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汇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通知要求,我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二次调查办的精心指导下,从2007年11月中下旬正式启动以来,全体调查人员紧密配合,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具体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城镇地籍调查工作进展情况

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县于2007年11月21日及时召开了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会议,对全县土地调查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全县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组建了县二次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下发了《崇信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讨论制定了《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审定了《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崇信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等规范性文件。

在做好各项保证工作的同时,县二次调查办与具有B级调查资质的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签订了城镇地籍调查合作协议。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全面完成了权属调查工作

2008年1月上旬,权属调查工作全面展开。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全县划分了4个责任区,由4个外业小组开

展权属调查工作,确保不重不漏。同时县二次调查办要求调查人员务必做到“四到”,把握好“四个重要环节”。“四到”即:走到、看到、问到、指到,“四个重要环节”即:一是把握好收集资料环节,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对拟调查的宗地进行文书准备,发放指界通知书,作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把握好现场指界环节,协调双方指界人意见,统一观点,进行堪丈,并实地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三是把握好现场确认环节,督促相邻宗地指界人现场确认,争取当场签字盖章;四是把握好内业资料整理环节,采取“调查一宗、整理一宗”的办法,及时建档,确保了权属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2008年4月底,权属调查工作全面完成,此次共计调查2个街道、20个街坊,建立纸质档案538份。在数据库建设之前的5个月中,二次调查办组织工作人员对这些档案进行了数十次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极大提高了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保质保量完成了外业实测工作

在权属调查结束的同时,测量队伍及时开展外业实测工作。实测中,县二次调查办根据工作需要为2个测量小组各配备一名“权属向导”,负责处理权属调查与测量之间的各项协调工作。在控制测量中,测绘队依据改造后的“1993年崇信县城区坐标系统”,采用解析法施测,其中D级GPS控制点2个,E级GPS控制点2个,控制点共加密布设一级导线控制点22个,二级导线控制点32个,埋石图根控制点215个,施测不埋石图根导线点121个;细部测量中共实测界址点2618个,测绘地形、地籍图4.04平方公里共38幅(含不满幅),地籍测量538宗(其中集体土地20宗),目前我县建成区面积4.04平方公里。

3.顺利完成了数据库建设工作

外业测量结束后,及时开展了数据库建设工作,经过4个月的工作,目前共入库2个街道20个街坊,完成CASS 软件与苍穹数据库的属性转化工作,共转入CASS软件下实测的城镇调查面积4.04平方公里。图形属性修复和录入工作已经完成,地籍调查文字影像资料全部采集完毕,图形库完整建立,业务库能正常运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程和软件要求。

(二)农村土地调查工作进展情况

在城镇地籍调查外业实测进行的同时,我县于2008年8月5日召开了全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县二次调查办参照省土地调查办推荐名录,最终与具有调查A级资质的天水三合数码测绘院达成合作协议。二次调查办及时将工作重点由城镇调查转入到农村调查上来,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村土地调查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调查内业解译、权属调查、外业调查及核查已全面结束,正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有望在本年度3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内业解译

内业解译工作从2008年9月20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历时40天时间已全面完成。期间,作业队伍共计投入计算机6台套,工作人员6名,共解译由国家二次调查办下发我县的1:10000标准图幅52幅,每解译完成一幅都经过乙方项目部审验,然后出图运用到外业调绘工作中,确保了图件资料的准确性。

2.外业调绘

外业调绘从11月1日开始至20日结束,分6个调查小组,其中权属调查小组1个,地类调查小组5个。本次调查由作业队伍和县二次调查办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国土资源分局(所)紧密配合。工作中,调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照1:10000影像图,如实核查地类及权属界线,并根据2006年以来地类变化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要求,要求调查人员要实事求是,做到“三勤”,即“脚勤”:所有地方都要走到,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嘴勤”:要多问,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手勤”:所有需上图的必须全部上图,要将自然村名及一些山名、沟名、路名等显著地物都标绘到工作底图上,以免形成遗漏,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至外业调绘结束时止,本次共计完成849.2平方公里农村土地的地类调绘、新增地物补测等工作,变化图斑达到1044幅,变更面积2000多亩,涉及行政辖区4乡2镇79个自然村,填写《农村调查手簿》12份,土地权属调查协议书79份。在全面完成外业调绘工作的同时,县二次调查办还对全县基本农田进行了专项调查。

