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粮食工程

专业代码610307

招生对象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一、初始岗位群

(一)主要职业岗位群

在现代制米企业、制粉企业、制油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企业、粮油深加工企业从事生产操作;工艺设备维护;工艺设计与管理;品质检测与品质控制;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技术工作。

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物料清理岗位、物料预处理岗位、磨粉岗位、制米岗位、制油岗位、精炼岗位、打包岗位、饲料加工岗位、饲料配比岗位、原料检验岗位、成品检验岗位、机修岗位、工艺设计与管理岗位。

(二)相近职业岗位群

在粮食仓储企业、粮食营销部门、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与经营企业、粮油食品检测机构从事粮食保管、粮情防治、粮食电子检测、粮油品质检验与控制、粮食卫生检验业务技术管理及生产等岗位。

二、发展岗位群

毕业生一般经2年的生产实践后应该具备担任粮食加工企业及粮油仓储企业的生产班长、车间主任、检测中心主任、工艺室主任、化验室主任、生产调度、生产厂长、业务经理的能力。4年后其专业技术资格可达到高级。

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粮油加工企业、粮食仓储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企业、粮油品质检验检测机构、粮食物流企业生产一线的从事制粉生产、制米生产、制油生产、饲料生产、粮油储藏、品质检验监测与控制等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一)知识要求

1.了解粮油加工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行业规范。

2.掌握粮油、饲料生产加工操作、工艺与设备管理、维护管理等基本知识。

3.具有机械基础、识图、电工与电子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

5.具有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6.具有粮油及饲料加工机械设备操作控制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7.掌握粮油及饲料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基本知识。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

9.了解现代人文科学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从事现代粮食加工、油脂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粮食深加工企业的设备与工艺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具有对设备正确分析和选择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及工艺操作能力,进行技术测定和按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的基本能力。

3.具有粮油食品分析检验能力,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粮油及饲料调运、储藏基本能力。

4.具有阅读各类相关的技术图纸和资料,用计算机绘制设备易损部件的能力。

5.具有能完成简单机械设计、安装和调试,并初步掌握钳工、焊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

6.具有笔译简单专业资料的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

7.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维护技能,通过计算机中级水平考核。

8.具有对现代加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9.具有粮油及饲料加工新技术应用能力、生产操作能力。

10.具有粮油及饲料加工生产设备保养维护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为国家富强而奉献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具有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谦虚好学、崇尚科学文明,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2.科学人文素质。具有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

3.职业素质。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具有自立、竞争、效率、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精神。掌握从事粮食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初步的创业能力,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具备较快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与人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具备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主要职业岗位描述

在现代制米企业、制粉企业、制油企业、饲料企业主要职业岗位有:清理工、磨粉工、筛理工、打包工、制油工、精炼工、原料检验员、成品检验员、机修工、饲料配比工等岗位。从事制米生产、制粉生产、制油生产、饲料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的设备操作、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原料在制品、成品、副产品的品质检验与控制等技术操作与技术管理工作。

四、职业核心能力

1.具有从事现代粮食、油脂加工、粮食深加工等企业设备与工艺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具有正确分析和选择工艺流程,主要工艺与设备的操作。

3.具有完成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装置和调试,并掌握钳工、焊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

4.具有对现代加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5.具有粮油及饲料加工技术应用能力,粮油及饲料加工生产操作能力。

6.具有粮油及饲料加工生产设备操作使用与保养维护能力。

职业证书

1.学生毕业前应通过国家粮食特殊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2.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鉴定按国家粮食特殊工种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进行。获得的专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可以是下列资格中的一种或几种:制米工、制粉工、制油工、中控员。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架构及说明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

粮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思想是坚持以粮油产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动手能力为核心,以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实践性、实际性为原则。

课程体系的显著特色是:开放性、实用性、实践性、实际性。

开放性是指课程的构建以粮油产业岗位的技术运行实际为标准,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教学与开发。

在教学模式上坚持产学结合、校企交替、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职教资源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教育资源的一体化。

