。这种画风在新疆以东的十六国和北魏洞窟壁画中也出现过,例如敦煌莫高窟272窟、275窟中的壁画就明显地带有龟兹画风的特色。

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特色

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特色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9-2-19 22:18 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 简介一点,大概几十字就行 提问者:pipilu419 - 一级 最佳答案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境内,距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处于中国西北的荒漠之中。不过,当公元365年,乐樽和尚在此开凿第一个石窟时,这里却是中西方交流之要冲,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香火之盛,客商、僧侣之多可以想见。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著称。这里的壁画有4.5万多平方米,其内容除了佛经故事外,还有大量的人类渔猎、耕作、制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织机等;还保留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除壁画和泥塑,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中发现的经文也有着举世闻名的价值,它的存在及发现,使国内外学者研究敦煌有了丰富的依据,遂形成了专门学科“敦煌学”。敦煌莫高窟有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建筑,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的珍贵标本。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它以壮观的石刻闻名。“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是古人对云冈石窟的赞美。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一公里,洞内大小佛像5.1万多身,是中国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这尊佛像的脚上可容12人站立。大佛的周围有小佛围绕,甚为壮观。云冈石窟的石刻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这里五万多尊塑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有些石佛,透过他们薄薄的罗纱可见其优美身段;有些飞天、乐伎明显地流露出波斯的色彩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的特色之一是景色极佳,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山被誉为洛阳地区最好的风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窟龛2100多个,佛塔近40个,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多块,造像十万多尊。龙门石窟有着与上述三个石窟不同的一个特色,即它是历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窟”使它的地位得天独厚。其源流是这样的:公元493年,时白寤帝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迁都洛阳。此皇帝极为开明,除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处,还尊崇佛教,发愿营造已初步开凿的古阳洞——这是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洞窟。继孝文帝之后,历代皇室纷纷效法,北魏隋唐长达400多年的连续大规模营建开始,“皇窟”遂成规模。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也处于甘肃省境内,距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这个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麦积山石窟有两大特色:一是其地势险峻,在中国现存石窟中绝无仅有;二是其泥塑艺术出类拔萃。

论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

浅谈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 内容提要:佛教是从印度传播而来的宗教,在没有范本借鉴的情况下,虽然他们尽量遵循着佛经的记载刻画,但艺术家耳濡目染的仍是希腊式的风土建筑、衣着以及传统的希腊人物造像,作品仍是希腊风格。犍陀罗佛教艺术是结合印度佛教的内容与希腊、罗马的雕刻而产生。出现佛陀的雕刻形象在公元二世纪前后。佛陀多着通肩式大衣,大衣的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很强,衣纹从右上往左下倾斜。左手总是习惯性地抓握着大衣的一角,可远窥古希腊人像雕刻的姿势。云冈石窟中高鼻深目的形象,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端坐在双重莲瓣的八角形须弥座上,着通肩式大衣,两手残破”其衣纹和动作均与犍陀罗佛教形象相似。造像兼有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多重性格。同样的,敦煌莫高窟的西域风情,无不体现着这种多重性。这种外来文化,在我们不曾统一的自由文化气氛中如鱼得水,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由此就能看出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各朝各代各自鲜明的模式和风格。石窟造像艺术,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真正把它推向社会、推上艺术顶峰的仍是中华民族。 关键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石窟造像犍陀罗秣菟罗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石窟的杰作,被誉为我国的三大石窟,它们是世界闻名的艺术瑰宝。最先的石窟艺术始于印度,之后随着佛教的向东传播,佛教石窟艺术也自然而然的流传到了中国,石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的需要,即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而开设的一种宗教活动场所。其表现形式为:佛教信徒为了实行其宗教活动,或为坐禅修行、或为供佛礼拜、或为弘扬佛法等,选择风光秀丽,山水相连僻静幽深的灵岩圣地,于山崖岩壁开洞窟,造佛像,行佛事,以祈福往生极乐世界。 石窟寺是石窟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的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传布的方向亦由西而东、由北而南的。最早的石窟寺开凿于新疆,以拜城县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现存洞窟二百三十六个,始凿时间约在西晋后期(三世纪末)。 中原最早的石窟是山西大同武周山的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即位(兴安元年,452年)之时,主要的洞窟大都开凿于和平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0—494年)之间。大同时称平城,为北魏的国都。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又开始在洛阳城南的龙门凿窟造像。

智慧树知到《中国石窟艺术》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中国石窟舞乐艺术 1、石窟艺术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大多数的洞窟壁画中几乎都有舞乐形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石窟中的舞乐既是一种宗教文化,也是一种舞蹈、音乐文化,在石窟舞乐中既有传统中原舞乐的继承与发展,没有外来舞乐的影响与结合,体现了中国舞乐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舞乐精华、文化传统和古典精神。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敦煌艺术的多元风格既各自独立展现,又彼此相互吸收、融合,这种发展趋势已日渐显露。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经变伎乐主要是在()出现的。是将佛经的内容,用大铺经变画表现出来。画工精美,富丽堂皇,巍峨宫殿中的楼台亭阁、小桥莲池,以及豪华宏大的乐舞场景。简直就像人间帝王在皇宫中观赏乐舞的场景一样。 A.清代 B.明代 C.唐代 D.宋代 正确答案:唐代 5、石窟寺中的世俗舞蹈图像,除供养人行列中的舞蹈外,在佛经故事画和佛传图中有不少生

