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刑法学(1)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科学.

2.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 .

3.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阶级性和法律性 .

4.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5.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

6.刑法条文中用转折词"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 ,它表示对前段情况的补充 ,对前段情况的例外或者是前段情况的限制 .

7.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

8.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

9.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10.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

1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 ,罪责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

12.按照罪行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不得定罪处刑.

13.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4.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5.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6.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原则 ,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等几种.

1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

18.根据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的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19.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

20.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的,可以不予追究.

21.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22.根据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23.根据普通管辖权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刑,中华人民国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24.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5.<<中华人民国和国刑法>>经过修订后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

27.根据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刑法施行前的这段时间内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在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

效 .

2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2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0.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

3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合.

3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

33.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34.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 ,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

35.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多少,犯罪客体可以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

36.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

37.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

38.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犯罪的直接客体 .

39.简单客体又称单一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40.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41.犯罪客观方面就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

42.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危害行为 ,危害后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

4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4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

45.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和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

46.刑法意义上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它就是定罪的重要根据之一.

4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8.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4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50.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

51.刑事责任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程度.

52.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53.不满14周岁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54.已满16周岁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58.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59.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0.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1.生理方面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63.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等几种因素.

64.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65.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

66.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7.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8.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

69.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70.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71.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可抗拒的原因所引起,因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刑法理论上称为意外事件.

72.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是指外表上似乎构成犯罪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因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7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 ,公共利益 ,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行为.

74.故意挑逗他人对自己加以侵犯,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对他人加以危害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挑拨 .构成犯罪的,以故意犯罪论处.

75.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 .

76.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

77.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提前防卫或事后防卫的情形,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不适时 .

78.所谓"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情形有三种,即不法侵害行为确已自动中止,也即不法侵害人已经自动放弃了犯罪 ,不法侵害人已经被制服,或者丧失了侵害能力和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不法侵害人也没有实行进一步侵害的明显意图 .

79.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 ,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80.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1.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 ,抢劫 ,强奸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特别防卫权,亦称无限防卫权.

82.紧急避险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83.作为紧急避险起因条件的危险来源于4个方面,包括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动物的袭击,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人的生理或疾病的原因.

84.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85.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6.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两种基本类型.

87.故意犯罪的停止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停止形态.

88.犯罪未遂有4种不同类型: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 .

89.为了犯罪准备犯罪工具 ,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90.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 ,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处罚.

91.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92.我国刑法理论一般把犯罪未遂划分为:(1)实行终了未遂与未实行终了未遂,(2)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

9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9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等三个条件。

96.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除应当具备自动放弃犯罪中止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等三个特征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97.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98.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与必要共同诉讼。

99.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事前同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同谋的共同犯罪。

100.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和复杂共同犯罪。

101.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102.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人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几类。

103.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104.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10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106.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107.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8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9.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110.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1.新中国刑法学普遍公认应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112.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起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极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待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113.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刑法理论上称为想象竞合犯。

114.对于记过加重犯,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条款所规定的加重法定刑处罚。

115.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116.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

117.刑事责任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118.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犯罪的后果,又是刑罚的先导。

119.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

120.刑事责任具有非难谴责性、刑事法律性、严厉惩治性、人身专属性等基本特征。

121.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事实根据是。

122.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起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123刑罚的适用对象是犯罪人。

124刑法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125.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26.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127.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128.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129.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30.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公安机关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20年。

131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劳动并受教育改造的刑法方法。

132.死刑只适用于罪刑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133.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13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3年执行。

135.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136.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137.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执行键位油漆徒刑的兴起,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138.刑法典规定的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驱逐出境。

139.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140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41.独立使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14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14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144.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145驱逐出境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特殊的附加刑。

146非刑罚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责令具结悔过、训诫、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等。

147我国刑法中的量刑的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大类

148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149要做到正确裁量刑罚,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50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侵害的对象、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后的态度等。

151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

152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153一般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154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最受过刑罚处罚,刑法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155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56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15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158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9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

1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61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采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16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人所犯数罪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并罚时采取吸收原则。

163行为人所犯数罪中,分别判处两个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并罚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164对行为人所犯数罪除判处主刑,还判处有附加刑的,采取并科原则。

165一般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66特殊缓刑制度,就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一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

167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3个月。

16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169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170缓刑考验期限满,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17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7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173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174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起计算。

175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76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77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178时效,一般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179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180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在追诉。

181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如果20年之后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8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83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的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184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85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186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两种

二、选择题

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___ D ____。

A.犯罪

B.犯罪和刑罚

C.犯罪和刑事责任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2.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__ C _____。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3.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____ B ____。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

4.下列机关,BC _____有权进行司法解释。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根据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_ BCD _______。

A.限制解释B.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D.立法解释

6.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__ BD __。

A.论理解释

B.文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7.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___ ABD _______。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8.“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___ A ______。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当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9.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____ D ___。

A.属地原则

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

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10.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____ C _____。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11.下列人员中,__ABD ____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某工业局局长

B.某武警总队文工团演员

C.某演出公司的演员

D.某部办公厅秘书

12.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____ D __。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___ D _____。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4.下列情况下,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_ AC ___。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当时的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15.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__ A _____。

A.危害社会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6.按照__ C ___,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

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17.按照__ B __,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18、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 D.复杂客体

19__ A ___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 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 D.复杂客体

20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_ A _____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21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_ B __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22我国刑法规定,__ C ____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2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__ C ____刑事责任能力人。

A.完全 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

24我国刑法规定___ B ___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2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_____ D _____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2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____ BC 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 D.敲诈勒索罪

2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____ B _____刑事责任。

A.应当负 B.不负 C.可以负 D.应当减轻

28犯罪目的只存在于___ B _______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29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____ B _____。

A.防卫不适时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30故意用言语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____ C _____。

A.防卫过当 B.提前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后防卫

31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___ C ______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32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_____ C _______处罚。

A.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B.酌情免除或减轻 C.减轻或免除 D.免除或者减轻

33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___ B ______

A.犯罪预备 B.犯意表示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34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这种情况属于_____ B_______。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3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_____ D _____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3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D、减轻或者免除

3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D—处罚。

A、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B、减轻或者免除

C、免除或者减轻

D、免除

38、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39、甲扬言要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机关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公安人员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B—。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表示

D、犯罪中止

40、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C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

B、他组织的

C、集团所犯的

D、他指挥的

41、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C—。

A、不予处罚B、免予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42、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关于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的蔡某属于—C—。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

43、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改出纳员所领工资七万多元,四人平分。对甲的行为——C。

A、不以犯罪论处

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

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

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

44、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45、非法拘禁最属于—A—。

A、持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惯犯

46、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

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间

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提起诉讼的时候

C、行为人的行为被确认有罪并判处刑罚的时候

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

47、管制的最低期限是—C—。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48、被判处A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

A、管制

B、拘役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49、有期徒刑的期限为C——。

A、三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B、三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C、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D、六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50、死刑不适用于ABD——。

A、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51、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D—。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过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5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D—起计算。

A、判决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起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53、判处罚金,应当依据B——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犯罪所得

D、犯罪人经济状况

54、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死刑

B、无期徒刑

C、驱逐出境

D、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55、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B—。

A、与主刑期相等

B、一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C、一年以上八年以下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56、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D—。

A、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B、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C、三年以上八年以下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57、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C—的刑罚。