(二)课程体系的架构

1.职业素质基础课程体系。

2.职业技术课程体系。

3.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结构比例

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比例应大于理论教学比

例。

二、课程体系

鉴于粮油品种的地区差异,粮油产业分布的地域性倾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及粮油产业结构的特点,作符合实际需求的设置,这里所列的课程体系是指导性的,鉴于粮油品种及加工企业地区的差异,各院校可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选修与必修及增减的调整。

(一)职业素质基础课程体系

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2.法律。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3.职业道德。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4.高等数学。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导数、微分、积分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解决本专业生产实际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5.普通物理。学习普通物理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力学、热学、电磁学理论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的技能解决本专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6.英语。学习高职英语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学习基本语法,掌握常用词汇,强化听说训练,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翻译专业技术资料。

7.体育。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8.计算机基础。学习计算机的程序和语言;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及计算机在本专业实际应用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管理,并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计算机能力达到中级水平。

9.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10..工程力学。学习力系的简化、平衡、平衡方程式的应用,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等基本内容,学生达到基本力系及构件分析、应用能力。

11.机械制图与辅助设计。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制图标准、零部件图、展开图等,学习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及绘图的实践技能。

12.机械基础。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构与机械零件、金属加工方法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与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掌握正确选用标准件的基本能力;熟悉金属材料性能;具备车钳工、水电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

13.电工电子。学习电工学、工厂供电、电力拖动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正确选用电器设备,独立操作,维护电器控制设备,如低压配电柜、设备的电器控制等基本能力;并具有粮食加工厂变配电线路、电力拖动、照明等实用的初步能力。

14.油脂化学。学习油脂及其衍生物、蛋白质、糖类等在细胞内的组织状态、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在油脂工艺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掌握油脂化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掌握油料及产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解决植物油脂生产和植物油厂化验中化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

1.油脂化工过程及设备。学习流体力学、流体输送、传热、蒸发、萃取、蒸馏、吸收、干燥、冷冻、结晶等单元操作;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典型设备及这些设备在植物油中的应用;掌握一般设备的工艺设计方法。

2.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粮食粉尘的性质及防治方法;常用

粮食输送机械及计量包装设备;掌握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的设计计算;掌握设备的结构、工作过程操作维修及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具有对风网设计、测试、改造、操作及常见故障的基本技能;了解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及包装设备的发展趋势。

3.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学习小麦制粉、碾米工艺与设备、玉米制粉、杂粮碾米的工艺与设备,以小麦、稻谷为主;掌握基本工艺和设备;熟悉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主要工艺指标;了解制粉工艺与设备的发展趋势;具有工艺设计,选择设备的基本技能。

4.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学习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含预榨)法制油、浸出法、水代法制油的工艺与设备;系统掌握油脂制取的基本原理;熟悉典型工艺及主要专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油脂制取,设备选用和按照工艺规程组织油脂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油脂加工工艺与设备。学习油脂精炼、氧化和食用油脂制品生产的工艺理论、设备和技术;了解油脂精炼和氢化的意义;掌握精炼工艺过程和典型设备;了解氢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了解食用油脂制品的类型、发展趋势。

6.饲料加工与检测。学习饲料加工的工艺与设备、饲料检测技术;掌握饲料加工工艺过程;熟悉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指标,各种饲料配方的配制基础;了解饲料工艺与设备的发展趋势;掌握饲料原料、制品、成品及新产品的检测内容;掌握执行饲料技术标准和政策。

7.粮食加工厂自动控制技术。学习粮食加工厂可编程序逻辑控制系统、称量系统及物料流量控制,小麦着水自动控制,配料与配粉系统,成品包装控制系统;碾米厂全自动控制系统、砻谷机、色选机、自动控制过程;达到在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操作维护控制系统工作的能力。

8.粮油品质检验。学习原粮、成品粮、油脂品质检验中的扦样、分样技术、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技术;掌握粮油品质国家标准中的检验方法;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加工厂品质检验的基本能力。

