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中的“琴棋书画”

工作中的“琴棋书画”

工作中的“琴棋书画”
工作中的“琴棋书画”

机关办公室作为机关工作运行的中转站,处于各项工作运转的“十字路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角色就好比中转站的“补给船”,十字路口的“交警”,机关的高效、有序运转,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可谓要“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善于“弹钢琴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里曾经把开展工作比喻为“弹钢琴”。他指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这里总结了“弹钢琴”的真谛。

对于办公室人员而言,首先要学会“未雨绸缪”。弹钢琴,面前有曲谱,抓办公室工作,面前要有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各项工作,要提前理出思路,排出日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要分清“轻重缓急”。德国诗人歌德曾说:“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要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将大任务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坚持要事第一,培养出先做最重要的事的好习惯。

最后要学会协调。在机关办公室,协调更是中心工作之一,计划和协调等工作做好了,“钢琴”也就能弹好了。

胸怀“一盘棋”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办公室人员杂务缠身,极易陷入具体事务的包围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了工作效率、个人能力和干群满意度的提升。破解之道在于培养大局观。办公室人员要从全局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

学习“士”的精神。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只能在九宫格内走动,也只能沿斜线运动。办公室人员也要学会这种工作方法,贴近领导、服务领导、为领导挡驾。让领导从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大势、抓大事、解难事。同时要抓好“内务”,办文办会办事要安排地井井有条,充分激发“士”的内在活力。

学习“车”的勇往直前精神。“车”在象棋中只要无子阻拦,横竖线均可畅行无阻。办公室作为对外联系的“窗口”,冲在一线,贴近群众,联系内外,矛盾最集中、最易发。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谨言慎行、步步为营。

在“冲在一线”和“谨言慎行”之间如何拿捏分寸、掌握火候?关键还在于大局思维。从有利于中心工作、有助于大局维护、有赖于群众支持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工作必将有效、有序。

学会“知书达理”

办公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机关形象的一面镜子,在工作中,要处处做表率,时时树标杆,多为人“做嫁衣”,少为己找借口。

对待来访群众要做到一声问候相迎,一把椅子相坐,一杯热茶暖身,一句问候道别,树立办公室乃至机关的良好形象。

“腹有诗书气自华”。“外修”的同时还需“内养”。在办公室,几乎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弥补知识的短板,办公室人员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尽可能抓住一切零散时间有针对性、有系统性地学习。具体来说,要学习中央最新政策、公文写作、本地文件、部门规章,乃至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类历史遗留材料,达到为我所用的目标。

勤学的同时,也要苦练。多数机关办公室承担了大量的文字工作,如各类计划、总结、汇报、经验交流等综合性文字材料。办公室负责人就是机关的“万金油”和“救火队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坐得住“冷板凳”,拿得起“笔杆子”。

懂得“自画像”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办公室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认识自身角色,认识自身所处位置,正视自己的不足,发掘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要“全身照”。“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要不得;“只照胳膊不照腿,只听声音不见脸”难服众。要正风气。

办公室日常工作中涉及到财务账务和社会资源,学会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看;管住自己的腿,不

该去的不去。多趴书桌子,少上酒桌子;多拿笔杆子,少当“烟杆子”,树立办公室乃至整个机关的良好形象。

办公室与外界联系紧密,经常有不被人理解的地方,多一点换位思考,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大局意识,少一点团体思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脸上常挂微笑,给自己描绘一幅完美的“自画像”。

(来源:求是理论网)

