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第38卷第5期2008年10月 日用化学工业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Cos metics

Vol 138No 15

Oct .2008收稿日期:2008-03-12;修回日期:2008-05-16

作者简介:王惠敬(1982-),女(汉),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电话:(0351)4070043,E -mail:m irr or928@1261com 。通讯联系人:王佩维,教授级高工,电话:(0351)2023927。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

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王惠敬,王佩维,关景才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得到了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经过对质谱图解析确定了各组峰的族组成归属和烷基碳数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使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得到分离,并结合质谱分析结果和族组成的极性规律判断出各组峰的族组成归属。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A 段和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各族组成的质量分数,相对标准偏差

0158%~4172%,各族组成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了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重烷基苯磺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喷雾质谱法;族组成

中图分类号:T Q423111+5;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03(2008)05-0336-05

Deter m i n ati on of group co mpositi on of sodi 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 by

HP LC and electron spray i on i zati on -mass spectro metry

WANG Hui -jing,WANG Pei -wei,G UAN Jing -cai

(China Research I nstitute of Daily Che m ical I ndustry,Taiyuan 030001,China )

Abstract:Molecular distributi on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 was obtained by electr on s p ray i oni 2zati on -mass s pectr ometry (ESI -MS ).Thr ough the analysis of mass s pectra,the gr oup compositi on and carbon nu mber distributi on of each peak gr oup were identified .U sing HP LC,constituents of each gr oup were separated .By co mbining the ESI -MS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polarity rule of all gr oup co mpositi on,the nor malizati on of each gr oup was confir med .Mass fracti on of each gr oup compositi on of s odiu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 (fracti on A and fracti on B )were obtained by area nor malizati on method .The standard

deviati on was found as 0158%~4172%.The mass fracti on of each constituent shows good linearity with the

corres ponding peak area .

It shows that the use of area nor malizati on method in this case is feasible .

Key words: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high perf or mance liquid chr omat ography;electr on s p ray

i onizati on -mass s pectr ometry;homol ogue gr oup

驱油剂用重烷基苯是脱氢工艺法(UOP 法)合成洗涤剂用烷基苯的副产物,又称高沸物(360℃~470℃),组成十分复杂,除含有单烷基苯外,还含有二烷基苯、二苯烷、多烷基苯、多苯烷以及二烷基

茚满和萘满等[1]

。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组成也同样相

当复杂,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其进行精细的质谱分析发现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的有机化合物组成[2]

,产品的组成和性能不稳定,从而导致不同批次产品的驱油效果差异很大,有时不得不在现场对每

批产品进行配方调整[3]

。研究结果表明,重烷基苯

?

633?

 第5期 王惠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分析与检测

磺酸盐复配后存在明显的界面张力协同效应[4]。因

此,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杂性有利于其在油田三元复

合驱中的应用,且确定其组成和含量对其应用和产品

质量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对如此复杂的

物质分离提纯确定每种成分困难相当大,重烷基苯不

但包含极性相差不太大的几类化合物,而且每类物质

还含有一系列的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5],所以在对

重烷基苯及其磺酸盐的研究中常引入“族组成”的

概念来表示一类物质[2,3,5,6]。文献[2,3,5,6]采

用柱层析法将重烷基苯分离成6个族组成,并通过折

光指数、紫外、红外、电喷雾质谱等方法确定各族组

成的成分。

作者首先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得到重烷基苯磺酸钠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由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出峰规

律计算出不饱和度,进而推知其通式并确定其族组成

和烷基的碳数分布情况;接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

合适的色谱条件下使重烷基苯磺酸钠的各族组成得到

良好的分离,并依据电喷雾质谱所确定的族组成和各

族组成的极性规律,确定色谱峰的族组成的归属,用

面积归一化法得到了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的质量

分数。

1 实验部分

111 仪器与试剂

LC-5500系列液相色谱仪(包括高压泵、可变

波长紫外检测器、色谱工作站),北京市东西电子技

术研究所;Venusil XBP-C

18

色谱柱(416mm×

250mm,5μm),美国安吉拉公司(Agela Technol ogies

I nc);754PC型Spectru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

光谱仪器有限公司;W aters Z MD4000型电喷雾质谱

仪,美国W aters公司。乙腈,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高氯酸钠(NaCl O

4?H

2

O),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

司;甲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实验用水为自制超纯水。

A段和B段样品为不同温度范围馏分的重烷基苯分别磺化的产物,其中A段样品组成以单烷基苯磺酸钠为主,B段样品组成以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主,由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提供。