3.数据库建设

2008年12月中下旬,在完成外业调绘后,农村土地调查进入到建库阶段。目前,数据库已建设完成90%的工作量,剩余的工作如基本农田调查、土地权属协议书完善、各种图件、成果表格的输出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预计本年度3月底全面完成。

(三)调查经费预算及投入情况

经测算,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共需资金197.17 万元,其中:城镇地籍调查75.78万元;农村土地调查121.39 万元。2007年、2008年两年实际已投入112万元,其中省、市调查办下拨25万元,县财政拨付30万元,县国土局自筹30万元,其中用于支付两支专业调查队伍的调查经费67万元(城镇地籍调查25万元,农村土地调查42万元),用于购置工作软件、全站仪、GPS、绘图仪、电脑、打印机等仪器设备40万元,用于印制表格等正常办公开支5万元。目前,资金缺口达到了112万元,有待于2009年预算解决。

二、取得的成果

(一)城镇地籍调查取得的成果

1.文字资料成果,包括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自查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城镇土地调查工作报告及其它专项报告。

2.控制测量成果,包括I、II级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平差计算记录、仪器鉴定资料、控制点数据库文件等。

3.地籍测量成果,包括地籍分幅图38幅,宗地图538宗,图幅接合表、宗地一览图、测区界址点坐标汇总表、界址点成果表20册(共20街坊)等。

4.面积量算成果,包括以街坊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5.检查记录成果,包括I、II级控制点检查手薄、图根控制点检测记录手簿、检查记录。

6.其他成果,包括电脑光盘2套,具体内容包括所有

I、II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平差计算资料,图形资料及文字资料等文件、控制点数据库、埋石控制展点图、图幅接合表等,地籍各种入库原始资料。

(二)农村土地调查取得的成果

农村土地调查的第三阶段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当中,最终成果尚未成形,将在随后及时提供。目前取得的成果有: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52幅;

2.土地权属调查协议书79份;

3.土地调查记录手簿12份;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软件设计有一定缺陷

一是苍穹软件与南方CASS软件之间不匹配,不能直接转换,经多次衔接升级后才能正常转换;二是软件功能不完善,数据库建设期间一些调查属性不能正常录入,待软件升级后才能正常录入;三是苍穹公司对建库人员技术培训不彻底,建库人员边学边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建库进程。

(二)省界资料与实际界线有微小出入

国家二次调查办下发的资料中,I48G024081、I48G023080、I48G023079、I48G020079等4幅标准图经实地勘查并对照我县民政局堪界资料,发现与现实的界线有微小出入,我县实际累计超占陕西陇县土地2.9平方公里,陇县实际累计超占我县土地2.2平方公里,该问题有待省、市调查办协调解决。

(三)经费支持不到位,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由于我县属财政省管县,在经费支持上市调查办不予支持;另一方面,省、市调查办总认为我县是一个小

县,投入我县的经费不到一些大县的三分之一,而实际工作中不论大县小县工作程序一样多,投入的办公设备、仪器一样多,投入的人力一样多,但投入的经费差别很大。建议省、市二次调查办在2009年的工作中多给一点调查经费,以解决我县调查经费缺额较大的问题。

(四)缺乏技术指导

我县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目前已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数据库建设等核心内容也在逐步探索并将最终成型,成果的优劣与这一段的工作密切相关,建议省、市专家能多深入基层,及时指导,避免工作走弯路。

四、2009年工作打算

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我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个工作远未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工还未完成市级预检和省级初验,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还未最后完成,所有这些工作我们将和作业队伍交换意见,沟通衔接,做好农村数据库建设、自检自验和各类成果资料整理、移交,数据平台建立运行等工作。3月底前根据市局统一安排做好自验工作,争取6月底前完成省级和国家级最终验收。