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

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

《图画与人生》(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图画与人生(节选)丰子恺 在中国,图画观念错误的人很多。其错误就由于真和美的偏废而来,故有两种。第一种偏废美的,把图画看作照相,以为描画的目的但求描得细致,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称赞一幅画好,就说“描得很像”。批评一幅画坏,就说“描得不像”。这就是求真而不求美,但顾实用而不顾欣赏,是错误的。图画并非不要描得像,但像之外又要它美。没有美而只有像,顶多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这是偏废了美的错误。 第二种,偏废真的,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以为“画画儿”,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游戏,是消遣的。于是上图画课的时候,不肯出力,只思享乐。形状还描不正确,就要讲画意。颜料还不会调,就想制作品。这都是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的缘故。原来弹琴、写字、描画,都是高深的艺术。不知哪一个古人,把“下棋”这种玩意儿凑在里头,于是琴、书、画三者都带了娱乐的、游戏的、消遣的性质,降低了它们的地位,这实在是亵渎艺术!“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排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倘使下棋可算是艺术,叉麻雀也变成艺术,学校里不妨添设一科“麻雀”了。但我国有许多人,的确把音乐、图画看成与麻雀相近的东西。这正是“琴棋书画”四个字的流弊。现代的青年,非改正这观念不可。 图画为什么和下棋、叉麻雀不同呢?就是为了图画有一种精神——图画的精神,可以陶冶我们的心。这就是拿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来应用在人的生活上。怎样应用呢?我们可拿体育来比方,体育中有跳高、跳远、掷铅球、掷铁饼等武艺。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用处。有谁常要跳高、跳远,有谁常要掷铅球、铁饼呢?这原不过是要借这种武艺来训练人的体格,使体格强健起来。然后拿这强健的体格去做人生一切的事业。图画就同体育一样。人生不一定要画苹果、香蕉、花瓶、茶壶。原不过要借这种研究来训练人的眼睛,使眼睛正确而又敏感,真而又美。然后拿这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陶冶”。 图画原不过是“看看”的。但因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术是精神的粮食,图画是美术的本位,故“看看”这件事在人生竟有了这般重大的意义。 1.作者认为图画的正确观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图画的正确观念是图画是艺术,不必求真实。艺术是不需要很真实的。 2.图画和照相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图画和照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图画是可以用艺术手法来增加美感的,照相不是。照相是寻求的真实。 3.“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怎样应用在人的生活上?用文中的话回答。 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陶冶 4.作者说:“‘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派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结合实际说说理由。 不同意。因为下棋也是一种艺术。作者的思想太狭隘了,认为只有可以修饰的才是

琴棋书画的智慧和内涵

琴棋书画的智慧和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儒释道精神蕴涵其中,有着高深的智慧和内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事万物。 世间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间中都有相对应的物质。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 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人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世界是全息的。 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和修炼何其相似?!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以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来说,是闲情逸致,更是修身养性,造诣深者可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抚琴一曲似仙音)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趣。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 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说:"大音希声," 正声应"简静",静才会有空灵渺远的空间感,与万物合一的心灵体验。庄子提出"平易恬淡"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文人逸士,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对琴艺的体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叹服。"身手皆静方能与妙道相融,与神灵相通。" "故清者,大雅之原本。......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必以贞静宏远为度......从容婉转。" "神闲气静,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 "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专精注神,感动鬼神。" 这简直是修炼的境界。 (闲敲棋子慢品茶) "古松流水间,唯闻棋声","闲敲棋子落灯花",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古人弈棋的乐趣可见一斑。闲暇时,下棋交友,益智增慧。下棋讲究棋品。弈棋情状种种,往往表现出棋手的性格修养。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围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梁武帝善弈棋,著书写的多是经验之谈。"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见仁见智。如:天地阴阳,王政、兵法韬略等等。棋局如战场,黑白双方运兵布阵,攻占御守,斗智比勇。东汉文士应玚说:"博弈之道,贵乎严谨。"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细谋。 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认为从中收益匪浅。 (笔静心清) 书法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习书法能调神修心、健康长寿。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大都是寿星,唐代写《九成宫》的欧阳询,活了85岁;写《夫子庙堂碑》的虞世南,活了89岁。当代书法家上海的苏局仙、北京的孙墨佛都年逾百岁。 唐太宗在《论笔诀》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欧阳询也讲练书法时要"澄神定虑,端己正容。"必须排除杂念、荣辱皆忘、全神贯注,达到入静专一的状态。然后,意在笔先,灵活自如地运动手、腕、肘、臂,调动全身的气力,通过笔端,有机地输送到字的点、横、竖、撇、捺和字里行间的布局之中,即所谓"以通身之气之功之力而用之",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这又与气功不谋而合。 周星莲《临池管见》指出:"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烦躁俱平。"故"正书居静以治动,"说明练楷书能养气安神,消除烦躁。而隶书因其书法沉稳秀拔,如林泉般清幽爽神,使头痛、失眠的人气血平和,情志自调。书法家长寿的原因就在此中吧。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默认分类2010-04-02 16:19:33 阅读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概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 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 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8.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与深切同情。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 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李清照词云“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等。 14、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主题思想

