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认识论角度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认识论角度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认识论角度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认识论角度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认识论角度,

1、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提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而人对存在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

培根虽然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没有完全忽视理性的作用。他主张在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婚姻。他认为,科学的认识不是象蜘蛛一样从自己肚里吐丝编织出来的;也不是象蚂蚁一样只知道搜集简单、零碎的事实经验,而应当象蜜蜂一样,既从花园里采集材料,又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和消化。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原因,才能从个别的事物上升到一般的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强调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系统地制定了认识的归纳法。培根称之为“获得知识的新工具”,实际是三表法、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分为“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排斥”这三个步骤。培根的归纳法是欧洲归纳逻辑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为近代的“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基础。但是,培根没有弄清归纳演绎的辩证关系。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从知识论角度,

提出:

1、知识的得来和证实需要借助经验。所以,经验主义者声称:知识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培根所说的“经验”,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

(2)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足够的;

(3)经验必须是全面的;

(4)必须充分估计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意义和作用。

2、培根认为:尽管由归纳法所确立的一般原则或公理具有可靠性,但是,这种以普遍性命题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原则、公理,是否具有普遍的可靠性,或者说它们的可靠性的范围如何,仍然是有疑问的。因为这些一般原则或公理,只是从一定数量的特殊事例归纳引出的,在这个范围内,它们是可靠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数量的范围,就必须通过新的例证进行考查、检验,看它们“是否只是按照那些由之把它引伸出来的特殊事例的尺度形成的,抑或它比这些事例的范围,还要更大和更广一些”。可以看出。培根已经觉察到从经验中归纳得来的原则、公理的可靠性带有两面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它由之引伸出来的特殊事例的范围内。它的可靠性是确定的;超过了这一数量的范围,它的可靠性就是不确定的。原则、公理的普遍性形式,能够帮助人们避免使知识仅仅囿于已知事物的范围,但也可能使人陷入不着实际的幻想。因此,他主张应当不断地用新的实验和例证给予检验。

培根的这种以经验和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既注重正面的例证,又注重反面的例证,较之简单枚举的归纳法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简析英国经验论的发展历程

经验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的兴起,在中世纪级之前的欧洲,人是作为神的造物而被认识的。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人文主义,打破了西方哲学长期以经营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而哲学在冲破了宗教的束缚形成了近代的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两大阵营——经验论与唯理论,它们从不同的方面集中反映了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建立起来的。与唯理论相异,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源于感觉经验。

经验论的发展经历了以培根为代表的早期;以洛克为代表的中期,以及以休谟为代表的后期三个阶段。

早期的经验论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代表,因此培根亦被称为现代经验论的开创者,培根的经验论是建立在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欧洲传统思想的批判之上的。他首先深入分析传统科学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社会根源,从而认定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存在种种弊端,没有实用性,提出了“四假象”说对社会上当时所流行的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四种偏见、幻想一一进行了批判、驳斥。批判了传统的认识论之后培根提出了一经验为认识基础的认识论,他认为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有确实性而且它应该是丰富且数量足够的。经验,尤其是科学实验是真理保证,只有将感性、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在方法论上培根提出了归纳法也就是当时科学实验的应用方法,通过广泛的搜集自然史、科学实验等的材料,并用三表法将其整理出来,最后用排斥、否定的方法来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早期的经验论除了培根的归纳法经验论之外,还有以霍布斯的机械主义为代表的经验论,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自然哲学和公民哲学所构成的,他系统地阐述了机械论的自然观,他的自然哲学也叫机械哲学,即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物体时不依赖人的思想与空间的某部分相合或具有相同的广袤,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离开一个位置同时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可感性是偶性的即外物借以在我们心中造成它自身概念的能力。霍布斯的机械主义经验论也集中体现在其社会哲学上,他认为社会是人类以契约规范的生村状态,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与同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哲学家一致,霍布斯也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上帝观念并非天赋,恐惧和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自然种子,神学传播、教育——宗教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保护其自身利益从而保护宗教传播。早期的经验论无论是培根还是霍斯皆植根于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文主义土壤之中。因此它自诞生就显示出它的反传统、反宗教的革命性无论培根还是霍布斯的经验论都鲜明地指出了人的中心地位。但是,同时培根与霍布斯的经验论又都是过于朴素的,把经验等同与科学实验的做法虽然在一定地程度上具有科学价值,但如此简单地等同,对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无疑是有所偏颇的,而机械地把自然与社会叠加多少也是有些过于急功近利的,总之早期的经验论萌芽于人文主义富饶的土壤中以人为认识的主体,以人的经验为知识起源的思想,对于笼罩在宗教经院哲学的欧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后期经验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验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于唯理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到了洛克时期经验论已经由先前的以实验代经验的早期经验论转变为对经验论进行了更为详尽的