9.粮油加工设备维修。学习粮油加工设备在生产运行中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排除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粮食加工设备的保养、故障分析及维修技能。

10.油脂产品深加工技术。学习植物油深加工的主要方法及主要产品的工艺技术,掌握主要深加工制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可可脂等的应用与生产工艺等;学习制油、制米、制粉工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法,掌握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开发新产品拓展副产品的利用途径,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1.粮食深加工技术。学习粮食深加工技术中的食品专用面粉生产、淀粉生产、玉米深加工技术、粮食食品的制作等,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拓展学生就业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制粉工、制米工、制油工岗位技术。按国家职业粮食专业技能标准大纲要求,学习制粉工、制米工、制油工岗位技术有关内容。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及实习。在第二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和为期一周的教学实习;掌握机械与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标准件的选用等能力;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能;参观了解车钳工、水电焊、钣金工的基本操作。

2.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课程设计。在第三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主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到两组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网络,以达到课程要求的能力。

3.粮食加工厂自动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在第三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在学完该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程序的设计及实验,以完成该课程要求的内容。

4.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在第五学期完成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在完成该课程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制粉厂工艺设计,综合考核所学理论知识,达到能独立完成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

5.认识实习。主要完成现代粮油加工厂工艺、设备、仓厂建筑、辅助设施的了解认识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前有初步的认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该实习安排在第一学期,为期一周。

6.油脂加工生产实习。该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为期四周,主要完成油脂加工厂工艺设备等的上岗操作;对设备结构、参数的了解和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能基本完成顶岗操作的任务。

7.谷物加工生产实习。该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五周,主要完成粮食加工厂工艺设备等的上岗操作;对设备结构、参数的了解和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能基本完成顶岗操作的任务。

8.毕业实习。该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为期13周,主要完成制粉、碾米、制油、通风、自动控制技术、设计安装等粮食、油脂加工、粮食深加工专业全过程的综合实习;完成各车间、各岗位的操作技能训练;完成各岗位应知应会的训练内容;达到毕业后直接上岗操作的技术水平。

9.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为期4周,主要完成加工厂工艺与设备、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自动控制技术、仓厂建筑等设计;完成对新工艺、新品种的研发能力的培养及答辩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

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粮食粉尘的性质及防治方法;常用粮食输送机械及计量包装设备;掌握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的设计计算;掌握设备的结构、工作过程操作维修及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具有对风网设计、测试、改造、操作及常见故障的基本技能;了解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及包装设备的发展趋势。

(二)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

学习小麦制粉、碾米工艺与设备、玉米制粉、杂粮碾米的工艺与设备,以小麦、稻谷为主;掌握基本工艺和设备;熟悉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主要工艺指标;了解制粉工艺与设备的发展趋势;具有工艺设计,选择设备的基本技能。

(三)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

学习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含预榨)法制油、浸出法、水代法制油的工艺与设备;系统掌握油脂制取的基本原理;熟悉典型工艺及主要专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油脂制取,设备选用和按照工艺规程组织油脂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油脂加工工艺与设备

学习油脂精炼、氧化和食用油脂制品生产的工艺理论、设备和技术;了解油脂精炼和氢化的意义;掌握精炼工艺过程和典型设备;了解氢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了解食用油脂制品的类型,发展趋势。

(五)饲料加工与检测

学习粮食加工厂可编程序逻辑控制系统、称量系统及物料流量控制,小麦着水自动控制,

配料与配粉系统,成品包装控制系统;碾米厂全自动控制系统、砻谷机、色选机、自动控制过程;达到在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操作维护控制系统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进程设置及说明

(一)学时要求

每学年教学周数为40~41周,其中教学时间40~41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1周。

周学时一般为24~26,实践教学周和校外顶岗实习按每周36-4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2600~2800学时左右,实践教学占总课时比应大于50%。

(二)关于学分

提倡采用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学习绩点考核,要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核心课程在学生成绩考核中的赋分权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公益活动等也应适当计入学分。