浅唱低吟——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指导第一讲“主题思想”授课教师:福州第十九中学林中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1 )掌握诗歌鉴赏的知识、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考场答题能力。2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做好初高中衔接。3 .过程与方法目标:2 通过具体的赏析技法的指导,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初步领悟诗歌所传达的主题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性,加深对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赏析技法的指导,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教学课时】课时【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法 4.讲练结合法1.启发点拨法 2.诵读法 3.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的人说读诗如春日赏花,于春浓花重间赏其瑰姿;有的人说如午间品茗,于澹远宁静处觉其滋味;如秋日听琴,高山流水觅知音;又如踏雪寻梅,怀抱雅致寻梅格。然而,古典诗歌作为文学中的精粹,读来容易,读懂不易。所以,很多同学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就来雪中送炭来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最有效的解决诗歌鉴赏的问题,我想,首先我们应该先大致把握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就好比我们做一篇阅读文章,我们首先要先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进一步的把握文中的其它内容。所以,读诗也只有在把握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深一步地去鉴赏诗的用词、造句及艺术手法,从而真正感悟古典诗歌的魅力。同学们,那么我们该如何领悟一首诗的主题思想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们一起解密这文学精灵吧! 二、技法指导(一)读题目,明诗类,初悟主旨 师:我们欣赏一首诗,最先接触的肯定是标题。题目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时还可以从题目中看出诗歌类别,所以题目可以作为诗歌解读的切入口。诗歌的题目好比一个人的着装,什么样的着装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职业,什么样的题目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诗歌,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文学源于生活,亦是表现生活的,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亦是如此。而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所以诗歌所展示的内容也是丰富的,老师就我们初中阶段最经常接触的诗歌做了个归类,下面几类就是我们初中阶段较经常接触到的诗歌的分类,同学们,你们能根据题目判断后面的几首诗分别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吗? 猜一猜: A山水田园类 B边塞军旅类 C赠友送别类 D羁旅思乡类 E怀古咏史类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C ②《从军行》(唐·王昌龄) B ③《静夜思》(唐·李白) D 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E ⑤《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A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请问,你们是如何判别的呢? 1 《从军明确:从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眼中可以看出。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高中古诗词鉴赏之十三种描写手法 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解析】 1、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公子家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①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②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③青楼:泛指华美的楼房。在此指花园中的道路。④恶草:杂草。 [翻译]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析】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3、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比如虞世南的《蝉》中赋予“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悲秋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悲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民歌民谣到中古的七言辞令,无不显示出中国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而秋这一特殊的意象,在中国诗歌体系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其中又以悲秋最甚,可见秋,这一独特的载体在我国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 自上古开始,秋这一意象便在口头歌谣中传唱,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隋唐五代、及至宋元清。皆未衰落,前后近3000多年里,秋被赋予了无数的情感,而这其中又以悲秋至极!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无不将秋景淋漓刻画,无不将悲情显露无疑。为何自古谈秋色变,见秋皆悲呢?我想,那可能是因为人的一生,无论长短顺逆,总离不开“悲欢离合”四个字,处于中国文学地位巅峰的诗词歌赋,是最能表达人间悲欢之情的。究其原因,固然和诗人们出色的艺术造诣不无关系。但是,他们自身性情敏感、遭遇坎坷、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感人的作品,其所蕴含的感情,无不源自诗人亲身体验,发自诗人内心深处。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所要进行的事业必须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所以时间的紧迫感让人感到了生命的短暂与面对时间流逝的无措。秋,预示着人人畏惧而不可避免的衰亡,预示着瞬息即逝的时间的过往,其引起人们对生命莫名的惶恐。正是因为人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一时间性极强的生命推移的过程与四季的盛衰相合,才更加觉得生命短暂的可怕。遇秋而生的悲情实际上是欲利用有限的生命有所作为而生命受阻不的其用的结果。 悲秋作为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极重要的主题,承载了重大而又丰富的内涵,悲秋成为文学母体是与士人心态有着极其特殊的联系的。 悲,作为一种普遍的情感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悲秋之作更是以鲜明的色彩、隽永的韵味表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崇高之美。 作为悲秋的开山鼻祖宋玉在他的《九辩》中这样开篇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个“悲”字引出了中国历代文人与秋的不解之缘。《九辨》中包含了深刻的宇宙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在悲怨之后,诗人仍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全诗的结束依赖浪漫主义的想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 放游志乎云中”。但是宋玉把现实的不平转化为超越现实的生命自由,达到人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充分显示的诗人的乐观精神。既使得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与造化的鲜明对比,升华到了悲而不伤,悲而犹状的境地,也把悲秋的意蕴强化了。 汉武帝的《秋风辞》也抒发了生命短暂的强烈情怀。“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 时深秋, 风起云飞, 草木黄落, 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 饮宴中流, 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开篇“秋风起”,“白云飞”展现的壮美景象, 为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白云的飞扬, 草木的黄落, 大雁的南归, 这幅色彩斑斓, 动感十足的秋日美景, 壮阔而不苍凉, 为后文之感叹生命作了铺垫。接着的“兰秀”与“菊芳”两个意象为秋日的萧飒平添了生命的意趣与无限生机。更引发出汉武帝对“佳人”的深切怀想。“香草、美人以喻君子”, 在屈原《离骚》之后, 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托喻深远的独特意象。武帝刘彻是雄才大略,积极有为的君主, 这里的“佳人”寄托着他对贤能之士的牵挂, 对大汉伟业的追求; 而泛舟汾河, 中流扬波, 箫鼓齐鸣, 棹歌高唱, 棹工们劈波斩浪, 击楫奋进的情景, 则进一步抒写了驾驭风涛, 积极进取的情怀。“欢乐极兮哀情多”既是诗的转折也是诗人自我的警示, 接着发出的“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感叹, 却并非对人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地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涵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概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涵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白《忆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夔《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8.松——坚贞高洁 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白》)、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臵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1.2《湘夫人》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 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 人》中的:“ _______,______”两句诗。 3、“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 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________, 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 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1.3《拟行路难》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 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 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 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 1.4《蜀相》 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 子是:______ ___,_____ ___ 。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 古名句是:,。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 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子是:,。 2.1《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 ____,___ 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 空中的句子是:____ ___,___ ___。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 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 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 1.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 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 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 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