阐发,洛克针对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白板说”体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首先洛克指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为了论证自己的论点,洛克从两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他认为天赋观念这一个假设的理由是错误的因为首先普遍的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以存在的基础,其次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同时他还认为“潜在的观念”在表述上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他做出了天赋观念在理论上市有害的结论,从而批判的唯理论的观念天赋说。针对于洛克的批判,莱布尼茨进行了反批判。他提出天赋观念并非现成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自然潜在于我们心中的洛克的分析仅只流于表面,并未了结天赋观念的真正内涵,同时他进一步提出了经验并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经验仅止于知识的机缘只有天赋观念才是真理来源,同时他亦针对洛克的心灵白板说把心灵比喻为有条纹的大理石,洛克与莱布尼茨关于天赋观念的论争从一定范围上体现了当时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论争焦点之所在。洛克的经验论是以他的双重经验说为核心的,他认为经验是产生观念的来源并把经验划分为外在的感觉经验与内在的反省经验,并视感觉、反省为观念等量齐观的来源,同时由反省存在出发设定了主动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并针对观念的复杂性把观念进行了分类,划分为简单、复杂两类并根据复杂观念的构成形式的方法进一步对其划分为相加、并列、相减关系,同时对复合观念的“实体”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批判指出抽象观念的本质仅只是名义本质即名称,洛克还区分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认为第一性的质是物体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的,而第二性的质是凭借物体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洛克由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认识到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中。观念之间的关系式观念是否相符的比较,并把知识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按照观念的内容吧知识分为了与观念同异的知识,与观念相联的知识,与观念并存的知识;其次他又按照观念之间是否复合知觉明白程度把知识划分为直觉知识、证明知识、感性知识并认为直觉知识就是词语知识,感觉只是是实在知识,他认定一切知识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之上。和霍布斯一样洛克也是社会契约论的支持者,这也是洛克民主思想的基础。和洛克同一时期的贝克莱也是这一时期经验论的另一主要代表,贝克莱的哲学建立在他“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之上,他由洛克的经验论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的唯心经验论。贝克莱的精神实体说由洛克主张的人类知识对象为观念的出发点得出了我们所知的仅是观念而非物质的结论,并认为可感事物在不被感知下存在是不合逻辑的,可感事物只存在于观念之中!为了确立精神实体的地位,贝克莱对物质实体进行了批判。首先他否定了观念是对外物的摹写反映,他认为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他也并非完全认可洛克的观念理论,在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上认为是不合逻辑的,他认为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性的质是相对而言的。贝克莱认为可感性质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因而假设实体的存在仅只抽象观念作祟而已,对于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贝克莱认为其中设定经验外在的理由并不充分。贝克莱通过对物体广延性的批判来反对唯物主义创立了他的视觉理论。首先他认为视觉与触觉存在不同的对象,视觉对象是光和颜色而触觉对象是物体的广延性,感觉是复合的,在认识过程中图像具有提示作用,可依赖于心灵的想象对广延产生联想而建立图像与印记的联系“自然作者”是上帝。这些视觉理论的提出体现了贝克莱的空间观是主观的空间观。他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批判了物质实体,贝克莱接下来就论证了精神实体的存在。首先他划分了精神实体为无限的精神实体和有限的精神实体。他认为感觉需要主体也就是心灵的存在具有实存性质,而观念之外是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除了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

的。而贝克莱的精神实体论证有反唯物的开始最终皈依到了宗教的庇护之下。当然这与贝克莱的身份背景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贝克莱否定物质实体论证精神是它的实存是有着论证上帝存在的终极目的的。作为最高的精神实体,贝克莱有世界事物存在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得出上帝存在的证明。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精神实体就是上帝,而秩序和观念都出自上帝。作为中期的经验论者而言,批判经院哲学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他们的批判更加集中在对唯理论的论争上。这一时期的经验论者都由认识论的角度入手对“经验”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且对于经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详尽的阐发,不再把经验的哲学范畴与自然科学相联系,对经验有了哲学上的界定,为经验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味地提升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重视感觉的作用,批判物质实体的实存性也为经验论转向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埋下了伏笔。