以上汇报妥否,请指示。

二OO九年二月十日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报告 XXX国土资源局 二○○九年七月 目录

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报告 洛阳市XXX第二次土地调查外业工作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数据库建设工作从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28日,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工程现已全部结束,特编写本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实施过程、技术方法、技术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1.建库概述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及《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按照《XXX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具体方法,进行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程,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建立洛阳市XXX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库建库目的和任务 第二次土地农村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通过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建立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权属和基本农田、后备资源为一体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体系,为我局实现高效、准确的动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为城市建设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制订土地利用计划提供依据。

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建立洛阳市XXX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后备资源等内容,集图形、图像、属性、表格和文档资料等数据为一体的、互联共享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依据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1010-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 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二次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 建设二次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对二次调查成果的集中管理,借助于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基础数据,满足国家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建成长效的数据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保持土地调查数据库的现势性,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广泛需求。 (二)任务 1.建设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县为单位进行成果统一汇交和整合集成,对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在平面方向,保证各区域数据成为逻辑无缝的整体。在垂直方向,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定位保证各类数据能够实现空间上的叠加和套合。在数据内容上,实现对土地调查的图形、属性、影像等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逻辑一体化管理。 2.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按照土地调查和软件开发的有关标准和程序,开展数据库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运行等建设工作,开发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统计汇总、更新交换等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国土资源日常应用需求。 3.长效的数据更新和上报机制建立。 开展土地调查数据上报及更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更新和上报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实现对变更信息的及时汇总统计,以及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维护,保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现势性。 二、原则与依据 (一)原则 1.统一标准。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土地调查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建设标准补充规定 一、关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补充内容 (一)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数据的数据结构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7-2008)附录A的规定执行。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基本农田图斑编号”字段长度由18位改为20位。 (二)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的层要素的约束条件修改为O(可选),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中不提交。 (三)坡度图。表9坡度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删除“田坎扣除系数”字段。 (四)地类图斑。表10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地类备注”字段,序号为“14”,字段名称为“地类备注”,字段代码为“DLBZ”,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约束条件为“O”,备注为“条件可选”。批而未用土地填写“P”。 增加“耕地坡度级”字段,序号为“15”,字段名称为“耕地坡度级”,字段代码为“GDPDJ”,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见表35”,约束条件为“O”,备注

为“耕地必选”。原序号为14-23的字段序号依次顺序递加。 (五)行政区。表5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增加“描述说明”字段,序号为“7”,字段名称为“描述说明”,字段代码为“MSSM”,字段类型为“Char”,字段长度为“2”,值域为“非空”,约束条件为“M”,海岛区域填写代码01,非海岛区域填写00。 (六)宗地。“土地用途”字段约束条件改为“O”。地方汇交国家的县级数据库不需要提交宗地的相关扩展表(包括表15、16、17、18、19)。表21界址点属性结构描述表中,“界址点号”字段的备注内容为“全县统编”。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管理和使用保密协议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管理和使用保密协议 甲方:市国土资源局 乙方: 为确保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安全保密,根据国家《保密法》、《测绘法》、《国家测绘局关于加强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为防止数据丢失、拷贝或者被盗等泄密问题发生,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保密协议: 第一条:保密的内容和范围 保密数据指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标准时点)标准分幅图幅,图幅号。 、 第二条:保密数据使用范围 仅允许乙方在项目中使用该成果。 第二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从事涉密测绘成果生产、加工、保管和使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生产、加工、提供、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成果,应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必须按照保密要求,对数据严格管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该数据。 2、乙方必须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密级按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严防泄密。