112 电喷雾质谱条件

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毛细管电压:3k V;萃取器电压:5V;去溶剂化温度:250℃;m/z扫描范围:50~1000;溶剂:V(甲醇)∶V(水)=1∶1,加质量分数011%乙酸。113 色谱条件

Venusil XBP-C18色谱柱(416mm×250mm, 5μm);流动相:V(乙腈)∶V(水)=60∶40或70∶30,含011mol/L NaCl O

4

;柱温:4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5n m;流速:110mL/m in;进样量: 20μL。

2 结果与讨论

211 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电喷雾质谱分析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

初兴起,对鉴定难挥发甚至不挥发极性强的热不稳定的大分子化合物非常有效,其特色为在ESI离子化过程中,上述化合物很少产生碎片峰,只呈现试样本身的分子离子峰[7]。前人[7-9]的研究表明,由于没有复杂碎片峰的干扰,ESI-MS对分析烷基苯磺酸盐试样很有利。采用ESI-MS可直接测定重烷基苯磺酸钠样品,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重烷基苯磺酸钠的

极性较大,在ESI-MS图上呈现较强的[n M

r

+ Na]+准分子离子峰系列[2],M r是对应的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经过对ESI-MS谱图的解析,计算出各组峰的不饱和度,进而推知它们的通式,从而判断出各组峰的族组成归属,并推算出对应的烷基碳数分布。

图1是A段重烷基苯磺酸钠样品的ESI-MS图。m/z=371、385、399、413以及427是一组相对分子

质量相差14的同系物峰,其出峰规律为[M

r

+ Na]+,M r-102是与磺酸钠相对应的烷基芳基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烷基芳基部分对应的通式为

C

n

H2

n-6

,代表单烷基苯或二烷基苯,烷基碳数分别为12、13、14、15、16。该组峰不是呈正态分布,

而是有两个极大值,显然有两种物质存在,其中C

13的单烷基苯磺酸钠含量占绝大多数,而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较少,可能还与单烷基苯磺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些重叠。单烷基苯磺酸钠和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析数据与文献[2,7,11]相吻合。图中与m/z= 231对应的峰为烷基碳数为2的单烷基苯磺酸钠的碎片峰,在文献[7]中已被认定为线型ABS的特征碎片峰。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一组m/z相差14的峰约为747、761、776、789,考虑到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可能是[2M

r

+Na]+或二磺化物的分子离子峰,其相对应的烷基芳基部分相对分子质量应减去两个磺酸钠基和一个钠,得到的烷基芳基部分通式为

C

n

H2

n-12

,代表烷基萘。

?

7

3

3

?

分析与检测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第38卷

 

图1 A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电喷雾质谱图

Fig 11 ESI -MS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 (fracti on A )

图2是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样品的ESI -MS 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B 段样品比A 段样品复杂得多,每一个小峰都代表一种可能的物质,所以文章中仅解析主要峰的大致归属。图2中m /z =385、413、427、441、455、469、483、497、511、525、539以及553是一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同系物峰,其出峰规

律为[M r +Na ]+

,M r -102是与磺酸钠对应的烷基芳基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烷基芳基部分对应的通式为C n H 2n -6,代表单烷基苯或二烷基苯,烷基碳数分别为13、15、16、17、18、19、20、21、22、23、24以及25。该组峰也不是呈正态分布,而是有两个极大值,显然有两种物质存在,而二烷基苯与单

烷基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也会重叠。对单烷基苯磺酸钠和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析数据也与文献[2,7,11]相吻合。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组峰m /z =231、259以及273分别对应于烷基碳数为2、4以及5的单

烷基苯磺酸钠的碎片峰,而m /z =219、299的峰可能对应其他的碎片峰。从图2还可以看到其中有一组含量很少的m /z =601、615、629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同系物峰,其对应的烷基芳基部分的通式为C n H 2n -14,代表烷基二联苯。相对分子质量超大的一

组m /z 约为859、873、887以及943的峰,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代表的可能为多环芳烃多磺化的物质,比较复杂

图2 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电喷雾质谱图

Fig 12 ESI -MS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 (fracti on B )

?

833?