古诗词改写中的景色描写

《古诗改写中的景色描写》教案 教学设计——实验小学杨玉蓉 教材分析 “想象作文”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不二法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给予他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思想的天空飞翔,是素质教育的绝佳途径。古诗改写,这是人教版课标版编写的改革创新,也是助我们的孩子飞翔的一次原动力。 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一条被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以教材为起点,在读中生写点,模仿表达,创造表达,让我们的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而不是空中楼阁被架空,《古诗改写中的景色描写》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很好途径。 教学设想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的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光辉而成长的。它不仅能有效地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知诗歌文化的艺术魅力,培养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扎实有效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本课习作教学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第五课中的古诗词《清平乐?村居》为写作内容,结合第二单元习作中的看图作文的能力要求,鼓励引导学生“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配合课本中的插图仔细观察后,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将自然景色能用自己的语言如诗如画地表现出来,将“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的理念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有效使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对自然景色进行有效地描写。 2理解景色描写的正确运用可以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化作品的中心思想。 3改写古诗词时,能在理解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地使用“五 觉法”将原文改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美文。 能力目标:1有效地将古诗的文字内容、文中插图观察、联想与想象三者合一,扎实地把“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重视且培养。 2能感悟意境,启迪想象,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涵盖,相映成辉。 情感目标:切实地沉浸在古诗的意境里,感知中华古诗的艺术魅力,加强母语文化的感知,提高民族认知力与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着重培养学生合理地使用“五觉法”进行景色描写。 2难点:深刻细致地感悟例文中景色描写的重要性,使古诗词的意境在情景交融中毕现。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课本24面的插图、配乐……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生活中到处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你们发现过美吗? 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西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 辞》。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两汉时期: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 意模仿,在东汉时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 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汉末建安时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 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建 安时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中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 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 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诗: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 《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 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 《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田园诗:代表人物是陶渊明,还有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被称为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的谢灵运。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 生活的平和,也体现了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喜悦和辛劳。主要特点:平和醇美,自然冲淡。 唐朝: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字数:字号:大中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了景物在古诗词中举重若轻地地位.古诗词中写景地妙词佳句如点点繁星,始终闪烁在读者心头,让人回味无穷.理解赏析这些写景地妙句,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内容,体会作品地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地能力.通过对中年省市中考试题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地考查角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中考古诗词景物描写常见题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摇一、景物描写类 中考导航 描绘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地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地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地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地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地意境、主题和诗人地情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真题回顾 【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摇【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地“斗”地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地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地情景. 【陕西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地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地画面?请加以描述. ()后两句诗中地“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地心情? 方法攻略 一、明确答题思路 . 找出古诗词中地景物;. 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景物地特点描写画面. 二、注意要点 . 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地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地语言再现诗中地图景画面; . 在忠实于原诗词地基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地意境. . 用生动地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地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用准确地词语概括作者地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意境鉴赏类 中考导航 这是一种常见地题型.在古诗词中含有作者情感地景物也称为意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地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地让人产生想象地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对意境地鉴赏,主要有以下三个命题层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是什么”即有哪种或哪些意象,意境? . “怎么样”意象,意境地具体特点是什么? . “为什么”意象,意境地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地思想感情?