3、乙方对数据只享有有限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不得擅自将数据转让、转卖、借给他人(第三方),该数据的任何格式或者任何复制品视同原始数据;乙方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并应将修改、转换的情况及修改、转换的内容向提供单位备案;不得将原始数据或者其衍生成果在计算机互联网上登载。确需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的,经甲方同意后必须与第三方签订成果保密责任书,并报甲方备案。乙方应监督第三方在项目实施中加强数据保密管理,并在项目完成后监督其销毁,项目实施过程中和事后发生的该数据相关的泄密事故,乙方应承担连带责任。 4、甲方要按照项目的要求,及时向乙方发放数据。 第三条责任 * 1、甲方因管理数据不善,造成泄密损失,由甲方承担。甲方不因该数据本身的瑕疵而对使用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2、乙方在使用该数据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管部门的规定,其使用权即无条件终止;乙方因管理数据不善,造成泄密损失,由乙方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第三人擅自将数据转让、转卖、借给他人,使资料所有权人和国家蒙受重大政治、经济损失,由泄密方负全部法律责任,乙方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条协议时效 本协议长期有效。 第四条其他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 一、基本要求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成果汇总统计上表之前,应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数据满足如下要求: (一)数据库图形面积计算要求 数据库中图形的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的要求进行,经过控制修正的图斑面积应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椭球面积检查规则的要求。 (二)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要求 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要求,进行图幅面积控制和分幅累加计算,并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三)各级面积统计逻辑基本要求 1.县辖区控制面积应等于村级单位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全县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2.村级单位控制面积应等于本村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3.乡级控制面积等于各村级单位控制面积汇总值。

二、基本步骤 (一)建立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从数据库中各图层生成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检查基础计算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二)将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的单位转换为公顷,强制调平小数位取舍造成的误差,形成基础统计表,检查确保基础统计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础统计表是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基础,在基础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类面积统计报表均由该基础统计表生成。 三、基础计算表结构 基础计算表按村级单位为单元,分组统计排列。基础计算表的单位为平方米,参考表结构如下(基础调平的基表结构仅供参考,各软件可接合自身软件特点设计基表,调平方法需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河南省××县二调文字成果 ××县第二次土地调查 成果分析报告 (农村部分) 组织实施单位:××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承担单位:××××××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录 一、概述 (1) (一)县域概况 (1) (二)土地利用特点 (1) 二、农村调查成果 (2) (一)外业调查成果 (2) (二)数据成果 (2) (三)图件成果 (2) (四)文字成果 (3) (五)数据库成果 (3) 三、成果分析 (3) (一)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分析 (3) (二)土地利用权属结构分析 (6) (三)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7) (四)与前成果对比分析 (7) (五)成果应用前景分析 (16) 四、土地利用的经验及问题 (17) 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18) 六、挖掘土地资源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0) (一)向居民点要潜力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21) (二)向违规用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1) (三)向低效土地要潜力的措施和建议 (22) 七、结论 (22)

一、概述 (一)县域概况 ××县位于豫东平原,…………。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 ××县全县未利用地仅有3161.64公顷,土地开发利用率高达97.77%,土地垦殖率70.65%。 2、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量少 ××县人均耕地量已接近土地承载极限。××县总人口131.56万,人口密度为896.28人/ Km2,是河南省人口密度(554人/Km2)的近一倍,人均土地资源量仅为0.11公顷(1.65亩);人均耕地量为0.08公顷(1.20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量(0.11公顷)的72.73%,河南省人均耕地量(0.09公顷)的88.89%。 3、城镇村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110.58公顷)比重较大,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41981.39公顷)的15.57%,高于河南省平均比重(11.08%)约4个百分点;纯农村居民点用地19993.4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08%,人均居民点用地0.0171公顷(171m2),远远超出了《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农村居民用地标准。

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业务规程

xx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xx区日常 土地权属调查业务规程》的通知 杭土资发〔2011〕40号 市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业务规程》已经市法制办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杭州市区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业务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产权产籍管理,规范日常土地登记权属调查工作,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1001--9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土籍字〔1995〕第26号)、《杭州市土地登记办法》(市政府令265号)、《杭州市土地登记划宗及分摊方法若干规定》(杭土资籍〔2005〕第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市区日常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实际,制定本业务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的日常土地权属调查,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工作为: 调查核实宗地权利人、土地坐落位置、土地用途、地形地貌、四至范围和相邻关系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权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界址确认表。 土地权属调查以宗地图形式出具成果,宗地图内的地上建筑物或构筑物反映的是地物客观存在状况,不作为其是否合法的依据。 第三条市级土地登记机构负责市区范围内国有土地登记(包括撤村建居转为国有土地,但不含撤村建居转为国有的宅基地)和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的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属下列情形的,由所在地城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