经验论发展到了后期以休谟为代表,休谟是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引导经验论走向了不可知论的泥沼。有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休谟首先区分了印象与观念,并把观念改名为知觉,并通过分析知觉论述经验论的原则。他首先根据知识呈现出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印象包括了感觉印象与反省印象,另一类为观念是印象的忠实摹写,而印象与观念的区别在于当下知觉思维的差异,一切知识皆源于感觉印象,感觉来源于是不能被认知的,因此知识是受限的。而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知识的问题上休谟与洛克一致认为知识是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并对其进行区分。他把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观念而变化。知识也因此分为了观念关系的知识即单凭思想推导出的知识和事实知识及观念以外经验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并把真理来源由此得出了观念关系的知识命题得到的必然真理以及事实知识命题得到的偶然真理,而且认定了知识仅有以上两类,和贝克莱一样休谟也论证并批判了实体存在,通过彻底的经验论原则休谟认为实体存在是不可知的。首先他认为物质实体因其不可经验而不可知,而后他同样推导认为心灵实体也是不可知的。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证更是全面体现了休谟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他认为两个观念在空间上相继出现如有重复则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因果关系仅只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形成的惯常关系。因此因果关系不能得到解释它是不可知的。休谟由经验论出发的伦理学也带上了情感主义的公里倾向,与之前的经验论相较休谟的经验论在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论证也更加严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经验论更加浓厚的唯心色彩。批判了物质实体的实存后,精神实体的存在也是收到了批判,实体的实存性受到了怀疑之后经验论最终陷入了不可知论的境地。

经验论的发展是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地完善的,由崇尚人的感觉经验出发,弘扬人性的理论,它起源于带有革命色彩的人文主义思潮,但过分的崇尚感觉经验贬抑理性的认知最终割裂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陷入了不可知论的结局。作为承接欧洲传统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思想,经验论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经验论为研究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析唯理论的发展历程

作为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哲学流派,唯理论无疑是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的。唯理论,顾名思义为崇尚理性的哲学,然西方哲学一直都是以

追求理性作为重要方向的,因此唯理论之“理”决不可仅仅视为泛泛而谈之理性。由笛卡尔之形而上学可知,唯理论的理性是具有进步性,他与在中世纪欧洲作为主流的经院哲学的理性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理性的主体是人而之前的哲学理性的主体总是神。而与唯理论同期的著名哲学流派经验论所不同的是,唯理论凭借理性作为知识的基础,是一种方法论,他批判知识的来源是经验而认定了观念天赋。产生于欧洲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早期的唯理论,因为时代的因素使得它的理论也和时代一样同时具有了人本主义的先进性和天赋观念的保守性。

笛卡尔作为唯理论的杰出代表,凭借其第一哲学为唯理论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它的“形而上学”是以超感性对象为研究对象的,并由此发展出其二元论的世界观。唯理论究其实质是一种方法论,这种崇尚理性的方法在笛卡尔处体现为普遍的怀疑,他认为一切的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而怀疑则作为考察现有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所以观念包括周围世界观念(可感观念)、身体观念、数学观念皆可以作为怀疑的对象,因此他提出哲学首先应该是研究科学方法,而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种方法。数学方法具有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来作为“普遍”数学表现。通过对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间性质和程度的相似与差异。研究顺序为首先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其次综合,最后有第一原则推到正确结论。笛卡尔的分析则是以怀疑为开端的,这也就是他的普遍怀疑的原则,他指出怀疑自身必然是不可怀疑的。而“我”作为怀疑的主体而存在,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笛卡尔提出了他的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这也是他一切理论的基石。“我思故我在”指出“我”是“思”与“在”的主体,具有同一性。“思”是包含了理性、感性、情感、反思一切意识的活动,当然在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方法论指导下我认为此“思”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怀疑。而“我思故我在”指出本质与实体之间存在了必然的联系。论证了作为理性主体的我的存在之后,笛卡尔把问题指向了作为超我存在的上帝。上帝存在的证明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他通过得到真观念的标准结论以思想的“我”为标准来论证上帝与世界的存在,首先他指出每个人有“上帝”的观念,而“上帝观念”具有无限完满性,无限完满的观念必然产生于无限完满的现实因此他得出上帝存在,而凭借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观念的终极原因保证得出了世界存在的结论即他的第三原料。同时他提出了心物二元论,他认为上帝是实体,心灵、物质却要有上帝做终极原因外也是实体。心灵的本质为思想,物质的本质为广延,二者独立存在,并不相互作用!而心灵与身体之间如果无法联系那是如何协调起来的呢?于此笛卡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介质理论——松果腺,进行沟通心灵与物质之间的活动。由此他得出物质为唯一实体。他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具有广延的根本特性。物质与空间存在同意向,绝无物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物质具有无限小包括了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物质运动只是一种机械运动形式,而宇宙则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