 第5期 王惠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

分析与检测

212 重烷基苯磺酸钠族组成的HP LC 分析

2121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将A 段和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样品分别配制成0105mg /mL 左右的甲醇溶液,在190nm ~300n m 进

行紫外全波长扫描。得到A 段样品紫外光谱图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210nm ,B 段样品紫外光谱图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414nm ,综合考虑,最后确定分析重烷基苯磺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 。

21212 洗涤剂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的HP LC

分析

通过对流动相组成、比例、离子添加剂等条件的优化,确立了分析LAS 的较佳色谱条件。流动相:V (乙腈)∶V (水)=60∶40,含011mol/L NaCl O 4;柱温:40℃;紫外检测器波长:225n m;流速:110mL /m in;进样量:20μL 。在该条件下,LAS 在22m in 内得到满意分离效果,如图3所示。所确立的色谱条件能使C 10~C 13的LAS 不同烷基链长的同系物完全分离,相同碳数异构体也有部分分离,证明流动相的选择合理、分离效果好

图3 LAS 标准样品的HP LC 谱图

Fig 13 HP LC s pectru m of standard LAS sa mp le

21213 重烷基苯磺酸钠HP LC 谱图的定性分析

根据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的高效液相色

谱分析的研究基础,又因为A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主要以单烷基苯磺酸钠为主,选定其色谱分离条件与LAS 相同。在该条件下,A 段样品在24m in 内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共分为三组峰,如图4所示。已知重烷基苯各族组成依据极性规律在硅胶柱上的流出顺

序为二烷基苯、单烷基苯、烷基萘、多苯烷[1,4,6]

,而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柱上应与其流出顺序相反。张

越等[3]

得出重烷基苯磺酸盐各族组成的HLB (hydr o 2philic -li pophilic balance )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多苯

烷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单烷基苯磺酸盐、二烷基

苯磺酸盐。HLB 值越小,亲油性就越强,极性也就越小,在HP LC 上的出峰就越晚。211中ESI -MS 分析得出了A 段样品的族组成,再由极性规律判断出各组峰的族组成归属,结果表明:第1组峰为烷基萘磺酸钠;第2组峰为单烷基苯磺酸钠;第3组峰为二烷基苯磺酸钠

图4 A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HP LC 谱图

Fig 14 HPLC s pectru m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

(fracti on A )

在对A 段样品HP LC 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动相极性进行调整,确定对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较佳分离条件为:V (乙腈)∶V (水)=70∶30,含011mol/L NaCl O 4,其他条件不变。B 段样品在50m in 内得到分离,被分为三组峰,见图5。由于B 段样品的成分非常复杂,这点从它的ESI -MS 谱图上就可以看到,故仅根据重烷基苯磺酸钠族组成的极性规律和211中对B 段样品族组成的ESI -MS 谱图分析结果判断出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HP LC 谱图各组峰的族组成归

属,结果为:第1组峰为烷基二联苯及多环芳烃类磺酸钠,统称为多苯烷磺酸钠;第2组峰为单烷基苯磺酸钠;第3组峰为二烷基苯磺酸钠

图5 B 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HP LC 图

Fig 15 HPLC s pectru m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

(fracti on B )

?

933?

分析与检测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第38卷 

21214 HP LC法测定重烷基苯磺酸钠族组成的质量分数

21213确定了A段、B段重烷基苯磺酸钠HP LC 谱图三组峰的族组成归属,用面积归一化法对三组峰积分得出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的质量分数,并在相同的情况下重复进样6次,求得标准偏差(σ)和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验证方法的精密度,详见表1、表2。结果表明,A段样品三个族组成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39、0143、0129,变异系数分别为2189%、0158%、2147%。B段样品三个族组成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12、0137、0138,变异系数分别为4172%、0196%、0164%。方法的精密度较高,重复性较好。

表1 A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含量和精密度实验

Tab11 Group compositi on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fracti on A)and p recisi on tests

重复次数

123456

平均

w(烷基萘磺酸钠)/%14127131381318313125131291317013162 w(单烷基苯磺酸钠)/%74123751087319674185741847418174163 w(二烷基苯磺酸钠)/%11150111541212111190111871114911175

表2 B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含量和精密度实验

Tab12 Group compositi on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fracti on B)and p recisi on tests

重复次数

123456

平均

w(多苯烷磺酸钠)/%2155217821442156214621542156

w(单烷基苯磺酸钠)/%37143371903812138114371533813037192

w(二烷基苯磺酸钠)/%60102591325913559130601015911659153 21215 HP LC法测定重烷基苯磺酸钠族组成的线性关系

将A段重烷基苯磺酸钠样品配制成8416mg/L、16912mg/L、25318mg/L、33814mg/L4个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分别进样,得到不同质量浓度下各族组成的峰面积,进而得到各族组成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3。同样,将B段重烷基苯磺酸钠配制成63616mg/L、1061mg/L、1591mg/L、2122mg/L4个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分别进样,得到B段各族组成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4。结果表明,两段样品的各族组成质量浓度与峰面积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面积归一化法可以作为对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质量分数的测定依据。