(一)涉及高新(滨江)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江度假区辖区范围内除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和“三类指标”用地以外的其它建设项目,向所在地的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申请土地权属调查; (二)涉及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建设项目用地复核验收(不包括撤村建居转为国有土地,但包括宅基地及撤村建居转为国有的宅基地),向所在地的国土资源分局申请土地权属调查。 第四条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按照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用地复核验收等业务的权属调查。 第二章受理 第五条受理日常土地权属调查申请时,应审查申请人提供的下列资料: (一)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或建设用地批准书,出让土地提供土地出让合同,划拨用地提供划拨决定书或协议书,租赁土地提供土地租赁合同,已注册登记的国有土地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三)宗地测绘调查工作图、宗地测绘成果资料及宗地图; (四)企业或其他组织提供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自然人提供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五)地名办标准地名证明; (六)属用地复核验收项目的,提供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合格证、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七)历史上无用地审批资料的宗地,提供房管部门查档红线证明或房屋所有权证、经相关部门确认的土地使用权历史沿革说明; (八)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六条根据土地登记规定,存在下列情形不予登记的宗地,申请土地权属调查不予受理: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2013-12-30 | 来源:地籍管理司| 【大中小】【打印】【关闭】 (2013年12月30日) 国土资源部 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耕地: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 其中,有564.9万公顷(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431.4万公顷(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上述耕地中,有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全国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 园地: 1481.2万公顷(22218万亩) 林地:25395.0万公顷(380925万亩) 草地:28731.4万公顷(430970万亩)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73.9万公顷(43109万亩)

交通运输用地:794.2万公顷(11913万亩)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269.0万公顷(64036万亩) 另外为其他土地。 二、全国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 (一)耕地分布 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占19.4%;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占22.7%;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占37.3%;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占20.6%。 (二)耕地质量 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116034万亩),占57.1%;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32418万亩),占15.9%;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30397万亩),占15.0%;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15984万亩),占7.9%;25度以上的耕地(含陡坡耕地和梯田)549.6万公顷(8244万亩),占4.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见表1)。 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耕地6107.6万公顷(91614万亩),比重为45.1%,无灌溉设施的耕地7430.9万公顷(111463万亩),比重为54.9%。分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大,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无灌溉设施耕地比重大(见表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 送方案

附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成果资料报送时,应同时报送资料清单(见附录1),报送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原始矢量数据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和权属代码表等。 (一)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包括县级全辖区标准分幅DOM及其元数据。使用国家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建库的县级单位,可不提交;经全国土地调查办同意使用原有影像数据为调查底图的县级单位,需提交相应影像数据。 (二)原始矢量数据格式。必须带明确的空间参考信息和图幅接合图表,并包括省级下发的县级行政辖区界线面状图层。数据文件名称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 (三)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 )规定的VCT格式,原则上一个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提交一个VCT文件。

(四)元数据。存储描述矢量数据的元数据,格式为XML。矢量数据元数据依据《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 )。 (五)权属单位代码表。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村级行政区划名称及编码、权属单位名称及代码,格式为EXCEL。 二、扫描资料 格式为JPG,内容包括“批而未用”土地审批资料等。 三、文字报告 格式为WORD,内容包括: (一)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四)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五)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验收报告。 (六)第二次土地调查县级调查成果报送报告(见附录2)。 四、汇总统计表格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技术规定 (试行)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六月