七彩语文五下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鸟语花香碧波荡漾欣赏 二、1.钉钉子课上课 叮叮当裸裸露 2.青山碧岭荒山野岭冰清玉洁 冰天雪地聚精会神惊天动地 3.xièjiěsǎ sā 4.严格的要求严峻的考验严肃的表情严厉的话语 5. 双人旁5画;J (1)小路,捷径、径直 三、1. 【1】难道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作风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2】“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因为我明天要出差。” 【3】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4】春风中,柳枝随风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雷鸣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经常帮助别人。 尽管外面的天气十分恶劣,工程师还是坚持外出勘察。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站在山头眺望,黄河像彩带向前蜿蜒,田野空旷,远处炊烟袅袅,真是江山如画、 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四、1描青了山锋,绘绿了秧畦。 春雨是上帝落下的蜂蜜;孩子说,春雨是天上垂下的珠帘。 2.(1)屹立(2)矗立(3)挺立 五、不可以,因为在公共场合旅游,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应该保护环境。 六、1.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春花烂漫;对比 2.无边光景一时新 最是一年春好处 3.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七、1.诗母亲纸船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2.最爱不能,因为如果换成其他词就不能体现“我”对母亲的爱有多么的深了。 3.假如如果 4.爱是博大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爱,人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会充满快乐。 八、略 九、(一)1. (1)(2)(1) 2. (1)(2)(3) (二)1. (4) (1)

(2) 2. (3) (4) (三)一分辛苦一分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读书破万卷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澎(选第一个)湃濒(选第一个)临陨(选第二个)石 细(选第二个)菌卓(选第二个)有成效 二、1.丰足剧烈密密干涸闪动仔细悄悄轻声尽情 2.比喻夸张拟人 3.平静静寂沉寂 三、1.一棵草草里有我们幼时的生机勃勃 一缕阳光阳光里我们充满活力 2.(1)这里的卫生状况太差了,怎能让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2)写完作业后,我又专心致志地检查了一遍。 (3)我估计今天哥哥带我去游泳。 (4)清明节到了,大家争先恐后参加祭扫活动。 3.(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踏破铁鞋无览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4.小芳说成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真是成语大王;小红说话夸夸其谈, 真是吹牛大王。 四、1.确实相信(确信)自己满怀信心(自信)讲究信用(守信)坚决相信(坚信) 忠实信仰(笃信)盲目地信仰(迷信)诚实而守信用(诚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取信) 2.推断推测推选推测推断推选 五、同学们,不但要绿色出行,而且要绿色上网。不要玩大型的游戏,会影响学习,可 以适当玩一些益智小游戏。 六、1.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贺知章 3.碧绿的柳枝剪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