表3 A段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的线性关系

Tab13 L inearity of corres ponding gr oup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fracti on A)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烷基萘磺酸钠y=778185x+671215019964单烷基苯磺酸钠y=429616x+40432019975二烷基苯磺酸钠y=644196x+12997019946

表4 B段重烷基苯磺酸钠各族组成的线性关系

Tab14 L inearity of corres ponding gr oup of s odiu m heavy

alkylbenzene sulf onate(fracti on B)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多苯烷磺酸钠y=11519x-851113019686单烷基苯磺酸钠y=171514x-50388019973二烷基苯磺酸钠y=261317x-832517019988

3 结论

用电喷雾质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分析了三采复合驱油剂用A段和B段重烷基苯磺酸钠的族组成和各族组成的质量分数,方法快速、有效、重复性好。确定了这种组成十分复杂的表面活性剂的族组成,了解了不同族化合物的量,对三元复合驱油剂的配方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生产企业中间控制重烷基苯馏分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佩军.重烷基苯综合利用报告[J].精细石油化工,1998(5):8-

11.

[2]王萍,王佩维,张高勇,等.电喷雾质谱对重烷基苯的族组成分析

与结构鉴定[J].分析化学,2005,33(9):1219-1222.

[3]张越,张高勇,王佩维,等.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性质和驱油机

理[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2):161-165.

[4]郭东红,张雅琴,崔晓东,等.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

性剂的协同效应[J].应用化学,2003,20(1):86-88.

[5]王萍.重烷基苯的分析鉴定及其磺酸盐的性能表征[D].太原:中

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2005.

[6]朱友益,沈平平.三次采油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能及应用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刘兰珍,王瑛,吕强,等.烷基苯磺酸盐的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和碰

撞活化解离质谱-质谱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1,20(3): 65-67.

[8]宗丽平,刘庆梅,李凌云.直接进样电喷雾质谱分析烷基苯磺酸盐

[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4,10(3):183-186.

[9]宗丽平,耿杰,徐艳姝,等.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分析

烷基苯磺酸钠[J].精细石油化工,2007,24(3):72-74.

[10]曲景奎,朱友益,隋智慧,等.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

究[J].化工进展,2003,22(2):126-129.

[11]崔正刚,邹文华,张天林,等.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及其在提高

石油采收率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25(4):339-345.

?

4

3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过30位科学家家因为它而获得诺贝尔奖,其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众多的应用领域。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柱色谱: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的与否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

(推荐)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不同来进行分配的。 ①液-固色谱法的作用机制 吸附剂:一些多孔的固体颗粒物质,其表面常存在分散的吸附中心点。 流动相中的溶质分子X(液相)被流动相S带入色谱柱后,在随载液流动的过程中,发生如下交换反应: X(液相)+nS(吸附)<==>X(吸附)+nS(液相)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X(液相)和溶剂分子S(液相)对吸附剂活性表面的竞争吸附。 吸附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K值较小:溶剂分子吸附力很强,被吸附的溶质分子很少,先流出色谱柱。 K值较大:表示该组分分子的吸附能力较强,后流出色谱柱。 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解吸平衡,就是液-固色谱分离的基础。 ②液-固色谱法的吸附剂和流动相 常用的液-固色谱吸附剂:薄膜型硅胶、全多孔型硅胶、薄膜型氧化铝、全多孔型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一般规律:对于固定相而言,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铜)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配比k较小,保留时间较短;但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之间的作用力很强,分配比k大,保留时间长。 对流动相的基本要求: 试样要能够溶于流动相中 流动相粘度较小 流动相不能影响试样的检测 常用的流动相:甲醇、乙醚、苯、乙腈、乙酸乙酯、吡啶等。 ③液-固色谱法的应用 常用于分离极性不同的化合物、含有不同类型或不;数量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的异构体;但液-固色谱法不宜用于分离同系物,因为液-固色谱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选择性不高。 2.液-液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 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①液-液色谱法的作用机制 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小的组分较难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大的组分容易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液-液色谱法与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相同,均服从分配定律:K=C固/C液 K值大的组分,保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 ②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用极性物质作固定相,非极性溶剂(如苯、正己烷等)作流动相。 反相分配色谱用非极性物质作固定相,极性溶剂(如水、甲醇、己腈等)作流动相。