作为唯理论的基础代表笛卡尔在这一哲学流派所建立的理论高度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但是在这个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的时代,他的理论体系同时具备了保守与革命双重特性,这也造成了唯理论无法发展到更高高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神学的长期影响之下,他的思想史难以跳脱把上帝视为绝对完满的实体存在的,而在人文主义的熏陶之下他也提出“我思故我在”打破了以往哲学的神本思想而转向了崇尚人文主义的人本精神。无疑这是人类思想史上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然

心物二元论的提出为唯理论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无法跨越鸿沟。把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关系彻底地割裂,使得思维与物质无法联系,为了弥补这个这个巨大的裂痕他试图用著名的介质理论——松果腺来进行弥合,松果腺作为媒介联系了物质与意识似乎可以暂时缓解思维意识的矛盾问题,但是终于还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松果腺的界定首先就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而后来的唯理论的追随者们也不得不一直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进行着不断地思考,试图彻底地把它解决。

作为笛卡尔忠实的追随者斯宾诺莎提出了他自己的至善哲学,他的哲学体系和笛卡尔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也是极力推崇用数学(几何)方法解决哲学问题,而和笛卡尔一样他也信奉意识与物质是毫无联系的。

斯宾诺莎的哲学被称为至善哲学,这是因为他视获得最高的幸福为哲学的目的,由此使得道德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和更加深刻的意义,同时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作为笛卡尔的追随者他极力推崇几何的方法,认为哲学正确方面是由真观念出发并不断增加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真观念间的推理为由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在本体论问题上他提出了实体学说,认为实体是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实体有四个特性:自因性、无限性、唯一性、不可分割性。因为实体具有这些特性因此他得出了实体与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互相替换的。而神、自然实体为万物基础和本原。他进一步对实体属性进行阐发:认为实体属性为构成实体的物质的东西,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而我们仅可认识其中两种即广延与思想,作为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广延与思想彼此坚实相互独立的平行关系。实体的样式是实体的特殊状态,在别的事物内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即个别事物,它由实体通过其属性派生出而出依赖实体,样式相互间处于必然的因果关系中,作为属性派生出的样式也因为属性差异分为由广延属性派生出的有形事物系列与由思维属性派生出的观念系列。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存在必然对应的关系,因此身体与心灵活动可协调在万物本原实体的自然问题之上。所以实体总和产生自然地自然为能动自然,而个体事物总和为被动自然。作为斯宾诺莎认识论的基石——真观念的获得,他也有自己一套理论。首先他认为知识可以根据其观念的清晰度分为四类:1、有传闻和符号所得之知识;2、由表面经验所获得的知识;3、推理得到的知识;4、由传闻和符号以及表面经验所得到的知识即意见与想象。把观念进行了划分之后,对于如何认识真观念他进行了界定,首先他提出直观的认识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是一起真理的源泉、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方法论的前提,真观念的内在标志是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而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的一致性是它的外在标志。斯宾诺莎哲学以获得至善为终极目的因此他的实体学说、真观念的方法论皆为其人性论与自由学说而服务。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是以把握人的自然为前提的,他提出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是个体实现本质与人类德性的唯一基础,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也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倾向,他指出自我完满包括两个因素即自发的(如:嗜好)和自觉(欲望)的伦理善恶观并非先天存在而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关系。他的自由学说则认为自由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自然中的一切事物皆处于因果之中,无偶然的东西,一切皆为必然,没有任意的自由,自由只是对这种必然的认识。