目录 前言........................................................................................................................................................... I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 (1) 3.1 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1) 3.2 格网 (1) 3.3 格网单元 (1) 3.4 坡度 (1) 3.5 坡度栅格数据图 (1) 3.6 坡度分级图斑 (2) 3.7 坡度分级图 (2) 3.8 耕地坡度分级图 (2) 4总则 (2) 4.1 目的 (2) 4.2 组织形式 (2) 4.3 DEM选择 (2) 4.4 比例尺 (2) 4.5 数学基础 (2) 4.6 补充规定 (2) 5资料收集 (2) 5.1 DEM (3) 5.2 行政区域调查界线 (3) 6技术路线及流程 (3) 7生产坡度分级图 (4) 7.1 DEM预处理 (4) 7.2 坡度计算 (4) 7.3 坡度分级图 (5) 8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5) 8.1 确定方法 (5) 8.2 要求 (6) 8.3 编制耕地坡度分级图 (6) 9成果 (6) 9.1 坡度分级图成果 (6) 9.2 耕地坡度分级图成果 (7) 10检查验收 (7) 10.1 坡度分级图 (7) 10.2 耕地坡度分级图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坡度分级要素属性表 (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耕地坡度分级图式图例 (11) 附录 C (参考性附录)坡度分级元数据文件 (12)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2017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和轮作休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本前提;是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足、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入图库”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和管控性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技术规范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及要求,保证数据库成果质量,促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的相关要求,制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其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对本规范的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并须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备案。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附录R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全国土地调查办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温明炬、韩永顺、张炳智、孙毅、曾珏、高莉、李琪、吴明辉、辛丽璇 参加编写人员:杨祝晖、戴建旺、胡小华、陈红兵、梁耘、曾巍、陈金、王莉、王永俊、刘凤君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第一部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2) 4 总体设计 (2) 4.1 建设任务 (2) 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2)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 (3) 4.4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4) 4.5 数据字典 (5) 4.6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5) 4.7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5) 4.8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6) 5 准备工作 (8) 5.1 方案制定 (8) 5.2 人员准备 (8) 5.3 软硬件准备 (8) 5.4 管理制度建立 (9) 5.5 数据源准备 (9) 6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 6.1 数据采集原则 (12) 6.2 数据采集方法 (12) 6.3 各要素数据采集 (22) 7 数据入库 (26) 7.1 数据入库流程 (26) 7.2 数据检查 (27) 7.3 数据库参数设置 (28) 7.4 矢量数据入库 (28) 7.5 DEM数据入库 (29) 7.6 正射影像数据入库 (29) 7.7 元数据入库 (29) 7.8 系统运行测试 (29)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试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 技术指标规范(试行)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七月 1 目录 I................................................................................................................... 言前 31............................................................................................................... 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 件 .............................................................................................. 4 ..................................................................................................... 3术语和定义61:5万土地利用数据缩编技术指标 .. (4) 6 ..................................................................................................... 4.1数学基础64.2定位要 素 ..................................................................................................... 64.3 ............................................................................................................ 地貌7交通运输用地 4.4.............................................................................................. 8...................................................................................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 10.................................................................................... 4.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4.7地类图 斑 ................................................................................................... 11 ................................................................................................... 零星地类4.811行政界 线 ................................................................................................... 4.9基本农田要 素 ............................................................................................ 4.1012注 记 .......................................................................................................... 4.11121:10万土地利用数据综

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编写参考(供参考)

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 报告(农村部分)编写参考 为保证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规范、统一,顺利开展成果验收工作,现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XX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等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以下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总体要求 (一)报告种类 土地调查报告是土地调查重要成果之一,是对土地调查工作过程和成果的全面总结、分析和评价,是调查成果应用的基础。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自检报告等,并将实施方案作为附件放在最后。上述报告应分别编写,但汇编装订在一起。 (二)基本要求 1、应符合国家和市对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有关要求,阐明土地调查技术路线的科学性、作业过程的严谨性、所获成果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2、应从工作组织、技术方法、成果分析等不同角度对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做全面总结,能具体反映各级调查单位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路线、成果质量等内容。 3、应以土地调查成果为基本资料,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突出对成果的分析,使文字报告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和现势性,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指导。 4、应反映本地特点、突出本地特色,并做到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文句通顺,条理性强,前后一致,文、表、图并茂。 5、文字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和原始资料数据的获取日期。 6、各报告引用数据应统一、一致。 7、报告封面需落款XX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承担单位两家。纸质报告需加盖县级二调办专用章。 二、报告格式 (一)报告的组成 报告一般由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几部分组成。可以根据结构需要增加封