实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破解版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 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 色谱分离与在线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分析化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因其衍生出的相关产品也日益丰富。对色谱工作者来说,在面对具体方法开发中如何获得适当的分离度则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仅从网络上的资源收集简要介绍反相液相色谱法的建立思路。 一、 基本术语基本术语 读者可跳过本部分内容,直接阅读实例讲解部分 在评价色谱分离的品质时,通常用以下相关术语来反映色谱特征(如图1.): 图1. 典型色谱图 1. 保留因子(k): t t t k R ?= (1) 用于反映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性质,跟化合物性质有密切关系。如图1,设t R1 =3.65min, t 0 =1.20min, 则峰1的保留因子为:(3.65-1.20)/1.20=2.04 2. 拖尾因子(T f )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 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 a b a f W W W T 2+= (2) 图2. 典型拖尾峰 在理想情况下,色谱峰为高斯型对称峰,其拖尾因子为1.0,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化合物的二次保留等其他因素,色谱峰大多会呈现一定程度的拖尾。如图2中,该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可计算得:{(41.5-37.0)+(37.0-35.0)}/{2*(37.0-35.0)}=1.63. 3. 理论塔板数(N )

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实例讲解) 2010?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3. 峰高与峰宽的关系 2(16W t N R = (3) 或 2( 54.55 .0W t N R = (4) 注意:在上式中W 为图3中的W b ,为基线峰宽(4σ),W 0.5 为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 h (2.335σ), 并非峰宽的一半(2σ)。 设图1中峰1的基线峰宽为0.25min, 则塔板数为:16*(3.65/0.25)^2=3410 4. 分离因子(α) 10 212t t t t k k R R ??= =α (5) 又称两个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只有当α>1时,两个色谱峰才有分离的可能性。 设在图1中峰2的保留时间为6.50min, 则分离因子为: (6.50-1.20)/(3.65-1.20)=2.16

第十四章--交叉表分析法(课件)

多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交叉表分析法 一、交叉表分析法的概念 交叉表(交叉列联表) 分析法是一种以表格的形式同时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的联合分布及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此表格反映了这些只有有限分类或取值的离散变量的联合分布。当交叉表只涉及两个定类变量时,交叉表又叫做相依表。 交叉列联表分析易于理解,便于解释,操作简单却可以解释比较复杂的现象,因而在市场调查中应用非常广泛。 频数分布一次描述一个变量,交叉表可同时描述两个或更多变量。交叉表法的起点是单变量数据,然后依研究目的将这些数据分成两个或多个细目。 下面是一个描述交叉表法应用的例子。 某保险公司对影响保户开车事故率的因素进行调研,并对各种因素进行了交叉表分析。 表1 驾驶员的事故率 然后,在性别基础上分解这个信息,判断是否在男女驾车者之间有差别。这样就出现了二维交叉表2。 表2 男女驾驶员的事故率 高。但人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而否定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即男士的事故多,是因为他们驾驶的路程较长。这样就引出第三个因素"驾驶距离",于是出现了三维交叉表3。 表3 不同驾驶距离下的事故率 有证明男士和女士哪个驾驶得更好或更谨慎,仅证明了驾车事故率只与驾驶距离成正比,而与驾驶者的性别无关。 二、两变量交叉列联表分析 例如,研究城镇居民在某地的居住时间与其对当地百货商场的熟悉程度之间