活气息浓郁的民俗乐舞场景。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石窟舞蹈在古代古典舞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舞乐世俗化、大众化、多样化的过程中集中地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宗教世界、对舞蹈美的理想追求。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石窟中的舞乐既是一种宗教文化,也是一种舞蹈、音乐文化,在石窟舞乐中既有传统中原舞乐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外来舞乐的影响与结合,体现了中国舞乐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舞乐精华、文化传统和古典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为今天的创作,表演舞乐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参照形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见面课:石窟壁画临摹与创新 1、石窟壁画临摹需要临摹者以学者的态度去读解古代艺术的深刻内涵,研究时代特色,捕捉历史气息,揣摩古人意趣,了解工艺流程,掌握技术技巧。才能把握好临摹作品的质量和品位,在不断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促使石窟艺术得以提高、发展和传承。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石窟壁画临摹主要方式主要有() A.现状性临摹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赏析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赏析 系别:艺术系 班级:美术1102班 姓名:宿然 学号: 20111004221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赏析 【关键词】:佛教雕刻石窟艺术 【摘要】:中国古代美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书法、绘画、建筑、雕刻。在中国古代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品都是在石窟中完成,除此之外,石窟中还有精美的壁画;另一方面佛教的石窟艺术大大扩展了雕刻的领域,在塑造的同时也体现了佛教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对于人类的宗教、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雕刻无疑给后人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正文】: 艺术是文化的起源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艺术便也随之产生,可以说艺术是人类感情和智慧的结晶。佛教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颗明珠,他所给予后世的文化、经教、义理,完美的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佛教约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并在东汉永平十一年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从此时起,整个石窟艺术从汉代开始到隋唐的艺术巅峰时期再到元代的结束,除了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如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四川大足等石窟,不仅辉煌了中国艺

术史,也是人类历史上遗留的瑰宝,更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与中国,佛教便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伴随着伟大的佛教艺术的产生,其中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它是用来作为一种信仰、崇拜,而不只是单纯用来供人欣赏的对象。佛教石窟雕塑艺术本源起印度,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经具有了高度的雕刻艺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佛教徒、工匠、和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族化的佛教雕塑式样始于东晋,成熟于南朝,发扬光大于北朝。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从反映南朝名士隐逸之风和绮丽风貌的“秀骨清像”,到北魏、东魏、西魏多民族融合后可能是受原游牧民族审美观影响转而对丰满、健康形体的崇尚,无不对厚实的雕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佛教经历了变化发展,佛教石窟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生活的变化和阶级统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各自以自己的特有的方式,反映着中华名族从接收佛教、改造佛教、最终摆脱佛教这一过程。虽然各个朝代的佛像都具有硕大的身躯,具有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但是它的人事内容去不相同。以敦煌佛教石窟艺术来看,我们会发现北魏、隋唐、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也有差异。

心灵的慰1教案(中国石窟艺术)

心灵的慰藉——中国石窟艺术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在宗教盛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 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 教学重点:宗教美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人的心灵的慰藉作用。 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 教学用具与媒体:多媒体播放工具、美术教科书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a、世界上三大主流宗教是哪三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佛教) c、一提到佛教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西游记、少林寺、敦煌壁画等)。(接下来看影片《飞天舞蹈》提升学生兴趣) 2、引入新课: a、佛教的产生。(播放PPT腋下诞生图)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时古印度的一个小国。释迦摩尼的母亲一天晚上梦见一头通体发光的六齿白象飞进了她体内,因此受孕。而后在腋下诞生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的教义讲求转世轮回说,教化人们一心行善,默默的接受人世间一切苦难,来世便会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生活。 b、佛教传入中国(3)(播放PPT,选择题) 提问: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A、秦朝 B、西汉 C、东汉D魏晋南北朝 佛教是经过古代的丝绸之路逐渐传入到中国的。中国最早的寺院是哪一座?(洛阳的白马寺) 近几年我国舞台上非常受欢迎的舞蹈除了影片中的《飞天舞蹈》还有哪一个?(千手观音) 播放PPT千手观音壁画,介绍千手观音,进一步阐发佛教教义:人间众生的苦难是多种多样的,众生的愿望和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千手千眼观音能够看到并且帮助众多受苦受难的人,并且满足不同人的愿望。 c、佛本生故事(3/) (播放PPT壁画) 希达多太子舍身饲虎图,一天希达多佛祖到野外游玩看到7只小老虎围绕在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前,他顿生善心,舍身饲虎。 尸毗王割肉贸鸽图有一天一只老鹰追着要吃一只白鸽,鸽子飞到尸毗王面前求救,尸毗王从自己身上割下来与鸽子同样重量的肉来喂老鹰。粗野狂放的画风,深刻含蓄的寓意,是佛本生壁画的一大特点。表现佛的壮烈的善举。还有很多同样类型的佛本生故事,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