A、最重

B、次重

C、相对较重

D、中线以上

58、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C—的刑罚。

A、最轻

B、次轻

C、相对较轻

D、中线一下

59、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时,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高级人民法院判决

B、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最高人民法院判决

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0、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D—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61、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C——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减轻

C、减轻或者免除

D、免除

62、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六年,判处罚金五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63、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C—。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64、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A—。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65、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五年

66、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

A管制 B、拘役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D、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67、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A、十五日

B、一个月C、二个月 D、三个月

6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B—。

A、二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69、减刑以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C——。

A、五年

B、十年

C、原刑期的二分之一D、十五年

70、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C—以后,可以假释。

A、原判刑期二分之一

B、五年C、十年 D、十五年

71、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B—。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二十五年

72、犯罪行为有连续性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三、案例分析:

1.哈吉·奥格雷,男,33岁,某外国国籍,飞机副驾驶员。

奥格雷与机组人员一道执行该外国境内航班飞行任务。奥格雷在飞机航行至东经118o06’00 ”、北纬52 o40’00”上空时,启动自动驾驶仪,用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威逼机长,迫使机长改变航向,飞机飞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我国*省*县*乡农田里。

请分析: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能否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为什么?

答(一)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可以适用我国的刑法予以处理;

(二)因为根据我国刑法典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我国刑法典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发生在我国的领空,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的领土上,所以我国具有管辖权,对他的劫机行为可以适用我国的刑法予以处理。

2.陈*文,男,20岁,书店职工。金*七,男,20岁,书店职工。

一天傍晚,陈*文、金*七结识了本镇的未婚女青年罗*、方*后,一同打羽毛球至晚九点,临走前互相约定次日晚上一同到人民银行活动室去玩。第二天,陈、金、方、罗如约而至,方**还带着一位女青年李**,因活动室不开放,一行人即到方**家中闲聊。其间,陈、金、二人分别向罗、方二人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罗、方均表同意。玩到深夜,陈、金要求在方家留宿。方、罗未拒绝,于是陈*文与罗**、李**同睡在床上,金*七与方**同睡在沙发上。陈与罗、金与方分别互相拥抱接吻,但未发生性行为。第二天凌晨5时许各自离去。相隔几天,陈*文、金*七又相约先后两次到方家,分别与罗**,方**同宿,互相拥抱接吻抚摸,也未发生性行为。

请分析:陈*文、金*七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一)被告人陈×文、金×七的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因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具有刑事违法性;三是应受刑罚惩罚性。陈×文、金×七与方×、罗×之间的行为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且四人均已年满18周岁的未婚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为刑法所禁止,因此陈×文、金×七的行为只属于不道德行为,不构成犯罪。

3.王某,男,20岁,农民。

王某与被害人陈某(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某与其弟去河边洗澡,陈某也随同前往。在洗澡时陈某要求王某带他到深水处玩玩。王某虽然觉得自己游泳技术并不熟练,但自信能满足陈某的要求,当即表示同意,并果真将陈某带游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陈某游泳,王某返回岸边自行洗澡。不久,王某感到身体累,便自行上岸,但并没有去将陈某带回。陈某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挣扎了一会儿,溺水死亡。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一)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二)王××带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陈××去河里游泳,他就有保护陈××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义务,但是王××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将陈××带到深水处后没有在旁边保护,而是自行回到岸边洗澡,洗完澡后又没有将陈××带回,最后导致陈××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过大,又无人帮助而溺水死亡。因此,王××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由于王××的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导致了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为刑法所禁止的,因而王××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4.李某,男,45岁,农民。

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挖树蔸作柴烧,很是生气,遂对其子说:“咱俩从山后面爬上去,往山下滚石头,砸死他们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一齐沿着挖树蔸人左侧约5米远的山沟,连续不断地往下滚石头,挖树蔸人纷纷躲避。其中一块石头在往下滚的途中撞着沟边的一块巨石而横飞向挖树蔸的农民,将其中一人击倒,滚落山脚死亡。

请分析: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一)李某行为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

(二)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被告人李某明知其往山下滚石头可能砸死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挖树蔸的人,但李某仍然希望砸死他,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往山下滚石头的行为,而且也导致了挖树蔸的农民中的一人砸死。所以被告人李某的心理态度为直接故意。

5.李**,男,25岁,农民。

李某于一天下午5点半,为了换油桶,将内盛冻油的油桶在自家院内用火烤,烤了约5分钟,油桶爆炸起来,旁边的一个油桶也被引爆,当场将街坊陈**(5岁)炸死,将西边邻居刘(女3岁)炸成重伤,同时还造成其他人员烧伤。

请分析:李某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一)李××行为时的主观心里态度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被告人李××应当预见到自己在自家院内烤冻油的行为,会导致油桶爆炸而危及他人生命的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炸死一人、重伤一人、烧伤数人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

6.赵**,男,十九岁。

一天晚上九时许,赵某在某市某某厂门口见陈某等三人骑一辆自行车由西向东而来,误认为是同厂青年,便伸手拦截。陈某等三人误认为赵要抢帽子,便停下来寻找砖头、石块,返回质问。赵即躲进某某厂。后因马路上有人吵架,赵出来围观时,又遇见陈某等三人,赵再次回厂躲避,但陈等一起追上质问,赵即向陈等讲明是认错了人,不是抢帽子。陈不谅解,手持砖块向赵面部猛打,将赵的左上颌及牙齿砸伤,赵随即拔出随身所带大号水果刀向陈猛刺一刀,将陈刺成重伤,陈跑至三十米处倒地,赵当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请分析: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一)赵××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我国刑法典中的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陈×等人在赵××一再解释,并多次回厂躲避的情况下,还用砖块向赵××的面部猛打,陈×等人的行为严重危害赵××的人身安全,而且,赵××的正当防卫权也不应当由于赵××非法携带刀具而予以剥夺,因此,赵××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为,不构成犯罪,但赵××的非法携带刀具的行为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7.何某,男,四十三岁,某建筑工程队队长

某市镇一家饭馆突然失火,火争顿时随风烧向邻屋。当消防车赶来抢救时,火舌已伸向第三家邻居。此时,正在附近建筑工地施工的队长何某,带领十多个工人奔到现场后并未参加救火,却命令工作们迅速拆毁近邻第四家房屋,何本人则于另外两个工人跑回工地,驾驶着吊车、生产车和推土机又赶到现场也投入拆房行为。他在面组织部分工作协助抢出房内物品,一面指挥工人们赶快用斧头、锯子截断房屋的横梁和柱脚,开动推土机冲撞墙壁。何本人随即开动吊车,把屋顶梁架吊离原地,再叫工作们用铲车铲出一条隔离空道,当火焰蔓延到第三家邻居房屋尾部时,才被消防员们奋力扑灭。

请分析:何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应负责任?为什么?

(一)何××的行为不是紧急避险的行为,应负责任。

(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由于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必然会给法律保护的另一权益造成损害,因而法律规定只有在迫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下,才能实施紧急避险。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在危险发生的非常之际,已不能用其他方法避免。在本案中,何××完全可以通过带领工人救火来避免火焰的蔓延到自己施工的建筑工地,但何××采用拆毁近邻第四家房屋铲出隔离空道的方法来避免自己施工的建筑工地免受火灾,因此,何××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的行为,因此应负第四家的房屋的损毁负责任。

8.邓某与赵某宿仇颇深,邓某伺机报复赵某。一日,邓某得知赵某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准备前往赵某家杀害赵某。邓某在去赵某家的途中,突然腹部疼痛难忍,于是返回自家。

请分析:邓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为什么?