的关系,对“居住时间”和“熟悉程度”这两个变量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如表4所示。 间低于30年的居民比居住时间在30年以上的居民似乎更熟悉百货商场。进一步计算出百分比,则可以看得更直观一些。见表5。 表5 居住时间与对百货商场的熟悉程度的交叉列联分析(%) 行百分比与列百分比的选择取决于哪个变量是因变量哪个变量是自变量。一般的规则是,在自变量的方向上,对因变量计算百分比。 以表5为例,居住时间为自变量,对商场的熟悉程度为因变量,因而可以对各居住时间分别计算熟悉程度的百分比。由表5可见,53.6%的居住时间低于13年的人和60.9%的居住时间在13年~30年的人都熟悉该商店,而只有32.9%的居住时间在30年以上的人熟悉该商店。看来,同样住在该地区的人,居住时间越长,对购物环境反而更不熟悉。这个结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个地方居住很长时间的人一般相对来说更没有动力去熟悉该商场。 如果我们在因变量的方向上对自变量计算百分比(如表6所示),则显然没意义。 表6暗示,对当地商场不熟悉会影响居民在该地的居住时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居住时间与对百货商场的熟悉程度之间的联系可能受第三变量的影响,例如年龄。居住时间越长的人可能年龄越大。尽管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此不是影响因素,但由此可见需要检查第三因素的影响。 三、三变量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引入第三变量后再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则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1)剔除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原先两变量间的关系更单纯。例如,在表7中,仅分析婚姻状况和衣服支出水平这两个变量时,从数字上看未婚者在衣服支出方面比已婚者更高一些。但引入变量性别以后,发现对于男性来说,已婚者与未婚者在衣服支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女性未婚者与已婚者,在衣服支出方面的差异则很明显。见表8。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此帖与GC版的对应,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了解LC 主要内容包括: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2.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知识介绍(1——13楼) 3. 高压液相色谱HPLC发展概况、特点与分类 4. 液相色谱的适用性 5.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概述 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信号或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样品不需气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在《中国药典》中有5 0种中成药的定量分析采用该法,已成为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法和液-固色谱法;按色谱原理不同可分为分配色谱法(液-液色谱)和吸附色谱法(液-固色谱)等。 目前,化学键合相色谱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在液-液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相,不易流失是其特点,一般认为有分配与吸附两种功能,常以分配作用为主。C18(ODS)为最常使用的化学键合相。 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不同,液-液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当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正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当流动相

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反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非极性物质或中等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 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采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系统组成: (一)高压输液系统 由贮液罐、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过滤器、梯度洗脱装置等组成。 1.贮液罐 由玻璃、不锈钢或氟塑料等耐腐蚀材料制成。贮液罐的放置位置要高于泵体,以保持输液静压差,使用过程应密闭,以防止因蒸发引起流动相组成改变,还可防止气体进入。2.流动相 流动相常用甲醇-水或乙腈-水为底剂的溶剂系统。 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脱气,否则很易在系统的低压部分逸出气泡,气泡的出现不仅影响柱分离效率,还会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脱气的方法有加热回流法、抽真空脱气法、超声脱气法和在线真空脱气法等。 3.高压输液泵 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以完成流动相的输送任务。对泵的要求是:耐腐蚀、耐高压、无脉冲、输出流量范围宽、流速恒定,且泵体易于清洗和维修。高压输液泵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两类,常使用恒流泵(其压力随系统阻力改变而流量不变)。 (二)进样系统 常用六通阀进样器进样,进样量由定量环确定。操作时先将进样器手柄置于采样位置(L OAD),此时进样口只与定量环接通,处于常压状态,用微量注射器(体积应大于定量环体积)注入样品溶液,样品停留在定量环中。然后转动手柄至进样位置(INJECT),使定量环接入输液管路,样品由高压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中。 (三)色谱柱 由柱管和填充剂组成。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柱内填充剂有硅胶和化学键合固定相。在化学键合固定相中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又称ODS柱或C18柱)、辛烷基硅烷键合硅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 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 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 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 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 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速液相色谱(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分离度液相色谱(high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等。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侧物所含有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发展历史

质谱试题及答案

质谱 一、选择题 1.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 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2) (1)从大到小(2)从小到大(3)无规律(4)不变 2. 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2) (1)偶数(2)奇数(3)不一定(4)决定于电子数 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3) (1)1∶1∶1 (2)2∶1∶1 (3)1∶2∶1 (4)1∶1∶2 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2) (1)α-裂解(2)I-裂解(3)重排裂解(4)γ-H迁移 5.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3) (1)M+2 (2)M-2 (3)M-8 (4)M-18 二、解答及解析题

