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资料精品复习笔记

2018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资料精品复习笔记

2018年注册会计师CPA《财务成本管理》资料精品复习笔记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第二章金融资产 (3)

第三章存货 (5)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7)

第五章固定资产 (12)

第六章无形资产 (14)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15)

第八章资产减值 (17)

第九章负债 (19)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20)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及利润 (22)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 (25)

第一章总论

●概述

1、质量要求:可比性、重要性(并非要面面俱到,例如管理费用容纳百川)、

谨慎性(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实质重于形式。

2、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一般情况)、重置成本(盘盈入账)、可变

现净值(存货期末)、现值(分期、弃置费、可回收金额、融资租入)、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之一、融资租入账价值之一等)。

3、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不是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单独可产生现

金流入流出)。

4、利得损失则是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

合收益主要5项(可供出售公允变动、持有至到期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非投资房地产转为投资公允与账面差额、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被投资主体除净损益以外的权益变动、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包含营业外收入支出。

5、Tips: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时,只需备查登记,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发

放时才影响。但如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则同时影响所有者权益和负债。

第二章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1、设置科目2个: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含有尚未发放股

利的计入应收。即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直接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处置时一并

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4、处置:如题目要求计算处置时投资收益(简单方法:现金流入包含出售款和

获取的股利-初始入账金额),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转出计入;如要求计算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则不能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在内。

●持有至到期投资

1、设置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适用于一次还本付息)。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差额计入利息调整。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可计提减值准备。按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入“投资收益”。与

实际的应收差额摊销利息调整。

4、持有至到期,如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同,则账面价值等于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设置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

2、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差额计入利息调整。股利要剔除在收购价外

3、后续计量:轻微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及其他综合收益)。大的变动可计

提减值准备。对于债务工具,后续也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只不过需要对利息收益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4、处置:处置时其他综合收益收入转出到“投资收益”。

5、Tip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计算投资收益时,用总流入-总流出。其中总流入

要减去交易费用。总流出(成本)要加上交易费用。因此,两端费用处理不同。

●金融资产减值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可计提减值;且可恢复,但不能超过假

定不计提下持续计算的摊余成本。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计提减值;计提时首先要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

益转到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可恢复,债务工具可直接反向操作,权益工具只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转回。

3、一般减值准备都可以转回(包括存货),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股权

投资减值后不得转回(原因-价值恢复可能性较小且为避免操纵利润)。

●重分类

可重分类的对象:仅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相互重分类。公允与账面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与非投转为投资房地产一致)。

Tips

1、需区分处置影响投资收益金额与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投资收益金额。

P25。

2、计算投资收益影响金额:首先看交易费用的影响(交易性)、其次看公允价

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出的影响金额;最后看交易价差(与最近一次公允价值)的影响金额。

3、准备近期出售,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准备近期出售则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持股问题:如为挣取差价且公允价值可以获得,则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近

期不打算出售且公允价值可以获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持股比例很少且决定持有至到期,则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持股比例较大且持有至到期,则为长期股权投资。

5、认股权证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章存货

●初始计量

1、外购存货:成本、税金、运费(装卸、存储)、保险。

2、加工存货:如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则缴纳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不

计入成本)。如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则计入产品成本。

3、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计入成本;自然灾害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认为原因

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4、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直接全额计入“销售费用”,不

视为存货。

●后续计量

1、成本结转方法(4种):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

一次加权平均法。

2、减值准备:与可变现净值比较。有合同价的按照合同价;超出合同数量的,

按照一般市场价比较,两者分别计提减值准备,不得相互抵消。需加工的,则视为加工完成品进行比较(不能直接视为原材料直接卖出,因为原材料本来就是用来加工产品的)。可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也可按存货类别合计计提。

减值可回转。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情形:霉烂变质、过期无价值、生产中不需要且无使用价值及转让价值的。

3、盘亏盘盈:重置成本法盘盈的,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报批后冲减管理

费用;盘亏的,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如为客观原因,净值计入营业外支出,如为认为原因,净值计入管理费用。

●Tips:

1、专门存货(特殊用途)一般采取个别计价法结转成本。

2、自然灾害停工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如为季节性停工,则应当计入成本。

3、只有管理不善,进项税额才需要转出。如果为其他原因如计算错误或自然灾

害,则进项税额可继续抵扣,只能转出原来的损失成本。

4、不同类别存货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在新的一年重新评估减值情况时可以跨

类别相互之间呢抵消。但有合同与无合同之间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扣。

P42

5、盘亏的存货,在期末必须应先行处理,不得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式。

6、生产过程中的定额损耗,计入成本,超定额的计入管理费用。存储过程中的

定额损耗计入管理费用。收发计量原因产生的存货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但其进项税额可以继续抵扣,不用转出。

7、发生永久性损害的,如尚未处置,应全额计提减值。如表述为不能带来经济

利益的,则视为处置,不通过减值渠道,而通过营业外支出通道。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包含:非合并方式(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计入成本,

交易费用也进入成本,不区分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合并方式(需要进一步区分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如没有关系的企业交易仅取得了少许股权,则视为非合并方式;如取得了合并关系,则视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企业公司制改建,按照评估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与账面差额计入“资本公

积-资本(股本)溢价”

3、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份

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对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如最终控制方之前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且含有商誉的,商誉也许计入初始成本。被合并方净资产价值为负时,成本确认为0并在备查簿中登记。对于或有事项,计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4、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分步实现控制:如为“一揽子交易”则视为一次交易。

如非,则首先根据比例享有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与原账面价值及新对价账面价值之和的差,计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对价的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成本(对价的公允