(一)邓某在行为上属于犯罪预备。

(二)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逐区别的显著标志是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邓某伺机报复赵某。一日。邓某得知赵某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准备前往赵某家杀害赵某。邓某在去赵家的途中,突然腹部疼痛难忍,没有着手实行行为,便返回自家。所以邓某在行为上属于犯罪预备。9.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一)王某的行为是犯罪既然遂。

(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自动地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在犯罪行为可能产生既遂的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积极的作为形式来预防和阻止既遂的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且这种防止行为必须奏效,这样才能成立犯罪中止。王某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导致刘某严重烧伤。因此王某的行为应该是犯罪既遂。

10.某人武部干部陈某与王某在值班室对着墙壁练枪法。当时人武部部长曾对陈、王人二人进行劝阻,说容易发生事故。但陈、王二人不听,继续练枪法。陈装子弹,王开枪,结果子弹穿过窗户打死了在人行道上行走的张。

请分析:本案中,陈某与王某是否属于共同犯?

(一)本案中,陈某与王某不属于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陈、王二人的共同行为虽然造成了行人道上行走的张的死亡的结果,但陈、王二人并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因此,陈、王二人不属于共同犯罪。

11.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某天,他们在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盗得出口衣料三捆,价值人民币三千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被告人平分。

请分析:本案中甲、乙、丙、丁所处的地位如何?从他们共同故意形成的时间上来划分,是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共同犯罪?

(一)本案中甲是王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从他们共同故意形成的时间上来划分,是属于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二)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本案中到货船的主意是由甲提出的,并由甲进行组织和指挥的,所以甲在本案中是主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本案中乙、丁是根据甲的指挥、指示实行犯罪行为的,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因此乙、丁在本案中应为从犯,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丙在表示不参与犯罪后,乙以伤害丙的生命相威胁要求丙参与,因此丙在本案中应为胁从犯。

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甲、乙、丙、丁是在一次喝酒后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后实行故意实行犯罪,因此应属于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12.1997年10月15日,某校学生陈某(1981年11月生)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陈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陈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倒地休克(法医鉴定为重伤)。经送医院抢救,吴某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

请分析: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一)陈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二)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陈某在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在与吴某的打斗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将吴某捅成重伤,但经医院抢救,吴脱离危险,一个月痊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陈某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已构成犯罪。

13.李某为了窃取财物,盗窃了一个军人的背包,到无人处打开,发现包里有一支手枪、数十发子弹,李某便将包藏在家人,后被人查获。请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还是想象竞合犯?

(一)李某的行为属于吸收犯。

(二)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李某盗窃了一个军人的背包后,又私藏在家中拒不交出,事实上存在盗窃私藏两个行为,后一行为与前一行为具有依附与被依附关系,所以李某的行为属于吸收犯。14.王某与李某系邻居,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较为密切。但王某脾气爆烈,两人经常争吵并动手打架,过后又和好如初。一天,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两人因为对电影中一个情节的看法不同又发生争吵,而且越吵越激烈,以致动手打了起来。在打斗过程中,王某一时冲动,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李某的腹部猛捅一刀,说:“看你他妈的还跟我吵!”然后扬长而去。李某昏倒在地,因天黑没有人发现,失血过多死亡。

请分析:王某对李某的死亡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一)王某对李某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二)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本案里,王某对用刀扎伤李某必致人伤害,是明知的和追求的,属于直接故意范畴,对于其行为致人死亡的结果而言,他虽然预见到可能性,但持的却不是希望其发生的态度,而是放任其发生的态度,这样,对于其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而言,其认识特征是明知可能性,其意志因素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所以王某对李某的死亡所持有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15.马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服刑过程中主动交代还曾犯有盗窃罪。经有关机关调查,确有此事,犯罪事实当时已被公安机关发现,只是犯罪人一直未能确定,案件未破获。

请分析: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属于坦白还是属于自首?为什么?

(一)马某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属于自首。

(二)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犯罪的行为。马某是正在服刑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主动交代本人曾犯有盗窃罪,虽然事实当时已被公安机关发现,但并未确定是马某所为,应当属于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所以马某的主动交代盗窃案件的行为属于自首。

16.一天中午,林某与冯某、刘某、曹某等人在一胡同内的饭馆门前相遇。冯某故意寻衅,撞了林某一下,林某即问:“你干什么?”冯某说:“看你不顺眼!”双方遂发生口角,进而扭打起来。扭打过程中,冯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刮刀胡乱刺扎林某。林某的肩和背被刺中数刀,疼痛难忍,于是顺手从饭馆放在外面的瓷碗中拿起一只砸打冯某,欲救脱身。冯某头皮被砸出血,无比恼怒,便抱着林某继续猛刺并喊刘某、曹某过来帮忙。林某腿、臀、腹部又被刺中数刀。此时,刘某手持刮刀赶了过来。林某见势不妙,便更加用力地用瓷碗砸打冯某的头部。瓷碗砸碎后,尖角扎中冯某的劲部动脉,冯某当即出血倒地。刘某、曹某等见状,顾不得打林某了,忙将冯某抬起送往医院抢救。林某趁机捂住腹部伤口逃往胡同口,没走多远,便被接到报案赶到的巡警抓到。冯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请分析: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一)林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为故意犯罪行为。

(二)林某与冯某、刘某、曹某之间互相斗殴的过程中,双方都有向对方实行不法侵害即伤害对方的意图和行为,没有侵害者与被侵害者之别,双方均有侵害对方的行为,因此任何一方都无权实行正当防卫。所以林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是故意犯罪行为。

17.王某经人介绍与汤某相识结婚。婚后,两人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加之家境贫困,王某对汤某渐生厌心。一日,两人又因家中所养的鸡发生瘟疫相互埋怨,继而发生争吵。汤某动手打了王某两巴掌,王某遂产生杀害汤某之心。当日午饭前,王某将灭鼠药放入汤某准备要吃的稀饭中。汤吃过饭后即出现恶心、呕吐,随之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王某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丈夫,于是忙向邻居呼救。在邻居的帮助下,王某将汤某送到医院。经抢救,汤某脱险。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2)因为,王某在将灭鼠药放入汤某准备要吃的稀饭中后,汤某吃过饭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后,王某后悔投毒杀夫,便向邻居呼救,在邻居的帮助下,将汤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汤某脱险,王某采用积极的行为令犯罪结果没有发生。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18.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在缓刑考验期间没再犯新罪,但在缓刑期满以后第三年又犯了盗窃罪,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请分析:李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一)李某不构成累犯。

(二)因为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期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刑满后又犯罪,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刑罚,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而不是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不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被告人李某在缓刑期满后第三年又犯了盗窃罪,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因此李某不构成累犯。

四、名词解释

刑法学: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与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其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文在一个法典中有秩序、有层次的排列。它反映了统治者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意志在刑事法律上的表达方式。

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范的法律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的阐释。

立法解释:由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学理解释:是指由未经国家立法机构授权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学术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个人对刑法所作的解释,它不具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作的说明。

罪刑法定原则:亦称罪刑法定主义,是指认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对犯什么罪应处以何种刑罚,都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定,无明文规定的就不能处以刑罚。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或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属地原则:是指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属人原则:是指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应本国的刑法。