1.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发生的断裂过程,会形成具有单位正电荷而质荷比(m/z)不同的正离子,当其通过磁场时的动量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其在磁场的偏转度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答:根据公式m/z=B2R2/2E可知,m/z越大,动量越大。 m/z值越大,偏转度越小。 2.带有电荷为e、质量为m的正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被电位V所加速,其速度达υ,若离子的位能(eV)与动能(mυ2/2)相等,当电位V 增加两倍时,此离子的运动速度υ增加多少倍? 答:由公式eV=1/2mv2,当V增加两倍时,此时的离子的运动速度v 增加为原来的√2倍。 3.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离子源进入电位为E的静电场后,由于受电场作用而发生偏转。为实现能量聚焦,要使离子保持在半径为R的径向轨道中运动,此时的R值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eV=mv2/R R=mv2/eE,由此可知,此时的R主要受静电场强度的的影响。 4.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电场进入强度为H的磁场后,受磁场作用,再次发生偏转,偏转的半径为r,此时离子受的向心力(Heυ)和离心力(mυ2/R)相等,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由题意有Heυ= mυ2/r,m/e=Hr/υ=H2r2/2V 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磁场强度、半径r以及电场电位V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用常压输送流动相的方法为经典液相色谱法,这种色谱法的柱效能低、分离周期长。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方法。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下列主要优点:①应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µ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传质阻抗小,柱效高,分离效率高;②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流速快,一般试样的分析需数分钟,复杂试样分析在数十分钟内即可完成;③广泛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灵敏度。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固定相,有多种不同的分离模式,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下面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有关知识,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 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硅胶,流动相一般使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在吸附色谱中,不同的组分因和固定相吸附力的不同而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大、固定相的吸附力越强,则保留时间越长。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则组分的保留时间越短。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chromatography) 液-液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分离时,组分溶入两相,不同的组分因分配系数(K)的不同而被分离。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而制成的,使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简称键合相色谱法)可以用分配色谱的原理加以解释。键合相色谱法在HPLC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法。 按照固定相和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配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两类。 1.正相色谱法(normalphasechromatography) 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正相色谱法。氰基键合硅胶、氨基键合硅胶等极性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正相色谱常用的固定相,正相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在正相色谱中,极性小的组分由于K值较小先流出,极性较大的组分后流出。正相色谱法用于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的分离。 2.反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chromatography)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分配色谱法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简称为反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使用非极性固定相,最常用的非极性固定相是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还有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等。流动相常用水与甲醇、乙腈或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在反相色谱中极大的组分因K值较小先流出色谱柱,极性较小的组分后流出。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增加,流动相极性减小,洗脱力增强。反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 离子对交换色谱法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的色谱方法,组分因和离子交换剂亲和力的不同而被分离。柱填料含有极性可离子化的基团,如羧酸、磺酸或季铵离子,在合适的PH值下,这些基团将解离,吸引相反电荷的物质。由于离子型物质能与柱填料反应,所以可被分离。样品中不同的组分因离子交换平衡常数的不同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有时也加入少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四氢呋喃、乙腈等,以增大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流动相的PH值影响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对弱酸或弱碱性的被分离组分,流动相的PH值还会影响其电离状况,流动相的PH值必须使待分离组分处于离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简称柱效)。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 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 h/2),按n=5.54(t R/W 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R)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一、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液液、液固、离子交换、尺寸排阻)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二者相对运动时候,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得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二、适用范围 高沸点、热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样品、生化样品三、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 四、仪器组成 流动液贮存提供脱气,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控制记录系统贮液瓶、高压泵、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记录仪 五、仪器选择 由实验条件确定是选用二元高压还是四元低压、一般来说,二元高压的准确度较高。四元低压是先将样品按比例混合再泵入,而二元高压是先泵入不同比例的溶剂再混合。确定采用的脱气系统,一般采用在线脱气。确定进样方式,人工手动六通阀进样,还是进样针自动进样,一个适用于少量样品,一个适用于大量样品。 选择检测器,如果是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的可用紫外可见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可选用荧光检测器,对于离子可采用电导检测器。 六、实验条件优化 配置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 1、色谱柱的确定 分析样本确定是采用何种类型的色谱柱 (1)分配色谱,两项间分配系数 流动相选用极性的物质(甲醇、乙腈、水)则固定相选择非极性物质。一般用 C18 ODS柱。 (2)吸附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各种离子与树脂上交换集团的交换能力不同。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 为无机酸、无机碱。常用于分离离子或者可解离的化合物 (4)排阻色谱法 配置含待测物质的标准品溶液,采用不同C18柱分离,检测,对照不同色谱图像,可得到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柱 2、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确定 梯度洗脱:按照一定的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中个溶剂组成的比例以改变流动相的 极性。将色谱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 配置不同的梯度洗脱方案,用标准溶液进行试验,并选取能达到最高分离效能的梯 度洗过方案作为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3、流动相的确定 在分离效能相似条件下选择更经济、毒性小的流动相 4、流速确定 流速太大,待分离组分来不及与固定相充分作用,故其中的组分较易被洗脱下来,出峰时间变短,而且柱压比较高,会引起泵负荷的增加,进而导致色谱柱的使用命