(三)教学进程安排

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环节表1;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见表2(由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关联,各院校应依据各自的专业服务面向制定教学进程安排表,表2仅供参考)。

表1粮食工程专业教学环节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按周分配)招生对象:高中生

表2 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表

专业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一)师生比

粮食工程专业师生比不小于教育部有关规定。

(二)师资力量

粮食工程专业的教师团队在结构上应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专任教师队伍(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二是来自粮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即兼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1.有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师德高尚、教学水平较高“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应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1~2人。

2.专任教师数量应不少于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70%以上的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3.专任专业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接受培训、技术服务、调查研究、指导实习等,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水平。

4.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讲授的机制。

(三)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比例不少于职业技术课程(主干课程)的20%。

二、教学设施

粮油专业的专业教学主要设施主要体现在校内教学及实验、实训部分,即校内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部分,即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1.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指本校设备)组数的配置要合理,设备管理要规范,确保学生按教学要求有充分的操作训练时间。

2.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出率应该达到教学要求的90%以上。

3.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实训室。

4.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应配有条件先进的信息网络教学环境,保证其开放性。

.粮食加工技术专业方向主要实验实训室。化学及油脂化学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制米制粉实训室、油脂化工实验室、品质检验实训室、通风实验室、油脂精炼工艺实训室等

6.粮食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方向主要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粮油物理检验实训室、粮油化学检验训室、粮食微生物实验室、粮油卫生检验实验室、粮油储藏实验室、粮油防治实验室、电子检测实验室等。

7.有条件的院校应建有现代储粮设备、粮油加工模拟系统,如多功能模拟粮仓等。

(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粮食加工专业应在粮食仓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油脂制取企业、粮油品质检验监测机构、粮食物流企业开发建立专业实训基地。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应具有相对稳定、相应的资质、合理的规模、良好的设备与技术状态、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校外实训基地应与学校建有相关的实训合同,建有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企业领导、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实训组织机构并逐步建立法制化的实训运行的双赢机制。

校外实训基地应保证学生实训技术条件的先进性、操作的安全性、食宿的方便性,其保

障机制应努力构建互惠的利益机制。

(三)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要为学生的自学和个性化的职业倾向提供充要的信息网络教学条件,应具备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并将其内容与课程内容与进度进行科学组织,作为职业技术课程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其计算机总数、带宽以及信息点数以保证学生的基本需要为标准。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一)教材

1.粮食工程专业的教材的内涵及形式应该是丰富的,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实物教材,提倡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教学上开发电子教材、实物教材。教材在内容上应具备新、实、浅的特征,要努力克服本科教材的压缩化。

2.提倡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以及教育部(教指委)推荐的教材。

3.鉴于粮油品种的地区差异同时也提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粮油品种特色、产业特色校本教材及实训实习指导书。

(二)专业图书与技术资料

图书和期刊杂志总数(包括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基础课图书资料) 应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的;综合练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及教师备课所需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手册及参考书齐全,能满足教师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

应积极购置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子读物(图书和电子期刊等) ,以利于查阅资料和信息交流。备有相应的专业教学录像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一)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教无定法,应该充分考虑各个专业方向的职业素质需求,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纲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岗位教学法等。

粮油专业的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征应该是实际、实践、实用,即“三实”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标志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前提,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教学评价上,它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处于动态的、兴趣的、主动的技能掌握中,技能学习中,它的评价次序应该是技艺大于记忆,动大于静。

(二)教学手段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上,一定要坚持恰当、必要的原则。

(三)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校企的互动性。具体操作上提倡能在企业进行的,尽量在企业进行。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一)教学评价考核建议的思想

1.教学评价重要的不是评价教师,而且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评价上要突出技能大于知识,实践重于理论的教学思想,落脚点应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考核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品德比学问更重要的思想原则,同时必须强调坚持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能力的考核原则,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考核倾向。