保护原则:是指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是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普遍原则:是指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对凡侵害由该国缔结或参加国际公约、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无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刑法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应,就是没有溯及力。

从旧原则:即新法对过去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所谓“法不溯及既往”。

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符合罪刑法定,又符合刑法的人道主义(有利于被告)原则。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要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任何一种犯罪,都会侵犯一定的社会,因而特定社会关系受到侵犯就成为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一般客体:又称为犯罪的共同客体,是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某一个方面。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某一特定犯罪所侵害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指向或直接作用于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

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或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为刑法禁止的身体举止或活动。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且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中,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犯罪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牟取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测,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的。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目的是危害结果的希望心理,故目的的内容是危害结

果。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行人为实施某种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假想防卫: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必须是真实的,而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结果造成损害的。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特别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与阶段中,因主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状态。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停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了一个行为而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状态。

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既遂后,犯罪行为和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情况。

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因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刑罚: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立,由法院对犯罪人适用并通过特定的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刑罚目的:泛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追求的客观效果,它包括国家通过刑事立法、刑事审判、刑罚执行三项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果。

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分子本人重新犯罪。

一般预防:是指防止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走上犯罪道路。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其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严重犯罪分子。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一种刑罚方法。

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处罚方法。

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是指法院对于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刑事审判活动。

刑罚裁量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量刑时,据以决定是否处刑以及处刑轻重的各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情况的总称。

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时必须考虑的各种事实情况,它既包括从宽处罚情节,也包括从重处罚情节。

酌定情节:是指刑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也需要酌情考虑的情节。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比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过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数罪并罚:一种刑罚裁量制度,它是人民法院对同一犯罪人在法定时间内所犯数罪,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的合并处罚。

限制加重原则:是指对数罪分别判刑后,在其中最重一刑以上、数罪总和刑以下确定应执行的刑罚,并规定刑期最高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下,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刑罚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依法将生效的刑事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一种刑事司法活动。

减刑:是指对被判管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刑罚消灭:也即刑罚权的消灭,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国家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司法上的具体刑罚权。

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的情形。

时效延长:是指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制度。

赦免:是指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刑罚的全部或者一部的法律制度。

五、简答题

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刑法。而刑法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所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刑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刑法学研究对象的这种特殊性是葂于其他部门法学的主要标志。

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和法律性质阶级性质: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法律性质:(1)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广泛;(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一按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分为: 1。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3。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属于无权解释。二按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1。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2。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可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怎样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一)。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二。)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三。)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法定化,即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法律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1)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的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受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2)基本要求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不论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不应有所区别,而要一视同仁,依法惩处。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不同的刑法适用,但同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如果这些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序有影响的话,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在司法实务中贯彻适用该原则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A刑事司法公正,即定罪公正、量刑公正和行刑公正;B反对特权,即只要是犯罪,就要平等地适用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惩处,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1)含义: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2)基本要求:①立法要求,即立法上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法制度,刑法分则设立了轻重不同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②司法要求:A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B纠正重刑主义的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C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取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并在一定范围内肩采取普遍管辖原则的结合型刑事管辖体制。1、属地原则(也称为领土原则)。2、属人原则(也称国籍原则)。3、保护原则(也称安全原则)。4、普遍管辖原则。5、独立行使刑事管辖的主权原则,兼顾“一罪不二罚”的原则。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刑罚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根据这一原则的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1)当时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即“从旧”。但如果当时的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此即从轻原则。(4)如果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了生效的判决的,该判决继续有效。

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了,犯罪这种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即触犯刑律的行为。三、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这三个基本特征都是必要的,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

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一方面,这一定义科学地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指出犯罪是严重破坏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同时该定义又明确指出犯罪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果一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法律没有规定其为犯罪,或者没有规定对这种行为的刑罚处罚,那么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刑事违法性

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这一规定是现代法治国家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反映。另一方面,这一定义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又设置了定量要求。

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三个特征: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有机统一的整体;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由刑法加以规定的。

关系:(一)二者的联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的概念的具体化。首选,作为犯罪概念基本属性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离开了犯罪概念所提示的共同本质的认识和对其的体现,犯罪构成就失去了立法和理论上的根据。其次,犯罪构成也通过一系列犯罪成立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反映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二)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功能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从而使我们以从原则上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加以区别。而犯罪成的功能,是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法定的具体条件它所要解决的是构成犯罪的规格和标准问题。

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它们的有机统一是内在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就形成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是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并非每一事实特征都可以成为犯罪构在要件,而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三)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诸多事实特征必须经过法律的选择,才能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犯罪构成具有以下四个共同要件:一。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的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二。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某种客体造成侵害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等。三。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四。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一)概念: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某种行为,如果没有或者不可能危害任何一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那就不可能构成犯罪。

(二)分类和意义:刑法理论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把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或者三个层次: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对犯罪客体进行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类可以进一步揭示各类犯罪客体的属性,正确认识犯罪客体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解决刑事司法中诸如定罪量刑中的各种难题。其次,通过分类,可以揭示犯罪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犯罪,总结其规律性,制定正确的刑事政策。

犯罪的上述三类客体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它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一)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作为犯罪客体的具体社会关系的承担者。通常来说,犯罪客体总是通过一定的犯罪对象表现它的存在,也即犯罪分子的行为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二)区别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第二,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第三,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第四,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第五,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因此可以凭借人的感觉器官来感知;犯罪客体则是生命权、财产权、公共安全等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上的东西,二者具有具体与抽象的差别。

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

(一)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者意识,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危害行为是在法律上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作为犯罪的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具有刑事违法性。危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危害行为的价值评价特征,也称为危害行为的社会性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是犯罪。这种危害性在法律上表现为违反刑法规范性。因此,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等都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其次,危害行为是在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的危害行为,才可能由刑法来调整并达到刑法调整所预期的目的。由于危害行为是意识和意志的产物,因此人的无意识和无意志的身体动静,即使客观上造成损害,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因而不能认定这样的行为构成犯罪。

(三)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其一,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其二,行为人的不作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就是对直接客体的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定罪的主要根据之一。

从司法实践定罪的实际需要出发,可以将狭义的危害结果分为两类:即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和无形的、不能具体测量确定的非物质性危害结果。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并非无迹可寻、不可估算,只是同物质性危害结果相比,认定方式更为复杂、更为困难而已。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

(一)基本特征①一行为直接而合乎规律地引起特定的危害结果。②一行为在危险状态或特定条件下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③一行为加上被害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④两行为前后连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⑤数行为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⑥中断的因果关系。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介入异常因素而发生另一危害结果。

(二)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即使具备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缺乏故意或故失,仍不能构成犯罪和使其负刑事责任。那种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认为有因果关系就负刑事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客观归罪的观点。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有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一)刑事责任能力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辨认能力,这是指行为人具备自己的行为在刑法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二是控制能力,这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二)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这表现在: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的具备是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只有总之,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齐备,缺一不可。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年龄达到了刑法规定的界限,就要受到刑事制裁;不够岁数,也就不能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凡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阶段。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8种故意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三是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但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达到一定年龄的精神健全的人,由于其知识和智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而其刑事责任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就开始具备,并以达到成年年龄作为其责任能力完备的标志。但是,人即使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也可能由于患精神病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使责任能力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因而世界各国均对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在刑法中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限定犯罪主体成立的条件,我国也不例外。对于无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现行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一)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和受刑罚处罚,但又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因醉酒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应当预见或已有预见酒后的行为;醉酒是了于人为的等原因。所以,对生理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有什么意义(1)影响行为的定罪是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首要功能。第一,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第二,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某些犯罪案件中区分和认定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标准之一。第三,在无特殊身份者与有特殊身份者共同实施要求特殊主体之罪的情况下,主体特殊身份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2)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也有一定影响。表现在:第一,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相对较重的刑罚。第二,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第三,在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对某些犯罪若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就要从重处罚。

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所谓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故意或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个因素。其中,行为人的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也称选择性主观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什么是犯罪的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二者有哪些区别?