高效液相色谱法知识汇总大全集.总结

高效液相色谱法知识汇总大全集.总结 一、样品测定 1、流动相比例调整:由于我国药品标准中没有规定柱的长度及填料的粒度,因此每次新开检新品种时几乎都须调整流动相(按经验,主峰一般应调至保留时间为6~15分钟为宜)。所以建议第一次检验时请少配流动相,以免浪费。弱电解质的流动相其重现性更不容易达到,请注意充分平衡柱。 2、样品配制:①溶剂;②容器:塑料容器常含有高沸点的增塑剂,可能释放到样品液中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吸留某些药物,引起分析误差。某些药物特别是碱性药物会被玻璃容器表面吸附,影响样品中药物的定量回收,因此必要时应将玻璃容器进行硅烷化处理。 3、记录时间:第一次测定时,应先将空白溶剂、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进一针,并尽量收集较长时间的图谱(如30分钟以上),以便确定样品中被分析组分峰的位置、分离度、理论板数及是否还有杂质峰在较长时间内才洗脱出来,确定是否会影响主峰的测定。 4、进样量:药品标准中常标明注入10ml,而目前多数HPLC 系统采用定量环(10ml、20ml和50ml),因此应注意进样量是否一致。(可改变样液浓度)

5、计算:由于有些对照品标示含量的方式与样品标示量不同,有些是复合盐、有些含水量不同、有些是盐基不同或有些是采用有效部位标示,检验时请注意。 6、仪器的使用:①流动相滤过后,注意观察有无肉眼能看到的微粒、纤维。有请重新滤过。②柱在线时,增加流速应以0、1ml/min的增量逐步进行,一般不超过1ml/min,反之亦然。否则会使柱床下塌,叉峰。柱不线时,要加快流速也需以每次0、 5ml/min的速率递增上去(或下来),勿急升(降),以免泵损坏。③安装柱时,请注意流向,接口处不要留有空隙。④样品液请注意滤过(注射液可不需滤过)后进样,注意样品溶剂的挥发性。⑤测定完毕请用水冲柱1小时,甲醇30分钟。如果第二天仍使用,可用水以低流速(0、1~0、3ml/min)冲洗过夜(注意水要够量),不须冲洗甲醇。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含碳量高、封尾充分的柱,应先用含5~10%甲醇的水冲洗,再用甲醇冲洗。⑥冲水的同时请用水充分冲洗柱头(如有自动清洗装置系统,则应更换水)。 二、方法研究 1、波长选择:首先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样品液的吸收光谱,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如最灵敏的测量波长并避开其它物质的干扰。从紫外光谱中还可大体知道在HPLC中的响应值,如吸收度小于0、5时,HPLC测定的面积将会很小。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检测上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检测上的应用 目录 1引言 (1) 引言 (1) 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原理 (1) 2.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流程 (1) 2.2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 (1) 2.3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 (2) 2.3.1吸附色谱 (2) 2.3.2分配色谱 (2) 2.3.3离子交换色谱 (3) 2.3.4凝胶色谱 (3) 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检测上的应用 (4) 3.1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4) 3.1.1测定原理 (4) 3.1.2试剂和溶液 (4) 3.1.3.测定方法 (4)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梅花、枝、叶中绿原酸类化合物 (5) 3.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5) 3.2.3 青梅样品的测定 (6) 4结论 (6) 参考文献 (7)

1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是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通常所说的柱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为大于100 μm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这种传统的液相色谱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大,传质扩散慢,因而柱效低,分离能力差,只能进行简单混合物的分离。而高效液相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小(5 μm-10 μm)、传质快、柱效高。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等应用广泛。世界上约有80%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HPLC来分析测定。 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原理 2.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流程 由泵将储液瓶中的溶剂吸入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入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废液流入废液瓶。遇到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极性范围比较宽)还可用梯度控制器作梯度洗脱。这和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类似,不同的是气相色谱改变温度,而HPLC改变的是流动相极性,使样品各组分在最佳条件下得以分离。 2.2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 同其他色谱过程一样,HPLC也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交换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力或分子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排阻作用的差别使不同溶质得以分离。 开始样品加在柱头上,假设样品中含有3个组分,A、B和C,随流动相一起进入色谱柱,开始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系数小的组分A不易被固定相阻留,较早地流出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C 在固定相上滞留时间长,较晚流出色谱柱。组分B的分配系数介于A,C之间,第二个流出色谱柱。若一个含有多个组分的混合物进入系统,则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其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先后流出色谱柱,达到分离之目的。 不同组分在色谱过程中的分离情况,首先取决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