(二)教学评价与考核形式

1.坚持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一体化的原则,同时,突出实际操作的能力,克服单一的书面化考试倾向。

2.提倡主干专业课程的考试现场化、车间化、实操化、产品化、生产化,突出主干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以岗位能力为出口。

3.主干专业课程、实训课程一律纳入考试课,其考试形式应坚持岗位的职业要素——手笔一体。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团队

1.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其教学评价与考核的队伍应该是校企互动,专职教师(指学校专业教师)、兼职教师(来自于企业技术岗位)应共同主持评价与考核,这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学习的一致性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岗位能力、核心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

2.实习成绩、实训成绩反映的是一种实践能力,弹性较大,一般以优、及格、不及格评价。主干专业课程集中反映了从事岗位技术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要素、专业技能要素,一般以百分制评价。

3.操作性考试以及生产岗位上进行的考试尽量实行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考核,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岗位潜能及独立行使岗位职责的能力,从而得到准确、全息的评价结论。

六、教学管理建议

1.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粮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专业资格考试,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内容融入到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制米工、制粉工、制油工、化验员(中级以上)国家粮食特殊工种资格鉴定考试内容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应纳入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各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与其它课程进行替换或分解到有关职业技术课程中,从而保证职业证书教育内容的核心性。

2.要根据学生性别、来源地区的不同组织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以保证与实习企业的技术对接。

3.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节奏与粮食生产的季节性,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实习地点。如品质检验技术的实习应选择在粮食集中入库的时间,而防治技术的实习应安排在春夏防治的集中时段。

4.在学籍管理上要提倡弹性管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就业提供充要的条件。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1.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能使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与训练,知识与能力体系得到充分的提升,从而有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和可能,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所不排斥的。

本专业毕业后,可以通过普通高校专升本、成人继续教育专升本等渠道,学习粮食工程(081415S)、食品科学与工程(081401)、食品质量与安全(081407W)等本科专业。

2.在不影响主干专业课程的学习的教学件下,可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和深造的相关课程,如外语课程及必要的通识性的课程。