(一)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犯罪故意包含两项内容:一是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明知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所讲的认识因素;二是意志因素,即行为人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希望")或("放任")的心理属于心理学上的意志因素。

(二)犯罪的直接故意的特征为:在认识因素上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祔的结果。在意志因素上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这是其必要特征。

犯罪的间接故意的特征为:在认识因素上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意志因素上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三)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

什么是犯罪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

(一)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二)特征: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特征是:应该能够预见到危险,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至造成严重后果。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是“轻信能够避免”,一方面行为人希望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另一方面行为人没有确实可靠的客观根据而轻率相信可以避免。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程度有所不同,间接故意认识的程度较高;(2)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意愿的。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即危害结果的发生与不发生,都不在乎。

(四)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应当预见。

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 1、假想的犯罪。 2、假想的不犯罪。 3、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罪名上和刑罚轻重上的误解。在事实上认识的错误: 1、客体的错误。 2、对象的错误。 3、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4、工具的错误。 5、因果关系的错误。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一)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具备的条件:1、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怎样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一)所谓必要限度应理解为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与没有造成不应有的危害作为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在司法实践中划清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必须以是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是否造成了不应有损害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只要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并且没有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防卫行为对侵害者所造成的损害不是过分大于侵害行为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就应当认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是正当防卫,否则便构成防卫过当。

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理解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

(一)概念: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

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二)具备的条件:①合法权面临现实危险②危险正在发生③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④具有避险意识⑤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三)限度: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刑法理论上,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异同?(一)两者的相同点在于:第一,目的相同。第二,前提相同。第三,责任相同。(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危害的来源不同。第二,行为的对象不同。第三,行为的限制不同。第四,行为的限度不同。第五,主体的限定不同。

犯罪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它的特征是,其一,有些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后虽然没有达到犯罪目的,但在法律上已完全具备了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应为犯罪既遂而不是未遂。其二,虽然有不少犯罪是以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区分犯罪既遂与否的,但犯罪结果的是否发生还是不能作为一切犯罪既遂与否的区分标志。

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

①结果犯:指不仅要有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基本模式为:行为加结果。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诈骗罪等。

②行为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基本模式为: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如强奸罪,诬告陷害罪等。

③危险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基本模式为:行为加足以发生危害结果。。

④举动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成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区别?

(一)犯罪预备形态具有如下特征:客观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他就是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以前停止下来。主观特征: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下来,从主观上来是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二)与犯意表示的主要区别在于:犯意表示仅仅是犯罪意图的单纯流露,不具有任何犯罪行为的性质,仍属于(思想)的范畴,根据我国刑法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定罪原则,犯意表示不能构成犯罪,而犯罪预备则是在犯罪意图的支配下,已经实施了犯罪构成的条件,因此是受惩罚的犯罪行为,

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有什么区别?

(一)特征: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的标志。第二,犯罪未得逞,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标志。第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标志。

(二)区别:①与犯罪既遂的区别。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行为人所故意实行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犯罪中止形态是犯罪未完成形态,未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同时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也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不同。

②与犯罪预备的区别。犯罪预备概念特征:是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形态的特征。A、客观方面不同,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行为的任何阶段。B、主观特征不同,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犯罪中止行为人停止行为是自动放弃,因此从主观上看,并没有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区别A客观方面不同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B主观方面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因此犯罪行为的停止是违背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的;犯罪中止,行为人行为停止犯罪行为是出于其内心,即该放弃行为是不违背其主观意志。

④犯罪中止还包括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中止状态,其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停止形态的又一个特征。

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其特征略有不同:

(一)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有:①时空性。按照法律的规定,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而尚未形成其他任何停止形态的情况,这是犯罪中止的客观特征。②自动性。即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自动性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已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当时本可继续实施和完成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③彻底性。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原来的犯罪。这一特征意味着,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而且从主客观的统一上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继续实施此项犯罪。

(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所谓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在某些犯罪的某些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可能造成但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而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犯罪中止,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或特殊情况下的犯罪中止。

由于这种类型的犯罪中止所面对的犯罪已经实行到了相当的程度,已经实施的行为有可能产生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从犯罪中止形态的立法目的出发,除应具备前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之外,还要求具备有效性的特征,即行为人还必须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的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停止下来。

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一)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条件:①主体条件,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或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②客观要件:要求各个犯罪主体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③主观要件;要求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意的故意,共

同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试述犯罪集团成立的条件(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二)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犯罪(三)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四)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一)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主犯包括以下三种人:①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只存在于犯罪集团之中,是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②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实际上只存在于聚众犯罪之中,并且起了组织、策划、指挥作用。“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罪集团不同,它是因进行一项犯罪将众人聚集起来的,而不具有较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③在犯罪集团或者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虽然不是组织、领导者,但出谋划策,犯罪活动特别积极,罪恶严重或者对发生危害结果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

(三)刑法对主犯的处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二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按照该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或者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

试述从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一)概念: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包括以下两种人:

(二)种类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在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受他人的指使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达到罪恶重大和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这种人虽然也是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但其地位从属于主犯,所起的作用属于次要的。具体表现为:在犯罪集团或其他共同犯罪中,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赞成、附和、服从,听从主犯的领导、指挥,没有参与有关犯罪的决策和谋划;在实施具体犯罪中,在主犯的组织、指挥下进行某一方面的犯罪活动,情节较轻。这种从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整个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起次要的作用。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物质或者精神的帮助,辅助犯罪的实施。这种从犯实际上是帮助犯,通常表现为犯罪分子本身并不亲自参加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如在有些犯罪中在犯罪的准备阶段以及在共同犯罪行为实施期间,协助实行犯采点望风、提供作案工具、指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消除犯罪障碍等帮助犯罪实施,促成犯罪结果实现的行为。这种从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整个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起了辅助的作用。

(三)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从犯本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比照主犯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试述教唆犯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自己并不亲自参加某种犯罪,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去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通过他人去实施犯罪。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社会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根据犯罪构成标准说的主张,应是犯罪构成的个数,即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行为人的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我国以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区分一罪或数罪的标准。同种数罪:行为人出于数个故意或过失,实施数个犯罪行为,侵犯了数个性质相同的直接客体,触犯了刑法规定的相同罪名的数罪。不同种数罪:行为人出于数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数个行为,侵犯了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不同罪名的数罪。

什么是继续犯?其特征如何?

(一)所谓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实行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二)继续犯的构成特征: 1、必须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危害行为的犯罪。2、是持续地侵犯同一个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3、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4、必须以持续一定时间或一定时间的持续性为成立条件。以上四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够成继续犯。

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又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触犯了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

特征:(一)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二)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行为。 (三)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四)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异种客体。

何谓结果加重犯?其有何特征?