作为笛卡尔的后来者斯宾诺莎的哲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继承了他的衣钵,依旧把物质世界与思维视为相互独立的平行关系,在方法论上提出了真理论也可视为是对笛卡尔怀疑论的发展。斯宾诺莎哲学特色在于他的目的论,即人性论和自由学说。对于人的认识、人的理性有了很高的评价。在当时的欧洲敢于肯定伦理的善恶观源于人的感觉经验无疑是对神学的一大挑战,当然这与斯宾诺莎来自封建势力相对较弱的荷兰也有一定联系。但是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由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而这种理性却是对必然的认识,因此可知他也没能摆脱对于旧式思想的束缚。而由于与笛卡尔一样割裂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试图以对照来解释二者联系也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唯理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于经验论的斗争之上。作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两个人为主义哲学流派,检验主义与唯理论通过对对方的批判而完善了自我,而唯理论后期的主要代表莱布尼茨更因为与洛克的论战而闻名。针对以往唯理论割裂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从而在认识论上出现的巨大漏洞,莱布尼茨通过对于以往实体说的批判提出了单子论。单子在概念上被认为是作为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而被提出,它具有“一”的特性即没有部分,也不可分割。它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不以自然的方式而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生灭。单子间的的关系不受外部影响而由上帝安排,并把这称为“前定的和谐”。每个单子都具有固有制的规定性,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是能动的、无形的精神实体。单子的能动性体现在它表象活动而它的精神活动则为知觉、灵魂。表象的清晰是单子等级划分的标准,最低级的单子具有细微的知觉能力构成植物;相对高级的单子构成动物灵魂;最高级的单子构成理性灵魂,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具有知觉能力。单子决定万物实体即常变常新的有机体——“世界”,单子各等级程度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区别界限。各物种间、个体间是具有连续性的。莱布尼茨以单子的连续性试图解决唯理论一直以来所割裂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心灵与身体以特别密切的关系相互依存。而后他用神正论来解释了伦理问题,认定自由与必然和恶的产生歧义问题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必然与自由是一种逻辑关系,必然等同于必然理由,自然等同于充足理由,物理的恶语伦理的的恶都是上帝创造的和谐秩序本质都是善的,而物理的恶则是凭借自然的秩序带来的惩罚,并非对人的有意伤害,其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间相互补偿的平衡。而伦理的恶事为衬托善而存在的。人有选择善恶的能力,并因为自身选择得到上帝的报偿与惩罚。

一直在革命与保守间摇摆的唯理论,终因其自身体系的问题,而为莱布尼茨借助单子间联系的问题推回了神学的传统。表面上意识与物质的问题被莱布尼茨用“前定的和谐”所解决。然“前定的和谐”就其本质来说也只是前定论的一种阐发而已。神正论视恶的产生式为了证明神的正确性终于使得唯理论离开了人文主义的革命阵营。

纵观唯理论的发展,起源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崇尚人文理性,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个人意识决定论的革命理论。但是心物二元论却导致了物质意识间不可跨越的鸿沟,而最后却不得不采用“前定的和谐”来弥合这个矛盾,重回到了神学的殿堂。但是在人文主义方兴未艾、基督教神学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宗教色彩,张扬人的理性却是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的,不仅为向来作为主流的基督教哲学敲响了警钟,也为后来西方哲学向着崇尚人文理性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最新马哲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哲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 (二十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论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史因素辩证地结合起来,从劳动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相分化的标志,又是推动主客体不断实现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与根本思想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社会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性因素。这种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和文化的世界。人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社会传递物,使人们反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不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方式,一代代的继承和发展着,每一代人都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对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

由实践决定的。 (二十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彻于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自觉的把这一原则看作是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唯心主义认识论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这就割裂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发生的客观依据,陷入了客观随意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其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不相信人类为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因此,肯定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主体在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首先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

唯物论认识论知识点

唯物论认识论知识点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 理) 一、哲学原理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 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 作用。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设问方式+答案组合】 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2+3 真理的特点和从真理的角度出发 实践性,客观性 4+5 追求真理 5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追求真理的角度 2+5看材料

用实践的观点 1+2+3 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出发 2-(1,2,3,4) 二、练习题训练: 1、(全国卷二2018-40)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挖据水着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国和实验室,解决了杂文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稽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起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来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着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师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稽技术培调班50多期,培调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者,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试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试卷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 1.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二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2.“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5.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7.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菊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高中政治必修四 专题二 唯物论 认识论