3.各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时空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训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评价与考核的人性化、弹性化上;充分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提倡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产业技术科研实践活动,对校外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在对其鼓励与表彰的同时应以学分及其他形式计入学生学习绩点。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学生在小学、初中已经接触过英语,但学生以前英语就不好,到 了初中后段时期,大多数同学都对英语失去了星期、失去了信心,造 成英语学习积极性很低。所以,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和积极性,关心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除了从思想上给予 引导之外,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目的性、有系统、有计划的上好课。 二、教材分析 本套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公分十个单元,每单元都有导入、听说 部分、语音部分、读写部分、语言运用、单元任务和自我评价部分。 每一部分都精心安排了各种活动任务,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各 个单元的话题都是非常贴切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话题,并且把各种语言 活动设置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各种形式丰富的练习活动,对于训练 学生听书、说、读、写的能力非常有关心。 三、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有的 学生就相当于零基础。许多同学字母还不能书写规范,语音有许多需 要纠正的地方。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还存有许多需 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许多同学对英语根本没有兴趣;有的同学有一定 基础,很想学好英语,但是觉得非常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没有良好 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因为学生基础水平差,甚至是零基础。在高一年级的英语学习中 应该侧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此我设定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发音教学,增强语音教学的趣味性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准确地以声音的方式表 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大有关心。所以,教师如何讲解 48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比较,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并且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还可以选用英语歌曲、名言、谜语、绕口令以及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二)注重口语交际运用 本课程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运用为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真实的情景,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同时,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 生为主体的指导原则。 (三)注重过程评价 在平常课堂中持续鼓励学生。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提出 表扬,鼓励学生多开口,多积极思考问题,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 中的实用工具,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验到轻松和成功 的欢乐。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经常选择一些经典的对话或短文让学生多读,同时选择一些简单 的名言让学生练习口语。在课堂上增强趣味性,选择一些学生感兴 趣的话题用英语表达,曾加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有味的内容。增 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三) 北京2013.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学校选址与校园规划 (3) 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5) 第五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1) 附录一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3) 附录二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校舍建筑面积补助指标 (15) 附录三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6) 附录四培训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7) 附录五术语 (18) 附录六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9)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促进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高等职业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编制、审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检查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等职业学校,改建和扩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第四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五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 第六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七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平面设计(090300)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平面设计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桌面排版、电子出版、网页美工、装饰装潢设计、数字影像处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一)职业(岗位)面向 主要就业岗位: (1)广告公司:设计师、美工、CI设计策划人员 (2)企、事业单位宣传部:广告宣传、策划、设计、制作人员 (3)报刊、杂志社:排版、美编 (4)传媒、网络公司:美编、网页设计人员 (5)图文快印、印刷厂:排版、美工、印刷、制版设计人员 (6)影楼:美工、设计师、摄影助理、摄影师 (7)工作室:设计、美编等 (二)职业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广告设计员、印前制作员等,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第二学期结束参加本校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考核(校内考核);第二学年第三学期结束参加Adobe Photoshop 认证。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1.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较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表现能力。 2.熟悉广告设计原理、规范、广告类型,掌握广告创意方法和实现途径。 3.掌握海报、画册、报纸、杂志、图书等排版的综合技能。 4.掌握视觉形象设计中所涉及的创意设计、结构版式、配色、图形图像、动画设计、数码摄 影等技能,能完成项目网站的美工设计和素材制作。 专业(拓展)方向——数字成像及后期处理技术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北京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84号)的要求、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及《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由我部负责编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委托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研究中心成立编制组,具体承担编制工作。编制组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舍现状作了书面调查,对部分省市高等职业学校作了实地调查,并对教育部信息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本标准共分六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学校布局与选址、校园规划、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请将意见反馈到编制组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学校布局与选址 (3) 第四章校园规划 (4) 第五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5) 第六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1) 附录一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3) 附录二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5) 附录三培训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6) 附录四术语 (17) 附录五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8)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促进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高等职业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教学中强化实训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社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培养与培训突出针对性、职业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 第三条本标准是编制、审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检查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尺度。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等职业学校,改建和扩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第五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 第六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七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八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第五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第六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基本的办学规模。其中,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第八条应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4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 体育用地:应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卫生保健、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五篇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五篇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一 近年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难,学生基础差,一些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内容的不灵活,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使用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重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进而遗忘很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只会模仿,不会举一反三,有点变化的题目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教学目的: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学理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对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分式、数的乘方和开方的概念;中我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能灵活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 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了解集合、元素、子集的概念:了解区间的概念,能够利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简单的数集。 教学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能体现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 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培养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号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3.搞好单元测试,对阶段性的考试进行分析。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二 本学期我将承担13中技幼教的英语课程教学工作,通过一年多 的职校教育工作经验,我深刻认识到中职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 的英语教学,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性质和学生素质上。中职教育主要突出在“职业”和“实用”两个特性上,同时大 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不好,重技能轻文化理论,认为到 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手艺”,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学不学无所谓,因而形成了学生不肯学、教师不愿教、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的局面。在积极熟悉教材后,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 作计划如下: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完整版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三) 北京2013.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学校选址与校园规划 (3) 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5) 第五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1) 附录一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3) 附录二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校舍建筑面积补助指标 (15) 附录三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6) 附录四培训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7) 附录五术语 (18) 附录六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9)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促进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高等职业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编制、审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检查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等职业学校,改建和扩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第四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五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 第六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七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八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按批准的办学规模、各类学校的建筑面积指标及选配校舍项目的建筑面积确定。 第九条高等职业学校分为综合类、师范类、工业类、农林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外语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 第十条本标准中的办学规模按表1设定。 表1办学规模(学生数)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 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 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労,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 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 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 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颁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00501 【实施日期】20000501 第一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 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 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 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 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 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 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 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置和 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 ;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 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 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 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021)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2021)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021)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中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大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