概念: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特征:(一)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二)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

简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其处断原则

特征:(一)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二)连续犯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犯罪危害行为(三)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上有连续性(四)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处断原则:对于连续犯一般按照(一罪从重)处罚。

牵连犯有何特征,如何处断

特征:(一)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二)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三)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的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结果的内在联系。(四)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处断原则:对于牵连犯除刑事立法和司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适用从一重罪处断原则,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责任的特点是:第一,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构成了犯罪,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二,与作为刑事责任前提的行为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都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罪刑法定。第四,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因而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第五,刑事责任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责任。同时,刑事责任也包括集体责任,比如"单位犯罪"。

怎样理解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1、刑事责任的确立和确定决定刑罚的设立和适用,没有刑事责任就没有刑罚。 2、刑事责任的程度不同决定刑罚的轻重不同,刑事责任重则刑罚重。刑事责任轻则刑罚轻。 3、刑事责任以刑罚作为基本实现方式,犯罪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主要是通过(刑罚)的具体运用来实现的。

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立,由法院对犯罪人适用并通过特定的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特征:(一)刑罚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二)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三)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四)刑罚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五)刑罚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第一,适用对象不同。刑罚仅适用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而其他制裁方法则适用于除犯罪人以外的,一般违法者。第二,严厉程度不同。刑罚可以对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生命,财产和资格予以限制或剥夺。其他方法则不能剥夺生命权和长时间的人身自由。第三,适用的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审判机关的刑事判决部门适用而其他制裁方法则分别由审判机关民事,经济审判部门和行政机关适用。第四,适用的根据和程序不同,适用刑罚必须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而其他制裁方法则依据其他实体,程序法适用。第五,法律后果不同。被适用刑罚的犯罪人如果重新犯罪,就可以构成累犯,而仅被适用其他制裁方法的人犯罪则不能构成累犯。

简述刑法目的的概念,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和基本内容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概念: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或影响下,国家制定和适用刑法,积极追求刑法的某些特定功能、作用和价值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结果;基本内容:1、特殊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教育改造犯罪分子成为守法的公民。 2、一般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和抑制有可能犯罪人的促使他们及早醒悟,消除犯罪意念,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此外对人民群众也有教育作用。相互关系:以上两种预防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是指两者预防对象不同,统一表现为两者目的的一致性,不过二者在刑事活动的不同阶段,以一般预防为主,兼顾特殊预防,在刑罚适用阶段,两者并重,,在刑罚执行阶段,以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般预防。

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附加刑。

主刑,也称为基本刑,是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主刑有两个特点:一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作为其他刑罚的补充而附加适用。因此,主刑又称单独刑。二是对犯了一种罪行的某一犯罪分子,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判处或者执行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主刑。附加刑,也称为从刑,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相对于主刑而言,可附加刑也有两个特点:一是既可以附加于主刑而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二是附加刑既可以只适用一个,也可以同时适用几个。

管制: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伤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罚幅度变化较大,从较轻犯罪到较重犯罪都可以适用。所以,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有期徒刑居于中心地位。

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试述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适用的规定。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1,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2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死缓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适用范围:1,危害国家安全的。2,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刑罚裁量的概念、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概念:法院对犯罪行为人依法裁量决定刑罚轻重或免除处罚的刑事审判活动。

内容:是否需要对犯罪行为人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和刑度、判处的刑罚是否必须立即执行。

意义:①实现刑法任务的重要环节;②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手段;③贯彻刑法基本原则和政策的重要途径。

简述刑罚裁量的原则。①以犯罪事实为根据,查清犯罪事实,确定犯罪性质,分析犯罪情节,判断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②以刑事法律为准绳,依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的量刑幅度,选择与犯罪行为人的罪行相适应的刑种和刑期,依照刑法总则关于刑事责任负担原则的规定,决定对犯罪行为人的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③依刑法总则关于刑罚方法和制度的适用对象和条件的规定,适用刑罚的方法和制度。如何理解刑罚裁量情节?⑴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刑法裁量情节。我国刑法规定了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四种。①从重、从轻标准:根据该犯罪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在法定刑种类和幅度内,决定判处较轻或较重的刑罚。②减

轻处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分为法律明文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和犯罪分子不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经最高法院核准”可减轻处罚。③免除处罚: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受刑法处罚,只因情节轻微,不需判处刑罚或存在其他免除处罚的情节。而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法处罚。对于免除处罚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非刑罚方法,以妥善处理由于犯罪行为引起的各种矛盾。

⑵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由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灵活掌握的情节。①《刑法》63条,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法院核准,也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②《刑法》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免除刑罚。包括酌情减轻、酌情免除情节。③常见酌定情节有犯罪动机、手段、时间、地点、对象,犯罪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后认罪态度等。

简述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构成条件。

概念:因犯罪而受过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行为人。

种类:(一)一般累犯,其构成条件是:(1)前罪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其有一罪为过失则不能构成累犯。(2)前罪后罪都应当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之内。(4)前后两罪不能为危害国家安全罪。(二)特别累犯,其构成要件:(1)前罪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2)前罪必须被判处刑罚,但并不以轻重规定为必要。(3)后罪必须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

构成条件:⑴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行为人。被假释和缓刑的罪犯,在假释或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的,不构成累犯。⑵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任何时候又犯该罪的犯罪行为人。⑶累犯的刑事责任~刑法65条:对累犯应从重处罚。

如何理解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概念: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主动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接受国家的审查与裁判的行为。成立条件: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形式。(一)一般自首成立的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二)特别自首成立条件:1、其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条件。对此,应特别注意的把握以下几点:(1)所供述的必须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罪行。(2)所供述的必须是除司法机关已掌握的其他罪行(3)所供述的必须是本人的罪行。(4)所供述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罪行属不同罪行,以自首论,若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所供述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什么是立功?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概念:是指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在主动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的时候,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或者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使案件得以侦破的行为,可视为立功。表现形式:一般立功: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提供重要线索而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⑵重大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或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或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或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立功表现的行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减轻或免除处罚。数罪并罚的概念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制度。

数罪并罚的特征①一犯罪行为人犯有数罪;②一行为人所犯的数罪③*作规则~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法定数罪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⑵数罪并罚的原则~①并科(相加)原则~根据“有罪必罚,一罪一罚”原则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后数罪相加,合并执行;②吸收原则~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后选择其中最重的刑罚执行,其余较轻刑罚被最重的刑罚吸收,不予执行;③限制加重原则~对数罪分别宣告刑罚后以其中最重刑罚为基础,在加重一定刑罚执行,或在数罪总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按规定的最高刑期限度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④折衷(综合)原则~对数罪的合并处罚兼采并科、吸收和限制加重原则,分别适用不同刑种的数罪并罚。

⑶我国刑法数罪并罚的原则~采取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并科、吸收原则为补充的数罪并罚原则。具体地,根据《刑法》69条:对于死刑、无期徒刑采用吸收原则,对于附加刑采取“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的并科原则,对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采取限制加重原则。但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刑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①先并后减~判决宣告后,刑法没有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之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被判决,应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然后同原判决一起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已执行刑罚应计算在内。②先减后并~宣告判决后,刑法还没执行前,被判决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应对新犯罪作出判决,把以前没实行的刑罚和后罪合并执行。

试述缓刑的概念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决,确实不至再危害社会,在规定的考验期内,未犯新罪,未被发现漏罪,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管规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制度。

缓刑考验期刑法73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犯行为规则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②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③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④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撤销刑法77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撤销缓刑,对新犯或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依本法69条,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管规定,情节严重的,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战时缓刑: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什么是减刑?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的刑期应当如何计算?