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等);对价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个别报表不做调整,合并报表确认商誉)。小于的情况下计入营业外收入(个别报表中确认)。

6、不管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发生的审计、评估等中介费用均计入当期

损益;与发行权益证券相关的费用冲减溢价;与发行债权相关的费用计入债权成本。非合并方式,交易费用则是计入成本的。

7、合并(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方式,后续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账面价值计量、

不确认损益);非合并方式,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但非同一控制合并和非合并方式在初始计量时十分相似,均采用对价的公允价值。但非同一控制合并仅在合并报表中需要调整初始成本计入营业外收入或确认商誉,在个别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根部不需要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

1、适用范围:“子公司”,但是投资主体且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除外。

2、分派现金(如为权益收益,根本不用管)收益:根据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3、减值:与享有被投资方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4、追加投资: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

价值。(不属于企业合并,而属于纯粹的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因此采用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

1、适用范围:“联营企业”、“合营企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

报表”。判断是否属于联营、合营,需要同时考虑直接持有和通过其他子公司简介持有的股权,合并报表中股权份额的确定同样如此,但在个别报表中,仅计算直接持有的股权份额。投资方如果通过风投、共同基金、信托等机构简介持有的,对该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

2、设置科目:“成本”、“损益调整”(大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其

他权益变动”

3、调整初始成本:仅交易形成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需要调整初始成本;如

对价大于,则视为商誉不做调整;如对价小于,则调整成本并计入营业外收入。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也存在调整问题,处理方法一致。

4、调整利润:首先要根据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部分对利润进行调整、同

时还要调整内部交易。账面公允不同的调整=账面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出售比例;构成业务的内部交易,全额确认利得损失,全额确认利润。调整时,还需注意折旧及投入时间节点对调整金额的影响p53

5、利润分配:利润冲减账面价值。计入“损益调整”

6、超额亏损:冲减账面价值、长期应收款、确认预计负债、账外备查登记。回

复则相反。

7、范围内持股比例增加(小结):“成本法”范围内持股比例增加,按付出对

价的公允价值和费用合计计入成本;“权益法”范围内持股比例增加,按新的持股比例继续按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差额调整(仅指新增部分,原来部分不做调整)同样确认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8、处置:部分处置时,等比例的将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转入到投资收

益当中。如剩余部分不再采用权益法核算,则应全额计入到投资收益中。9、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仅指未调整之前的数额;核算日账面价值则是调整

后的数额(记至享有的净资产份额)。

10、仅适用于两次取得都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正负商誉确定(个

别报表):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上既有营业外收入,又有隐形的商誉,这样是不可以的,必须反映综合结果,要么是综合的营业外收入,要么是综合的商誉。 1.两次投资都产生商誉的,综合的商誉就是二个商誉之和,不调账。

2.两次投资都产生营业外收入的,综合的营业外收入就是两个营业外收入之

和,只是初次的营业外收入体现为留存收益,二次投资时账务处理不对原营业外收入进行调整,确认第二次的营业外收入。 3.初次投资产生商誉,二次投资产生营业外收入的。营业外收入大于商誉的,其差额确认为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商誉大于营业外收入的,综合结果是商誉,不调账。 4.初次投资产生营业外收入,二次投资产生商誉的。商誉大于营业外收入的,其差额为商誉,所以不能出现营业外收入,应该冲销原确认的营业外收入(留存收益);商誉小于营业外收入的,差额为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应该按照商誉的金额冲销原确认的营业外收入(留存收益)。 5,若两次商誉之和为零.

则不处理。原则总结:综合看为商誉的不作调整(除非前面确认了营业外收入,说明确认错了),综合看为营业收入的需作调整,结果按差额计算。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5%上升至20%

1、成本:原来那部分的公允价值+投入部分的公允价值(包含费用);

2、调整:跟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比较,前者小的调高成本并计入“营业

外收入”。

3、投入部分公允与账面的差异计入“投资收益”;

4、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如可供出售金)也转入投资收益(因为已终止确

认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5%(或25%)上升至60%

1、成本:原来那部分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投入部分的公允价值(包含费

用);

2、如为5%金融工具,则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如可供出售金)、其他权益

变动也转入投资收益;如为后者,则是在处置时才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出。(仅此一个特殊,其他均在转换日级转出)。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60%(或25%)下降至5%

1、成本:剩余部分的公允价值。公允与账面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其他权益变动也转入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60%下降至25%

1、首先根据享有的份额与成本比较,判断是否账面价值小于享有份额。如是,

则增加初始成本,并计入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因为这种差异是以前形成的)

2、其次调整以前期间的应享有的损益,参考权益法计算数额计入留存收益(盈

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因为这种差异是以前形成的)。

3、对于现在期间应享有的损益,根据权益法计算数额计入“投资收益”

4、对于被投资企业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权益变动,不管以前期间还是现在期

间,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权益变动。

5、总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可简单视为从一开始便按照权益法在核算。

6、因其他股东增值导致持股比例下降转为权益法的,则新的比例*增加的净资

产-减少的比例*原来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合营安排

1、总共有两方主体:合营方与参与方。两方实际上会计处理完全一样。

2、合营安排认定,关键在与共同控制。共同控制-能够控制的绝不是一方;且

这种控制的组合有且只能有一组;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一方不属于共同控制。

3、合营分类:合营企业及共同经营。两者区分的实质是对净资产享有权利还是

对总资产分别享有权利。

4、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拥有所有权的方式投入的视为其自有资产处理。共同购

买投入的并共担负债的,按照份额确认。对于投资人与共同经营之间的交易,按照正常顺流逆流交易处理,仅确认其他参与方的损益。构成业务的全额确认利得损失。

5、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对企业拥有重大的影响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