中国石窟艺术

石窟原是印度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公元386—534年)至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可谓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中国现存的主要石窟群均为魏唐之间或宋前期作品,其中以石刻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和重庆大足四大石窟。在中国众多石窟中,莫高窟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 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 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而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五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其实,像这些规模巨大、保存完好、造像精美、风格独特的石窟群还有很多。像新疆吐鲁番的柏孜柯里克石窟,有世界罕见的回鹘佛教与摩尼教的遗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如今已找不到一身完整的雕像,但每一尊造像仍然堪称绝世杰作;要走尽中国的石窟寺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过要是有机会经过石窟而不走近观瞻游览的话,也未免太可惜了! 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环境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衬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这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如敦煌莫高窟在茫茫沙漠之中的鸣沙山下,一湾溪水环绕,树木繁茂,绿草如茵,沿山开窟造像。佛国净土的幽静美丽,给千里跋涉越过荒漠前来朝圣的信徒有强烈的感受,好像他们真的来到另一世界。 这些绵亘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凝结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石窟是宗教艺术的一种形式,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又大大超出了宗教与艺术,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历史现实与社会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使石窟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开辟了中国艺术史的新纪元。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石窟艺术体系,这也使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一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中国石窟艺术期末

中国石窟艺术 宾阳三洞,是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并排坐西北向东排列,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皇家洞窟。答:北魏时期 森木塞姆,是维语"滴滴泉水"的意思。顾名思义,是从石窟前流出的这股溪水而得名。答:对 龟兹壁画也有外国画家亲赴作画的盛举,比如207窟德国人勒柯克,其中有画家作画的画像,长发披肩,身着对襟窄袖上衣,腰配短剑,下着马裤,长筒靴,一手握笔,踮起脚尖作画,脚下题有印度人名。答:勒柯克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的得以快速发展,根据现金的考查发现,古代的玉门关,就是佛教艺术石窟艺术开凿、创造相当多的一处。答:错 在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历史中,北魏至隋代这数百年是其发展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虽然有战争、政治动乱等影响,但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一直在稳定发展的状态中。答:北魏至隋代 大势至菩萨梵语音译摩诃那钵,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大势至与观音菩萨共同辅助阿弥勒佛。答:对 隋唐时期,佛教是最高统治者和当时各个阶层人物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形成全国多个佛教中心,出现大寺院,如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弘福寺等答: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弘福寺 佛像多为双足交叠而坐。答:对 莫高窟第220窟是一个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的维摩诘经变,面积比隋代大了许多。画面仍以《文殊师利问疾品》为中心。答:对 明清时期,随着大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的推行,敦煌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为缓慢。为加上人为的不重视,造成风沙侵蚀佛像、壁画,使得敦煌几乎被世人遗忘。答 :对 龟兹壁画晕染与线条的结合,凹凸晕染法,勾线细而有力、圆转、沉着、优美富有弹力、线条均匀、组合严密,线条能表现人体曲线的优雅韵致。答:对 云冈石窟的开凿继承西域凉州5窟的营造模式,开启遍布各地的石窟寺建设,开创了中国石窟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答:西域凉州5窟 文殊一般左手持青莲花,表示清净圣洁。答:对

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发展路线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始是由西方传来的。敦煌的莫高窟,与新疆 早期石窟的形制大致相同。石窟艺术早期造像、壁画的题材与风格,完全是相同的。这 充分说明了石窟艺术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发展的。 神性与人性的融合 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从教义的规范,使形象与人间保持距离,具有一定的神性。南北朝 及唐代大多数成功之作,恰在神与人之间,所以颇具魅力。如龙门奉先寺,凿建于唐高 宗时代,是龙门石窟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为严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造像。 主尊为坐式,头高4米,耳长1.9米,波状发髻,面圆润丰满,眉高而长,形如初月, 目广长有神,目光凝视前下方,鼻直宽厚与广额通连,口角微含笑意,显示出内心的宁 静、胸怀博大而充满自信,给人以慈祥、亲切、崇高、稳重之感。表情含蓄、神秘莫测, 可亲而不可近,有神圣不侵犯的威势。这是一尊具有佛的神秘性与人世间最高主宰的无 尚权威性的集合体,是神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环境与心境的结合 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环境的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 烘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 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 石窟位置的选择,也会给礼佛者造成感情震动。石窟形制与造像的结合,也会造成一种 气势,给礼佛者以感染。 佛门等级与造像布局 佛国世界等级森严,以佛为中心。佛教义宣传的是众生平等,但在佛教艺术形象的 处理上却采取不平等的形式。佛居于中心地位,形体格外高大突出。菩萨、弟子,天王, 力士等等,按等级逐渐低矮,侍立两旁,如众星托月。 装彩与眼神 石窟造像最初都是装彩的,花花绿绿,效果强烈。以颜色区别等级,造成不同的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