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刑法规定,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什么是假释?假释应当遵守哪些条件?假释的考验期限如何确定和计算?

概念:被判出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可附加一定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制度。假释条件:①对象是判处有期或无期徒刑且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罪犯;②刑期限制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决刑期的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法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③实质条件:犯罪分子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假释考验期限: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考验期限为10年。

在什么情况下撤销假释?对被撤消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如何处理?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规定,可以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这个有效期限,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超过时效而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行刑时效即刑罚执行时效,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已经超过法律所规定的执行期限,那么所判决的刑罚不再执行。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行刑时效,只规定了追诉时效。

意义:(1)充分发挥刑罚的预防犯罪的目的。对犯罪人实施刑罚,其目的在于有效地预防犯罪,对已过法定时效的犯罪的追诉,难以达到及时警戒的一般预防效果。(2)集中力量打击现行犯罪(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对于轻微的刑事犯罪,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当事人之间已相互详解,如果超过追诉时效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

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有期限徒刑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以上。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如何计算追诉时效?什么是时效的中断与延长?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对法定刑的规定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犯罪有几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应当按照犯罪的实际情况确定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即犯罪符合哪一个量刑幅度,就应当以那个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刑法是指( B ) A.单行刑法 B.刑法典 C.附属刑法 D.实质刑法 2.概括地说,我国刑法任务是( C ) A.惩罚犯罪 B.打击敌人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3.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思想基础是( C ) A.三权分立学说 B.心理强制学说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自然法思想 4.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个人私分( A ) A.属于自然人犯罪 B.属于单位犯罪 C.自然人和单位成立共犯 D.适用双罚制 根据该特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情形: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設立单位实施犯罪,按个人犯罪处理. (2)单位設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处理. (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按个人犯罪处理. (4)刑法393条,单位行贿后利益由个人私分,按个人犯罪处理. (5)涉嫌犯罪单位在审判之前或过程中被依法撤销、宣告破产等原因不复存在,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任何损害),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一定不是既遂结果),应

当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应当按照它犯罪情节( D ) A.减轻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属丁处断一罪是( B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实质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定一罪(数行为法定为一罪):惯犯、结合犯; 处断一罪(数行为处断为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8.在我国刑法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是( C ) A.拘留 B.罚金 C.管制 D.劳动教养 9.我国刑法中规定驱逐出境是( D ) 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D.强迫犯罪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l0.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 D )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犯罪事实行为 C.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D.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罪行及其所知道 它人罪行行为 11.我国刑法规定叛逃罪主体是( D )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機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其它国家工作人员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罪行为对象是( B ) A.航空器 B.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航空器 C.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民用航空器 D.我国航空器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2.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属于( )。 A持续犯B结合犯 C连续犯 D.牵连犯 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 )。 A.一定根据 B.主要根据 C.唯一根据 D.次要根据 4.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罪行严重 C.罪行极其严重 D.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5被判处死缓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没有犯罪 B.没有故意犯罪 C.确有悔改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6.新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不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D加重情节 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在考验期内发现假释犯还有漏罪,应当撤销假释,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 )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 C.刑法第69条规定 D.刑法第71条规定 10.某甲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具有刑事违法性 C.具有刑罚当罚性 D.具有特殊复杂性 2.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公共生活准则要求的义务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周岁18周岁,不满16已满A.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0: D D C C C —6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法条填空(将答案填写在各题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3、过失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4、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 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5、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 9、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的,是主犯。 10、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中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 2、对于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国家不应当以犯罪惩罚之。 3、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4、犯罪客体在犯罪过程中都会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在犯罪过程中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5、医生让不知情的护士为病人注射毒药,对医生来讲,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 6、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虽然甲并不知道乙有心脏病,但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仍然存在因果关系。 7、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8、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两万元的货物。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9、甲玩弄枪支不慎走火,打死乙,子弹穿过乙的身体以后,又把丙打成重伤。按照刑法理论,甲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 10、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之前,犯罪实行行为结束后不可能发生犯罪中止。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1 2 3 4 5 6

刑法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试卷代号:8637 座位号 安徽电大芜湖分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 2015年6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犯罪构成 2、疏忽大意的过失 3、行贿罪 4、洗钱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犯罪具有 性、 性、 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 。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原则、 、 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 、 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 。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 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 和 。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 ,对死亡结果 。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 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实施渎职行为和 的渎职财产。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 A 遗弃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 )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 A 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白手起家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诈骗罪 D 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 中国公民 B 外国公民 C 无国籍人 D 反动组织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有人认为 D 项不属于,故不选 D 项不算错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 罪决定 立法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不 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 从新原则 B. C. 从旧原则 D. )。 .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 .发生在荒野 C.发生在“严打”期间 4 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D .被害人是盲人 在本质上违反了( B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 。 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 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 38 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 余万美元的“中介费” 、“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 ? A. 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7 外国人A 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 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 。 A 属地管辖原则 B 属人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8\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 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他 B 从新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 )? 30 B 实施伤害行为, 9 当开往A 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 B 国境内时, 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 )原则。 A 、普遍管辖原则 、保护原则 (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A 国公民甲某与 C 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 C 、属地原则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 A 刑法典 B c 刑法修正案 D

电大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题目)

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册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马××,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问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 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 答: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 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 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 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 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 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和马××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 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 习某,男,20岁,某县农民。 习某与王某(女,16岁,该县某中学学生)与2009年10月相识后经常在一起玩耍,渐渐的两人由友情产生了恋情。20 10年5月4日下午王某、习某和几个朋友在当地一山上玩耍,喝了不少酒,习某让王某回家,王某说:太迟了,今晚回去也是被父母殴打,明天回去也是打,干脆不回去了,习某要求与王某发生关系,王某起初不愿意。 后来看到习某很生气,便不再坚持,与习某发生了关系。次日回家遭父母痛斥,被迫 说出了自己与习某的关系。王父遂将习某带至家中盘问,并要求习某的父母前来谈判,未果,王父报警,警方以习某涉嫌强奸将其刑事拘留。

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刑法典为(B ) A、广义刑法 B、狭义刑法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了( 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是(A ) A、作为 B、不作为 4、违抗军令罪是属于( A )的罪名。 A、军人违反职责罪 B、危害国防利益罪 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BD ) A、法定化 B、实定化 C、公平化 D、明确化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BC) A、犯罪目的 B、自首 C、立功 D、有悔罪表现 7、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 ACD ) A、3人以上 B、多次实施故意犯罪 C、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成立 D、有固定的组织 8、孙某因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3年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5 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做法对孙某不能适用?( AC ) A、假释 B、减刑 C、缓刑 D、暂予监外执行 9、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D)。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0、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C) A、在行使职权时超越职权 B、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C、不履行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粗心大意 D、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权限或者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11、下列哪个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B) 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 B、乙强奸妇女,引起某女自杀 C、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