一、封二,其中封一一般用于说明编委会组成,封二一般用于编写前言、序或者说明等。 文字报告结构,一般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层次进行编写。成果分析报告和专题研究汇编等可以增加章、节。 正文由文字、表格、插图组成,正文后可以附图、表。 (二)排版要求 1、文字报告应使用能够进行图、文、表格等混排的文字处理软件编写,上报的电子文档应能被Microsoft Office2003的Word读出。纸质报告应双面打印装订。 2、目录、正文,均应以奇数页码开头,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小五号。目录用小写罗马数字编排页码,正文从“1”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偶数页码无文字可以空白。 3、目录用宋体五号。正文中一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二、……”编号,用小三号黑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二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二)、……”编号,小三号楷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三级标题编号采用“1、2、……”编号,小三号仿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四级标题编号采用“(1)、(2)、……”编号,小三号仿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二级以下标题后可加句号,并直接接正文。正文采用小三号仿宋体,“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4、正文中引用的各类图、表内容,应包括编号、名称、图表内容及注释等。其他内容根据需要增加。图、表可以统一按章编号,形式为“图N—M”(意为第N 章第M图)或“表N—M”(意为第N章第M表)。没有设章的,可以全文统一编号,形式为“图M”(意为第M图)或“表M”(意为第M表)。表的编号和名称统一置于表上方居中位置,图的编号和名称统一置于图下方居中位置。编号和名称中间空两字间距。文字内容在其所在单元格中垂直方向居中。数据内容水平方向右对齐,垂直方向居中。 5、图表编号和名称用四号黑体,图表单位用五号宋体,图表项目用五号黑体,图表内容用五号宋体,注释内容用五号宋体。 6、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标题用书名号括起来,发文字号用圆括号括起来。 7、所有文字报告用纸统一采用国际标准纸型A4型,要求格式统一,装订整齐、

土地权属调查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籍测绘规范》对土地地块定义为:“_________是地籍的最小单元,是地球表面上一块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土地” 2.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_________ ,即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一地块。 3. _________是权属调查的核心。 4.地籍图直观的描述了土地和附着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宗地图等。 5.按地籍主要功能变化分类:税收地籍、____________、多用途地籍。 6.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_________。 7、图斑指被境界、_________、线状地物、地类界封闭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地类的地块。 8.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为:文件确认、_________、_________和仲裁确认 9.国家法律规定在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规定为:住宅用地为_________年;工业用地为_________年;商业用地_________年. 10.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简称土地清册,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即一图一数一表。 11.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的称为_________,一个地块属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为_________。 12.土地使用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3.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所有权是有偿的,而且需要_________。 14.土地征收是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_________的行为。 15.界址点编号从_________、_________从1开头,按顺序编号。 二选择题 1.地籍最初是为()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 A.维护土地交易秩序B.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 C.防止土地投机 D.征税 2.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某地区全国第二次土地调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设计)

摘要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计划于2009年完成。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统计、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目录 一概况 (1) 1 县城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自然资源 (1) 二测区基本情况图 (2) 三目的和任务 (2) 四组织实施 (3) 1 准备工作 (3) 1.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3) 1.2 选择地籍调查专业队伍 (4) 1.3 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 (4) 1.4 制定实施方案 (5) 1.5 宣传动员 (5) 1.6 宣传标语口号 (5) 2 技术路线 (6) 2.1 确定工作方法 (6)

2.2 实施过程与技术保障 (7) 2.3 地籍建库工作流程图 (8) 五技术设计的依据 (8) 六取得的成果 (9) 1 控制测量成果 (9) 2 图件成果 (10) 3 权属调查成果 (10) 4 文字报告 (10) 5 图纸资料 (11) 七成果主要技术指标 (11) 1 平面坐标系统 (11) 2 地籍图分幅和编号 (11) 八工作安排 (11) 九技术方法 (12) 1 权属调查的工作程序 (12) 2 地籍编号 (12) 3 街道的划分原则 (13) 4 街坊的划分原则 (13) 5 宗地的编号及方法 (13) 6 地籍编号的方法 (13) 7 界址点调查 (14) 8 界址点的编号 (15) 9 地籍调查表 (15) 十地籍图业编辑 (15)