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4月30日 附件: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01 农林牧渔类011100 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 现代林业技术011400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 园林绿化 011700 木材加工 01270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 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 土地纠纷调解 02 资源环境类02090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 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 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 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 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 04 土木水利类040100 建筑工程施工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及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职校班主任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职校班主任学期教学工作计划Vocational school class teacher semester teaching work pla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职校班主任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作为一名中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一直努力的在工作。 做好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制定好工作计划。中专职业学校不同于高中学校,虽然也有一部分中专学生通过老师和学生本人的努力考上大学,但那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都无法通过高考,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上调整自己的计划。 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每学期都要制定班主任工作 计划,而且都既有针对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个学期的工作计划是: 一、提高知识,明确职责,加强责任感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人,是校长、教务及 学管的助手,又是学校和学生家庭的桥梁,各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

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 1、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勤奋为学,团结友爱的集体。 2、引导学生努力学好功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3、关心学生生活和健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 5、关心和帮助本班共青团组织发展工作和活动,使他们成为班级一支骨干力量。 6、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情况,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7、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协调对学生教育和管理。 二、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要想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不好的方面,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思想状况和原有知识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颁布单位】教育部 第一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 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 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 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 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 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 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 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置和 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 ;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第八条位于边远地区、民办或特殊类别的高等职业学校,在设置时,其办学规模及其相应的办学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第九条自本标准发布之日以前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有关设置标准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工作目标,以佛山市创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为统揽,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技能竞赛为推手,以中职“诊改”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狠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切实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订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各任课教师在做学科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确定重点和难点,以增强计划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有计划可依,有计划必依,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教务处组织各学部、专业教研组将继续抓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采取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和学生座谈会议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 2、教务处将认真对照佛山市创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标准,加强教学的管理和专业建设,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强优势,补短板,认真做好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学期将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严格教学纪律。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坚决杜绝旷课现象,做好课堂巡查、班务日志和实训场室登记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禁止上课特别是实训课期间学生玩手机。加大对听课检查的力度。教师每学期累计听课不得低于10节,教务处及学部及时检查登记,以避免出现作假现象。加大教学工作的检查力度,继续落实“教学巡查管理办法”,及时做好“教学巡查记录本”登记,教学部长每周五将巡查情况汇总后交教务处,教务处将不定期公布巡查情况。并分别参加各专业组教研活动,跟进、促进专业科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加强专业课教学的管理,规范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教学。各相关专业技能教师必须按照实训项目进行实训和考评,严格按专业计划组织学生实训,保证进度和质量。 3、严肃考风考纪。本学期第10周计划进行期中考试,第20周计划进行期末考试,同时计划在第4/5周举行上学期补考考试,5月份联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转段考试,在各次考核中,教师各负其责,做好命题、监考、批改等工作,共同营造学校良好的考风考纪,为改进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关于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 教发(2000〕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 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有关精神,现颁布《高等职 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见附件),请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二000年三月十五日 第一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 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 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正 式版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指导思想 抓课改,促创新;抓管理,促质量;抓常规,促规范;抓创建,促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完成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保证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率达90%以上; 2、建成1-2个职业技能加工中心、1个技能鉴定站; 3、建成1个省级示范专业; 4、实施校课程改革,在骨干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启动德育课程、文化课、专业课的课程改革;

5、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和教学业务培训; 6、加强对专业部的教学工作的督查和考核,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不发生重大教学事故; 7、教师在竞赛活动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累计不少于50次篇,其中省级以上不少于10次篇; 8、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9、强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高效的使用实验实习设备。 三、主要措施 1、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课程改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2386)

关于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的通知 教发〔 2000 〕4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 2000 〕3 号)有关精神,现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见附件 ),请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二○○○ 年三月十五日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暂行 ) 第一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 (院 )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 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 ;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 2 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 双师

型”专任教师 2 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 2 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 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 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 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 亩左右 (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 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 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 40% 左右 ( 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 以上; 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 5 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 4 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 人; 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 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 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