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人心杀夫而自杀身亡。 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 12、下列哪些犯罪要求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D) A、放火罪 B、爆炸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交通肇事罪 13、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C) A、追诉期限延长1倍 B、追诉期限延长2倍 C、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时效中断 14、与下列哪些组织机构相勾结构成背叛国家罪中的勾结“外国”(AB) A、外国政府 B、外国敌对势力 C、境外的法轮功组织 D、台独分子 15、有下列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ABCD) A、发现其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 B、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的 C、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汇报自己活动情况的、 D、擅自迁往它市居住的 16、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重大立功表现(ABD) A、检举、揭发甲某杀人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甲与乙入户抢劫后,甲自动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乙,经查乙是该案的主犯 C、甲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逃脱的 D、甲检举乙贪污单位100万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17、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ABCD)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自动终止侵害 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18、王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B )。 A、适用新加坡刑法 B、适用中国刑法 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 D、适用第三国刑法 19、依照刑法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D)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20、下列哪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罪(C)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蔽,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doc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doc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4.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7.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8.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9.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10.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11.下列哪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12.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

刑法学往年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2009年春季学期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 (中央开放专科生用) 本总复习资料包括五方面内容:1、往年试题14套。2、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10套。 3、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4、《刑法学学习指导(上册?刑法总论)》204-209页的三套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5、《刑法学(1)综合练习与自我测试》80-87页的三套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在对《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和《刑法学(1)综合练习与自我测试》的习题进行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往年试题和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可以作为期末考试前数周冲刺使用。 第一部分往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法学(1)试题 (2008年7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 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8、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盲人犯罪后可以()。 A.不负刑事责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A. 提前防卫 B. 事后防卫 C. 防卫过当 D. 防卫挑拨 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学试题库 ——简答题部分》

1、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2、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条件。 3、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 4、无限防卫权的构成条件。 5、数罪并罚的原则。 6、主犯的刑事责任。 7、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条件。 8、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来源。 9、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 10、刑法空间效力上的一般原则。 11、如何正确认定放火罪与以放火为手段的故意杀人罪的本质区别。 12、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具有哪些特征。 13、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14、如何区分爆炸罪与破坏交通设备罪的界限。 15、如何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16、如何准确把握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17、正确掌握投毒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8、如何正确认定票据诈骗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本质区别。 19、正确处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0、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21、如何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22、如何正确认定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23、如何准确把握妨害清算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4、正确掌握罪的虚报注册资本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5、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客观方面有什么特点。 26、如何正确认定故意杀人(未遂)罪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的本质区别。 27、正确处理非法拘禁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8、诬告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29、如何区分侮辱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30、如何正确认定遗弃罪的主观方面。 31、如何准确把握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32、正确掌握强奸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3、如何正确认定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本质区别。 34、正确处理职务侵占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5、挪用单位资金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36、如何区分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37、如何正确认定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方面。 38、普通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有何区别。 39、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40、销售假药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41、何为间接走私。 42、斡旋受贿有什么犯罪特点。 43、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44、胁从犯的概念与刑事责任。

刑法学往年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2009 年春季学期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资料 (中央开放专科生用) 本总复习资料包括五方面内容:1、往年试题14 套。2、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10 套。 3、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的参考答案)。 4、《刑法学学习指导(上册?刑法总论)》204 -209 页的三套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5、《刑法学 (1)综合练习与自我测试》80-87 页的三套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在对《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中 的《刑法学(1)综合练习题》和《刑法学(1)综合练习与自我测试》的习题进行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往年试题和刑法学(1)期末考试总复习综合自测题可以作为期末考试前数周冲刺使用。 第一部分往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法学(1)试题 (2008 年7 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 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 5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8、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数罪并罚时, 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 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 、对前段的补充 B 、对前段的限制 C 、对前段的强调 D 、是前段的例外 2 、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盲人犯罪后可以()。 A.不负刑事责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完整word版)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4.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7.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8.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9.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10.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犯罪与犯罪构成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及其地位)甲、乙二人为中学时代的好友,久别重逢,欣喜异常。二人热烈拥抱,并像学生时代那样用拳击打对方。不料甲一拳打到乙某的肚子以后,乙 某感到有些不适。一个小时后即晕倒在地。甲急忙送乙某去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乙某脾肿大异常,因为受到甲某一拳的外力冲击,脾破裂,在体内大出血而导致死亡。甲某的行为:( ) A.与乙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B.与乙某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 C.甲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D.甲某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下列哪些情况认为具有因果关系?( ) 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遏空难而死亡 B.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来人不备将该罪犯砍死 c.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追之下,不幸失足跌入悬崖摔死 D.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 A.强奸 B.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C.制造毒品 D.绑架 4.(相对责任年龄及跨年龄段的犯罪问题)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B.不论情节是否轻微、有无严重后果,一律构成犯罪 C.构成犯罪的,应当定奸淫幼女罪 D.构成犯罪的,应当定强奸罪 5.甲某因为琐事与乙某发生争执,乙某转身离去,甲某则从地上拣起一根道木追上,朝乙某头部猛击。乙某倒地后,甲某又朝其连击数下,致乙某死亡。之后,甲某又到乙某办公室乱砸一气。甲某作案后跳矿井自杀未遂。经鉴定,甲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C.对甲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6.(特殊主体)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种提法是正确的?( ) 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 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单独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D.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7.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 ) A.意志因素不同 B.认识因素不同 C.行为方式不同 D.罪过形式不同

2020电大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电大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贝卡里亚(1738-1794)于1764年发表的《》一书,是资产阶级刑法学的奠基之作。 2、从不同角度对刑法学进行分类,按研究范围,可以分为( )和( );按研究方法,可以分为( )、( )和( );按地域范围,可以分为( )、( )和( )。 3、刑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 )和( )。 4、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包括( )、( )、( )和( )。 5、刑法的性质包括两种含义:一为( ),一为( )。 6、按法规的独立性与否,刑法可以分为( )和( );按刑法规定的范围大小,刑法可以分为( )和( );按刑法适用对象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不同,刑法可以分为( )和( );按国外理论界的划分,刑法可以分为( )和( )。 7、我国刑法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 )。 8、( )的诞生,是我国刑法规范基本具备的标志,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 9、我国的刑法典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其中,( )、( )各为一编,编下设( )、( )、( )、( )和( )。 10、刑法解释的论理解释包括( )、( )、( )和( )。 1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 )和( )。 1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13、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包括( )、( )、( )、( )、( )和( )。

1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和( )。 15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16、罪行的大小表现为( )和( )。 17、在司法实践上,还有其他原则,包括(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刑法》第201条规定,“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甲据此认为,如果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三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甲的解释属于反对解释 B. 如果论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文理解释的方法 C.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类推解释 D. 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 对于1997年刑法典第116条中的“汽车”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 A 历史解释 B 当然解释 C 限制解释 D 扩张解释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与贾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之后有十多年后没有见面。某日在北京偶遇,两人均特别激动,李某一拳打向贾某以示哥们情谊,不料贾某随即倒地昏迷不醒,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即死亡。经法医鉴定,贾某患有严重的脾肿大。李某从来没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 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 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2.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 A.按劳取酬 B.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C.不发报酬 D.根据劳动表现发给报酬 3.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A.共同犯罪 B.非共同犯罪 C.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共同犯罪 4.某甲在1997年9月盗窃巨款后外逃,于1999年4月归案。对某甲适用刑法应采用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 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 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 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 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 6.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B. 间歇性精神病人 C. 又聋又哑的人 D.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 7. 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 A.管制的犯罪分子 B.拘役的犯罪分子 C.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 8.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 A.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 B.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 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 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 9. 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是() A. 盗窃枪支、弹药罪 B.劫持航空器罪 C. 武器装备肇事罪 D.间谍罪 10. 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11.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当() A.以拐卖妇女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