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资料保密协议

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资料保密协议 为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资料在工作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发生丢失、泄密事件,防范非法使用行为,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协议。 一、本协议所述“使用方”为。 二、本协议所述“保密资料”是灵宝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经2016年更新后的全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 三、使用方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对保密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四、使用方为保密资料的安全管理者。提供的有关资料仅限于灵宝市“两区”划定工作所需资料。使用方不得将保密资料用于该项工作以外的工作;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该资料或者开发等;使用方可根据需要对资料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不得将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公布和提供;使用方不得将提供的有关资料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传输、登载。

五、使用方存放保密资料的设施与条件应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用方要建立完善的资料保密内部管理制度;按同等密级进行管理;涉密计算机系统应按相关规定办理批准使用手续,严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六、使用方在灵宝市“两区”划定工作结束后,由使用方统一销毁提供方提供的土地调查数据及图件。 七、使用方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使所属人员知悉与其工作有关的保密范围和各项保密制度。一旦发生泄密涉密事件,使用方负全部责任,情节严重的,资料提供部门将报请上级有关机关批示处理。 八、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分别由提供方、使用方存档备查。 使用方单位(签章):经手人: 联系电话: 地址: 年月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国家级核查总体方案 摸清土地资源家底,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状况,获取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成果核查作为二次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做好二次调查工作的关键。 为确保二次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任务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3号)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07〕7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任务 (一)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核查。 (1)开展全国各县级调查单位全辖区100%的内业土地利用现状地类一致性核查,对比检查数据库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遥感正射影像的地类一致性。 (2)结合内业核查成果,重点对东部沿海地区及五十万以

上人口城市等地区,开展耕地、建设用地等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实地对照检查土地利用数据与实地的一致性。 (3)重新汇总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面积数据,检查汇总数据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 2.开展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成果核查。 检查数据库汇总的土地权属面积与上报统计资料的一致性。抽取一定比例的权属界线,开展外业实地抽查,检查其权属状况与实地的一致性。 (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结合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对各地汇总的城镇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原则上不对具体宗地开展核查。 (三)基本农田核查。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等资料,检查分析各地基本农田上报数据、位置的可靠性,通过空间叠加统计的方法,检查各地基本农田面积汇总数据与上报的基本农田地块中各地类面积的一致性,落实基本农田数量和位置相关情况。 (四)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依据成果汇交有关要求,对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数据库中元数据、成果汇交格式、数据库图层、命名、数学基础、数据精度、拓扑关系及各图层间逻辑关系等。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arcGIS作图步骤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arcGIS作图步骤 1. 建立数据库文件。例如36di.mdb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样式库.style。 2. 将36di.mdb改为所作图号下的数据库文件,例如I49I026016-36.mdb,存在所作图的目录下。 3. 在arcGIS中导入I49I026016-36.mdb,I49I026016dom.tif,I49I026016TS.dwg 及扫描后的外业图I49I026016.jpg。 4. 打开应用工具 main menu,advanced edting,draw,editor,georeferencing,standard,tools。 5. 加载I49I026016-36.mdb中的“土地利用”中的全部,“基础地理”中的4个,“辅助要素”中的全部。 6. 配准 7. 配准后,点georferecing,rectify… 8. 进入后name改为I49I026016SL.tif,format:TIFF生成配准后的野外调绘扫描图 9. 保存file----docment-----properties----data soure optins-----store relative path names to taca saucos 10. 矢量化 ⑴画线状地物 ⑵画行政界线、权属界线 ⑶画地类图斑边线 ⑷地类图斑属性点 ⑸零星地物 ⑹名称标注 11. 生成图斑 arctoolbox-----b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feature to polgon 进行选择线状地物、行政界线、地类图斑边线、权属界线等生成图斑。 12. 生成图斑后,改变颜色,右击joins and relates----join….,第一个对话框中选择第二个,第二个对话框中选择地类图斑属性点---ok 13.对生成的图斑变为无色,右击open aetrilute faue查看图斑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