专题二唯物论和认识论 【知识体系构建】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记住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理解一个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3、明确意识活动的特征和能动作用。 4、识记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表现 5、领会真理的三性: 6、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7、重点把握五对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核心考点归纳1】辩证唯物论 1.把握两组基本概念:哲学的物质概念和运动概念 (1)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物质的含义:哲学上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如下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立足客观物质世界,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哲学的运动概念。 ①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精神运动和社会运动等。 ③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个统一体,不可分割。A.运动对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B.物质对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错误倾向:否认物质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主观能动性 (一)是什么: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精神状态 (二)为什么: (三)怎么办: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含义及表现 2、尊重、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3、尊重客观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4、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解放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承认、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3、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积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让规律为人类服务。反之…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消灭;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2、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条件出发,利用规律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认识 Ⅰ.认识的根本任务 (一)是什么: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为什么: 1、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其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么办: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Ⅱ.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一)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 (二)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化、拓展、发展 Ⅲ.科学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创新 三、实践(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Ⅰ.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Ⅱ.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 2、作用: ①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②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③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3、现实意义: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②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内容: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 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2、作用: ①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1.主观能动性原理 基本观点】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积累正确主观因素 【方法论】人类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规律客观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区别①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从获得途径看,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理性认识是通过人的理性思维来把握;③从认识的程度和水平看,感性认识的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④从认识的作用看,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具有更大的作用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辨证统一的关系。第一,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第二,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的因素,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相统一的。 【方法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区别的,所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所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可能的。 3.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原理 【基本观点】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真理与科学理论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重视学习科学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4、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原理 [原理内容]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第二,要经过思考作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方法论] 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既要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又要反对不善于思考、不经过思考就盲目下结论的经验主义。既不做实践上的懦夫,又

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分别包括什么

“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分别包括什么 唯物论:物质和意识、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 辩证法: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创新等 认识论:实践观、认识观、真理 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地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精神状态。 4.从实际出发:(1)原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2)全面、辩证地把握实际。(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①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②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①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②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因果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②方法论:承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在性能状态上会相互影响。②方法论: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发展观: 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①要把事物的发展如实看作一个过程;②要分清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地位;③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成长。 ⑵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内因,又要重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⑶发展的状态:①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方法论: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 ⑷发展的趋势:①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②方法论: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与改革大业紧密联系,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矛盾观(全面的观点):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①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①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②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转化。②方法论: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也就是遵循从特殊——普遍,再由普遍——特殊的认知秩序。

唯物论及认识论知识点整理

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运动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如慧能的“仁者心动”,毕尔生的“万物只在概念中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提示:形而上学要么否认运动,要么只承认机械运动)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

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 1.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易变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客观性为前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2)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意识 1.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1)特点: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表现: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论 一、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

高中政治必修四唯物论认识论复习

必修四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 1.(2016·南通二模) 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016·纪元中学月考)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出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2016·仙游一中)“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3年考研 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的具体应用部分,在奠定了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后,认识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需要我们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改造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章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落脚点。 因此,在这一章中认识和实践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在联系前面我们学到的实践观,基本上就构成了哲学部分分析题中涉及“怎么做”相关设问的答题范围。 所以综合这部分的内容特点,需要我们将这部分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部分(以及最后两者的统一)和物质观综合复习。对于认识的发展规律和真理价值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则需要我们的识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此知识点包含五方面的内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认识的发生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的发展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do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复习资料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性认识。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认识的发展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过程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发展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他相关知识点: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4.真理的特点: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论。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6.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条件性(主体、客体)、上升性和无限性。条件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2019-07-19 “”复习资料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性认识。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认识的发展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过程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

第七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七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七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基本原理总结: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

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因为:①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②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认识总是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从深度上讲,人们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人们的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人们的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反对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 4.【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点:认识 1 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 概念: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再现。 3 特点:反映特性,反映了摹写性与客观性 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二者不可分割,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只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反复性 发展性,无限发展 4 分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二者的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第二点:实践的观点 1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2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3基本的要素: ①主体: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②实践客体: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分为天然客体,人工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 体,物质性客体,精神性客体等 ③中介: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4 特点: ⑴直接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5 基本类型: A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C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第三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表现: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点:真理 1特点客观性,是其本质属性。即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